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51900000020

第20章 算术悖论:意识的单一性(1)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描绘了无数科学世界的图画。然而,我们为什么在这些图画当中找不到感觉、知觉和思考的自我呢?我想原因很简单,用一句话表示就是:因为它就是那幅画面本身。正是由于整个画面就是它本身,所以它无法作为一个部分而被包括进去。其实,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算术悖论:看起来有许多有意识的自我,然而这世界却只有一个。世界这个概念本身就产生了它自己。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是由无数人的意识重叠领域构成的。但是我们仍会有疑问: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真的是一样的吗?是不是存在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它不同于我们任何一个人通过感官的内部投射而获得的世界?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世界对于每个人的感知而言是不是一样的呢?抑或我们感知到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本身大不相同?

这些问题可以反映实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不过,这些问题在我看来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一方面它们没有明确合理的答案,另一方面它们还会导致二律背反的出现,即刚才上文所说的算术悖论。无数个有意识自我的精神体验共同缔造了这个真实的世界。如果这个算术悖论得以解决的话,其他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包括它们的虚假性问题。,其实,这个算术悖论又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方法似乎都不可能。其中一个方法是莱布尼茨的单子学说中世界的多重化:每一个单子自身就是一个世界,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些单子“没有窗户”,被“单独监禁”。但是通过一种所谓的“预先建立的和谐”它们可以彼此相契合。对于莱布尼茨的观点,我觉得没有人会对它感兴趣,它也不会很好地解决数字上的矛盾。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所有的意识或知觉的统一。多重意识只是一个表象,实质上它们是一个意识或者说统一于一种意识。这就是《奥义书》中的学说。不仅《奥义书》持有这种观点,只要与神合一的神秘现象通常都是持有这种观点;当然如果有强大的预先的反对意见存在,那就另当别论了。请允许我引述13世纪的伊斯兰波斯神话这样一个例子,它不属于《奥义书》中的事例;接下来的内容是我摘自弗里茨·迈耶的文章并将其从德译稿中翻译了过来:一切生物死亡之后,身体回归到身体的世界,灵魂回归到灵魂的世界。不过,在死亡的过程中只有身体发生了变化。而灵魂世界由于只是唯一的灵魂构成,因此它就像身体世界后的一盏灯。每当一个生物形成的时候,灵魂的光芒就像阳光穿过窗户一样照射进身体。窗户的大小和种类决定了光进入世界的多少,但是光本身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十年前,A.赫胥黎出版了一本名为《永恒的哲学》的着作。在这部珍贵的着作里,作者收集了各个时代和民族各种各样的神话。只要翻开它,你随处都可以找到许多优美的表达。尽管许多民族和宗教相隔年代久远,并且位于不同的地理区域,生活在地球上彼此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中的许多神话却十分相似或一致。对此,难道你不会有莫大的惊诧吗?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明一点,这个学说被斥责为毫无意义,且是荒谬和非科学的;它对西方的思想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我们现代的科学源于古希腊科学的传统,客观性是它的基础。正是由于这种客观性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现代科学对认知主体或精神活动的恰当理解。对认知主体或精神活动的探究是我们现有的思维方式所不擅长的,而东方的思想却包含我们现在所缺少的东西,因此我们不妨从东方思想那里获取一些经验。但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防止由于输入东方的血液而导致自身的血浆凝结。对于科学思想上达到的精确逻辑,我们并不希望过早地失去它,毕竟这是之前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不过,意识同一学说的神秘观点与莱布尼茨的单子学说虽然观点相反,但是却更能令人接受。意识之间以及它们和最高意识的一致性,可以说是同一学说的基本论点,这是有实际经验根据的。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的意识从来没有出现过多重性并且总是以单数的形式出现。为此,我们也没有任何相关的证据表明多重性意识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出现。就我们个体自身而言,如果说在我的同一头脑中不可能有超越于原有意识之上的新的意识,那么这简直是一种无意义的重复,因为我们自身就无法想象出相反的情况。

对于这种无法想象的事情,如果它们真的可以发生的话,我们甚至会在一些事例或场合中期待它们的出现。我将引用查尔斯·谢灵顿爵士的发现来论证我的论点,并对这一期待作仔细的讨论。谢灵顿作为一名爵士,他还是一个科学家,具有极高天赋和冷静的理智,这是非常少见的。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奥义书》中的哲学观点在他那里没有为不公正的偏见所批判。为了使同一学说和科学世界观在未来的时代能够逐渐融合,并避免损失理智和逻辑的精确,我想在这里作一番细致的讨论,这大概就是讨论的目的所在吧。

就上文所提到的,在同一个头脑中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有多种意识。不过,我们似乎可以说一些这样的话,但是它们就对任何可以想象的经验来说没有进行丝毫的描述。即便是病理学上有的人患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症,那么这两种交替出现的人格也不会同时在一个意识中出现;因此,两种人格之间的互不了解便成为这种疾病的典型特征。

我们经常做梦,就像在演木偶戏一样,我们利用手中的绳子控制着玩偶的言行,牵动着它们的动作,但是我们的意识里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在这样做。这些众多的玩偶中,只有一个是我自己,是这个正在做梦的人。通过他,我一边表演,一边迅速地对接台词,与此同时我还在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另外一个人的回答,而不管他是否能够满足我的要求。实际上,我并不能指挥他并让他来依照我的意思来行为。我想这是由于在梦中,这“另外一个人”很有可能是我在现实中无法控制的人,并且他是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很大障碍。许多老人坚信他们与梦中见过的人进行了真正的交流,不管这些人是否健在,也不管他们是英雄还是神灵。我想刚才描述的奇怪现象可以解释这种情况。正因为人们有这种切身的体会,导致这种迷信总是无法消除。然而,反对这种迷信的观点却由来已久。公元前6世纪末,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清楚地阐明了他反对这种迷信的观点。尽管他的论述有时十分晦涩难懂,但是论证清晰、观点明确,这样的论述在那个年代确实并不多见。与此相反,在公元前1世纪另一个自认为是文明思想的倡导者留克利·希阿斯却一如既往地坚持这个迷信观点。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这个迷信思想几乎没有出现过,但是它是否被完全清除仍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下面我们将讨论另一个话题。既然我承认意识是唯一的,并且我无法想象头脑中的意识,那么我身体上的所有或部分细胞的意识是怎样整合而成唯一的意识的,或者在生命中的每一刻意识是怎样由它们合成的。不过人们可能会想,既然是细胞联合体构成了每个人的整体意识,那么意识的多重性应该是可以表现出来的。“联合体”或“细胞国”的说法在当今已经不是什么比喻的修辞了,请看谢灵顿的观点:“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生命”,这样的宣言不仅仅是一句话或者为了描述的方便。细胞是我们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个可以分离的个体,也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生命有机体。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因此细胞生命组成了我们这个完整的生命统一体。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可以继续深入下去。根据大脑病理学和生理学对感觉的研究,我们可以把感觉器官分成各自独立的领域。每个独立区域的影响都很深远,我们在惊讶于这种影响的同时,也在期望能够找到思维与这些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然而,我们期待中的这种联系是不存在的。下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你在观察远处景物时,可以先用双眼看,然后闭上右眼只用左眼,再闭上左眼只用右眼。结果你会发现每次看到的景物没有什么差别,在这三种情况下的视觉空间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视网膜上的神经末梢把刺激传到大脑的同一中心,而感觉恰好就产生于大脑的这部分,这大概就是视觉空间完全相同的原因。就像我按家里大门或妻子卧室门上的按钮,由于厨房的铃与这两个按钮相连,于是它也会响起一样。这种解释是最简单的,也是较为容易理解的,然而却是错误的。

谢灵顿曾经作过一个闪烁阈值频率的实验,非常有趣,我将对此作一个简短的描述。设想建立在实验室中的一座小型灯塔,让其在一定的时间内闪烁,比如每秒闪烁很多次,40,60,80或100次。闪烁刚开始可以看到,但是当频率增加到某一固定的次数时,闪烁看不见了。当然,这个闪烁的次数取决于当时的具体实验情况。闪烁消失后,我们用肉眼看的话,则会看到连续的光。假定每秒60次是我们作实验得出的闪烁阈值的频率,我们接着作第二个实验。其他一切条件都不变,使用一种装置,使得你的右眼只能看到第二次闪烁,而左眼只能看到第一次闪烁,这样的话每只眼睛在每秒钟就只能看到30次闪烁。这些视觉刺激如果能够传到同一个生理中心的话,那么实验结果和第一个实验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如果我每两秒按一次大门上的按钮,妻子也以同样的频率按卧室门上的按钮,不过是与我交替进行的,那么厨房的铃声会像我们每个人每秒钟按它一次那样以每秒钟的频率响起一次;另外,我和妻子两个人每秒同时按门铃的情况也是如此。然而,第二个闪烁实验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右眼看到的30次闪烁与左眼看到的另外30次闪烁加在一起,并没有消除闪烁的感觉;如果把闪烁的频率提高一倍,换句话说,双眼同时看,右眼必须看60次,左眼也看60次,这样闪烁感才会消除。谢灵顿总结如下:

同类推荐
  • 你一定想知道:海洋世界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海洋世界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这本《关注明天的阳光》由刘芳主编:现在,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所继承的生物圈和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于潜在的深刻矛盾中。而人类正好生活在这种矛盾中间,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危机。这场危机,较之人类任何时期所遇到的都更具有全球性、突然性、不可避免性和困惑不可知性。人类不禁会问,明天是否依然能够享受给人类带来累累果实的阳光、空气和水?明天是否依然能够在地球的臂弯里生存、生活?
  • 世界航空风云(天下龙文百家科普论坛)

    世界航空风云(天下龙文百家科普论坛)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佐以图片及相关的诸多航空知识链接,力图还原世界航空发展的简史。以准确的史料、全景式的描绘,向读者生动地讲述了人类在蓝天的召唤下是如何走过从飞天梦想、发明热气球、飞艇直到发明飞机的苦苦探索历程,以及飞机发明百多年以来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经典的机型、传奇的飞机设计师、惨烈的空战、甚至飞机制造商间滴血未见却杀气腾腾的商战,都为读者一一呈现在眼前。
  • 一本书读通世界地理

    一本书读通世界地理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为读者选取了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上百个不可不知的地方,以山川、河流、盆地、岳陵、沙漠、瀑布等为分界点,分块成章,使读者一目了解,更可以直接进入自己喜欢的地方。
  • 破译人类起源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人类起源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人类起源之谜》讲述的是揭秘有猿人进化成人类的起源之谜。
热门推荐
  • 鬥神

    鬥神

    在兄弟聚會吃個飯,一個地震被吊燈砸到。一砸穿到鬥氣世界。在鬥氣世界卻成極品廢柴,還好不止自己廢,兄弟一起穿越一起廢。沒有穿越bug,只有穿越失憶。一步一腳步,橫行世界成鬥神。
  • 异域之族

    异域之族

    傲翔大陆的灭顶之灾,一场预言的找寻,强者能力的苏醒,在旅途中一次次的重生
  • 末法玄唐

    末法玄唐

    唐,汉以后真正意义上结束了乱世的国家,儒道释三家发展的沃壤,那么繁荣的出路在哪里?返古、守成还是开拓?碰撞、相安还是融合?文明向哪里去?末法意味着什么?道法术孰优孰劣?当主角负剑出游,经历种种,世界与他,谁改变了谁?
  • 依恋着的那段情那个人

    依恋着的那段情那个人

    大脑只有单细胞的纯纯萝莉妹子柳竹只是想要过着平淡和谐的生活,无奈一次偶然的邂逅竟然会让她平凡的人生彻底地颠覆了。。。。。遇到腹黑矫情的王子张铭就是她的宿命,第一次的偶然邂逅,第二次的误打误撞,第三次的莫名情绪,第四次,只能是缘分的终结。因为腹黑的王子决定一定要将这个萝莉拿下!绝对绝对不允许有人窥视!备受折磨的柳竹真的是遇到了她的真爱麽?当爱以成往事之后,为什么,心那么不舍?敬请期待!
  • 平夏录

    平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实高于一切

    落实高于一切

    本书运用大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一个团队之所以优秀,不一定是它的策划多完美,也不一定其团队成员多么才华横溢,一定是它从上至下必然具有高度的落实力。
  • 大学季

    大学季

    在这个奢华的年代,出现了一群浮躁的我们,因为我们无所事事所以成为一群失业的青年,我们常常为责怪社会的不公,常常会因为现实的点点不如所愿,而痛生嫉存,以前人们都盼着上学,上了学,就会向往更好的目标冲击,小学,初中,高中,到了大学,才知道,原来那些只是我们登天的云梯,就在我们期望的最高点,狠狠摔了下来,很高的地方,那种伤留在我们的身上,消不去,我们只是一味的责怪上天对我们命运安排的不公,缺不曾想过自身的过错..等明白的的时候,却是泪痕满面的忏悔,我们本能够做到,但无法抗拒我们内心对现实的叛逆..
  • 重生之大舞台

    重生之大舞台

    落魄的二流歌手苏灿从小就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但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一次重生的机会,穿越到了一个娱乐业无比发达的平行世界,成了一个贫困家庭的普通高中生。在这个平行世界,前世无数经典的小说、歌曲、电影都还没有出现过。此时母亲刚刚下岗,父亲又患有重病,年幼的妹妹还在上学,而自己则高考在即。……人生是一场盛大的演出,世界就是我们的舞台。重拾了家的遗憾,在这平行世界里,苏灿能否改变落魄的现状,在这星空下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唱响这个人生的大舞台?(新书上传,清新、温暖、适度YY的娱乐向,欢迎大家点击、推荐、收藏,龙蛇拜谢。)
  • 高六七班

    高六七班

    在南国边陲小城沅城的近郊.有一座特殊的小小公墓——沅城一中高六七班同学公墓,里面矗立着八道墓碑。每一道墓碑的后面,都埋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墓碑标示的逝者从那个特殊的年代走来,故事便不可能不充满坎坷、诡谲、哀婉,但主色调是真善美,主旋律是奋争向上。
  • 思考致富(经典励志文丛)

    思考致富(经典励志文丛)

    这部伟大的著作,曾指引许多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走上成功之旅,诸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明家爱迪生、企业家洛克菲勒,都从中获益匪浅。还有更多的平凡人因此积累了财富:有的人走出了彷徨和挫折,有的人找到了理想和方向,有的人实现了家庭的和谐,有的人获得了商业伙伴的支持,许许多多的人实现了人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