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93800000007

第7章 对境无心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尹关令,你既然还不明白 “有无 ”二义,老朽就接着说这两字在内修方面的重要所在。)

(你看这治世)不有意推崇贤人达士,就不会有人故作贤能,如此,人人各安其位,各司其政,朝政则不致乱;不刻意渲染浮华与难得之物,则不会有人为名为利而去偷去盗;国家不看重于治国无益之事,自然人心平定,不出乱子。如此治世,那些自作聪明者觉得惘然,不能从中取利,也就不再兴风作浪了。

所以圣人志在尽性立命,想法无多。他们不被外物所惑所迷所乱,只管保持内心的清静,把心中所思所想尽行丢弃,安分守己以自养浩然神气。这个不刻意为事,一归浑朴,行所无心,即是无为。

能无为,自然能够渐窥大道妙机,知天地万物之奥,则无所不能为了。

解曰:

老人家是治身大家。身能治,推而广之,则能治家治国治天下,此谓道 “理”。

人的大脑支配行动,领袖相当于国家的大脑,支配国家的行动;

气血于地理上相当于国土的河流,于国家运行机制相当于货币商务;

思想是人的灵魂,文化是国家的灵魂;

人之口舌为进食用,税收部门则是国家的口舌;

人之口舌为说话用,宣传部门则是国家的喉舌;

人之阴阳和合则得健康,国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同抓,则能得健康发展;

细胞是人体的微小单位,人是国家的微小单位;无论气血、经络、细胞、脏器,皆可相对应,所以,现象是无所不有,而理则是万门唯一。

由此出发,可见老人家的五千言,实际是为认识天人合一与万门之同理而言,以各种现象来隐喻如何治身。如 “不尚贤 ”、 “不贵难得之货 ”、 “不见可欲 ”,显然是对 “对境无心 ”的要求,第十九章说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也正是出于此目的。

以治身而论,心为五官百骸之君,眼、耳、鼻、舌、身、意无不听其命;自心不动,则后天凡心能合于先天真心。所以,“不贵难得之货 ”,即是心无奢念,不受贵物及至所有物、非物的诱惑或影响,从而做到于内无念出、于外无念入,此即 “不见可欲 ”,如此,神气自然能收于中宫,是 “不为盗 ”和 “心不乱 ”,此即 “专心 ”。

“虚其心、实其腹 ”,一如后文 “为腹不为目 ”,是拿住丹田只做内炼工程,此谓 “专工 ”。

而 “无知无欲 ”,即是无长短、无高下、无来去、无贵贱等后天概念,因看破而不妄起念,是 “为无为 ”的基础,是静定专心的表现;“无不治 ”,则是静定专心的结果。

应生无所住心

哀公问孔子怎样才能让民心归服,孔老说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举直,错诸枉 ”,虽然万民顺服,必然有人为了私欲去装作正直贤能的样子,古往今来这种现象层出不穷;而 “举枉,错诸直 ”,必然会引起公愤而导致混乱。因而,本章老人家是以无为治国比喻修身之道,强调自然与无为。

修炼之道,存乎一心,只是在做心地清静文章,尤其需要做到内想不出、外想不入,诚如祖师所谓 “眼前有景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眼前有景而不挂于心,始终以不变应万变,这是静定的表现,即做到了 “空之如如 ”,如此,则是活在当下,活在禅中,自然没什么需要外求的了,当下就是道;否则,有所惦记并随之而去,则是心为境转,各种不清静的念头必然丛生不穷了,术语称之为动心、着相、住妄。

“尚贤 ”,“贵难得货 ”, “见可欲 ”,都属 “动心 ”之举,心动则神驰,神驰则气散,气散则无统,因而《清静经》说,本来神是清湛的(能清则爽,是谓清爽),是后天人心扰了清静;人心本来是静定的,是后天各种欲望横生,扰了心的静定。如果能明白恒常之理,知欲尽妄,则妄欲能散,心自然得以静定;能清静自家心地,神自然清明湛然。这一段阐述就是要求扔下心头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情感和概念,从而静心定意;心能静,先天神意自然来归。该经继续阐述说,神之所以不能清湛,是因为心地不平静,欲望未能消散。只要能散,内观自心,无任何后天之心念,外观形,亦知形是四大之产物;推而广之至一切所见,都是虚幻的 “四大 ”。明白这些道理,即知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空幻;这个所知的 “空”,也扔掉,对空的感识也丢下,即可见湛然永远的 “本在 ”了,这即是渐入真道了。

释迦老人成道后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说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 ”,即心中空空,不被任何想法和概念所影响,包括有形的无形的。“而生其心 ”,是在 “空空 ”的基础上,“生”的心才见 “真心 ”,才是合道之心。所以释迦老人诸法试过后,发现不遂其志,于是发狠坐到菩提树下,发誓不见道就坐死不起。除了一颗道念,死都放下了,这个心态,就是 “无知无欲 ”,也叫 “认真 ”。人之所以做事多成虎头蛇尾,常是因为无此专志。

然而在轮回之途,人心私重,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绝大多数人是很难逃脱物欲的诱惑的;即便很多人为大道出家,能看破世间浮财,又破不了心头那个 “我”相。在某庙,曾见一很可爱的小孩子需要开水,正巧一出家人经过,于是很恭敬地口称阿姨,请那位师父找些开水— ——庙里卖茶供水。不料那位丢了一句说,你谁啊?要老子给你倒水!边说边扬长而去。孩子很是不理解,问为什么庙里的师父那么厉害,架子好大啊!

无意批评个别出家人,毕竟能走出一个家,到另一个地方潜心求道,非一般人所能为 ———虽然穿上制服只是一个形式,但此形式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这些修者已然自觉看破世间名利,还是有个空的 “可欲 ”,即自我的 “尊”,一不注意即落入 “我”相,所以,“我”最难伺候,一不留神便自我感觉良好或自我认识正确,反而又落入一个自我束缚。如同安贫乐道一样,随遇而安当然不错,但若刻意追求穷困,便是又请来一个 “可欲 ” ——— “想贫穷”。

所以,不必觉得修行可贵,也不必觉得不可贵。

不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必自我感觉不良好。

不自我认识正确,也不必自我认识不正确。

不求闻达于世,也不必求不闻达于世。

君子固穷,但不追求穷。

修炼都说,放下,放下一切概念,做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也无非法相,实则相相难无。但于修炼而言,不破不行:所谓人心不死、道心不生,有这个 “我”在,就没有那个 “我”来。《清静经》说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一句说尽性命之功,然而,这清静二字若不在心,跑进了深山也不清静。

安分守己

老人家先说 “不见可欲 ”,接着说 “不见可欲 ”的结果:“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唐朝进士卢藏用,取得进士功名后,再无进展,于是隐居终南山。对于一个孜孜求官者而言,“隐”不是目的— ——为了引起高层注意,卢前辈很是费了一番心思,皇帝在长安办公,他就住到终南山;皇帝移驾至洛阳,他就跟着跑到嵩山隐居,被时人授予 “随驾隐士 ”的称号。同僚司马承祯决定再隐,卢劝他隐入终南,司马讥讽说 “终南有捷径 ”,从此有了 “终南捷径 ”这个典故。

卢的 “隐居 ”卓有成效,朝廷很快知道这位 “有德 ”的 “隐士 ”,于是请他下山做官,前辈省掉不少考取功名的成本。之后,颇有后继者学习这种炒作方法,故意清高甚至刻意放浪,或隐或显,以示与众不同,从各种角度效法卢藏用。

所以,国家一旦 “尚贤 ”,无德无能者就会装作贤能,希望得到常人的好评,盯的是好评后面的回报;而 “尚绩 ”,则无德无能之僚必然做假,以示政绩卓著,以期获位;如果 “尚善”,必然有为名为利者刻意行善,如此也就不善了,都是在沽名钓誉。当今社会 “尚美 ”,自觉不美者,多依赖化妆乃至整容,以期博美。虽说女为悦己者容,但为容而重妆,实际是不自信而以期掩瑕罢了。

治国重贤是可以理解的。按一般的逻辑,隐士淡泊名利,应该是贤人达人高人,于是卢前辈以隐而博位,是国家和社会给了他 “可欲 ”的机会,如果任由其隐显,“隐士 ”还会随驾不呢?

于治身,则是要求做到 “不见可欲 ”,继而能 “无为 ”。

无为不是不为,一切法都属于有为。纵然是金丹大道,还是首先要能清静自心,所以,不为,是心不妄为、不自我为。因此,一切法都是有为法,一切心皆作无为心则妥也,这也是释迦老人所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然而,当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提供了更便利的生存条件,古人一年难得听一场戏,当代人天天可以听、看、玩,电视电影电玩时时处处都有,所见 “可欲 ”较之古人有天壤之别。如此,如何 “为无为 ”呢?

莲出污泥而不染,是莲能自净其意,并能以污泥为营养,消化吸收而得叶茂花妍。所谓鲜花插到牛粪上,是因为鲜花需要牛粪的滋养,当代社会随处 “见可欲 ”,虽然景境更多,牵缠更广,与此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事物参详大道;能看破一切事物的本质,向道之心必然更加坚定。《金刚经》说:“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能于日常生活中,任物来去,当做就做,过而不留,有为也是无为。如果天下熙熙,尽任其去,天下攘攘,尽任其往,自然能做到以虚合虚,以真合真,这就是做到了 “弱其志 ”,继而能安分守己。安分者,静也;守己者,定也。能自安心,则静定而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戒,目的终是为了虚其心、诚其意,为了戒心和定心;心能如如不动,还需要戒什么或什么戒呢?

故而,《清静经》说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静就是。

引申开去,在人世中为人为事,能抓住向往和追求这个中心,只要不伤天害理,不受其他诱惑,尽管行去,爱怎么办就怎么办。

腹松,气敛入骨

老人家说以无为而治世,则国泰民安,这是隐喻炼气之道。修身炼气,成语有 “心平气和”一说,心能平静,气机自然能和畅,因而要求 “虚其心、实其腹 ”。

虚其心,指的是 “人能常清静 ”;实其腹,指 “清静 ”以后的境地,不受任何事物影响,只是一心同于道,此即 “天地悉皆归 ”。禅宗讲放下,就是要求不理会各种念想,以做到 “虚其心 ”,从而 “实其腹 ”。

太极拳所练的,外为其形,内为其气,所以拳论要求 “腹松,气敛入骨 ”,这与修炼要求一致。修炼讲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太极拳的行功也有动有静,坐功是静功,行拳是动功;不论动静,都要求做到腹松和敛气入骨,与打坐修养不谋而合,都为虚心实腹而用。因而,太极拳法实际是对修炼方式方法的继承、演变和发扬。

实现腹松和气敛入骨,于体要做到松胸实腹。拳论说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即是对内功的要求与描述之一,也是把握胸腹及其变化的要领,还是基于气以直养及稳固重心的需要。

松胸,首先做到松肩沉肘,二章中已作阐述,此处略去。诸家打坐,双手交叠于腹前,也有同样的需要。

其次,松胸,从身法上要求含胸拔背,二章也已作了阐述,无论动功还是静功,都忌弓腰或佝背。站桩或打坐,如果不注意这个对拉拔长,而一个劲地松坐,很容易于不经意间塌陷身型。

胸不松,必致两肩后仰,肩劲难以下去,浊气上浮而至横气填胸,拳架表现为飘忽无根,所以要求含胸塌腰。

实腹,不是填实之意,所谓实,是对虚而言。行功歌说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这个 “气腾然 ”方为 “实腹 ”的真实写照。可见,实腹不是挺腹,只是刻刻留心在腰,并做到腹松,从而气敛入骨,实现腹部的松实和气腾然。

松胸实腹也是基于清气上升和浊气下降的要求。行拳时立身中正,上虚下沉,松开后,腰以上的劲往上腾然,生机勃勃,腰以下的劲下沉,稳健有力,如此清气必然上升,浊气自然随之下降。

如果得先天一气,这个至清之气上升至顶,则是 “高人 ”了;所以所谓清高,是能清且升,能升则高,这是 “清高 ”一词的玄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以理想为中心,还要从各方面去创造达成的条件。

无欲则刚与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老人家继续说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里的 “民”当指修者本人;而 “无知 ”,是指放下分别心后的超脱和淡然;“无欲 ”则指淡然不起一丝妄念,无知无欲体现了一心混然或浑然,是实现 “湛然 ”的前提;而 “智者 ”,在修炼上则指 “六贼 ”。

后文还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此处的 “民”,于修炼当指心猿意马;“智多 ”,则可以理解为心猿意马难伏。“以智治国 ”,指动后天之心以调伏心猿意马,是以念止念,结果越治越乱。犹如老鼠偷了粮食,于是养猫伏鼠;猫又偷嘴,于是养狗看猫;狗闲了没事,东吼西叫,于是雇长工看狗,然后再请管家管理长工……最终是自己 “有知有欲 ”给自己找事!不如以静定之心,“镇之以无名之朴”,即老人家一直强调的 “不欲 ”和 “静”,因而,后章多次强调 “清静为天下正 ”。

什么是清静呢?清,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而静,则是无一丝一毫的乱。所以,清静即是无名之朴,即是 “无欲 ”,即是定,是心地的不妄起念。

修炼之道,于太极拳术语,谓之 “气以直养而无害 ”,当是来自孟子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孟子对道气长存的描述,后世演变为成语 “无欲则刚 ”。养此浩然正气,首先要做到无心,即没有后天纷纷乱乱的 “我”的 “心”,所以老人家强调清静,要求无知无欲,开篇就说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把炼命之工已透泄无遗。及后世,三丰师谓之 “闭目观心守本命,清静无为是根源”,伯端师谓之 “浩然充塞天地间,只是希夷与恍惚 ”。可见,“无知无欲 ”,实是为图恍兮惚兮中的忽然有觉,并非真的当个傻子,只是和光同尘了无心机而已。而自第四章以后,老人家再三言道阐德,言说混俗和光,无非为保修炼时心如明镜鉴风、秋水临物,任妄想来去而不理罢了。六祖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从惹尘埃?”也是一语道破世上本无事,都是各人自找自扰所致。

心如果能静能定,物来事去,丝毫不乱,还需要寻找本心吗?这是大丹要机之所在。所以说,修炼不光需要聪明,更需要智慧;这个智慧的表现,有时甚至就是 “脑残 ”的功夫。似朱之文先生今日之辉煌,是受了多少磨难才得来的?未成功时不知有多少人暗里骂他傻。他傻么?大智若愚而已!

“无欲则刚 ”表现在修炼上,是养我至大至刚之浩然正气,于拳而言,则是养得此气后,行之以柔,用之以刚,拳论谓之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所以练拳,不能徒然追求肢体上表现的刚柔相济,更不可以练成软硬兼施。

自第一章开始,述至本章,老人家阐讲什么是道,如何修道,如何落实到现实生活,讲得非常透彻,犹如一树,根、脉、枝、叶俱足了。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何秀于林而风不摧呢?此即第四章阐述的重点:木藏于林,八风不动。

同类推荐
  • 未来篮球

    未来篮球

    2024年,世界篮球使用统一规则的第十个年头,同时也是中国青年体育大联盟、高中全国篮球联赛十周年。三个少年怀揣着的梦想加入了圣哲高中,开始了他们的征程。校园的日子是充斥着坎坷、友谊、爱情、奋斗、理想的综合载体。青春无悔,梦想最大。全球统一的规则、四分线、麦迪规则、无中锋阵容、逆天的黄皮肤少年,这就是未来篮球,千万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记住未来有无限可能。
  • 笼斗

    笼斗

    玉佩化作真龙入体,让他拥有无限的潜能。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四海,从无人问津到美女环绕。从海边小城一直打到世界冠军统一战!且看我如何用中国散打征服整个世界!真格斗,尽在《笼斗》
  • 篮天之上

    篮天之上

    这里没有横行无敌的异能,只有一滴又一滴在烈日下烧灼发烫的汗水。这里没有二世为人的穿越,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迷茫,变强。篮球的世界,没有捷径。如果你见过那无懈可击的后仰跳投,如果你也知晓那白马长枪的红色飓风。如果你信仰那霸气无边的王者信条,如果你也听闻那摧毁世界的死亡之扣。如果你曾高声呼喊【神】的名字,如果你也曾苦苦追寻问题的【答案】嘲笑?质疑?否定?至少我们还有梦想。松开紧绷着的的拳头,握住我的手,我将带你到那篮天之上。
  • 三国灌篮高手

    三国灌篮高手

    虫洞问世,时空错乱,三国时代与NBA融合成一个崭新的世界。三国诸侯将以球场为战场,浴血厮杀,逐鹿天下,争夺至高无上的霸主地位。胜则开疆拓土,君临天下。败则丧土失地,囚于阶下。现代篮球天才赵子龙化身历史名将赵云,试图用超凡入圣的球技征服这个世界。征途,才刚刚开始……
  • 足球奴隶

    足球奴隶

    血淋淋的尤西比奥脑袋,仍然滚滚奔流着鲜血。断头台上,脱离了头部的下半截身体已经毫无生气的躺在地上……18岁的苦逼竞技写手秦影穿了,跟着他一起穿的还有45岁的齐达内、46岁的卡恩、39岁的大罗、44岁的卡纳瓦罗、47岁的马尔蒂尼、35岁的小罗、34岁的伊布、30岁的C罗、28岁的梅西、28岁的苏亚雷斯。11个地球人组成的球队和外星人干?攻击手这么多,让不会踢球的秦影去踢后腰?这不坑爹吗?齐达内、马尔蒂尼、卡纳瓦罗、卡恩都45+的大叔了!床战可以吗?牙擦苏,别闹了,攻击群里就你名气最小技术最差年龄最小,你回去踢边卫吧。为了能继续活下去,就好好踢球,做一个优秀的足球奴隶……
热门推荐
  • 最温暖

    最温暖

    谁会在乎我过得好不好?庆余,我在乎,晏宁在心里又重复了一遍,我在乎。一个是传说中的高岭之花,一个是墙边的烂泥巴。论男神如何眼瞎看上她。
  • 寻梦王妃

    寻梦王妃

    魂穿异界只为追求梦中刻骨铭心的爱人,从医圣到魅妖,从王妃到圣女,身份扑朔迷离,经历曲折多变,究竟哪个面孔,代表她真正的身份?美如谪仙的他、神秘威严的睿王爷、圣女国圣皇子,她的真爱究竟在何方?
  • 九凤扶摇

    九凤扶摇

    一朝穿越,她来到的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这里没有魔法,没有科技,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玄气。她是人人厌恶的废材,殊不知,她乃异世天骄---全系召唤师,维她一人;天才炼药师,人人羡慕;妖孽驯兽师,人知唯恐。再加上她那个时代的魔法,凤逆天下。他,乃修罗城的王者,惊艳的天赋,傲慢冷漠的性格,妖孽绝色的样貌,对每个人都冷漠至极,却在她的面前露出温柔之色。谁能阻挡他们的脚步,傲慢冷漠的性格注定他们要逆天而行。
  • EXO花开半夏第二部之初雪

    EXO花开半夏第二部之初雪

    在我第一次遇见你时,我发现我早已爱上了你(这是《花开半夏》的第二部)第一次写作品,不喜勿喷!
  • 王俊凯陪你走到世界终结

    王俊凯陪你走到世界终结

    因为高中一次意外的考试,那个少年从冷面大冰箱变得温柔了。。。那个公交车站那一辆车有着青春的记忆。。。
  • 重生苍龙传

    重生苍龙传

    重生异界,命运多舛,携苍龙血脉,击破命运的枷锁,威震异世。
  • 和小凯一起看星星

    和小凯一起看星星

    一个夏日的夜晚,一片绿色的草地上,灯火霓虹,这是我和小凯第一次看星星的地方
  • 两王相争:给谁生猴子

    两王相争:给谁生猴子

    左边是帅气腹黑的摄政王,右边是温柔邪魅的白虎王,都要让她给生猴子,她该怎么破捏。“哼,我不选了,我还没调戏够朕后宫的美男们呢,我要休书,我要浪荡江湖!”“不行!”两个美王难得一致的说。“那好,休书给你们!”某女奸笑,转身就跑,“珞珞,给本王站住…………”本书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若有雷同处,纯属别人抄袭,不喜勿喷,多多支持哦!
  • 大师论管人

    大师论管人

    本书是对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众多思想家有关管人方面的贡献的巧妙总结,每一位管人大师的思想背景、主要的管人观点和大师间的交叉影响,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怪物大师同人

    怪物大师同人

    幽狸我见咱QQ阅读里没有怪物大师同人,我来给大家放一本怪物大师同人。主要是饺子的,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写,什么都不求,只希望找到同爱好的怪物粉~看了此书的都会发现幽狸我从开始到后来的文笔是有很大的改变的,开头没被吸引的见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