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8000000005

第5章 韬略鼻祖,千古武圣(2)

第一,制造假象,声东击西。即制造各种假象,隐蔽真实意图,欺骗敌人,迷惑敌人,引诱敌人,欲其西,袭其东,这就是用兵之道、诡诈胜敌的方法。第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密察敌人的各种情况,采取适当的战术、战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或击其左,或击其右,往来不止,不断挑战,或袭其内,或击其外,使敌不知所守,不知所备,我军击之,敌人必败。第三,做好准备,疾战突破。对待大军压境、兵临城下,突然侵略的敌人,要乘其全军未到之机,作好战争准备,各类兵卒进入战斗状态,当敌人来临时,使我轻装部队与敌交战而佯败退走,引诱敌人,令我守城部队采取各种办法做好准备,使敌人误以为我主力守城,而迫近城下,这时我突然出动伏兵,袭击敌人,发动疾战,击其内外。同时急令三军,击其前后、左右,使敌将惊骇,敌卒大乱,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敌人虽众,必然败逃,这就是“三军疾战,敌人必败”的战法。第四,妄张诈诱,荧惑敌将。兵为诡道,兵以诈立,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面对强大的敌人,不能与其死打硬拼,而要虚张声势,诈骗敌人,扰乱敌人,令其上当,贻误战机,我则适时出击,制敌取胜。运用虚张声势,引诱诈骗敌人的手段,迷惑敌军的统帅,诱使敌人迂回绕道,令其必定经过深草地带;引诱敌人误走远路,延误时间,令其日暮之时同我会战。乘敌人前行部队未过河,后续部队未及宿营,发动我伏兵,迅速打击敌人的左右,命令车骑扰乱敌人的前后,这样妄张诈诱,欺骗敌将,就可以做到以少胜多。第五,施行诡术,瓦解敌军。为了欺骗敌人,瓦解敌军,要在军队的组织建制中,设立专人司行此职。

姜太公不仅从理论上主张施行诈术欺骗敌人,而且在军队指挥部的编制上设立各种人士专门施诡诈之术,迷惑敌人,从而达到欺骗敌人,取得胜利的目的。兵为诡道,兵以诈立,语其观变,出奇制胜,为历代兵家所重。

(四)选择良将,名实相当

姜太公深知,治理国家、管理军队,必须有明君贤将,有了明君贤将,才能使国富兵强、攻取战胜,所以他极力主张举贤任能,下不肖之人。

《六韬·文韬》中的《上贤》《举贤》等篇,集中阐发了姜太公的人才观;《六韬·龙韬》中的《论将》《选将》《立将》《将威》等篇,集中体现了姜太公的将才观。足见他对治国、理军人才的思想观点和重视程度。

姜太公总的人才观点是选贤举贤,唯贤是举,下不肖之人,做到名实相当,效实用人。在这个总的人才观点的指导下,姜太公对军队将帅的品德修养、才能素质、选择方法、任命仪式、树立威信、鼓舞士气等,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规定。

姜太公认为,将帅作为战争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其思想品质、组织能力、指挥才能,直接关系到、影响着军队的建设、战争的胜败,所以他对为将之道颇有深论,具有真知灼见。姜太公深知:战争这一关系到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其命运掌握在将帅手中。将帅是国家的辅弼,辅弼周密,国家强盛,战争胜利,人民安生;辅弼疏漏,国家危亡,战争失败,人命不保。因为战争中的交战双方,只有一方胜利,一方失败,没有两胜,亦没有两败者,所以对于负担着关系国家存亡、人民生死命运大事职责的将帅,在选择任用时,不可不察,并要久观深察。据此,姜太公提出将帅的“五材十过”,即应具备的五种品质、美德,应避免的十种缺陷、过错。这就从正负两个方面规定了选用将帅的具体条件标准,正面条件、标准则是文武双全,有道德品格,有指挥能力,能安邦治国,亦能率兵胜敌。

有了选拔将帅的条件、标准,还要注意讲究选拔将帅的方法,避免选人不当,出现问题。为了防止两面派、虚假者、伪冒者得逞,选择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人为将帅,姜太公反对以貌取人。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往往是一些无德、无才、无能之人,最会弄虚作假、巧妙伪装。因此,选择将帅并非易事。切不可以言取人、以貌取人,而要通过言行举止、生活实践做各种试探,察言观行,综合考察,全面识别,这便是选拔将帅的正确方法和途径。

选拔了真正的贤才,立为将帅,就要讲究“立将之道”,即国君要举行立将的仪式,因为“社稷安危,一在将军”。将帅深系国家安危,人民生死,战争胜败的重大责任,所以任命将帅要举行仪式,以示重视。姜太公进一步指出,立将之后,身为将帅,统帅三军,必须树立自己的威信,严格治军,严明军纪,赏罚分明,令行禁止。这就是说,赏信必罚,杀大赏小,杀挡路权臣,赏及众卒,就可以树立将帅的威信,这样就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如此便能攻必克,战必胜。

姜太公还对如何做个励军自治而克敌制胜的将帅,作了具体说明。要求将帅约束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克制私欲,与士卒同甘共苦,这样便会上下一致,齐心协力,英勇杀敌。这种将帅正己正人,率先垂范,爱兵励军的方法,为历代兵家奉为统兵制胜的方法和克敌制胜的要务,亦是衡量将帅贤否的标准。

姜太公认为,选拔任用文官武将,还必须以实功实绩考核,选贤举能,下不肖之人,真正做到名实相当,名副其实,这才合乎举贤之道。这就是说,文臣武将,都要唯贤是举,举贤得贤,得贤用贤,则国可治,军可理,民可安。在姜太公看来,将相虽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都要以“举贤之道”而选拔“实当其名,名当其实”的贤才,以使“国富兵强”,这就是他的用人之道的思想主旨和结论。

(五)求神问卜,望气攻止

《六韬》的作者,在论述治国用兵、文韬武略、奇谋战术、攻取战胜、有备无患、军队建设等问题中,都强调“取于人事”“尽与人事”,这是科学合理的思想,亦是智者之见,并且是姜太公和《六韬》的主导思想。但是,也必须看到书中有一些神学迷信思想混入其中,不时地表现出来,这些思想也是我们必须指出的,故在此作具体分析论述。

为了欺骗敌人,施行诡诈之术,姜太公主张在军队统帅部设立“术士二人,主为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这是说,利用方术术士,求助鬼神,装神弄鬼,欺迷敌人,诱敌上当,以求胜敌。显然是依靠鬼神,利用鬼神,实现人意。

将军在受命出发征战之时,要举行宗教仪式,求神问卜,选择吉日,授权出征,方可出发并作为“立将之道”,加以规定,必须执行。这是一种宗教仪式,实则是以一种宗教仪式而行授权之实,表示隆重,使将军认识到自己的权力和责任的重大,不可玩忽职守,轻敌致败。这是古代将士出征时都必须举行的仪式,不限于姜太公一人。究其实,姜太公并不信神灵之验。武王伐纣,牧野大战之前,占卜龟甲,得之凶兆,又狂风暴雨,全是凶相,周朝群公尽惧,只有姜太公不信龟兆、天象,力劝武王按时出征伐纣,经过牧野大战,大败商军追杀纣王,周军大胜,乃太公之智。由此可见,姜太公并不信占卜之验、龟草之兆,而重视人的因素,尤其是人心向背,深信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真理,肯定以贤伐不道,即使不卜亦知为吉,不战而胜,在这里完全强调人的因素,而不见鬼神的力量。证明他重人,不求神;取于人,不取神。

然而,《六韬》采用兵阴阳家的观点,以五音与五行相配的变化,作为判断敌情、决定胜负的征兆、根据,这就表现出了神学迷信色彩。古代阴阳五行家把“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关系归结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相生;把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克,叫做五行相克。并以五音配五行,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六韬》的作者采纳了这种思想,用“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行”金、木、水、火、土相配,作为判定人事吉凶和战争胜负的根据,这就表现了神学迷信思想。

《六韬》的作者,还用“望气”来判断城邑的攻止,在这里也表现出神秘主义观点。“气”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本来没有意识性、意志性、人格化,却用之决定人事吉凶、战争胜负。《六韬》援引阴阳五行家的思想,以“望气”——远望城邑上空的不同变化,作为预示、预测战争胜负的先兆,依次决定对城邑的攻与止,这显然是神秘主义的观点,也是不科学的。应当承认这是《六韬》的一个缺憾,对此,我们要做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不必苛责古人。

姜太公作为周朝军师、齐国始祖,其军事韬略、战争谋略、战法战术、军队建设、战争准备等思想的高明、深邃、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全面性、创造性、开拓性,他不是单纯地就军事而论军事,而是从哲人智慧的高度,以聪明政治家的眼光,将政治与军事、治国与理军紧密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加以论述。这就使他的军事韬略、谋略颇具全面性、深刻性、精辟性,因而为历代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所推重,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六韬》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著作,在宋代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武学教本,成为武将们必读的兵书。两千多年来,《六韬》与其他“武经”一样,从先秦至现代,不断有人注释、讲解、校勘、阐扬,挖掘其思想宏旨奥义,吸取其思想精华,经久不衰,至今愈盛,充分展现了其光辉的思想价值和不朽的生命力。我们应当珍惜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之在新时代更加发扬光大。

同类推荐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3)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三)》是《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系列之一,包括: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 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 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 。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 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

    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了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热门推荐
  • 荡天记

    荡天记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卑微的生灵的慢慢修道之路。大道三道,每天都有耀眼的天才在修行之路上殒落,且看传奇修士小于阳,是一步步怎样在血与火中慢慢成长,最终问鼎九天十地之上的……
  • 穿越之蛊惑冷君:王妃跑路去

    穿越之蛊惑冷君:王妃跑路去

    _穿越之蛊惑冷君:王妃跑路去
  • 幽灵小姐

    幽灵小姐

    总是能看见她在操场角落里科室的角落里楼道的角落里总是一副吓人的表情但是她只是孤独而已不想别人受连累而已
  • 梦里谁染霜林醉

    梦里谁染霜林醉

    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无间的爱和复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
  • 蛮纪

    蛮纪

    经历过死亡之后,是如同老鼠一般畏缩的躲在那片黑暗之后瑟瑟发抖,还是勇敢的站出来,走向光明?失去了自由,拥有再多也毫无意义。
  • 强者们

    强者们

    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呵呵,怎么可能呢!)
  • 胡雪岩的做事之道

    胡雪岩的做事之道

    胡雪岩出身贫寒,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发迹,成为当时中国最有钱的巨商富贾;胡雪岩替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备军饷,收复新疆,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被人称为“红顶商人”;胡雪岩奉母命建起一座胡庆馀堂,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瘟疫流行时还向百姓舍药舍粥,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胡雪岩是中国晚清第一大富商,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做金融业务的人。并获得清廷特赐二品顶戴、赏黄马褂、准紫禁城骑马的特荣。鲁迅评价胡雪岩是“中国最后一位商人”。本书总结了胡雪岩一生的成败得失,希望读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 灰色的炼狱

    灰色的炼狱

    不要看,点进来的你一定会想骂娘的,如果你还是点了进来,还是看到了不想看的,那么产生的一切后果本店概不负责……
  • 泉水的歌唱(原创经典作品)

    泉水的歌唱(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挺进英伦

    挺进英伦

    英国市场的开发对于逐渐采取“走出去”策略的中国企业来说,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实验场。在这样一个崇尚原创创意和设计的国度,中国品牌可以得到巨大的提升,并继而进入世界性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