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82300000023

第23章 审时度势(3)

司马懿是一个相当会分析时事的人,他会在别人大意之时,趁机给人以打击,取得出奇制胜的成功。为了削掉司马懿的兵权,曹爽与门客商量封他为太傅。当诏书下达时,司马懿毫无防备,大吃一惊,但又不能抗命,只得交出带兵的印信。从此,军权落到了曹爽手里。面对这一变故,司马懿不得不审时度势,让自己变得柔弱下来。如果不柔弱,曹爽就会彻底除掉他,于是他进行了相应的变化。

一天,曹爽让李胜借升任青州刺史前去辞行之机,察看司马懿的动静。

李胜来到太傅府,只见司马懿面容憔悴地躺在床上,由两个丫头扶着才勉强撑起身来。他装出一副病危将去的样子瞒过了李胜,等李胜走后,司马懿便披衣起床,对司马师和司马昭说等李胜禀报后,可以稳住曹爽后便可动手。

李胜赶回大将军府,果然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向曹爽作了汇报。曹爽大喜,心理暗自窃喜,自己再无后顾之忧了。过了几天,他带着魏主曹芳,出城去打猎。司马懿抓住这个机会,带领儿子和众将,直奔朝中,威逼郭太后下旨,说曹爽奸邪乱国,要免职办罪。太后无奈,只得下旨。从此,司马长重掌了政权。

司马懿为什么能成功发动政变呢?就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弱,什么时候应该强;什么时候应该静,什么时候应该动。拉罗什福科有一句著名的话:“知道如何隐藏自己聪明才智的人是最大聪明的。”正所谓愤怒埋藏在心底,他们总见机行事,相时而动,始终不让感情左右理智。

朱棣也是一个能够审时度势,他可以用自己的理智稳住别人,在意外中取胜。他为了争夺天子之位,积极在北京操练兵马。但南京的建文帝察觉了燕王朱棣的企图。于是派了两个心腹来监视他,并要采取措施除掉朱棣。怎么办呢?事情紧急,但起事的准备又没就绪。朱棣审时度势后,采取了一个应对的办法,就是装疯。

朱棣披散着头发,在街道上奔跑,还发狂似地大喊大叫,不知所云。有时在街头上夺取别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时又昏沉沉地躺在街边的沟渠之中,数日不起。两位临视的人听说朱棣病了,就前往探视。当时正值盛夏时节,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但见燕王府内摆着一座火炉,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边,身穿羊羔皮袄,还冻得瑟瑟发抖,连声呼冷。两人与他交谈时,朱棣更是满口胡言,让人不知所云。二人见状,相互对视了一下,就告辞了。

他们把这些情况暗暗地报告给了朝廷,建文帝有些相信,便不再成天琢磨着该怎样对付燕王了。

后来朱棣为什么能成功呢?同样也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情况危急之时,他能敏锐地发现,并迅速采取措施来应对;准备就绪之后,他又绝不犹豫不决,而是立即采取行动。所以,能把握住自己的人很快就能控制别人;反之,不能把握自己的感情,任性胡为,逢己就处于不利的地位,最终将受制于人。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审时度势,他就能心明眼亮,就能观察出客观情况的细微变化,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审时度势,他就不能心明眼亮,对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就会熟视无睹,等到自己身陷绝境时,才会恍然大悟,但已悔之晚矣。

(第八节)、空静心态下的审时度势

每个人都应该从内心中寻找宁静,真正的宁静是不受环境干扰的。有恬静的心就等于把握住了心灵的全部,有稳定的精神就等于能指挥自己。

汉朝的韩信不愧为一代名将,在用兵打仗时,他做到了“静”,他能冷静地分析敌情,巧妙地设计出“背水一战”的经典之作。但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却总是受到自己情绪情感的影响,他不能做到“空”。在风云变幻的楚汉相争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人物——蒯通,用冷眼看世界,极善审时度势,把当时天下的形势看得非常透彻。他深知韩信在楚汉相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便想去开导韩信背叛汉王刘邦,自己另树一旗为王。

蒯通再三说服韩信,从当时的时势、韩信所处的环境及其实力等诸方面规劝他造反自立。可是韩信考虑许久后,还是决定效忠汉王的恩惠,不起兵造反。韩信虽然认为天下形势确实如蒯通所言,但由于他不能做到“空”,他不能排除自己固有情绪和情感的影响,所以,他对刘邦的认识根本不能做到客观准确。

蒯通见韩信受“忠信”的思想影响很深,又进一步耐心地劝他说他将会得到兔死狗烹的结局,韩信认为蒯通的劝说语重心长,可是他固有的情感使他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便推托说自己要权衡一下,再作决定。蒯通见韩信已被自己说服,便告辞了。

蒯通等了数日,却不见韩信有自立为王的迹象,便又去找韩信,并劝说韩信快作决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韩信当即拒绝了他的劝说。并说他考虑再三,他不愿意忘恩负义,否则会遭报应。况且自己擒魏豹、平赵、定燕、灭齐,战功累累,又一向以忠信对待刘邦,相信刘邦一定善待自己。

蒯通听后,明知再劝也没用,便转身告退。他担心招惹是非,便仰天长叹,佯装疯癫,逃离汉营。

从韩信的这个决定我们可以看出,韩信无疑受到了自己内心情感的影响,他的内心不“空”,对刘邦存在着强烈的感恩之情,而这种感恩之情严重影响了他对刘邦的认识和判断。应该说,一个人知恩必报无疑是一种美德,韩信不起兵自立为王也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他忠于刘邦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人在审时度势在必行时内心一定要“静”和“空”。韩信只做到了“静”,没做到“空”,此时,他的判断会受到自己感恩之情的影响,那么,彼时,他的判断就必然会受到怨恨之情的影响。

当刘邦怀疑韩信要起兵谋反时,便用计削掉了韩信的兵权,但刘邦并未置韩信于死地,他也许对韩信还有感情,因此只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可是令人注意的是,此时韩信对刘邦的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前,他对刘邦有感恩之情,而现在他对刘邦则怀着极大的怨恨;以前,韩信的心态不“空”,受到感恩之情的影响,现在他的心态仍然不“空”,受到了怨恨之情的影响。

于是,韩信潜入国相陈豨府密谋造反,并达成一致。陈豨起兵后,刘邦决意率国亲自讨伐叛贼。临行前,把朝中政事委托皇后吕雉与萧何掌管。

韩信回都城后称病闭门谢客,一面密使人和陈豨联络,一面同家臣密谋,准备夜间出其不意,袭皇宫捉吕后与太子,以应陈豨。

不料消息走漏,吕后得知此事,非常震惊,急忙召萧何进宫商议捉拿韩信的良策。萧何和吕雉共同设下一计,二人当即分头行动。吕令人先在朝门前后埋伏众武士。

果然,高祖平定叛乱的消息传出后,群臣纷纷来朝庆贺,惟独不见韩信。萧何就以探病为由来,到韩信府上。他先打听病势与诊治情况,接着提到陛下亲征陈豨,代地叛乱已被平定,文武大臣皆入朝祝贺,惟他没去,恐怕主上怪罪。韩信听说陈豨谋反失败,虽然心有疑虑,但事情已经凑到一起,逃脱也来不及了,反而会暴露自己,只得硬着头皮随萧何入朝祝贺。

韩信刚入朝门,就被人捆绑起来。韩信还要挣扎,吕雉迎头怒喝他与陈豨谋反的罪责。韩信知道事已败露,自己又中计被捉,无话可说。吕雉可不是一个受感情和情绪左右的人,她不等刘邦回都,当即下令,把韩信押出宫外杀头。

刑前,韩信才恍然大悟,仰天长叹自己被女人所害。其实,韩信哪里是死在女人的刀下,分明是死在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之下。

以前,他内心不“空”,可以自立为王的时候,他没有自立;而现在,他内心仍然不“空”,不可以造反的时候,他却准备造反。从客观情况来看,他这次准备的造反,条件根本就不成熟。那他为什么还要造反呢?因为他内心有怨恨,怨恨影响了他对情况的认识和判断。倘若,韩信以前能做到“空”,也许在蒯通劝说之时,他就自立为王了;倘若,他这时做到了“空”,就应该把怨恨之情深深地藏匿起来,最好是消化掉,就像曾国藩说的一样:“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因为,此时已没有了造反的时机,怨恨只会徒增自己的烦恼,更会给自己带来祸患。既然要忠,就索性一忠到底。但韩信就是韩信,他不是以理节情的曾国藩,而是一位只静不空的名将。他的认训和判断从头至尾都受到自己情感情绪的影响。他在战场上能做到冷静客观,但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总是心存杂念,被情感所左右,从而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综上所述,一个人只有保持空静的心态,才能做到审时度势。正如申居郧所说:“心平气和,以之应人则善,以之处事则祥。”

(第九节)、站远点看东西

有一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是说,当你陷于事情之中时,自己往迷惑不清,而置身事外的人却十分清楚事情的特点和你的处境。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看别人的时候十分清楚,别人的错误能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旦由被动转入主动,自己身临其境之时,也就分辨不出东西,更认不清自己了。

有一个女孩,长得一般,自己有一些钱。一个男孩看上了她的钱,与她交上了朋友。旁边的人都看清了这个男孩的动机和目的,也都明白女孩的可悲处境,但这个女孩就是毫无察觉,就是执迷不悟。女孩的女友看不过去了,把自己的看法对女孩说了,可这个女孩根本就听不进去,爱情让她失去了理智。直到有一天,男孩骗光了她的钱,然后又离开了她,她才恍然大悟。

我有一个朋友,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来下海经商,炒股炒了很多年。一次我们谈起炒股的心得,我说:“炒股主要在于冷静客观。”他说:“什么冷静客观?人只要有钱在股市里就永远做不到冷静客观。除非你不炒股了,对股市也就冷静客观了。”他的话虽有些偏激,但也的确说明了一个问题,这就是人一旦以功利目的去看待事物,就很难做到冷静客观。有一个词语叫“利令智昏”,意思是说,利益常常会使人丧失理智的判断。然而,人又不可能与事物脱离开功利关系:我们上学读书,是为了将来出人头地;我们精心选择工作,是为了能获得高的工资和地位;我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做生意,是为了挣更多的钱。正如一句话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充满名与利的角逐场,离开名利的地方就只有寺庙了。而现在,即使在寺庙里,也并不清静,也都充满了名利之争。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不能审时度势了呢?不是!

我们虽然不能像高僧那样六根清净、心如止水,但我们却可以对功名利禄暂时保持一定的距离。美学家说距离产生美。对审时度势者来说,距离能使我们看清事物的真相,做出准确的认识和判断。

人们一般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认识变化,这样的认识往往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叛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篇小说《看画》,就说明了这一道理。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十分精美的画,把它挂在一个他能从境子里看到的地方。画家家里的猫把这件事告诉了森林里的众兽,众兽激动万分,都想看看这张精美的画。一头驴先去,它站在镜子前面看了很久,回去后说猫撒谎,那根本秒是一幅精美的画,仅仅是一头漂亮友善的驴。接着,熊又去了,回来后说猫和驴都在撒谎,那根本不是一幅精美的画,也不是一头驴,除了有一头熊外,啥也没有。众兽大为惊奇和迷惑不解。现在谁都渴望亲自去看一看,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大象便一一派它们前往。

第一个是牛,它发现除了一头牛,啥也没有。

狮子发现除了一头狮子,啥也没有。

豹发现除了一头豹,啥也没有。

骆驼发现画里有头骆驼,别无他物。

于是,大象大怒,说如果自己亲自前往的话,定会真相大白。

它回来后将众兽都训斥了一顿,说除非是个近视的傻瓜,否则,不论谁都能看出,除了一头象之外,啥也没有。这个小说的寓意就是:任何人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去看问题。

苏东坡有一首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庐山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形象。那么怎样才能认清庐山的弄虚作假面目呢?诗人从侧面做出了回答,他说,人们为什么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就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同类推荐
  • 谁是最可爱的员工

    谁是最可爱的员工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最可爱”的员工所具备的十种优秀品质,包括具有和谐精神、责任心、忠诚敬业、视服从为天职、有创意、会工作、善于学习、适应力强、德才兼备等十种宝贵品质,并结合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成为可爱员工的方法和窍门。
  • 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无须质疑,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一个基本问题驾驭下属。无论是发号施令、调兵遣将,还是指挥作战等,都是在驾驭下属。
  • 无所谓

    无所谓

    以无所谓的心态行走人生,行走社会,肩头轻松,脚下轻快,心里超然。无所谓可以让我们抖落身上的血渍与灰尘,轻装上阵,一身释然;无所谓可以让我们放弃生活的负担与烦恼,无虑无忧,一往无前;无所谓可以让我们超越人生的羁绊与牵累,阔步行进,一路平坦。
  •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对于金钱,我们首先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风险无处不在。”那么,究竟什么是风险呢?《名人金钱哲学》将会给我们介绍一些中外各界名人拥有的金钱哲学观,并告诉我们什么是风险,在金钱的投资里,风险扮演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另外还为我们全面解读金钱哲学。只有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 小故事大哲理:可能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宗教故事

    小故事大哲理:可能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宗教故事

    据说在宇宙天地形成以前,整个世界是一片黑暗。上帝觉得这个世界太寂寞、太没有生趣了,于是,他用了七天的时间,来创造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把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热门推荐
  • 魔灵之变种时代

    魔灵之变种时代

    两年间,张凡在纽约过着人模狗样般的生活,往昔梦想能在这里打拼出一片天地的他没脸回家。突然有天,意外得来一张豪华船票,这让张凡多少有了丝欣慰,本想乘坐游轮出去散心的他,没料到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搏命途……所谓的酷比海岛原来是吸血鬼的阴谋,他们倒卖人类到神秘的索马里国度。这里是狼人、吸血鬼、猛兽、巫婆和未知生物的地盘,要想活下去,只有成为强大的变种人……或者不断的变强,或者成为被大海淹没,一具永远不会说话的死尸,最终被猛兽分割……PS:一天保底一更,推荐多十个,加一更,谢谢大家了。
  • 风行者:风神传说

    风行者:风神传说

    世界很大很大,在北方偏僻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叫枫阳,镇里有一个叫东墨的小男孩,寄养在镇上的养老院里,每一夜,他都会告诉自己,自己将是成为帝国传奇的男人!
  • 傲世苍穹录

    傲世苍穹录

    曾经的渴望如同父亲一般世人瞩目,冠绝天下。如今却只有一个梦想,找到自己的父母,或者,找到他们的遗体。前者,需要变强,后者,需要变得比父亲更强。看天才少年如何演绎一代苍穹传奇。天才?他不屑一顾,所有的天才将都会在他面前自行惭秽!魔头?他一剑杀之,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追梦的脚步!且看他一步步,踏上传奇之路。
  • 剑龙本纪

    剑龙本纪

    侍灵者,唤远古之魂,纳天地灵气,刻灵纹于己身。手握灵兵!身披灵甲!征战天地!据古典记载,数千年前,当毁灭日来临的时候,黑暗笼罩大地,世界几欲毁灭。人族强者倾尽生命也无法破除黑暗,当无数生灵绝望的时候,他身披黄金龙纹战甲,手握巨剑,跨黄金巨龙而降临。无人知道他降临后发生过什么事,只记载着:“毁灭日后,生机重现,光明重回天地间,但天下再无真龙……”
  • 诸天神帝

    诸天神帝

    敢问上天,可有真神?大商王朝,少年秦晋,穿越而来,家族被灭,却不甘平凡,势要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之中踏出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他年我若为神帝,定诛仙佛立乾坤。”秦晋。
  • 这个警察有点坏

    这个警察有点坏

    韩阳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即使他自己是个警察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不止一次的把枪顶在自己上司的后脑勺然后毫不犹豫的开枪,也毫不犹豫的不止一次砸了交警队的大门......群众叫他韩队长,黑道叫他韩老虎,富婆叫他韩哥哥,美女叫他韩欧巴.....唯有他的小萝莉称呼他为——大叔!正义,只在我的心里和我的枪口下!如果法律不能给你正义,我来给你!——韩阳语。
  • 豪门冷少独宠迷糊小妻子

    豪门冷少独宠迷糊小妻子

    如果爱情是一杯今人着迷的红酒,那么沈御与蓝蔚希的爱就是一杯苦的红酒;如果爱情是一颗糖果,那么沈御与蓝蔚希的爱就是一颗又酸又甜的糖果[男主女主都是处的]
  • 独家挚爱

    独家挚爱

    一次偶然误入他的领地,明明是去演戏,没想到弄假成真,吃干抹尽还不够,他疯狂折磨,惹不起,躲得起,她落荒而逃。没想到,她们会再见面。身份错位,她惊慌失措,他一脸平静。游戏,才刚刚开始……
  • 大道兵

    大道兵

    大劫过后,文明荡然无存。修真者最后一次盛世猛然降临,让世界再度被血与火笼罩。在一切破碎之时,一个孤寂的灵魂悄然重生,回到三十年前那个大劫还未降临的时代。而一个道兵的传奇,由此展开。“借我一次重生,还你万世太平,可否?”
  • 三国随史

    三国随史

    三国,无数男儿梦想的时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指点江山。那是一个抛头颅,撒热血的时代;那是一个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22世纪华夏国的军神,为心爱的女人,创越时空回到三国时代,历史也因此改变了原来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