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1000000004

第4章 个性鲜明的同门们(1)

一只大鸟划过山峰,呼啸远去,透过它的视线,可以看到连绵三百多里的山峦,那就是陆浑山。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平原,虽然幅员辽阔,但若说有什么名山大川,则屈指可数,而在这屈指可数中,陆浑山可算是翘楚。

孝和皇帝永元年间,朝廷中二千石高官陆续在陆浑山上营造别墅,以作休假之用。到永和年间,孝顺皇帝在山上筑“御仙宫”,常带宠妃来此消夏快活。山下的百姓在八、九月间常常看到这样奇特的景象——皇帝銮驾与高官的车马闹哄哄地堵住了通往陆浑山的直道,争吵、谩骂、诅咒、殴打,互不相让。这个时候,没有皇帝、没有三公、没有九卿,有的只是排场和享受。

董卓进京后,曾在“御仙宫”住过几日,不过这位来自西北的军阀似乎并不喜欢这种被香粉锦棉围绕的贵族生活,走之前毫不犹豫地将这座雕梁画栋、无所不用其极的旷世建筑付之一炬。随着诸侯纷争,山上的别墅庄园先后被废弃,渐渐地也就陋室空堂,衰草枯杨,蛛丝儿结满雕梁。

原先四人多宽的通山直道,如今已长满了杂草。有不知名的小虫在尖细的草枝上快速爬动,一群蚂蚁从右脚穿过,跌跌撞撞地溜进草丛。今日晴空万里,太阳直剌剌地照在肩头,走几步就汗流浃背,司马懿已坐在地上歇了一刻多钟,吞着囊中的水,边扯着野花野草,边回忆着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书上读来终觉浅!”

司马懿有感而发似的念叨着,抬眼瞧瞧日头,拍拍屁股站起身来。

“红石峡呀红石峡,这红石峡到底在哪啊!”

陈群虽给司马懿画了地图,但不知是他画得不甚仔细,还是山中景物有了变动,司马懿愣是没有找到去往红石峡的那条道。

又走了半个多时辰,司马懿思量着该寻摸个人问问,举目望去,却是只见山间缥缈峰,不见斗笠翁。景致确是不错,若作为消遣,倒是个绝好的所在。翻过几座小山坡,眼前出现清可见底的水潭,两个小童在潭边洗脸,见有生人走近,其中一个高个小童起身打量着司马懿,问道:

“可是来找孔明先生的?”

司马懿点点头,“你怎么知道我是来找孔明先生的?”

“进山的生人,都是来找孔明先生的。”高个少年高声说道。

“请教童子,红石峡怎么走?”

“不知道!”高个少年喊道,“阿昭,你也别告诉他。”

“看他傻头傻脑的,告诉他他也不定能找到。”

说话的小童,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煞是好看。他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司马懿算是清楚了红石峡的去处。

路上遇到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子,他挽着裤腿,背着竹篓,扛着锄头,不紧不慢地走着,嘴里唱着一曲歌谣: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猃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

“以诗言志,此人志向不小!”司马懿惊叹道。年纪不大,却立志要像周代的尹吉甫那样,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这一路尽是遇上有趣的事。但因急着赶路,司马懿并没有与那人搭话。而当他找到陈群口中的山洞时,太阳也已经偏西了。

“又累又渴吧?来,到跟前来。”

洞口边席地坐着一个满脸皱纹的老者,他放下手中正在编的竹筐,从一旁的包袱里拿出几个山果丢给司马懿。司马懿也不客气,没几口便吞下肚去。

“你这身穿戴也该换换了。”老者指着右边的一处山包说,“那里有水池,你洗洗再来见我。”

司马懿应声而去,料想这人定是胡昭不错,跟自己想象的相差不多,平易近人这点倒是出人意料。在世人口中,隐逸之士总是被形容为不通世故,相貌丑陋,脾气古怪。但目前来看,这位孔明先生应该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转眼,司马懿洗完澡,换了套新衣服,恭恭敬敬地来到老者面前,深深施礼,等着老者发话。此时的老者像是没看到他一样,只顾着自己编竹筐,待太阳完全隐没在山后,才伸伸懒腰,走进洞内将油灯逐一点燃,洞壁一下子被照得通亮。

司马懿扭头看去,发现那山洞并不大,一张比家中给父亲定制的还要大一倍的木床将山洞占去了大半,木床的一侧摞满了书简,另一头摆着一张矮几,离木床一丈多远放着几个半人高的木桶,洞顶有从石缝中渗出的水滴不停地往其中一个木桶里落着。

“小子,睡吧!”

老者指指那张大床。

两人一夜无话。

待司马懿睁开眼睛,已是日上三竿,平日司马懿决不会起这么晚,想是昨日爬山累着了。他看到老者和一个少年正相对而坐编着草鞋,急忙跑到老者身旁,面有愧色地说道:

“先生见笑了。”

“无妨!”老者爽朗地笑道,“不过你昨晚的鼾声可真是让老朽长了见识,哈哈哈!”

司马懿这时想起了什么,拿来包袱翻找那张帛书,当他看到帛书上的字时,忽然改了主意,迅速将帛书收起来,施礼道:

“晚辈河内司马懿,愿先生不吝赐教。”

“哦!哦!”老者低头编着草鞋,“你也一起来吧。”

司马懿虽说少有大志,但毕竟是世家公子,老百姓的那些活计他一概不懂,但既然先生这么吩咐了,他也只得硬着头皮上了,好在头脑灵便,不出半个时辰,便学会了手艺。

“司马氏的子弟,难道没书读吗?非要找我这个半死的老头?”

司马懿不知如何作答,其实有一肚子的话要跟他说,可是翻江倒海竟不知从何说起,细细想来,那些话也没多大意义。

“在家都读过什么书?”

司马懿一听,这是要考察自己的学问啊,心中暗喜。

“五经三传四记皆已读过。”

“书都是好书,可惜都被现在的人念歪了。”

这话不像是在对司马懿说,更像是在感慨。

“你家祖上行伍出身,一定也读过兵书吧。”

“家父藏有《孙子兵法》,小时即能成诵。”

“说来听听。”

“孙子十三篇,洋洋五千言,无不在说一个‘势’字。”司马懿被勾起劲来,已顾不上手上的活了。

“所谓‘势’,即选择。《始计》《作战》《谋攻》三篇,属战略运筹,以全局估胜算,如胜算无多,则不战,这叫顺势;《军形》《兵势》《虚实》三篇,属指挥运战,重点在于转化,如消长于我不利,则避之,这叫转势;《军争》《九变》《行军》三篇,主战场机变,要是先机已失,则迅速改换对策,这叫变势;《地形》《九地》两篇,说的是地利形胜,身陷绝地而不能制局者,一则降人保全,二则力战成仁,这叫应势;《火攻》《用间》两篇,讲的是正面决战之外的特殊战法,能用则用,不能则收,这叫随势。”

司马懿一口气说完,等着胡昭的指导。

胡昭怔了片刻,起身对那位少年说:

“我去学馆了,周齐,你陪司马懿聊聊,记得中午给我送饭。”

司马懿呆呆地望着胡昭走远,再转身看那周齐,竟是昨天遇到的吟唱《六月》的少年。

周齐用一种难以名状的眼神盯了司马懿片刻,然后带着他走过一座晃晃悠悠的木桥,穿过一片竹林,再登上几级石阶,二人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眼前是一处村庄,只有二十几户人家,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有几个孩童在一株槐树下嬉闹。这幅场景让司马懿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的光景,不觉有点鼻酸。

“先生似乎对你有特殊的好感。”看上去不太热情的周齐突然开口,“我来投师的那天晚上,先生也没让我与他同床而睡,其他人也是如此,你是头一个。”

周齐的肤色原本就黑,他说话时把脸一沉,更让人觉得可怕。

“刚才听先生说去学馆,难道先生在山上还做起了教书先生?”

“先生上山之初,看山中百姓穷苦无依,便将他们集中起来,帮他们修建了居所,开垦了荒地,喏,就是你看到的这些,足足花了两年时间。”周齐像是斟酌了很久,这才说出口,“后来先生看这里的孩子衣食已足,却无处读书,便开了书馆,每天上半天课。”

“这哪里是什么隐居,简直比县官还忙啊!”

周齐没有接司马懿的话茬,自顾自接着说道:“书馆中除了山中的孩子外,也有像你一样慕名而来的,叫亲传弟子。”

“像你我一样”——这么说才对,但周齐刻意不说“我”字,显然,在周齐看来,陆浑山是他的地盘,后来的人都是外来户,对司马懿,他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周齐有种不好的预感,先生说不定会传授给这个傻高个不示人的秘典,那可就糟了,这傻高个儿一定会夺去我的光芒,那样自己在世上就多了一个竞争者!

哼!我才不会让这个傻蛋好过!我在陆浑山跟随先生苦学近四年,通晓圣人之言,精于济世之道,一个新来的家伙想靠着小聪明博取先生的喜欢,还想超越我,痴人说梦!

“忘了跟你说,山中生活都是自给自足,你也要参加集体劳动。”

“哦!”

看着司马懿一脸懵懂,周齐暗自得意。他决定把司马懿赶出陆浑山,不,仅仅赶出是不够的……他冷冷笑着,我要成为的是云台二十八名将那样,辅佐明主、扫平天下的一代雄才,不可操之过急,要等机会,等一个绝好的机会。

司马懿心中有很多疑惑想问周齐,尤其是关于先生在世上的那些传言。但看周齐一副冰冷的面孔,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有点失望,又有点沮丧,原因倒是说不出来。于是,他也不管周齐打算耳提面命什么,径自走回山洞,编起草鞋。他有点想家了。

“哎,新来的?”

一个粗浑的声音将司马懿的思绪拉回了现实,没等他回过神,那人便已来到他的面前。看此人,一张长脸上描着剑眉,挂个鹰鼻,如同戴了个面具,个子跟司马懿一般高,与他的体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片薄薄的嘴唇,若是单看嘴唇,还以为是哪个妙龄少女,从那里却发出这般粗浑的声音,司马懿又长了见识。

“我说,你怎么哭丧着脸?你娘死了?”

“咚”的一声过后,脸上霎时传来火烧般的疼痛感,原来司马懿给了他一拳。这人捂着左脸,哇哇乱叫,使劲搓来搓去,待疼痛感渐趋消淡,才指着司马懿嚷道:

“你这人,你这人,你看看,你看看,无心之言竟招来狠心之拳。”

话虽这么说,但这人脸上并无恼怒之色,笑呵呵的,全然不理身后的周齐。

“我听先生在课上提起,山上来了个新人,还说自己被他的呼噜声吵得一夜没睡,我想这人难不成是仙人下凡,有这么大面子竟能与先生同睡一床。我们十几个亲传的弟子都没这个福分!原来是二郎神转世,拳脚这般了得!来来,咱们认识一下,在下蒋济,你呢?别像个小媳妇大姑娘似的害臊。”

蒋济在学馆里听胡昭说新来的司马懿“骨貌奇特”“旷世俊才”,挠着了他的痒处,此时两人一聊天,蒋济深觉这个家伙确实与众不同,能想别人所不能想,论他人所不敢论;而对司马懿来说,这个突然现身自称蒋济的人,言语幽默,性情爽直,行为不拘小节,很对自己的脾气,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司马懿问起周齐的事,这才知道,看似远离尘俗、访道问学的亲传弟子,因各自志趣不同分为两派,一派以周齐为首,一派以辛毗为首。

孔明先生志趣恬淡,身在云外,却不能保证那些弟子一心侍道,终生归隐。司马懿对此倒是想得开,常人拜师学道,无非是为了能有个好背景,利于之后的出仕,即《论语》所言“学而优则仕”。大智如孔明先生,对此当然心知肚明,因此,弟子愿学便学,心思不拘束,行为不管教,可称兄道弟,可对坐切磋,以自然之法寻自然之道。

“真正的‘隐’,大概就是这样吧!”司马懿对胡昭隐居深山有了新的认识。

“子通(蒋济表字),你说,如此清朗之地,竟也有拉党结派的事,朝堂上就更加龌龊,天下岂能不乱!”

“仲达,”蒋济说道,“天下事非你我二人能挽回的。不过,听你言下之意,好像对我们有误会。”

“有些事是不太明白。”

“我知道你心里在嘀咕什么。你在想周齐拉帮结伙,因他为人不正,而我们这边也拉旗鼓劲,人品定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你错了,仲达!”

“哦?”司马懿瞪眼。

“我们结伙,无非是不想与周齐之流同流合污,另则也不想被他们欺凌。我们奉辛毗为首,只是服膺于他的学识。”

“子通,你这么一说可把我的瘾勾起来了,我最爱结交饱学奇才,快替我引见引见!”

“他母亲患病,兄长远在扬州,他已回去照料了。”

司马懿听后,一脸的遗憾。

“哎,不急嘛仲达,他一回来我就介绍你认识。”

但司马懿的好奇心已经上来,硬拉着蒋济跟他说说辛毗的事。

“那人心善,明理,却也难免执拗,只要他认定的事,一百头牛都拉不回来。不过话说回来,读书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像辛毗这样从小被人视为神童的人,有一些奇怪的举止也不稀奇。”

“小时候的事也说来听听。”

司马懿此刻像听书人一般,聚精会神地听着“说书人”继续往下分解。

“辛毗曾上书给当时的颍川郡太守庾践,说‘为使君慷慨,而立命于堂’, 庾践看后,立即召他为掾史,那年他才八岁。”

“果然了得!”

司马懿虽然口称喜结高才,但他极少佩服人,论出身,论学识,他有这样的资本,但今日听蒋济说起辛毗的往事,他也不得不由衷赞叹。

两人聊得兴起,迎着春风,竟手舞足蹈起来。而此时,南边正在进行一场大战。

两个月前,徐州牧陶谦病故,死前将徐州交予刘备。刘备从未占据过一州的地盘,欣喜若狂,没想到却招来了袁术的讨伐。

扬州牧袁术于陶谦在世时,就打着徐州的主意,其势力其实早已渗入。徐州乃南国门户,得到徐州,进可逐鹿中原,退可安守一地,而且此地人口繁盛,抽丁取粮极为容易,现在这编席贩履之辈不费一兵一卒,轻松得了这个便宜,袁术当然不会置之不理。

他出兵徐州还有另一层意思,现下吕布在兖州大败曹操,曹操兵疲马乏、粮草断绝,袁术想等夺取徐州后与吕布合兵一处,将曹操一举歼灭,转而吞并吕布,再整兵与袁绍决一雌雄。

这是一出很妙的连环战略,出此妙略者是颍川人辛评,此人为袁术帐下首席谋士。他分析道:

“刘备初到徐州,民心不稳,加上兵少将寡,主公只要派重兵征讨,徐州定能手到擒来;曹操经濮阳一败,元气大伤,如同老人患病,主公与吕布这时再施以重手,曹操必败无疑,曹操一败,主公便可专心对付吕布,吕布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无谋略,以主公之才战一匹夫又有何难!”

“袁绍若是施以援手,那该如何?”

“主公多虑了,袁绍是个只顾头不顾尾的人,他现在恨不得主公灭了吕布,只会作壁上观,决不会发兵援助。袁绍这等头脑,又怎能与主公争夺天下!”

“仲治(辛评表字)与我想到一块儿去了!”袁术一拍书案,大喊道,“速速发兵,直取徐州!”

袁术以张勋为大将军,桥蕤为先锋,统兵十万,气势汹汹地向刘备扑去。袁术原本让孙策担任先锋,但孙策以剿贼为由,拒不受命,袁术虽然没说什么,但已暗暗将这笔账记在心中。

辛评给袁术献上一统中原的方案后,旋即以家中老母病危为由告假。袁术虽然不舍,但天下以孝为本,他也不能乱了规矩,只得准其回家。辛评到家时,因辛毗的悉心照料,母亲的身体已好转许多,再休养半月便可痊愈。辛评见家中被小弟收拾得妥妥帖帖,惭愧不已。

辛评意识到,自己这个弟弟都快十九岁了,自己常年在外,很少尽长子长兄的职责。弟弟以前在家时,事事有他料理,这几年在外读书,往家跑的次数虽然少了,但只要家中有事,仍是最先出现。他只顾着我在外谋事,不能为家所累,从不计自己的得失,这次要不是二叔给我报信,还不知道母亲已身染疾病。这么多年任劳任怨,真是难为他了。

辛评决定,等母亲病好后,就把弟弟举荐给袁术,谋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当兄长的回报,但辛毗却不同意。

“我还想跟孔明先生再学几年,出仕太早!”

同类推荐
  •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本书是亚马逊CEO贝索斯的一本传记。IT界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贝索斯就是这个奇迹,无论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贝索斯就是这个英雄,而如今这个IT时代便是时事。无论是比尔·盖茨、马克·扎尔伯格还是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这位贝索斯,每位都英雄出少年,凭着一个想法、一个主意创造一个帝国。除去英雄和时事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创造力,二是对技术的执着力。曾经有一个教授说过:在知识领域,最关键的是创新速率和探研深度。他们的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美丽王朝

    美丽王朝

    是中国的“阿信”还是中国美容业的“松下幸之助”?一部中国美容业发展的篇年史;一个成功女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一本化妆品企业经营管理实录。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丁晓兵,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年来,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
  • 王安石(中国十大文豪)

    王安石(中国十大文豪)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丰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因曾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热门推荐
  • 鬼物

    鬼物

    王可人在夜里总是被一个男鬼抚摸,还是抚摸全身,包括那样的私密。桃木剑,剪刀,五帝钱,可是对那鬼却没有一点作用。找了风水先生才得知,那是她冥婚的老公。她不就是在几年前帮着别人拆了一个鲁班锁的盒子,伤了手,血沾上了那盒子里是红色纸衣服吗?那竟然是冥婚的聘礼。王可人就这么被扯进了一场延续了几十年的阴谋之中。岑家几十年的秘密,金子零子没有胆量继续探寻的谜底,就让王可人来完成。曲天,岑祖航,这个被魏华炼化过的鬼,带着王可人游走在一座座凶宅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魔妃:逆天高冷女王

    绝世魔妃:逆天高冷女王

    “女王大人,殿下请您去赏花。”“滚。”“女王大人,殿下请您去修炼。”“滚。”“女王大人,殿下请你去暖被窝。”“……滚。”“女王大人,殿下请您去泡鸳鸯浴。”苏冰拿起一把刀,“把夜子独给本王叫来。”
  • 鸣人之路

    鸣人之路

    梦想不是靠说就能做到的,想要让它实现就努力的去奋斗吧!只有努力的修炼,才能变强!为了成为拥有强大力量的人,变成鸣人的主角在奋斗的路上不懈坚持着……(已有两本20万字左右的火影同人入宫,不怕入坑的就来吧!)
  • 神道笔记

    神道笔记

    十年前的灭门之仇,当今的大陆之乱。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的脚步,男儿活的便是这一份热血与骄傲。为了她,冲冠一怒,屠尸千里。让所有人记住了苏文的名字。天榜是他追求的目标,一路坎坷终成神,重新塑造了一个时代。
  • 累世情缘:夺宝征集令

    累世情缘:夺宝征集令

    干净的冰雪埋葬着万千尸骨,却埋不住蠢蠢欲动的心。金钱、名利、爱情、自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情节一:“这次我终于找到你了,哪里逃!”情节二:“兄弟,不是我不够意思,而是前方高能,死道友不死贫道!”情节三:“这次我们一定要赢!”究竟谁才是人生赢家?欲望的争斗现在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 与女鬼同居的日子

    与女鬼同居的日子

    深夜,我乘坐末班地铁回家,在路上,因为好心,搭讪了一个女孩儿,结果却发现,这家伙并不是人……从此,我的家里多出了一个女鬼……
  • 洪荒魔渊

    洪荒魔渊

    千古楼阙落九天,十方印决落魔渊。孤狼崛起,血月临世,现代军人与远古部落的交织!当科技文明对撞修仙古韵!血脉——天生!我命——自更!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冰极大帝

    冰极大帝

    孤身处世,一人一剑。男儿在世,当笑傲天下,万古流名!
  •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内容简介:荣格曾问: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一一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很累。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一人改变;十人看,十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