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15100000005

第5章 跋涉在欧洲大陆上(1)

雅克布尔赫尖塔遐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的哥廷根比天国还更幽静而高邈。世界的科学天才,几乎都想聚集到那天国一隅。在那座耸立着高高的歌德式雅克布尔赫尖塔的小城里,科学巨星们有时漫步在乔治亚·奥古斯塔大学的幽径上,有时坐在小咖啡馆里品茗沉思,有时郊游于绿茵场细声交谈。夜空里闪烁着爱因斯坦的神思,日月中放射出玻尔的奇想。这座小城因为有了这样的科学泰斗,人们尽可以称之为太阳城、月亮宫。在学者们心中,她与罗马教堂同等神圣;而玻尔创立的自由平等讨论的学风,又使欺行霸市者愧躲羞逃;被此学风净化的小城,恐怕连树木花草,也会在自由的氛围中放出奇光。正是这座城里的天才们,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他们的天才之光,甚至已贯穿时间的云层,投射到未来的世界中去了。

王淦昌正式就读柏林大学之前,先到哥廷根学习半年。他是向他的导师迈特内提出申请获准后才来的,因为他初到柏林这世界一流大学,恐怕自己的理论知识跟不上实验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学习,况且他的导师叶企孙应邀在那里作学术演讲,介绍中国的物理教学与研究活动的状况,这对他是个绝好的学习机会。

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间,科学家们被新思维激发起近似疯狂的探索热情。一旦有人提到某一个新领域,他们都要一拥而去,那种热衷开垦处女地的现象,也吸引着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师生。他们来到哥廷根时,大洋彼岸的美国着名学者,早已逆着哥伦布的航向来到这块“旧大陆”了。

一天傍晚,叶企孙教授引导王淦昌在威廉·韦伯街散步,一边观赏一幢幢教授们豪华的住宅,看那在夕照中的好像什比茨维尔风景画似的爬满了紫藤和铁线莲的楼墙,一边谈论当时最热门的物理课题,当讲到给哥廷根带来自由风气的美国富豪学者的几则趣闻时,教授驻足望他,问道:“美国学者自称他们是与哥伦布航向相反的英雄,那么,你呢?”

王淦昌不知该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心里却是明白他来欧洲这一科学活动中心的目的,也是要发现一片科学的新陆地。

“你也要当英雄,要在当代科学前沿占领一席之地。”叶企孙教授鼓励他。

这一夜,他望着高高耸立于城中的雅克布尔赫尖塔的黑影沉思。一颗星,嵌在尖顶上似的,向他投来神秘的眸光。

初到异国,几分激动又有几分胆怯。语言和生活习惯都不熟悉。他租了一间房屋,德国房东老太太对这位来自遥远中国的年轻人关怀备至。他学习异常紧张,每天早出晚归,夜晚无论他回得多晚,老太太都为他开房门。德国的冬天异常寒冷,而他却不会烧壁炉,房东老太太便亲自为他烧好壁炉,当他带着满身雪花回到屋里时,顿觉一片暖融融的春意。

德国家庭的氛围,既有康德唯心辩证法的冷静,也有费尔巴哈唯物论的热情。王淦昌极为敬重这位做事有条不紊、周到细致的房东太太。每次得到她的关照,总是恭敬驴一声“谢谢”。

老太太见他总是那样彬彬有礼,似乎怕多领受他人的关怀,便笑着讲:“您是需要关怀的,先生。我也需要您的友谊。您若不想与我们这样的人家亲近,您就会住进威廉·韦伯街的别墅,或者租用海兹马列尔一兰德街的花岗岩楼房。”

王淦昌听说,富有的英国人迪拉克和美国的罗伯特·奥本海默,曾租用一幢用花岗岩建造的别墅,那座别墅面对着卡尔·弗里德利希·高斯工作过的天文台。有人开玩笑说,那两位富豪学者之所在太豪华了,以致紫藤与铁线莲都不敢爬上漂亮的石墙。

其实,住在那两条街上的富豪学者也罢,着名教授也罢,他们都不因经济地位高低而隔阂学术交流。你即使贫困得像个乞丐,只要你带着创见半夜去敲响豪门,说,先生,我有个新发现,那求知者就会惊喜得不顾穿上豪华的睡衣急忙打开房门,把你当作富翁迎进客厅。

因为云集到哥廷根来的学者,都为求知而来,学者们对于先知先觉者的敬重,甚于对天帝的崇拜。也是为了求知,他们都以真挚的友谊铺设沟通思想的桥梁。在哥廷根,你绝对感觉不到国界的限制,甚至在威廉韦伯街,你随时都能看到各国学者在小酒馆里谈论学术问题。那从他们嘴里喷出的烟雾,弥漫了酒馆。若有未能解决的方程,他们就写在桌上,嘱老板留着,明天再来研究。在那儿,只要谁有“刹那间闪现的思维火花”,都会引得各国学者惊喜万分。

王淦昌多么渴望与那些国际职业团体友爱相处,共同研讨问题。由于语言障碍,他常感到孤单。因此,他请求房东太太教他德语。

“语言不通,等于没有与友邻交往的路。”他苦向她诉求。

房东太太热情答应他:“好吧,我的朋友,如果您也能教我汉语,我们将能走进彼此的心里。”

从此,房东一家人都热心教他学德语。房东太太的小孙女也成为他的德语老师。那个“小教师”很热心,一有空就教他,

甚至念海涅的诗和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给他听。他自然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即便在路上遇见几个玩耍的小孩,也要向他们学一二句。

当然,他也常常向叶企孙先生请教如何运用德语语法,以及德语和法语英语的异同点。此期间,叶企孙教授为了帮助王淦昌更有效地利用这一短暂的进修时间,常常约他到自己的住所晤谈,与他讨论量子力学问题,并且告诉他,威廉韦伯街小酒馆里又闪现何种新思维的火花,哪位教授有何领先成果,不断激发他去探索科学前沿课题。于是,他选修了玻恩的热力学、米泽斯舍(R.Vonmises)的概率论、海特勒的量子力学,还听过诺特海姆(Nordheim)的固体物理课,也听过几堂弗兰克(J.Franck)的课。学习的最大障碍是语言,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学。半年之后,他见到迈特内教授时,已能较为流畅地用德语会话了。

迈特内甚为惊诧地说:“天呵,如此这般,你大概常常进威廉韦伯街的小酒馆去吧?”

他谦虚地回答导师:“我只是借到一把钥匙,还未能爬上雅克布尔赫尖塔塔顶上去呢。”

翻越威廉皇家宅院的围墙

王淦昌来到德国柏林大学,本来是要求做盖革(H.Geiger)的研究生,但盖革已有四名研究生,于是才改做迈特内(L.Meitner)的研究生。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应邀来到迈特内的办公室等候,心情既兴奋又有点焦灼不安,企盼着和导师的第一次会面。

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分分秒秒都牵动着他的心。当迈特内在几位年轻人的簇拥下走进来时,他立即站起来迎上前去,眼前仿佛有道璀璨的阳光,令人目眩。这位身材矮小,身着白色工作服的中年妇人,分明头一次相见,却又感到如此熟悉如此亲切。他立即上前深轴一躬,向教授问好。迈特内向他伸出自已的手,王淦昌握着导师的手,那样温暖柔软,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迈特内是柏林大学第一位女教授,蜚声世界物理学界。她是一位追求人生最高目标,志向不移的犹太裔女子。任何传统羁绊,都不能阻止她闯进只有男生课椅的大学课堂。因为,在她前面有个玛丽·居里。既然波兰女子能进入高等学府,她,迈特内,一定要做犹太民族登上科学圣殿的第一个巾帼。爱因斯坦(A.Einstein)曾称她是“我们的居里夫人”,并认为“她的天赋高于居里夫人”。她执着地学习榜样,但决不循规蹈矩进入人家的宫殿,而是另辟溪径,到达榜样们未涉足的科学领域,成为闻名遐遂的犹太女物理学家。

这时,希特勒的党徒们还未掀动法西斯的狂飙。从康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时代聚敛的沉静的哲思,仍像晨雾,笼罩着这片人才荟萃的国土。达列姆小镇里的这座高等学府,更是一片幽谧的圣地。她比神圣的天国还更沉寂。

时间宛若飘落的金叶,风,再不能摇响树枝。

严冬思考着迈进学府,

悄然带来暗夜与黎明。那远离喧嚣尘世的天仙,爱在这儿开启心灵之门。

在达列姆,他见不到一个中国同学或同胞。一切音响都隔绝在研究室的围墙外面。也许只有试管里的沸液,为他吹奏天籁的妙曲。或许粒子的径迹,是供他伴读的乐谱。那美妙的束流,是沿着智慧树的脉管直至树冠,枝头上骤然开放出奇葩了!面对新奇的发现,他竟像轻握爱妻之手,依依不舍地倾诉衷情。化开层层坚冰,去探索春心的奥秘。科学又以美的吸引力,导引他走向新的境界。

他,忘了时间。

时间,却不忘在夜间10时锁上研究室的门。

每当夜神紧闭世间的秘密之后,他不得不翻越“威廉皇帝的围墙”,回自己的宿舍去。于是,围墙外面的积雪上,总是留下他深深的脚印。

因此,达列姆居民每早最先发现的,大概是王淦昌的足迹。也许,迈特内教授也有所发现。这位最能辨识科学前沿课题的女物理学家,不可能不望见,在通往科学高地的蹊径上才着中国骄子的背影。她曾不止一次地赞赏王淦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赞赏他对实验物理的特殊兴趣和异乎寻常的敏锐。

倘若这位深受爱因斯坦赞美的犹太裔教授的评价,日后化作支持王淦昌的实际行动,如果王淦昌关于校验玻特某种强辐射的实验诉求,不被她的偏执拒绝,那么,师生俩的这段历史,将是科学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达列姆的遗憾

就在这年,王淦昌先后两次在柏林大学校本部参加了意义深远的物理讨论会。知道玻特及其学生贝克尔以前做的一个实验,用放射性钋所放出的a粒子轰击轻元素硼和铍,发现了很强的贯穿辐射,它能穿透10厘米厚的铅而强度减弱得很少,他们把这种辐射解释为y辐射(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这一奇异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他们重复做这个试验,得出了同样的结果,他们证明玻特一贝克尔辐射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高能量的Y射线组成的。王淦昌先后两次在讨论会上听了科斯特斯有关这一问题的报告后,认真思索着这个问题。其实王淦昌早就知道,他的导师迈特内早在1922年就对Y辐射的性质做过一系列的研究,所以科斯特斯报告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反复思考,总觉得Y福射果真具有那么强的贯穿能力么?值得怀疑。他想,玻特在实验中用的探测器是计数器,如果改用云雾室做探测器重复玻特的实验,是会弄清这种贯穿辐射的性质的。

讨论会后,他匆匆出门,跳上一辆顺路马车,请求车夫频频加鞭直奔达列姆小镇。到了导师府第庭院,才想到导师不是也参加了讨论会么?他竟先于迈特内教授回来了。后到的导师,请他进屋,坐在书房里听他陈述他对玻特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的歧见。他认为科斯特斯的报告也值得怀疑。

迈特内奇怪地望着他笑。

他敏锐地感觉到导师认为他是痴人说梦话。从这位犹太才女的眼神里,他读懂这样的意思:你来柏林不到半年,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去怀疑玻特等大师们的理论与实验呢。

但是强烈的好奇心,鼓起王淦昌的勇气。他明知玻特也是当时的物理巨人,还要像顽童那样,想看看这座大山背后真实的物理现象。

他问迈特内:“教授您从1922年起就进行T射线性质的研究,您大概不会认为玻特与贝克尔的发现,仅仅是硬Y射线吧?”

“我想,其他人的实验也已证实,玻特一贝克尔的辐射,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高能量的Y射线组成的。”迈特内不以为然地回答。

王淦昌敏锐的思维,却还紧紧抓住所谓的“硬Y射线”和“高能量的Y射线”的现象,想探究这种特异现象的性质。

他说,巨人往往看不见其背后的东西,也对他身影下的东西熟视无睹。

“那么,王,你想怎样发现巨人身影下的宝藏呢?”迈特内下意识地垂眼看一看美光闪烁的胸针。

王淦昌说:“玻特在实验中用的探测器是计数器,我想,如果改用云雾室做探测器重复做玻特的实验,会弄清那种硬辐射的性质。”

“重复?”迈特内摇摇头。

这位已届“知天命”之年的着名物理学家,似乎已知一切而对此项实验兴趣索然。或者,她不肩于重复玻特的实验?她漫不经心地抢着绿宝石胸针,如同随随便便摸一枚普通的纽扣,并不觉得宝贵。当她笑着摇摇头时,王淦昌只好带着他的建议告辞。

他踏着街上的残雪沉思着:教授对那束贯穿力极强的射线为何无动于衷呢,难道她对奇异的物质现象失去敏锐感了么?人呵,千万别把你的身影变成禁地。

雪凝寒冰,洁白而清冷。街旁的树,那将爆未爆的叶芽在隐隐萌动其春意。达列姆小镇是爱沉思的,微微寒风,也像一路思索的学者轻轻路过,街道异常沉静。在这个小镇生活的外国人,无不感到这是康德的德国。

王淦昌的思辨却是活跃的。他不仅能走出巨人的身影,更能超越自已的身影,他不仅要看清巨人面前的天地,更想了解大山背面的世界。他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迷于物理现象,一定要透过现象去探究它的性质。回到住处,他仍在想,想多年来科学家们关于不带电粒子的推测,想卢瑟福1920年的一个预言……他浮想联翩,想到半夜,仿佛望见微风拂动树冠时,树上露出半熟的圣果。那棵神树离他不远,它火一般地燃烧着,立在明黄的坡顶上。于是,他第二次去向迈特内陈述己见,要求借用师兄菲利普的云雾室,重复玻特一贝克尔实验。他认为每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量,用硬射线或高能量射线来解释玻特一贝克尔以及其他同类试验的结果说不通,他恳求道:“请允许我用一用菲利普的云雾室……”

这一次,迈特内像圣母那样,温婉地微笑着打量他:“你很聪明,何必重复他人的试验呢?自己开辟新路吧,那样,你会到达另一座山峰。”“不不王淦昌力图把他的计划讲得清楚些,“我不是要重复玻特的试验,而是要用另一种手段另一种方法实验。如果这样,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认为,那种现象不是强Y射线,不是的。物质的极端现象,意味着那不是原物质的重复现象,那是另一种物质,是比y射线穿透力更强的物质。”固执的迈特内瞥他一眼,即收敛笑容。乌云,终于遮蔽了初露的天才的晨光。

同类推荐
  • 老舍 茅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老舍 茅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名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艾森豪威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之一,美国第34任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一共有过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其中之一;他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对艾森豪威尔的评价。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张国荣一生的艺术成就,力求还原他的各个艺术创作阶段。越是短暂的越美好,让我们记住张国荣这段躲开了岁月的磨损美好人生,记住他永远站在云水间、迷雾里,魅惑地笑着,带着美好的年华与灿烂的脸庞。四月又如期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某个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依然会记起,当年那个满眼烟火色的哥哥。
热门推荐
  • 冷妻小夫

    冷妻小夫

    冷心冷情的外科女医生,再醒来,变成古代大龄商家女没爹没娘,只有个粘人的极品病娇弟弟还有一群想霸占她家业的叔叔婶婶呵呵,她对旁人的一切是不关心。可若欺到她头上,那就另当别论了!还有那个病娇弟弟,思想端正点,我是你姐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佩离殇

    佩离殇

    你看,青山之巅谁在翘首,他剑拔山河,拈花不语,舞墨清风,霸占天下,始终是失了她。你看,天下之物被谁而倾,她,醉笑陪君三千场,从不诉离殇。
  • 今夜难为情

    今夜难为情

    怀胎十月,老公却说孩子不是他的!那时。他被家人女人联手出卖,一无所有穷的只剩一个老阿婆。而,她被丈夫好友联手算计,走投无路还带着一个未满百日的胖娃娃。有人说,“你这媳妇娶得好,买一送一。”他好似听不出其中深意,笑的志得意满,“可不是,天仙给我当媳妇,天使成了我闺女。怎么算,都是我赚!”他像是一个谜,永远能带她走向未知的旅程。她说,曾经我的生活里多苦涩,往后有你,甜到忧伤。
  • 我会等你爱上我的

    我会等你爱上我的

    有多少人会因为一个“玩笑”而坚持多年不放弃呢?又有多少爱情经历多年磨练还在原地等待归人呢!
  • 穿越只为恋上你

    穿越只为恋上你

    沈寒洁在一天清晨漫步在花园的小路上,忽然晕倒了……等醒来时就看到一堆装着古装的男女在她的床前哭。她就纳闷了,自己好好的怎么会到这里来?莫非是穿越了?没错!那我现在的身份又是哪个家伙?“小姐!”一个丫鬟激动得叫出声。“我是谁?”沈寒洁装成失忆患者的样子。“你是纳兰梦洁!”我现在是纳兰梦洁,不是沈寒洁!
  • 生灵鸡汤之三生暖语

    生灵鸡汤之三生暖语

    发错了。请看《孟德斯夫》世界是少数者的,美女也是少数者的,我就是少数者。
  • 焚仙九剑

    焚仙九剑

    一次意外的天灾,少年背井离乡,投身仙门。十三年后的一场会比,却将他卷入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为了生存,他抗击了自己的宿命,为了梦想,他踏上了九天征途,却迎来了他波澜起伏的人生
  • 希利尔趣讲世界史

    希利尔趣讲世界史

    所有人都知道,历史中有大智慧。所以,爸爸妈妈们都常给孩子讲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正如许多给孩子看的历史读物一样,它们的讲述都不系统,也缺少基本的历史感,有的甚至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道德说教。希利尔通过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书中不仅将发生在这颗星球上的历史囊括殆尽,而且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一种崇敬之情,那就是——不论何种文化,它所经历的苦难和它所创造的辉煌,都值得钦佩尊敬。
  • 无敌相公

    无敌相公

    做一辈子秀才挺好。秀才照样受文坛敬仰,千古风流人物。秀才照样被众星拱月,享尽软玉温香。秀才照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做个秀才相公,让天下人,都想做秀才相公。
  • 我所经历的鬼事

    我所经历的鬼事

    根据笔者从小耳濡目染的一些灵异事件,笔者从中感悟到的心得体会,虚拟一个人物:龙正,将笔者所能记得的灵异事件用龙正串联起来,为广大读者描绘一幅不一样的恐怖盛典,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