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82800000025

第25章 战略(14)

点的喀尔巴阡山脉、厉森山脉、埃尔茨山脉(克鲁什内山脉),黑森林、波西米亚森林、孚日山、汝拉山——上述高地在组建的要塞体系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尽管髙加索山和大阿尔卑斯山都很高,但我之所以没在这里讲高加索山,是由于该山完全不能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刚才讲到的那些边境中,防护能力最突出的,就是法国与皮埃蒙特交界的区域。斯图拉河和苏萨河河谷、阿让特伊通道、热内夫勒山口、蒙塞尼山口——仅仅这几处可以通过的地方,都设置了石炮台加以防护。而且,在从谷地到达皮埃蒙特平原的出口建有大型要塞,显而易见,这几乎是不可攻破的障碍。

可是,又不得不承认,面对这些凭借工兵技术建造的优良要塞,敌军总是能想出办法通过。原因如下:第一,在谷地里建造的小型工事,敌人可轻易攻占;第二,勇敢的部队总是能够找到道路的,有些地区一直被看作是无路可行的,可是经敌军实施一些操作,就能够造出一条新路。法兰西斯一世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战役,加亚尔为此描述得非常细致。拿破仑穿越圣贝尔纳山口的行军,连同向斯普吕根的奔袭,也被马蒂厄·迪马描述得非常精辟。这些都能够解释拿破仑对这位指挥官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他说:“只要能通过一个人的地方,就能通过一支军队。”这句名言或许有点夸大其词,但是可以突出地显示出这位名将的一些特性;他本身就凭借这一思想获得了许多成功。后文,讲解山地战时,我们再进行详细阐述。其他地区同样有许多能够掩护自己的大河,虽然这些大河没有正好流

经边界线,而且还距边界有不小的路程,即不经过第一条防线,也不邻近第二道防线。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大河尽管能将两个国家分隔两地,却无法阻止它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任意一点都称不上真正的边界线。所以,当摩尔达维亚依旧在土耳其人手中的时候,多瑙河是比萨拉比亚和奥斯曼帝国的边界这个说法就是不成立的。由此可知,莱茵河也永远没有将法国和德国真正地分割开,因为在该河右岸建有法国的许多要塞,而德国拥有该河左岸的美因兹、卢森堡,并建立了曼海姆和威塞尔两个桥头工事。

然而,若要说多瑙河、莱茵河、罗讷河、易北河、奥得河、维斯瓦河、波河和阿迪杰河,也都无法在某一地段真正发挥国界线的作用,那我们还是要确信它们是永久的防线,也一定要相信它们在足以掩护作战正面的防

御体系中的各构成点上还可以提升防御能力。因河是这类边界线的一个典型例子。该河位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之间,

南临蒂罗尔山脉,北靠波西米亚山和多瑙河。它狭窄的正面通过帕绍、布劳瑙和萨尔茨堡等要塞布置防御。劳埃德曾极具诗意地将这条边界线形容为三个美丽的要塞做屏障,一条汹涌的激流做壕沟的铜墙铁壁。然而,他却多少夸大了这条边界的真实作用,因为1800年、1805年和1809年的流血战争将他所说的“无法靠近的”这个形容词否定了三次。

欧洲大多数国家,除了没有像阿尔卑斯山和因河那种广阔的边界,还多位于广袤的平原地带,即便是山地也有大量地方可以通行。因为本书没打算对欧洲兵要地志进行讲解,所以在这里只对一些通用于所有国家的基本原理简单介绍。

当国家的四周是空旷的地形时,在那里设置大量的要塞,并组成一条面面俱到的防线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建造需要大量兵力驻守,而且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敌军的入侵。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一些要冲地带设立要塞,其任务不是拦截侵入国境的敌军,而是给敌人在前进的过程中设置障碍,并且掩护我军行动,辅助我军战斗,直至取得胜利。

诚然,若只凭借要塞自己的力量,完全阻止敌军的脚步,是不现实的。然而,要塞能给敌军制造阻碍,促使敌军分兵作战,增加行程。而且,要塞对于战斗部队来说,拥有如下好处:能够为部队的行动供应给养,假设要塞坐落于河流沿岸,还可以掩护部队渡河,保护部队的贮存物资、周边环境和行军,特定情况下,要塞还可以保护部队的安全。

综上所述,要塞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军事行动的结果。然而,因为要塞的建筑形式,以及攻防能力,都取决于专业工程兵的技术能力,若要具体讨论这些事例就超出了本章节的范围,因此这里我们仅仅讲解与战略有关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要塞的修筑位置的问题。其次,是搜集情报,确定是否有要塞能过而不攻,是否有要塞非夺不可。最后,是要塞争夺战和要塞外的防守部队的联系。

要塞的选址如果合适,就便于开展军事行动;反之,要塞的选址如果没能选在主要方向上,就会影响军事行动的效果,会变成部队的包袱,使

部队分心防御,进而消耗部队的战斗力;更加会变成国家的一个负担,空耗国家的人力和物力,造成不必要的消耗。我断言,在欧洲大陆上能够找到许多这样的要塞。

如果要在国家完整的边境线上设置连贯的要塞,那是无益的。认为这个体系是沃邦建立的是不对的,因为沃邦不仅反对这个体系,甚至还和鲁瓦——一位打算建造大量无益要塞的官员,对这个问题做过争论。战争艺术相关的这个环节,我们能够总结出下列几个原理:

(1)在国家的边境与首都之间,要有三条梯次设置的要塞线,实施掩护。第一道线上需要建立三个要塞,第二道线上也要建立三个要塞,而在第三道线上,也就是国家实力中心的附近,需要建造一个大型军事要塞。如此就能够让国家边境的每一区域都建有一个近乎全方位的防御体系。如果一个国家有类似的四个正面,如此则需要有二十四至三十个要塞。

或许有人会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数量过多,并且奥地利就没有达到这个数量。然而,还必须看到,法国在其三分之一的边境上(从贝桑松至敦刻尔克)就设置了四十多个要塞;就算这样,在第三线上,也就是它的首都的实力中心附近,还嫌防御过于松懈。几年前设立的对这些要塞进行估价的一个委员会,曾计算出结论说,要塞的数量还稍嫌不足。这说的并不是要塞的数量太少,而是指,第一线建的要塞太集中,却没有建立在要点位置。如此集中的要塞需要维护的原因,仅仅是它们已经建造完毕。不得不想到,法国在敦刻尔克至巴勒一段,有两处正面,其一是从巴勒至萨瓦,另一个是从萨瓦至尼斯。另外,也要保护比利牛斯山走向的一条孤立线和大洋两岸的海岸线。如此一来,就需要防御六个正面;所以,大约得建四十至五十个要塞。所有真正的军人都会认可,这个数量可以满足需要了。由于面对瑞士和沿大西洋两岸的作战正面,对要塞的需求量,要少于法国东北部边境上的要塞需求量,若要让所有要塞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一定要巧妙地设计全部要塞的位置。如果认为,奥地利的要塞数量不多,那是由于它的附近都是像日耳曼帝国一样的小国,这些小国不仅没有进攻它的威胁,相反,还会与它共用自己的要塞。

再者,唯有拥有四个相似长度的正面的国家,所需建立的要塞数量,才能够和上述数字一样。普鲁士帝国因为从柯尼斯堡至梅斯建了一个楔子

形的防线,因此就无法如同法国、西班牙或奥地利那样设防。所以,部分国家,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抑或因为边界线太长,其所建要塞的数量,可以按照各自的需要调整,特别是当有必要增加海岸要塞时,更要加量。

(2)要塞的选址必须位于战略要点,就是之前所讲到的那些要点。在战术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塞附近不能存有能压制它的地形,我军进出方便,不易被敌军围攻。

(3)从自身的防守和保障友军作战的角度来看,最理想的位置,是既沿大河又可以控制大河的要塞。美因兹、科布伦茨、斯特拉斯堡和克尔等要塞,都属于这类最理想的要塞。

在确定这是正确的以后,还需要看到,如果要塞处在两条大河的合流处,且能控制三个作战正面,那会显得更加重要(莫德林要塞就是这类要塞的典型)。美因兹在美因河左岸有古斯塔夫斯堡筑垒工事,在右岸有卡塞尔,所以造就出了一个欧洲最大的军事要塞。然而因为它需要多达二万五千人的守军,所以这种要塞千万不要多设。

(4)经济活跃和有大量人口的城市的大要塞,可以供应军队大量给养。这类大要塞,有小要塞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当地居民可以参与防守时,就更加有利。梅斯能够抵挡查理五世的所有部队,里尔能够限制欧根·萨瓦和马尔波罗的活动长达一年,而斯特拉斯堡则多次变作法军的屏障。在近几年的战争中,这些要塞最终被敌人攻克的原因,是由于全副武装的欧洲,集体向法国发动了进攻。然而,如果仅有十五万人的德军去攻击拥有十万人的法军,莫非德军可以无视这些补给良好的要塞,仅仅付出微小代价,就到达塞纳河吗?这一点我表示怀疑。

(5)在之前,战争依靠的是要塞、营寨和阵地。如今却不一样了,主要凭借成建制的武装力量,而不是自然的屏障和人造的障碍物。关于这两个方式,即便把其中一种极限化,结果也是失败的。发动战争的根本道理,就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创造两全的方案。

诚然,最根本的目标,终究是消灭敌人在战场上战斗的有生力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偶尔或许可以绕过要塞。然而,如果战斗只获得了少量成果,那么此刻最好就要留有余地地侵入敌国。这是一个很细致的问题,全部都要依照双方部队的位置、军力对比和百姓的态度情况,影响最终的

决定。

独自同法国战斗的奥地利,没办法再现1814年大联军所选择的方法。

所以,五万人的法军也不太可能像拿破仑在1797年一样,大胆深入诺里克阿尔卑斯山脉,为了攻击奥地利帝国的心脏。这些特例都受到一些巧合的,而从一般规律角度来看,是例外的因素所引发的。

(6)到这里可以做出下列结论:

①尽管要塞能被当作重要屏障,然而若错误使用,只能徒劳无功,如若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增强战斗力,反而会分散以至降低部队军力;

②一支部队如要歼灭敌人的野战军,首选是从要塞之间通过,实现目标,不过需要分散一定兵力控制敌军要塞;

③一支部队若要渡过一条大河,如多瑙河、莱茵河,或易北河,去攻打一个敌国,那么至少要先攻占一个敌人在河上的要塞,来保护己方的后背。收编了夺取的要塞后,可以进军扩大战果,并且用围攻部队顺次打击其他要塞。我军的战斗进程越远,对这些围攻部队打击其他要塞的任务越有利。

(7)尽管大要塞更优于小要塞,不过在百姓的态度友善时,也要认识到小要塞所特有的重要性;它们的作用,不是来抵挡容易被它们阻挡的敌军前进,而是辅助野战军战斗。在1813年,科尼格斯泰恩小要塞对法军的作用,如同德累斯顿大要塞一样有利,因为它使法军在易北河上拥有一个稳固的桥头堡。

在多山的国家里,一个小型的碉堡,如果位置险要,其作用甚至可能超过大的要塞,因为类似的小碉堡只是用来切断通道,而无需为一支军队做掩护。在1800年,巴尔德的那个小碉堡就几乎阻止了拿破仑军队想要穿过奥斯塔谷地的企图。

(8)因此在国境的周边,都需要有一到两个大要塞,来为部队提供掩护;此外还需要一些中型要塞和小据点,来辅助野战军作战。如果在内部的城市,能有城墙和护城河,那会更有用处,因为这种城市可以设置仓库、兵站、医院及其他设施,完全能够抵御打算进攻这种城市的敌军小队。如果这种城市是由本地民兵防御,而不分散我军的战斗力,那作用就更大了。

(9)如果大要塞位于战略方向之外的地区,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军队,都是一个巨大的悲哀。

(10)滨海要塞,只能在海战中,对设置补给仓库起重要作用。然而对一支陆军来说,却很容易导致其消亡,因为这种要塞让陆军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让他们相信其可当作可靠的依托。贝尼格森在1807年错误地认为能从柯尼斯堡得到给养补给,就把柯尼斯堡作为基地,最终几乎使俄军全军覆没。如果俄军在1812年没有集中在斯摩棱斯克,而是驻守德文斯克和里加,那就可能被赶到海边,与基地失去联系,最终一败涂地。

对要塞的围攻与部队的移动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类型。

如果进攻方不需要围攻要塞,而只要绕过要塞即可,那就一定要对要塞实施封锁,最少也要进行监视;当有几个互相距离很近的要塞时,就有必要留下一个整军的部队,在一个指挥官独自安排下,对这些要塞或实施围攻,或根据战况仅仅监视即可。

当进攻方准备夺取某个要塞时,一定要特别派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实施强力的围攻。而剩余部队则可继续进军,或者夺取阵地,辅助围攻。

旧时一直是用靠一支军队的全力去围困一个要塞的错误打法。使用这种做法,部队需要进入封锁壕线和对壕线。这需要同围攻一样的经费和人力。我们仅需再看一下1706年在都灵阵地上的经典战例,就能够完全推翻这种混合体系的战斗方式。当时,欧根·萨瓦亲王尽管只有四万人,却战胜了足有七万八千人的法军,就是因为法军尽管修建了良好的战壕,但还需要防卫长达二十四公里的防御工事,结果全线兵力分散,战斗力受损。

同类推荐
  • 武警建设讲座精选

    武警建设讲座精选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20多篇讲稿,主要内容包括时事政治与法规解读、前沿课题与实践研究、建队育人与带兵感悟、安全预防与管理探讨、机关业务与写作交流五等五个部分。书稿反映了武警建设工作的理论成就,供广大武警战士和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荒生之零时牧钟

    荒生之零时牧钟

    现如今社会!出现了新的种族,他们被称之为“翼人”!顾名思义!就是长着翅膀的人类。可是原人类却把他们视为异类!想要铲除掉他们!他们该怎么办?主人公张远航原本是伊莲卡国的第一皇子!伊莲卡的国王的位置就是属于他的!可是他却长出了一双翅膀!就是因为这双翅膀!张远航被驱逐出了皇室!流落到了民间,过着非人的生活!恨!在恨自己的这双翅膀的同时!他也恨着所有人!他要推翻旧社会!建立起一个属于翼人的国度!而届时!没有翅膀的人类则会成为传说!他能做到吗?
  • 中国诺门罕:1939

    中国诺门罕:1939

    1939年5月,春意黯淡的诺门罕,荒凉、寂静的草原,突然晌起枪炮声,战火东一片西一片地燃烧起来了。“我确实看重眼前这机会。斯大林搞大清洗;为我们打败苏军、建功远东提供了难得却又稍纵即逝的机会呀!”小松原道太郎说。伏罗希洛夫指着地图上的“诺门罕”:“我认为,这里孕育着严重的军事冒险!无论如何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朱可夫继续看地图,不觉一惊:日军一旦占领蒙古,很容易切断靠近苏蒙边境的苏方铁路,铁路一切断,整个远东苏军的供给线将会被切断……这是一场局部性的战争,但它对全局影响甚大。
  • 战地商人

    战地商人

    李继业是个留洋在外,原本打算趁抗战时期回国大赚一笔的商人,却机缘巧合被困在了红军的部队里。看着同胞和红军为了抵抗倭寇而浴血奋战时,他的思想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郎红喜是个猎户家的女儿,原本想讨个生活的她在前线临危受命成为了团政委的警卫员。红喜力排众议,拼上性命只为守住已故团长的命令。两个性格相悖的人屡次共同遭遇险境,一次又一次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人们都说李继业的队伍叫败类大队,因为成员都是平时被百姓唾弃的角色:暗娼、地主、宪兵队长、老混混还有个小骗子。他们的思想中没有民族大义,没有信仰,更没有所谓的觉悟。但当面对强敌入侵,中国人最终显露出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
  • 最后的那架零

    最后的那架零

    在太平洋战争与现代社会间交替,是以日本二战时零式战机飞行员为题材,生动表现了侵略战争残酷背景下个人对生命与和平的向往追求。
热门推荐
  •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考状元经验谈(感悟与求知书坊)

    高考状元经验谈(感悟与求知书坊)

    本书稿辑录了高考状元的相关资料,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六十种曲灌园记

    六十种曲灌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囚爱记

    囚爱记

    慕瀚宇和姐姐订婚了,但叶可欣却一点也不高兴。因为她知道慕瀚宇其实是一个坏人,他对姐姐并不是真心的,而且这个男人竟然威胁她,若不答应慕瀚宇,那么他就不会让姐姐幸福,这事叶可欣很难接受的。邪恶的男人时刻折磨着她,等到姐姐因病去世后,叶可欣终于知道背后的秘密,只是这时候的她却有了孩子……
  • 大长老与小萝莉

    大长老与小萝莉

    神龙大陆的顶级特工,因渴望自由,当上了逃兵,被上司发现后炸到了异界。本以为这下可以安享晚年了吧,却偏偏碰到各种无良的神仙,把各种身世可怜的美萝莉,送到他的身边。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谈判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谈判技巧

    谈判技能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本领,高超的谈判技能可以让拥有者获得最大利益。许多人认为是否拥有谈判技能并不重要,以为自己距离谈判很远,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每天我们都要多次与人谈判,只是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而已。可是它却无时无刻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谈判者。本书一改传统谈判教科书的风格,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以故事为切入点,这些故事都是编辑精心选编的。它们或激情澎湃,或思想犀利,或慷慨陈词,或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享受趣味性阅读的同时,升华理念,提高技能。
  • 撒旦来袭

    撒旦来袭

    慕乔,这个混世魔王将刮起怎样一场风暴,让我们拭目以待。
  • 花开花落一世归属

    花开花落一世归属

    宇弛,这是一个由两界三家三岛九庄组成的。婵辞,她是婵歌的养女,一个选着,让她成为了蓝家的嫡系之女——蓝芷若。
  • 魔傲九天

    魔傲九天

    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条染血的古道,一份仅存的血脉。“血染乾坤,我为魔!”
  • 抗战之第一枪

    抗战之第一枪

    抗战第一人,战场销烟魂,立志天下雄,不当亡国奴。他成为了一个民族英雄,他成为了日本鬼子的狙杀的目标!他建立王牌军队,创造抗日第一军,蒋介石的将军,他成为美女心中的抗日偶像!他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训练有素,觉悟高,百姓称赞的战斗英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