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08200000029

第29章 南北朝(8)

范乔爱好学习,不知疲倦。父亲范粲装疯不说话,范乔和他的两个弟弟都放弃了学业,杜绝了各种人事往来,在家里服侍父亲,一直到范粲去世,脚步都没有走出过村子。司隶校尉刘毅曾在朝廷上据理直言说:“假如范武威病得不是很重,就是伯夷、叔齐又活在了今天。像这样的诚实和有信念,更是圣主应该褒奖的。他的儿子长期服侍生病的父亲,名声和德行影响都很大,如果不给予表彰和任用,就会被朝廷中爱惜隐士贤人的人讽刺、讥笑。”元康年间,皇帝下诏征求廉洁、谦让、从事低微贫寒之业的人,不考虑他们的经历,让他们参与议政。尚书郎王琨于是推荐范乔说:“范乔天性纯真,德行高尚,志向远大,节操高洁,儒家思想广博精深,生活上安贫乐道,有志于住偏僻的巷子,吃粗疏的饮食而毫无怨言,成年以后这种志愿更加坚决,确实是当今贫寒而有志气的人,身体力行地起到了纠正社会风气的作用。”当时张华任司徒,各地所推荐的共有十七人,对范乔都特别地称赞。又吏部郎郗隆也想寻求国内的隐居之士,范乔一直隐居避世,直到老年,这时任他为乐安令,他还是借口有病没有赴任。范乔曾经有一次被推荐为孝廉,八次被推荐去公府做官,两次被选为清白异行,一次被任命为寒素,都没有接受。

早先,范乔的同乡人除夕晚上偷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他,范乔装作没听见,同乡人很惭愧,就把树还给了他。范乔跑去对他说:“您过年时缺柴火,是想和父母一起过个愉快的年,有什么惭愧的呢?”他很为他人着想。外黄县令高頵感叹地说:“士大夫没有不自私的,而范伯孙和蔼公正,他的名字虽然不曾出现在官府的名单上,但这个人的宝贵和特别,现在让人看得更加清楚。伟大正确的法则不再存在,然而还有仁义的人,确实是这样的啊。”他修身立名,毫无瑕疵污点,被同时代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元康八年去世,时年七十八岁。

鲁胜,字叔时,是代郡人。年轻时即有才华,风格高尚,任佐著作郎。元康初年,升任建康令。到任后,著《正天论》,说:“从冬至后安置仪器,测量日影移动的速度,考察日、月、星的变化。我认为日、月直径只有一百里,不是一千里,星星的直径才十里,不是一百里。”于是上表要求诸侯王公给予讨论。“如果我说得有理,应当改正前人的失误,还天地星辰以本来面目。如果我的看法得不到验证,我甘愿受罚,以表明法律的公正无私。”事情没有回音。曾经年复一年地观察天象,知道将来变故颇多,于是借口有病辞去官职。中书令张华派儿子去劝他再出来做官,又一次征聘他为博士,推荐他为中书郎,都没有就任。

他的文章著述被人所称颂。因遭逢战乱而失传,只有《墨辩》注保存下来的序里讲:

“名”是用来区别异同、明辨是非的,它是道义的分门别类,是实行政治教化的基本依据。孔子说:“一定要正名,名不正则事情就不能办成。”墨子著书,作《辩经》来阐明什么是“名”,惠施,公孙龙继承他的学说,也因辩明什么是“名”而名显当时。孟子反驳墨子,但他在辨别用语、使用适当的言辞这一点上则和墨子相同。荀子、庄子等人都责难、批驳名家,但也不能动摇它的理论。

名字所表现的事物一定有具体形状,但观察它的形状不如辨别他的颜色,所以有“坚白”的争辩。“名”之间的区别一定是很清楚的,但再清楚也不如“有”和“无”,所以有“无序”之辩。“是”中也有不是,“可”中也有不可,所以叫做“两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就叫做“辩同异”。最同里面就没有不同,最异里面就没有不异,这统称为“辩同辩异”。因为有同异,就生出了是非;因为有是非,就生出了吉凶,以辩明一个事物的名字就可以追究到天下社会风俗的高下,这是辩明名字的最高目标。

从邓析到秦朝的名家,每一代都有文章很难理解。后代的人就更没有传承学习的了。到现在已经五百多年,名家著作也就亡佚了。《墨辩》分上下经两部分,每《经》都有《说》这部分,共四篇,和这部书的其它篇章相连接,于是只有它被保存下来。现在用《说》来对照、解释它所属的《经》,将各条附在对应的各章节后,有怀疑的地方就空缺出来。又从其他著作中摘出有关条款,汇集成《形》、《名》二文,粗略地解释一下它们的大意,以待大家指正。希望有振兴衰微事业人,也会以此为乐。

董养,字仲道,是陈留浚仪人。泰始初年到洛阳,不做官求荣。杨后被废除后,董养游历太学,在讲堂上感叹道:“建造这个讲堂,为了什么呢?每次翻阅国家的赦罪文件,看到谋反、政变的人都得到宽大处理,杀祖父母、父母的人却得不到宽大处理,是因为王法不能容忍这样的事。为什么公卿大臣们如此议论朝政、制定法典,天人之理不讲了,大的灾祸就要来临了。”因此写了《无化论》一文批判这种现象。

永嘉年间,洛城东北步广里地面下陷,钻出两只鹅,苍青色的一只飞走了,白色的不能飞。董养听说后感叹到:“周代各国统治者盟会的狄泉,就是这个地方。现在出现了两只鹅,苍青色的代表匈奴等少数民族,白色的代表我们的国家,后事就尽在不言中了。”回头对谢鲲、阮孚说:“《周易》上说能够辨明事物征兆的就是神,你们可以隐姓埋名地躲藏起来了。”于是和妻子挑着担子去了蜀地,没有人知道他最后死在什么地方。

霍原,字休明,是燕国广阳人。年轻时刚强有志气,叔父因犯法将被判处死刑,霍原到狱中去申辩,备受刑罚,终于使叔父得以免罪。十八岁时,观看太学举行礼节仪式,因而就留在太学里学习。贵族子弟听说他来学习,很器重他,想见见他,因为他出身低微,名气不大,所以是一起晚上去他那里。父亲的朋友同郡人刘岱将要举荐他,还未举荐自己就病重了,临终时对他的儿子刘沈说:“霍原向往高尚正义,清虚自守,将会成为独特的人才,你以后一定要推荐他。”后来霍原回到乡里。高阳人许猛一向佩服他,正好碰上任幽州刺史,将要去拜访他。主簿拦住车子说车子不能走出幽州地界,许猛只好叹息而遗憾地停了下来。

霍原在山里住了很多年,有门徒百多人。燕王每个月都要送酒肉礼品给他。元康年间,刘沈任国大中正时,上书荐霍原应升任二品官员,司徒不同意,刘沈于是上表据理力争。皇帝下诏告命令司徒参与讨论,结果中书监张华命令陈准提升议任他为上品官员,皇帝下诏说可以。元康末年,霍原和王褒等都因为贤良被征召,诏书屡次下发到郡县,郡县按礼节发送派遣,都没有赴任。后来王浚想要谋反,使人来向霍原咨询,霍原不作回答,王浚耿耿于怀。又钱的形状有辽东囚犯三百多人,凭据有利的地理位置,依山为寇,想把霍原劫持去作首领,也没有办到。当时有一首谣言说:“天子在什么地方?就在附近的豆田中。”王浚认为“豆”就是指“霍”,逮捕了霍原,把他杀了,把他的头悬挂起来。他的门徒痛哭不止,半夜时把他的尸体偷来,偷偷地埋掉了。远近的人都十分震惊,没有人不觉得他冤枉并且为他感到痛惜的。

鲁褒,字元道,是南阳人。博学多闻,不愿做官,甘心过贫困生活。元康之后,政府崩溃,法律典章荡然无存,鲁褒为时风的败坏感到悲哀,隐姓埋名,写了《钱神论》一文以讽刺社会的贪婪现象。大意是:

钱的形状,有乾坤之象,里面方,外面圆,把它堆积起来就像山一样,一旦流通就像水一样。它有时动有时静,有时通行,有时被人收藏,方便了买卖交易,而它自己却不怕有所损耗。长期使用,不乏来源。所以能够生命长久,被社会上的人看作宝贝,对它的感情犹如兄长,把它叫做“孔方”兄,失去它就贫穷孤弱,得到它就富硕昌盛。它没有羽翼而能飞,没有脚腿而能走,它能够让生活窘迫的人露出笑容,让处境困难的人开口说话。钱多的人处处向前,钱少的人裹足退后。向前的人成了官长,退后的人则成了奴仆。官长们越来越富,奴仆的则越来越穷。《诗经》上说:“多么欢乐啊,有钱人;多么可怜啊,这些孤独者。”

钱即是泉,再远的地方也能去,再深的地方也能到。京城的衣冠人士,疲劳于讲坛上,已经讨厌再听那些清谈,听到它就昏昏欲睡。但一看见“孔方”兄,没有人不立即惊醒。在钱的保佑下,没有不吉利的事,何必一定要先读书,然后才能富贵呢?过去吕公对着空口许诺就满心欢喜,汉高祖略施小利就降服了他,文君脱去了布衣衫,披上了绫凤绸缎,相如乘上大马高车,解下了犊鼻之绳。他们官高位尊,名声显赫,这些都得力于钱的力量。空口许诺是最虚的,然而却有了实际的结果;小利虽小,却可以形成亲密的关系。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把钱看作神物,没有德行而受到尊敬,没有势力却炙手可热,能够推开官府的大门,进入皇帝的宫殿。有了它危险可以变为安全,死人可以变活,富贵的人可以使他贫贱,活着的人可以使他死去。所以官司诉讼没有钱不能赢,纷乱纠葛没有钱解不开,冤家仇人没有钱不会和解,就是有好名声,没有钱也传不开。

洛城中的公子王孙,达官贵人,喜爱“孔方”兄,没有止境。拉着“孔方”兄的手,紧紧抱着它,不计较它的磨损,也不管它使用的年限,总是有那么多人向往它,想要拥有它。谚语说:“钱没有耳朵,但它能够使唤鬼神。”但凡现在的人,只是想钱而已。所以有人说军队没钱,召不来兵;打仗没有赏赐,战士不会冲锋向前。做官的人没有人推荐介绍,不如干脆回家种田;即使有推荐介绍的人,但没有钱,和没有翅膀而想飞,没有腿脚而想走没有两样,是根本行不通的。

愤世疾俗的人一起传诵他的文章。

鲁褒没有做官,没有人知道他死在什么地方。

任旭,字次龙,是临海章安人。父亲任访,是吴南海太守。任旭幼年丧父,身体羸弱,儿童时期勤奋学习。长大成人后,志向远大,清正廉洁,不同流合污,同乡人都推重并爱护他。郡将蒋秀器重他的名声,请他出任功曹。蒋秀为官贪脏污秽,每每不守法纪,任旭严肃地劝止他。蒋秀不接受他的意见,任旭辞官而去,在家里闭门讲学,修身养性。很久以后,蒋秀因为犯事被捕,任旭去给他送行,蒋秀感慨地叹道:“任功曹是一个真正的好人,我违背了他所提的意见,所以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不久后又被举为孝廉,任命为郎中,州郡提拔他为郡中正,他坚决推辞回到家里。

永康初年,惠帝广求清正廉洁的人,太守仇馥推荐任旭,说他清贞洁素,学识广博,诏书命令州郡按礼节发送派遣。任旭认为朝政变化多端,志趣趋向隐遁,所以借口有病没有应征。不久天下大乱,陈敏叛变,江东名豪都受牵连,只有任旭和贺循意志坚定,陈敏最终也未能使他们屈服。

元帝镇守江东时,听说他的大名,就征召他任参军,亲自写信给他,想使他一定到任,任旭借口有病坚决地推辞了。后元帝升任镇东大将军,又征召他;到任左丞相时提拔他任祭酒,都没有就任。晋中兴后,官府派公车征召他出山,恰逢他母亲去世。此时司空王导创立学校,选拔天下通晓经典的人,任旭和会稽人虞喜都因为具有隐居避世的思想而被征召,事情还未办妥,恰逢王敦叛乱,不久元帝又驾崩,这件事情于是被耽搁下来。

明帝即位,又征召提拔他任给事中,任旭说自己病重,一年不到任,尚书因为他拖拉把他除名,仆射荀崧认为这样做不行。太宁末年,明帝又下诏准备礼物征召任旭,诏书才下,明帝又驾崩。任旭于咸和二年去世,太守冯怀上书认为应该追赠他为九列,碰到苏峻作乱,这件事也没有办成。任旭的儿子任琚,做官做到大宗正,最后死于家中。

龚壮,字子玮,是巴西人。廉洁自守,和同乡人谯秀齐名。父亲和叔叔被李特残害,龚壮多年都没有除去丧服,势单力薄不能复仇。李寿戍守汉中,和李期有矛盾,李期即是李特的孙子。龚壮想假手李寿以报仇。于是劝说李寿说:“阁下如果能吞并向西的土地,听命于晋,人民一定乐于您这样做。并且舍小利得大利,用危险换得安全,这是上策。”李寿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率领军队讨伐李期,果然攻克了他。李寿仍任原职,想让龚壮做官,龚壮誓死不出仕为官,也不接受任何给他的贿赂、馈赠。恰逢久雨成涝,百姓饥饿不堪,龚壮上书劝李寿,让他归顺朝廷,赢得朝廷欢心,满足人民的心愿,永远成为朝廷的藩国,造福后代子孙。李寿看了上书后内心很愧疚,藏在心里没有说。于是派人出使少数民族部落,龚壮知道后劝止他不要这样做,李寿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龚壮认为万物之本没有比忠、孝更大的,既已利用李寿杀了李期,报了私仇,于父亲、叔叔已经尽孝;又想使李寿归顺朝廷,以尽臣职,于国尽忠。李寿既然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龚壮只好声称自己已经耳聋,又说手也拿不得东西,终身没有再去成都,只是研究考释经典,思考文章辞意,至李势执政时去世。

早先,龚壮常常叹息说中原人多通经学,而巴、蜀人粗鄙浅陋,加上碰到李氏的灾难,未收有学生,著有《迈德论》,史书大都没有记载。

孟陋,字少孤,是武昌人,吴司空孟宗的曾孙。哥哥孟嘉,是桓温的征西长史。孟陋年轻时就清白做人,品格高尚,穿的是布衣,吃的是粗食,以读书自娱。从来不谈论社会上的事,也不和官场人物结交往来。有时去钓鱼,也一个人前往,连家里人也不知到他到那里去了。母亲去世后,他十分悲哀,身体几乎完全垮了,有十多年不喝酒不吃肉。同族亲友反复对他说:“少孤!谁没有父母?圣人制定丧礼制度,是要让贤孝的人随便地守一下孝,让不孝的人努力地遵守它。如果你身体垮了,没有了后代,这样反而不孝了。”孟陋听了这番话,有些醒悟,然后慢慢地才好起来。由于这件事,孟陋名扬天下。

简文帝辅政后,任命他为参军。他借口有病,没有赴任。桓温亲自前往访问他。有人对桓温说:“孟陋品行高洁,学识上是儒学大师,应该把他召进朝廷,让他发挥作用。”桓温叹息说:“会稽王尚且不能让他屈就,更不敢指望他参与议政了。”孟陋听后说:“桓公正猜着了我不出去的原因。天下万人,十分之九不当官,他们那能都是高士呢?我是有病,不敢赴命应召,不是以高士自居。”由于这个原因,名声更大。

他博学多闻,精通很多经籍,特别长于《三礼》,为《论语》作的注通行于世。后高龄而逝。

同类推荐
  •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这是一本关于身处中世纪的青年守护心中之人的书。为了她,他层层布算,但也难免伤痕累累。此间恋爱奋斗,阴谋诡计,斗智斗勇,攻城围城,幕幕上演。··················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郑成功

    郑成功

    《郑成功》全书共五部一百五十回,每部三十回。郑成功一生曲折,亦官亦商亦侠:在政治上,他是明朝的延平郡王,享受驸马待遇,割据东南数省,与清廷对抗数十年,成就帝王霸业。在经济上,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商人,垄断了东亚和东南亚商品贸易。在文化上,他一手创立的秘密组织天地会,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帮会文化的基础。他重视商业文化,极力倡导海洋文明,引领了下南洋的时代潮流,成为海外华人华侨共同敬仰的圣祖。《郑成功》全书涉及数十个重大历史事件和数百个重要历史人物,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内容涵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等方方面面。
  • 龙御战歌

    龙御战歌

    一盏打翻的长信灯,点燃了先秦两汉的烽火。一位草莽的游侠儿,掀起了历史剧变的车轮。天龙取火,不是神话传说,是一曲山河绝恋的战歌!
  • 万里长征

    万里长征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英华曲

    英华曲

    五十三年话劫灰,江山摇动令人哀;一言难尽兴亡事,军阀分裂是祸胎。频年篡弑竟相寻,礼教沦亡世独裁;英华一曲留史鉴,馨苑玫瑰花香来。改自蔡老先生的五代史通俗演义的收场绝句。笔者也算不知深浅,妄做改动,但绝对没有任何一丝不尊重的意思,希望老先生泉下有知,不要怪罪。但我想,纵然是军阀割据的时代,各国纷争,铁蹄滚滚,唯有真爱,才能永恒。
热门推荐
  • 销售与口才知识全集

    销售与口才知识全集

    本书正是针对销售人员的这种口才上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相关领域内的知识进行了优化设计与重组,在内容编排与语言表达上也更适合销售人群的需要。全书共分销售口才的基本修炼与销售口才的实践两大部分,而本书的基本修炼与实践内容部分之间却又没有严格的界限,理论中包含着实践,实践中又不乏理论的支撑。之所以如此安排全书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销售人员的口才技能,而非一味地追求结构上的严整,因为服务销售人员并提高其口才技能,才是本书的根本宗旨的所在。
  • 我的篮球舞伴

    我的篮球舞伴

    “一个内直径零点四五米铁筐,离地三点零五米,没错,那是就是篮筐!砸进篮筐的不单单是篮球,还有激情!一条宽五厘米离篮筐七点二五米的线,它叫三分线,飞跃三分线的不仅仅是篮球,还有梦想。激情与梦想摩擦,便诞生了快乐;我的快乐就是在那个面积只有四百三十六平方米的长方形场地上,带着那有几亿人喜欢的朋友在球场上跳舞,让喜欢我的人快乐,也让它快乐,没错,这便是我的快乐!”——舞者我只想说,耐着性子看完前十五章,你会发现,这书值得你们看!注:此书分四季,第一季主角为王道
  • 无量寿经会译

    无量寿经会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虎魄军魂之虎风凛凛

    虎魄军魂之虎风凛凛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及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猛虎横出世,热血卫国家。纵死魂魄聚,义气我中华。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体会不到那种惨绝人寰的感觉。我们只能从老一辈的口中,或者更多的是从电视剧中得知的。我们无法写出那种对战争的亲身体验,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来用自己的想法去对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一部不是很成熟的抗日题材小说《虎魄军魂》,不是穿越,不架空历史。用大学生自己的笔触去刻画一群或者说所有的参加过抗战的老兵,还你一个真实的民国。
  • 掌天帝缘

    掌天帝缘

    这个世间,个人能做到的事只有一部分,要想称雄称霸你的手中要有一支让所有的人颤抖的利器------道兵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 大宗武者

    大宗武者

    作品设定在一个武者的世界。故事从主人翁诸葛明一的悲惨命运开始,他的父母为了守护火木大州,与墨龙决一死战!最后将墨龙封印在明一体内。弱小的明一常常受到大州人们的排斥,还有墨龙对他的精神攻击。好在有仁明大宗的关心,可他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呢?为了寻找父母,为了守护火木大州的明一他又有怎样的信念呢?整个故事就围绕明一和同伴们的成长奋斗,以及整个武者世界的各种阴谋,利益争斗而展开。
  • 吸血鬼生活实录

    吸血鬼生活实录

    你们知道么,吸血鬼这种神奇的生物,其实是可以家养的哦!只要提供给她一个小窝(棺材),足够的口粮(血液),他们就会像宠物一样安心被你饲养,当然,这种宠物属于脾气极差的那一类,千万不要妄想去挑战他们的领地权和饮食权等等权利,要不然你一定会死的很难看,除非你认为干尸很萌。不能被公开的绝密档案——一个少年的吸血鬼生态观察日记。好吧,其实也就是叼丝少年和血族少女之间的爆笑都市同居轻喜剧日常而已。
  • 情深深,爱切切

    情深深,爱切切

    流年里,往事如风,爱如烟花,亦如浮沙。梦醒时分,依旧在漫长的岁月里茫然地等待,等待你的欢喜,等待你的欢颜,等待你的相依,等待你的相伴,等待为你的红颜一笑而倾尽一生。这一生,守着该守着的那一份爱恋,不奢求自己多幸福,只求你多欢颜,因为你若欢喜,我便倾城!
  • 我以为你不会爱我

    我以为你不会爱我

    ???一直以来,江南雨不得不承认,她对安卓铭只是一场暗恋,这场暗恋就像一部哑剧,自始至终,从导演到观众都只是她一个人。但是纯白时光里,她是他最单纯的念想,最绚烂的色彩。谁目送她前行,谁等着他归来,谁在生命的尾音呼唤谁的名字,他们一直走,一直走,未曾回头,还没来得及回眸,便荒草桑桑,飘落满地忧伤,没人时,它哭了,哭得那么灿烂。我有故事和酒,你且酌一杯酒听听我的故事听完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