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79000000033

第33章 古今历史名人(1)

美尼斯

古埃及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其名出自希罗多德和曼涅陀的记载以及少量纸草材料,是古埃及成文史中最早的一位有名字的君主。据传原是上埃及阿卑多斯的统治者,约在公元前3100年征服下埃及,初步完成上下埃及的统一,开始古埃及史家曼涅陀所设王表上的第1王朝。在位60余年,建都白城,即后来的名城孟斐斯,并在上下埃及分设国库,谓“白仓”和“红仓”,收存在两地征得的赋税。传说美尼斯在一次河中狩猎时被鳄鱼吞食,死于非命。由于目前关于他的材料很少,他的历史真实性问题尚难以确定。

图特摩斯三世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18王朝的法老之一,因多次成功地进行掠夺战争而闻名于世。公元前1504年继位,年仅约10岁。初由哈特舍普苏特王后代行主政,公元前1482年亲政,遂多次对外用兵。侵略方向集中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据说入侵该地区达十六、七次之多。曾攻陷叙利亚各国联盟的中心城市美吉多,击败强国米坦尼,最盛时把疆域扩展到幼发拉底河。他还挥军南下,溯尼罗河进攻努比亚(今苏丹),将南部边界推到第四瀑布附近,向西则吞并利比亚,使古埃及帝国版图扩大到极限。作为剥削阶级代表人物,他对被征服地区进行疯狂掠夺,使大批奴隶、牲畜、钱财流入埃及。在国内极力扶持僧侣阶层,赐予神庙许多地产、奴隶,为后来僧侣势力的膨胀打下了基础。

汉谟拉比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约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因统一两河流域与颁行法典的历史活动而著称。对其生平了解仅限于他当政后的文治武功。他是古巴比伦兴起为区域性大国的关键人物。即位后对外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策略,远交近攻,集中力量打击主要敌对国家,费时35年,征服伊新、拉尔萨、马里等邦,大体统一两河流域。对内推行缓和阶级矛盾、加强王权和发展经济措施,抑制债务奴隶制,使其在长期对外用兵中有相对稳定的后方,促成国家繁荣,巴比伦城变为西亚最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社会经济形势与阶级等级关系的状况,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反映奴隶主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

大流士一世

波斯帝国国王,出身王族,早年生活不详。公元前521年,在波斯帝位空虚、各地被征服民族普遍暴动的非常条件下被贵族推举为新王。即位后费时一年余平息波斯高原、巴比伦尼亚等地的起义,在帝国全境恢复统治。针对动乱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行一系列新的政治、经济政策,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史称“大流士改革”。他将帝国划成约20个行省,每省设总督为行政长官,将军为驻军长官,分别对国王负责。另设总督秘书行监督职责。建立统一财政体系,改革税制,规定各省上交中央的税额以及形式,包括货币与实物两种,税收由国王任命的专门官吏经办。他制定法律,统一度量衡和币制,修筑一些加强中央与各地联系的公共工程,如开凿联结尼罗河与红海的运河,修建广泛的驿路网,最重要的一条驿路长达2000多公里,从首都苏萨通向小亚细亚希腊城邦以弗所。公元前512年,他进入欧洲讨伐游牧民族失败,小亚细亚希腊人乘机起义,触发著名的“希波战争”。大流士一世决意征服整个希腊,但两次入侵均告失败,他本人也在埃及人的起义声中去世。大流士一世是古代颇有建树的君主,他创立的国家体制多年未变,对帝国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一些改革措施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5~前公元385),古希腊最杰出的喜剧作家,雅典人。父亲菲利浦斯可能是来自罗德斯或埃及的移居者,后来获雅典公民权。公元前427年发表第一部喜剧,但因过于年轻,这部喜剧上演时未能冠以真名。以后一些剧作也依此作法处理。公元前424年,开始以真名写作。相传写有44部剧本,但其中4部是否属他存有疑问。目前传下来11部,这是仅存的古希腊喜剧的较完整剧本。此外尚有其他片断。11部剧本包括《阿卡奈人》、《骑士》、《云》、《和平》、《鸟》、《青蛙》等。其剧作直接反映现实,有较强烈思想倾向。如他在剧中批评一些与其同代的思想家、政治人物,反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嘲弄政客与社会不公现象,再现人生世象,它们是一幅幅雅典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生活的风俗画,因而也是研究该时期雅典历史的重要史料。其写作风格自由奔放,融雅致、诙谐、辛辣的讥讽为一体,创造出适于舞台表演、性格突出的表现形式,早在古代便获得极高评价。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约前535~前475),古希腊哲学家,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突出代表之一。出生于爱奥尼亚海边的希腊小城爱菲斯。出身名门贵族。一生孤傲淡泊,据说曾把某些世袭特权让予他人,拒绝波斯国王大流士讲学邀请,专注于宇宙人生的探索。后来宁愿离群索居,过苦行生活。写有一本哲学著作,未能完整传下来。他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不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认为万物都有发生、发展、衰亡的过程,像火一样依一定条件生成、熄灭。他有关事物运动变化的名言是“一切皆流”,“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切都处于对立统一当中,是生物变化过程。“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恩格斯认为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是正确的世界观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表述出来的。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朴素唯物论的卓越代表。希腊殖民城邦阿布德拉人,出身富有的贵族家庭,少时聪颖好学,受到良好教育。及长,到埃及、西亚、印度旅行,增长见识。回国后避开所有公共事务,专事学术研究,是亚里斯多德之前希腊最渊博的学者,著有哲学、伦理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动植物学、农学、医学、军事学、文学艺术等学科作品约60部。马克思称他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3,第146页)。现仅存其作品的少量片断和一些作品名。在哲学史上,德漠克利特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原子论的真正创始人。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本质相同,依自身大小、位置与形状的不同而在虚空中运动,构成具体物质,如水、火、气、土、人类等世界万物。物质的生成与毁灭均由于原子的聚合与分散。他在政治上是古代少有的欣赏奴隶主民主制的思想家之一。他说过:“在一种民主制度下受贫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享受所谓幸福好,正如自由比受奴役好一样。”他的人品学识受到阿布德拉人的崇敬,曾获公民的一笔赠款并得到树立铜像的殊荣。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雅典人,出身贫寒,父亲是雕刻匠,母亲为接生婆。早年求知欲强,曾向许多名师智者求教,泛读大量学术著作,形成个人扎实的文化素养和思辩艺术。成年后他把个人的哲学探讨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在街头巷尾、广场、运动场等公共场所与人们讨论各种社会人生问题,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他作为重装步兵参加战争,作为500人议事会成员主持国政。他在公共事务和意识讨论中固执已见,绝不逐流随俗,具有鲜明个性。他把自己比作一只刺激国家这匹骏马的牛虻,促其振奋发展。公元前399年,被人指控为不敬国家所奉之神,“败坏青年”的思想罪而被处死。临终前仍从容与朋友讨论哲学问题。后苏格拉底的控告者受到惩罚,表明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承认对他处理的错误。他述而不作,其思想是由学生记述流传下来的。一般认为,他是把希腊哲学研究对象由空邈宇宙自然变为社会人生的关键人物,开辟了西方人自我反省的新境界。他的哲学讨论的是关于正义、道德、智慧、真、善、美及其对立面的问题,所以是一种观念的道德哲学。在他看来,纯粹的真、善、美并不存在于可以感知的物质世界里,而在于神的世界中,因此,他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者。

柏拉图

柏拉图(约前428~前348或约前427~前347)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雅典名门贵族后裔,母亲是梭伦后代。青年时像其他贵族子弟一样,得到良好教育,曾从师苏格拉底,思想受其深刻影响。后来到埃及、意大利等地游历考察。返国后于公元前386年在雅典近郊阿卡德米体育场,开办一所学校,边教书,边著书立说约40年。教授哲学、数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等课程。其间两度去西西里,试图在那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未果。去世后葬于自己的学校旁。现存著作30余部,绝大部分以对话体写就。这是西方最早的系统化的思想作品,其哲学观的核心是“理念论”(也有人译作“相”),认为理念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感观世界则是虚幻的。他的政治思想反映在《理想国》一书中,设想哲学家治国,社会不同成员各安其位,国家职能在于实现正义。在《法律篇》中他修正自己的国家观,提出以法治来取代哲学家的政治。

亚里斯多德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出生于爱琴海北岸斯塔吉罗斯,出身医生家庭。父母亡后,于公元前384年到雅典求学,入柏拉图的学校,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教修辞学。公元前343年,应马其顿王邀请任年仅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私人教师。公元前335年回雅典自办学校。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因他经常同弟子在漫步中讲授探讨问题,故人们戏称他的学校为“逍遥学园”。公元前323年,雅典人的反马其顿情绪发泄到他头上,被迫避祸于其母亲的城邦哈尔基斯,次年逝于该地。他是古代西方最博学的人之一,著述宏富,不仅对当时已知的几乎所有研究领域都有所发展,而且还开创了一些新领域。现存著作47部,包括《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诗学》、《物理学》、《气象学》、《植物学》、《动物志》等。他是第一位把哲学同其他学科真正划分开来的人。他不同意导师柏拉图的“理念论”,肯定客观世界的存在。在学术探索中,他有句名言:“真理高于吾师”。他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是关于希腊政治体制、政治思想的重要史料,为两方政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的著作和思想在西方中世纪曾被奉为经典,在近现代才得到真切的评价。

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是在高度成熟了的希腊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根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偶尔提及的有关他自己的文字内容判断:他大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其父奥罗路斯是雅典的贵族,其家族在色雷斯沿海地区拥有金矿开采权。他在雅典长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演说,爱斯契里斯、幼里匹德斯、索福克利斯等人的戏剧,诡辩派(又称“智者派”)的哲学,希罗多德等人的历史著作,以及“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所代表的“实验的”“科学”精神,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年以后,他也像大多数贵族子弟一样,凭借家族的门第和个人的才干而步入仕途。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他已经30岁左右,并可能已投身军旅。军旅生涯使他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因而于公元前424年被推选为雅典的“十将军”之一,率领一支由7艘战舰组成的舰队,驻扎在色雷斯附近的塔索斯岛。当斯巴达的军队围攻安菲波里斯的时候,他接到该城守将攸克利的求援后立刻率军增援,但在他到达之前城池已被攻破。当局认为他贻误战机、且有通敌之嫌,就将他革职并放逐到色雷斯。

此后的20年间,他虽然居住在色雷斯,但是他却始终关注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进展情况,随时记下具体过程。据说他经常到各地战场去进行实地考察,甚至还去过伯罗奔尼撒同盟军队的阵地和西西里岛。公元前404年,战争结束以后,他才获得特赦,得以重返故乡雅典。

恺撒

著名的罗马军事和政治领袖盖厄斯·儒略·凯撒,出生在一个政治大动乱的时期。公元前77年因指控元老派人物而初露政治锋芒。后接连担任高级官职,不惜负债广为收买民心,成为政坛风云人物。公元前60年与军阀庞培、克拉苏结成反元老院的政治联盟,史称“前三头同盟”,分享罗马政权。公元前59年任执政官,卸任后任高卢总督,征服了外高卢、不列颠,积累起大量个人财富,培养出一支只知恺撒不知共和国为何物的私人军队。公元前53年,克拉苏亡,三头同盟破裂,庞培与元老院结盟,欲剥夺恺撒权力。公元前49年,恺撒驱兵奔袭罗马,迫庞培及部分元老外逃希腊。他占意大利之后,先击败庞培在西班牙的部队,后进军巴尔干,与庞培军决战于希腊法萨卢,获决定性胜利。班师回罗马就任独裁官,实行一些新政治、经济措施,巩固和扩大了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基础。由于他君主专制意向日益明显,终被仇视他的贵族共和分子所杀。恺撒是罗马共和制的埋葬者之一。政治上他善于审时度势,利用矛盾,破旧立新。军事上他指挥若定,当断即断,身先士卒,创出许多出色战例。他有丰富的文学修养,留有两部名著:《高卢战记》和《内战记》。

屋大维

罗马杰出的政治家、罗马帝国的创始者。出身于骑士家庭,父亲是元老院的元老。屋大维是凯撒的甥孙,被凯撒收为养子,使其继承了大部分财产。公元前44年凯撒被刺后,继之而起的是执政官安东尼、骑兵长官雷必达和屋大维的三人同盟,史称“后三头”。三人间不断明争暗夺,不久雷必达失势,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打败了安东尼,获得最后胜利,成为罗马的军事独裁者。屋大维在国家制度上保存着共和的外衣,没有恢复公开的军事独裁制度。他把自已称为“第一公民”,意即元首。元首政治开始于公元前27年1月13日。元老院觉得屋大维有能力镇压奴隶和保卫奴隶主的利益,就赠给他“奥古斯都”的称号,意为神圣、庄严、伟大。在元首制下,元老院实际上受元首的控制,屋大维本人是元首、统帅、终身执政官、首席元老、大祭司长,独揽军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权,实际上是皇帝。所以,屋大维树立的元首制实质上是一种隐蔽的君主制,罗马帝国从屋大维统治罗马开始。

李维

同类推荐
  • 铁肩柔情

    铁肩柔情

    一觉醒来,竟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本来,还想凭自己的后社会阅历,混个温饱,再养上几房妻妾,过个逍遥的日子。谁知那不开眼的倭寇,用铁蹄踏破了他的美梦。身负血海深仇,肩负海内外乡亲的寄望,何晓军在那乱世演绎了一出“铁肩担道义”的好戏。自古美人爱英雄,英雄出世,当然就有“美人献柔情”,而且不止一个。侨妇、雕楼、土匪、鬼佬、金山,一幅南国侨乡的风情画卷;特务、民兵、驻军、民团、自卫队,一部另类版的侨乡抗战铁血传奇。
  • 活在天朝

    活在天朝

    一个老师重生至另一个世界的古代做老师的故事。真不知道简介怎么写,那就这样吧。
  • 战回三国

    战回三国

    关于三国的游戏也是数不胜数,我从中选了一款比较独特的游戏来诠释一段新的热血三国,内容可能会有些科幻,但是我尽量贴近正史来写,也增加一些野史的内容。我认为自己是属于亲刘派的,至少我在第一次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一般比较关注刘营的变化,这可能也与作者将蜀国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有关。到后面多次看三国的时候,这种感情就慢慢消失了。但是我还是愿意将本书以亲刘的方向写,一来这样内容会比较充实,二来也是想回忆一下那段热血的三国历史。希望你们能在本书之间感受到一点热血的感觉吧。
  • 秦英风云

    秦英风云

    公元前603年,秦恒公赢荣登基秦国宝座。封10岁公子赢英为王子英。对之期望很高。命四位护国大臣杜易,蒙傲,李奎,高奇家的公子为府丞大人,辅佐太子读书,也希望培养秦国未来的人才。从小这群孩子命运就被捆绑在一起了。历史从这里开始。王位的争夺。誓死的效忠。感情的割舍。
  • 山河梦之重生南唐

    山河梦之重生南唐

    本仰慕李煜,可一场巧合,却让他一开始就站在了李煜的对立面……彼时,大周初立,南楚新平,吴越在东,后蜀在西,恰江山如此多娇娥皇待字闺中,女英尚未长成,花蕊夫人正当妙龄,正美人倾国倾城子云:江山,我所欲也,美人,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江山而取美人也二者不可得兼,是吗?……第一次写书太仓促了,写得有点乱,暂定一段时间,思考准备一下本书出现的历史人物,请勿对号入座
热门推荐
  • 我的恋人是只猫

    我的恋人是只猫

    某一天,他捡回一只猫“喵~”可谁能告诉他,如果有一天猫猫变成了人,而且是一个美少年,那么是扑倒呢,还是扑倒呢,还是扑倒呢?“喵!”一爪子过去某萧和某玖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啦!
  • 邪王盛宠:轻狂小王妃

    邪王盛宠:轻狂小王妃

    她——沐青璃,她——亦是神界大祭司,就多看了一眼美男,坑爹的失足掉入人界。众神捂脸。此女美男在手,节操没有。原本能混个公主的职位当当,靠!被调包丢入河了。木有事,俺会再回来的。带着众兄弟抢了当今皇叔当老公。这哪是皇叔,分明是小绵羊嘛。啥米,原来你不会说话?没事,有姐在,姐罩你。啥米,原来你不会武功?没事,姐是神仙,姐帮你打怪兽。啥米,按关系,咱们算叔侄?卧槽,你个大白菜放在我身边,我却不能拱,天理何在。这是一个女汉纸勾搭小绵羊,结果反被小绵羊圈禁的成长记。这也是一个假皇叔扑倒了嫡公主,结果给她洗尿布的桑心史。本文只有笑点,没有泪点。一对一,爱专宠。本文没有乱伦,专业负责帮顾客打包三吨重的狗血
  • 自由之路

    自由之路

    身份神秘的子羲,在九水星的达塔合众国救人性命,却被称作死神。他轻描淡写的救下了一个女奴,留她在身边服侍,严加看管却又日日教她逃跑,他到底安着怎样的心?……
  • 基因星辰传

    基因星辰传

    都市末日,牙尸蔓延,基因邪物,妄言称神。天命星辰,都市崛起,兄弟协力,共抗邪神。命运轮回,早已注定,宇宙法则,谁来制定。时空传送,穿越自如,欲改命运,天命难更。……………………………………邪神说:“愚蠢的人类啊,都活了几百万年,还是这副样子,臣服于我,让我来改变你们那低劣的基因吧!”李星辰说:“我不是什么救世主,我只想救她一人而已!”陷入梦魇的×××说:“就算这是梦!那又如何?在这里,我就是神!!!”
  • 魔戒之灵

    魔戒之灵

    魔灵之奇奇幻世界陌生到相识朋友到爱人戒指魔力不一样的世界相遇到离开守护戒指的天使们启动一场魔幻的死亡之战
  • 霸道王爱:冷王的丑妃

    霸道王爱:冷王的丑妃

    (此文带有玄幻,喜欢的可以继续跟哦~~)她,烟雨荨,本是现代三无女子,却因一场意外落入异时空,穿越成为弱小并且还是丑陋的女子,渐渐的变成强大并且绝色倾城的美人。他,月清枫,灵国的王爷,身上有一种奇妙的力量,外貌绝美且有极高的武功。“你,永远都是我的女人!”某美人王爷伸出手,挑着烟雨荨的下颌说着。“那你可不能丢下我,不然,我会用毒蛊杀你!”烟雨荨脸上带着笑,看着怀里的美人王爷道。“你的身子里已经有了我的血液,我们永远不会分开。”
  • 校园的青春爱恋

    校园的青春爱恋

    四对校园cp的恋爱故事,有笑有泪,有欢有喜的爱情故事。敬请期待《校园的青春爱恋》吧!!!
  • BOSS喊我蛋蛋

    BOSS喊我蛋蛋

    不知前世是祸害苍生了,还是造福百姓了;今生竟遇到了沈超。男色误人,男色误人啊!(我与沈超自幼相识,没想到沈超那出尘的气质让我情不自禁的想染指)
  • 美妇

    美妇

    本书收入了劳伦斯的10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在看似简单的情节结构下面,把读者带入人物意识和潜意识的最隐秘世界之中……
  • 萌妻当道:帝少老公太霸道

    萌妻当道:帝少老公太霸道

    失恋不可怕,喝醉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喝醉后打错电话招来了流氓,那流氓长得还很漂亮;只是,谁来告诉她,自己的顶头上司怎么和流氓长的一个模样?装作不认识行吗?谁知那流氓却阴魂不散:“不想被拖出去喂猪,就乖乖的呆在我身边……”于是,忍无可忍的萧宝贝终于小宇宙爆发了,一巴掌拍了过去:“滚你丫的,我又不是宠物!”总之,这是一个由打错电话而引发的JQ,当小笨猪遭遇老狐狸,狭路相逢,萌者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