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82800000021

第21章 战略(10)

如果麦克唐纳能够很好地执行交给他的任务,并且拿破仑又能充分利用他在徳累斯顿的胜利成果,那么有一个看法肯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同:拿破仑的作战计划一定会取得非常辉煌的胜利,这主要是基于他的行动计划的基础是内战略线和内战略阵地,采用的是双向心半径形式的作战线。如果你对他的1796年的意大利战局和1814年的法国战局有详细的研究,那就一定可以判断出他的计划会获得很大的战果。

根据拿破仑在萨克森作战的遭遇来对中央作战线进行评价,到底是不是正确的?为了对此进行证明,还必须补充一个重要的情况:他的作战正面的右翼和后方,都因为受到波西米亚边境的地形而被包围。这实属少见!不过,我们决不能将具有这类缺点的中心位置跟没有缺点的中心位置同等看待。当拿破仑在意大利、波兰、普鲁士和法国境内采用这一个体系的时候,他是不会让敌人有机会从翼侧和后方来突袭自己的部队的。虽然在1807年奥地利能从远处对他造成威胁,不过当时的奥地利已经跟他保持了和睦的关系,并且已经被解除了武装。

在对一种作战体系进行判断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大前提,即交战双方的利弊条件应当一样,但是1813年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双方部队的情况上,都不一样。我们虽然可以不具体论述这一事实,但是它可以证明对我进行严厉批评的人是多么的轻率。当时拿破仑虽然运用了这些原理,但是都是最基础的、最简单的态度,以致不仅没有像过去那样认真研究战斗,反而变得更加轻率。那些严厉批评我的人却引证拿破仑部将在卡茨巴赫和登涅维茨的这些失败战例作为推翻这个基本原理的依据,这不是非常荒谬吗?事实上,如果一支军队将自己的全部力量向其他地点投递,自己受到了削弱,结果犯错了,对监视军的作用不满足,而是硬要进行致命的斗争,那这种自我吹嘘中心位置体系又会有什么优越性呢?按照这种逻辑,正确运用原理的有可能变成敌人,而不是采取内线作战的部队。除此以外,继莱比锡会战之后的会战很快证实了这些有争议的原理的正确性。拿破仑在香槟的防御战,从布里安会战至巴黎会战,都完全可以证明集中主力于中心作战线这一原理的正确性。

这两次著名会战的经验可以表明,出现了一个战略问题是用那些以理论为基础的简单论点难以解决的。据此可以说明,当军队拥有非常强大的兵力时,内线作战的体系就相应地失去了它的优越性。我深信,就算是最伟大的行动,也会因为想要保障他的胜利而进行规模巨大的准备工作而遭遇失败,对这一问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深信如果一支十万人的部队占领了一个中心位置,与各自拥有三万至三万五千人的三支孤立部队进行作战,就一定会比一支四十万人的部队与各自拥有十三万五千人的三支部队作战,更有将敌人各个击破的把握。其主要理由如下:

(1)如果仔细加以注意,我们会发现要想在会战日同时将如此多的军队投入战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一支十三至十四万人的部队,可以更加容易地与兵力上更为强大的敌军进行对抗。

(2)如果这支部队被逐出了战场,那它至少还拥有十万人的兵力,足以保障自身有秩序地撤退,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过大的损失,并方便与另外两支辅助部队中的一支进行会合。

(3)人数多达四十万人的那支军队,虽然居于中心位置,但是它所需要的给养、弹药、马匹和其他一切物质器材都要相应地增加。这便会导致部队的机动性大大降低,使其难以由战区的这一位置转移到另一位置。更不用提那些天然环境的限制,如此众多的部队的给养很难由这个地区获得保障。

(4)最后,显而易见,如果军队居于中心位置,其用以针对敌军两个外线作战的两支部队都各自需要有八至九万人,这是因为它们接到的命令是各自对十三万五千敌军的行动进行迟滞。如果监视军的指挥官十分愚蠢且十分好战,那么就有可能遭遇失败,而这样的结果所导致的危害将远远超过主力部队所取得的胜利。

虽然我们面对了这些疑问和不太充分的理由,但是如果是我来指挥军队,一旦面临我在上文中提出的最有利的时机,我一定会让我的军队占领内线位罝,这是毫不动摇的;但是,如果出现了任何其他情况,我会根据上述原理命令军队指向敌军作战正面的一翼,然后任凭敌军按照与此相反的原理行动。这已由欧根·萨瓦、马尔波罗、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的战争实例证实了我的信念,我坚信这些信念一定能够实现。

这是因为,我要开始对看似是无比正确的原理进行辩护,在此,我要利用这个机会来回答那些虽然闻名遐迩,却十分狂热和不公正的作家向我提出的那些根本毫无根据的异议。

首先,我要对巴伐利亚上校克西兰德的意见进行回答。这位作家在他自己编写的《战略教程》中,经常会将我认为是基础的原理进行错误地解释。诚然,他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但是他在最新出版的一本小册子里和一个期刊上承认,他之前对我的著作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和具有讽刺意味的。早在发表我的答复之前,他就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是,这些言论并没有妨碍他在第二版中重复他对我的攻击。

他的认错是如此真诚,让我认为没有必要再一次重复我对这一问题的意见。可是,因为他的著作会披着真正科学传统的外衣去诱惑读者,所以为了保证战争艺术的利益,我还是应该发表意见,以反驳他对我的指责:他如此指责我,说我曾经费尽心机将一套离心体系拼凑出来,可是最后又回到了向心体系。

在这里,我重申:完全不存在这种矛盾,把它加在我身上的言行是轻率的,在我看来至少是不合乎逻辑的。过去,我从来不曾绝对主张过一种向心的作战体系,抑或是离心的作战体系。我全部的著作,目的都是为了证明,战略原理永远是不会改变的,同时为了进一步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作战,如果想要符合艺术地取胜,就一定要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所以,不管是离心的作战还是向心的作战,其结果可能非常好,也可能非常坏,而上述的结果完全要依据当时敌我双方所处的情况而定。比如说,如果主力从中心位置转移出来,准备沿着分散的方向行动,以便对两支采取外线作战的敌军加以分割并各个歼灭时,我军就比较适合采取离心体系作战的方式。1767年,腓特烈就曾经采取过这种机动,从而于战局最后在罗斯巴赫和莱顿(利萨)取得了非常辉煌的胜利。而拿破仑所有的作战绝大多数采取了这种体系,精确计算行程是他最喜欢的机动,他十分善于将人数众多的主力部队集中在中心位置,这样做就使部队在突破或迂回敌人的战略正面后,采取离心方向分兵对敌人实施追击。分割被击败的敌军就是这种机动的目的。

与此相反,向心作战体系也有其优点,不过却要在下面两种情况下:a.作战的目的是企图在敌人到达之前,把我军已经分散的几部,先行集中于某点;b.我军可以分兵两路,以同一点为进攻目标,同时在外在环境特别有利的情况下,不会被更集中的敌军察觉并各个击破。

但是人们还是可以就此提出一套与此相反的体系,当然,其结果也将完全相反。由此我们便可以确信,原理绝对是不可违反的,但是原理也不能与作战体系互相混淆。实际上,在上述两种如此有利的情况下,采取向心作战,会取得胜利,但是如果敌我双方所处相互位置完全不同,如果还是采取这种向心作战,反而会带来坏处。举个例子,如果我方有两支军队,同时从相距很远的两点向敌人做向心运动,当时敌人的兵力正处于内线,

彼此间的距离又很近,那么这一运动的结果可能是敌人先于我方会合,这样就导致我方两支军队的机动必将遭受失败。1796年,莫罗和茹尔当在对卡尔大公的作战中,这种情况就曾经发生过。甚至当从一点出发,或从比杜塞尔多夫与斯特拉斯堡之间的距离近得多的两个点出发,都有遭遇这种危险的可能。维尔姆泽和克瓦斯达诺维奇的向心运动的纵队,曾经试图沿加尔达湖两岸向明乔河运动,这样做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呢?难道由于拿破仑和格鲁希向布鲁塞尔的运动所造成的大祸已经被他们遗忘了吗?他们两支部队由桑布莱夫出发,向该城做向心运动,前者途经卡特尔布拉,后者途经瓦夫勒;而布吕歇尔和威灵顿就在战略内线作战,因此比他们更早地集中。结果,滑铁卢一役遭到了惨败。这个例子向全世界证明,如果违反了战争原理,必然会遭到惩罚。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作战体系,它之所以很好,那是因为它符合战争原理。我从来没有说过这些原理是由我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其实它们永远都是存在的公理,这些公理已经被恺撒、西庇阿和古罗马执政官尼禄和马尔波罗及欧根·萨瓦等一样地(如果不说是更好地)应用了。但是,我坚信我是第一个在一本书中证明了这些原理存在的人,并且指出了应用这些原理的一切主要好处,并从证明中引出了具体应用这些原理的原则。只要是那些在军事问题上的有识之士,一定都会理解这些原则并且遵守它们的。一种教条的形式,对于教授们来说,或许更为适用,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是,如果对象是青年军官,那我就有理由怀疑了,这种教条形式能否像《论大规模军事行动》中所采用的历史形式那样能够清楚,简单,易懂,并且富有教育意义。

那些批评我的人,对我采用的“作战线”这个概念进行了指责,他们并且得出结论说,河流才是真正的作战线。这种论断是非常奇怪的,因为没有人会相信,多瑙河和莱茵河是军队可以在上面行动的作战线,这些河流顶多也就能够作为补给线,用于缓和运输,如果要勇于防御和机动,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最髙统帅能创造奇迹,他的军队能够在水上行走。或许我的批评者会狡辩说,他所说的是谷地,并不是河流本身。那我就必须指出,河流和谷地完全是不同的两种概念,谷地也是面,一定不能看成是线。

因此,无论是从地理含义来看,还是从教学法理论而言,这样的定义

都是非常不确切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容忍这种说法,我们就会看到,这条可以用作一支军队作战线的河流应该始终顺着这支部队运动的方向流去。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是相反。大部分河流如果作为防线还是比较有利,但是作为作战线就不一样了。莱茵河不论对法国或德国来说,都算得上是一个障碍。多瑙河对土耳其和俄国是个障碍,而西班牙的障碍是埃布罗河,意大利进攻法国的障碍是罗讷河,易北河、奥得河和维斯瓦河,对从西向东或由东向西运动的军队来说,则是一个障碍。

提到道路,它的说法也不是正确的,因为我们不能够说,通过施瓦本的一百条道路就是一百条作战线。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道路,就不会有作战线,但是道路本身并不能够成为作战线。

我对这一点说得可能有些多了,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战略运动的基石。读者们可以对我的观点就行论战,并且发表意见。至于我,从内心里是真诚地想促进科学进步。此外,我还想要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已经对此做出了贡献,但这绝不是因为我自尊心的缘故。

战略线

我们在中,曾经提到过主要功能不同于作战线的机动的战略线。给战略线下个定义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很多军人常常将战略线和作战线张冠李戴。

在中我们讲到,战略线一般有好几种。在这里我们不对由于其所处位置和国家地理形势关系而属于一般性重要战略线以及永久性重要战略线多做研究,如多瑙河和马斯河之线,以及阿尔卑斯山脉和巴尔干山脉。之所以将它们略讲,是因为它们包含在之前讲过的战争区的决定点和防线的范围;从自然地理角度去看,这些完全是研究欧洲军事地理范围应该处理的课题;再者,如此大范围的地理讲解,也没办法在这个领域做出了经典范例的卡尔大公对南德意志的细致讲解完全一致。

“战略线”也代表所有由某一要点至另一要点之间的、所有最短的和最有利于我方的交通线,以及连通我军的战略正面和所有各目标点的交通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大量的这种交通线交错于整个战争区内。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路线,仅仅是其中至少在某一时机为我军执行某种任务时所必须使用的路线。因此,在为整个战局而设计的中心作战线同战略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战略线是不固定的,是像军队的作战行动一样随战局而动的。

最后,除物质战略线和地区战略线之外,我们之前讲过,还有一种在配置和选择方面包含上述两种战略线特征的战略线。这种战略线能够影响各种不同类型的行动的制定,因此被称为机动战略线。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第七特种部队

    第七特种部队

    我们被称为魔鬼,我们像幽灵般不存在,我们像野兽般的狼群战斗,用热血与无限忠诚铸造中国特种部队的魔鬼荣誉!我们活着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战斗,战斗,战斗,战斗……直至死亡!——————(新疆)第七特种部队魔鬼特别行动组!PS;本文在铁血连载已经完成,后续解禁的VIP章节会继续在创世上传。新书《华夏佣兵》创世首发!!
  • 国家荣耀之龙影战争

    国家荣耀之龙影战争

    原本生活平静的大学生意外的加入国家最神秘的安全机关——MSS,与全世界的恐怖分子以及各国同行展开地下战争的同时,他发现一个诡秘而庞大的组织正在渐渐浮出水面……
  • 当一个好兵

    当一个好兵

    《国与家》我把忠诚刻在那块坚硬的岩石上我将荣誉铺在那抹柔软的草地上烈火烤熟了我本不宽阔的肩膀子弹刺透了我以为坚硬的胸膛让我倒向祖国的方向我渴望祖国母亲的臂膀让我倒向家的方向我想看到远方的爹娘
  • 岭上花正红

    岭上花正红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热血的战士,为理想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为了大义,舍弃爱情,最终用血和情交织出一部血泪史……
热门推荐
  • 长发飘飘的日子

    长发飘飘的日子

    六辑文字“柴火边的童话”、“秋天里的微笑”、“落寞中的梧桐”、“四季里的书香”、“感恩的心”、“雀巢的温暖”就像晶莹的珍珠,被一条丝线贯穿起来,作者的故园情结、校园风采、生活情趣瞬时跃然纸上。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日子美好而温暖。
  • 极道战国私房爱

    极道战国私房爱

    从小被家里当成男生养大的韩非,迫不得已前往一所十分偏远的战国学园报到,在途中却被身穿古装校服的妖孽男误会成是男生,从此被安排住进一等男生宿舍“咸阳宫”。 怨念不已的她,每天都在以战国时代风格为主的学校里被学生会主席嬴政折磨……但看着嬴政统一战国学园的大业,身为韩班武将的韩非陷入了迷茫,而在他冰冷的眸子下那神秘的身世,却又将韩非一天天吸引……
  • 恶少的贴身女佣

    恶少的贴身女佣

    为了逃脱家族联姻,她离家出走,却被拐卖到山村里,她逃走,又被抓回,无意间成为恶少的贴身女佣,他邪恶、过分、欠扁,还喜欢嘿嘿嘿,被出卖、被利用、被压迫、被掠夺,还要跟她抢宝宝。MD,别以为装作不认识本姑娘,本姑娘就能饶了你!!!
  • 网游之浮生暗渡

    网游之浮生暗渡

    《红颜江湖》里一个脑袋上顶着“问鼎天下”几个大字的男号,相当无语的望着仓库里那一堆金光闪闪的装备。谁能告诉他,这是怎么回事。。。他明明买的是一个满级的小号,为毛仓库里一堆金光闪闪未开封的顶级装备?随便一件都比排行榜第一的那个好无数倍!!!妈蛋,连镶嵌的石头都是顶级的!这是一个人妖和一个妖人女干情的故事,各种坑爹,各种忧郁!
  • 重生怜女金命

    重生怜女金命

    原本以为她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小命,可谁成想竟然在另外一个女孩身上重生,虽然她什么都不会,但是她却拥有最可贵的亲情,随着命运齿轮的转动,她变的耀眼,拥有最贴心的爱人,终究成为珠宝设计师中最闪亮的星星。
  • 妩媚王妃斗法妖孽王爷

    妩媚王妃斗法妖孽王爷

    被最爱的人背叛的她,心灰意冷,本想讨回公道,却遭狠心推下悬崖,谁知她命不该绝,灵魂穿越来到另一个时空,可是谁来告诉她为啥会穿到一个容貌被毁的女子身上,还偏偏遇到将她推下悬崖的仇人,也好这样就可报她前世之仇!!不过那个帅的一塌糊涂的冷血王爷为何总爱护着她的那个仇人呢?是她找来的救兵吗?没关系救兵一样收拾他,且看丑女何以斗帅男!
  • 无限冰尘

    无限冰尘

    森白的骨架支撑躯体;深红的血液流淌全身;跳跃的精神闪耀智慧的火花;神秘的灵魂见证存在的意义。……人,不过如此!……活着,不过如此!……但是……如此,便够了!
  • 我的青春天使

    我的青春天使

    在这冰冷的城市里地铁的某一天,凭一种男人的自觉,当和你四目相接,缘起缘灭,却让我承受着份残缺,我们的过去以不能重现。……………带着一点点城市的余温,忘记月光,忘记烟火,忘记那些烦躁。忘记那些浮夸,走进一段纯净的情感……………
  • 说人与说诗

    说人与说诗

    这是一本抒情散文,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说人和说诗的角度,写出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作用等,让读者对诗歌有进一步的理解。
  • 毒妃嫁到:鬼王难驯服

    毒妃嫁到:鬼王难驯服

    她一面是夏家放养在外,天生废柴,不受宠的庶出七小姐,一面是江湖上赫赫有名,阁中美男三千,风流翩翩的“毒公子”,绿竹阁阁主。穿越重生的她,这一世,只想逍遥自在,却不想,家族突然急招,馅饼从天而降,砸在她的头上,不知是福还是祸。“夏家七女,温婉贤淑,朕特赐婚,配于静王爷。”他本是文武双全,年少战功赫赫,皇帝最疼的儿子。却在一次战争中容颜尽毁,武功尽失,成为口不能言的废人。被皇帝封王赐名“静”,安于京城府邸休养,却权力不减,宠爱依旧,某天突然请旨,求娶夏家废物七小姐,一时之间,京城哗然。一个废柴,一个废物,也是绝配,却不想,他们皆是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