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37400000008

第8章 筑梦圆梦(1)

我的一串梦

无梦想,不人生。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梦,一个个梦串起来就是人生。

我的童年生活艰苦,每天吃的是煮红薯、水煮红薯干、红薯面粉做的窝窝头和红薯面粉做的稀饭。那时总梦想过春节、过中秋节,因为过节可以吃上猪肉和馒头。

小学期间,总是梦想着父母亲能给买件新衣服。记得大约在上小学四年级时,看到一位比我高一年级的同学穿了件毛衣,我羡慕得不得了,心里总梦想着能有件毛衣穿。想了将近一年都没敢对父母说,因为当时家里穷,不敢给父母增加负担。

我记得快到春节了,母亲问我想要点什么,我才给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母亲说:“来年春上把家里养的绵羊的毛剪了,纺成线,再找人帮着给你打件毛衣。”

等了10个月左右,我才算如愿以偿地穿上了毛衣(确切地说是毛背心)。那天别提有多高兴了,一连三天睡觉都舍不得脱下来。当时第一次感觉到了有梦想就有希望,实现了梦想就是温暖的。

在高中那个年代,上大学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靠推荐,因此,那时确切地说连做梦都不敢想上大学的事情。但这并没有阻止我拥有梦想,那时的梦想是要买辆自行车。

我家离我就读的濮阳三中将近30里的路程,每到周日下午就背着一篮子窝窝头徒步去学校,到周六放学后再徒步走回家里。

如果是夏天,周三下午放学后还得往家跑,去背窝窝头(天热时仅能背3天的窝窝头,否则会发霉变质)。我的一位同学,其父亲是公社干部,母亲是国家教师,家里经济条件相对好得多,每次都是骑自行车上下学。我们这些坐11路车(徒步行走)的同学,对他羡慕死了。特别是在往学校去的路上,大家都争相巴结他,请他帮着把窝窝头袋子用车子驮到学校。当时他那种神气的样子,我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恨得牙根直痒痒。

于是就有了买辆自行车的梦想。父亲说:“好好读书吧,以后会有的。”

我记住了父亲这句话,为了那梦中的自行车而努力学习。由于营养缺乏和过重的学习任务,在上高二时两次扁桃体发炎并化脓,最后不得不手术切除了扁桃体。但不管生活有多么艰苦,只要想到自己的梦想,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就有冲天的学习干劲。虽然在周日和假期都需要帮父母干农活,我没有时间复习功课,但学习成绩总在班里名列前茅,作文一天一篇地写。一次,班主任中午检查我们寝室,看到我吃的是冰冷的红薯干面粉做的窝窝头就咸菜,喝的是白开水,他感到很纳闷,问我:“你的学习劲头是从哪里来的?”我回答说,是从窝窝头就咸菜来的,因为当时我真不好意思说是从梦想有辆自行车来的。

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后来做了赤脚医生,那时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吃国粮的乡村卫生院的医生。

我喜欢文学,高中毕业后曾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但回到农村后,发现这个梦不敢做了,因为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没有饭吃,什么梦都没有!

因为从小随父亲学医,再加上在高中毕业的最后4个月(我们应是1974年底高中毕业,后来接上方指示要推迟毕业一个学期,以学习多种专业知识)学了点中西医知识,回乡后就选择了做赤脚医生。当时大队卫生所共有4人,我父亲、另外两位医生和一名会计。进卫生所对我而言还是相当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另外两名医生是父子关系,如果我进入卫生所那就有两对父子医生。在这种情况下,我即做了编外的赤脚医生,边劳动,边看病,也就是在没病人找我看病的时候,就下地干活,有病人找我诊病时就去看病。

说来我还真有些运气和小本事,在不到半年里,我这个编外赤脚医生把方圆几十里远的病人都吸引过来了。从此几乎再无时间下地劳动了。大队干部看到这种情况,认为我这个人还是值得培养的,即送我去县卫生学校学习了一年,回来后即正式进入卫生所,成了编内的赤脚医生。

那时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诊所的设备相当简陋。幸运的是我不仅治愈了一些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治愈了一些曾在县医院、地区医院难以治愈的疑难病例,如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精神分裂症、风湿性关节炎等。因此,来找我的病人络绎不绝,可谓是小小年纪饮誉乡里。

作为农村的赤脚医生,每个月都要去一趟卫生院参加防疫会议。卫生院的医生、护士工作环境好多了,夏天有电风扇吹着,冬天房间有煤炉取暖,每天吃的都是馒头、面条,还经常有肉和鸡蛋吃,但诊治的病人并不一定比我多。我看在眼里,痒在心里,梦想着什么时候能上个国家正式的卫校,能做一名吃国粮的、天热能在风扇下面、天冷能在煤炉房间为病人看病的医生。

上大学都是推荐的,招工都是要有门路的。我一介乡村郎中,一无权、二无势、三无钱,但还是梦想着有一天因自己工作努力而被有关部门招收为正式工或合同工。正是这个梦想激发了我极大的工作热情。正像当年《春苗》《红雨》描述的赤脚医生一样,我风里来、雨里去,不管是赤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走街串户、送医上门,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贫下中农(当时都是这样称呼的)的爱戴。在我上大学后不久,河南日报以《不畏艰辛,苦学苦钻》为题报道了我在家乡为群众治病的事迹,应属当年梦想所结出的小小硕果。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1977年恢复了高考,我顺利考入了河南医学院(即后来的河南医科大学、现在的郑州大学)。我想成为吃国粮医生的梦想得以实现。这次圆梦使我认识到,个人梦想的实现仅仅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它与时代变革、祖国命运是密切相关的。从此以后,我将自己的梦想、个人的命运完全系在了祖国和时代飞速前进的列车上。

当我跨入大学校门时,母亲的治病经历(详见《我的母亲》

一文)和父母的叮嘱使我又做起了“做一名好医生”的梦。这个梦足够大,成了我一生的追求。在此后的追梦路上,点点滴滴的泪水和汗水构成了无数小梦,像江河奔流中的浪花朵朵,见证了大浪淘沙和两岸青山巍峨;像春风荡漾田野中的小草和野花,见证了春晖的温暖和春雨的润物无声。追梦路上有痛苦也有欢乐,有阴雨雾霾也有风和日丽。现记录几个小梦与大家分享。

大学毕业后,留校在河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工作,看到一些医生要考硕士研究生,也看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心中不免痒痒起来,就做起了考研梦。1984年顺利考上了河南医科大学眼科的研究生,3年学习和工作,紧张而又愉快,漫长而又短暂。

1987年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在临近毕业时,去广州参加了第一届全国眼免疫学术会议,其间参观了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陡然发现外边的世界很大、天地很宽,也就萌生了要考博士研究生的念头。还算走运,当年我顺利考上了中山眼科中心的博士研究生,于1990年获得了医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在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博士研究生期间,导师毛文书教授为我选定了葡萄膜炎这一研究方向。从此,在这个领域一直耕耘,不管什么诱惑、什么困难、什么风雨都没有改变我的初衷和研究方向。

第一次听说出国留洋(出国留学)大约是在10岁左右。我父亲解放前曾走南闯北,知道不少新鲜事。他告诉我,解放前有一些从国外留洋回来的人,可神气了,做了很多大事!当时,我对出国留学没有任何印象,那时只知道美国、法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暗无天日,老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考上大学后才知道,我们学的很多现代医学知识都来源于西方国家,领导医学发展潮流的也都是这些国家。再看到一些早年留学国外,改革开放后回国讲学的华侨教授、学者,他们在讲堂上侃侃而谈、风光无限,心中别提有多羡慕了!大学毕业后,以及后来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那几年,正是出国很热的年代,很多家庭省吃俭用、千方百计供孩子考托福,以争取出国的机会。很多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可以说削尖了脑袋想往国外跑。我的一位研究生同学,每当谈起出国留学一事时,眼中马上流露出向往和兴奋的光芒。他甚至说,如能到美国留学,就是娶个美国老太太做老婆都行!还有人幻想着,有人出国留学时,把自己装在人家行李箱中带去也行。可见那个年代出国已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我也未能免俗,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位期间也就随着大家一起做起了出国留学梦。为了给实现这个梦想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钻进实验室里做实验,通常是早上7点多进入实验室,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宿舍。实验室几乎成了自己的家,老鼠成了每天的陪伴。

博士毕业后,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我就千方百计“讨好”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希望在图书馆晚上关门后,她们能给我钥匙,让我能继续呆在图书馆查找资料。后来她们看我几乎每天晚上和周末都在图书馆看书或查找资料,也可能感到我这个人不会偷拿图书和资料,就把我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我与她们一起排班、值班。这样一来为我读书、查找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我还自学了德语、法语、日语等多门外语。虽然不能口头交流,但可以借助字典阅读和查找相关的资料。可以说这段经历及读书的积累,使我在葡萄膜炎书本层面与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水平保持“同步”,为实现出国留学梦和在国外真正实现科学研究之目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我有幸被推荐并获准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出国留学人员的水平考试。顺利通过考试后,又在四川外语学院参加了出国前外语培训。1994年8月,作为国家公费、公派留学人员,我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郁金香的国度荷兰国家眼科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

刚到国外,看到什么都是新鲜的,连高速路两旁的隔音墙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见到的华人要么是当地华侨,要么是从香港出来旅游的。从大陆来的学生时不时小聚一下,每人做个家乡小菜,以解乡愁。为了省钱,坐地铁到阿姆斯特丹市中央车站附近一家摩洛哥人开的长途电话站(当时一般国际长途电话费每分钟约4~5个荷兰盾,在摩洛哥人开的店中不到2个荷兰盾)往家里打电话,也是为了省钱,留学生互相理发,有一次我给一位同学理发,竟把他的头发剪得凹一块凸一块,最后他不得不去理发店再修理一次。

简单、枯燥的留学生活,给了我充沛的时间能够安心地进行科学实验,也学习到了外国专家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及科研理念。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我在国外着名的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回国后又将国外实验的部分结果整理了一下,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了2篇论文。

第一次出国开阔了眼界,锻炼和提升了我的科研素质。从此以后,随着祖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出国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已成为简单和平常的事情。我后来还3次到荷兰进行合作研究,又到美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合作研究,还多次受邀参加世界各地的学术会议,多次邀请外宾到国内讲学和进行科研合作。近年来,老外每次来国内访问都有不同的感受,按他们的话说是到中国开眼界、看新奇事物来了。

同类推荐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
  • 解放一江山

    解放一江山

    2005年1月18日,是我军解放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胜利5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个值得祝贺的日子,因为,在50年前的这一天,我军实现了陆、海、空诸军(兵)种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首次实践。这次战斗,在我军发展史上占有崭新的一页,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本书精选40余部外国文学名著,以作家简介、作品节选和作品赏析相结合的方式加以介绍。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注重名家精译及经典篇章,以助于学生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作品赏析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教师、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执笔。赏析的宗旨在于,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的思路,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有所启示。
  • 美丽之城的特别之旅

    美丽之城的特别之旅

    本书为“相约名家·冰心奖获奖作家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浙江作家徐均生的个人文学作品选集,包括《最美好的婚礼》《修剪人生》等小说和散文数十篇。内容涉及生态与科学、荒诞与现实、魔幻与穿越、官场与俗俚以及爱情与拯救等。
  • 成年人的童话

    成年人的童话

    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绝色医仙在异世:毒医倾城

    绝色医仙在异世:毒医倾城

    澜渊池家有女初成生而带毒命格难改减兰楼有意招揽一时之间声名鹊起的毒医魔蛊只知道她是一个女人应该是个很漂亮的女人风北笙说过眼睛漂亮的女人样子也应该漂亮她长年白纱遮面无人知晓她的容貌她是池浮染“你若赢了我我便任你差遣”他是芝兰玉树的无双公子永远一剑封喉白衣不染的风北笙“你若治得好减兰楼楼主的顽疾,我便任你差遣””好啊,到时候输了可不要哭鼻子,你这么好看哭起来就不好看了。“减兰楼楼主温舒泫听人说他好似有龙阳之好至于真假说书人说的千面晓生也是这般说的江湖中人都是这般说的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啊哈,给我一杯白开水

    啊哈,给我一杯白开水

    一个有强迫症的上司,一个有洁癖的下属,相互拆台,互为损友,嬉笑怒骂,啼笑皆非。
  • 太上洞真凝神修行经诀

    太上洞真凝神修行经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日之这次我来救你

    末日之这次我来救你

    上辈子,末日来临。每一次都是你来救我,在死亡面前你还是就我,但你没成功。我重生了,这次我来救你。你等我!
  • 校内大话

    校内大话

    借助金庸射雕三部曲抒发的校园爱情故事,故事里没有黄蓉,不要和金庸小说按号对座
  • 诸天万界

    诸天万界

    一念之差救了十世恶人,一生功德尽数作废。本应堕入十世畜生道,却意外得到了千年的机缘……
  •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讲述了红包里只有一元钱、走过泥泞、感激、圣诞快乐等情感故事。
  • 王爷在上,医妃难求

    王爷在上,医妃难求

    "好不容易混中医混出了名堂,辛芸竟然一朝穿越。堂堂的男科圣手,成了丞相府嫡小姐,可惜爷爷不疼姥姥不爱,娘亲挂了父亲把自己当成扫把星!续弦的夫人百般残害!辛芸狠狠反虐,告诉这群古代人一个真理——嫡女不好欺!可还没享几天清福,又被赐婚个不能人道的废物王爷,看他可怜,辛芸就当日行一善,治好他不举之症,可是……“宇文懿,别过来,再过来我可就不客气了!”“好娘子,别羞涩,乖乖到本王怀里来,试试就知道本王到底行不行!”一夜七次,王爷在上,医妃求放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楚楚动人,老婆一百块

    楚楚动人,老婆一百块

    相恋五年,换来的却是他挽着另一个女人的手,走进民政局。她发誓一定要在一个月之内把自己嫁出去,却不想第三十七次相亲,被一个可恶的男人破坏,从此两人纠缠不清。片段一:女装商场,某女脚下一滑,挑选的衣服飞了出去,刚好落在某男手里。某男:“大夏天的,穿这么厚不热吗?”瞥一眼某女:“这个有点大吧。”某女差点吐血,该死的家伙居然说她小,太可恶了:“哪里小了,你那两个窟窿是用来喘气的吗?”某男撇撇嘴:“嗓门在大,鸡蛋和包子也是有区别的。”腹黑总裁杠上无良女,笑到喷,雷到爆,精彩不断。------本文已出版,出版名为《总裁缺钱》,男主龙少绝改名为许思翰,现已上市,亲们多多支持,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