登陆注册
11366900000044

第44章 日本统一世界思想之由来(1)

十多年前日本早已使用正式军队,占据了东北四省。六七年(前)又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起倾国之兵,向我们猛攻。全国被他蹂躏的地方有十几省,被他屠杀的人民有几百万,财产被他掠夺毁坏的更是巧历所不能计。我们中国人对于这个深仇大敌,似乎人人都该有深切的认识了。可是据我个人的观察,除少数有识见的人之外,一般大多数人还是不大清楚。从前就是误于对日本认识不清,才吃到今天这样的大亏。以后再不认识清楚,恐怕战胜之后还会遭到意外的祸灾,像现在的法国这样。我觉得这是我对国家的义务,要把日本“为什么非要吞灭中国不可”的所以然,著书立说,广为传播,使大家都深深地明白,牢牢地记着。

要知道日本表面的情形,这并不难。他的陆军有多少人马,海军有几只兵舰,以至财政的岁出岁人,经济的盈虚消长,学校共有几个,工厂共有多少,只要花几圆国币,买一部年鉴,就可以随时翻检,一览无遗。要知道得更详细些,也只要再多买几部刊物,就可以清楚明白了。唯有一个国家民族思想上的指导者、精神上的原动力,这不是年鉴月刊上查得出的,非稍稍留意他的历史,考察他的思想上的根源不可了。我虽不是研究日本历史的专家,因为幼年留学的时候,有过些见闻,受过些刺激,深知这个虎狼国就在紧隔壁,将来必为中国的心腹大患,不是西洋各国只图在商务上赚几个钱可比。所以在功课的余暇,稍稍留心去观察,发现日本这个国家立国的精神和世界各国根本不同。这一点是我们和世界各国人都该注意的。

“日本在几十年前既受西洋各国的压迫,又觉悟西洋科学和近代典章制度之美备,所以发愤图强推翻幕府,变法维新,他的国家富强了,于是向外发展,侵略中国。”这是一般人对日本的看法。这种看法好像是十分正确,毫无错误的。世界各国的人士,对于日本也都是抱着这样的见解。我自己起初也是这样的,以为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国富兵强,接连着把中国和帝俄两个大国打败,于是骄横起来。上次欧战又给他占了绝大的便宜。近十几年,意大利的法西斯、德国的纳粹更给他许多激励、许多诱惑,所以造成日本的今天这个局面。

以上等等的见解,据我看是完全错误的,是倒因为果的。日本是先有并吞全世界的野心,后才有推翻幕府、明治维新的事。他是为要统一世界,才肯事事效法西洋的。这和中国古代赵武灵王之“胡服骑射”是一样的心事。他并不是因为富强了才要向外发展,乃是因为要想向外发展,才力图富强的。所以“统一世界”的野心是因,明治维新是果。当时的幕府,征夷大将军德川庆喜和他的大臣,如果是顾名思义,有志“征夷”,而不谨守家康公以来传统的锁国政策,日本人或者不一定要把那个七百年以来久已统制全国的霸主推翻。因为幕府的传统政策是和美国从前的孤立派一样,要把日本的门户关锁起来,与世界隔绝,这和当时有志之士开国进取的意思大相违背,所以轻轻地就被推倒了。他们是为要攘夷才尊王,为要统一世界才维新的。

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上,有两件大事最值得注意:就是西乡隆盛和江藤新平的事。西乡隆盛是拥佑明治天皇,亲自提兵打到江户城下(现在的东京),推倒幕府,建立明治政府的元勋。他是明治维新的首功,明治天皇的第一个忠臣。后来他又在乡里的鹿儿岛起兵,用最忠于天皇的大将筱原国干做先锋,要杀上东京去,打倒政府。天皇派亲王为大将,出兵讨伐他。两军经过几次血战,西乡隆盛是“授首”了。可是不多几年之后,天皇特在颁布宪法的日期,下诏昭雪西乡,除去“贼名”,追赠最高的爵位。并且用他的兄弟西乡从道做海军大臣。他一个人,既是拥戴天皇,建立维新政府的第一功臣、第一忠臣,同时又是公然起兵要杀上东京,推翻政府的叛逆。既是授首的叛逆,又下诏昭雪,除去贼名,受朝野一致的崇敬。这中间的消息是怎样的呢?江藤新平也是明治维新的元勋之一,他身任司法卿的重职,努力修订法典,创立法院,要想收回法权。在明治初年的立法司法事业上,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可是在罢官归里之后,也忽然地造起反来了。他率领子弟兵,在故乡佐贺城起事,杀进公署,抢掳库银,公然地树起反政府的旗号。政府当然也派兵讨伐。他是个文官出身,手下并无精兵猛将,绝不是西乡隆盛可比,所以马上就被政府的兵打平。他是被生擒活捉,交付法庭,经他自己从前做司法卿时所任用的法官审判定罪,处了斩刑。后来政府对于江藤新平的昭雪荣典,虽不如西乡之隆重,也是同样地受朝野的尊崇思慕。今天日本人提到江藤新平,总认他为国家的忠烈,并不说他是叛逆。和西乡、江藤相类似的还有几个,现在不去枚举了。

这都是日本明治初期的大事,轰轰烈烈,彰明较著的。要是单从外表上看,令人无从索解。国家的元勋功臣何以忽然又造反。既然造反,经政府派兵讨平,明正典刑,何以又受昭雪荣典,受朝野上下的崇敬呢。其实这很容易明白,日本人也并不讳饰。就是他们都是急于要统一世界的。要统一世界,第一步当然是要先把国内保守的幕府推倒,建立一个进取的政府。这样的政府既已成立,在他们的意思,马上就该动手向外发展了。琉球从前做过萨摩的附庸,又近在手边,是早已取得了。第二步就该大举攻朝鲜,攻中国,进而略取印度,远征欧洲了。所以,在明治才改元的时候,就有所谓征韩论。因为先吞朝鲜、中国,后吞欧美各国是他们在建立明治政府之先早经决定的国策。他们就是为要实现这个统一世界的国策,才推倒幕府,自己组织政府。另一位开国元勋岩仓具视公爵,本来也是和他们志同道合的,并且早已和他们商定了出兵的计划。可是岩仓在动兵之前,出洋去考察欧美的典章文物。他回国之后,认为朝鲜、中国虽然唾手可得,欧美各国,却不是那样容易征服的。所以,出国之前虽然也赞成激进的岩仓,回国之后,极力主张暂缓。同时也有几个人,如大久保利通等,也都认为“统一世界”是百年的大计,应当有个步骤。在国力未充实的时候就动手,恐怕难免要受挫折。岩仓既主张先修明内政,后征服世界,这是稳打稳扎的办法,也就跟着他,赞成暂缓了。西乡因为所以倒幕尊王者,为的就是统一世界。现在连最近最愚弱的朝鲜都不敢去取,还说什么征服世界各国。认为岩仓、大久保这些人都是苟安固位的小人不能共事。尤其是岩仓,他自己在明治维新之前早就决定的大计,出洋回国后忽然翻悔,自食其言。这在武士的道德上讲来,实在太无信义。西乡和大久保一顿争辩之后,拂袖而起,一直挂冠归里了。回到家乡之后,他并不肯做高蹈的隐士。他努力办军事学校,以兵法□勤故乡的子弟,准备起兵,后来他的军事上虽然失败,死于乱军之中,但是政府的当局和讨伐他的将士,都深知西乡之起兵,绝非是野心异志,乃是出于为国家谋统一世界的真诚。据说他临殁时住的山洞里挂着一张世界地图,图上用笔标注着出兵征服的次第路径。征讨他的官军将士,看见了大受感动,痛哭再拜,立誓继承他的遗志。

江藤新平的情形,大致也和西乡一样的。他的乡里是佐贺。佐贺这个地方,在日本历史上实在是太重要了。元朝派几十万大军去攻日本,就在这里上岸,至今那博多湾的海岸上还遗留着防备元兵的石垒。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大举入寇中国,明代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之侵略朝鲜,也就是从博多湾出兵,这是日本历史上最重大的两件奇事。博多湾既是历代敌国外寇侵入的地方,那地方的人自然的国家意识非常强烈。我所要细说的,日本侵略中国,并吞世界的真大本营,玄洋社,也就在这个博多湾。那时候江藤新平由东京辞职回乡,觉得政府当局都是“肉食者鄙”,不足与谋大事。他竟率领少数的子弟兵,在佐贺起事,预备从佐贺出兵直趋朝鲜。当时的政府,虽然也是要征服朝鲜,并吞中国的,在根本国策上和江藤并无二致,但是认为实行的步骤不可如此的鲁莽。他们生怕在国力尚未充实之先,贸然一做,会引起列强的干涉,反而误了大事,遂忍痛派兵平定内乱。江藤是被政府的兵生擒,被政府的法官判处斩刑,佐贺人对他的尊崇却是无以复加了。佐贺地方建祠立碑,佐贺的子弟奉他为模范。明治维新的另一位元勋大隈重信侯爵是佐贺人,陆军的一位大头领真崎大将也是佐贺人。江藤当时被擒后,审判他的就是他自己做司法卿时所任用的法官,这也是一场著名的悲剧。日本人因为江藤□作法自毙,称他为“明治年的商鞅”。可是他的同乡后辈以及全国的青年,立誓继承他遗志的很多。其结果就是:朝鲜被并吞,中国被侵略,这次对英美的宣战,南洋的被侵占,以及今天南太平洋的大战。

同类推荐
  • 声律启蒙(中华国学经典)

    声律启蒙(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提问+解释+知识拓展”的形式,用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力求晓畅易懂、准确生动,并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和知识的可读性,以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要。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热门推荐
  • 极品妖神

    极品妖神

    想知道王母在没有成仙之前是怎样的古灵精怪吗?想知道如来在成佛之前是怎样疯狂的吗?戏王母、泡嫦娥、收玄女,玉帝、如来当小弟,上古妖兽全掌控,看主角如何玩转三界!
  • 万界主宰者

    万界主宰者

    圣龙天体拥有者遭族人迫害,却得地球圣者相助,一路直上,走上万界星河统治之路。
  • 日月龙戒

    日月龙戒

    这本书讲述着胡金这个主人公在日月龙戒的带领下穿越各个异界大陆,带我们穿越曾经的经典,创下不一样的曾经
  • 九曲轩辕

    九曲轩辕

    苍茫天下,万族林立。人、妖、魔、鬼、怪各分一片天地。自古人、魔二族不两立,征战杀伐不断。此时,距离上一次人魔之战已过去一百五十余年。这样长的和平之期,甚是少见。这样长的岁月,对于山中修道的修士来说,也许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凡人来说,早已过了两三代人了。至于魔族,更是只是在戏里和老人的故事中才听闻过,却不曾见过。本非良才,奈何性子纯良,本非雏凤,奈何机缘使然。一个少年厨子,有些滑头又有些爱财,心肠不坏却也偶尔使诈。遇上了毫无高人形象的奇葩师傅,几个护短又凶悍的师兄师姐,一套每次拿出都让人忍不住笑掉大牙的本命法宝。穷小子的仙路,邪不压正。
  • 争鼎天下之乾坤之战

    争鼎天下之乾坤之战

    周朝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周朝灭亡。天下又到了群雄相争的时代。田灏宇原为周朝开过功臣姜尚子牙的后代,在乱世之中,坠入普通山民之家,随养父之姓,未知身世。偶然卷入诸侯兵家,仙、魔、鬼、怪、妖、精等争夺九鼎的战争之中
  • 火影之不一样的带土

    火影之不一样的带土

    给一个富人家当了替死鬼的一个死刑犯,却穿越到了火影的世界,看惯了那个世界的冷漠,在这个世界他只有一个目的,造就和平,统治世界。如果没有毁容,没有移植令人恶心的柱间细胞,身体还是肉体,不一样的带土,不一样的火影。(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衍修

    衍修

    何为仙?仙者,维两种,一为天地宠儿也,集天之运,地之道,顺天而行;一为天地逆修者,夺天之寿,地之命,逆天而修。何谓仙?仙者,可排山倒海,气吞星河;可长生不死,三生连理;更可斩断六道,自衍轮回。何唯仙?仙是指人,还是指道?实则,仙凡皆为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举世皆寂

    举世皆寂

    这是一个父母双亡的人的故事,这是一个修仙的世界,这是一场浩大的盛宴。詹镇远以杀淬炼己身,以恶证道。
  • 网王之月胧追夫史

    网王之月胧追夫史

    幸村月胧是幸村精市的妻子,幸村墨染是幸村精市和月胧爱的结晶。有一天早上醒来,月胧突然发现自己穿越了!并且还是自己的小时候!再看看旁边的小包子……咦?这不是儿子吗!靠!穿越还打包!要不要这么坑!此外,月胧还发现,自己的丈夫幸村精市居然喜欢一个叫朦朦胧胧的女子!哼,可恶的女配,看招吧!本小姐一定会让你为你的所作所为后悔的!雨鹓第二部作品,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