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1400000040

第40章 光源

光源是光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我国古代对热光源与冷光源,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等方面都有一些值得称道的知识。

在19世纪以前,人造光源基本上就是一团燃烧的明火。作为自然光源,当然是以太阳为最重要,在夜晚还有月亮。所以我国古代在甲骨文字中表示明亮的“明”字,就是日、月形象的组合。太阳实际上就是一团火。古人十分明确地指出:“日,火也。”月亮也只是太阳光线的反射,所谓“日兆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周髀算经》)。所以在甲骨文字里干脆把“光”字写作像是一个人举着一把火的式样。取火方法的发明,使人们比较自由地获得人造光源,那当然都是热光源。

在冷光源方面,不管对于二次发光的荧光还是低温氧化的磷光,我国古代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西汉的《淮南子》最早记载了这件事,“俶真训”中所谓“木色翳……”就是指的荧光现象。东汉高诱注释这一段说:“……剥取其皮,以水浸之,正青……”。木的皮就是中药秦皮,含有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甙及秦皮素等化学物质,能发荧光。其水浸液在薄层层板上确实可以见到紫色、浅黄色等荧光。《淮南子》的记载可以说是迄今所知对荧光现象的最早记载。《礼记·月令》中记载过腐败的草发荧光的事实,《礼记》成书可能也在西汉。在国外,直到1575年才有人从一种愈疮木切片的水溶液中观察到天蓝色光,但也还不知道它的本质。至于明确提出“荧光”一词的是1852年的斯托克斯(1819~1903)。

对于磷光,《淮南子·汜论训》说:“久血为磷。”高诱注云:“血精在地,暴露百日则为磷,遥望炯炯若燃也。”王充的《论衡》也指出:“人之兵死也,世言其血为磷。”这些看法是正确的。因为人体的骨、肉、血和其他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磷化合物,尤以骨头中的含量为最高。在一定条件下,人体腐烂,体内的磷化合物分解还原成液态磷化氢(P2H4),遇氧就能自燃发光。《博物志》一书对于磷光的描写,尤其细微具体,它说:“斗战死人之处,其人与血积年化为磷。磷着地及草木如霜露,略不可见。行人或有接触者,着人体便有光,拂拭便分散无数愈甚,有细咤声如炒豆。唯静住良久乃灭。”这些记载,不再把磷火说成“神灯鬼火”,而能够细微地观察它,明确指出它是磷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有价值的见解。沈括《梦溪笔谈》也记载了一件冷光现象。该书卷二十一“异事”说:“卢中甫家吴中,尝未明而起,有光熠然,就视之,似水而动。急以油纸扇挹之,其物在扇中晃漾,正如水银,而光艳烂然;以火烛之,则了无一物。”又说:“予昔年在海州,曾夜煮盐鸭卵,其间一卵,烂然通明如玉,荧荧然屋中尽明。置之器中十余日,臭腐几尽,愈明不已。苏州钱僧孺家煮一鸭卵,亦如是。物有相似者,必自是一类。”

沈括在本条中记述了化学发冷光与生物化学发冷光两种自然现象。前者是磷化氢(P2H4),液体在空气中自燃而发光;后者咸鸭卵发光是由于其中的荧光素在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氧化合而发光,而其中的三磷酸腺甙能使氧化的荧光素还原,荧光素再次氧化时又发光,故“置之器中十余日,臭腐几尽,愈明不已”。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五也记载了荧光与几种磷光的现象:“古战场有磷火,鱼磷积地及积盐,夜有火光,但不发焰。此盖腐草生荧光之类也。”这里不仅记载了鱼磷发鳞光的事实,而且指出了磷光与荧光都是不发火焰的,因此可以归为一类。清代郑复光对此有一段很精彩的话:“光热者为阳,光寒者为阴。阳火不烦言说矣。阴火则磷也、萤也、海水也,有火之光,无火之暖。”认识又进了一步。

我国古代对于冷光光源的应用,首先是照明,著名的“囊萤”故事就是很好的史料。《晋书·车胤传》云:“(胤)博学多通,家贫不易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事实上用萤火虫发出的冷光来照明,并不自车胤开始,早在西汉的《淮南万毕术》就有“萤火却马”的记载,据这段文字的“注释”说,那时的做法也就是“取萤火裹以羊皮”。所以五代谭峭的《化书》中曾言“古人以囊萤为灯”。大约在那个时候专门制备有一种贮藏萤火虫的透明灯笼。沈括《清夜录》记载这种称为“聚萤囊”的灯笼“有火之用,无火之热”,是一种很好的照明装置。到了明、清时代,人们把这种冷光源浸入水下以为诱捕鱼类之用。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记载:“每见渔人贮萤火于猪胞,缚其窍而置之网间……夜以取鱼,必多得也。”清代的《古今秘苑》也说:“夏日取柔软如纸的羊尿脬,吹胀,入萤火虫百余枚,及缚脬口,系于罾之网底,群鱼不拘大小,各奔光区,聚而不动,捕之必多。”

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古代曾利用含有磷光或萤光物质的颜料作画,使画面在白昼与黑夜显出不同的图景。宋代的和尚文莹在《湘山野录》一书记载过这样一幅画牛:白昼那牛在栏外吃草,黑夜牛却在栏内躺卧。宣帝把这幅奇画挂在宫苑中,大臣们都不能解释这个奇妙的现象,只有和尚赞宁知道它的来历,他说,这是用两种颜料画成功的,一种是用“方诸蚌胎”中的“余泪数滴”“和色著物”,就能“昼隐而夜显”;另一种“沃焦山时或风挠飘去,忽有石落海岸,得之,滴水磨色染物,则昼显而夜晦”。看来前者就是含磷光物质的颜料,用它来画栏内的牛,后者则是含萤光物质的颜料,用它来画栏外的牛,则显出了前述那种效果。这可说是熔光学、化学、艺术于一炉,堪称巧思绝世。考诸有关记载,这种技巧的发明至迟在六朝,或许可上溯到西汉,其渊源也许来自国外,至宋初几乎失传,经赞宁和尚指明,才又引起人们的惊异与注意,其术遂得重光,流传下来。后世有不少典籍记载这段故事,有的还有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曾记述这样一件事:画家义元晖,十分精于临摹,有一次从某人处借来一幅画,元晖临了一幅还给藏主,把原件留了下来。过了几天,藏主来讨还真迹。元晖问他是如何辨认出来的。那人说,原件牛的眼睛中有一个牧童的影子,此件却没有。看来,这牛目中的牧童影也是利用掺有磷光物质的颜料画成的,所以一到暗处就显出来了。这种技巧后来只在少数画家中私相传授,作成的画叫做“术画”。这种技艺,在欧洲是由英国的约翰·坎顿在1768年发明的。他采用煅牡蛎壳和硫磺粉的混合物,这比起我国六朝,要迟1200~1500年!

那么,光源是如何为人所见呢?对于这个过程的理解,也是光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西方大致有两种说法:古希腊的德膜克里德认为视觉是由物体发射出来的粒子进入人眼而引起的;但另一派的恩培多克勒与欧几里得等人却认为,那是由于人眼射出某种东西同物体相遇才引起的。在我国战国时代对此曾有“目见”与“目不见”两种见解的讨论。《墨经》是主张“目见”说的。它认为人眼见物须有光源的照明。稍后的《吕氏春秋》中明确指出:“目之见也借于昭”。“昭”就是光亮。对这个问题讲得最透彻的是东汉王符的《潜夫论》,“赞学篇”说:“……道之于心也,犹火之于目也。中阱深室,幽黑无见,及设盛烛,则百物彰矣。此则火之曜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则为明矣。”这可以说已经正确地道出了人眼见物的物理过程。

同类推荐
  • 生命密码解读

    生命密码解读

    本书介绍了时刻保证活力充盈、拥有创造新与奇的能力、拥有自助的力量、洋溢着动人的微笑、确认自己的世界、光荣的荆棘路等九项创造幸福生活的秘诀。
  • 走向孤独

    走向孤独

    大约有十七八年了,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走得最多的是西部,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
  • 动物与海洋

    动物与海洋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它孕育了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的生物资源。海洋动物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它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很大差异。本书介绍了各种海洋动物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和生存环境,以及海洋生物作为人类所依赖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资源,怎样在提高海洋生产力的同时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
  •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海洋探险是一项充满危险和困难的行动,但是海洋的神秘依然刺激着世界上最勇敢的探险家们的想象力,诱惑着人们去征服地球上这一最近的边界。人类潜入海洋深处还有一个理由:我们来过这里。从古到今,无数先驱为了解海洋奥秘作出了种种努力。《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讲述了海洋探险所带来的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故事生动、有趣,也介绍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地理发现,适合广大的青少年朋友阅读。有很多事,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事,我们很快会知道,有很多事,我们终究会知道。已经知道的,是科学揭穿了神秘:不曾知道的,我们勇敢探知,我们就是海洋明日的探险家!
  • 气象在玩变魔术

    气象在玩变魔术

    气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在生活中学到有用的气象知识。反过来,还可以用学到的气象知识指导我们的实践生活。本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读者思考、增长知识和开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读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热门推荐
  • 花已非花

    花已非花

    本书以先宠女主辛欣,后虐女主辛欣为感情路线。
  • 随身游戏在异界

    随身游戏在异界

    遮天蔽日的猛兽大军从基地之中倾巢而出,千万?一亿?十亿?百亿??陈峰的敌人已经不知道了,因为这遮天蔽日的猛兽大军,已经多到数不清了。斗气再高,也怕镰刀,十万螳螂镰刀,简单干翻剑圣;魔法再强,也怕人墙,百万比蒙巨兽,捏碎圣魔导师!
  • 有一点心动

    有一点心动

    我还记得十二岁那年,她的生日,也是毕业的日子,小学同学们紧紧拥抱,表达自己的不舍。其中,他和她的交情最深。我还记得十五岁的那年冬天,时光飞快的流逝,他们的初中也度过了,泪流满面的样子不得不让人痛惜。他们害怕的不是分别,而是成长。因为他们发过誓,1314不分离,让友谊地久天长。如果时光不说话,记忆怎会开出花?亲爱的时光啊,请你慢点走,让这美好的事物在我们的青葱岁月里开出美丽的花。
  • 易心

    易心

    她,前生一路顺坦,天灵根,五十岁筑基。后半生却一路坎坷,金丹碎,机缘巧合下重塑的魂魄之身被毁。幸得苍天眷顾,她得以重新来过,但灵基混浊,本应和她为双修仙侣的师兄却是别人的。是逆天而行,舍我其谁?还是顺天而为,自得其道?且听我细细道来。
  • 我是丧尸还是人

    我是丧尸还是人

    被咬的辰良开始变异,拼命保持人性的他,面临各种选择,他的每一次选择都会改变未来行进的方向
  •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古文明的骤然消逝后的世界;从人类最初的文字和文化,说到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本书使得平日里枯燥乏味的知识,霎时间以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文画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沉浸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乐而忘返,不知归处……
  • 别惹废材四小姐

    别惹废材四小姐

    她,是一名金牌杀手,魔医“活白骨,针死人”之称的【殇陌】,只要她出马,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但是,就因为被一个神秘的算命老头给的戒指就被莫名其妙的带到一个异世。一枚戒指带她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时代成了废材小姐,笑话,她会是废材吗,而她身边还有个他,她将玩转这天下。
  • 撞球鬼才

    撞球鬼才

    若可以要得自由的狂野,我愿做个没有所谓尊严的男人。要的就是一丝渴望!【PS:龟速更新ing~旧坑填完,会正常更新~加油!】
  • 郡主不可以

    郡主不可以

    奴家本是现代根正苗红的职业科学家,穿越到架空王朝成了刁蛮任性小郡主。凭得一身宠爱,敢把皇帝拉下马。“皇上,把玉玺拿来玩玩。”“郡主不可以。”“皇上,我看上丞相了,赐给我。”“郡主不可以。”“皇上,你看上去很可口啊。”“郡主,这样真的不可以!”吾家郡主初长成,专门扑倒自家人,十年前将她从雪地里救回来,她吃他的用他的住他的,还睡了他的!(这是好故事,我不该放弃,重新发,也希望以前一起写姐妹文的姐妹能看到)
  • 解放延安

    解放延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本套丛书分别围绕城市详细介绍了相关史实,极具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