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57500000314

第314章 封官加爵

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听了来自顺元城的奏报很是恼火,竟然被一群乱民夺了城池,真是岂有此理。但生气归生气,自有谏臣劝慰道:“梁王息怒,听闻乱民首领乃是默部德施氏勿阿纳四十六世孙,名叫作陇赞阿期。此人年少有为,乃是各族公推的顺元城主,贵州番民几十万,若要动他却是有些不合时宜。”

梁王把匝刺瓦尔密闻言大怒:“不合时宜?他带乱民杀我官吏,占我城池就合时宜啦?”

那谏臣思虑再三,才奏道:“以微臣之间,次事尚需斟酌。”

另有亲信大臣上前出着主意道:“如今那陇赞阿期招兵买马,麾下已有十万常备军,更有二十万军民为后援,其势甚大不宜轻动啊。”

“不宜轻动,不宜轻动。难道本王便任由他陇赞阿期为所欲为?若是如此,各族效仿,无须明玉珍及朱元璋来攻,我们自己就垮啦!”把匝刺瓦尔密声色俱厉,已是歇斯底里般的咆哮。

先前的谏臣再次言道:“陇赞阿期占据城池,聚众为乱已成事实,以我云南之兵攻之已是力不从心。以微臣所见不如顺水推舟,卖个空头人情给他。”

把匝刺瓦尔密闻言问道:“如何卖个空头人情?”

谏臣笑道:“梁王便封他作顺元的城主也不妨事,若是他答应了,自然不会扩大战事。”顿了顿谏臣又道:“待到梁王将手下兵马练熟,再攻打顺元城不迟。”

梁王把匝刺瓦尔密生了一肚子气,但臣下直言也不无道理,眼下自己空有三十万大军,却是未经训练况且又粮草不足,要想夺回顺元实在是无能为力。不得已之下,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作出了这辈子第一次委屈让步的窝囊事。遣使议和,封赏陇赞阿期。这下可好,挨了一巴掌还要去恭维人家,这是哪门子事儿啊。

元使到了如今的贵州城,如愿见到了陇赞阿期。陇赞阿期得大奎授意,当先咆哮发难。

“梁王缉捕明使,为何杀我兄弟烧我瑶寨?”陇赞阿期义正言辞,简直怒不可遏。

元使还未搭话,陇赞阿期又是一声怒喝:“我贵州各族同气连枝,向来是月月纳粮,奉公守法。为何却惨遭杀戮民不得安?”

元使好歹得了说话的机会:“头人勿要动怒,有话好商量。”

陇赞阿期继续发飙:“梁王若是真心议和,须得赔偿我各族的损失,你回去吧。”

元使不禁一阵头大,连忙问道:“不知头人要梁王如何赔偿?”

陇赞阿期想都不想,便即开口道“白银三百万两,少一个铜铣都不行。一个月后等不到赔款,陇赞阿期自会带兵前去中庆城取来。”

“啊?”元使直接傻了,这哪里是议和,这不是来装孙子吗?

元使节不敢耽搁,快马回了中庆城回禀梁王把匝刺瓦尔密。把匝刺瓦尔密气的肺都要炸了,摔盆子摔碗大发雷霆之怒,其后备下三百万两银子及任命文书遣使节又来了贵州城。此次陇赞阿期摆下盛大的场面迎接了元使节,并设宴款待了使节团。话说人家大老远的送三百万两银子来,吃顿饭还是必须的嘛。 酒足饭饱之后,元使节方宣读了任命文书:“梁王惜才纳贤,闻彝部陇赞阿期德才兼备文韬武略,特封陇赞阿期袭任顺元宣抚使,八番顺元宣慰使加封云南行省左丞。另赏赐白银三百万两,以示恩宠。”

明明是索要的赔款,梁王偏要往脸上贴金说成是赏赐,但陇赞阿期却也不计较,当下欣然接受了封赏。

送走元使节,陇赞阿期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外省采购生铁,招揽能工巧匠,打造兵器铠甲武装军队。如今的各族联军不过是乌合之众,手上的武器简直不堪入目,虽然前期元兵的军需库留下一批兵器铠甲,但却远远不足以成事。

一时间云贵广西各地族民闻风而来相投,起先的陇赞阿期不过是五寨的头人,十万寨兵。但不到两月的时间,麾下已有近二十万常备军。

四川一带有大夏国明玉珍部,贵州有多族联军的陇赞阿期部,云南以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为首的元庭残部。若是以实力论之,如今的云贵川三地,便似三国时期的魏蜀吴般三足鼎立。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与大夏国有宿仇,但陇赞阿期夹在中间却起到了调和作用。云贵川三地遂一时太平再无战事。

而此时的大奎,早已与孟歌踏上了归程,只留下盘步在贵州城协助陇赞阿期管理日常事务。此云南一行,大奎与孟歌九死一生,明军将士近千人埋骨他乡。此时正值秋风萧瑟,都说近乡情怯,大奎来时近千人马浩浩荡荡,归去时两人成双凄凄凉凉。想到家中爱妻,想到独子张长风,大奎不禁归心似箭,一路策马扬鞭赴归程。

先前叫田丰周凯二人回转京师,向朝庭告知梁王阴谋,也不知结果如何了。大奎心急如焚,与孟歌二人换马不换人一路风尘,只用了一月有余便赶回了苏州地界。

当大奎来到家门前时,下人阿福一声惊叫,随后大喜。接着转身连滚带爬的去报信了,大奎站在门外便听到了阿福的叫喊声:“夫人,夫人,老爷回来啦。”

一时间,张府沸腾了。冯师爷疾步迎出门来,见到大奎竟是喜极而泣:“张大人,你可回来了。”说着双目含泪,竟是哽咽难言。

大奎一进门,便见到了黄莺抱着张长风到了前宅。

“回来了?”

“恩。”夫妻二人四目相对无需多言,再次相见却恍若隔世。

“呵呵呵,我抱抱长风。”大奎走上前,从黄莺怀中抱起了儿子张长风,并俯下脸来跟孩子一阵亲昵。张长风此时正睡得香甜,猛然间被大奎的胡子扎醒,睁开眼便见到一张大脸在眼前嘿嘿直笑。数月不见,晓是父子间也有些生疏了。张长风直吓得‘哇’一声哭将出来。

黄莺此刻脸上挂着泪,轻轻地抱回了张长风,随后再不多说一句话,默默的回了后宅,她知道大奎一定还有事情要做。

大奎站在前宅院中,心情久久才复平静。

“冯师爷,备奏折。我要上书朝廷。”大奎说着去了厅堂。

冯师爷答应着,也跟随大奎去了厅堂。

等到冯师爷备了文房四宝及大奎专用的奏本,大奎这才缓缓言道:“臣江南通政使张大奎奏报:臣等奉旨云南招安,然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依仗地势偏远,拥兵以抗天朝。臣等见机逃离中庆,把匝刺瓦尔密却传书各处加以堵截,并派重兵追杀。几经死战,云南安抚使王西元大人与其本部三百苏州城兵及臣之二百亲卫全部战死。臣有负圣命,自请罢官,望圣上恩准。”

冯师爷听到这里,已是惊骇欲死,持笔的手颤抖的厉害。他哪里能想到,没见到其他人回来,原以为都是去了苏州城。一场鞍马奔波,去城里沐浴一下吃顿好的,这也在情理之中。哪成想竟是全部战死在了云南。

大奎回身见到冯师爷面色如土,心知他是心绪难宁。当下劝慰道:“冯师爷莫要难过,本官已为他们报了仇。”

“我的儿啊。”冯师爷一声悲嚎,竟是泪如泉涌悲声不止。

大奎见状不禁大惊失色,刚要绕过桌案。冯师爷竟是仰天吐出一口鲜-血,接着身子一软向后倒去。大奎身形一晃来到其身后,伸手将其扶住。再看冯师爷已是双目紧闭,昏死了过去。

大奎急急吩咐下人去请郎中,这才亲自将冯师爷抱回了卧房。

郎中忙三火四的来了张府,为冯师爷把了脉后,大奎急声问道:“郎中,我家先生病情如何?”

郎中沉思良久,却是叹了口气道:“大悲伤身,急火攻心啊。”说着竟是摇了摇头。

“那要如何医治?”大奎抓着郎中的胳膊急问道,但随即松了手。他知道心急也没用,不如听郎中怎么说。

郎中开了一副药方交给大奎道:“我这里开了一副药,可清火安神。至于其他,还要看造化,心病还须心药医啊。”说着背起药箱向门外行去。

大奎连忙由怀中掏出一锭银子追上去塞到郎中手上,并嘱咐道:“郎中先生慢走,本官有一事相求。”

郎中躬身为礼道:“大人请吩咐。”

大奎颤声道:“不管用什么方法,务必保的我家先生周全,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郎中闻言,点点头道:“草民尽力而为吧。”说这话的时候,郎中竟是一点底气也没有,大奎见到郎中如此神态,也不禁心中一紧。但还是吩咐下人将郎中送出了门外。

直到煎好了药,冯师爷仍然没有醒转。大奎叫人灌了药之后,这才回了后宅。

第二日清晨,大奎便早早来探望冯师爷。进门竟是见到冯师爷躺在床上,双眼望着天棚不言不语,但其目光已不复清明,竟是一片浑浊。

“冯师爷,本官前来看望,你好些了吗?”大奎走到床前,伸手替冯师爷掖了掖被子。

“我的儿啊……。”冯师爷呐呐自语,竟是声如蚊呐。

大奎不禁问道:“你说的是谁啊?”

好在冯师爷的脑中还有一丝的神智,听到大奎问及,这才好似自言自语的道:“我儿叫冯思楷,小名叫‘石头’”

“冯师爷的儿子是石头?”大奎闻言已是犹如五雷轰顶。

同类推荐
  • 雍正即位之谜

    雍正即位之谜

    本书是讲述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后的第三代皇帝。后世围绕其继位、暴死等事件传说甚多,多悖谬不实。其为政方略遭人议论处亦多,但他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不愧一代英主之名。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实离不开雍正承前启后的功用。雍正皇帝1723年至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在清朝的历史上,雍正是一个极具争议、极具传奇色彩、极具才华与胆识的帝王。雍正的即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他实行的严厉治国政策让人评说不已,他的突然暴死,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雍正的继位,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
  • 唐史并不如烟:贞观长歌(第二部)

    唐史并不如烟:贞观长歌(第二部)

    高祖李渊昏聩,太子建成咄咄逼人。李世民面对着亲情和江山,终于选择向兄弟拔刀,“玄武门”之变惊动风云!“白马之盟”后,大唐休养生息……无论过去多少年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拭去岁月的浮尘,英雄豪杰、金戈铁马……历史重新复活!
  • 风起西凌

    风起西凌

    一骑红光千万里,魂兮飘渺去异乡。寒门困顿寻出路,白手起家写辉煌。实业兴邦一朝奠,教书育人百世芳。漫天功勋俱已矣,流云苍狗看夕阳。本书描写一个寒门子弟的逆袭之路,从一无所有,到异世创业,别样的人生,不乏精彩。
  •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南宋初的孔氏南渡无论在孔氏家族史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在近900年的历史中,孔氏南宗不仅在孔氏家族中具有特殊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社会文化之中,孔氏南宗文化逐渐衍化为浙西南地方文化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本书在考察浙西南地区生活世界及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着重就孔氏南宗的符号特征与文化意义、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教育思想与文化教育活动以及宗族文化与宗族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深入探讨了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演变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了孔氏南宗的精神内涵及文化价值。
  • 大唐忆梦

    大唐忆梦

    一名普通高校的历史系研究生李君闲,因为机缘巧合穿越时空,回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他将如何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又将经历怎样的故事?《大唐忆梦》将带你回到公元八世纪的神州大地,带你走进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带你趟过一条奔腾汹涌的回忆长河。(作品致力于打造多种风格并存的故事形态,将融汇历史、玄幻、言情、仙侠、悬疑、科幻等多种因素,以期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热门推荐
  • 千丈雨

    千丈雨

    一百年前的西原帝国于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无人知晓缘由,各大公国的史学家们苦苦钻研帝国遗留下来的一本《西原帝国志》,想从中找出其崩溃的原因,却是几十年也没有结果。只是有传言说西原帝国的国主云萧亵渎了伟大的战神殿下,战神殿下的怒火降临,亲率百余天使击溃了帝国百万大军,一夜之间杀掉帝国将领二十三人,都护两人,就连国主云萧也死于战神殿下之手,西原帝国于一夜之间在无止大陆上消失。一百多年后,欧阳路懵懂的踏上了历史的车轮,莫名其妙的卷入到了精灵族的谋略之中……
  • 九转极天

    九转极天

    走前世,过今生与人斗与天争......只为寻回心中至爱
  • 晚宋

    晚宋

    宋蒙联合灭金是南宋王朝所犯下的最大战略错误,如果宋蒙当时谈判失败,历史之路又该如何走?本书就假设了一个偶然的因素导致了宋蒙联合灭金的谈判失败后,历史从此改变的故事。本书主人翁李思业是唐朝一支没落宗室的后裔,城破后十四岁的他被掳到金国成为奴隶,几经波折,他重获自由身后回到故国的都城临安,并渐成商贾。一个偶然的发现,他毒杀了前来谈判联合灭金的蒙古副使导致谈判失败,历史从此走错,李思业本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本书描述一个少年从奴隶到开国皇帝的传奇故事。本书为架空历史小说,请勿和史实对号入座
  • 我的极品校花

    我的极品校花

    高三学渣许杰忽然变成了绝世奇才,看书过目不忘,考试科科满分,更有美女校花倒追,从默默无闻的小逗比一夜之间成了女生们心目中的校园男神。而这一切,都是从他跟校花表白的那一夜开始的……
  • 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本书以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后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以记述民国历史人物为本,着眼于对争议性历史事件和争议性历史人物的适度的重新解读。分北洋军阀卷和地方军阀卷。《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由民非明编著,适读于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各类阅读爱好者。
  • 秀色田园:农家小娇妻

    秀色田园:农家小娇妻

    苏云歌一朝穿成农家女,爹娘体弱,弟妹年幼,家里一贫如洗。她正想努力奋斗,带领全家脱贫致富呢,不想迎亲队伍来了,爹娘高高兴兴把她送上了花轿,歪打正着,苏云歌嫁了个如意郎君。程景文虽然性子沉默,可疼媳妇,那叫一个人人羡慕。
  • 赤壁

    赤壁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究竟以如何之少对如何之多?落魄的刘备为何会得到谋有诸葛武有赵云的追随与青睐?拥有江东富庶之地的孙权和自命不凡的周瑜为何肯与弱小的却是潜在对手的刘备联手抗曹?年轻的诸葛孔明在七星坛上使用了何种招术换来了东风?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中计?二乔与诸位英雄究竟有着怎样的情感纠葛?青年才俊史杰鹏用他的学识与想象构筑了一个他心中的三国,隔着千载尘埃奏出赤壁之战的绝响。
  • 异时空之中国天下

    异时空之中国天下

    21世纪的陈立被委托改变历史,拥有多项特异能力的他,如何改变中国,使世界变为中国的殖民地,且看异时空之中国天下。(初步,本书会写三部曲,尽请期待,呵呵)(因为剧情需要,历史将被推后五十年,具体请看本书)(主角能力会有点变态,最重要的是看的爽就行,呵呵本人处女作)
  • 谋杀案八部曲

    谋杀案八部曲

    谋杀案系列:《西门府谋杀案》,《清潭公寓的惨案》,<野地情人谋杀案>,<消失的女人们>,<夜间的幽灵>,<浴室谋杀案>、<和谐号谋杀案>和<第三者死亡之迷>等等。除《西门府谋杀案》是古代悬疑推理外,其它是现代悬疑推理。由于现代谋杀案系列分开发了,请在《欲罢不能:深渊谋杀》那本中看。⊙⊙⊙⊙⊙⊙另外现代推理系列大家在《欲罢不能:深渊谋杀》那本看,地址:http://www.*****.com/?bk/xyly/11638672感谢大家关注!!⊙⊙⊙⊙⊙⊙qq群号:70306210
  •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