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6900000006

第6章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装备与技术

(一)航海装备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起航,一艘船可容纳千人。《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它的铁舵,须有二三百人才能举动。第二种叫“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我们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对于郑和宝船,肯定派认为《明史》的描述基本上正确,理由为: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所记“两千料海船”,不是“宝船”,而是较小的“作战船”;对南京郑和造船厂进行考古,发掘出一根约15米长的舵,和《明史》所述宝船大小相符;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船坞宽20丈;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304-1377年)游记中记载有中国巨大的12张帆可载千人的海船。质疑派认为木材强度有限,过大的船体无法保证水密性,难以做长时间的航行。根据南京静海寺郑和所立残碑记载,郑和首次出海宝船为“两千料”,根据他们的推论,折合后长约为十五到二十丈,宽六到八丈左右,载重量约为五千吨。至今未有人复制出能进行实际航行的四十四丈“宝船”。目前复制中的宝船多采用质疑派的说法。即便采用质疑派的说法,郑和宝船仍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二)航海技术

根据《郑和航海图》,郑和航海使用海道针经(24/48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故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雨天,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天文航海技术。中国很早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测定天的高度,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2.地文航海技术。它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做针路,罗盘的误差不超过2.5度。3.《郑和航海图》。《郑和航海图》得以传世,幸亏明代晚期作者茅元仪将其收录在《武备志》中。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其中明确标有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与同时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兰海图》相比,《郑和航海图》制图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数学精度较其低,但实用性胜过《波特兰海图》。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指出:关于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问题,米尔斯(Mills)和布莱格登(Blagdon)曾作了详细的研究,他们二人都很熟悉整个马来半岛的海岸线,而他们对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作出了很高的评价。郑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国先进航海科技光辉,表现了中国古代人的伟大智慧,从而创造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程。

同类推荐
  • 重寻近代中国

    重寻近代中国

    中国政治精英利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战败编织了一整套饱受外族剥削、欺侮为内容的“民族叙事”和“历史建构”。 但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持续强化“悲情叙事”正在将中国从世界大环境中孤立。马勇从现代化视角出发重塑中国近代史,一方面重新评估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功过是非,理清世界走进中国的路径及客观效果,另一方面剖析在现代化冲击之下,中国走向世界的艰难过程。
  • 蜀汉之征战天下

    蜀汉之征战天下

    黄衍十分费力的睁开双眼一道强光直射眼球,不由的伸出右手挡在眼前直到眼睛能适应为止才放下右手;却发现自己即不是躺在宾馆客房的床上、也不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而是躺在一张有罗娟轻纱笼罩的软床上;心中不由的嘀咕:这是那里呀!怎么我的身体也“萎缩”哪?
  • 三国杀之权谋天下

    三国杀之权谋天下

    天做棉被地当床,残羹剩汤百人尝。笑对人间沧桑事,看尽世态道炎凉。莫问英雄何出处,三国权谋万道光。这是乱战的时代,却因一个伟岸的身影而逐渐改变。正统?亦或是乱入?在这个时代,都不再重要,谁能屹立不倒,谁就可鼎力天下。远看三国是条廊,近看却是一道墙,墙里关着大乔,小乔,貂蝉,大虎,小虎,袁姬他一生有七把剑,每一把剑都浸染了一个英雄的鲜血,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百里,大吴。
  •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

    《孙子与兵家思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敦煌大事记

    敦煌大事记

    敦煌是座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已建郡。“史实证明,河西四郡的开拓特别是敦煌郡的建立,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佛教的东传准备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基础”。敦煌郡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边郡,因此,这里是古代军事上的战略基地。西汉王朝“列四郡,据西关”、延修长城、徙民实边,是为了便于联络西域,瓦解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到东汉,又“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敦煌太守实际在兼管着西域的很多事务。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
热门推荐
  • 曾经的下雨天

    曾经的下雨天

    她,调皮可爱却有灰心的一面。她,身手非凡,就宛如地狱的曼珠沙华。她,淡定睿智,一人玩转贵族千金少爷。她,神秘莫测,身份就是一个谜。她,本想淡定生活,却不料就此开辟新的世界。
  • 我的萌王妃

    我的萌王妃

    他一代帝王。冷漠无情。却总就放下身段只求她在他身边。他邪教教主!为她改邪归正。他伤她入骨。她却为她f奋不顾身。血洗王城
  • 农家多闲事

    农家多闲事

    “二愣子,你家的屋漏雨了,你还顾着你的草药做啥咯!”“闷骚男,你家的药要煎糊了,你还给我打什么伞呀?”沈团团出生在桃花庄里的一户做豆腐的人家,因为沈父不善掌家,沈家入不敷出。作为有志青年,沈团团决定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立志要做沈家的豆腐宴。但是,光是从地上爬起来咋就那么难呢……沈团团一心想着做个美美的“豆腐西施”,但是连村里的屠夫家的壮闺女都有人要了,为何她还是无人问津!某日,看着堆在面前的银锭子,闪烁着银光,某人问:“你愿意做我的婆娘吗?”“要是多几个金子,我就想想——”一堆的金子。“唔,有几张房契,我自己给自己做主,嫁了!”一叠的房契……
  • 冥王异事

    冥王异事

    脑洞大开,幻境梦境现实,时间空间交错,千万不要傻傻的分不清楚。科创大厦18楼发生爆炸,全层48人本应全死,却偏偏有一个特殊的人死里逃生~
  • 快穿女配的逆袭

    快穿女配的逆袭

    “你是谁,出来啊。你出来啊!”黑暗的空间里,绝望的的声音回荡着。不远处一束光照射过来.
  • 恶魔殿下的乖乖女

    恶魔殿下的乖乖女

    他和她第一次相遇是在孤儿院。而他的父母把他接走后,她去追。可追到的却是一场雨,因为这场雨,她丧失了记忆。十年后,再次相遇。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可她却完全不知他是谁。之后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我与诸葛孔明

    我与诸葛孔明

    一个身世成谜的清雅女子,一个流芳百世的睿智男子。她是曹操的私生女,他是诸葛孔明。后世美名,生前功绩,怎胜得过缱绻情深、相濡以沫?
  • 武圣世家

    武圣世家

    关家,始祖关云长,一身神功登峰造极,手握青龙偃月刀,天下无人不服,被尊称为武圣。关莫涯,十三岁继承武圣世家关家家主之位。
  • 红莲孽

    红莲孽

    你可曾听见杜鹃啼血,染红大片绝望山谷;这世俗偏见犀利的眼光,似尖锐锋利的匕首,抵住喉咙。这病态挣扎的爱,似张狂狞笑的魔鬼,侵蚀心脏。绝伦的面容,邪恶的笑颜。无可阻挡的霸道,他的忧伤华丽又明媚,肆无忌惮般倾泻如瀑。连同执着和温暖跌碎成浪,都被他亲手捏得粉身碎骨。女子苍白的的脸有隐忍和忌恨。双唇咬出血丝,她有什么错,不过渴望蓝天白云草长莺飞的正常生活。何以苦苦相逼不放过她。他媚眼如丝,嘴角邪恶,青丝瞬间幻化成白雪,妖娆纷飞。她对他扔下最恶毒的诅咒,策马而去。你在惊恐什么,你在怀疑什么,你在渴望什么。嘘,不要吵闹。听红莲静默绽放,似血嫣红,倾城惊艳。
  • 穷书生的山贼路

    穷书生的山贼路

    北宋,一个文人的时代。一介穷苦书生,奈何原因种种,上了山,做了贼。入了朝堂,却又重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