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08200000007

第7章 三国(6)

永安元年(公元258),孙綝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孙綝自己担任丞相,孙綝一门,职掌禁兵,权倾朝野。孙休不满于孙綝的权重,经过一系列的筹划,在腊月孙綝入朝时,将其杀死。

蔡文姬孙休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措施,使东吴进入了短暂的发展时期。但孙休只信用旧臣濮阳兴、张布,令时人大失所望。元兴元年(公元264)七月,孙休病重,口不能言,但可以写字。他用手书将濮阳兴等人召入,用手臂指着自己的儿子孙霸,意思是这是未来的皇帝,希望他们衷心辅佐他。过了几天,孙休就死了,年仅30岁。

孙休死后,濮阳兴、张布认为太子年幼,不足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便迎立了孙权的第三子孙和的长子孙皓为帝。孙皓在即位之初,曾下令抚恤人民,开仓赈济贫民、减省宫女、放生宫内的珍禽异兽,口碑还算不错。但没过多久,孙皓残暴淫奢的本性便暴露无疑。孙皓经常大兴土木,百姓徭役负担沉重。他听信迷信之说,迁都武昌,后又迂回建业,耗费资源。他还动用大批人力物力,兴建昭明宫,以供享乐。孙皓骄奢淫逸,他派遣黄门在全境将吏之家挑选美女,充实后宫。凡是有女儿的大臣必须每年向他汇报一次,如果到了十五六岁的,必须先让他过目,看不中的才允许出嫁。后宫的美女已有数千,孙皓却仍嫌少。孙皓还排斥贤臣,以杀人为乐。他即位后,首先杀了濮阳兴和张布,还将朱太后逼死。还将孙休的四个儿子外放,并杀死了其中两人。湘东太守张咏有一次没有按时上缴赋税,孙皓立刻派人将张咏就地正法,并将他的头颅在全境示众。会稽太守车浚为人清忠,政绩卓越。有一年全郡遇到饥荒,他上表请求朝廷赈灾。孙皓却说车浚是为了私心,便派人杀了他。尚书熊睦曾经劝谏孙皓,孙皓便派人用刀环撞杀了他,死后体无完肤。他的一个宠妾指使人到集市上抢夺老百姓的财物,司市中郎将陈声凭借与孙皓的亲近关系,处置了抢夺财物的人。孙皓知道后大怒,为了取悦一个女人,将陈声逮捕,用烧红的大锯锯断了陈声的头,并将尸体投到四望台下。他还将宫外的水源引入宫中,如果后妃、宫女、内侍稍有不称心,便将他们杀死,剥去面皮,把眼睛挖掉,投进水里,尸体随波逐流,孙皓却看得心花怒放。

东吴在孙皓的残暴统治下,忠臣经常被杀,小人常常得志,大臣大将,人人自危,东吴由此走向了末路。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面对西晋强大的攻势,孙皓降晋,东吴灭亡。

神医济世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水旱成灾,疫病流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即便是在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依然产生了像华佗和张仲景这样的医学奇才。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由于目睹百姓所受疫病之苦,他从小就立志钻研医术,希望成为一名为百姓解除病痛的医生。为此,他婉言谢绝了他人的举荐,放弃仕途,背起了药箱,四处行医,治病救人。由于他医术高明,关心人民疾苦,而又不计较报酬,很快便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名医。

华佗被誉为名医,主要还是因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和发展。华佗不但精通传统中医的方药针灸,而且善于运用外科手术治疗病人。早在华佗之前,就有不少人尝试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病人。华佗正是总结了前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发明了用酒送服麻沸散的麻醉术,以此治疗一些中医不能治愈的病症。服用了麻沸散的人,就如同酒醉一样失去知觉,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手术风险,提高了外科手术的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

华佗在一次行路途中,遇到一位车夫因腹痛难忍倒在了路上,双脚蜷曲并发出痛苦的呻吟。经过检查,华佗判定这个人患了肠痈(肠道上的脓肿,疑似阑尾炎)。由于发现得比较晚,已经不能够用针灸进行保守治疗,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手术割掉溃烂的部分肠子。华佗取出麻沸散,和酒给病人服下。才一会儿的工夫,病人的疼痛就明显地减轻,随后酣然睡去。趁着病人暂时失去知觉的时机,华佗取出了他肠子上溃烂的部分,迅速缝合了伤口,并为病人敷上了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膏。等病人一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肚子已经不像先前一样疼痛难忍了。在场目睹了这个手术的每个人无不对华佗的高超医术赞叹不已。

华佗不仅在外科方面贡献突出,他在预防医学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正所谓防病甚于治病,对疾病做好预防,不断强身健体,才是延年益寿的根本方法。华佗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而经常合理地运动能够使血脉畅通,从而起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作用。华佗受到雄鹰在天空展翅飞行时流畅的动作的启发,并结合虎、鹿、猿、熊这几种动物的动作特点,潜心研究出一套五禽戏。华佗的学生,依照这个方法坚持锻炼,活到了九十多岁,依然保持着健康的体魄。

尽管华佗医术高明,却也难逃动荡社会给他带来的杀身之祸。曹操患有头风病,久治不愈。经人介绍,曹操知道了华佗,便请他来为自己医治。华佗一针就止住了曹操的头痛,这令曹操十分惊叹。于是,曹操强行留华佗在身边,做自己的侍医。华佗本性清高,不慕权贵,自然不愿留在曹操身边。虽然曾经几次告假还乡,但还是被曹操“请”了回来。华佗最后为曹操诊治时,认为曹操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单靠药物或是针灸已经不能奏效,唯一的办法就是实施开颅手术,这样才能去除病根。曹操本就疑心很重,听见华佗这么说,立时勃然大怒,将华佗打入了大牢。虽然有谋士劝曹操不要杀害华佗,但曹操还是下令将一代名医处死了。临死前,华佗将在狱中整理好的医书交给狱卒,希望他能以此救人,但狱卒并不敢接受。最后,华佗只得将医书焚毁。所以,华佗的医学成就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延续到后世。华佗死后,曹操的头疼病日益严重,但他仍然坚持认为自己处死华佗是有道理的。直到曹操的儿子曹冲病危,曹操才感叹如果当初不处死华佗,爱子或许还有希望活下来。

与华佗几乎同一时代的还有一位名医,他就是被后世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张仲景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从小就喜好医学,刻苦钻研,勤奋努力。由于张仲景出身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对他是否能够当官很看重,因此极力主张仲景谋取官职。尽管张仲景天生就不喜欢做官,但为了不违背父愿,他还是被举孝廉,做了长沙太守。在做官的同时,张仲景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服务。

当时规定,为官不能随便接触百姓,张仲景便想了个办法,每月两天,大开衙门,为患病的百姓治疗,而他则端坐在大堂上诊病。此举服务了百姓,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时间一久,便形成了惯例。随着医术的不断精进,甚至有人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看病。为了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生”。

张仲景不仅有着医生济世救人的基本品质,他还在自己的行医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加以总结归纳。现代中医十分重视“辨证施治”,但在张仲景之前,并没有一套完整的临床方法。张仲景将自己行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加以科学总结,使中医理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一次,张仲景为两个同是因淋雨而患上感冒的人诊治,为二人开具了同样的药方。第二天,其中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找到了张仲景,说病人服药后,出了一身的大汗,不仅没有见好,头痛反而加剧了。这让张仲景感到很诧异,他急忙跑到病人家一探究竟。在详细询问了病人的情况后,他仔细回忆了昨天为二人诊脉时的情景。他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就是这位病人手腕潮湿有汗,而且脉象较弱。而另一个病人则没有上述症状。在开具药方的时候,他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差别。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结果,他立即改变了原有的药方,给病人重新抓药。这一次,病人的病情果然很快好转。这件事对他的震撼很大,使他认识到应该用寒凉药物治疗热性病,是中医的“正治法”;而使用温热的药物治疗,就属于“反治法”。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都是用于治疗热性疾病的,相同的症状,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何区别和选择呢7就是要辩证地分析。

此外,张仲景在研究前人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该书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书中确立的辨证施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伤寒论》对伤寒症状进行了病理分析,提出了疗法,确定了药方。而《金匮要略》则是杂病医方的汇编,被尊奉为“群方之祖”。张仲景的著作,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医学的经典,其影响力经久不衰。

华佗和张仲景在东汉末年,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为百姓服务,为社会造福,不愧为济世的神医。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大汉天下

    三国之大汉天下

    吾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位中华民族的优秀特种兵在执行任务后离奇晕倒,醒来却发现穿越到了汉末群雄割据的时代,附身在刘表长子刘琦身上。既然来了,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再兴汉室,传我华夏文明!愿我大汉处处有陈汤,愿人人都可以成为我大汉的冠军侯。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治蜀要览

    治蜀要览

    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回答历史与现实提出来的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不断探求新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历史。”从历史提供的经验中汲取于现实有用的智慧和知识,这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史学和中心母题。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老天爷呀!你玩我哦!这里是三国也!动不动就会死人的也!而且,你居然让我做赵云!NO!开什么玩笑嘛!怎么办!要我拿着枪去戳人,我宁愿拿着笔去戳卷子!至少卷子不会反过来戳我,不是吗?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热门推荐
  • 我是我的神(下)

    我是我的神(下)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
  • 狂神霸主

    狂神霸主

    手握混沌之刃,身披巫妖王铠甲。化身为龙撕裂撒旦,刑天秒杀写轮眼信长,轩辕剑破八咫镜,元始天尊收服地狱女魔。也许有一天,当你一觉醒来,也会进入这条诛仙灭神的梦魇。
  • 活学曾国藩 活用胡雪岩

    活学曾国藩 活用胡雪岩

    本书介绍了曾国藩和胡雪岩在稳慎、磨砺、融通、用人、圆世、谋划、泰然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本书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丧尸危机之末世女皇

    丧尸危机之末世女皇

    她,为了所谓“亲情”,放弃生命,到头来,面对丧尸围攻,她将姐姐送了出去,她难道就想死吗?抱着希望喊着:“姐,救我!”她那“美丽善良”的姐姐终于褪下伪装,“哼!!!谁要救你谁去,我可不想把命花在这儿!!”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直到现在,她终于看清了·······呵,她不住苦笑,这十年她为这一家,为了他们青春离去,赴汤蹈火,为了他们吃得上面包,米饭,不知多少次险送了性命,很好,他们吃米饭,她吃树皮,他们穿得上干净的衣服,而她却穿叫花子的衣服,呵呵,多么可笑,这些都是她的血汗啊!这一次重生,她将踏上王者巅峰,获得真爱,与他笑看天下!(小说交流群:511531218大家多多支持哈!)
  • 我欲为帝

    我欲为帝

    无名小卒欲求称帝,达仙神之首,帝王之尊!万仙群神皆为臣且听我号令,行我命令,随我诛魔,护我大陆
  • 特战先锋

    特战先锋

    中村一郎逮捕了美国海军情报署的特工史密斯夫妇。中共南京联络站站长黄云晴通过潜伏在日军里的内线布谷鸟搞到了史密斯所在医院的地图和警卫配属,并交给上级黄天明。黄天明按照中央指示,将这份情报交给了国民党。突击队出发了,队员们空降渗透到南京并隐藏在萨尔神父的意大利教堂。日军很快发现了端倪,一边准备以史密斯为诱饵,等待突击队自投罗网。突击队成员最终劫走了史密斯,但正当队员们准备返程之际,陈一鸣却表示,这次行动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暗杀中村。书生负责来做蝴蝶的思想工作,他告诉蝴蝶,只要引诱中村在冷锋的枪口下五秒钟,就成功了。蝴蝶在狙击现场却放走了中村。小组成员们迅速转移,萨尔神父和孩子们被捕……
  • 拥抱白云的太阳

    拥抱白云的太阳

    我叫乌尔曼,他叫白辰逸,我们是初中同学,因为后来的种种原因,他出国了,我也去了欧洲,很思念那段岁月里,那个叫白辰逸的男孩,但是,初恋晶莹如星,却不能携手白头。
  • 奈何驸马太病娇

    奈何驸马太病娇

    在这个女子为尊的时代,本是妻在上,夫在下,而到了她这里,却硬生生的变成了夫在上,妻在下,遭人白眼鄙视不说,还得时常忍受这个男人的坏脾气,还不给钱用!无所谓,她只想快点完成任务回去,至于钱,她堂堂上古神族,还没本事赚几个钱么。
  • 渡亡经

    渡亡经

    失忆的莲灯被王阿萨刨挖出墓坑的时候十三岁,十五岁那年得知自己的身世她从敦煌去了长安。在那里她遇见了传说中有一百八十岁的国师。国师是个矫情的美男,而莲灯却意外的发现了他背后另一幅不为人知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