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1600000020

第20章 其他海灾引起的海

“良荣丸”。

“良荣丸”是日本和歌山县西牟娄群和深村的一条小型机动渔船,排水量19吨。1926年9月14日从田子港出航,到三崎附近的渔场打鱼,12月初因遇大风而进姚子港避风,12月7日在姚子港海面失踪。

日本驻西雅图领事河村闻讯赶到现场,比姆船长把12名日本船员的遗书移交给他。遗书写在一块长90厘米、宽15厘米的松木板上,上面写着全体船员的姓名,另外还有简单的记事:大正15年(1926年)12月5日,从神奈川县三崎港出航捕鱼,因机器故障而漂流,1石6斗白米使全体人员活命至今,勇敢战斗至死,大正16年3月6日。

通过用生命写下的悲壮的字字句句,才解开了“良荣丸”失踪之谜。

“良荣丸”上有3个笔记本,作为航海日志由值班员每日记载。

1926年12月5日从三崎港出发至次年3月17日,由船员井泽舍次填写,以后由松本源之助续写。

人们通过航海日志和遗书,了解了“良荣丸”为什么无力返回日本以及这100多天里发生的事情。

原来“良荣丸”在姚子港避风时,正逢低气压经过,天气转好后,渔船于12月7日出港。8日,北海道避风港的船只东北方产生990毫巴的低气压,中国的东北是1040毫巴的高气压,在这种天气形势的配合下,形成东西向气流。

11日,“良荣丸”顶着西风回港,途中主机曲柄轴断裂,使渔船失去机动能力,只能靠两张辅助帆航行。

接着,一连几日受东风、西风和无风的反复折腾,不得已的情况下,船长决定向东方漂流。

12月18日推定船位在金华山海面,由于连续刮西北风,渔船无法西行,选择了向南方的八丈岛漂流。但经过几天的努力,离八丈岛仍有500海里,不得已才向东漂流。

当时,西太平洋连续西风,有助于渔船向美洲方向漂移。

在烟波浩瀚的太平洋上,小小的渔船难以被来往于航线上的轮船发现。1、2月份,太平洋上西风强大,渔船顺利东漂,但到了太平洋中部,西风减弱,东行困难。3~5月,渔船处在太平洋高压圈内,在夏威夷以北打圈。

6月以后,船上人员全部死亡,其中两人在高温的海面上晒成了干尸。无人船从此便沿着一条难以猜测的曲折航路漂到了太平洋彼岸,直到被发现。小小的渔船在太平洋上漂流了330天,横渡了整个太平洋,这是漂流中的奇迹。仅靠一石六斗粮食,12名船员在海上坚持生活了150天,这也是奇迹。良荣丸。

船体最后在美国烧毁,船员的遗骨烟波浩瀚的太平洋送回日本安葬,并在和歌山县立碑纪念。

阿玛索卡。

1850年,英格兰的另外一家大型航运公司“罗皇家麦伊尔邮船公司”在布莱古奥列的造船厂订制了一艘大型的装有明轮的木制轮船。

这艘新造的木制轮船于1851年6月28日离开船台下水,取名为“阿玛索卡”号。它的木制船体长91米,船体最宽处有12.5米。船上装有一台蒸汽发动机,这是当时的人们完全能接受的。除此之外,船上还装有全套的风帆设备。

1852年1月2日3点30分,“阿玛索卡”号载着邮件、特别指定的贵重货物、52名乘客和110名船员,驶离了南安普敦港。在波特兰-比尔海角附近,“阿玛索卡”号遇到了西南向的风暴。船上的蒸汽发动机只好开足马力,以对抗风暴的袭击。然而几个小时之后,发动机的轴承便开始发热,轮机手们只好隔一段时间便关上发动机,让轴承冷却下来。

1月4日清晨3点左右,在一个大海浪拍打过轮船后,“阿玛索卡”号上的二副特留乌伊克,走到烟囱后面“喘一口气”,他刚在明轮罩之间的露天驾驶台上值完夜班。

正当他系紧带帽雨衣的细绳时,他的心脏突然剧烈地跳动起来,因为他看见从烟囱后面轮机舱的照明舱口里钻出橙黄色的火舌。他叫来值班的水手,派他去轮机舱查清出了什么事,并叫他马上叫醒船长。

船长萨曼斯跑到驾驶台上后,向全船发出了火警,并命令关闭所有客舱和走廊的门,以免乘客们跑到甲板上来。轮机舱里什么也看不见:刺鼻的黑烟充满了轮机舱。火苗正在里面的某个地方熊熊燃烧。

第四轮机手斯通想关闭蒸汽发动机,但大火和浓烟让他无法靠近机器。

当轮机长从船舱里跑来时,火焰已包围了整个蒸汽发动机。待在轮机舱里的所有人只好逃到甲板上。

风助火势,从轮船里面开始燃烧起来的大火很快就烧得更旺了。

10分钟后,火势从轮机舱蔓延到了甲板,烧着了船上涂满树脂的绳索。

在轮船底部的某个地方,装满机油的木桶由于受热而爆炸了,木桶里的机油洒到了底层甲板上,这些机油又成了大火丰富的燃料。

船长萨曼斯发现,大火已无法扑灭,而惊慌已使这些出色的水兵难以接受指挥,他决定试一试,哪怕只救出一些妇女和儿童也好。上面已讲到,人们无法关闭“阿玛索卡”号上的蒸汽发动机。所以轮船仍迎风破浪向前行驶,它在风暴掀起的巨浪上猛烈地颠簸着。所幸船上的舵还很好使,船还能拐弯。船长下令“阿玛索卡”号顺风行驶,让风把火吹向船头。阿玛索卡。

号的半个船身已被大火包围,船上的舵手向一侧船舷转舵,轮船开始拐弯,但船体却向一侧倾斜得厉害,舷墙里差点灌进海水。拐弯后,“阿玛索卡”号的船体不再倾斜,它以更快的速度顺风向前急驶——火苗都被风吹向了前甲板。

终于被大火烧毁了的蒸汽发动机停了下来,人们将剩下的五艘小艇从“阿玛索卡”号上放下了水。

据后来获悉,当时船长萨曼斯并没有打算逃生,他留在了轮船上。

在夜色中,一条火焰从“阿玛索卡”号的中部腾空而起,随后海面上传来了轰隆的爆炸声,桅杆一个接一个掉到船舷外,海浪上空飞起一股股火花。这时船上的火药爆炸了。当时在大西洋的欧洲海岸海盗还很猖獗,为了抵御海盗的袭击,在“阿玛索卡”号上装备了一门短程大炮,这些火药便是这门大炮的弹药。现在看来,这些火药已足以将“阿玛索卡”号彻底毁灭了。“阿玛索卡”咝咝响着沉入了大海深处。

此次事件中,共有168人乘坐海上货轮“阿玛索卡”号出海,幸免于难的有58人。基中7人后来死在岸上,11人因此海难而精神失常。

“基阿娜”号巡洋。

海洋中发生地震会引起可怕的海啸,掀起狂涛巨澜的海啸破坏力极大,它不仅能摧毁岸边的港口和城市,也会使停泊在港湾中的舰船倾覆沉没。俄国三桅巡洋舰基阿娜。

号就是在一次海啸中葬身海底的。

1853年9月底,“基阿娜”号奉命由欧洲波罗的海的客琅施塔得港驶往远东。这是一艘木制战舰,舰身包裹着锃亮的铜片,舰长52.8米,宽13.5米,底舱深4米。在当时来说,这已是一艘不小的巡洋舰。

巡洋舰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主要在远洋活动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装备有较强的进攻和防御型武器,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航性,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长时间进行远洋作战。一般用于护航、炮击敌舰船和岸上目标,支援登陆兵作战等。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航空母舰和战列舰护航,或者作为编队旗舰组成海上机动编队,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或岸上目标。

当时在远东正值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迫使落后的日本实行门户开放政策。1854年3月,美国首先与日本签订了所谓《美日和好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俄、英、荷等国也接踵而至。俄国派出的谈判代表是海军中将普佳金。

1854年11月24日,普佳金及其随员乘坐“基阿娜”号巡洋舰来到日本,停泊在下田港,等待日方谈判代表的到来。

谈判在进行着。12月8日晚,海上突然刮起大风,“基阿娜”号投下了第二个锚,并放下了横桁和第二节 桅。次日早晨,风小了一些,发生事故的船舶当时决定改变停泊点,把战舰驶向港口东北部,以便修理损坏的索具。

12月11日清晨,水兵们感到舰身在剧烈地震动,可是一时又查不出原因。几分钟后,靠近城市的海水仿佛像开锅一样沸腾起来。流向港湾中的河水突然猛涨,海浪也咆哮着扑向海岸,在海岛和海角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漩涡。在港口附近停泊的帆船,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着溯河而上。接着水位又突然下降。

于是,巡洋舰又投下了一个锚。不久,海水又重新涌来。巡洋舰被推得一会儿向里,一会儿向外,不停地乱转。

潮水忽涨忽落,形成了巨大的漩涡。

舰上的人谁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种疯狂的旋转中,采取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人们都屏住呼吸,等待大祸降临。此刻,铁锚已不起作用。有几艘帆船撞在“基阿娜”号舰舷上,顿时成了碎片。

水兵们眼看着滔天大浪铺天盖地卷向城市。转眼间整个港口水面漂满了被击碎的房屋、木栅栏和帆船的碎片,到处都漂着人和动物的尸体。接着又是几个大浪,整个城市霎时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冒着烟,散发着硫黄的气味。巡洋舰犹如落进陷阱里的困兽,茫然地旋转着。这时舰长下了命令:“全体人员到甲板上去,拿着武器,关上舱口!”舰已经向左倾斜,搁在浅滩上。

此时大海出现了瞬间的寂静,人们听到舰上所有装置都在嘎嘎作响。

过了一会儿,潮水又把舰抬了起来。

这时,已有1名水兵被摔死,2名摔成了重伤。

当官兵们镇定下来,想到应该检查一下底舱时,才发现海水已从舱底破口涌到舱口。于是,水兵们把所有的水泵都开动起来抽水。半天以后,巡洋舰慢慢地停靠在一块礁石旁,水兵们突然发现离舰舷不远处漂浮着本舰的一块龙骨碎片。

原来战舰的龙骨断了,必须马上修理。可是,到哪里去修呢?眼前的城市已变成废墟,当时决定把战舰开到离下田港35海里的户田港。为了减轻负载,保证“基阿娜”号能顺利地航行,船上许多武器装备都卸到岸上。水兵们用帆布做成堵漏垫堵住船底的漏洞,这样漏水情况减轻了。他们又在岸上做了一个临三桅巡洋舰时的舵,以替代已损坏的舵,然后升帆起航。这时又遇上了顶风,加上大浪,船很难前进。由于船只剧烈地摇晃,漏水情况又严重起来。

夜幕降临了,抽水的水泵一个接一个地失灵。在这种情况下,普佳金要求日方帮助把“基阿娜”号拖到户田港。

1855年1月7日清晨,日本征集了100多条帆船,开始拖巡洋舰,3小时共拖了5海里。突然间,俄国水兵看到所有的帆船都丢下了巡洋舰,急忙地向外海驶去。

原因很快弄清楚了,原来是又出现了地震。普佳金和士兵们也很快地撤到木筏上。

被遗弃的“基阿娜”号很快就翻掉了。当地震过去,海面平静的时候,人们已经看不到它的踪影。

就这样,一艘制作精良、耗资颇巨的三桅巡洋舰被地震引起的强大海啸吞没了。

“海王星”。

1993年2月18日一艘超载渡轮在海地外海遇暴风雨而沉没,渡轮上大约有2000名乘客,其中大部分人都遭灭顶之灾。

海地红十字会会长乔纳·查尔斯接受电话访问报道说,渡轮“海王星”号16日沉没,至18日晚间,只寻获285名生还者。

“海王星”号是定期行驶于杰瑞米和太子港之间的渡轮,航程12小时。该船16日晚间从海地西部的杰瑞米出发,乘客人数众多,并载有大量货物和许多待售的牲畜。

“海王星”号那一周稍早时曾停泊在太子港码头,船上并无任何救生小艇,海难生还者8日告诉当地记者说,“海王星”号上没有救生衣、急救准备,甚至无线电通讯设备也付之阙如。生还者说,沉船时,船上水手也束手无策。船长班杰明·圣克莱尔游泳到岸边获救,他说,船上乘客惊慌失措,导致海难扩大。

有生还者说,“海王星”号16日晚在狂风暴雨中颠扑摇摆,乘客惊慌叫喊,很多人冲到船的一侧,挤在一起,其他人慌忙爬上最高一层的甲板。众多乘客挤在最高层的甲板,甲板不支坍塌,造成船只倾斜翻覆,把人、牛、木炭等全部倾倒进大海中。许多乘客是紧抱住死牛尸体或是胶水罐,而得以生还。

一名33岁的乘客说,他被海浪卷走后,拼命抓住一袋木炭,紧抱胸前,在汪洋中沉浮,终于在17日中午被一艘小渔船救起。一个气竭力衰的女人指着脚边的一只白色塑胶小水罐说:这只罐子救了我。我拼了太子港码头命往前游。

“海王星”号灭顶的附近海面上,布满了尸体和船上货物。

美国海岸防卫队的驻海地的赖瑞·米佐少校说,有三层甲板的“海王星”在航向太子港的半途,遇上暴风雨,沉没在米拉尼市附近的海底。太子港和米拉尼之间毫无电讯通话设备,使海难恶噩直到8日上午才传至太子港。

“这是近来最严重的海难之一,”米佐说。“海王星”号死亡人数之众,可与历史上其他大型海难事件相比拟。据美联社统计,1948年12月3日,难民船江恶轮在上海附近爆炸沉没,3920人死亡,1987年12月20日,菲律宾一艘渡轮与一艘油轮相撞,1749人灭顶,1954年9月26日,日本渡轮岛谷丸在津轻海峡沉没,1172人丧生。

根据米佐和救难人员计算,已有200多具尸体被打捞上岸。海地红十字会一名官员估计,死亡人数可能到达1500人或更多。

海岸防卫队一名发言人在迈阿密说,海上尸体遍布,海防队驰援的快艇捞不胜捞,已放弃计算尸体人数。

米佐少校说,两艘海岸防卫队快艇和美国飞机在海难现场搜救,海地的海军并无操作能力,仅能派出两艘小型机动船支援搜索。

贫困的岛国海地缺乏良好道路和交通工具,数千海地人民只得倚靠渡轮行动。但是海地大部分的渡轮载重量小,又年久失修,频频传出引擎故障的意外事件。

据当地资料显示,海王星。

号的最高载客人数只有650人,但是16日晚间的乘客人数绝对超过850人。船员没有乘客名单,我们可能根本查不出有多少人上船。

他们能塞多少,我们就载多少,米佐说。

显然,这次世界航运史上巨大的灾难是由于严重超载引发的。

“威望”号油。

26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正当年,而对于一艘万吨油轮,特别是单壳油轮来说,则属于迟暮之年。

八九十岁的老人,别说摔一跤,就是不小心划道口子,都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威望”号油轮的沉没,正是如此。

2002年11月13日,威望。

号油轮满载7.7万吨重质燃料油,从欧洲北部立陶宛起航,前往新加坡,航行到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附近海域时,突然遭遇8级风暴。风浪中,一只集装箱被颠了下来,砸到油轮中部的左舷上,左舷被砸裂了一个35米长的大口子。船舱里的一部分燃料油随即哗啦哗啦地流了出来。船体失去平衡,倾斜25°,在海滩上搁浅。重质燃料油不停地流泻,毫无顾忌地随波逐流,很快就在海面上形成了一道宽5千米、长37千米的“黑色飘带”。

国际组织将这一石油泄漏事故,列进了“有史以来十大损失最惨重事故清单”,排名第三,仅次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加利西亚是西班牙17个自治区之一,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单壳油轮南部与葡萄牙接壤,东濒大西洋,北濒坎塔布连海。海岸线长达1498千米,是西班牙重要的海洋渔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基地。

“威望”号发出呼救信号后,西班牙立即派出救援船只和直升机,将27名船员全部搭救到海岸上安全地带,并拘留了船长马格加夫拉基。

为了防止无人驾驶的威望。

号油轮沉没在西班牙近海,引起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二天,西班牙政府出动了4艘拖船,将威望。

号拖到了距离菲尼斯特雷角137海里的公海里。希望将“威望”号“拒之门外”。

19日,西班牙政府正准备用战斗机,将“威望”号炸沉以免继续漏油污染本国之时,“威望”号却因为几天的风浪冲击,于当天11时拦腰断裂,并于下午4时,全部沉入3500米的深海里,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泄漏。

“威望”号的身世错综复杂,很难说清楚它是哪个国家的。

它悬挂的“方便旗”是巴哈马国旗,东家却是利比里亚的环球航运公司,管理者是希腊机构,船长马格加夫拉基也是希腊人,办公地点在雅典,而它的承租者是奥冠财源公司,办公室设在瑞士的祖格,可是,这家公司隶属于俄罗斯阿尔法集团,阿尔法集团主要经营的是工业生产和银行业,对于航运管理是个外行。

“威望”号泄漏事故发生后,许多专家对其沉没原因做了深入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属于单壳油轮,船龄又高,不耐撞。“威望”号油轮已经航行26年,陈旧不堪。自从1999年检验过后,就再也没有检验过。而且,“威望”号是一艘单壳油轮,船体外蒙钢板仅有12厘米左右,经过多年的腐蚀,厚度只剩下10厘米。稍微夸张地说,对于这么一个海上庞然大物,好像用手指使劲一捅,就可以把船体外蒙钢板捅个窟窿。按照常规,这样的单壳油轮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15年。“威望”号泄漏,只是个时间问题。

据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提供的书面报告,目前,全世界超过万吨位的油轮3000多艘。“威望”号是10年内沉没的第4艘由日本制造的单壳油轮。20世纪70年代,日本为了迅速占领世界油轮市场,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最低廉的价格赶造船只,全球1000多艘单壳油轮中,有300多艘产自日本,其中3艘分别于1992年、1993年、1999年沉没。

对于一艘数万吨的油轮,十几厘米的外蒙钢板,一如巨轮蒙上牛皮纸那样,危险性显而易见。为什么船东要买这种事故频出的单壳油轮呢?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会长王荣生认为,主要是受到经济利益驱动。双壳船的造价一次投入比单壳船肯定要贵,为什么呢?它多用了材料和相应的设备。第二个,油船造出来以后,装载量相应来看,吨千米的效益可能在不变价格的情况下,效益要低一点,投入比较大。

因此,船东对这个问题有所考虑的。

但由于油轮‘身体状况’的原因,单壳油轮的失事率比双壳油轮高出5倍。

二是“方便旗”制度隐患多。

中国海事局船舶监督管理处处长智光路介绍说,从船舶登记来讲的话,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严格登记制国家;另一种是开放登记制国家。从船舶登记来讲,如果是严格登记制国家,对于船舶的登记有严格的要求:一个是本国的公司在船公司投资资本所占的比例问题;另一个是对船员的要求,比如是不是一定要求本国的船员。中国就是一个严格登记的国家,对于投资比例按照严格的规定,如果是外方投资这个公司,比例不能高过50%,中方一定要控制股份。从船员的要求来讲,在中国登记的船舶一定是中国的船员,从普通船员到高级船员,海上油轮都是中国人担任的。从方便旗。

来讲,就没有这么多的要求,投资比例没有限制,船员的要求也没有限制,所以是一种很方便的登记制度,有很多公司为了躲避一些管理高标准的要求,就到那些注册手续简便的国家登记,在航行中,悬挂该国国旗。

据法新社消息,2002年7月,已有905艘外国油轮注册为巴拿马籍,而在两年前,注册登记巴拿马船籍的只有658艘。其他几个油轮大户,分别是利比里亚、马耳他、巴哈马、塞浦路斯等。

由于提供“方便旗”的国家并不对挂旗船只实行任何管理,船只的维修状况得不到有效监管,许多挂“方便旗”的船只因为年久失修、管理不善,航运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单壳油轮大多悬挂巴拿马、巴哈马、利比里亚等国的“方便旗”,目的是能够比较宽松地通过“安检”,沉没的“威望”号就是其中之一。

在业内,这样的船只也被戏称为“流动炸弹”。

1960年10月,20天内,面临孟加拉湾的东巴基斯坦两次遭到旋风的袭击。

这一地区的土著居民以渔民和农民为主。印度洋丰富的渔业资源使得渔民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可出海捕捞。另一方面,作为恒河平原的一部分,其灌溉农业也很发达,恒河丰富的水源提供了农业丰收的保障。同时,随着现代航运事业的开拓,吉大港等港口日渐繁荣,每天进出港的货物很多,城市建设有了很大改善,商业贸易也兴旺起来。因此,如果不是旋风的袭击,这一地区可以说是富足的。历史上这里就曾多次遭受风暴的袭击,造成强度不一的损害,1960年10月的两次旋风则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10月10日,来自孟加拉湾的旋风以110千米的时速迅速向东巴基斯坦推进。当时,几乎是在人们尚未察觉的情况下,旋风即抵达近海,并将来不及躲避的在那里作业的几百条渔船倾覆。狂风卷起巨浪,风暴急剧地旋转,如利爪一样攫起渔船,一下子把船抛在空中。跌下来的渔船不是头朝下没入水中,便是被波浪刺穿底部,散裂开来。许多船就这样在滔天的波浪中颠来倒去,被风暴吹折桅杆和船帆,直到破碎或沉没,船上的渔民没有几个能逃脱厄运。

旋风不满足仅仅在海上肆虐,它呼啸着向港口和陆地扑去。吉大港等地先后遭受袭击。在吉大港,旋风冲进深水港里,左冲右突寻找薄弱的环节。一些船只的桅杆被轻易地折断,小型船只则被力量极大的海浪凿沉。大小船只在风浪中拥挤碰撞,损坏颇多。一些船只为巨大的风浪所推挤,搁浅在陆地上。

港口的房屋80%被摧毁,许多建筑倒塌,一些高大建筑被狂风拦腰斩为两段,低矮的房屋往往先被风暴掀起屋顶,再淹没在随之而来的海水中。人们哭喊着、奔跑着寻求安全场所,但只是徒劳无益地挣扎。

失去保护的人们试图抓住一些坚固的东西来抗拒狂风,但在勉强地躲过狂风后又被随之而来的海浪残忍地扑倒、击昏,在劫难逃。到处混乱不堪,旋风肆力极大,中心区卷起了许多东西。

风暴继续向陆上推进。离海岸较近的田野一片狼藉,旋风连根拔起了禾苗,海水侵蚀了土地。风暴在抵达恒河时也丝毫未减弱势头,它狂暴地横扫恒河两岸,像挥舞着铁臂的巨人把那些岛屿扫平。在蒙吉尔附近的恒河河岸也没能幸免,在风暴中倒塌并砸翻了一条大型渡船。船上百人中仅7人幸存,葬身河底的人有一大半尸骨无存。

许多地方在风暴和洪水洗劫之后都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景象。在勒灾难后的巴基斯坦克瑙市,街道的洪水深达3.6米,水面漂浮着杂物与尸体,幸存者趴在摇摇欲坠的楼房上呼天喊地。在科克斯巴,许多居民无家可归。在诺阿克,也有80%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众多。

不仅东巴基斯坦,连邻近的印度一些地方也遭到了风暴的强烈打击。印度的兰加提以及哈提亚的海上岛屿,还有孟加拉湾一带的狭长地区,在旋风及其引起的洪水中备受摧残,损失惨重。

最终,这次旋风中仅人员死亡即达4000余人,受伤者不计其数。

然而,人们并未预料到这远不是最终的统计结果,因为仅半个月之后,在31日那天,惊魂未定的他们即遭受到又一次更猛烈的旋风袭击。旋风再次重创这一地区,并变本加厉地造成更为巨大的损失。

这次旋风的袭击方式与上次如出一辙,但风速更快,高达每小时190千米,引起的海啸更强烈,危害也大得多。狂风在海上卷起几十米高的巨浪,疯狂地扑向海岸,把上次冲击后残存下来的防波堤彻底冲垮,直到荡然无存。海水肆无忌惮地直冲上陆地,把桑田变成沧海,良园化为泽国。村庄里,上次劫难的幸存者刚刚安葬完死者,擦干眼泪准备重建家园,看到风暴再次降临,几乎麻木了、绝望了。

海啸使近海的海平面上涨了许多,淹没了一些岛屿。库图普提亚岛的海水深达3米,持续4小时,居民逃生无门。而在陆地上的广大地区,洪水淹没了无数个村庄,不仅吞噬了一些居民的生命,还淹死了成千上万头牲畜。洪水退后,几乎到处都是人畜的尸体,散发着难闻的恶臭。农作物经过第二次洗劫,大面积绝收。

第二次旋风使1万人死于非命,数以十万计的人受伤或感染疾病。

洪水淹死15万头牲畜,毁坏90万间房屋,使活着的大量居民无家可归。两次旋风成了东巴基斯坦人心灵上永远的创痛,一些幸存者痛苦地离开了这伤心之地,远走他乡。

1963年5月,强烈的旋风又袭击了这一地区,从其造成的严重后果看,可以说这是一场“死亡风暴”。

5月25日上午,东巴基斯坦沿海地带的天气晴朗,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中午时分,天阴沉下来,并越来越闷热。渐渐地,天空转晴,一切笼罩在昏黄的微光中。海鸟开始惊叫着盘旋。在吉大港和其他一些地区,有经验的居民们停止了工作,他们知道,这样的天色接下来就可能出现大风或雷雨。有人做起防护工作,加固自己的房屋;渔船和别的船只预备靠岸或进入深水港;

工厂和政府部门准备提前下班;田野里劳作的人们也准备提前收工回家。

但风暴已急不可待,它的到来比人们预料的快得多。先是有巨大的尖啸声传来,紧接着吉大港外的海面已卷起排山倒海的巨浪。时速为240千米的旋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达港口。旋风由无数个涡旋组成,互相裹挟着横冲直撞。每个涡旋的直径大小不一,有的只有1米左右,有的则达几十米,但都威力巨大,它们飞快地旋转着,把卷进去的东西快速旋到空中去,几百条在近海作业未来得及停靠的渔船成了最初的牺牲品,它们一条条被卷进漩涡又被抛向空中,然后从高处跌下,与飞速旋转着的利剑一般的海浪相撞,很快便粉身碎骨。

有几条船还恰好是落到岸上摔碎的。

海上风大浪猛,渔民大都被淹死。

旋风卷起十几米乃至几十米高的巨浪冲向防汛堤,在反复的撞击下堤坝被击穿、击垮。在深港里,风暴到处乱窜,冲击着停泊在那里的大小船只。尽管有铁锚和串在一起的锁链保护,旋风还是轻而易举地损毁了一些船只。有时,它狂暴地打断船上的桅杆,撞烂甲板,洞穿船舱;

有时,它像苍鹰抓小鸡一样揪起一只小船,让它在半空中飞行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后再跌得粉碎。一些船只沉没,有的散了架,飘浮在水面上的船板到处都是。最可怕的是旋风奋力把千艘轮船从停泊的港口吹卷到1千米外的陆地上,令人目瞪口呆。港口上矗立着许多装卸货物的塔吊,平时就像骄傲的巨人,这时也在风暴面前俯首称臣——旋风吹折了这些巨人长长的臂膀,让它们再也昂不起高大的头颅。在打击港口的同时,狂风飞快地冲向街道,大肆地撕扯遭遇到的一切。高大的建筑在旋风的强烈撼动下摇摇欲坠、东倒西歪;低矮的房屋很快倒塌,有的房顶被吹卷到空中。呼啸的风暴几乎无孔不入,横扫每一条大街小巷。瓦片乱飞,电线杆横倒,街上落满杂物。大树在旋风中剧烈摇摆,有的连根拔起飞到空中,有的拦腰折断,有的枝叶被削落,只剩光秃秃的树干。海浪汹涌着扑过来,在暴风的推动下扑打着一切。浪头就像一座推土机,破坏力极强,推翻了不少断石房屋。海浪随着旋风,一直深入到陆地达5千米——那是海水从未到达的地方。海浪所到之处,农田被毁,禾苗漂浮在水面上。

人们在风暴前所做的仓促准备起不到多大作用。风暴到来时人们徒劳挣扎。家园破碎了,亲人失散了,声嘶力竭的呼喊被风浪淹没。有人抱住大树,就同大树一起被吹到空中翻滚;有人被卷进涡旋,随着涡旋漂移;有人死在倒塌的房屋下;

有人被海浪吞没。吉大港成了暴风杀人的场所。劫后的港口一片狼藉,泥水中到处是人的尸体,惨不忍睹,繁荣的海港像地狱一样可怕,死亡人数高达5000.

和吉大港损失几乎相当的是科克斯巴扎。该城房屋被毁一半以上,街道水深数尺,暴风和洪水夺去了5000多人的生命。

从25日到29日,旋风先后袭击了东巴基斯坦沿海286千米的地段。沿海有上千条渔船被毁,100万个家庭被扫平。有的整个村庄被刮到海里。在风暴和海浪过后,沿海的许多岛屿已空无一人,满目疮痍。海水侵蚀过的土地多年后仍无法耕种。经历过这次悲惨劫难的幸存者们诅咒着灾难流徙他乡。从破坏程度上说,这次旋风是1960年袭击东巴基斯坦旋风的20倍,共造成2.2万人死亡,受伤者不计其数,物质损失也相当巨大。

1958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理查湾,曾发生过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其波峰高达520米,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理查湾位于阿拉斯加南岸,圣特列斯山脉西边的海岸线,是比较平滑的,理查湾打破了这种单调,使得海岸线曲折起伏,向陆地深深地凹陷进去。粗看起来,这不过是极小的海湾:纵深不过11千米,最大宽度3.2千米;这片细长、中间宽阔的水域在湾口处,迅速变得特别狭窄。低潮时,湾口处仅300米宽,水深仅10米左右。但理查湾的海底很深,中央处水深达216米。而且在海湾左右两上湾岔的深处,又分别有理查冰川与北克利伦冰川流入。

再加上它所面临的太平洋是海底地震多发区,海湾深处有两条贯穿冰川的东南—西北走向的弗亚维匝断层,理查湾便具备了发生海啸的条件,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海啸。

1958年7月9日下午10时,理查湾一带接近黄昏。这片人烟稀理查湾巨浪少的辽阔河山,锦绣如画,万籁无声,看来并没有什么异常。海面上风平浪静,停泊在湾内的3只拖网渔船上,人们已经入睡。10时10分左右,理查湾深处的弗亚维匝断层,突然发生了地震,震级为里氏7.9级。

地底岩层像痉挛一样不停颤抖,发生断裂、碰撞。海湾深处耸立着的陡峭悬岸,发生了大片崩落。一块约90米厚、700~900米长,总重量约9000万吨的巨大岩块以泰山压顶般砸向吉尔伯特湾岔的海面,发出震撼山岳的巨响。巨大的重力激起巨大波浪,地震和山崩引发了这次历史上最大的海啸。

在山岩迅猛扑落时,海水受到骤然冲击,像受惊的兔子那样直窜出去,迅即矗起,形成了高速传播的巨大波涛。滔天巨浪在海水的支撑下,越过山脚,一直向南方挺进。

洪峰首先到达的地方是理查湾南岸的一片陡峭的悬岸,在那里,巨浪的冲击高度达240米,水柱直冲云霄,接着又向北岸反射回去。巨浪搅动了海湾里的海水,使得水面异常动荡和混乱,水说不上是往哪个方向流动。波浪向海湾口涌去时,大约有540米宽,它向前翻滚着、扩展着,没有后浪驱赶,简直是从海湾下面跃上来的。在海湾中间,波峰形成30多米高的水墙,滚动的水墙像成千上万头凶猛的野兽,争先恐后地向海湾口扑去。波浪是直立着急剧向前运动的,甚至在横越海湾中的赛诺塔夫岛时,也没有被岛划碎冲破,波浪的高度约15米,像一座整体移动的水上山峰。

山崩也同时引起了冰崩。海啸时,大量的冰块由冰川滑落,飞向海湾,又被巨浪裹挟着在空中翻滚。

它们促使海啸以更大强度推进。第二天,人们在理查湾深处发现了大量的冰块,又大又明亮,特别显眼。

一些大冰块的直径达30多米。一些冰块上夹杂着岩石碎片。在理查冰川接近海湾岔的末端,冰川后退了300多米;其原来的末端为一弯曲的三角洲形状,海啸后变成了陡峭的悬岸。

根据美国地质所顿·米拉博士的实地考察测定,巨浪的最高处在吉尔伯特湾岔西南突出的山脚下,也就是发生大片山崩的对岸。根据波浪所浸蚀的界线,米拉博士测定,巨浪扑到山坡上的高度为516米。

而在这最大高度的地方,专家们步入树林时发现,海水曾淹没树干达数米。以此完全可以推断,巨浪高度为520米——这是历史上最大的海啸,它比此前记录的最大海啸还要高出7倍!后来进行的模拟实验证明这一结论是可靠无疑的。

海啸对人的打击并不大。由于经常发生海啸,这一带居民很少。

当时海湾内有三只渔船,埃德利号船的缆绳被海浪击断,这只孤舟像一片树叶被巨浪托举着,越过海岸,向岸的南边直抛过去,然后又被巨大的波浪拖回到海湾里,幸而船主乌利希与他7岁的儿子平安无事。

巴加斯号渔船被抛向堤坝上空,被抛起的高度至少达25米。在巨浪的浪峰上。船尾在前,径直朝下,猛烈地跌落下来,简直像表演一场空中飞舟杂技,令人心惊胆战。船已无法操纵,任凭狂涛抛跌,最后船底被撞穿,沉没在浪涛中。船主斯温孙夫妇靠一只小小的救生艇,在浪涛中颠簸了两个多小时,被一渔船救起。斯温孙自始至终目睹了这次有史以来最大海啸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这次事件最权威的见证人。圣玛号船是最不幸的,它在海湾口的南侧遇上灭顶之灾,船上的人全部葬身鱼腹。

这次海啸的持续时间并不长,只有25~30分钟,也没有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其520米的巨浪高度几乎是不可逾越的,成为世界灾难史上的一大纪录。

同类推荐
  • 中国环保先锋(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环保先锋(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环保先锋》介绍了环保领域的演说家、野生动物的保护者、致力于环保技术研究的创新者、为环保呼吁的新闻工作者、投身环保事业的教育家、承担中国绿色希望的环保少年等,他们在环保事业中作出了各自杰出的贡献,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了宝贵探索,用坚定的信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实现了个人价值。
  • 蓝色国土:向960万说不

    蓝色国土:向960万说不

    中国的国土面积,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有享有完全主权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新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更新国土概念,走出黄土地,驶向蓝海洋!
  •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中外帝王未解之谜

    帝王们的性情、脾气、性格、才华、手腕也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有明君、暴君、昏君、庸君……他们的兴趣、爱好更是五花八门、光怪陆离,有喜欢做和尚的君主,有喜欢当木匠的皇帝,有喜欢吟诗作赋的皇帝,有喜欢书法绘画的皇帝,当然也有以杀人、折磨人为乐的帝王……他们之中有可恨、可耻之人,也有可爱、可怜之人,当然他们也是神秘不可莫测之人。
  • 五官科学

    五官科学

    本书内容包括: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眼科检查法、眼睑及泪器疾病、结膜病、角膜病、葡萄膜病、青光眼、晶状体病、玻璃体病、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等。
  •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发生的自然过程,按照内秉属性,大体上可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地质过程和生物过程四类,每一类又是由许多个别过程所组成的系统。对这四类过程的研究,相应地形成了海洋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四个基础分支学科: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学。
热门推荐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
  • 蚀骨情深:金主的私宠

    蚀骨情深:金主的私宠

    杜氏集团的阔少杜泽宸最烦的就是被各种女人纠缠,动不动就逼婚,谁知,有一天被别女人上门拒婚,真是……够了!谢晓如刚想离开,手机响了。是杜泽宸。她一阵心跳肉跳,慌忙接了。此文未完,待续中……
  • 逆天妖皇:爆宠傲娇神符师

    逆天妖皇:爆宠傲娇神符师

    北冥羽,天才杀手,最后一次执行任务失败,在爆炸中决然赴死。再次醒来,穿越至符文大陆,天赋绝佳,却无法像正常符纹师开启天赋符纹。阴云笼罩,原本幸福的她,在族人的绞杀下逃出生天,却失去一切。她努力到达云端,却不知对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夕之间,整个黎阳王朝天翻地覆,掌控于他一人之手。她亦是他眼中的猎物,挣脱不开。“这便是离开我的代价。”另一个他,剿灭四州神兽,斩断黎阳力量之源,驱逐黑暗本源,只为带她回到自己身边。“我后悔了,羽儿,我不该让你去黎阳。”
  • 拒爱蛮王

    拒爱蛮王

    “把这个贱人赏给你们!”烧红了的铁烙印上她的肩背,血淋淋的“妾”字刺人眼目,他残忍的大笑,在血腥的刑室里,疯狂地掠夺了她……刺客少女,沦为蛮王宠奴;冷血王爷,狠心的折去她的羽翼,囚禁她世世生生!
  • 重生女帝手札

    重生女帝手札

    萧纬顺风顺水穿越成为女尊国度的皇帝,以为碰到穿越老乡,享受女皇和男后相亲相爱的标准结局。没有想到,男后不按剧本演,篡了她的位,还把她干掉。重生回来,便是苦逼的各种算计,唯一的欣慰就是身边闺蜜的无条件支持,帮她报仇巩固江山。诶,等等,好闺蜜竟然不是真闺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反直觉思考

    反直觉思考

    为什么你制定计划的时候信心满满,最后却总是完不成?为什么我们明知概率极低,却依然喜欢买彩票?为什么每一个决定都符合逻辑,最终却没有得到好结果?为什么“天才少年”非常努力,大多数都没有成功?为什么“专家”总被看成“砖家”,却依然是权威?为什么最聪明的人会犯一些最低级的错误?我们的所有思考都基于大脑的“默认设置”,使用的是百万年进化形成的“自带软件”,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直觉思维,是我们所迷信的因果、逻辑、秩序,但它已经不能适应这个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要想做决定、做选择的时候不犯错误,我们必须掌握反直觉的思考方法。
  • EXO岁月静好

    EXO岁月静好

    缘分,终将牵引你我永远走下去,我们是路人,是一路走到底的人,梦幻的一切,是否当真,何去何从,只记得,当时那句暖心的,我,爱,你
  • 鹿晗之我会等你说爱我

    鹿晗之我会等你说爱我

    在我玩世不恭的时候,我身边一个个爱我的人都离我而去。当我终于幡然醒悟时候,却已为时过晚。这终究是个虚伪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利益而活,没有例外。为什么我活了20年的人生,要经历这么多的生离死别,要接受这么多的无奈真相,要看清这么多的人情冷暖,要在这么多的背叛和利用之下......苟延残喘。为什么要在我已经接受黑暗的时候,才出现光明的巷口,然后云淡风轻地质问我:“吴落曦,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居然堕落在黑暗里。”是啊,我终究还是堕落在黑暗里了。没错,这就是我吴落曦努力活了20年,却终究浑浑噩噩的人生。你猜,我快不快乐?
  • 藤荫闲笔

    藤荫闲笔

    闲暇时间愿意写写小说和随笔,愿大家在闲暇之余可以读到不一样的东西。
  • 烟雾仙途

    烟雾仙途

    一个修真者的闯荡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