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1100000015

第15章 演讲的口才艺术(5)

例一:什么叫正气呢?正气就是所谓浩然之气,即孟子所说的“为气也,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正气看作是中华民族之魂。……例二:青年朋友们,爱我们的国家吧,爱我们的民族吧,同心协力,把我们民族的正气,把我们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发扬起来!

以上两段演讲词选自李燕杰的《国家、民族与正气》,上一段在全文的中间,下一段在篇末。很显然,不能用一样的语速来讲,前一段语速相对来说要慢,因为它是给听众从容讲解什么是“正气”;后一段则要快,因为它是号召、激励青年朋友们发扬正气,具有极强的鼓动性,语速慢了,就减弱了它的力度。

大体说来,就内容来说,表现深深思索,非常失望,过于哀痛的内容要用慢速;交待情节,插叙故事,引证词等处,要用中速;抒发激情、鼓舞志气、号召行动,抨击、责问等处,要用快速。就句式来说,陈述句、被动句、松弛句,要用慢速;反问句、感叹句、紧张句语速要快。全篇的语速基调到底如何确定,哪里当快速,哪里当慢速,要在演讲前处理好。语速的变化还不能太突然,要有过渡,只能逐渐加快或减慢,否则,就会给读者造成突兀的感觉,使他们理解和感受起来发生困难。

语气,即说话的轻重。它包括:

1.重读

重读是指将句子的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的现象。从句子语法结构分析,有的成分需要读得重一些,有的需要读得轻一些。

重音可以起到强调重点、加重语气、突出感情的作用。同样一句话,由于重音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感情和含义就会不同。比如:

“我去演讲。”如果重音放在“我”上,意思是排除其他人,强调的是“我”;如果重音放在“去”上,强调不拒绝,务必去;如果重音放在“演讲”上,强调我去不是干别的事,是参加演讲。

重音一般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语法重音是根据句子的语法关系来确定的。它的位置比较固定。如:

谓语部分重读。“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名词前面定语部分重读。“改革的步伐在加快。”“孩子有远大的理想。”动词、形容词前面的状语部分重读。“董事长慢慢地走了。”“谈判气氛渐渐地好起来了。”补语部分重读。“讲演稿已经写完了。”疑问代词或指示代词重读。“孩子们有什么不对?”“这是正确的结论。”

当然,在实际口语交际中,为了表现某种特殊感情,可以对语句的重读做临时的处理,目的是为了强调、突出。这种现象就是强调重音或逻辑重音。它是根据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和演讲者的感情与心理变化而设置的。比如:

(1)下面这句话可以分别这么处理重音:

谁昨天上北京开会去了?(他)他什么时候上北京开会去了?(昨天)他昨天上哪儿开会去了?(北京)他昨天上北京干什么去了?(开会)(2)下面这段演讲可以这样处理重音:

一切都是针对我们而来,而不是针对别人。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锻造出的锁链要来桎梏我们了。我们该何以抵抗?还要靠辩论吗?先生,我们已经辩论十年了,可辩论出什么更好的抵御措施了吗?没有。(美国·亨利)《不自由,毋宁死》)强调重音如何确定?①应该从全篇内容和演讲主题来考虑和安排,不能只从个别句子出发。②要考虑各重音的力度差别,以上段为例,后面的“没有”的读音应该比其他重音力度更强,因为它是总结性的断语。③还要处理好非重音与重音之间的过渡和渐递(逐渐地递增或递减),不能造成突高突低,听起来给人一种一惊一乍的不舒服的感觉。只有这几点都做好了,才能使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完满的结合。

2.停顿

停顿是造成语速的要素之一。恰当的停顿,可以使演讲的内容得到清楚的表达、语言呈现鲜明的节奏感。停顿的作用有三:一是为了呼吸换气,二是为了提示话题,三是为了加强语言表达效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顿歇本身仍然具有影响听众情绪的力量。”

停顿的时间有长有短,段与段之间停顿时间较长,句与句之间稍短,词组与词组、词与词组、词与词之间停顿时间更短。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1)呼吸停顿

呼吸停顿是为了换气的需要,在演讲遇到长句子时,就用这种停顿来调节呼吸。当然它不是破坏语法停顿,而是在语法停顿基础上所做的停顿。

(2)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表现在书面语言上就是句与句之间(包括分句间)的一个个标点符号。表现在演讲中,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停顿之外,还有句中的停顿。如:“改革/势在必行。”

“话/不能这么说,道理他不能这么讲。”这就是因话题要引起听众重视所做的主语后的停顿,又叫“话题停顿”。

(3)强调停顿

为了强调某个问题,或是突出某种感情而作的停顿,叫强调停顿。这种停顿不是为了调节呼吸,也不是受语法停顿的限制。例如:

①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你,/我,/他,/紧紧地拧成一股力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②他这么做/到底/有什么不对?/请大家好好想想。

①例中的“你、我、他”一词一顿,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我们“大家”团结的重要;②例在“做”与“底”之后做停顿,就是为了强调他这么做没有什么不对。

(十一)词语朴实,句式灵活

词语朴实、句式灵活是演讲对词句的要求。

演讲语言是一种独自式的、有一定话题的交际口语,语言应该力求自然、朴实、通俗。例如:某企业年终召开表彰大会,一位领导登台讲话说:“在大家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乐曲声中,我愉快地走上讲台,心潮翻腾,激情难禁……”几句话就引起了一阵讪笑。原因就是词语不够自然和朴素。

请看丁玲的一段演讲词:

难道一个人不当官理事、不拿钱了,就应该感到空虚么?我二十年没有拿一文钱工资,有一段时间,连生活费也没有。但是在群众里面,我得到了远比金钱更珍贵的情谊。“文化大革命”

中,我不能出门买菜、买鸡蛋、买肉。我一去买,造反派就要说我:“你还买鸡蛋啊,鸡蛋卖给你啊!”可是,就有人半夜敲我的窗户,说你要什么我替你买,然后半夜从窗户里递给我。我们社会里,正直人多呵。

这段话非常自然、朴实,用的是日常口语,听来亲切,感人。

因为它没有一个难懂的词语。

演讲的句式也比较灵活。总体看来,演讲的句式是短句多,句式比较整齐,句型多样,句式运用比较灵活。例如:著名电影艺术家、喜剧大师卓别林,在《为自由而战斗》的演讲词中,有这样一段:

哈娜,你听见我在说什么吗?不管你在哪里,你抬起头来看哪!抬起头来看哪,哈娜,乌云正在消散,阳光照射进来!我们正在离开黑暗,进入光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可爱的世界。那里的人将克服他们的贪婪、他们的仇恨、他们的残忍。抬起头来看哪,哈娜,人的灵魂已长了翅膀,他们终于要振翅飞翔了。他们飞到了霓虹里——飞到了希望的光影里。

抬起头来看呀,哈娜!抬起头来看呀!

这段演讲词,以短句为主,长短句交错;以陈述句为主,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俱备;句式也多种多样,有主谓句、非主谓句。主谓句中,有一般主谓句,有带宾主谓句,有省略句;非主谓句中,有无主句,有独词句等。通过这种变化多彩的语言结构,把他寻觅和平与自由的意志和愿望倾诉出来,而且倾诉得那么动人,那么有魅力。

(十二)歌词特色,陶冶情操

生活离不开音乐,茶余饭后,劳作之暇,谁不喜爱哼两句歌。

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会使人心神荡漾,烦忧顿消。好的歌词,更能给人启迪,催人上进,陶冶情操。

演讲语言的歌词特色,指演讲者在演讲中插用些歌词,使演讲如春风送暖,震撼人心。

在演讲中运用歌词特色,其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

1.唤起听众感情共鸣

好的歌词犹如一首诗,一幅画,优美而感人,并给人以联想的余地。在演讲中,用在开头,能激发听众兴趣,活跃气氛;用在结尾,反复朗诵,含蓄而深沉,耐人回味。

有如《十五的月亮》、《我的中国心》、《血染的风采》、《爱的奉献》、《妈妈的吻》等优美而富于抒情味的歌词,若能运用到演讲中,对于渲染气氛,唤起听众的感情共鸣,会起到意外的作用。

“妈妈,您还记得吗?就在那个夏天,在去凯斯咪的路上,我的草帽掉进了深渊。一个知名的老人,一个神圣的人,从对面走来,想保护这顶草帽,但不知怎的,一阵风把那顶草帽吹进了深渊!”

大家看过电影《人证》吧?还记得这首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歌儿吗?它好像是从遥远的天边飘来,带着疑问,带着凄凉,带着一颗孤独的心。它正是焦尼那痛苦灵魂的寄托,对那万恶的吃人社会的悲愤控诉。”

这是一位演讲者在“四有教育”的影评演讲中,以《血染的恨与爱》为题的开头的话。

一般的听众都看过电影《人证》,那感人的故事,主题歌那动人的曲调,如泣如诉,听众一定记忆犹新。以这部电影的歌词作为演讲的开头,将听众带到一个如痴如醉的境地,刹那间唤起了听众感情上的共鸣,创造了一种沉郁伤感的氛围。

2.增添语言的生动性

通俗的民歌及流行歌曲的歌词,是最富于生活气息的,有的善用比喻,犹如“一个篱笆三个桩”,有的采用拟人,例如“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有的运用反复与排比,一唱三叹,如《再见吧,妈妈》等等。

从这些歌曲中吸取营养,运用于演讲,可使演讲别开生面,生动有趣。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同学们,为了搞好我们这个班,我首先提倡大家要有一种互助互爱的精神,要知道‘人生的道路多曲折,人生的道路又漫长,谁也难免遇到险阻,谁也难免遇到忧伤’。

在困难的时候,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句知心的话,也许胜过万钧雷霆,一声亲切的呼唤,能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干旱的土地需要泉水,幼小的禾苗需要太阳’。

同学们,团结就是力量,团结互助就一定能搞好我们这个班。”

这是位班主任上任时的就职演讲中的一段话,他运用歌词,巧妙地利用流行歌曲《世界需要热心肠》中的歌词,生动地阐述了培养团结互助精神,对于搞好班风的作用,随口说来,自然贴切,使抽象的道理显得通俗而富情趣。

倘若换一种说法,将歌词删去,换成给学生讲大道理,这段演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3.加强演讲的说服力

有些歌词,清新洗练,还富于哲理性,在演讲中,恰当地运用此类富于哲理性的歌词,会起到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力量。

“朋友,当你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当你为一点挫折而苦闷、徘徊以致绝望的时候,你应该想到‘生活就像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就像一杯酒,充满了酸甜苦辣’。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朋友,在逆境面前,我们只有崛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只有崛起,才能实现自己。”

这是位演讲者在以《做生活的强者》为题的演讲中的一段话。他恰当地引用了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中的一段插曲。

歌词运用适度有力,发人深思、催人感奋。

总之,在演讲中恰当地运用歌词,定会大大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定会给演讲塑造奇妙的境界。

三、演讲中的环境掌控

(一)准备的讲稿不适用的处理

在演讲中,演讲者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一是听众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超出了演讲者演讲的范围;二是准备的讲稿内容与前面演讲者的演讲内容有许多重复之处;三是从前面演讲者的演讲中获得了新的启示,有了新的看法和感想;四是会场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准备的讲稿完全不适用。

碰到上述情形,演讲者应灵活应变,及时调整自己的演讲内容:

1.从三个方面考虑和处理听众提出的新问题

首先,要好好考虑听众提出的问题我能否回答?如果能够回答当然最好,但如果缺乏准备不能回答,你千万不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而应该这样对听众说:“这是一个很有趣而且很重要的问题,我没仔细研究过,但我很乐意会后与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这个问题。”

其次,还要进一步考虑,听众提出的问题我有没有马上回答的必要?在什么时候回答合适?又有没有必要向众人回答?还是单独回答为好?如果有必要马上回答,就马上回答,趁热打铁;如果问题是自己准备要讲的,但还没讲到,你可以这样回答听众:“这个问题一会儿就讲到,先暂且不作回答。”如果问题没有必要向众人回答,那你不妨说:“会后我会答复你。”.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听众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自己的讲题有关?回答这个问题会不会影响演讲中心的集中?如果回答会把问题扯远,分散演讲的中心,那就要避免会上回答。但你务必要这样对听众说:“你提的问题我会后一定答复你。”这样才不会使提问者扫兴。

2.内容重复的问题可略去不说

一是对相同的看法、论述略去不说,只说与众不同的那一点。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刚才大家对某某问题都讲得很详细深入了,这里我只想作一点补充……”或者说“这里我只想就某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等。

二是对相同的事例略去详细描述,只作总结性、过渡性的评议。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刚才不少人都详细讲述了××x的事迹。的确,他的事迹是感人的,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如果能举出新的事例是最好不过了。

3.放弃原讲稿重新组织演讲内容

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时间充足的话可重新写出讲稿。二是时间仓促的话,可列出提纲,作即席演讲。这里不妨举个最为突出的例子。1955年,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举世瞩目的万隆会议。会议开幕后不久便出现了分歧。一些国家的代表团偏见或不明真相,攻击中国在边境省份设自治区是对邻国的颠覆,并提出华侨双重国籍等问题。这时,人们把目光转向周恩来,有的同情,有的焦虑,有的幸灾乐祸。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周恩来推后了发言时间,将原讲稿印成书面材料发给与会代表,然后重新赶写讲稿。在听完大多数国家代表发言后,周总理才从容走上讲台,针对新的情况作了如下演讲:

“首先,不同的思想和社会制度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亚非会议既然不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次之,中国共产党是无神论者,但我们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希望有宗教信仰的人尊重无宗教信仰的人。

第三,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新中国准备与有关各国政府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中国境内有傣族存在,就须给他们自治权利,就像缅甸有僮族自治邦一样,怎能说是威胁了邻邦呢?

为了不使会议有争议,中国决定不在会议上提出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和沿海岛屿,以及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尽管中国的要求完全是正义的。”

他的话音刚落,全场便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印度总理、缅甸总理等人纷纷离开座位,过去与周恩来握手。一些起初对中国不友好的代表也称赞周恩来的演讲是出色的、和解的。的确,周恩来的演讲是出色的,他的演讲不仅解开了亚非国家之间的隔阂,而且还赢得了亚非朋友对中国的信任,促进了会议的成功。

从这个例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演讲作为“武器”,其力量是何等巨大!同时也可以看到,根据新的情况灵活调整演讲内容是多么重要!如果周总理不善于应变,照搬原讲稿发言,就不会有演讲的成功。

同类推荐
  • 成功人才素质论

    成功人才素质论

    本书是作者十几年来深受欢迎的专题讲座的总结。作者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深入探讨了人才素质的概念,系统分析了成功人才应该具备的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等六大素质,并按照各方面素质的内在结构展开为若干具体方面,分别分析各个具体方面素质的要求、现状、存在问题和倾向、提高的基本途径;最后综述人才发展与终身学习的趋势,为各级党政干部、各类青年人才提供了全面素质发展的蓝图。本书理论联系实际,依事说理,角度新颖,逻辑严密,是各类人才健康发展的必备参考。
  • 低调做人的艺术

    低调做人的艺术

    本书从低调做人的原则;低调做人的策略;低调做人的方法;低调做人的技巧;以及低调做人在职场中的应用等七个方面。详尽的讲解了低调做人在生活、职场中的运用,事例丰富,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适合广大青年读者阅读的成功励志类图书。
  • 口才的艺术

    口才的艺术

    口才在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吗,是你处理好人际关系,职位得到提升的重要保证。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口才,教你如何掌握口才艺术。
  • 顿悟

    顿悟

    本书分十章,从禅宗、彻悟的角度来解读“顿悟”对生活和心境的帮助和理解。语言充满禅意,洒脱随性中包含机锋,简单的佛教故事中包含中无尽的人生哲理。
  • 四十惑不惑

    四十惑不惑

    高邑编著的这本《四十惑不惑》紧紧围绕“四十惑不惑”这一核心内容,从生活中取材,着重点部分进行分析。书中的内容只有在付诸行动实践那一刻才有真正的价值,才能感受到四十“入世”而惑与“出世”不惑的巧妙结合。
热门推荐
  • 大国情怀

    大国情怀

    谷川烟雨起波澜,光怪陆离飚窜。漫道雄关埋白骨,绿水青山呜咽。悲愤连连,命运多蹇,凄楚人寰漫。山河焦土,祈求经纶羁岸。乱世多有仁人,抛头歃血,弥路烽火灿。年少兴师轻试手,魍魉魅魑魂散。霹雳惊雷,气吞区宇,湛湛长空炫。江山多丽,歌舞升平一片。——《念奴娇川谷烟雨》
  • 三国杨家将

    三国杨家将

    这里是东汉末年?哈哈,我可是注定要成为最强主公的人啊。这里有美女,有神将,有宝贝?呦西,统统打包带回家。这里有反贼无数?没——事!蜀将何在,速来救驾!啥,俺现在还啥都没有?木有关系,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弟兄们,随我杨家将,勇敢闯天涯。
  • 异战时代

    异战时代

    一个少年,原本只是一个只会玩网络游戏的少年,却因为一次跟魏延的掌控者穿越到异次元三国的机会。他的命运。从此改变。赵云武灵。灵皇风勋。魂皇行封。武皇吴轩。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异战时代。
  • EXO夜空中的那对繁星

    EXO夜空中的那对繁星

    啦啦啦,小甜豆是EXO-L一枚~写过很多短篇的EXO小说,这是发表的第一篇哦~【其实还在构思ing~】会尽量写得长一点哒~
  • 三国一军师

    三国一军师

    每天一更,二更受不了本是追求完美的人,力强做到自己认可的述文碧波卷起千堆雪,浪潮褪去了无痕;万马奔腾你可见,道似冬过忽来春。
  • 仙侠奇缘之阿芃

    仙侠奇缘之阿芃

    一朝醒来,前尘忘却。只是为什么看到那对鹣鲽情深的狗男女我却不忍不住的咬碎了一口银牙又兼撕碎了几沓方帕呢?终有一天我在凡间勾搭上了一个面白肤嫩的小将军。七夕乞巧,晚风习习,花木飘香。“芃儿,我于你的心就像那牛郎于织女。”小将军指着牛郎星含情脉脉的看着我。我欲说还拒,“奴家于将军的心就像那织女于……牛郎星旁边怎么突然多了那么多颗莺莺燕燕的星子?”很久很久之后,太熙殿中,我窝在某腹黑男怀中小憩。“求求您行行好收回那些围在我身边莺莺燕燕的女星君,为了这事织女已经三年不理小仙了。再这样下去小仙都要孤独终老了呀,那还不如让小仙死了算了。”堂堂的牛郎星君哭的抑扬顿挫,说罢还欲作触柱态。
  • 我是铁血异形

    我是铁血异形

    魔术师?来吧,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魔法师咋俩比比。格斗者?来吧,看看谁的拳头硬。武斗者?来吧,不是神兵你死定了。枪械师?来吧,我的战舰在等着你。夜行者?来吧,你除了逃跑什么也做不了。…………如果你们一起来我就开门,放异形女王,看谁人多。
  • 穿越之男配来袭

    穿越之男配来袭

    什么!穿越了?还穿到了一部太监了的小说里?结局不明那也就算了!那也不用刚穿过来就进入xxoo剧情吧......喂,手别到处摸!喂,说你呢!快把你那根黄瓜拿开!!!某男:继续上下其手......————————————————ps:都市小白文,由于本人文笔不够,这文比较慢热,有天雷,有狗血,不喜勿喷~打滚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大学该怎么读

    大学该怎么读

    本书值得当今所有大学生及其家长、大学教师,中学生及其家长、中学教师,乃至一切教育工作者、教育官员、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阅读、反思和借鉴。作者的视野遍及诸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大学何谓大?非有大楼,乃有大师焉!”科教兴国,刻不容缓!大学生们,你的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你做得也并不是那么糟糕。你只要改变一点点,只要稍作一些努力,就一定是个有价值的、优秀的、出色的好大学生,一定能够有远大的前途,一定能够“畅销”,找到光明的出路,开创美好的事业。
  • 第二次婚恋

    第二次婚恋

    《第二次婚恋》为作家刘战英所著的短篇小说。1993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1958年在天津新安电机厂做工,1961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唐山基地战士、排长,空军第六军政治部新闻干事,军委空军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干事和文艺创作室副主任,中国华侨出版公司编辑部主任,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常务副主编、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