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6700000024

第24章 巴黎的新生活和新感情

1891年,24岁的玛丽终于结束了近6年的单调的家教工作,在二姐和其他亲人的帮助下,坐上了开往巴黎的火车,开始了她光辉灿烂的新生活。

她也许没有想到,她从此迈进了一个崭新、广阔的世界,并改变了她的一生。这年11月,她兴奋地踏进了著名的法兰西共和国理学院。入学后,她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而对那些温情脉脉地亲近她的青年人毫不感兴趣,她发誓保持独立的生活,不再谈恋爱。每次考试,她都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1904年春天,玛丽曾经认识的一对波兰物理学家科瓦尔斯基夫妇来到巴黎旅行。他们一到巴黎就打听玛丽,并且友善地探问她近况如何。这位女学生对他们诉说了自己目前的忧虑:全国工业促进协会约请她研究各种钢铁的磁性,她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试验室。热心的科瓦尔斯基稍为思索了一会儿,便向玛丽推荐了在娄蒙路理化学校工作的比埃尔·居里,说也许他那里有一间工作室,并约请居里和玛丽第二天晚上来家里喝茶。教授不会想到,他的这一建议,竟促成了一对举世无双的天才夫妇的完美结合。

那是一个平静的夜晚,在那对青年夫妇安静的寓所里,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和一位波兰女物理学家一见面,彼此立刻产生了好感。比埃尔·居里是一位天才的法国学者,虽然在国内几乎默默无闻,但是,他已经深为外国同行所推崇。他从小向往科学,思维独特、敏捷。19岁时,他就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理学院德山教授的助手,并和哥哥雅克一起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了重要的“压电效应”。继而,他又担任了巴黎市立理化学校的实验室主任,发明并且做成了一种最精确的天平———“居里天平”。后来,他又研究磁性,发现了重要的“居里定律”。他不仅是一位非凡的物理学家,而且对名誉地位一无所求。当校长提请授予他一种勋章时,他拒绝了。有人劝他去候补教授之位,他回答说:“我相信没有比操这种心更有害于心灵的了。”他已经35岁了,一直把身心都献给科学研究,从不考虑恋爱问题。居里并不是独身主义者,他对恋爱婚姻的要求很高,他钟情于有事业心、有才华的女子作为终身伴侣。他在日记中十分忧郁地写道:“如今,天才的妇女实在是太少了。”

然而,就在那天夜晚,他被年轻的玛丽征服了。他一开始就觉得这个不大说话的年轻的外国女子颇有吸引力,引起他强烈的好奇心。他看玛丽的头发,看她饱满的前额,看她那被实验室中的各种酸和家务工作而损伤的手。她的娴静优雅的气质使居里迷醉,她那自然的、毫不做作的风度使居里感到一股清新的气息。后来,玛丽在描写她与居里的初次会面时说道:我走进去的时候,比埃尔·居里正站在一扇对着阳台的落地窗前。虽然那时候他已经35岁,我却觉得他很年轻,他那富于表情的面孔,炯炯有神的目光,以及他那颀长身材的洒脱风度,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那略显迟缓而审慎的言谈,他的质朴,他那庄重而又活泼的微笑,给人以信任感。我们开始谈话,不久就十分投机。我们谈的话题是一些科学问题,我乐于证询他对这些问题的意见。

双方都为这次相遇而高兴,愿意再次见面。

此后,比埃尔·居里总是设法接近玛丽,他完全被她迷住了。他把自己的学术著作送给她,又请求去拜访她。几个月之后,他们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加强了,关系更加亲密。比埃尔·居里已经成为这个极聪明、悟性极高的波兰女子的感情俘虏。他愿意服从她,愿意听从她的劝告。

6月的一天,居里和玛丽散步归来。居里提出希望让玛丽认识自己的父母。他向玛丽介绍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幸福童年。玛丽听后十分惊讶:这是何等神秘的相似与吻合啊!两家人都同样聪明、高尚,同样尊重人类文化,同样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父母子女同样亲爱团结。。。。。。

在以后的几次交谈中,比埃尔请求玛丽做他的妻子。然而,这一步棋却走得不顺利。玛丽的顾虑是:自己嫁给一位法国人,就会永远离开自己的家,离开自己亲爱的祖国。这对于她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她已经出色地通过了考试,即将踏上归途。玛丽只答应与比埃尔保持友谊,便扔下万分失望的彼埃尔,登上了火车。

夏天,无论玛丽在什么地方,总有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情书从巴黎的理化学校寄来,诉说思念和期待之情。在一封信中,比埃尔动情地写道:“没有比得到您的消息更使我愉快的事了。两个月听不到您的音讯,我十分难受。这也就是说,您的短信是我最欢迎的东西。我希望您正在储备好空气,在10月里回到我们这里来。。。。。。

“我们已经彼此答应至少作最好的朋友,是不是呢?只希望您不改变主意才好,因为没有一种诺言是束缚人的。这种事情丝毫不能勉强。虽然如此,我们若能彼此亲密地生活在一起,醉心于我们的梦想———您的爱国梦,我们的人类福利梦和我们的科学梦———那仍旧是极好的事。”

10月到了,彼埃尔·居里心里充满了欢乐,玛丽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回到了巴黎。但她仍迟迟不回答彼埃尔向她求婚的要求。在百般无奈之下,他问玛丽:即使玛丽不爱他,她可否赞同一种纯粹友谊的办法,在模佛达路有一所房子,窗户正对着花园,房子可以分成独立的两部分,她肯不肯同他住在那里工作?不然的话,若是他,彼埃尔·居里,到波兰去住,她肯不肯和他结婚?他可以先教法文,然后,他们再尽力量所及,从事科学研究:就这样,经过上百次的请求,经过双方深入地了解,感情的不断深化,玛丽在和家里商量之后,终于答应和彼埃尔结婚了。

1895年7月26日,玛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醒来,高兴极了,这天的天气特别好。这位波兰姑娘白净的俊俏脸上,透着一层幸福的红晕,显得格外潇洒和神气。就在今天,斯可罗多夫斯卡女士要成为彼埃尔·居里夫人了。婚礼在简洁、朴素、亲切的气氛中举行。新郎新娘没有白礼服,没有金戒指,更没有喜筵和宗教仪式。彼埃尔是一个自由思想者,玛丽早已不信奉宗教。他们也用不着律师,因为这对新婚夫妇除了亲友们送的两辆自行车外,一无所有。参加婚礼的都是一些至亲好友,但气氛却异常的热烈。

彼埃尔和玛丽结婚后,生活很拮据,但他们志同道合,相亲相爱,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学试验,配合得天衣无缝。当时,欧洲没有人对铀射线作过深入的研究,但他们认为,科学必须开拓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他们选择铀射线为题目,探索铀沥青矿里第二种放射性的化学元素。他们买不起这种原料矿苗,就想利用廉价的铀沥青残渣。几经周折,他们用自己的钱,买到了矿渣。原料有了,却没有实验室,他们向市政府申请遭到拒绝后,只得在理化学校借到一间不蔽风雨的堆置废物的厂棚。在这间破烂屋子里,他们习惯了酷暑和严寒,使用着极其简单的工具,把残渣弄碎加热,忍着刺鼻的气味,连续几个钟头搅动大锅里的溶液。居里夫人是学者、技师,同时也是苦力。夫妇二人以超人的毅力一公斤一公斤地提炼了成吨的沥青矿渣。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反复的分析、测定和试验,他们终于在8吨的铀沥青残渣中,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从而为原子能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使这对年轻的科学家狂喜不已。彼埃尔对夫人说:“你应该给它定一个名字!”这个原叫斯可罗多夫斯卡女士的物理学家,安静地想了一会儿,她的心转向那个已经在世界地图上消失了的祖国。她茫然地想到这件科学上的发现将会在俄罗斯、德意志、奥地利压迫者的国家发表。她羞怯地回答说:“我们可否叫它“钋?”(波兰的第一个字)

1898年7月,他们在理科博士学院报告书里写道:“我们相信我们由铀沥青矿提出的物质,含有一种尚未经人注意的金属,它的分解特性与铋相近,若是这种新金属的存在确定了,我们提议把它叫做‘钋’,以纪念我们中之一的祖国。”

镭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居里夫妇每天收到大批的信件,全世界都为这项空前的业绩感慨万端。玛丽和彼埃尔声誉鼎沸。1903年12月,夫妇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镭将创造出亿万财富。如果居里夫妇呈报专利的话,他们将从世界各国得到制镭的专利费。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玛丽和彼埃尔认为,科学应当属于全人类。他们毅然决定毫无保留地公布自己苦心研究的成果。结果是首先向居里夫妇要求提炼镭的实业家发了大财。

20年代初期,一克镭的价格高达10万美元(合当时100万法郎,现在的700—800万法郎)。30年代,加拿大发现了铀矿之后,爆发了一场价格战。1938年,卡特尔协定规定,一克镭的最低价格为2 500美元。如果居里夫妇索要专利,他们将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富。然而,他们作出的不要专利的决定,既符合他们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大公无私,也符合科学精神。

同类推荐
  • 潘多拉的琴弦

    潘多拉的琴弦

    她美丽柔弱,和平凡的恋人甜蜜相处。无意邂逅功成名就的继兄,深埋心底的仇恨疯狂生长:继母带着继兄将存款全部卷走,父亲跳楼身亡,她的天空从此被阴霾笼罩。她继而以冷漠武装自己,狠心与恋人分手。住进继母家后,一步步地瓦解继兄与女友的感情,以便夺回属于她的一切……被心魔控制的天使步入了他人险恶设置的局。真相揭开,神秘消失又出现的恋人有着怎样显赫的身份?父跳楼身亡又有着怎样的隐情? 迷失在爱情深海中的她,谁才是她最终的情感归宿?
  • 爱情距离

    爱情距离

    这是一部都市题材的情感类长篇小说,荟萃了当今社会文化阶层的芸众生,有知名女作家,浪漫诗人,风流记者,当红编辑,资深教授,才情学生、名流导演、文化掮客、公司要员……表现了市场大潮下的中国社会里,苦苦求索在滚滚红尘之中的当代“白领”阶层的痴男怨女们,面对不期而至的错位的爱,或惊恐失意,或随波逐渐,或幡然省悟,或堕落沉沦……演绎了一出美梦与恶梦同地,欢乐与眼泪并存的既朦胧又清醒的爱与怨的悲喜剧……其情真、其意挚,其文正,谈情而不矫情,谈爱而不淫秽,明理而不招摇。人物真实典型,情节平实新巧。语言华美凝炼,是一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别具一格之作。
  • 悬案组

    悬案组

    很多大案悬案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比如“婴儿砂锅粥”、“狗头人身”、“人鞭药酒”……这些案子背后都有很多未公开的秘密。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辛亥革命,大浪淘沙;民国初年,风云际会。激烈的血战,惊天的权谋,让民国历史更显悲壮!孙中山角力袁世凯,双峰并峙逐鹿中华。宋教仁创建国民党,功业未成身先死。对于过往之事,蒋介石为何极力掩盖?首义元勋恃功生骄,黎元洪暗施黑手。身居总理高位,唐绍仪弃官私逃为哪般?巨匪白狼流窜各地,北洋名将全力围剿……大民国时代,英雄辈出,乱云飞渡。熙熙攘攘的历史长河,奔涌向前。在长河深处,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 步步生情

    步步生情

    许氏集团董事长许绍雄的千金许如珠意外撞到男友宋锦和与凌萱私情,受到刺激,与沈浩淼结婚。婚礼当天,警察突然出现拘捕许绍雄,许如珠母亲失足坠楼身亡,许氏旗下的彩虹堂破产。随着真相渐渐浮现,许如珠才发现沈浩淼接近自己另有目的,不由心灰意冷,毅然离开沈浩淼,决意重建彩虹堂……
热门推荐
  • 战国世纪

    战国世纪

    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来临,整个天下充斥着硝烟与战火。一个新的世纪即将到来,它的名字叫做:战国!
  • 驱魔世纪

    驱魔世纪

    在这一个世纪,魔在大陆上横行无忌,无论妖还是人都无法单独战胜,人和妖不在相对,而是站在同一战线,共同对付魔。本文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友情,爱情,热血。
  • 红眸的征程

    红眸的征程

    这是未来世界的故事!这是异族侵入、外星人肆虐我地球时,我人类同胞反抗的故事。介绍本书中几种重要的变异人:(新书:还请各位多给关注,小鱼先谢过各位大大)
  • 绝色狐后乱天下

    绝色狐后乱天下

    “凌寒......”她仰头一吻,不过蜻蜓点水,却已经足以够他温暖一生,雪然,这一世,有你无憾。上一代的恩怨情仇,书写出一段江湖、皇室和百年世家的恩怨情仇,凤鸾嫁衣的现世,更是解开了一段仙界与魔界的纠纷。“我,上官绝汐,是终究要回到仙界的。”而这一代......清冷质子、冷心帝王、霸气王爷、绝尘神医......“然儿,好像...你是孤的王后吧......”绝色狐后,当真是乱了天下!(简介无能,内容嘛,作者敢打包票保证精彩!)
  • 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传统米制品加工技术

    本书共分为六章,内容涵盖我国各地具有传统特色的米粉、米糕、米粥、米饼、油炸米制品、汤圆等米制品的加工技术,重点介绍了250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米制食品加工实例的原料配方、技术要点和产品特色。本书内容详实,结构清晰,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书适合米制品加工企业、传统食品加工作坊的生产技术人员及食品餐饮从业人员使用,也适合广大城乡家庭使用。
  • 易筮通变

    易筮通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爱过你没有然后

    我爱过你没有然后

    那年她12,与朋友吵架,所有人的指责令她痛哭,只有他,轻声安慰她"别哭了,你还有我啊"...那年她13,正值小升初,父母和老师所给的压力使她一度想离家,只有他说"没事,我还在"后来她荣誉满房,又想起他,孤身一人来到他居住的城市,想起当时许下的承诺,找到他的学校,却亲眼看见了一个不想面对的事实...是我太傻,才会相信你的话,多年后你和她情深似海,还能记得我吗?我爱过你,没有然后了...----叶雨熙
  • 剩女我最大

    剩女我最大

    以剩女柳苏苏和离异陈文栋感情纠葛为主线,叙述了大龄女青年对爱情的不敢碰触和对婚姻的盲目慌张,三个女人不完满的爱情与婚姻经历,尽显了爱的此岸纠结了众多无法泅渡到彼岸的因由,而三个女人对生活的坚强态度又使人欣慰和鼓舞,毕竟有些感情注定只属于曾经的刻骨铭心。
  • 挖墓人手册

    挖墓人手册

    学渣青年周家明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爷爷的《挖墓人手册》,从此走上了一条凶险诡谲的灵异之路
  • 三侠剑(上)

    三侠剑(上)

    清康熙年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绿林高手三侠(神镖将胜英、震三山萧杰、九头狮子孟凯)、三剑(艾莲池、红衣女、夏侯伤元)替天行道,扬善除恶,做了许多行侠仗义之事,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但也与武林邪恶势力结下了不解之恨,因而矛盾斗争愈演愈烈。以秦尤为首的武林败类屡屡设计要杀害胜英及其师徒,使胜英等人时时身处险境。胜英等人无所畏惧,在众英雄豪杰的帮助下,大展才智,屡挫敌手,最终消灭了秦尤等恶势力,并促使台湾王郑克塽接受招安,台湾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