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于凤卿几次逼着女儿学点什么课外的东西,就是画画,跳舞什么的都可以,总不能爱玩爱闹,学习也不够出色,却又不多学些知识,只知浪费光阴吧?这缘由就要从周殷的父母身上说起了。当初周殷的父亲亲人早逝,没什么亲戚啥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不着急找什么工作早早赚钱养家,人是个顶聪明的,一直读到大学毕业,专业又是机械这种热门专业,那时候啊,别说大学生了,就是一初中生毕业都跟一博士生有得一拼,那一年全国上下大学生满打满算不过百余人,周殷父亲周儒海这种顶尖的人才那是妥妥的宝贝,早就预定去国家研究所做研究,混个几年那也是教授级别的高科技人才,奈何无论那个时代都有拼爹的,周儒海有个同学,成绩什么的都十分出色,又是官宦之后,只是比起周儒海逊色不少,,周儒海定了去国家研究所,那他就只能去国企,国家大厂做研究员,工程师,前程怎么能跟研究所的相提并论。就像是两人一个做到顶尖也只是工人,这种人多的是,一个却是大师,国家供着捧着,这让他这种天之骄子怎么忍受得了?最终动了家里的关系,舀到了名额,而周儒海却只能含怒离京,前程毁了大半。幸好职场失意,情场就得意了。回老家祭拜的周儒海英雄救美,掳获了美人芳心,不过一个月,就直接领证结了婚。而且于凤卿也是高中毕业的才女,没等家里人给寻门好亲嫁出去,就自己看中了一个,就是工作职位申请都填写了周儒海分配的国企,知道这事的于家人那是人仰马翻,怎么也想不通妹妹,女儿哪来那么大的主意自己做了主,生气归生气,可于爹没办法拿女儿怎么样,只好疏通关系给保证尽量满足女儿的意愿。还好周儒海条件非常出色,无父母亲戚拖累,本身也不是一无所有(家里有两间房),大学毕业的文化程度绝对配得上于家的书香门第,国企工程师的高薪更是不愁养家,本人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简直是于父于母心目中的最佳女婿,就是他们做父母的来给女儿物色得人选也没有这么出众的。所以二人在父母的同意下,火速领证结婚,周围的媒人到未婚的单身男女却是目瞪口呆,回过神来没几天,周儒海的大胖儿子已经在他妈妈肚子里安家了。夫妻俩都是高智商的聪明人,读书厉害得紧,也许是遗传,两人的儿子一出生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要不是父母担心儿子上学太厉害,时不时跳级不好,硬押着儿子按步就班的上学,他早就上初中了。而一家人里头就只有周殷这么个朽木,也怪不得于凤卿三番四次的逼女儿上这种课外课程,实在是女儿也太懒了,明明就很聪明,还是不想努力。这回周殷有求于母亲,于凤卿十分意外,但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所以当机立断要求女儿去学门课外艺术课,周殷也觉得日子无聊,没有反对,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周殷,你好了没有,快点出来,我等你一起去少年宫”第二天早上,离周殷家最近的孙燕霞早早的来到周殷家门外等着周殷漱洗,等周殷吃完饭一起出门去少年宫。而周殷起床后,也是如常的洗漱好,帮着妈妈盛好粥,正吃着就等到了孙燕霞。“孙燕霞,你怎么来了?”“你没去过少年宫,我跟你一起去,正好带着你认认路”孙燕霞说着示意周殷快点吃完饭,一起出门,“是燕霞啊,吃饭没?找周殷一起去少年宫吗?”于凤卿放下碗筷,招呼着孙燕霞坐着等。一边回了室里,为周殷整理好要带出门的小背包,再次检查了一遍,确定了没差什么,才拿到手上走出来递给周殷。好好叮嘱了一会,才放了周殷二人出门。
同类推荐
顾谨卿颜
何盼浮沉的力作《顾谨卿颜》十年相伴,换得别离一刻。阿卿离家十几年,一直陪在顾琛身边。可对她来说,这十年相伴,是对内心的一种煎熬。离开他之后,好似离开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度入了社会现实中。而那男人,在她离开之后,又踏入她的生活做什么?那一脸正气凛然的样子,嘴里说着欠揍的话,让人忍无可忍的想将他砸在地上,狠狠的踩上几脚。************“……你来做什么?”看着冷着一张冰块脸的顾琛,文卿问。“哦。我家的小笨猪离家出走了,我来找她。”一本正经的某人。“猪?哦,你全家都是猪!!!”tm的,这只贱男猪。到底谁才是猪啊???某人眼神一凛,给了文卿一个眼神。是你,是你,就是你~文卿暴走……
热门推荐
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
石磊编著的《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二战转折史》讲述了:德国空军的失败还在于战役目标的多变。最初攻击对方战斗机机场。以歼灭对方空中有生力量;转而改为攻击以飞机制造业为主的军工生产企业,以破坏对方的兵器生产能力;最后又改为专门轰炸伦敦以打击对方士气。没有自始至终把对英国战斗机部队的打击方针贯彻到底是其一大败因。盛世凤华:女帝倾天下
“李治,你要江山,我只要你,如果不能独占,那我宁愿不要!”这是一个女人的传奇,在男子为尊的世界里,她历经磨难坎坷,做过元帅,当过王爷,最后横扫天下,举世无双,成就一代女帝。她叫傅灵鱼,史称“凤府”。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为生活方式的迥异,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民间风俗更是绚丽多姿,因此民俗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