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89500000032

第32章 卦三十一·咸

咸,亨,利贞,取女吉。

《易经》上经,以创始宇宙万物的天地开始;下经,则以人伦发端的男女关系说起。

“咸”是感的意思,为什么不直接说感?因为感字去掉心,成为咸,以象征无心的感应,这是异性间自然、必然的现象。“咸”又有皆的意思,因为万物皆有感应,因而以皆与感的含义,命名为“咸”。

这一卦,下卦“艮”是少男,上卦“兑”是少女;象征少男谦虚追求少女。又,“艮”是止,“兑”是悦,表示爱情不能三心二意,应当坚定不移的追求,以诚意使对方喜悦感动。

男女相互感应,进而爱慕,是必然的自然观象;因而亨通。但动机必须纯正,婚姻才会吉祥。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了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是感的意思。上卦“兑”,阳多阴少,是“阴卦”;下卦“艮”,阳少阴多,是“阳卦”;所以说,上柔而下刚。又,以卦的性格说,下卦“艮”是止,上卦“兑”是悦;以卦的象征说,下卦是少男,上卦是少女;不论这一卦的性格与象征,都有阴阳相互感应而相爱的含意。所以亨通,坚贞有利,娶妇吉祥。

素不相识的少年男女,能够相互感应,一见钟情,结为终身夫妇,这完全是自然的,必然的现象。同样的,天与地相互感应,因而变化生成万物;圣人以至诚感应万民,因而使天下和平;观察这一感应的法则,就可以发现天地万物的真情了!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咸卦的形象,下卦“艮”是山,上卦“兑”是泽。上方泽中的水,向下渗透,下方山上的土,吸收水分而滋润;因而,相互感应而沟通。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象山一般,虚心接纳他人;惟有虚心,丝毫不存成见,才能广泛的与他人感应沟通。

老子的哲学,最重视一个“虚”字,认为在能够看到的“有”的世界的深处,还有一层次更高的“无”的境界;“无”比“有”更重要。所以,应当虚心,不可嚣张。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这一卦的“爻辞”与“小象”,都难以理解。以下各爻,都是以人体感应的部位来比喻。

“拇”是大脚趾。最初的感应,来自大脚趾。

“初六”在咸卦的最下方,象征人体最下方的大脚趾。“初六”与外卦的“九四”相应,想去追求。虽然大脚趾已有感应,但仍然微弱,不足以使全身移动,想前进还不能前进,因而吉凶未定。不过,这一卦所说的感应,大体上,是指无心的、自然的感应,当静待发展,不可采取主动。

这一爻,说明感应已经开始,但还不到积极行动的程度。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腓”是腿肚。当人走动时,腿肚先动,脚才跟着动。

“初六”是大脚趾,在上方的“六二”,就相当于腿肚。当感应在腿肚时,如果腿肚要动,脚就跟着动,这样就会妄动,妄动就有危险。幸而“六二”阴柔得正,又在下卦的中位,由于中正,又缺乏主动能力,不会妄动,才得以安全。

“象传”说:顺从柔顺的本性,就不会有害。“六二”虽然与“九五”相应,却不可强求,应等待“九五”来求。

这一爻,说明虽然发生感应,但不可妄动,不可强求。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九三”在相当于腿肚的“六二”的上方,相当于大腿。大腿随着脚行动,也没有主动能力,当下方的脚趾与腿肚要行动时,大腿也不能不动。不过,“九三”阳刚,有主见,又在内卦“艮”的顶点,性格是止;因而,能够静候发展,而不妄动。如果跟随“初六”“六二”阴柔的小人妄动,就会被羞辱。亦即,不可盲目的跟随别人,应当有自己的主见,才不会蒙羞。

“象传”说:感应在大腿,也不可妄动,应当静候;如果一心跟随别人,所执着的就未免过于低劣了。

这一爻,说明应有主见,不可盲从。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九四”在“九三”的大腿上方,“九五”的背肉下方,一连三个阳爻的正中间,相当于心脏。心脏是人最敏感的部位;这一爻,也是咸卦的主体。但“爻辞”中为什么没有说明心脏?因为人心本来就不可捉摸。

“九四”阳爻阴位不正;因而,当心感应而有反应时,就必须坚持纯正,才会吉祥;并且可将本来容易后悔的本性消除。如果心神不定,走来走去,犹豫不决,就不能得到多数人的赞成,只有少数的几个朋友,才会符合你的想法了。

“象传”说:坚持纯正吉祥,可使后悔消除;是因为这样感应到的,不会是私欲。走来走去,心神不定;是因为心地不够光明正大。孔子在“系辞传”中,又得这句话引伸说:“天下在想什么?虑什么?天下都回到同一地方,而走不同的路;目的一致,而思虑却有百种。天下在想什么?虑什么?太阳去了月亮来,月亮去了太阳来,日月相互推移,就产生光明。冬天去了夏天来,夏天去了冬天来,寒暑相互推移,就成为一年。过去的事情已经退缩,未来的事情正在伸长,缩与伸相互感应,就产生利益。”

也就是说,不可以存私心,只要除去私心,就可以与万物感应沟通,天地间无穷的往来,完全出自无心的感应。

这一爻,说明消除私心,心地正大光明,就不会有任何犹豫。

九五:咸其晦,无悔。

象曰:咸其晦,志末也。

“晦”是背肉。“九五”在“九四”的心脏上方,“上九”的颚,颊、口的下方,相当于背肉。背肉又在心脏的后方,当手、脚,口等,都遵照心的命令行动时,唯独背肉,不加理会;而且又在背后,看不到外物,不会被引诱。所以,当感应在背肉时,反应最迟钝,甚至没有反应。象这种孤僻不被外物所动的态度,当然就不能与外在广大的世界感应沟通,但相反的,也不会与外界发生纠葛,所以说不会后悔。

“象传”说:以这种对外物完全无动于衷的态度处世,虽然安全;但相对的,也不能感动他人,志向就太小了。

这一爻,说明孤僻就无法与外物感应沟通。

上六: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辅”是唇齿相辅的辅,亦即颚。“滕”与腾的意思近似;腾是马奔腾,腾是水沸腾。颚、颊、舌,在人体的最上部,又在上卦“兑”中,依“说卦传”的解释,“兑”有悦言、口舌的象征;而颚、颊、舌,都是用来说话的。

“上六”已经是咸卦的终极,又是上卦“兑”的终了,以动人的言语,取悦于人,使其感动,根本缺乏诚意,这是小人的行为。“上六”是阴爻,代表小人,频频用口舌去诱骗他人,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所以,“象传”说:这是在玩弄口舌。

这一爻,说明应当以至诚感应,不可玩弄口舌。

东晋的高僧慧远说:“《易》是以感应为主体。”(《世说新语》),意思是说,《易经》中含有佛教的深意,就是指这一卦。

《易经》“下经”,以人伦发端的夫妇开始。借男女关系,阐释感应法则。男女自然无心的相互感应,彼此爱慕,以谦虚的态度追求,以坚定的诚意感动,使对方喜悦接纳,相互沟通,建立感情,结为夫妇,完全是自然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适用于一切人际关系,而且天地间的一切交往,莫不是由这一无心的感应发端。感应自然而然的发生,但不可鲁莽;不可妄动,不可强求,应听其自然,静待发展。应有主见,坚持原则,不可盲从。动机必须纯正,应当排除私心,不可心胸狭窄,怀有成见,心地光明正大,就能冷静判断,不会犹豫不决,否则把持不定,无以感动他人,也不能虚怀若谷,接纳他人。孤僻冷漠,封闭自己,无法与广大外界沟通,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就不能有所作为。 至于花言巧语,取悦诱骗,更是小人的作为,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

同类推荐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引人遐思的神话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引人遐思的神话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引人遐思的神话故事》精选了中国古代神话中69个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天地万物天真、朴素、真诚、美好的艺术想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透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固有的英雄气概、崇高的理想、博大的智慧、美好的追求,以及为真、善、美奉献牺牲的精神。
  • 复制女

    复制女

    在男性越来越多,女性越来越少,男女比率甚至达到了2:1的一个时代里,国家为了让更多的年轻男性寻找到合适的女朋友,于是,在三个疯子科学家三年的艰辛努力下,‘复制女’这个人造人类诞生了!
  • 可惜我不能

    可惜我不能

    我爱你,你不爱我世间最无奈的莫过于此。其实我真的爱你,只求你爱我一次也好,哪怕只有一次,真的爱你。
  • 齐钥医女之千沉漓

    齐钥医女之千沉漓

    她,21世纪的医女千沉漓,冷心冷情。她,齐钥国空有美貌的将军府傻女。当她成了她,此后一身红衣,手持袖针,救治天下有梦人,杀尽天下负心人。片段一:某女嗤笑道“呵,才貌双绝就可以当上九天玄女,怎么,难道天下人是在选花魁吗?”片段二:“碧落,别和比本小姐长的丑的说话,万一她那施了两斤重的粉呛到了你,小姐我会心疼的”片段三:“小姐你要那么多针做什么啊?府中绣花的针很多的。”“我要针可不是绣花的,我要针是治病救人,自保用的。”片段四:“带着个面具,谁知道你是不是长得见不得人”“之所以带着面具就是本王长的太美了,本王怕你看了会当着本的面流口水”“自恋是种病,得治”“本王有这自恋的本钱”归隐天师断言,九天玄女,风姿艳绝,异世之旅,毗邻天下,得此女者得天下。迷雾森林,毒物重重。食人花,毒花藤,食人蚁,有毒的狼群,靠,这么多危险也只是在森林里。死海怎么渡?看着眼前死气沉沉的海水,活下来的人表示不淡定了。既然渡不过去咱划过去。食石岛中危险的石头,你若速度不快它必让你死翘翘。……………艾玛,经过此万里长征还困难的一番翻腾后,血葭七弦琴现世了……………此文男女一对一[女主清冷妖娆+男主洁癖邪魅+穿越+架空+一生一世好丽友]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石中石

    石中石

    叙述:而猪脚经历了感情磨难及家庭的破碎后,心中万分难过,再一次醉酒后死去,附身到一块巨大陨石铁中的九彩神石上(又称补天神石及混沌神石),开始了他梦幻传奇的一生。。。。。。本文中猪脚是穿越后,附身的是一块巨大陨石铁核心处的九彩神石之上,这块九彩神石非常的小,不足绿豆大小,不过这也好,他不想被人发现他的存在,因不想再经历世间伤心之事,选择了逃避,只是默默守护着自己的父母、儿子、好兄弟,但是最终他能逃避得了嘛。。。。。。
  • 御冥皇

    御冥皇

    母亲遭父残害,御山又被父封印记忆,废除修为,逐出家门。寄生在身体内的神秘人物究竟是谁?集齐十二玉坠又有何用?看御山如何集齐十二玉坠席卷重来,揭开一切谜题,君临天下!
  • 沙罗树下之花妖知言

    沙罗树下之花妖知言

    这个世界或许存在精怪,但你我肉眼凡胎看不见。他们来去,或许因缘,但你我鄙俗浅薄未曾留意。这个故事,背景在现代,却缘起1000年前。都说抛去历史,不足以了解一个民族,抛去过往,不足以了解一个人,抛去1000年前的缘分,不足以了解一个妖怪无畏的付出。既是写他们,也是写我们。借几分佛教的说道,讲一个现代世界另一面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爱情不再回来

    爱情不再回来

    刚开始,何以欢以为她此生永远不会和顾念北分离,他们会执手红尘、相约白首;他们会漫步在夕阳之下,回忆当初的年少年华。后来,因为种种误会,他们放开了紧握彼此的双手,转身离去。然而,就在他们以为自己早已忘记对方时,却发现爱情早已深入骨髓,无法忘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暗夜霓裳

    暗夜霓裳

    贫穷?追杀?哼!命运的指环缓缓翻转,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