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08400000007

第7章 自由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7)

在人类历史迈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中,共产主义本身也具有阶段性,其第一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各种异化的反正阶段,是人性的归位和自我肯定阶段,也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要的过渡阶段。为将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时期除了应用历史的辩证法,“经过异化消灭异化,经过阶级斗争消灭阶级斗争,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消灭一切形式的国家权力”〔84〕以外,还需要做的工作有:(1)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主观条件,即人的现代化。国内外学者对人的现代化标准各有异同,概括起来人的现代化应该包括:现代化的思想道德观念,科学文化知识,合理行为方式和良好身心素质。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准备和关键所在。(2)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客观条件,即社会的现代化。虽然真正的共产主义还是一种未来,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还没有完全、彻底实现,但是在社会主义时期,通过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则能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在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逐步摆脱传统社会模式,走向更加合理的社会发展过程。它包括: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民主政治的普遍确立,社会结构的合理有序,价值观念的继承创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积极实践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和主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和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极大进步,使广大人民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有了许多切身感受和体验。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85〕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而且还取得了新的理论成果,充分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中国共产党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目标。

1、党的思想路线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南。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为指南,不断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进步与完善。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创造性应用,它集中表现为党怎样对待革命理论及怎样用理论指导实践。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基础才能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形成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高度一致,所有这些又都是党领导人民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组织保证。经过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不歇努力,把党的思想路线具体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种概括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丰富和深化的过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坚持了从物质到意识,客观到主观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和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处境,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和解决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从而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人民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政治基础和人格基础。马克思说:“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86〕但是在人类长期的发展中,它却不属于人自身,只有在革命实践中,才能使这种“所固有的东西”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中来。所以毛泽东同志说:“自由是人民争来的,不是什么人恩赐的。”〔87〕中国人民解放与中华民族独立的过程,进一步证明了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自由的实现方式也不是统一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民族性和地域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将党的思想路线又发展、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显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体性思想,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和主体性的统一。这一概括在强调“实事求是”重要性的同时,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影响,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提并论,充分发挥了人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巨大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切实澄清和解决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88〕从而在物质上极大地促进了人的自由与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自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将党的思想路线再次发展、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化了辩证法,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主体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认识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时空的变化,实践的发展,认识也必须向前发展。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89〕因此马克思主义不是终极真理,也拒绝把终极真理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它永远都处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和重要内容,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又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准确概括,它们是内涵一致、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来讲,“解放思想”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的能动性;“实事求是”强调的是人在追求自由过程中的客观性;“与时俱进”则强调的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辩证性。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中“与时俱进”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解放思想”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拓展和升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又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实践前提。由此可见,没有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思想路线,就没有中国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认识与实践的根本保证。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根本的物质保证。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最一般、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决定性力量。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始终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发展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形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实践环境。既然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那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国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己任,就必须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紧紧抓住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审时度势,求真务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通过促进中国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社会财富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三大差别缩小和自由时间增多,并最终达到中国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总之,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也才能从物质上保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根本的思想保证。文化即人化,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其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它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也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社会,不同的文化将引导人们拥有不同的自由信仰和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所有的人类文化中,共产主义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最高形态,因为共产主义文化“毋宁是人的本质的现实的生成,是人的本质对人说来的真正的实现,是人的本质作为本质对人说来的真正的实现,是人的本质作为某种实在的东西的实现。”〔90〕它将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要立足于中国实际,着眼于世界前沿,准确把握当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未来文化的发展趋势,不断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国风格和气魄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通过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总之,先进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根本的人格保证。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活动。人是一切价值的出发点,也是一切价值的最终归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其根本宗旨,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并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归宿和最高标准。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也只有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引导我国社会的进步,最终实现中国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我国现时代来讲,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应集中体现为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确立人民群众社会主人翁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协调人民群众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这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格保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能否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根本的人格保证,是一个关系到党的根本宗旨能否实现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现时代,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指导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们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该问题的实质是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变为现实,即究竟怎样真正落实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关于此,我们经过了许多探索和实践。例如,我们学过原苏联模式,匈牙利模式,南斯拉夫模式,走过单纯的经济增长道路和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等。这些发展模式在一时一地曾发挥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都为时不长,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都脱离了实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尤其是没有真正懂得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这样人不但没有真正获得自由,反而给人的自由加上了新的桎梏,社会发展也呈现出一种畸形。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这标志着我们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的自由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持续发展观注意到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等基本事实,强调在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决不能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其基本观点有: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注重实现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协调发展在空间维度上是整体发展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平等发展在时间维度上体现着现在与未来的统一。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准则是平等原则,它包括代内平等与代际平等两个方面,涵盖着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切实体现出了人对自由的认识和实践。尽管如此,可持续发展观也存在一些缺憾,它没有强调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特别是没有处理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因而造成了人的自由度加大,但人对自由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却不够,出现了“自由身”与“自由人”的错位。所以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长期性来看,可持续发展观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在这一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孕育而生。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的发展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现实体现。

同类推荐
  •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本书综合权威机构、专家、媒体的前沿观察和深度解析,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用老百姓关注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当下热点问题。全书分为时代大舆情、改革大舆情、网络大舆情、社会大舆情、政务舆情年度大回顾五个部分。
  •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中国是南亚国家的邻国,南亚是中国安全环境中敏感和复杂的一部分美印、美巴关系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重视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书创新地提出“超越均势”概念概括和分析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并具体从理念、政策、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对“9.11”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 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

    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

    《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研究论丛之一,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主要内容包括现代高效社会要求政府低成本运行、政府制度成本探索、政府决策成本控制模式设计、政府运行成本控制模型设计、政府公信力成本探索及建立绩效预算制度、降低政府成本等。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 皇权祸国

    皇权祸国

    尽管皇帝制度十分荒唐,十分无理,但它在中华大地上盘踞日久,已经成为大家头脑中难于清除的千年病毒。天下一乱,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人做起“皇帝梦”来。有识之士做“皇帝梦”,是希望夺得大权施展抱负,救国救民;亡命之徒做“皇帝梦”,是希望获取私利、子女玉帛,荣华富贵。因此这个“皇帝梦”就为雅俗所共赏。更有些伪君子,野心家,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嘴里说的是功名事业,心里想的是子女玉帛,流风所及,做“皇帝梦”者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1912年清帝退位之后,皇帝之名是没有了,但是皇帝之实──皇帝思想、皇帝作风──却长期徘徊在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威胁着我们的心灵。
热门推荐
  • 一丝领悟

    一丝领悟

    感受一个超能力班级的生活,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历练,他们的感情。每一件事情的共同努力,协力合作,促成了这个神奇的班级,这个永远1405.
  • 变殇

    变殇

    《变殇》“如果没有了女人,还怎么繁衍下一代?男人还会喜欢女人吗?男人又会喜欢什么呢?如果男人骨子里一定要喜欢女人,又会发生什么呢?”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白鹰之雨

    白鹰之雨

    车祸、失忆、灵魂转移……这都是什麽事啊!现在居然又成了血案的唯一线索谁来告诉她这是什麽情形?
  • 破产姐妹

    破产姐妹

    夏熙我们只不过是同父异母而已你没资格管我!好啊!明沫妍你这么堕落是吧!跟我走夏熙把明沫妍重新拉到那个包间!你要堕落是吧!可以啊!这么多肮脏的男人随你堕落!沫妍我一定让你在做回明家二小姐,不会让爸妈白死,不会让害我们家破人亡的混蛋逍遥法外,会重阵明家的。南少既然那么想念本姑娘的吻,本姑娘再送你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是吧,你说呢南少。
  • 我的懵懂少年

    我的懵懂少年

    缘分已尽,又何必留恋?不是爱你,又何必死皮赖脸?
  • Michael Strogoff

    Michael Strogof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后知后觉我爱你

    后知后觉我爱你

    他初次见她,就相信了世上真的有一见钟情;而她,却因为他,而改变了许多。当他们发现对彼此的感情时,却已经越走越远.....但不知是为什么,让两人又走到了一起......每个人都有过青春,当然了,青春一定是各种后悔,各种无奈吧............不然,怎么叫青春呢
  • 邪君霸宠毒皇后

    邪君霸宠毒皇后

    她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美女总裁,她时而呆萌时而狠辣。他是冷酷、邪魅、无情的北冥帝王,他认为这一生除了她不会爱上任何女人,可是这个女人却悄悄走进了他的心房。她来到这个异世,收获了亲情、友情、爱情,可却被爱伤的体无完肤,她逃离了他。他为爱而狂、因爱生恨,把她抓回来打入冷宫,囚禁她一生一世,只为留她在身边。
  • 重生之都市狂兵

    重生之都市狂兵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大爆发的时代,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一颗超凡的心态是需要强大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的。就是有着这么一个具备超凡心态的人,在忠于国家,忠于军人的职责,忠于人民的时候,因为一个他无法阻挡的阴谋而阵亡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他不甘心一个个战友在他身边倒下,他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带着他超凡不甘的心他重生了,就看他如何逆势而行,顺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