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9100000005

第5章 与传说相关的(1)

七夕节日习俗

(一)七夕节日习俗

七夕在古代是一个盛大热闹的节日,有各种各样的节日习俗,最主要的便是乞巧习俗。简单地说,乞巧就是姑娘们向织女乞求赐给自己精湛的纺织技术。

乞巧的花样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穿针乞巧

这种节日习俗始于汉代,盛行于南朝期间,是最早的乞巧方式。穿针分为两种,一种是七夕当晚,姑娘们聚在月光下面,借着月光穿针引线,哪位姑娘可以穿过去,便是得巧了。另一种是在七夕那天的中午,姑娘们将针投在水面上,观察针在水中的影子,来看自己是否得巧,这被称之为浮针或投针。河南开封地区《祥符县志》曾经记载了这个有意思的民俗。“七月七日之午,妇女多乞巧。以碗贮水曝烈日中,顷之水膜凝面,举绣针投之则浮,谛视水底针影,有云成物花鸟之影者为上,有成剪刀牙尺之影者为次,谓乞得巧,女伴相贺;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矢则拙矣,幼女尤忌,或至垂涕泣,其母每曲慰之。”这段记载不仅使我们了解什么叫乞巧,也仿佛看到一群姑娘相互嬉戏,幼女的天真、母亲的慈爱等,彰显这一习俗的女性特色。

最早的穿针、浮针以及投针都是在月下进行,乞巧活动都在七夕当晚举行。随着习俗的不断发展,当中有些习俗发展为在七夕中午进行,以观测太阳投射的影子。早先的月下穿针,是伴随着穿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的传说,乞巧活动将女红才艺与游戏化的竞赛结合在一起,充满了竞技的意味,在比赛过程中得到巧,也有实至名归之感。而后代的浮针、投针,则更似占卜,是否得巧更多取决于运气,这使得许多小姑娘都产生了患得患失的感觉。

2.蜘蛛乞巧

蜘蛛与七夕乞巧关系颇深。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秋初,蜘蛛正活跃,要它织网,一般不会令姑娘们失望。二是蜘蛛织网,织女织布,同是巧手。女子们看不到织女织的布,那么就看看蛛网,希望能得到某种启示,某种灵感,或感受到蜘蛛织网的灵妙之气,使自己的织布之技,有所提高。三是古有“蜘蛛集而百事喜”之说,民俗中有蜘蛛预兆喜事的说法,乞巧时用蜘蛛,也可增加喜庆气氛。用蜘蛛验乞巧结果,也有诸多不同。

(1)验瓜果上有无蜘蛛网。七夕之夜,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次日,如果瓜果上有蜘蛛网,就是乞得巧了,否则就是没有乞到巧。杜甫曾在《牵牛织女》诗中写道:“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就是在歌咏这种民俗。

有的地方,女子将瓜削成花瓣状,放在盘中,再在瓜上放一针,然后,在庭院中举盘望拜河汉,默祝织女赐巧,然后将瓜盘放在庭院中的桌子上。过了一会儿,去看上面有无蜘蛛网,以验是否乞到巧。

(2)验瓜果盘上的蜘蛛网是否成“万”字的繁体字形,为是否乞到巧之验。

(3)验蜘蛛网的疏密。七夕之夜,姑娘们捉蜘蛛,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第二天,开盒观察,以蜘蛛网的疏与密,验证得巧的少与多。此俗自唐至明,历代有之。

(4)验所结蜘蛛网是否圆整。将蜘蛛放在小盒子里,次日验看盒内蜘蛛网是否圆整。圆整,说明乞到了巧,不圆整则说明没有乞到巧。此俗宋代南方北方都有。

有的地方,又有男孩子在七夕之夜将蜘蛛放在盒内,明日验蜘蛛网以乞文之俗。乞文就是乞求擅写文章,写好文章的技巧。此俗乃是由女子将蜘蛛放在盒里验丝乞巧而来。

3.迎仙乞巧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风格。七夕那天,姑娘们用彩纸、绳线以及通草等东西,编制成各种各样的小东西,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并用水浸泡,等到这些种子发芽到两寸长的时候,便把它们拿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月初六、初七两个晚上,姑娘们都会身穿美丽的衣服,头戴漂亮的首饰,将自己打扮得十分精致,来拜祭神仙。每晚的三更到五更,都要拜祭三次。拜完神仙以后,姑娘们便借着灯影穿针,哪位姑娘能将彩线顺利穿入针孔中,便是得巧了;如果不能,那便是输巧了。由此可见,广州的姑娘们在七夕来临之际,真是要忙碌一段时间,七夕节是古代女子的重要节日。而且在七夕之后,姑娘们还要将自己制作的小工艺品和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谊。

4.集会乞巧

姑娘们聚在一起,行乞巧之俗,游玩嬉戏,更有情趣。这种习俗,各地有所不同。

广东“七娘会”。清代、民国年间的广东,人们非常重视七夕节,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有趣的风俗。屈大均《广东新语》中,便记载了清初“七娘会”的盛况。“七娘会”在民间多称“拜七姐”。一位参加过“拜七姐”活动的老人回忆,广州西关一带,尤为盛行“拜七姐”。活动通常是在少女少妇中进行,一群关系亲密的姐妹聚在一起,在六月份便早早地将一些稻谷、麦粒、绿豆等浸在瓷碗里,让它们发芽。临近七夕这些少女少妇们便更加忙碌了,她们凑一些钱,请家里人帮忙,用竹篾纸扎糊起一座鹊桥,并且制作出花样繁多的精美的手工艺品。到七夕之夜,这些女子便在厅堂中摆设八仙桌,系上刺绣台围,摆上各种花样纷呈的女红巧物和花果制品,来炫耀女儿们的巧艺。有的少女还用剪纸红花带装点谷秧、豆芽盘,盘中点着油灯,灯光透出彩画薄纸灯罩,炫彩夺目;人们还用精心布置的插花,如芬芳袭人的茉莉、白兰、素馨及其他鲜花插在铜瓷花瓶里;还用茶匙般大的莲花、玫瑰、百合、山茶等插在小盆中,一朵真的配一朵假的,令其真假难辨;还有把苹果桃柿等生果切削拼叠成各种鸟兽形状的果盘;还有寸把长的绣花衣裙鞋袜和花木屐,用金银彩线织绣的小罗帐、被单、帘幔、桌裙,指甲大小的扇子、手帕,用小木板敷土种豆粟苗配细木砌的亭台楼阁。总之,东西越精致,制作者越能得巧。还有人用米粒、芝麻、灯草芯、彩纸制成五彩缤纷的塔楼、桌椅、瓶炉、花果、文房四宝,还有用各种花纹和文字的麻豆砌成的供品;还有人挂上一盏盏用彩纸和玻璃做成的花灯、宫灯及柚皮、蛋壳灯,动物形灯等各式各样的灯。最受人喜欢的是女子们用彩绸扎制的精致的雏偶,就是我们常说的布娃娃。雏偶有做成牛郎、织女及他们的一对小儿女的形象的,一般放于上层,下层是从事各种艺术活动的小儿形象,有跳舞的,有吹箫的,还有弹琴的,来庆贺牛郎织女相会;还有“西厢”“红楼”“杨门女将”等成套的戏剧人物形象;还有一些瓷塑玩偶,这些玩偶是大人们送给孩子的礼物。另外,人们还会陈列出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如小胭脂盒、镜、彩梳、绒花、脂粉等,一方面供织女享用,等织女“享用”后便给女子们使用。此外,还有蜡制瓜果、小动物等。还有就是甜咸点心、茶、酒、瓜子、花生等各种小点心,在这些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是烛台、香烛,在烛台上插上香烛,并用最好的檀香将香烛点燃。

少女和少妇在七夕之夜会尽情地打扮自己,用天河水沐浴、洗头发,然后换上锦绣衣裙、旗袍等漂亮衣服,头上扎上梳发髻,戴上白兰、素馨等做成的花饰;再轻扫蛾眉、抹脂粉、点绛唇、额上印花,用凤仙花汁染指甲。女子们经历了如此精致认真的装点,一个个如同仙子下凡,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进行各式各样的游戏:有的吟诗作对,行令猜谜;有的穿针祭拜乞巧;有的指着天上北斗七星及双星,向大家动情地讲述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和诗词典故;还有人家请来戏曲演员,演唱粤曲,女子们也会自己弹琴吹箫等。这时人们可以去别的人家观看乞巧桌陈设,即使参观的人再多,主人也会热情款待。欢庆至半夜十二点时,是织女下凡的吉时,此时人们将所有的灯彩、香烛都点燃,顿时四周五光十色,一片辉煌;姑娘们高高兴兴地穿针引线,喜迎七姐,到处人声鼎沸,非常热闹。最后大家又欢宴一番,很晚才逐渐散去。清诗人汪伦在《羊城七夕竹枝词》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

胶东“拜七姐神”。胶东地区的人们会在七夕那天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崭新的衣服,汇聚一堂,一起在庭中祭拜七姐神,口中还唱着动听的七夕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的少女还制作“巧花”,她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即巧果,还有巧菜,巧菜指在酒盅中培育麦芽。人们正是在七夕这天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祈求幸福。

嘉兴“七夕香桥会”。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庆祝活动,一起搭建香桥。所谓香桥,就是用各种粗长不等的裹头香搭成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并在桥梁上装上栏杆,在栏杆上再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夜晚,人们便祭祀牛郎织女双星,祈求幸福,然后再将香桥焚化,这种仪式象征着牛郎织女已走过香桥,欢天喜地地相会了。由此可见,这香桥一事,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演化而来的。

5.造型乞巧

七夕,人们造彩棚、彩桥、仙桥、牛郎织女以及众仙等,供乞巧之用,这是节俗与民间工艺的结合。北宋开封,每逢七夕,人们用竹子、木头、麻秸等材料搭小棚子,棚子上糊上彩色绸缎,做成一栋仙楼,并刻上牛郎织女以及随从的人像,放在楼中,以这种方式乞巧。或只剪纸成仙桥,牛郎织女相会于桥上,他们的随从各列两边。

6.昏迷乞巧

此俗旧时山西有许多地方盛行。七月七日,人们用布裹住女孩的头,在她耳边使劲地敲锣打鼓,把她震昏,令她在半昏迷状态下穿针引线,能穿成的,便说明得了巧,否则就是没有得到巧。有的地方民俗中认为,女孩能在这种昏迷或半昏迷状态中作穿针之状,谓之“缠花架”,是得巧的征候,否则就是得不到巧。还有的地方,民俗中认为,女子在这种昏迷或半昏迷情况下,能闭目针刺。她们醒后,人们问她们感觉如何,她们甚至会说看到了织女。手比较笨的,会说受到了织女的责骂。父母不全的,会说织女说她父母不全,不给她巧。其实,这些不过是女孩子们昏迷或半昏迷状态下的幻觉,或者是她们在撒谎,欺骗成人。此类风俗,颇为野蛮,不同程度地伤害了女孩的神经,这样反倒乞巧不成。据说甚至还有吓死人的事情发生。

此外,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到巧了。而曹县、平远等地吃乞巧饭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凑粮食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板、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开始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还有一种乞巧活动叫做斗巧,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闐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才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草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叫做‘斗巧’。”

除了乞巧,种生求子、吃巧食、拜魁星等也是七夕节日习俗。

种生求子:古代七夕临近的时候,人们会在土中撒上粟米的种子,等到种子发芽后,便在土的上面,芽的旁边放一些自制的小房子模型等,就像现在的盆景,人们称之为“壳板”。还有人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泡在瓷碗中,待它们长出小小的芽时,便用红绳子或蓝绳子将它们捆起来,这便是“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而在南方,人们也称这种习俗为“泡巧”,形式与北方的大致相似,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有人还用巧芽取代投针,抛在水面上按照投针乞巧的方式乞巧。此外,还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上,祈求生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儿子,这种习俗被称为“化生”。另外,人们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有的还做成秃鹰、鸳鸯等动物,并将它们放在水上浮游,这便是“水上浮”。

同类推荐
  • 嘉典

    嘉典

    本书由十三章组成,分别介绍了我国各大节日的庆典的由来,风俗习惯,以及如何策划和操作。
  •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将传统道德教育、现代文明素养要求、当代道德要求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将道德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走出了一条具有“三中”特色、适合“三中”学生需求的德育之路。多年来,中国传统道德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全校每个学生都接受着系统的中国传统道德的熏陶。不少学生反映,每节课中能记住一两句有关道德的名言,一辈子受用不尽!这些年来,三中学子中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三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这与道德教育,与重视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 金隅

    金隅

    作品通过古老、贫穷、落后的布拉克萨依村发生的历史变迁,真实地再现了在新农村建设和修建抗震安居房过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描写了固守陈旧观念的买苏木·塔兰一家父子、父女、婚姻家庭以及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观念的更新导致“孤独世界”的破裂与更新。
  •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本书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等。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热门推荐
  • 嗲嗲叮咚响

    嗲嗲叮咚响

    “妈咪~我爹爹呢?”某小妞问道。“你是充话费送的。”某母头也不回地答道。“你是我爹爹吗?”某小妞抱着某大神的腿道。“嗯。”大神淡淡地答道。“你是我爹爹吗?”某小妞吃着某帅哥递过来的冰淇淋道。“是的呀!”帅哥笑的一脸灿烂。“偶像偶像,你是我爹爹吗?”某小妞满眼心心地试探道。“你,你怎么会知道?!”某明星吃惊道。某小妞一脸无奈加颓废地回到家,“妈咪,我到底有几个爹爹呀。”“很多。”...............高中生,安筱洛开启了她的寻父之旅
  • 大道祖

    大道祖

    天不容我,便逆天而伐,天罚又能奈我何?地不容我,便踏地而撼,地惩又能奈我何?吾剑现,天地变,山河沉,神灵灭。吾一叹,阴阳乱,乾坤转,魔神闪。倚剑敢道:“武道漫漫,吾为主宰!”书名本是《武道主宰》,但此书名已存在,就改为现在这个书名了
  • 300亿求婚:前妻很撩人

    300亿求婚:前妻很撩人

    倾国倾城的她到哪里不是风景线,可身世坎坷的她,注定背负着残酷的命运为了父亲的公司母亲一次次的苦苦哀求,让自己迫不得已成为他的妻子,他——身价过亿,风流倜傥,邪魅狂狷,一手遮天,可最终才发现自己的心早已被她夺走,回首时,茫然发现,她早已离开他的世界,无影无踪。“哈哈哈,多么的可笑,那个口口声声说一生只爱她一人的人,那个在断肠崖里发下毒誓说生死不离的人,那个曾经我最爱的人我视如珍宝的人竟然会是策划这一切的幕后元凶,若有一天我能翻身,那时,就是你下地狱的时候!”【要怪就怪我们今生相见,如果有来生,我会选择做只属于你一人的公主】
  • 御仙奇谈

    御仙奇谈

    仙者,逆天而修,成我万千大道,铸我不朽传说,我便御仙!
  • 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从第一次默默潜逃,再到后来被绑回来。从第一次触手的心动,再到后来宽衣解带。从第一次谈起将来,再到后来的闪婚。从第一次谈和,再到后来的同归于尽。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岚枫身为豪门世家,却不能决定自己的幸福,或许,这就是原因。
  • 荆棘领域

    荆棘领域

    挥剑,斩开荆棘!冲锋,勇往直前!神辉,照耀一切!这是一个帝国最后一位神辉骑士受恶魔诱惑后发生的故事。
  • 符凌虚空

    符凌虚空

    一个没有珍贵的生命的世界,在强者面前,生命犹如废品一般被随意抛弃,在强者面前,弱者永远没有发言的余地,一个为了报灭门之仇的小子,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不断的变强,最终被无情的规则冲刷成一代武林强者,站在世界之巅,俯视天下人民·········
  • 私人定制:腹黑首席赖上门

    私人定制:腹黑首席赖上门

    都说婚姻不是儿戏,可她糯小米的婚姻就是儿戏!这儿戏不说最后还被冠上不检点,性生活紊乱,红杏出墙!她想这也就算了,反正都是自己计划之内的事!可隔了几年遇着,他逼她墙角,上来就对她动手动脚,还欲要轻薄她!她抵死抗议,却硬被压在身下“你不专门就是给男人解决生理需求的么”他混蛋,他竟然说着这么恶心的话,得了,走着瞧,看她不好好整整他才怪,坚决不让娃认他这个恶心爹!
  • 淡淡:万千宠爱

    淡淡:万千宠爱

    三年前,她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是,她捡到的孩子让她有了活下去的动力。三年后,她遇到了孩子的爸爸。但是,当她慢慢敞开心扉的时候,却发现,三年前的事并不是意外……一个豪放不羁;一个孤傲淡然;一个温润如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究竟该何去何从?有了他们的疼爱,她能否得到幸福?
  • 北氏玄戈

    北氏玄戈

    狄安娜,洛舟,特蕾娅,四个女孩,不同身份,不同文明,不同身世卷入国家斗争,活下来的,只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