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60100000003

第3章 序言 三

拼将碧血写人生(序三)

环渤海作家报的执行主编曾钟女士,催我写一篇文章,是剖析一个地域的文化现象的。另外,我还要急着看看《秋实》样稿,估计半月之内是不会有空暇了。就在这时,任玉珊同志要我审校他的书,于是,有一个难题硬是塞给了我。不过,三篇文章读后,我就被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炙热的工作热情感染了,致无法释卷,连续两个夜晚无眠。

任玉珊同志是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他有大志、有眼光、有胆魄、有韧劲。读懂他的人,都对他怀有一种敬意。

记得明朝的刘基说过:“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意思是说长期卧病的总想要站起来,长期蛰伏的总想要走出来。任玉珊同志长期处于不公正的境遇之中,如笼中之鸟,不得展翅高飞。不过,正义还是给了他机遇,让他站在了带领乡亲奔小康的位置上,他先后当上了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以此鼓励自己和群众要“立大志”,描绘出一幅农村小康蓝图,制定了任坊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明确了奋斗目标,全村上下群情振奋。他带领大家艰苦奋斗,短短几年,就使任坊村成了东光县小康路上的领头雁。他事事带头,寒冬腊月,蹲在猪圈里伺候老母猪下崽。他一心扑到工作上,一年到头几乎尝不到休息的滋味。是什么精神激励他这样拼命工作?他说:“是理想和信念,是对党对人民朴素的阶级感情,是正义和无私”(语出任玉珊《在东光县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任玉珊同志认为,在农村,“没有集体经济就没有共同富裕,共同奔小康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发展强大的集体经济,农村党支部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语出任玉珊《为什么我要坚持巩固发展集体经济》)。他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任坊村的工副业在全县以独特的集体形式存在并得到发展,这对任坊村商品经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两个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他分析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向中央提出了免除农业税的设想,两年之后,农民果然不再缴“皇粮”了。应当说,他是一位颇有眼光的村干部。

任玉珊认为胆小是成事的大敌。他视险如夷,在项目开发上就很有一些胆气。他们农机厂生产棉花、玉米点播铺膜机、“夺冠”牌小麦联合收割机是个大项目,仅生产“夺冠”牌小麦联合收割机,就得需要资金4000万元,没有胆魄谁敢拍板决策?任玉珊同志的胆魄感动了“上帝”,一是河北省计划委员会致函国家开发银行,请求为生产“夺冠”牌小麦联合收割机提供3050万元的贷款支持;二是时任副市长的张春荣提出要多方努力,为机械厂筹集1000万元的发展资金。结果这个大项目为企业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书中的“践行”部分,十分精彩。他200元起家办厂,最后发展到有几百人的厂子,有专利,有金牌产品,有县、市、省那么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不就是奇迹吗?“梅花香自苦寒来。”任玉珊同志在奋斗中吃了苦,受了误解和屈辱,但他始终不悔,那股韧劲着实令人钦佩。他做了无数的利国利民的好事,竟然有人传播流言,说他“出风头”,还在夜间把他种的蒜全部毁掉。任玉珊同志深悟世事之艰,在一条曲折的人生道路上艰难的跋涉着,留下了一串迎风博浪、奋发进取的足迹。河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为他的“践行”挂上了光荣花。

任玉珊同志一生学习不辍,坚持读报,学理论,关心时事政治。所以,他能比较全面地深刻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运用正确观点和方法观察世象,分辨是非,针砭时弊,写出了一些所学、所见、所为的思考,令人读来觉得有滋有味,真实感人。任玉珊同志退下来之后,把自己精心保存和整理的有关文字结集成《一个农民儿子的心路历程》一书,仅此,他那高大的形象就永远留在如我一样人心中了。特别是他“敢道人之所难言”,满怀赤诚给领导写信,关心国家大事,更是让人生出一种别样的敬重。任玉珊同志拼将碧血写人生,他的一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生,是非常充实的一生,他是农民的好儿子,也是一个好党员。就让我的一首小诗作为结束语罢:

赤字怀鸿志,丹心在庶黎;仁德兴企业,碧血化双歧。

注:

双歧:指麦秀两歧。是说一麦双穗,表示丰年。《宋史·五行志》:“乾兴元年五月,南剑州麦一本五穗,锦州麦秀两歧。

孙传治,曾为北京铁路局沧州电务段办公室主任。现为《秋实》副主编,沧州国家院办公室主任。

同类推荐
  • 蝶恋花从

    蝶恋花从

    一只修行千年的蝴蝶小妖,心地善良一心只为普渡众生。可长相绝美的他因为能力的特殊,惹来了无数灾祸与烦恼。妖界、修仙界的追捕,女妖、仙女、都市丽人的青睐痴迷,他该何去何从……他孤身千年,只因红颜未老心先死。她红颜薄命,只因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无人怜。他散功化蝶,只为普渡众生施恩路。她终生未嫁,只为心有所属断心肠。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心有所属人归去,物是人非空断肠。(还有一句没写)
  • 鲁余小说选集

    鲁余小说选集

    作者鲁余拥有广博的人生经历,深厚的文化底蕴,曾以优雅的文辞笔力锤锻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本书是他的中短篇小说合集,内容趣味生动,引人深思,内容饱含了人间百态与苦辣酸甜。陈智斐,大同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市青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名陈智斐,1993年生于山西省大同县,2010——2012届《潮》文学社社长。著有中篇小说《雨夜凶杀案》《青春恋歌》《血色记忆》、短篇小说《十四岁在中学路上》《将军之死》《复仇》、散文《风雨中的背影》《我的母亲》等……曾于《大同县报》、《大同县政府网》、《大同广播电视报》《火山文化》等刊物发表作品进20万字。现为大同广播电视报记者、电视台编剧。
  • 重生之文豪

    重生之文豪

    陈平穿越平行世界抵抗各种诱惑和威胁在这个世界用小说成为文豪
  • 小强的秘密

    小强的秘密

    小说以时间倒叙的方式,记录了主人翁五年前肖强失业后生活窘迫,一系列巧合被迫去打劫意外抢得巨额现款120万,五年后拥有财富爱情后却因为曾经的秘密耿耿于怀,最终在遭遇被打劫之后,放下一切去投案自首,却被告知,五年前并无人报案被抢120万,由此这个秘密成为肖强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
  • 我这个人不坏,就是有点变态

    我这个人不坏,就是有点变态

    喜欢是一个人的事,爱才需要彼此!说起来好像很简单的样子,可简单背后,往往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
热门推荐
  • TF之相遇的霎那,如棉丝的开始

    TF之相遇的霎那,如棉丝的开始

    “对不起,他是因为我才这样的,我想弥补他!”“欧阳蒽,不要再让我担心好吗?”“他那么伤害你,你还爱他对吗?寒夜堇。”“不,可能以前有,但是现在我只希望你在我身边。”
  • 丹道永恒

    丹道永恒

    以丹入道,问鼎永恒。任他沧海桑田,我自永恒不灭!
  • 追到老公死皮赖脸

    追到老公死皮赖脸

    “前面的帅哥放学别走”“你说不走就不走啊”5年前,她爱他,可他不爱她,把她伤的遍体鳞伤,她带着支离破碎的心离开了这个伤心地,她走后,他发了疯似的想念她,满世界的找她,可她就像人间蒸发似的,他接受了父亲的安排,5年后,他只手遮天,她回到了家乡…………
  • “坏学生”成功定律:“坏学生”成大器的8种能力

    “坏学生”成功定律:“坏学生”成大器的8种能力

    哲人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话虽平淡,却值得深思。之所以说人生如戏,是说它的无常,它的出人意料。譬如说,父母望子成龙,呕心沥血教育出来的却是个庸才,这样的事,难免让人扼腕唏嘘。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于是他们就按照自己所谓的“成才秘笈”教育儿女,甚至越俎代庖地为孩子作着很多关键性的抉择,譬如说,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很多的老师也是如此,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是否听话。于是,是否听话、成绩好坏,成了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好坏之分也由此而来。在他们的眼里,好学生,就是成绩又好,又听话的学生;坏学生则是成绩差,不听话的学生。父母和老师常常以好学生为荣,以坏学生为耻。
  • 想入妃扉:邪王的宠姬

    想入妃扉:邪王的宠姬

    不是吧!救人反被人从六楼拽着一起掉了下来!那还不死?结果……没死!一觉醒来成了相府千金!出去玩,结果遇上邪魅王爷,逼迫自己嫁给他!我逃……我逃……看古代邪魅王爷和现代鬼灵精丫头的你追我逃爱情游戏……
  • 全职女仙

    全职女仙

    那一世,她是天帝内定的儿媳妇,然而六界尊崇的太子妃却因情爱逆转乾坤;这一生,她是惫懒出名的相府千金,万不得已走上修仙之路。那一天,她与他初见,只觉被那人看上一眼便天地寂灭。那一次,她被他遗弃在东海之滨,泪雨凝噎。那一夜,抵死缠绵,若不能偕老,便停驻此刻。人生八苦,个中滋味不亲自体会便不会明白,痴心错付皆因大道无情。
  • EXO之执拗

    EXO之执拗

    “这场戏好像不是你说的算的,无论怎样你都逃不掉。”男人靠在墙上,浑身散发出王者的气息,他的语气更是生冷的不容拒绝。沐梓雅并没有害怕,因为她知道如果她越怕她就越会成为别人刀下的鱼肉,所以沐梓雅要赌一次,就算身败涂地也无妨。沐梓雅下定决心向着眼前这个高大的男人靠近,抬起脚尖,靠在男人的耳边,轻声“谁说我要逃,我奉陪到底。”沐梓雅妩媚的撩了下头发,用手抚摸男人的脸,“有人在拍我们。”男人听了沐梓雅的话露出一个迷死人的笑,而狗仔在暗处快速的按着快门。
  • 大战道

    大战道

    陌陌修武路,满满血与泪。掌天地大势,覆沧海桑田。同天战,与地争;浮生梦,谁与共。且看一代天子,踏响遥遥征途。持无上光辉,成就大战道。来战吧!战他个天崩地裂,战一个日昏月暗。“纵使头颅断,纵然血流干,谁也无法阻挡......”
  • 冬天里的温暖

    冬天里的温暖

    傻瓜少女遇到天才少年他们会发生什么…………
  • 遥远的北方

    遥远的北方

    这是一部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文革”前夕工业战线生活的小说。作者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波澜壮阔的构思和传神娴熟的笔触,以研制填补我国空白的尖端产品为背景,描绘了年轻的技术人员之间的感情纠葛,情感历程,生动贴切地抒写了他们的理想抱负和多舛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