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15200000003

第3章 宋代话本小说(1)

(一)宋代“说话”的兴盛

1.兴盛的条件

唐代已经开始专门化的“说话”伎艺,到宋代空前兴盛起来,这种发展变化是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原因的。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从后周夺取政权,逐步结束了五代十国军阀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国封建社会从此进入后期。

唐末规模巨大的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消灭了士族门阀制度的残余,使中唐以来的封建生产关系完成了由授田制向庄园制的过渡。宋代地主、官僚主要以购置的方式兼并土地,而不再享有按等级占田的特权;对农民的剥削方式以出租田地、榨取实物地租为主,而不再以劳役地租为主。佃农对地主阶级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较自由的租佃关系成为普遍形式。同时,农民还可以自由购买土地,成为自耕农,劳动果实能较多地属于自己,这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这一时期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科技知识,并使用犁耙、锄锹、镰刀、水车、辘轴等先进农具,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到更高水平,城市迅速繁荣起来。而且北宋长期少战事,也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北宋京城汴梁(开封),到北宋末年,人口急剧增长,而且商业非常繁荣。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更是繁荣,从北宋初到南宋,户口数量翻了近十倍,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城内店铺林立,茶馆酒店遍布,有经营不同项目的商业区,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才开始稀少,而五鼓钟鸣,早市的人又开店了。以至杭州有“乐园”之称,西湖有“销金锅儿”之谚。民间更流传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语。

随着商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加强,到宋代,坊市制和传统的宵禁制度完全被打破。从北宋中叶以后,就再也听不到街鼓声了。坊制的破坏,使市民可以随意开门经营商业;市制的崩溃,使市民可以自由进行夜市。商业店铺营业时间依商业的繁华情况而定,一般商店天明后开始营业,天黑息业,而饮食店、酒楼、茶馆的营业时间大都在早晨五更到半夜三更,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坊市制的取消,大大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工商业的发展。市场面貌大为改观,商店临街,到处是商贩和手工艺人。交易时间也没有了限制,形成繁荣的夜市。除都城外,许多城市如长安、扬州、镇江、徽州、成都、广州、泉州等也都十分繁荣。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州府城才十多个,到宋徽宗时已发展到五十多个。

城市的繁荣、工商业的兴盛,使市民阶层空前壮大,成为一股可观的社会力量。市民们集中在城市里,不仅需要物质生活,也需要文化生活,而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除了一般市民外,由于宋代推行禁军制度,兵士集中于京城及大都市。据统计,宋仁宗时代,竟有禁军1259000人之多,半数以上散居在京师汴梁附近。这些士兵加入到市民阶层中,除操练武艺外,也需要娱乐。北宋“承平日久,国家无事”,于是大量聚集在都市中的人便在闲暇中寻求享受娱乐,古老的农业大国形成了都市的繁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清明上河图》生动展现了东京汴梁的繁荣面貌。繁华富庶,催化了市民们对文化娱乐的要求。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下层市民,是一个文化素质比贵族文人低,但阅历见识又比乡村农民高的社会阶层。他们的生活环境,不是皇宫贵胄的官场,不是高雅的书斋,也不是宁静的山村,葱绿的原野,而是熙熙攘攘、闹闹哄哄、巧营精算、风波丛生的都会商市。在这种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审美趣味可能不高,甚至俗不可耐。他们并不追求典雅的文化诗意、品赏韵味,又不甘冷清孤独、寂寞无聊。他们所倾心的是有生动情节、生活内容的故事,是色调浓烈能满足感官享受、引发笑声的伎艺歌舞。这样,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诗词文赋等雅文学,就不能适应市民大众的口味,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既适应市民口味又反映市民生活的民间伎艺的兴盛便成为必然。可以说,广大市民群众的需要和爱好 ,为“说话” 伎艺的兴盛提供了条件。

同时,宋代统治者也爱好听“说话”,为其发展推波助澜。北宋后期的仁宗赵祯、徽宗赵佶,南宋的高宗赵构都很喜欢听“说话”。当时朝廷还特设专局采访各种伎艺。“说话”艺人中著名者往往被皇帝召到内廷去献艺,即所谓“御前供话”。大都市的游艺场——瓦舍中,常有许多伎艺高超的“说话”人演出。

在这样的条件下,宋代“说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规模、普及程度及艺术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唐代,为历史之最。

2.宋代“说话”的特点

与唐代相比,宋代“说话”有其新的特点:

(1)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瓦舍勾栏

宋代禁止僧侣在大庭广众之中讲故事,所以唐代寺庙盛行的“俗讲”,受到严重挫伤,但民间仍如唐代一样流行“说话”。北宋早期,民间“说话”只是在市井街边旁进行。

后来,由于“说话”等民间伎艺的大兴盛,市井路旁、茶肆酒楼虽仍有人表演,更出现了固定的大型演出场所——瓦舍。“瓦舍”是宋人市语,也称“瓦”“瓦子”“瓦市”或“瓦肆”,是都市中游艺场所的总称。“瓦舍”的中心是被称为“勾栏”的演艺场。瓦舍的范围大小不等,其中往往有若干个“勾栏”,分别上演杂剧、傀儡戏、诸宫调和“说话”等。“勾栏”原是栏杆的意思,用栏杆围成一座演艺场所,后来就习称“勾栏”,也称“勾肆”。“勾栏”内有“棚”,也称“邀棚”或“乐棚”,张开巨幕用来遮避烈日风雨,也可遮外人眼目。一切伎艺多在“棚”内表演,游人出钱进去欣赏。

北宋时,京城汴梁的瓦舍勾栏就更多了。到南宋就更为盛行、更为普遍了。瓦舍第一次把大量民间伎艺和市民群众稳定地聚集在一起,提供了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渴求和审美需要的固定场所。瓦舍的出现,是市民文艺兴起的标志。在封建文化高度发展的宋代,文、诗、词、画,把贵族文人高雅的审美趣味发挥到了极致。宋代理学则阐扬“内圣”之学,言必称“天理”“心性”,融合佛道,把传统儒学发展到具有精致哲学思辨形态的新阶段,重建礼治秩序以强化对人情人欲的扼制,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在这样的时代文化氛围中,却出现了一个个情调格格不入的瓦舍勾栏。这里嘈杂喧闹、粗鄙浊野、充满市井低俗情趣,以至被认为是“放荡不羁之所”。但正是在这里,这些被上流社会轻视压抑的市井小民,这些从来被认为上不了台盘的小商小贩、“愚夫冶妇”、仆役走卒,却俨然成了这片天地的主人,笑逐颜开地欢聚一堂,随心所欲,纵情享乐。这里的娱乐活动、伎艺表演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转移,而市民们高涨的热情,也促进了民间伎艺的兴盛。瓦舍在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催生出市民文化,“说话” 伎艺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得到蓬勃发展。而且,与唐代“说话”盛行于寺院,多在参加宗教集会(如斋会)时进行不同,瓦舍勾栏中的“说话”等伎艺完全是娱乐性的。

当然,宋代“说话”还不仅仅限于瓦舍勾栏,有的还在茶肆酒楼、城镇市集、宫廷寺庙、私人府第、乡村田舍等处作场,可见“说话”伎艺在宋代的繁盛和普遍。

(2)有很多专业化的“说话”人

“说话“发展到唐代,在百戏中独立专门化了,而发展到宋代,在极度的繁盛中涌现出了许多专业化的“说话”艺人。胡士莹先生《话本小说概论》中有“两宋说话人姓名表”,将《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书中出现的“说话“人作了一次统计,共129人,除去重复的情况,仍有110人。这是见于文献的,不见于文献的无法统计。这些“说话”人一般出身于小商小贩、城市贫民,也有落魄的知识分子,而且多是男性,少有女说话艺人。可以说,“说话”是男性的天下,而从事其他说唱、戏曲表演的则多是女艺人。

(3)成立了“说话“人的行会组织——雄辩社

宋代工商业繁荣,手工业工人和商人分工细致,出现了行会组织。各种伎艺人员,为应付官府差役和保护同行利益,也成立了行会组织。“说话者谓之‘舌辩’”,所以其行会称“雄辩社”。雄辩社是“说话”艺人磨砺唇舌、训练伎艺的组织,纯粹是一种职业性的团体。说话人经常在这里交流经验、切磋伎艺、取长补短,提高“说话”的技巧。其中名位高、年辈长、伎艺精湛、有学问的职业艺人称作“老郎”。“京师老郎”就是南宋临安说话人对汴京前辈艺人的称呼。

(4)有了编写话本的团体——书会

“话本”是说话艺人用来“说话”的底本。除了继承以前流传下来的话本表演外,由于“说话”的兴盛,对“话本”的需求量大为增加,于是要编新的,这样就出现了专门为说话人编写话本的文人。这些文人拥有自己的行会组织——书会。当时较大的城市都有书会组织,如永嘉书会、九山书会、古杭书会、武林书会、玉京书会等。书会成员一般称作“书会先生”,也叫“才人”,少数名重才高者则被称作“名公”。“才人”多是从士大夫阶层分化出来的文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有较娴熟的文字表达功力和较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他们沦落为书会先生,熟悉市民生活,谙熟人情世故,与艺人合作,既为他们编写新的话本,又依据他们的讲唱,把流传的话本加以整理提高。书会先生以此谋生,本身已转化为市民阶层之一,成了市民阶层的代言人。

(5)“说话”人的水平大大提高“说话”的兴盛和受到广泛欢迎,对“说话”人的要求也高了,为了竞争,他们的业务知识水平大大提高。“说话”艺人必须广泛学习、积累知识、提高水平,能从现实生活中经常发掘题材。正因为宋代“说话”艺人已是专业化的,经过了广泛学习,又在雄辩社中得到提高,所以“说话”艺术达到了很高水平。具有讲说流畅、随意据事演说的本领,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说话”分了门类

宋代说话门类,即所谓“家”“家数”的形成,是“说话” 伎艺高度发展的标志。分工的细致、说话艺术的风格化,是市民欣赏水平提高以及同行竞争的结果。关于宋代“说话”门类,历来说法不一,至今认识仍不同。

北宋汴京瓦子中的说话门类,成书于建炎十七年(1147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条,提到的有:讲史、小说、说浑话、说三分、五代史五个门类。但“说三分”与“五代史”都应属“讲史”,只是因为这两类“讲史”特别发达,所以独立出来。从门类看,只能算三个。

到南宋,说话分为“四家”。最早谈到说话“四家”的是成书于端平二年(1235年)灌圃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

同类推荐
  •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三位女性在日本截然不同又同样坎坷的经历。她们中有的逐渐坚强,最终自立;有的心灰意冷,削发为尼;有的无怨无悔,笑对生活。三个为不同目的来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经历迥然不同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体味世间冷暖的中国女人;三个为未来重新开启人生的中国女人。
  • 小手冰凉

    小手冰凉

    本书收入有“关于我”、“关于温柔”、“女人自救”、“生命的舞者”、“锁不住的欢乐”、“珍藏美丽”、“为什么写作”、“生命从今天开始”等约50篇散文。
  • 原野童话:草家族的绿袖子

    原野童话:草家族的绿袖子

    本书收录了作者创作的《闻香》、《柳美人》、《种子》、《鸽子在天空流浪》、《发现》、《月光手帕》、《小女趣事》等八十余篇随笔。
  • 铁锤锻打的玫瑰

    铁锤锻打的玫瑰

    本书收有:《爱的圣经》、《生命凝固的雕塑》、《男人不浪漫》、《摇滚与诗歌的沉没》、《相爱是一种天意》、《爱情也生病》等散文。
  • 假面具中的爱情

    假面具中的爱情

    本书分两部分:前部分主要收集了陈瑜清一生所翻译的外国文学及霞飞元帅回忆录等译作后面部分是他所撰写的回忆录、纪念和记事文,大多数发表在各类期刊上,也有以书信的形式对早年往事和亲友的回忆,这部分作品按照发表的时间进行编排,同时把作者父亲在50年代所写的《自传》整理编入其中。
热门推荐
  • 夜龙微吟传

    夜龙微吟传

    本是皇家之人,又逢乱世之君;能洒爱恨情仇,能留忠孝礼义。乱世英雄治世君,五代十国终归宋;身世显赫,却已没落。江湖英雄又遇家国大事,抛不开的儿女情仇,留不下的家国天下。忠君何必爱国,忠己合乎天道。自有一番风味,别忘记江湖传说。他来自江湖,他行走江湖,他是否能够离开江湖?
  • 末世转生

    末世转生

    好吧简介不能够太娱乐,也不能够太玩笑话。不然会容易连我也走偏题的。传统一点吧——故事发生在数百年之后的世界里,那里人类已经因为异种的入侵而拥有自己的体制和生活方式。四平八稳的睡了几百年的主角,醒过来后在其中的挣扎。-------------开头写不好,大家能够不纠结,就不要纠结了。后面会写的精彩些的。
  • 我的老婆是仙子

    我的老婆是仙子

    楚家三少楚破,因为庶出且患有小儿麻痹症,被家族给予十万块钱放到烟海市任其自生自灭。在机缘巧合之下,受伤的仙界九天仙女灵儿寄附到他的身上,并教其财气诀。楚破凭借此功法修复双腿,强势崛起。且看楚家废少如何逆袭仙子,纨绔天下!
  • 倾国夫人之未央殇

    倾国夫人之未央殇

    现代孤女,一朝穿越,他人多不知此生结果,果真踏入轮回,惟独我却知我的结局,薄命?!早殇?!为避免重蹈那幕青史上记载凿凿的早殇,不惜身陷中山王宫,谁曾料竟落入更泥泞的深渊!在揭开西汉诸侯宫闱秘史的层层面纱时,自不知觉中,已经被渐渐推往命轮滚动的方向……可叹我命,终由我不由天!然而,终究我的到来,是为了缔造诸侯王朝的一朵乐舞奇葩?还是要书写帝都长安城内另一段倾国传奇?
  • 落世星辰

    落世星辰

    星辰,至高无上!星辰,光芒耀世!星辰,无可替代!···········即便陨落世间,他依然是星辰即便被尘埃淹没,他依然是星辰即便他如丧家之犬,即便他被卑贱的血肉所屈辱,也改变不了,他曾是星辰的事实!他是星辰,他永远是星辰即便落世,他依旧光芒耀世,至高无上!沐阳,一个如星辰般的少年他,就是星辰无可替代!
  • EXO春月后穿越

    EXO春月后穿越

    小女子不才,虽与公子相识不久,却已倾心于公子。
  • 灵魂维修工

    灵魂维修工

    据闻东浦大学有一个无所不能修理的维修工,有传言说甚至他连灵魂也能维修,自从有一天在女生厕所里看见一只小鬼,他的人生走上不一样的道路。
  • 宠妻:首席夫人别想逃

    宠妻:首席夫人别想逃

    他翻看着一张张她的艳照,很是得意。威逼利诱之下,使她成了他的全职情人,卖身不卖心。一场盛大的婚礼,她以为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却未曾想到,这只是一个可笑的阴谋……最后狼狈的远走他方,两年后再度归来,满身荣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灵之心

    仙灵之心

    因家里的变故,被纨绔子弟的欺压,深深的明白世界的残酷。
  • 焚颜绝爱:冷面老公强势妻

    焚颜绝爱:冷面老公强势妻

    女孩时期认为人的一生就为那么一个人等待,相遇,相知,爱到苦尽佛灭。当真正面临着重要的人一个个死去,当谎言被撕裂,当爱的人与自己背道而驰,梦也该醒,糊涂也该装不下。青葱,我恨你,但是你是我儿时的一缕光,何铭,我恨你,但你曾温暖过我的背脊,孤城我恨你,是不发回想过去的恨,有个人恨,却也无法不爱。青葱岁月,落幕繁华孤城一梦,生死枉然十指微凉,葬了来生,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