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18300000002

第2章 由“药材”到“商品”

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当时正是清朝道光皇帝统治时期。道光统治时期虽然平息了西北边塞的烽烟,却平复不了东南海疆的波涛。这一由鸦片走私引起的问题,最终成为影响清朝统治的最大危害,也成为影响近代中国的最大问题。在清政府内部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后,最终清政府从当时中国唯一的关口——广东着手,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所缴获的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二十三天,销毁鸦片总重量二百三十多万斤。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为打击毒品泛滥而进行的正义斗争,但英国却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人们对于鸦片的认识很早,最初知道它在一些方面具有药用价值,但人们也很早就已知道了它的危害,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都知道其特殊性能。然而,在18世纪的时候,一个极力扩张海外市场的国家——英国,却在力图打开中国大门的过程中,将鸦片作为冲破中国国门的特殊“商品”,鸦片的身份也由此发生了巨变。

(一)美丽背后的罪恶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样一种植物名叫罂粟。它本来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几乎都可以找到它的痕迹,譬如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古希腊。这种植物的花朵异常美丽,唐朝时,阿拉伯人把它带到中国,作为观赏植物。而后人们发现罂粟的果实能治疗某些疾病,便作为药材输入。

但是孔雀虽美,其胆剧毒。罂粟的初级产品——鸦片,就是这样一种剧毒的东西。鸦片是英文opium的译音,俗名大烟,又名阿芙蓉,是用罂粟未成熟的果实里面的乳状浆汁干燥制成的。关于鸦片的记载也并不罕见,甚至在《圣经》与《荷马史诗》里,鸦片被描述成了“忘忧药”。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少量使用,有止泻、镇痛、提神、辟瘴的医疗效用。而在历史上,鸦片通常是以药品形式出现。古希腊名医加仑就曾详细记录了鸦片止痛、抗毒等神奇的疗效。在唐代,人们把进口的阿拉伯鸦片称为“阿芙蓉”,当时是一种奢侈消费品;北宋药书《开宝本草》中记载的“罂粟”,其实就是鸦片;明朝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述鸦片具有镇静、止痛、止咳、止泻等功效。

但鸦片也能使人上瘾,损伤身体。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吸上瘾就不容易戒除,一天不吸便会浑身瘫软、涕泪横流,久而久之,使人体力日衰、骨瘦如柴、精神委靡,连路都走不动,更不必说劳动了。中国古代曾经将罂粟称之为“相思草”,大概是说鸦片烟瘾难以根除吧。

大约明朝中叶以后,鸦片渐渐作为嗜好食用。据说明神宗朱翊钧御疾三十年,不召见群臣,就是被这一物品所拖累的。在定陵挖掘之后,化验他的遗骨,发现有吗啡腐蚀的现象,证明他的确不仅仅是偶尔服用鸦片。最初服用鸦片,还不是吸,而是食,像吃药丸似的吞下去。吸食鸦片,是在中国人学会吸食烟草以后。大约从明万历末年,西班牙人把美洲生产的烟草带到吕宋,从那里输入中国福建,中国人就开始吸食烟草了。后来,荷兰人侵占我国台湾,为了对付疟疾流行,把烟草、鸦片和砒霜混合起来吸食,这种吸食方法经厦门传入中国内地。吸食了鸦片的人顿时觉得神清气爽、通体舒畅,越吸越上瘾。一旦不吸,瘾至难挨,四肢无力,精神委靡,涕泪交流,寻死觅活,无论如何也要吸上一两口解瘾。天长日久,面容憔悴,骨瘦如柴,丧失体力,甚至毙命。

(二)大英帝国觊觎中国市场

历史车轮进入17世纪时,作为资产阶级前驱的殖民主义者已经广泛开始向海外掠夺。世界上最先确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英国,先后打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法国,取得世界霸主的地位。到18世纪,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使其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它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以英国为首的各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扩大海外殖民地,以便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资本主义国家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当做猎取的对象,并且开始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

从当时双方进出口的货物来看,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商人输入的商品主要为棉花、羊毛制品、钟表等,这些商品在中国的市场很小,影响甚微,正如乾隆说的:“天朝的物品是你们洋人必需的,而天朝对你们的东西可不在乎。”尤其是英国商人,在这一时期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呢绒、棉布等纺织品,其销售量十分有限。这是由于中国广大农民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过着男耕女织的贫困生活,他们生产自己需要的一切生活必需品,穿的是自己纺织的土布,所以对既不结实也不便宜的洋布并不欢迎。而那些达官贵人、社会上层人士,一年四季的服装都有规定,要穿绫罗绸缎,也不太需要纺织品。这就使得到中国来做买卖的英国商人经常赔本。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的销路不畅,有时还得亏本减价出售,仅18世纪的最后五年,年平均亏本就达十九万两银子。19世纪30年代,随着英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其工业品生产量迅速增加,机制纺织品价格下跌,大量输入中国,但始终打不开中国市场,其亏本的状态依旧。例如在1821年,英国商人运到广州的四千多匹制花呢和天鹅绒,投放市场却无人过问,只好多次降价处理,结果亏本达百分之六十以上。1826年输入的棉布,也亏本百分之十左右。英国商人曾经幻想每一个中国人的衣襟如果加长一寸,每一个中国人如果买一顶睡帽,他们的产品就可以全部销售出去了,但现在他们则不得不唉声叹气地说:“在中国,销售英国棉织品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英国运到中国来的第二种大宗商品是铅、锡、铜等金属品,然而销路也十分有限,年获利不过数千银两,有时也会亏本。唯一能够获利的,是从印度转运过来的棉花。但是总体计算下来,仍然抵不过棉毛织品的亏损。据1820年统计,东印度公司在广州销售英国产品的净亏损额,在前二十三年中共约一百六十九万镑。

与此同时,中国输入英国的商品则主要是茶叶、生丝、瓷器、丝织品、漆器、大黄等,而且这些东西在英国市场上十分畅销。特别是茶叶,到18世纪后半期,已成为英国广大民众的生活必需品,输入量成倍增加。这个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交往活动已不再是自由的,而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由于在清王朝统治下的古老中国,在面对接踵而来的西方殖民国家时,知道了这些来华的西方人并不完全是要求和平贸易的商人,有很多是为了牟利而来的不法之徒,于是为了防范他们在中国沿海劫掠和骚扰,隔断中国人民与外界的联系,以维护其统治,清政府采取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闭关政策。当时,清政府虽然允许外国来中国进行贸易,但只能在广州一地交易,而且,只能和指定的贸易商人进行交易,这就是通常说的“十三行”。“十三行”事实上大都是红顶商人(官办企业),所进口的商品必须要经过他们认定,这就使得中国市场十分狭窄,外国无法通过扩大贸易数量的方式来平衡贸易逆差。

正是在上述情况下,自1637年英国海军大佐威得尔率船队来华,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二百年间,英国对中国的正当贸易长期处于不利地位。英国资产阶级不能向中国输入足够的商品,只能用大量的现银弥补贸易逆差。18世纪初期,东印度公司来华船只所装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白银,商品不足百分之十。在18世纪的一百年间,英国输入到中国的白银达两亿多元。在这样的贸易格局下,大量的金银流入了中国,严重的出超使外国商人不仅难以获得利益,而且损失惨重。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唯利是图的英国商人及其政府,当然不甘心每年把大量白银运往中国。为了弥补损失,英国曾试图打破清政府对内地市场的限制,两次遣使来华,其来华使者马戛尔尼、阿美士德等人进行了外交努力,向清政府提出开放通商口岸、扩大贸易范围等要求,但均遭到拒绝。于是,他们得到了一个结论,除非使用武力,否则就不可能打开中国的国门。然而不久,让英国人惊喜的是,他们找到了一种既可以在中国有“市场”销路,本身还可以赚取超额利润的特殊“商品”——鸦片。

(三)特殊“商品”身份的呈现

英国人也深知鸦片的危害。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曾这样阐述其鸦片贸易的原则:“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由此可见,英国一方面认为鸦片有害,必须严格限制它的消耗,另一方面为了“对外贸易”,包括对华贸易,又积极鼓励外销。历任英届印度总督,在鸦片贸易上所奉行的,就是这个罪恶的原则。而英国鸦片商人更是毫不隐讳地说:“我们应当承认鸦片贸易的本身,是经(英国)最高当局准许的。”在英国,贩卖鸦片是要被判处死刑的。但是资产阶级损人利己的贪婪本性,却使英国侵略者不顾中国法令,大量向中国倾销鸦片,牟取暴利。

当英国在中国的贸易受到挫败时,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鸦片,将它作为一块打开中国大门的有力的敲门砖。

英国自18世纪20年代开始经营鸦片贸易,但其发展后来居上,很快超过了最早向中国贩卖鸦片的国家——葡萄牙和荷兰。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以阴谋和武力占领了孟加拉,强迫当地农民扩大罂粟的种植。后来,它又获得在印度的鸦片专卖权以及制造鸦片的垄断权。这样,从强迫印度农民种植罂粟,到加工制成鸦片直到在加尔各答市场上公开拍卖,都由东印度公司一手包揽垄断。他们把加工后的鸦片装入便于走私的特制箱子里,成批积存在加尔各答标价出卖。从出售到拍卖,转手之间就能牟取暴利。

1773年是英国对华鸦片贸易史上最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英国政府还制定了向中国大量销售鸦片的侵略政策,授予东印度公司以鸦片专卖的特权。从此,英国的鸦片贩子在英国政府的纵容和支持下,与中国烟贩勾结,采用武装走私、行贿受贿等卑劣手段,不断把鸦片偷运到中国。走私的范围从珠江口外逐渐扩大到东南沿海,直至北及直隶和奉天(辽宁)海岸。1767年以前,每年由印度输入中国的鸦片不过两百箱(每箱一百二十斤);19世纪初的二十年内,每年平均走私鸦片四千余箱;到鸦片战争的前一年(1839年),走私鸦片达四万多箱,增加了十倍。

同类推荐
  • 万人之上江南春

    万人之上江南春

    主要介绍一个人从草根到万人之上的奋斗历程
  • 历史年鉴:1903

    历史年鉴:1903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我们不是逃兵

    我们不是逃兵

    一个想要回到祖地,想要证明自己不是逃兵,想要告诉别人自己不是南蛮的人的故事。
  • 三国之无限智谋

    三国之无限智谋

    这里有铁血猛将,这里有柔情蜜意,这里还有智谋无限!抛弃传统的三国演义故事背景结合正史野史!开创一个不一样的三国若你能接受吕布有勇有谋,能接受关羽喝酒才脸红,还能接受主角一心为汉!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进入无限智谋的书中!————————————————————————————————PS:蛋蛋要认真的发展我的小说所以组了个群蛋蛋书友吧(1)群号:一七六六零八九一六加群的朋友尽量在白天加,因为我晚上是没机会上网的!
  • 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三国这点事儿,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涉及到两国邦交、上层意识形态;往小了说,则与人际关系、个人修养挂上钩。大人物读三国,爱放置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激扬文字;小辈读三国,爱在个体现象中探讨简单的厚黑之术。“全民读史”一夜之间成为潮流话题,“三国事”更是成为最通俗的大众研究话题。原因无他,三国充满了人情练达、权谋角力,中国人又热衷“与人斗”,“三国事”简直就是一部葵花宝典。于是我们在各大书店的陈列架上看到各种有关解读趣说三国的读物层出不穷,在机场候机大厅中听到各位大师名家将“三国事”很专业地安插到人生规划的每个阶段。但,当历史走下神坛,很可能就变成一种扯淡。扯淡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扯淡的历史需要忏悔。
热门推荐
  • 负尽苍生

    负尽苍生

    一朝天子尔为鱼肉,顺赏逆屠万类低头。贤臣良主嘲弄天下,苍生再怒不过刍狗。这江山,不在我眼里,这帝君,由我来教育,那对头,有人替我扛,那百姓,生死我掌控。一个旅人,一壶浊酒,没有过往,不顾明天。以愚弄百姓,祸乱江山为乐,与美人醇酒,阴谋诡计为伍。笑问苍天我是谁,负尽苍生我为佛。
  • 红尘轮回总是情

    红尘轮回总是情

    夜,寂寂的,有些想你,想你不舍的牵念,想现在的你的笑容有些无奈和苦涩……在这样孤独的夜里,我独坐在窗前,伴着孤影,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我周围的空气也似乎漂浮着隐隐约约的凄楚与忧伤。就是这样的夜晚,又让我深深的想起了你。想知道你在做什么,想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的在想着我,想知道在你的梦境里是否看到我在你梦的路口深情地等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林下风致

    林下风致

    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亲爱的,请和我一起见证。
  • 呼唤

    呼唤

    “呐,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被赋予生命都有活下去的义务。”“恩,肩负着责任,苦涩以及难以启齿的伤痛。”“这就是我的世界。”
  • 鬼王魔妃:娘子不要跑

    鬼王魔妃:娘子不要跑

    “我爱你,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夜冥幽说。可是,为什么…看着胸前的这把剑,自己亲手为他铸的剑,此刻就插在自己的胸膛里,原本应该死掉的女人,站在自己最心爱的男人旁边,看着他把剑插入自己的心,可是?为什么不疼呢?为什么?因为,自己已经被伤过…太多次了!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红楼之倾尽天下

    红楼之倾尽天下

    他是当今尊贵的四阿哥胤禛,但从他自养母佟佳皇后去世后便再没有感受过亲情,便是连他的十三弟也不是很懂他。他就像是草原上的野狼,总是孤单的舔着自己的伤口。但是当他见到襁褓之中的她时,他便知道她是他一生的心之所系。可是,正当她长成之际,他的皇阿玛却要将她另嫁他人。因此,一怒为红颜,从此便倾尽天下!
  • 皇上照样甩:恶魔皇后

    皇上照样甩:恶魔皇后

    皇上就应该万人敬仰吗?皇上就可以后宫三千吗?皇上就可以为所欲为吗?大家肯定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是女人就很稀罕皇后之位吗?是女人就应该逆来顺受吗?是女人就应该遵从三从四德吗?是女人就不可以在大婚之日逃跑吗?上官飞雪绝对不会同意,因此上官飞雪在大婚之日,在她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后之日,扔下她最喜欢又最讨厌的可怜焰哥哥逍遥快乐去了。上官飞雪同她的焰哥哥哥感情刚刚升温,竟被恶鬼夺走了自己的身体,雪儿的一缕幽魂,竟来到了梦中常见到的幻儿身边,她好想回到自己的身体,好想回到焰哥哥身边,可是……
  • 绝影残箫

    绝影残箫

    野心勃勃的两人,简直是天生绝配,可他们想要的,不只有爱情,还有权利。。。。。。
  • 陛下要求婚

    陛下要求婚

    【日二更】“陛下,我要求婚!”芩彧雪继位Q国女皇陛下,打下保证,半年内将Q国国力拉入世界前五,由此她不惜出卖婚姻,向欧翊宸求婚。他只为保全自己深爱之人不被伤害,应下她这一门荒谬婚姻。深知彼此不爱,便可彼此伤害,不知爱情滋长,却被无情折腰。在他为她保办婚礼之上,他单膝下跪,手捧她手,“女皇陛下,我要求婚。”回应他的是,那破碎的心脏以及满地的鲜血。他恨她,怨她,虐她……她的爱,已在那场火灾中凋零落尽。3年之后,她身边男子轻轻拥她入怀,“女皇陛下,我要求婚。”在皇室与阴谋之中,谁在谁的爱情中为谁求婚,请支持《陛下要求婚》。【男主女主都是腹黑中的战斗机,霸气中的VIP,酷帅霸拽,剧情绝对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