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12100000002

第2章 郑燮家训

[撰主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扬州兴化人。清书画家、文学家,其画、诗、书并称三绝,尤以画名传世,为“扬州八怪”的突出代表。多画兰竹石,既是其光明磊落、严正绝俗的人格象征,又是其虚心向上,倔犟不屈的精神写照。板桥从小家庭贫苦,先以卖画为生,四十四岁中进士后曾任山东范县令五年,后调任潍县令又七年,终以擅自开官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仍以卖画为生,著有《郑板桥集》。

不可算计他人

[原文]

谁非黄帝尧舜之子孙,而至于今日,其不幸而为臧获,为婢妾、为舆台、皂隶,窘穷迫逼,无可奈何。非其数十代以前即自臧获,婢妾、舆台、皂隶来也。一旦奋发有为,精勤不倦,有及身而富贵者矣,有及其子孙而富贵者矣,王侯将相岂有种乎?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辄曰:彼何人也,反在霄汉;我何人也,反在泥涂。天道不可凭,人事不可问,嗟乎!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天道福善祸淫,彼善而富贵,尔淫而贫贱,理也,庸何伤?天道循环倚伏,彼祖宗贫贱,今当富贵,尔祖宗富贵,今当贫贱,理也,又何伤?天道如此,人事即在其中矣。愚兄为秀才时,检家中旧书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于灯下焚去,并不返诸其人。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自我用人,从不书券,合则留,不合则去。何苦存此一纸,使我后世子孙借为口实,以便苛求抑勒乎!如存此心,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若事事预留把柄,使入其罗网,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即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

——节录自《郑板桥集》

[译文]

谁又不是黄帝、尧帝、舜帝的子孙,但是到今天,有的不幸成为奴婢,做人家的奴仆、内妾,生活和处境很困迫,只能无可奈何。这些人并不是几十代以前就自然是奴仆、内妾。一经奋发有所作为,勤勉不倦,不仅自己会成为富贵之人,而且恩及他们的后代也成为富贵者,王侯将相难道是有种的吗?也有少数人出身名门贵族,却落得毫无出路,这种人往往借助祖宗的家财来欺侮他人,炫说先辈的荣耀来自高自大。总是说:“那种人是什么人,反而位居众人之上;我又是什么人,反而却在平民之列。自然法则不可以凭借,人事规律不可以操问。”哎!这些人却不懂得这正是所说的自然法则和人事规律啊。自然法则是善招福,恶致祸,他人善良而富贵,你邪恶放纵便贫贱,这是天理,哪里用得着哀痛呢?自然法则是循环转化,他人祖辈贫贱,现在应当是富贵;你祖辈富贵,现在定当贫贱,这是天理,又伤感什么?自然法则是这样,人事奥秘也在其中了。我做秀才时,翻检家中的旧书箱,发现了前代的家奴契券,立即在灯下烧掉,并没有把它归还给本人。恐这样给他们,反而使他们多了一些过去的形迹,给他们增加一番惭愧。从此,我用人,从不书写契约,合格的就留下来,不合格的就打发走。何必保存这样一张纸,使我的后世子孙凭借为证,来苛求勒索呢!我这样做,是为他人着想,也就是为自己着想。如果每件事都预先保留把柄,使别人像进入了一张罗网,没有办法能够逃脱,这样便加快了他们的贫困,给他们招来祸患,他们的子孙便有不可操问的事情,不可猜测的忧患。试看世间精于算计的人,哪里曾经算计得到了别人的一点东西,到头来只是把自家算尽罢了!可悲可叹,我的弟弟,请记住这些。

[评析]

这是郑板桥写给他堂弟郑墨,教其为人处世的一封家书。信中主要谈了两点意见:一是指出富贵贫贱不是天生,在于人的“奋发有为,精勤不倦”,这就是所谓天道,即自然法则,人事奥秘就在其中。二是强调凡是为别人着想,也就是为自己着想,世间只会计算别人的人,只不过是算尽自家罢了,到头来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烧掉前代家奴契券,雇佣仆人从来不立契约,是为了别人,也是不为子孙留下祸患。在当时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作者提出这样的思想,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农夫最值得尊重

[原文]

十二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箩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悌,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过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身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挨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其务本勤民,星象昭昭可鉴矣!吾邑妇人,不能织绸织布,然而主中馈,习针线,犹不失为勤谨。近日颇有听鼓儿词,以斗叶为戏者,风俗荡轶,亟宜戒之。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欠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或曰:世上连阡越陌,数百顷有馀者,子将奈何?应之曰: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亦板桥之家法也。

——节录自《郑板桥集》

[译文]

十二月二十六日收阅家里的来信,得知新置田产收秋谷五百斛,很是高兴。从今以后,可以靠做农夫过这一辈子了!现在要添置碓、磨、筛箩、簸箕、大小扫帚、升斛各种器具。家中妇女要带领婢妾,让她们学会做舂米、簸糠等农事,这便是一种靠田园使子孙成长的途径。天气寒冷时,贫穷的亲戚朋友到家里来,先泡一大碗炒米送到他们手中,拌上一小碟酱姜,这是暖老人之身,温贫者之心所必须具备的方法。平日里吃些碎米饼,煮些糊粥,双手捧着碗,缩着脖子吃掉,打霜下雪的早晨,吃下去全身都会温暖。哎!哎!我可以长久地做农夫来过这一辈子了!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靠读书来做官的是第四等人。中上等的农夫种田百亩,其次的种田七八十亩,再其次的五六十亩,都是靠自身辛辛苦苦,靠自己的力气勤勤恳恳,耕种然后收获,来供养天下之人的。假使天下没有农夫,世间的人都得饿死了。我们这些读书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训来培养教育后代。得志了,让老百姓得到恩惠;不得志,便加强自身修养成为世人榜样,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现在的读书人则不是这样,一捧书本,就想中举人、进士、想做官,想怎样攫取钱财,修造大房屋、买置很多的田产。这样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后来越做越坏,一直没有好结果。有些不能如愿发达的人,便在乡里作恶,贼头鼠面的,更是不可抵挡。洁身自好的人,难道没有读书人?想经世济民,仿效古人的,也大有人在。但好人被坏人所影响牵累,于是使我们这些读书人不能开口训导。一开口,别人就会讥笑说:你们这些书生,总是会训导,有朝一日做了官,你们就不会这样说了。所以我辈忍气吞声,只得挨人笑骂。工人制造各种器具有利于人们使用,商人把剩余的东西搬到别处去卖,把此处没有的东西运来经商,都有方便居民的地方,而只有想靠读书来做官的人对百姓毫无用处,难怪位居士农工商四种人中的最后一种!这样下去,读书人想要求做这四种人恐怕也不可得到了!我平生最看重农夫,你们对新招的佃户,要以礼相待。佃户称我们为主人,我们称他们为客户,主和客原来本是相对的意思,我们哪里就高贵而他们怎么就贫贱呢?要体谅他们,要关心他们;对想借贷的,要成全他;不能偿还的,就要宽让他。我曾经笑唐朝诗人所作的《七夕诗》,其中咏叹牛郎织女,对他们的相会离别表示同情,殊不知失去了命名的本来意思。织女,是衣的本源;牵牛,是食的本源。织女星和牵牛星在天体系统中最为尊贵,天都重视,反而人不重视吗?从事本业为百姓出力,老天可以明鉴。我们乡里的妇女,虽不能织绸织布,然而能负责家中的茶饭,做做针线活的,还是不失为勤劳严谨。近来稍微听过几回鼓儿词,以斗叶为戏,风俗浮荡异常,得赶快戒除。我们的家业地虽然有三百亩,都是典当的田产,不可长期依靠。将来必须买二百亩地,给兄弟二人,每人分得百亩足够了,这也印证了古人说一个农夫受田百亩的意思。如果再要求多的,就是强占他人田产,是很大的罪过。天底下没有田产无事可做的人多呢,我是什么人,这样贪得无厌,贫穷的老百姓将做什么呢?有人说:世上田地纵横交错,那些拥有几百顷田产的,你拿他怎么办?我回答他说:他做他家的事,我做我家的事,世道太平就一心顺从统治者的统治,世俗败坏就不同流合污,这也是我郑板桥的家法。

[评析]

在旧时,“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在这封家书中,郑板桥一反“士农工商”的传统观念,认为只有那些“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的农夫,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工人,商人对老百姓都有方便之处,唯有一心想升官发财的读书人对老百姓毫无用处,所以只能居四民之末。在当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作者的这些言论,实属难能可贵。

读书要讲究方法

[原文]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节录自《郑板桥集》

[译文]

读书认为自己有过目成诵的能力,是最不能成事的。眼中草草看过,心里匆匆记过,人的心智总归有限,一篇接一篇应接不暇,就像看风景场中皎好的颜色,一晃而过,能留给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从古到今过目成诵的人,哪一个比得上孔子的?孔子读《易经》读到编竹简的皮绳都断了好几次,不知道反复阅读过几千几百遍,深邃之言,精妙之理,越探求越明晰,越揣摩越深刻,越深入研读越不知道什么地方才是止境,虽平生通晓安然行事的真义,但并不放松勤勉学习的工夫。苏东坡读书不用两遍就记得很熟,但他在翰林院时读《阿房宫赋》至深夜四鼓,老吏深以为苦,而东坡恭读不倦。哪里有因为读一遍就能记住,便就此了事的呢……而且过目成诵,又会存在见什么读什么的弊病。比如像《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好的文章,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会》为最好。反复诵读,让人欣喜感动,也就是这几段。如果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的话,岂不是糊里糊涂的笨汉!还有那些小说家写的东西,各种传奇滥曲及打油诗词,也同样过目不忘,就像一个破烂厨柜,臭油坏酱都装在里面,那种恶浊肮脏也叫人受不了!

[评析]

这是郑板桥劝导其弟怎样读书的一封家书。主要谈了两点意见:一是以孔子韦编三绝、东坡读《阿房宫赋》至四鼓为例,说明读书必须刻苦。不能满足于“过目成诵”,更不应“以过目成诵为能”,不再虚心学习,深入探求。二是读书要有选择,不能什么都读,什么都记。学海无涯,典籍浩瀚,如果篇篇都读,字字都记,这不但不可能,而且无必要。即使读《史记》,也应有精读与泛读之别。否则,就是“没分晓的钝汉”,充其量只是一个“破烂厨柜”。

明理做好人最要紧

[原文]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务令忠厚悱侧,毋为刻急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顽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缊而出。上帝亦心心爱念。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

——节录自《郑板桥集》

[译文]

我五十二岁才得一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爱子必须有爱子的准则,即使是嬉戏玩耍,也要教孩子忠厚善良,不可心地刻薄,行为暴躁。我平生最不喜欢在笼中养鸟,图自己的一时高兴,把鸟关在笼子里,这有什么道理,一定要扼杀动物的天性来满足我的天性啊!甚至用头发丝线系着蜻蜓、螃蟹做小孩玩具,不过一会儿便折腾拉扯而死。天地万物,生长养育够辛苦的了,小至一蚁一虫,都是由阴阳五行的盛大之气相互作用而变化生长的。上天也时时刻刻在思念着它。万物之性以人性最为贵,我们竟然不能体察上天的心并把它变成自己的心,那么天下万物的性命将有何保障啊……我不在家,儿子便是由你管束。最要紧的是要培养他忠厚的感情,去除他残忍的心性,不要因为是你侄儿就放纵姑息。人家的子女,也都是天地间一样的人,应当一样爱护怜惜,不要让我的儿子去凌辱欺侮他。只要是吃的东西,都应该均匀分配,让大家都高兴。如果我的儿子坐在那里吃好东西,让人家的儿子远远地站在一边看,一点味道都尝不着,他的父母看到了,怜惜他,又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叫他走开,这不是挖他的心割他的肉吗!读书中举人、中进士、做官,这都是小事,最要紧的是要明白事理做个好人。可以把这封信读给郭嫂、饶嫂听,使二位妇人懂得爱子的道理在这里而不在别的什么地方。

[评析]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爱子之道,却不是人人都明白。郑板桥老年得子,岂有不爱之理。但他深知,溺爱不是爱,姑息放纵更不是爱。爱子就要教子以做人之道,就要有好的教育方法,哪怕是嬉戏玩耍,也要注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对小动物如此,对人就更不用说了。“家人儿女,当一般爱惜”,“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其慈祥仁爱之心,跃然纸上。信末提出“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读来更使人感动。

读书先要学习做人

[原文]

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至勤至切,而立学有成者,多出于附从贫贱之家,而己之子弟不与焉。不数年间,变富贵为贫贱:有寄人门下者,有饿莩乞丐者;或仅守厥家,不失温饱,而目不识丁。或百中之一亦有发达者,其为文章,必不能沉着痛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我虽微官,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也。至于延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墨笔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

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吾人一涉宦途,即不能自课其子弟,其所延师,不过一方之秀,未必海内名流。或暗笑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敢尽心;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此最是受病处。不如就师之所长,且训吾子弟之不逮。如必不可从,少待来年,更请他师;而年内之礼节尊崇,必不可废。又有五言绝句四首,小儿顺口好读,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獦蚤出。

——节录自《郑板桥集》

[译文]

富贵人家请塾师教育子弟,其情意十分殷切,但真正学有所成的,大多出在那些依附就读的贫贱之家,自己的子弟反而收获不大。不过数年,富贵的往往变成贫贱的:有寄人篱下的,有沦为乞丐以致饿死的;也有的好歹守住了自家祖业,不失温饱,但却一字不识的。当然,一百个富家子弟或许也有一两个发达有成的,但这种人写出的文章,一定做不到淋漓酣畅,让人刻骨铭心,为世代所传诵。这难道不是富贵足以使人愚蠢,贫贱足以催人发奋而达于聪慧吗!我虽是个小官,我的儿子也就是富贵子弟,他能否有所成就,我暂且不说;只要能够跟着几个好子弟一块学业有成,也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至于聘请老师,对待同学,则不可不谨慎。我的儿子六岁,年龄最小,对年长的同学应称为某先生,对其他同学也应称为某兄,不要直接叫他们的名字。纸墨笔砚,只要我们家有,应经常分一些给各位同学。每当看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为了挣十几个钱买川连纸钉写字本,但十几天还未能得到时,应当在了解到其中原委后于无意中给他一些。碰到下雨天不能按时回家,就要留他吃饭;天黑了,给旧鞋让他穿着回去。他的父母同样爱孩子,虽然没有特别好的衣服,一定会添制新鞋袜让他上学,一旦被泥水污损,再做新的就比较困难了。

选择老师有种种难处,敬重老师是最重要的。择师不能不慎重,但一经选定,就要尊师敬师,怎么能够再去挑他的毛病呢?我们这些人一旦做官,就不能自己教育自己的子弟,所聘请的老师,也只是地方上最好的,未必就是海内名流。如果暗中讥笑他的不是,或当面指出他的错误,做老师的自己就不能心安,教育学生自然不能尽心。如果子弟对老师也怀有这种藐视怠慢的心理而不努力学习,这就是最让人担心的事情了。不如依靠老师的长处,来训育自家子弟的不足。如果确实不可为师,至少也要等到来年,再请别的老师;而本年内有礼节的尊奉,一定不能废弃。

又有五言绝句四首,小孩子顺口好读,让我儿边读边唱,月夜坐在门槛上,唱给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也好讨赏得果子吃。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獦蚤出。

[评析]

郑板桥这封家书通篇体现了对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家子弟的体恤怜爱。自己的子弟是否有成可以“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这是何等宽广的情怀!郑板桥在家书中所倾注的对贫家子弟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对老师同学的应有的尊敬,本身就是最好的家教。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容易形成做人待人的基本态度,长大了绝不会去做那些鱼肉百姓的事情。

特别要指出的是家书抄寄的四首五言绝句,都是深刻反映农夫、蚕妇悲苦酸辛的千古传诵的名篇。一个知县老爷,“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偏偏挑选了这样一些诗句让儿子学唱,使人深切地感受到郑板桥的心与劳动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恃才傲物不可取

[原文]

吾壮年好骂人,所骂者都属推廓不开之假斯文。异乎当世恃才傲物者之骂人:动谓人不如我,见乡墨则骂举人不通,见会墨则骂进士不通;未入学者,见秀才考卷,则骂秀才不通。既然目空一切,自己之为文,必能远胜于人,讵知实际非特不能胜人,反不如所骂之秀才、举人、进士远甚。所为不反求诸己,徒见他人之不通。自己傲气既长,不肯用功深造,而眼高手低,握管作文,自嫌弗及不通秀才,免得献丑,索性搁笔不为文,于是潦倒终身,永无寸进。

余壮气傲气亦盛,而对于胜我者,却肯低首降伏,见佳文,爱之不肯释手,虽百读不厌,故能侥幸成名。然亦四下乡场,始得脱颖而出,亦为傲气所阻也。至今思之,犹如芒刺在背。

尔资质钝,赖李师辛苦栽培之力,得以冠年入场,初试原为观场计,李师与我,皆不望尔一试成名。不过有此一度经验,下届入场,便老练而不起恐慌,一试不售,奚可即出怨言?只须自知文字不佳,下帷攻苦,既有名师指导,进步较易,苟火到功深,取青紫易如拾芥矣。细思吾言而力行之,予有厚望焉。

——节录自《郑板桥集》

[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骂人,但骂的都是些附庸风雅其实不通的假文人,不像现在那些自恃才高、盛气凌人的人骂人。现在这些人动辄说别人不如自己,见乡试墨卷骂举人不通,见会试墨卷骂进士不通;没有入学的,见秀才考卷又骂秀才不通。既然目中无人,自己写文章想必一定远远胜过他人,谁知实际上非但不比别人好,反而远不如被他所骂的秀才、举人、进士。所作所为从不反省自己,看到的只是别人的不通。自己傲气越来越盛,不肯下工夫学习深造,眼界很高,实际水平很低,提笔作文,自己也担心不如那些不通的秀才,免得丢丑,索性搁笔不写,于是终身潦倒,永远没有半点进步。

我壮年时傲气也很盛,但对于真正比自己强的人则甘拜下风。见到好文章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所以有幸取得功名。但也四次参加乡试,才得脱颖而出,这也是受到傲气影响的结果吧。至今想起来,还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心中痛苦不安。

你的资质驽钝,全仗李师的辛苦栽培,才能在二十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初次应试原为见见世面,李师与我并不指望你一试成名。不过有了这一次经历,下次进入考场,就有了经验,不会过于慌张,怎么能一次没有考中,就生出怨言呢?只要自知文字不佳,闭门苦读,又已经有名师指导,进步就比较容易,如果火候到,工夫深,取得官位是十分容易的。仔细想想我的这些话,下工夫去做,我看你还是很有希望的。

[评析]

这封家书着重指出恃才傲物、动辄骂人的危害。郑板桥回想自己壮年时也喜欢骂人,虽然所骂的都是些貌似文雅其实不通的假斯文,对于真正胜过自己的人还是从心里佩服,但也还是阻碍了自己的进步。至于现在那些恃才傲物者骂人,就可以说是百无一是了。这种人目空一切,眼高手低,见人就骂,从不反求诸己,结果终身潦倒,永无寸进。

同类推荐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

    日本,我们曾经比你们强大若干倍,可我们从不曾欺负过你们。而你们一旦强大就对我们“烧、杀、抢、掠”,并且毫无悔意歉意。为什么?日本欠中国一个诚恳的道歉!可能,中日难免一战——中国人民想和日本人民谈谈!!
  • UFO最新真相

    UFO最新真相

    2010年以来,不明飞行物莅临地球迹象激增,欧美主流媒体一反常态给予登堂入室的报道,这种改变的背后是什么? 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2010年底不约而同公开宣称,2011或2012,UFO将大量降临地球,这种说法意味着什么?
  • 雪隐寻踪: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

    雪隐寻踪: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

    一本关于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的有趣小书,系统地展现了不为人知的那些关于厕所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逆世成圣

    逆世成圣

    御皇七现代一缕残魂,机缘巧合之下被天瞑府选中,被送至异世大陆重生,后利用天瞑府穿梭于各界,直至成为统领诸神的天地至尊。
  • 剑飙虚玄

    剑飙虚玄

    虚玄星,一个追求力量和速度的地方;百变神剑,一把有着诸多变化的神兵;主人公万俟宇(注:万俟,复姓,音同莫奇),一个不断攀登高峰的武者!
  • 狼君,兜着走

    狼君,兜着走

    女人找老公,最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她不求一箭双雕,却是芝麻没到手,西瓜也飞走……受尽苦楚才重获新生的她,爱上稳重木讷的一庄之主,因为一场误会,分道扬镳。等到冰释前嫌之日,风流多情的王爷早已在她身边守候多时。两个男人,没有惊涛骇浪拳脚相向,却是风平浪静各自逍遥。这怎能不叫她恨得牙痒痒……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鲛人传:幽凝珠

    鲛人传:幽凝珠

    他,是人界百年来的贤君,人界的皇!她,是鲛族公主,法术超然!然而他的祖父为了人界繁荣昌盛,举军灭了鲛人一族,唯独剩下她成为漏网之鱼!百年而后,他与她相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夕玦说:“玄奕!百年仇恨!我定要人界血债血还!”释然笑道:“夕玦,你要的,我都可以给!哪怕是我的命!”新书已经发了《凤临天下:乞儿王妃》希望喜欢《鲛人传》的宝宝们也去看看这本~
  • 仙侠五花剑

    仙侠五花剑

    奸臣秦桧网罗党羽,迫害忠良,扰乱民众。仙侠公孙大娘炼就五花宝剑,由虬髯公、聂隐娘、红线女、黄衫客、空空儿各带一口,下山授徒。仙侠分别授剑术与民女、书生、义士、妓女,大破危害百姓的秦府卧虎营官兵,斩杀秦氏党羽,行刺秦桧,解救受害平民。
  • 我的从前现在和未来

    我的从前现在和未来

    我把发生在我身边的每一件事都写成了一个个小故事,我不是特别好,但总想把最真实的自己献给每一个和我素不相识的人,这些是我的故事,感谢所有因为这些故事和我相识的人。这本书,我会坚持半个月左右更新一次。也可能会一个月更新一次,每次一节,字数不限。由于快要高三,学习紧张。希望大家理解。谢谢!
  • 墨舞苍空

    墨舞苍空

    夜墨,魔界至尊亦是六界最强者。却因爱上鬼界冥神而苦寻其转世。
  • 上古万神谱

    上古万神谱

    一位特种兵队员带着一部上古留下的神秘卷轴转世到了一座无比广阔的世界,什么绝世天才什么无上神灵,在他面前统统成渣。于是,一段上古隐秘徐徐展现在他的面前…………
  • 行尸走肉之东方变

    行尸走肉之东方变

    只有强者当权的社会被重新洗牌,小人物们才有机会大展身手!前面有丧尸!枪?手雷······都木有啊!
  • 海贼之雷帝

    海贼之雷帝

    嘛嘛。大概嘛,就是一个穿越独行者的故事了。和大多海贼不同的是,这本书会以新世界为主线,还有独自流浪啦~海贼团么,会加入,毕竟是海贼么,不过不会一直呆在海贼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