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更大的悲剧还在后面,1997年8月31日凌晨,戴安娜和男友多迪·法耶兹驾驶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离开法国巴黎旺多姆广场豪华的雷滋饭店,沿塞纳河畔回自己的私人住宅。7名摄影记者骑着摩托紧追不舍。为了摆脱记者的骚扰,轿车加速飞奔后失控,在帕尔马桥下长达数百米的隧道中撞上了水泥柱。豪华奔驰轿车变成一堆模糊难辨的废铁。
警方闻讯赶来,消防队员花了近两个钟头的时间,才把血肉模糊的戴安娜从撞坏的轿车里救出来,随即送往距离出事地点6公里外的巴黎外科医院紧急抢救。
戴安娜伤势严重,手臂骨折,大腿严重划伤,脑震荡,胸部大面积受伤,生命垂危。医生对她进行开胸手术,但终因伤势过重,无力回天。一个多小时以后,一直守候在医院的法国内政部长舍维尔瓦和院方宣布:戴安娜因胸腔大出血,于1997年8月31日凌晨4时26分死于手术台上。
一代佳人魂断巴黎,年仅36岁。噩耗传来,整个英伦三岛、特别是伦敦为之震惊,正常生活几乎停顿。
8月31日晚7时,戴安娜的遗体由当天专程飞往巴黎的查尔斯王子和她的两个姐姐护送,运抵伦敦西北部的诺索尔特空军基地。英国首相布莱尔亲自在机场迎候。
戴安娜的灵柩上覆盖着带有王室标志的绒毯,上边摆放着一个由白色百合花编制的花环。8名皇家空军士兵抬着她的灵柩,缓缓走向停放在机场的灵车。没有仪式,没有哀乐,没有讲话。12分钟后,灵车向一座私人殡仪馆驶去。午夜时分,戴安娜的遗体被送入位于伦敦市中心圣詹姆斯宫的皇家教堂。
此时,白金汉宫、圣詹姆士宫以及戴安娜生前独自居住了5年的肯辛顿宫,到处人如潮水,一片花海。列队签吊唁册的青年男女排成长长的队列,要等上6小时、甚至一整天才能如愿以偿。举殡前夕,各地乘火车、巴士涌向伦敦向戴妃致最后告别的人多达100万之众。为了占据一个有利位置,不少人席地而卧,更多的是不眠不休。
戴安娜的不幸去世给英国王室出了一道难题。由于她已经与查尔斯王子离婚,不再是王室成员,王室将以何种规格对戴安娜进行安葬?
1997年9月1日,英国王室宣布,决定不为戴安娜举行国葬,而是在9月6日为这位“特殊的人物举行特殊的葬礼”。这一决定引起了不少英国人对王室的不满。
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9月5日,即戴安娜葬礼的前一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全国发表讲演,向戴安娜致以敬意。她说:“她是一位杰出的、富有才华的女性。无论在她开心之时还是心情欠佳的时刻,她总是保持着微笑,用她爽朗的笑声和爱心去温暖和激励他人。
“我钦佩她,尊敬她———因为她为他人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承担了重要的责任,特别是对她的两个儿子。没有哪一个认识戴安娜的人会忘记她。那些成千上万还没有见过她的人,一旦感到自己了解她,就一定会记住她,怀念她。我希望无论我们明天在何处,都能够加入表达我们悲痛之情的行列,感激她短暂而贡献巨大的一生。这是一个向全世界表达我们不列颠人民的悲痛和尊敬之情的机会。
“安息吧,戴安娜!
“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将感谢上帝让她给许许多多人带来的幸福。”
1997年9月6日,全世界24亿观众通过电视屏幕观看了戴安娜这位“特殊人物的特殊葬礼”,目睹了600多万英国民众向一周前在巴黎车祸中遇难的威尔士王妃———戴安娜最后道别的悲壮场面。
当天清晨,当英国人在一片愁云惨雾中迎来第一道曙光时,成千上万的民众就从四面八方涌向伦敦。据警方估计,大约有3万人在伦敦街头和公园露宿,等待黎明的来临。
上午8时,6名身着红色紧身制服、身材高大的威尔士卫队卫兵将披盖着王室旗帜的戴妃棺柩抬到肯辛顿宫前的一辆炮车上。棺柩上放着3个花环,分别由白色的百合花、玫瑰花和郁金花编织。花环由戴妃的弟弟斯潘塞以及她的两个儿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所献。郁金花花环上夹着一张小卡片,上面只有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妈咪”。
随后,12名负责抬棺的威尔士卫队士兵,紧随在6匹英国皇家骑兵战马拖拉的灵车两侧,缓缓向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前进。6匹战马上分乘着6名骑兵军官。
从肯辛顿宫通住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街头两旁,人们不时向灵车投去鲜花,表达他们对戴妃的怀念和敬意。灵车每行进一分钟,大教堂的钟声就敲响一次。两公里的路程将近走了两个小时。
当灵车经过白金汉宫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及王室其他成员向戴安娜垂首致意。
女王的丈夫菲力普亲王、戴妃前夫查尔斯王子、戴妃的弟弟斯潘塞以及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在灵车抵达圣詹姆士宫外时,开始跟在灵车后面行进。
为了这场“特殊人物的特殊葬礼”,英国王室打破了礼宾惯例。当女王乘车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时,白金汉宫上空降下了王室旗帜,换上了英国国旗并降半旗致哀。
上午10时,戴安娜的葬礼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庄严举行。教堂外数百万人在海德公园、肯辛顿宫外等地通过电视大屏幕观看了实况。97岁的英国王太后也拄着拐杖来与戴安娜道别。
参加葬礼的还有英国首相布莱尔,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卡拉汉和梅杰,美国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约旦王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夫人,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著名歌星帕瓦洛蒂等演艺界明星。
人们还特别注意到,与戴安娜一道在巴黎丧生的男友多迪·法耶兹的父亲———埃及亿万富商,伦敦豪华的哈罗兹百货公司的董事长穆罕默德·法耶兹也参加了葬礼。
在唱诗班优美的赞美诗声中,戴安娜王妃的两位姐姐分别朗读了一首抒情诗向她作最后的诀别。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悼词中说,从戴安娜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希望和爱心,但三者之中,最伟大的就是爱心”。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悼词,他说:“感谢上帝赐予我们戴安娜王妃,她的生平是那样打动人心。感谢她那么平易近人,感谢她那么富有魅力,富有同情心。我们怀念她那银铃般的笑声,而更重要的是她随时准备帮助这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无依无靠的人们。她以自己的温暖点燃了许多人的希望。她的可贵的品质和同情心使她富有魅力,赋予我们力量。”
戴安娜的弟弟斯潘塞在葬礼上发表了一篇不同寻常的悼词。他在悼词中剖析了戴安娜的内心世界,他说:“无论别人如何倾倒于她的魅力,无论鲜花和掌声如何令人心醉神迷,她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祸福无常的不安全感,所以她几乎是孩子气的尽力向他人行善,以减轻对自己不配享有这般荣耀的负疚感。”
他说:“毫无疑问,这次她正准备开始新生活。她无数次地谈到她想离开英国,主要是因为她受不了报界对她的态度。我想她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她的善意总是遭到媒体的冷嘲热讽,为什么他们总是有一种把她捧杀、骂杀的癖好,这让她大惑不解。
“我想惟一的解释就是这种至诚的善对那些媒体构成了威胁,就像光明和黑暗一样难以共存。戴安娜这个名字来自于古代神话中的一位狩猎女神,可她最终却成了别人捕猎的对象,并因此而丧身,这真是对这个名字的莫大讽刺。”
在谈到戴安娜去年与查尔斯王子离婚被取消“殿下”称呼一事时,斯潘塞说:“她不需要王室的头衔去施展她那特有的魅力。”他的讲话在教堂内外激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葬礼上,戴妃的挚友、英国著名摇滚歌星埃尔顿·约翰含着眼泪,一边弹奏着钢琴,一边演唱了由著名抒情诗人伯尼·托平改编的《风中烛光)的歌曲。原歌曲系托平为悼念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而作。戴妃与梦露一样也是红颜薄命,36岁芳年香消玉殒。歌词唱道:
别了,英格兰的玫瑰,
愿你永远盛开在我们心扉。
你的仁慈之心
泽及生灵涂炭的大地。
你唤起国民,
你向苦难者倾吐心声。
你今已归天去,
星星谱写出你的芳名。
在我心中,你的生命,
就像那风中的烛光:
在那烟雨茫茫的黄昏,
也永不泯灭。
你的足迹将永远印遍
英格兰的翠绿山岗。
你的烛光虽已熄灭,
你的芳名将永世长存。
这首悲壮的乐曲令参加葬礼的戴安娜的两个儿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肝肠寸断,泪如泉涌,拨动了教堂内外成千上万同情戴安娜不幸遭遇的人们的心弦。
仪式于11时结束,英国全国静默一分钟向戴安娜致哀。
随后,戴安娜的灵柩被送往她的家乡———位于英格兰中部北安普郡的奥尔索普镇,她被安葬在奥尔索普镇附近一座绿树环绕的湖心小岛上,墓地周围是由无数鲜花组成的一个大花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