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89600000020

第20章 从浩然现象看“文革”文学研究模式

人们都还记得,“文革”期间,有一句话描述当时的文艺生活,叫做“七亿人民走在金光大道上看八部样板戏”,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西沙儿女》等一系列著作,无疑是“文革”文学的重要代表。

意味深长的是,浩然及其作品,并未像“文革”期间的许多作品一样,随着时间的流失,早已被人遗忘。相反,浩然及其作品,在最近二十年来,反复在文坛上引起争鸣,这一事实本身,至少说明浩然及其作品,存在着某种经得起时间洗刷的独特价值。

自去年年底迄今,浩然及其作品再起争议,在《环球时报》、《文学自由谈》、《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今晚报》、《中华读书报》、《南方周末》等处,陆续发表了一些争鸣文章,就我所接触到的文章而言,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浩然,还显得太简单化、政治化了一些,存在着某种“以左反左”的思维模式,未能作出有说服力的阐明,尚未进入学理层次。

孟子倡导的“知人论世”一直是我们一个古老的批评传统,但是,知人论世不能代替对作品的细读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作出的艺术判断,文学批评首先是文学的批评而不是政治的批评,几十年来,我们吃政治批评的亏还少吗?那种“香花”、“毒草”式的思维模式不要再继续下去了。

遗憾的是,在这些批评浩然的作品文章中,一些作者反复强调的是,浩然在“文革”中所享有的种种特殊待遇,与江青同桌吃饭,被江青提名为文化部副部长,外出有直升飞机,住院去北京三7一医院高干病房,受江青委托去海南写《西沙儿女》等,当然谈一些这类事情也未尝不可。但是,首先我们应该区分的是,我们批评的浩然,究竟是政治存在还是文学存在,如果是政治,就应该由专门的部门如组织部或司法部去处理。但是,如果我们谈论的是文学(浩然其实也还是作家,并未篡党夺权、祸国殃民或是打砸抢),就应该进入作品的艺术价值分析层面。

浩然作品是否全部属于“文革”文学?我最近在互联网上看到浩然于1957年写的《新媳妇》和《夏青苗求师》,尽管不可避免地留有那个时代的明显痕迹,如把领导干部完美化等,但是把平常普通的农村生活(既没有阶级斗争,也没有路线斗争)写得如此引人入胜确属不易。五六十年代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搞“培养工农作家”之类违反创作规律的做法,除了上海的工人作家胡万春等个别人以外,多数人早已不再被人提起。浩然无疑是有才华的。他后来走上了“文革”文学的道路,说穿了,其实他自己也是受害者。和“文革”中的许多作家一样,尽管自己主观上想寻找一种纯文学的存在,但是他并未生活在真空中,同样不可避免地承受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不可避免地进入其作品中,留下深刻的时代的年轮。“文革”已经结束二十余年了,进行学术上的认真清理、避免民族悲剧的重演是必要的,但是这应当是对浩然及其作品作实事求是的学术评论,而不是在一些非文学、非学术的政治问题上穷追不舍、纠缠不休。

是否因为被列入“文革”文学就应该被视为“毒草”而打入另册?“文革”文学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它决不是江青一个人可以搞得起来的。据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一书记载,还在“文革”期间,江青本人就讲过:“三突出”不是我提的,这一点,文化部的几位同志很清楚。实际上,只要认真地读一读50年代以来的文艺作品及其理论思潮,再远一点,读一读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的解放区文艺作品,不难看到一条清晰的逐渐发展的轨迹。“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赶下舞台的举措,京剧中的革命化、现代题材等尝试。以及“三突出”创作原则等,这固然有极左思潮的因素,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但是我们也不妨换一条思路,即这尽管是不够成功或是失败的,却仍然是近现代中国文艺现代化的一种尝试,它和当时的西洋歌剧、芭蕾舞剧民族化等文艺改革尝试是一个整体。

因而,“文革”文学仍有其价值所在,这正是样板戏不管我们如何批,不管我们如何不喜欢其中一些极左甚至明显虚假的东西,却至今在各种文艺演出中频频出现(样板戏的重排和演出已经并不新鲜),仍然有人喜欢的原因。政治层面的否定没有也不可能代替艺术层面的分析。否则,我们就仍然延续的是“文革”时期政治批判的那一套简单化和毫无说服力的东西,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用“文革”的思路批“文革”,实践证明,这一套东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任何艺术领域的问题。对浩然及其作品也应作如是观。

如何评价以浩然为代表的“文革”文学?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下结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问题。不用说“文革”期间有过《渔岛怒潮》、《铜墙铁壁》、《万山红遍》等多种小说及文学,不是“与走资派作斗争”所能概括的。就以浩然而言,受江青之命赶赴西沙制作的《西沙儿女》和独自创作的《艳阳天》、《金光大道》也不尽相同。因而这是一个复杂和多层次的现象。

“文革”结束时我小学毕业。在学校里无法坚持正常教学秩序的日子里,我阅读了不少当时允许或不允许阅读的文艺作品,其中包括“文革”文学。如果说,一接触到这些“文革”文学就像后来漫画式宣传的那样,就想从窗口扔出去或是想丢进厕所,至少就我的阅读经验而言,这是欺人之谈,起码是不够诚实的。由于当时可供选择的书籍远远不如现在多,在书籍的匮乏中,有时不得不反复阅读其中一些作品,我曾经意外地发现,由于熟读小说《渔岛怒潮》,我曾经达到能够整页整页背诵的程度,这至少可以说明,“文革”文学并非都是那么乏味。由于“文革”文学延续了我国当代文学强调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反对“曲高和寡”的审美传统,因而对于作品的可读性还是比较注重的,尽管可读性与艺术成就不一定成正比。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学者在讨论和评价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时,不是像我们国内这样使用“左”或“右”的政治框架,而是从彻底摆脱苏联模式、走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这个思路出发来考虑问题,他们运用这条线索来理解我国当代史上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实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思路,“阴谋文艺”或“权力斗争”的“文革”文学研究模式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操作的非学术色彩。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内总体学术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尚不无现实合理之处,那么,在90年代末的今天,这种研究模式已经失去了其合理性与学术魅力,甚至可以说已经走到了尽头,需要探寻新的研究思路。海外汉学界把“文革”与五四联系起来考察,把前者看作后者不断极端化的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这种观点我们现在已经不再陌生。尽管这些观点的成败得失尚有待评说,但是,如果我们仍然把“文革”文学仅仅确定为“帮派文艺”或“阴谋文艺”,那就正如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所说的那样,把历史解释为一个偶然的细小的事件所导致的结果,就像阿拉伯图案中一朵硕大的花长在细小的花茎上一样可笑。

实际上,“文革”文学与我们的古老传统及舶来的革命文学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以“文革”文学的禁欲主义而言,郭建光、江水英、柯湘式的“三无”英雄,和我们古代文学中只有风云气而无儿女情的关羽、宋江式英雄有着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也和前苏联文学中的保尔·柯察金为了革命而放弃与冬妮亚、丽达的爱情不无理念上的接近和相似之处。这种主理抑情、情理对立的内在观念模式是共同的。李玉和、高大泉式的完美无缺的英雄人物,和我们古代那些尽善尽美的圣人、贤人以及前苏联文学中的《金星英雄》、《斯大林时代的人》同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妨把“文革”文学视为近百年中国文学在西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种尝试与选择,尽管是高度政治化和严重失败的尝试和选择。正因如此,这其中的严重失败有待于我们作出科学的说明,力求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细心地鉴别其中的合理因素,使失败真正成为最好的老师,而不是简单地骂倒了事。

50年代以来,我们的文艺批评声誉一直不佳,政治批判和文学研究的界限一直混淆不清,以政治结论代替艺术分析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在涉及像“文革”文学这样比较敏感的课题时,仍然如此,似乎只要政治上作了结论就万事大吉。其实,“文革”文学并非一个天外飞来的政治怪胎,而是中国文学合乎逻辑的必然延伸,它没有也不可能产生于历史的空白处。只要认真地读一读5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就不难了解这一点,但是,迄今我们未能对此作出富有说服力的阐明。

究竟应当怎样进行文艺批评,才能够摆脱政治操作,获得独立的理论话语,走上学术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在跨越世纪和千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作出回答的问题。我以为,至少对于已成为历史陈迹的作家和文学现象而言,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去指责他们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因为已经成为历史,而历史不容假设也不容推倒重来。我们所要做的,是要对他们作出科学的富有说服力的阐明,说明他们为什么当时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这才是历史的观点,才会对我们今后的文学艺术工作有益。遗憾的是,对浩然和“文革”文学,我们在指责和否定方面已经作了很多,这当然也是必要的,但是,对更为重要的后一方面,即阐明他们为什么会走上“文革”之路,我们还作得远远不够(我们对于“文革”文学研究乃至资料保存之不足是众所周知的,更不必说认真和深入的研究了),而只有作好了后一方面,我们的否定才不致变成抽象的、毫无意义的否定。

(《文艺评论》2000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深爱食堂

    深爱食堂

    喧嚣过后,有一家餐厅收留你疲惫的身躯;忙碌之后,有一道菜满足你空荡的胃。《深爱食堂》呈现十六道家常菜中的十六种滋味:“牛奶蛋炒饭”隐藏距离与爱,“麻婆豆腐”细品放下与舍得,“不加盐的小黄鱼”回味陪伴与温暖。人间百味,市井温情,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 夜店诡谈

    夜店诡谈

    宅男偶像最美嫩模周秀娜、台湾当红歌星范逸臣联手演绎夜店、医院、学校经典鬼故事。万圣节夜,几个年青人各怀心事聚集在一间酒吧。席间,大家提议讲恐怖故事,投票决定谁的故事最不吓人谁就请客。于是其中三位轮流讲述了失踪、单行道、夜勤病栋三个离奇诡异的故事……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少版)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少版)

    这是一本类似于自传体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详尽地描述了保尔的一生 。从当学徒工,到救了水手朱赫来走上革命道路,再到后来革命胜利后为祖 国建设不惜一切地拼命工作。就像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在火热的斗争年代, 他没有睡大觉,而是在残酷的搏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在精力全部耗尽之 前;他从没有离过队。就算他的身体彻底垮了,瘫痪在床,双目失明,也要 想方设法活下去,并使生活充实而有益。当一个人身强力壮,拥有青春的时 候,坚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而当生活的锁链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如果 你仍然能够坚忍不拔,那才是真正令人崇拜的。这就是钢铁般的意志。
  • 人间正道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谁主沉浮4:从八品乡官到省级高官(中国当代官场百科全书)

    谁主沉浮4:从八品乡官到省级高官(中国当代官场百科全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为官之道,在于德才兼备,在于关注民生,在于造福一方;人才,是人的正位安排,可以兴邦安民,流芳千古;庸才,是人的错位使用,足以祸国殃民,遗臭万年。古今官场,中外政坛,无不如此。
热门推荐
  • 玄皇宝鉴

    玄皇宝鉴

    二十年前,一个少年,一袭紫衣,紫萧令镇魂曲,败尽神州九宗群英,天机石下放狂言,“我卓王孙,前来娶妻”。二十年后,一个少年,一袭白衣,肩缠白绒小兽,举手镇压九宗神器,天机石上改天命,“我卓凌,前来改命”。三千青衣士,屠得千万仙;十万幻化身,荡尽九叠山。
  • 家有悍妃:皇上,你从了吧!(完)

    家有悍妃:皇上,你从了吧!(完)

    【家有悍妻系列3】《家有鬼妻强压断袖王爷》http://www.*****.com/?a/378922/(火热连载中)【推荐系列文,悍妻系列2】《家有贤妻:下堂庶女不从夫》http://novel.hongxiu.com/a/402468/(全本)有联系的哦,不同的故事,同样的精彩,【速更】中,童鞋们放心跳坑吧!【本文是悍妻系列1】下山之前,师父有明训:“恃强凌弱是正常现象,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看到好东西要立马抢过来,不然渣都没剩下,铁拳底下出真理!”姬小小谨遵师命,“恃强凌弱”,赶走调戏“美人儿”的歹徒,自己却为“美色”所迷。抢了“好东西”,最后变成“坏皇帝!”那么好吧,她只能,“优胜劣汰”淘汰他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三千宠爱,简称——“劣质女人”。!“悍妇!”某个女人不屑地看她一眼。姬小小横刀立马,冷哼一声:“家有悍妇,如有神助!”金戈铁马,谁欠谁一世深情,挥洒扬鞭,我与你只羡鸳鸯。——【节选一】——清晨,某男醒来看到脖子上挂了一根七彩羽毛……“小子,是我救的你,实在太感激的话,就以身相许好了,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某女一语定终身,语不惊人死不休:“反正我已经把你睡了!”——【节选二】——“玄墨,我没有背景没有姿色,要在宫里立足是不是真的很难?”“别担心,有朕呢……”“皇上……”“什么事?”“外头来了三个年轻公子,说是,姬贵妃娘娘的哥哥……”“都是什么人?”“晋国的国师,楚国的元帅,还有……”“谁?”“鲁国的皇上……”——【节选三】——玄墨,我要拥有你,就必须比你强大,总有一天,我会倾尽天下所有,来拥有你,不让别人从我手中分走你分毫!【自己的文推荐】《丑妃翻身:下堂夫,不回收》http://novel.hongxiu.com/a/210415/(已完结,某A目前为止自己最喜欢的文)《契约婚姻:总裁夫人是总裁》http://novel.hongxiu.com/a/182284/(已完结,已经签约影视改编)【弄了个群(分子学)191635583,人员紧缺中,敲门砖,任何一个A笔下的文名和人物】
  • 翼神再临

    翼神再临

    这是剑的世界!剑的领域!剑的神话!名曰“赫柏米诺斯”。在这里每把剑都拥有着其自身独一无二的属性,统御着各自的领域。以三大圣剑为首,传说中斩开天地的创世神剑——九弦濯稥(统御天空),燃烧着地狱永恒烈焰的魔剑——奥克里斯特(统御冥界),足以伐灭恶神百鬼的歼魔圣剑——翼神降临(统御大地)。其次为“海洋之心”(职权范围:海洋)等七大王者之剑,分别由七国帝王持有。再之下便依次是十二把黄金之剑,三十六把白银之剑,七十二把青铜之剑,以及钢铁之剑无数。在赫柏米诺斯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当日月永恒同辉之时,曾经统御着这个世界的翼神便会重新降临于世,手持奸魔圣剑征服七大王国,结束一切纷争……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 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 、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 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蔷薇墓月

    蔷薇墓月

    一个本不该出现的混血儿,得知自己的身份后,想要和伙伴们一起改变血族与魔族之间的关系。但,她天性较胆小,伙伴们只能开始帮她转换性格。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遇到很多事情:笔仙、俱乐部、父母的死去、。。。。。【此书关于成长】
  • 网王情缘之慕月

    网王情缘之慕月

    霂月是一个看起来普通却又不那么普通的姑娘。年少时埋下的祸根,终究给她带来了无尽的梦魇和伤痛。偶遇南宫羽(幸村精市),或许是命运给予的恩赐;闯入周勋(不二周助)的世界,究竟是无心还是有意;与季景祎(迹部景吾)的重逢,绝对让人困扰不已。当国水(青学)的故事发生在霂月身边时,她终于得到了逆转命途的契机。生而何为?为仇?为愤?为怨?还是为你...
  • 穿越之我有系统我自强

    穿越之我有系统我自强

    作为一位轻松的小宅男林风感觉很苦恼,莫名其妙的的穿越不说,还带了一个奇怪的系统,用着这个系统潇洒的玩转个个位面。新人手速慢更新慢
  • 巫师镇

    巫师镇

    风城上空飘着的云翳始终没有散去雨还是没有下有人盼着天明有人盼着下雨有人仅仅只是希望有个结果
  • 石命门

    石命门

    看似祥和的部落,实则波谲云诡。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要命的究竟是恶魔,还是人心。
  • 观手识人

    观手识人

    本书作者是英国的手相书畅销作家,书中体现了作者20多年来对手相的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来自实践的种种经验,并分成24章,每个小时一章来讲述。这些内容包括怎样通过大脑与手相之间的内在关系、手指、掌纹等等来更加高效地与人打交道。其中1、2小时讲述手相总论;3~10小时分别讲述各个手指和指纹的表现及其规律;11~19小时讲述各种掌纹及其规律,最后几个小时告诉读者的是结合指纹和掌纹来识别他人的方法以及手相术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种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