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99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反响最大的自然是那年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在伊拉克战场向巴格达主动前进,有人说其勇敢使“中国战地男记者实在不如”,“男记者要为自己的‘贪生怕死’而‘感到汗颜与羞耻’”,于是他们觉得“叹息、无言、失望、悲哀”。他们未点名,实际上就是指责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等人奉命撤退。王石先后撰文《语言施暴怎能对准战地记者》、《灵魂的拷问该不该?关于闾丘露薇和水均益》(见《中国青年报》)说,不怕牺牲、擅自冲入战火中的闾丘等人应赢得我们的掌声和鲜花;而遵从命令撤离,在相对安全(仅仅只是相对!)的地方采访,也不应受到道义上任何指责。就像我们歌颂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并不意味着其他所有战士都要接受批判一样。我们应学会平静、宽容、秩序、人性地让人说话。王石写道:“美英联军有人说了,下面的轰炸和激战很难不伤及平民——当然,也很难不伤及战地记者。这时,当看到屏幕上头发蓬乱的闾丘和面容憔悴的水均益,我也为网上曾有过的一窝蜂讥讽和指责感到遗憾。”水均益是在按所供职媒体指令行事,去留由不得他,他的主管让他撤出巴格达是为了保护他。而凤凰台也放话说:“闾丘是在接到撤退命令后自己硬闯到巴格达去的。”何况,迫于社会压力,水均益等人3天后又重新走上巴格达前线。某网友甚至说:“内交外困,记者沦为弱势人群。”真是“人言可畏”!

要确保战地记者的生命和安全。首先得对他们的身份进行确认,如经交战双方任意一方许可,授予合法报道身份,甚至被要求佩戴上袖标,还可携带手枪等以自卫;二,有些随军记者的人身安全不仅受国际法保护,还受其跟随的军方人员维护;三,近年来,一些国际媒体为节约开支而大量聘用特约记者报道战事,他们不属于媒体正式编制,一旦出现伤亡,因雇主没为他们购买保险而得不到赔偿,有人呼吁要维护这类战地记者的权益。在我国,中央电视台水均益等人在赴伊拉克采访前,都获得了平安保险公司提供的价值500万元人民币战争意外保险。我国所有保险公司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责任免除”章节中均有“战争、军事行动、暴乱或者武装叛乱”内容;即使投保人购买了该保险,但一旦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伤亡,保险公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所以中国记者拿到“战争险”应该说是一个“特例”,这是对他们的工作与行为的很大支持。

战地记者的定义与内涵

马克思说:“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作为政治斗争的一种极端,战争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造就了一大群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是历史著作家一大永恒主题。然而无论是在世界大战的巨型舞台上还是在局部战争的弥漫硝烟中,最及时、最生动、最忠实地将战争实况报告给渴望一见搏杀真相的千千万万公众的,不是军方信使,不是一般作家,不是历史学家,而是那些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以生命为赌本、去摄录战争场面的一族特殊新闻人——战地记者。有人甚至说,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

根据传统定义,战地记者是“被派去报道一场战役的报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展江教授(中国研究战地记者第一人)在其《战地记者纵横谈》一文(《新闻与成才》杂志2001年第5期)中认为,战地记者是专门从事战地新闻采访与报道的一类新闻工作者。战地报道不同于战争新闻,它是战地记者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称目击报道)。战地记者别称是随军记者,而不是军事记者。战地记者既包括文字记者,也包括画家、图片摄影师、电视摄像师等。由战时报道形成的“书本体新闻”文体,兼具历史和新闻、乃至军事的特长,在欧美发展很快。

战地记者是战场第二主人公。作为战争这种重大社会事件见证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以其诚笃和勇气向世人揭示战争的残酷本质和血腥细节。无论是毒气战、空袭战、闪电战、丛林战、原子战这些现代作战样式,还是决定性战役的决定性瞬间,都有无所畏惧的战地记者在离炮火足够近的地方,以生命为代价摄录目力所及的每一细节。因此战地记者伤亡率通常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美国南北战争死亡记者8人。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消息报》有44名记者牺牲,占该报记者总数1/5。二战死亡记者47人。朝鲜战争死亡记者10人。越南战争中有63名(一说68名)记者殉职。萨尔瓦多内战中有40名记者丧生。在索马里内战中至少有4名西方记者丧生,新华社记者刘江在身中冷枪后死里逃生。在波黑内战前两年中,死于巴尔干的各国记者已达68人,创下二战以来记者年平均死亡率新高。在北约对南联盟战争中,投入战斗的北约部队无一伤亡,但随军进入科索沃伊始就有两名西方记者丧生;而在贝尔格莱德,南联盟有10余名记者殉职,且中国记者首次上了死亡名单,以致引起国人激昂。2001年阿富汗战争中,短短两个月内就有9名记者被打死。刚刚过去3年的美英联军对伊作战,记者的牺牲更惨重,甚至出现了“战地记者悲哀日”……

战地记者是从战斗员到非战斗员。“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已成历史陈迹。19世纪的战地记者与军人在外表上很难区别,有的身穿戎装,有的甚至冲锋陷阵。美国内战中许多记者担任军职,布雷德利·奥斯本以“穿海军蓝”著称;英军远征苏丹时,中尉军官丘吉尔兼任记者;《每日电讯报》的贝内特·伯利曾击毙一名阿拉伯人;美西战争中克里尔曼在美军冲锋时打头阵并夺得一面敌旗。如今这一切均被国际社会视为严重违反国际法。早在1863年美国陆军部就规定:编辑或战地记者“可被视为战俘加以拘留”,但不能被当作间谍,仍被视为战斗员。这一规定被列入1879年布鲁塞尔协议。1899年海牙公约规定,战地记者应被视为非战斗员,因为他们“随军行动但不属于它个人”;如果某些记者为自卫而携带武器,其非战斗员性质并不改变。战地记者经交战国委派具有上述非战斗员地位,其制服与军装不同,左臂戴上印有“C”袖章,与足球场上队长相似。在20世纪战地记者通常得到国际法保护,但法西斯和一些东方国家往往藐视海牙公约,其记者往往与军人合一,且拒不承认敌国记者相应待遇。在二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美日军丛林战中,日军经常故意向身材高大、佩戴袖章的美国记者理查德·特里加斯基斯射击;约翰·里德在一战中从德军阵地朝法军方向开枪,受到同行谴责。

战地记者是联系公众的纽带。战地记者是自拉塞尔报道克里米亚战争时正式登台。当时幽默杂志《笨拙》有一幅漫画,生动表现了英国公众对拉塞尔战地来信的反应:一名绅士读报后怒目圆睁,挥舞手杖,全无体面可言;淑女们或眉头紧锁或捶胸顿足。二战中,战地记者纽带角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典型人物是厄尼·派尔。斯坦贝克认为,“许多职业战地记者目睹的战争及其种类,比军队里任何人都多。”“这些记者是与公众联系的纽带,况且其中有许多人已名扬全国,拥有广大读者,他们在全美已联合起来。”“厄尼·派尔深受国内读者欢迎和器重,以重要性而言大大超过多数将军。” 美国公众认为他开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相互敬爱的社会”。二战中,各反法西斯国家战地记者的作品具有鲜明人道主义色彩。前苏联记者中西蒙诺夫作品人情味最浓郁,格外为普通士兵和百姓喜爱。从二战起,美国记者战地报道遵循一个惯例,每当涉及事迹突出的军人,无论立功、受伤、阵亡、被俘,都要写出其全名、家居城镇,有时还报道其父母、妻子。这大大增加了公众对战局与前线亲人的关切。

战地记者是战争英雄的塑造者。每一名叱咤风云的战地指挥官通常都是战地记者的宠儿。美墨战争中肯德尔的报道使美国人认识了原本默默无闻的扎卡赖亚斯·泰勒将军,帮助他两年后登上总统宝座;美西战争中西奥多·罗斯福只是准军事部队第一义勇骑兵团一名中校,戴维斯以神来之笔将这名粗俗的冒险家塑造成美国人宠爱的神采飞扬的牛仔英雄形象,为他铺平了问鼎白宫之路;内战中的北军将领尤利塞斯·格兰特和二战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也是以类似方式入主白宫的。在英国,拉塞尔以揭短闻名,开创了战地记者与战地指挥官不睦的传统。但统帅们仍然依靠记者提升知名度,从18世纪的基钦纳到20世纪的蒙哥马利莫不如此。在前苏联,朱可夫元帅在远东战场的成名得益于西蒙诺夫等记者;伊万·科涅夫元帅由于鲍里斯·波列伏依等记者的随军报道而威名远播。

战地记者是神话制造者和官方宣传家。战地报道引起争议最多的是暴行报道。战地记者的描写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却多半经不起历史检验。从一战到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内战、伊拉克战争,暴行报道层出不穷。流传最广的是一战中一名《泰晤士报》记者对德国死尸工厂的杜撰,经英军情报部门“艺术加工”而蒙蔽了各国舆论。洛厄尔·托马斯是一战中美国公共新闻委员会派到欧战区的记者,他制造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著名神话,使一个平庸之辈戴上民族英雄花环,而托马斯本人也名利双收。受狭隘民族主义和个人功利双重驱使,战地记者立场往往并非中立,在客观性背后渗透着个人感情色彩。即便是以报道准确公正知名的记者也往往接受本国政府的旨意和暗示,有意无意充当官方传声筒,迫于无奈被收买当附庸。菲利普·吉布斯和弗雷德里克·帕尔默等人在一战后作了深刻反思,后者承认:“我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过的是一种双重生活:我被指派充当公开的谎言家角色,以便维持我方军队和人民的斗志。”

战地记者是当代“饭店战士”。进入90年代,局部战争作战样式出现两极分化: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强打弱”战争;无固定战线的内部武装冲突。前者“空中制胜论”重新抬头,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要打击工具的空袭成为基本战略。留驻交战国的外国记者成为“饭店战士”,他们候在某国首都一家饭店中,待防空警报拉响后观察报道导弹攻击和飞机轰炸。这最早出现于海湾战争,阿内特等外国记者所住的拉希德饭店、以色列特拉维夫希尔顿饭店、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明霍饭店也因此闻名遐迩。此后在美英对伊拉克空袭和北约对南联盟战争中,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水均益、顾玉龙等人亦主要是以这种方式在巴格达和贝尔格莱德从事战地报道。而后者中传统意义上的随军记者基本不复存在。

阻碍战地记者成为媒介人物的因素。二战中德国和日本均向前线派出了大量战地记者,但其中几乎没有因战地报道而声名远播的人物,除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如过眼烟云了无痕迹。 仅仅从职业化程度低和从事于非正义战争来分析是不够的。斯坦贝克说,记者天性“好奇、狂热”,常常扰得战地指挥官坐卧不宁,他们都“会在新闻稿上玩些小花样”但“很可靠”,他们的行为方式体现了新闻工作规律,即努力冲击战时宣传和新闻检查樊篱,拨开笼罩在战场之上的重重迷雾去探究事实真相。而严厉的管束、无处不在的新闻控制、清一色的宣传腔,势必消灭其自主性。没有足够活动空间、署名权被取消,甚至思维方式也被强求统一,记者不可能为公众瞩目而成为媒介人物。

作者

2006年7月

同类推荐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青春期的诗 女生卷

    青春期的诗 女生卷

    本书中一段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一首首青春桀骜的诗篇,一声声响彻心扉的呐喊,真实地反映了这群追逐青春,追求文学梦想者的心声:如果我在认真写作,请将我留在文坛!才华与轮回,激情与宿命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丽的诗,青春用冲动萌生着激情,青春用回忆勾勒着感伤,青春用泪痕描绘期待的忧伤,青春用倔强诠释张扬的个性。
  • 古绘诗经名物

    古绘诗经名物

    纵使你被生活逼迫,于无限重复中奔忙;纵使你无暇感慨,甚至不曾为眼前的现实而驻足;纵使你匆匆追求,前方依旧茫然却不敢停下脚步,有种美足以感染你,挤出片刻时光,享受沉淀千年的感动——这就是《诗经》赋予生活的意义。《古绘诗经名物》汲取《诗经》极致之美,辅以古代日本学者渊在宽特为《诗经》所作的百余幅古画。让这些首次面世的古画为您呈现出诗文真实、完整的意境,带您穿越千年,体验图文带来不可抗拒的感动。
  • 诗骚一百句

    诗骚一百句

    本书从《诗经》、《楚辞》中选取具有警策意义、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以深入思考人生。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精选了2006年度全国法院审理的部分大案要案,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展开了他讲述的案件故事和审判故事。这《解密中国大案2006》中所收集的案件都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所有的纪实文章都是丁一鹤亲自采访案犯或是案件当事人后写成的,这些文章也都经过了案件的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审阅,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因为是真实的,也就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呈现着非常实在的生活面貌。
热门推荐
  • 赶尸女的修仙生涯

    赶尸女的修仙生涯

    袂央赶尸途中,神尸再现,路遇树妖,九死一生,入云玑派,开始她的修仙生涯。仙与魔相恋,他们能否长相厮守?雪山之巅,她愤然拔剑,刺入他的心间。他们到底是如何相识相恋,又为何拔剑相向?他们最终是形如路人还是长相厮守?
  • 砖神

    砖神

    主人公因一块板砖而死,却也因一块板砖而生。他的目标就是持一块板砖闯天下!武者按实力被划分为悟灵者、灵士、灵师、灵君、灵尊、灵宗、灵爵、灵皇、灵圣、封号灵神十个级别。悟灵分为三种。器悟灵,器悟灵分为战斗系和辅助系,战斗系包括刀、剑、枪、弓等等常规兵器,辅助器物就是像琴、棋、书、画等等不适合用来战斗的器物。兽悟灵,兽悟灵也分为战斗系和辅助系,像虎、豹、狮、狼等等魔兽适合当战斗系,像产奶的羊,生蛋的鸡等等适合作辅助系。铠悟灵,这一系只有防御系。灵炼师是悟灵之疆这个世界里一个很高贵的职业。为什么说他高贵呢?原因有二。首先,它的门槛很高。有多高呢?自己来看嘛……其二,为什么说贵呢?好吧,就是所用的材料都很贵主人公的悟灵是一块没有任何属性的砖头,他是怎么走上灵炼师之路的?又是怎么成为一代砖神的?看下去你们就知道了……《砖神》新书开张,希望大家能喜欢。
  • 银幻

    银幻

    银幻258历年,东方有一个名为犹达里斯的大陆,它古老而又神秘。千年来,人们就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然而,一场厄运从噩梦中醒来。假如说噩梦只是虚影,那苏醒的噩梦就更为冷酷、现实。命运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静静地、无助地站在死亡的边缘。又会是谁,能如此残忍地想把它推下悬崖?此时,烽火已经涟起,鲜活的血已在蚕食脆弱而敏感的生命,熊熊的地狱之火蔓延到人间。很不幸地是,皮诺瓦市首先成为炼狱的第一个目标。而离皮诺瓦市不远处,有一座名为伊贞贝苏的小镇。不久,它也将深陷险处......无尽的暗幕里,是否会有希望在此跃起!?厄运已降临,我们无法去回避。面此绝境,范布伦口中的男孩是否能带来转机.......【-连载中-】
  • 地底的永生

    地底的永生

    关乎生命的起源,对于真理的追寻。看向时间的尽头,一切的开始。
  • 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真正的智者擅于从细节之处观察整个世界,从小故事中领悟真正的智慧。而—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许多人的智慧加在—起所产生的能量就是无穷无尽的。本书所选上百篇中外经典小故事,将每一篇故事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外加精辟独到的智慧点评,直抵少年儿童心灵,发人深省。
  • 全职房东

    全职房东

    大房子有木有?三千平的,上下两层,泳池健身房,缺什么建什么。女房客有木有?一个不够有四个,御姐、萝莉、青春美少女,每个都不简单。麻烦有木有?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一个不剩都收拾了,财富、地位就这样都来了
  • 易烊千玺之一生玺爱

    易烊千玺之一生玺爱

    烊哥哥长大娶我可好,好,长大以后千玺去找她找不到后,就不爱说话,后出道她就在电视上看到了她的烊烊哥哥
  • 王爷莫追,呆萌王妃要翻墙

    王爷莫追,呆萌王妃要翻墙

    许念烟,不过一个落败商人之女,却让三个臭皮匠争夺不休。许念烟表示很无奈,就因为这,她成了皇后王妃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什么?必须要三选一?许念烟看着眼前这三个男子,无语望天。徐皓云,原是逼不得已才取了她做妻子,却没想这个女人是个超级麻烦精,只会给他惹些没必要的麻烦,娶新人,断手足,弃王妃,即使她如此刁蛮任性,最后还不是爱她爱的深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神下凡之神偷在身边

    天神下凡之神偷在身边

    情缘两世,人海茫茫,只为找到你,与你再次相见,去实现我们的诺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吴思云,李峰易,一个从未被抓过的女神偷,一个正气凛然的大明星;一个天神,一个人类。神偷vs正气大明星,神与人之间的爱恋,在一次次搞笑,暧昧,误会之下,让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同时也降临一个灾难,使他们不得不分开,他们也在相互努力着,只为相见的那一天
  • 园冶

    园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