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08400000029

第29章 自由及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自由实践(6)

社会价值是人在自由实践中的一种外向性价值,是人作为价值客体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实现社会价值,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小我”溶入在“大我”之中,“大我”是由“小我”构成的。过分地夸大和突出“大我”则会导致“小我”受到压制,甚至消失;而过分地夸大和突出“小我”则又会妨碍和损害“大我”的利益。这些都不利于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实现。一个人要能够实现其社会价值,必须要从这样三方面着手:一是要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总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并相应的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虽然从事不同的社会工作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但是既然存在不同的社会工作,就说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它,社会自由的实现需要它。二是要创造一定的工作业绩。社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从事各种社会工作的人的努力,“假如他不尽心、尽责、尽力,又没有能力,这种可能的价值就变不成现实的价值”。〔46〕所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其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社会自由实现的过程。三是要遵守社会道德。道德是一种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它的巨大力量就表现在它能让人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尽最大的努力作出最大的社会贡献。只有在社会道德的参与、协调和约束下,才能构成一个有利于人创造工作业绩的外部环境。可见社会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自由的实现都不能不遵守社会道德。

总之,人生自由实践理性使每个人明确了在自由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关系,从而使人在自由实践中认识更加清楚,目的更加明确,行动更加自觉,效果更加明显。

§§§第四节 用自由实践理性指导自由实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对自由实践理性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但是要达到完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这就是怎样用自由实践理性指导自由实践?

一、正确理解自由实践理性与自由实践的关系

从自由实践理性与自由实践的关系来讲,首先,自由实践依赖于自由实践理性。在自由实践中,人如何进行自由实践活动?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并使各种关系处于理想状态?如何应用主体意识——自由意志——去驾驭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朝着自由前进?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观念中进行预演,也就是通过观念的掌握与解答,构成一种观念模型。这种观念模型的形成表明自由实践理性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帮助、解答和规范自由实践主体应如何采取实际行动,如何有效地实现自由。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自由实践理性所提出的具体的计划、方案、步骤、措施、目标等更是自由实践所不可缺少的。其次,自由实践是自由实践理性的目的和归宿。自由实践理性说到底属于理性的范畴,只是人类对自由的观念的探索和解答,也只是实现自由的一种理念工具,其本身并不等于自由实践。不仅如此,自由实践理性所提出的关于实现自由的一系列具体的计划、方案、步骤、措施、目标等是否真实、可行和有效也还需要自由实践来检验。虽然自由实践理性同自由实践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和内在的统一性,但是要真正达到和实现它们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还需在自由实践中完成。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那么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也就成为自由实践理性的唯一目的和归宿。这样不仅在观念中,而且在现实中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和谐与发展。

二、用自由实践理性指导自由实践的具体要求

根据自由实践理性与自由实践的关系,要能够真正达到它们二者的统一,必须考虑以下四方面:

(一)主体需要

构建自由实践理性,必须首先要考虑自由实践主体的需要,它是我们人类实践活动的永恒的动力,也是自由实践主体构建自由实践理性的根本出发点。主体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之所以要提出和考虑主体需要,就是因为主体存在着现实的不满以及超越现实,追求和实现自由的愿望。

(二)客体可塑

物质世界中一切自在的存在客观上都具有对人有用的方面,只不过有些客观事物已被人使用,有些因认识或技术等原因还未被人开发和利用。人们之所以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将客观事物由“实然”变成“应然”,就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可塑性。任何一个客观事物以其本身的结构、属性成为某种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是它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并成为人所改造的客观依据。

(三)实事求是

对自由的认识与实践,同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与实践一样,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发现和认识事物本身的规律,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计划、方案、步骤、措施和目标,也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因此,自由实践每一个阶段的自由实践理性都必须要具有当时、当地的自由实践过程和特点,而不能脱离实际,随意发挥自由实践主体的自由意志,否则,自由实践理性与自由实践就不能达到统一。

(四)合理创新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就依据自由实践理性的指导努力探索和追求自由,但以往的实践结果又往往是事与愿违或不甚理想。因此,康德认为自由是人应当追求却又永远无法真正实现的东西。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那么,为什么在自由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结果又总是令人不满?自由也似乎总是一种可望而不可济的幻想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以往的自由实践理性本身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和不足,这样的自由实践理性自然不能指导自由实践,也自然不会取得全面而有效的自由实践结果。因此,自由实践理性要克服其自身的错误和不足,必须要在自由实践过程中进行合理创新,使其真正合理与完善,这样的自由实践理性才能指导人实现自由。

十 “以人为本”的自由倡导和追求

从自由的角度讲“以人为本”与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内在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和“以人为本”的自由构建中。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人与本

当今,在我们谈论人的时候,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深入人心,各行各业都逐渐建立起了“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经营、服务等体系。这是值得赞许和发扬的,这也说明了人们已认识到了人自身的存在、地位和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地强调人的中心地位,致使“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抬头,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做法。在实践中要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有效地防止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发生,必须要深入认识和理解“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人

“以人为本”的核心概念就是人。何谓人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自人产生以后,人们始终不懈地思考、探求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正如卢梭所言,它始终是“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从德尔斐神庙碑铭上的“认识你自己”开始,人们就不断提出了“我是谁?”“人是什么?”“谁是人?”等这样一系列问题。那么,究竟人是什么?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有的人认为“人是感性存在物”,有的人认为“人是政治动物”,有的人认为“人是宗教的化身”,还有的人认为“人的核心内容就是权力意志”等等,这些观点或以自然主义眼光来认识,或以理性主义眼光来认识,或以现实主义来认识,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是何种认识,都未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从人的存在出发,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人做了客观、全面的认识。

(一)人是自然存在物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的存在物”。〔1〕通常讲,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主要体现在:1、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有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成为人。”〔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还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详细阐述了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结果,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2、的肉体组织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承担者。人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人的大脑是自然界最高级、最复杂、最奇妙的物质系统。在这一物质系统的基础上产生了“地球上的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3〕从而为人类的全部活动提供了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但是,不管人脑的构成何等复杂、奇妙,它的活动都会遵循物理、化学、生物等运行规律,这也就更加证明了人属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人的生存依赖与自然界。人们说:土地是财富之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指出:在劳动过程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4〕劳动的过程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生产出劳动产品的过程,其中自然界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个源泉”。〔5〕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往,而这种交往应是和谐、有序的。所以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应把自然界视为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与自然更加协调、统一。

(二)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前文讲到有人认为“人是政治动物”,马克思对这一认识给予了肯定评价。他说:“人即使不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6〕马克思、恩格斯还反复强调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7〕人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1、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8〕而社会实践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生产劳动,它从本质上讲又是一种群体劳动、社会劳动。恩格斯在其《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表明,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9〕从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可以看到:手脚的分工,语言的形成,大脑的完善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拥有等都与劳动分不开。不仅如此,人类生命的生产也必须通过劳动。“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10〕2、人在社会关系中生存。“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11〕我们每个人虽然都以独立的个体身份存在着,但是要能生存下去,还必须采取群体方式,即通过“许多个体的合作”来求得生存。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人类个体的力量非常有限且不足,因而需“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12〕所以人类在同自然界交往的过程中,靠的是群体的力量——社会整体的力量。马克思将此称为“集体力”。他说:人“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13〕在这种“集体力”中,人民通过彼此的分工、合作与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要。3、人在社会交往中发展。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人的发展是指“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14〕但是,无论是人类整体的能力,还是个体的能力都是在一定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人类整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人类的意识和智力的产生是在社会交往中,特别是在社会劳动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反复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5〕智力的发展也依赖于社会交往——社会实践——的形式和水平。所以列宁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16〕从个体的能力形成、发展来看,个体的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个人在与他人不断进行交往的过程中,社会文明成果向个体的转化与内化的结果。如个体知识的获得就是通过社会交往,即通过学习和教育的途径而获得的。再如个体能力的拥有也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逐渐锻炼和培养出来的。总之,“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7〕

(三)人是意识的存在物

同类推荐
  •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地方政府的创新解决之道。书中内容包括:风清气正得民心、安全健康顺民意、衣食住行惠民生、改革新政与民享、社会和谐遂民愿等。
  • 监督制度创新

    监督制度创新

    《中国国家高级公务员市场经济课程培训能力的开发与研究系列教材:监督制度创新》深入阐述了监督制度创新与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和廉政文化建设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监督制度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要求,而后者是前者的政治保证;监督制度创新是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的关键,而后者是前者的主要目标;监督制度创新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结晶,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同时,提出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逐步铲除腐败的基本途径。
  • 儿子娃娃

    儿子娃娃

    本书是作者在援疆三年半的一个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作者三年半作为一个农委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歌颂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描绘了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 中国周边

    中国周边

    大国之间的博弈,正如邱吉尔所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目前的处境,内有经济衰落、金融危机的困局,外有领土争端、军事战备的烦恼,如何在内忧外患中成功博弈并突围,事关中国未来的兴衰与荣辱。本书以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博弈为核心,从地缘政治、金融经济、军事战略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与俄罗斯、日本,以及与欧洲各国的历史矛盾、领土争端、政治博弈等多角度的国际关系,如中日钓鱼岛之争、朝鲜半岛核危机、美国发起的“货币战争”等。作者用事实与数字说话,通过详尽的资料、鲜明的观点,展现了大国博弈的阴谋和真相,便于我们在深入浅出的说理中发现影响世界格局变迁的历史规律。
  • 政治理论专题讲座

    政治理论专题讲座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组织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会议,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方法、途径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热门推荐
  • 彼岸花之泪死亡恋

    彼岸花之泪死亡恋

    他和她本来是一双人,可是十岁那年她被父亲赶出家门,被千氏夫妇领养,五年后成为一代王者,再次相见已不是当初,她的回归代表什么?
  • 第七诅咒

    第七诅咒

    他,孤独,他,寂寞,他用杀戮证明自己的存在。他没有亲人,他没有朋友,他抛弃情感对抗自己的命运。情与爱,对与错,只在自己心中的决定,背负的诅咒是他最致命的武器!
  • 英雄联盟之大陆纷争

    英雄联盟之大陆纷争

    英雄联盟根据官方背景的无限YY,大家要多多支持!多多捧场!讨论群号:190708679
  • 异界英雄

    异界英雄

    海军陆战队中尉,蒙古族,巴特尔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发生意外,并离奇地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和地球上一样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弱肉强食,巴特尔最後能否成为强者生存下去?几个小时後,巴特尔爬出石洞。回头一望,把巴特尔吓了一跳,自己爬出来的地方,赫然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石头,象鸡蛋,放大上千倍的鸡蛋,会不会是龙蛋?差点晕过去,自己是从龙蛋里出来的,MD,那我还不成了龙子了。
  • 空间神话

    空间神话

    多个空间组合形成一个宇宙,多个人形成一个团体,多个事件构成一个故事,多个故事构成一部小说。主角有一个异同别人的空间,他的空间一会儿增加,一会儿停滞不前,而达到一定要求,它会膨胀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传奇人生,传奇力量,传奇装备组合成一个传说,一个不同空间的神话,它会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神话。
  • 穿越之我是替补

    穿越之我是替补

    穿也就穿了吧,可怎么还有一个大姐一把泪一把鼻涕的让我帮她替嫁;嫁就嫁吧!没想到那个所谓的庄主,当场揭下我的红盖头!一脸阴沉的把我拉进房间!酷酷的丢了一句,“你只是个替补!”为了我的尊严,所以我逃了!江湖真的很大,美男真的很多!哈哈,我来也!
  • 盗师

    盗师

    万千大道终究抵不过一个盗字,盗尽天下万物............一个盗字包含有多少东西,盗亦有盗,明盗是非,万物皆可盗。
  • 花季奇妙感情透视

    花季奇妙感情透视

    你也许会说,心理健康与否,只不过是个人的小事,和别人、和社会没有什么牵连,你说错了。比方说,如果一个人手脚不灵便,但心理健康,那么对于他的人格影响不大。因而,不论为了个人、家庭,还是为了民族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保持心理健康。
  • 情锁上古皇帝:夜舞蝶

    情锁上古皇帝:夜舞蝶

    为查谋害父母双亲的凶手,她成了“他”,独步天涯。“我要跟你做朋友。”做朋友?她从来不需要朋友。“我们结拜为兄弟吧!”兄弟?不好意思,我是女的。当她是“她”时,“我们不做朋友了,因为,如果可以,我想背你一辈子!”一辈子……“你是我皇家早已定下的皇后,岂能随意离宫抛头露面?!”皇后?葫芦里装的秘密,指的就是这个么……爹娘生前说过,朋友往往就是背后给你一刀的那个人;兄弟也常常会因权势地位而打个你死我活;夫妻大难临头各自飞……当仇恨已了,她该怎么做才能海阔天空轻松自在任翱翔?……
  • 国际经济法作业集

    国际经济法作业集

    为更好地配合《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 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国际经济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 结合《国际经济法》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我们编写了本作业集。在编写过程中, 力求在把握国际经济法基本体系的基础上, 密切联系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事务, 将学术性与应用性融为一体, 以满足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