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91400000003

第3章 开国:六边形合力驱动的时代(2)

李自成在当年的三月十九日进入北京,明朝的末代君主崇祯皇帝自缢而死,明朝宣告灭亡;李自成的统治也不过维持了短短的四十二天,就因为在四月二十二日兵败山海关而不得不撤退,四月三十日就匆匆逃离北京,开始了最后的流亡;同时,清军从四月九日自沈阳出发,一路长驱直入,在五月二日进入北京并宣告称帝。

清军入关这个影响到当时三方局势的大事件,历来都被认为是吴三桂引狼入室、卖国求荣的结果,可是如果吴三桂不投降,清军难道就进不了关,李自成就不会失败吗?

我们看到的是,清军入关之后一路势如破竹,无论是打击李自成农民军,还是扫荡明朝残余势力,都表现出摧枯拉朽的气势。如果清军只是侥幸靠着吴三桂的投降才“捡起”了明朝皇帝失落的玉玺,那么他们又怎么能够横扫关内统一中国呢?

既然吴三桂的立场对历史的进程没有什么重大影响,为什么他还要甘愿背上“汉奸”的罪名投降多尔衮?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辽东的将领们,如袁崇焕、祖大寿,都成为明朝中央党争的牺牲品,袁崇焕甚至被凌迟处死,这种现实让吴三桂对明朝政府有些灰心。

另一方面,因为兵败而投降清朝的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父,吴三桂本人也出身于辽东祖氏军事集团,无论从血统上还是出身上,吴三桂与祖大寿都有很多相通之处。吴三桂对清朝的政策也比较了解,知道清朝十分优待那些有才能的汉人,无论是自愿投靠还是被迫投降,清朝统治者都能予以重用。

实际上,清朝曾先后几次对吴三桂进行过策反工作,但都被吴三桂拒绝。可见,吴三桂并不是那种不知廉耻卖国求荣的阴险小人。

明朝灭亡后,吴三桂也面临着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应该如何选择未来。当时他的前途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马上投降李自成,二是出关投降清朝,三是依靠兵力自保。

当时,从北京到山海关一带的明军将领都投降了李自成,所以吴三桂如果要依靠兵力自保或者和明朝的残余力量联络,是最不可能的选择。而投降清朝对吴三桂来说,大门是永远对他敞开的。不过,他选择的是先投降李自成。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明朝的几千名官员都投降了,其中还包括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李自成对吴三桂也十分看重,当时吴手下的将士已经十四个月没有军饷,生活十分困难,而李自成招降吴三桂的时候,就率先派人对他的部队进行了犒赏,并且发放了粮饷,所以他马上和李自成达成共识,愿意投降。

可惜好景不长,李自成入北京不久就对明朝官员没收家产、追缴赃款,很多官员身受酷刑甚至被折磨至死,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被严刑拷打。这个消息传到吴三桂耳中,他十分气愤,于是秘密率兵返回山海关,准备向李自成报复。但他背叛李自成,马上就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命运。南边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北边是清军,凭他的实力无法和这两支力量抗衡,于是吴三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了清朝。不过他当时是有所保留的,他与多尔衮进行接洽的时候,是以明朝臣子的身份请求清军帮助他报国恨家仇,剿灭农民军,而且要求多尔衮入关之后,辅佐明朝的皇太子登基,并且不允许清军从山海关入关。

多尔衮对此满口应承,并且马上派兵在山海关附近和吴三桂联手击败了李自成。随后,清军马上大举入关占领了北京,可是多尔衮并没有遵守先前的诺言拥立明朝太子登基,反而把清朝的小皇帝顺治搬到北京君临天下。吴三桂与多尔衮订立的契约是秘而不宣的,所以吴三桂吃了一个大亏,反而是他引清军入关这一事实让他背上了“汉奸”的罪名。

从吴三桂本人来说,他在明朝灭亡之后,先降李自成,后投靠清朝,都是迫于形势。可是,他却被多尔衮蒙骗,恢复明朝江山的愿望没有达到,自己还落得一个“汉奸”的罪名。更可悲的是,他的投降对清朝来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他的投降举动没有对历史产生任何有效的影响,只是让清军入关更为顺利。

回过头来看,吴三桂之所以要投降清朝,一来是因为他自己要争取生存的权利,二来是明朝已经无力回天,无法找到一个可以替他报国恨家仇的力量,所以他只能把清军作为合作者。作为合作者,多尔衮依靠当时的形势利用了吴三桂,但是并没有给予吴三桂他所承诺的那些条件,反而继续欺骗吴三桂,最后无法扭转局势的吴三桂只好任由多尔衮摆布。

就在这三对关系的相互作用之下,明朝灭亡了,清朝建立了。如果没有皇太极设计杀掉袁崇焕,那么明朝的边患也许不会那么严重,如果边患没有那么严重,也许明朝会有更多的力量来应付李自成的起义军,那么明朝也许就不会灭亡,如果明朝不灭亡,那么吴三桂就无法以一个总兵的身份引来清军入关。

这三组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是明清之际历史的走向。

决战岂止在中原:清初的人才攻略

只要回顾一下清朝开国、入关、平定天下的历程,就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不只是那个六边形合力驱动的时代中的幸存者,也不只是依靠武力取得天下的有勇无谋之人。相反,他们深深知道,如果要统一天下,要维持统治的长久,不能仅仅靠兵强马壮,还要有为之出谋划策的军师、为之治国安民的官员、为之教化百姓的夫子。

这就是清初的人才攻略。这个攻略在努尔哈赤的时代,还没有开始,这并不是说努尔哈赤不懂这一点,而是努尔哈赤的时候不可能实施这个人才攻略。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清朝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保存自己,在辽东站稳脚跟的方面上。所以,笼络人才、用人才来实现高水平的统治,要从皇太极时代开始。

倡导文治的明君

皇太极是清朝从建国到逐鹿中原、统治天下最为关键的人物。他不但设计好了入关战胜明朝的方案,还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且对人才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在皇太极即位之后,就针对努尔哈赤时的一些统治失误,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调整。具体针对人才的,就是对汉人官员和汉人儒生的一些政策。

在当时的后金政权内部,官员主要就是满族和汉族两个民族。而努尔哈赤以满族人为核心,对汉族官员不大重视。在努尔哈赤统治的时期,汉官原本是要从属于满洲大臣的,他们自己有马不能骑,自己有牲畜不能用,自己有田也不能耕,私人的财产受到极大的限制。最不近人情的就是汉人官员病故,他的妻子就要给贝勒家为奴。

这种政策,让很多汉人官员十分不满。皇太极知道,如果要维持这一政策,自己的统治肯定不稳固,因为自己不能总是在辽东地区,还要向中原发展,而进入中原就要依靠汉人。所以,他制定了优待汉官的方针,以此作为笼络汉族上层人物的一项重要政策。

为了表示优待,皇太极对归降的汉官赐予田地,分配马匹,进行赏赐,委任官职。皇太极重用汉官,范文程是一个例子。范文程本来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是后金政权的官员,但是努尔哈赤并不重视他,可是皇太极即位之后,却把他当做心腹,经常让他在左右跟随,参与军政大计的谋划。每次讨论政事的时候,皇太极都要问:“范章京知道吗?”一旦手下的官员奏事不当,皇太极一般也要说一句:“你为什么不和范章京商量呢?”如果大家说:“范章京也这么说。”皇太极就认可。可以说,“范文程”在皇太极的心目中,就是永远正确、深谋远虑的代名词了。

有一次范文程在皇宫里进食,看着满桌佳肴美味,想起老父亲,放下筷子不吃了。皇太极见状,稍微寻思一下,就明白了他的心思,立即派人把这桌酒席快马送到范文程家里。这个小细节就说明,皇太极不但肯对汉人官员委以重任,不但把他们当成心腹,更是愿意花心思、花力气在他们身上,所以才能和他们心意相通。正是这样的一种态度,才让皇太极没有简单地对汉人官员封赏了事,而是让他们觉得自己十分器重汉人,因而感恩戴德,愿意为他肝脑涂地。后来,范文程做到内秘院大学士,这是清朝汉人任相之始。

皇太极知道,除了要重用范文程这样熟悉中原形势的汉人官员之外,普通的儒生也十分重要。他认为谁占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发挥其才能智慧,谁就能战胜对手。大明有人才却不能用,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没有像样的知识分子,而决定大清能否在这场龙虎斗中取胜的关键,也在于能否大量地占有人才。

在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在世时,因为出于仇恨,对明朝读书人屠杀过多,对所谓通明者“尽行处死”,其中“隐匿得免者”约有300人,都沦为八旗包衣下的奴仆。皇太极下令对这些为奴的生员进行考试,各家主人,不得阻挠。这是后金科举考试的开端,结果得中者共200人。清朝后又举行汉人生员考试,从中录取举人,加以重用。这项举措反响强烈,仁声远播。

因为有这样一位重视汉人、重视智谋与文教的皇帝,清朝的人才攻略才能顺利实施,那些归顺清朝的汉人才能毫无保留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清朝也才能因依靠汉人的智慧与自己的兵力而称雄。

标志性人才洪承畴

有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是说抗清的小义士夏完淳被俘以后,当时在清朝担任高官的汉人洪承畴劝说他归顺时,他说:“我不能投降,大人们都曾经说过,要学习为国捐躯的洪承畴先生。”洪承畴赶忙说:“我就是洪承畴。”夏完淳其实知道,但故意借题发挥,骂道:“呸!谁不知道洪先生已经殉国了!当年先帝(崇祯)还因此痛哭,并且厚待他的妻子儿女,你竟敢假冒洪经略?”洪承畴被气得无言以对。后来大儒黄道周被俘以后,也是洪承畴去劝降,结果黄不领情,搞得他灰头土脸很不好受。

在明清之际,洪承畴的确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不但因为他为清朝做了很多事情,更因为他的投降简直是清朝人才政策的活教材。

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他自幼聪明好学,思绪敏捷,深受老师喜爱。他成名很早,万历43年(1615年),他还只有23岁时,就考中了第19名举人,第二年考中二甲第17名进士,从此进入仕途。

他在崇祯三年就做到延绥巡抚,次年又升任陕西三边总督,七年加兵部尚书,仍兼管三边军务。洪承畴是书生,但是,他却以善于用兵而著称,他统领的军队被朝廷称做“洪兵”。崇祯十一年,他在潼关南原设伏,大破李自成,李自成仅率百余人逃入商洛山中。这是明末对农民起义的唯一一次大捷,也是最后一次。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总督天下兵马的忠臣卢象升因被杨嗣昌构陷,死于阵前,崇祯让洪承畴继之为蓟辽总督,主持对清军的军务。崇祯十三年三月,著名的明清关外生死决战的松锦之战打响。洪承畴原本主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可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却以兵多饷艰为由,多次催促他进军,还说动崇祯,于是洪承畴在陈新甲的亲信、前敌监军张若麒的催逼之下,于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在宁远誓师,率吴三桂、曹变蛟等八位总兵及十三万步骑,救援锦州。

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十日,明军与清军对峙。这时,有人提醒洪承畴要提防清军抄袭后路,洪承畴不听。皇太极知道两军对峙,非常焦急,流了鼻血,急率满八旗军队八万余人从盛京(今辽宁沈阳)赶到前线,几乎是空国而来。八月二十日,皇太极派遣阿济格突袭洪军后路,占领锦州笔架山粮道,明军陷入困境。明军决定突围,这其实不是洪承畴的原意,可是各镇总兵多数都怕死,所以只好如此。谁知道突围还未开始,吴三桂、王朴率先领兵逃窜,明军大乱不止,终于崩溃,洪承畴和曹变蛟死守松山,清军围攻半年后洪承畴被俘。

洪承畴被押送到盛京,皇太极十分明白洪承畴的军事才能,更是知道洪承畴的潜在价值——他是明朝的高官,一旦他能够投降,不但能够让自己更加了解明朝的内部情况,更能够对其他明朝人士造成一种心理上的作用,让他们觉得投降清朝也是一条出路。

一开始,清朝官员命令洪承畴剃头、易服、投降,在当时看来,剃了头发,穿上清朝的衣服,就是变成“异族”了。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洪承畴自然拒不剃头,并且伸出脖子,只求速死。为了表明心迹,他又绝食七日,但是依然求死不得。

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张存仁的意见,一心想争取洪承畴归顺。有一次,范文程去劝降,洪承畴自然十分强硬,还怒斥范文程。可是范文程注意到一个细节:当时有灰尘落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用手把灰尘掸掉了。范文程因此判断,洪承畴如此注重整洁,说明他心中并不想死,所谓的求死,只不过是外表的强硬而已。因此范文程回报皇太极,并献上一道计策。

皇太极听了范文程的劝告,礼贤恩厚,还亲临囚室,把自己的貂裘脱下来为洪承畴披上。这种礼贤下士的做法,让洪承畴十分感动,便表示了自己的归顺之意。因为皇太极亲自劝降洪承畴的事情比较隐秘,加上他之前孝庄曾经送过一些美女企图“色诱”洪承畴投降,所以这段历史后来被传成了孝庄以美色劝洪承畴投降。

洪承畴最初还是有所保留的。一开始的两年时间,他仍在观测时局变化,不任官,不为清廷效劳。一直到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上吊身亡,洪承畴看到明王朝已径彻底崩溃,决心为清廷统一中国效力。

洪承畴投降以后,明朝却不知道他已经变节,崇祯还专门为他赐祭,写了一篇祭文,很多名人都是眼含热泪地写了不少的诗词、文章来纪念洪经略。直到多尔衮进入北京后,人们才知道原来他不但没有死,还做了清朝的大官。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很看重洪承畴。洪承畴积极主张立刻入关,痛剿李自成,并为清军入关后出谋划策。清军入关后,洪承畴的建议被作为上谕公开通令内外。洪承畴还利用自己的感召力,把门生故旧都网罗到新政权的旗下。顺治二年,多铎平定南京,清廷派洪承畴镇守南京兼管东南,其实主要是把他当做一个楷模,来招抚依然在南方抵抗的明朝残余力量。事实证明,洪承畴也确实没有辜负清朝对他的期望。他先后招降了隆武政权的实权派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永历政权的孙可望(张献忠的义子),彻底为清军全面扫平云贵奠定坚厚基础。可以说,很多明朝的官员,都是踏着洪承畴的足迹加入清朝新政权的。

人才投资:信任与忠诚

如果说,皇太极和多尔衮对范文程和洪承畴的看重和信任是建立在一种战略目的上的有所保留的重用,那么,康熙对施琅,则是将清初的人才攻略推上了最高峰。他对施琅的信任、对施琅的放权以及给予施琅的一切恩惠,基本上都是出自真诚的。

施琅是帮助康熙完成统一大业的功臣,康熙对他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位青年对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怀才不遇的将领的同情与礼遇。

同类推荐
  • 肆无忌惮

    肆无忌惮

    穿越了,该干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走仕途,玩厚黑,再世为人无所忌;戏东林,逗阉党,敢把皇帝拉下马。红颜美酒来相伴,一路高歌傲甲申。qq群:123092606
  •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乱五代:五代史的另类解读

    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解读五代历史的通俗性、史论性读物,从多个视觉品读五代的人和事,试图寻找破解五代历史之所以“ 混乱”和“无耻”的密码。唐朝灭亡后,在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五代存在了凡五十三年,共更换了八姓十四君。五代多武夫,五代多俗臣,他们抹杀仁义道德、败坏三纲五常,随处可见子弑、兄杀弟、军戏臣、臣反君的历史闹剧。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历史长河波涛汹涌,传奇人物各领风骚!民国这趟列车,在历史的轨道上,高速行驶着!汽笛长鸣,呜民国列车驶入了“袁世凯时代”。称帝前异象连连,是天命所归,还是北洋集团运作的结果?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到底签署了没有?孙文运作的“十一条”,又是怎么回事?明知称帝违背历史潮流,袁世凯为何依然称帝?小凤仙因蔡锷而出名,史上真实的小凤仙究竟是怎样的?袁世凯最器重段祺瑞,两人后来又为什么有了激烈的冲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洪宪帝国”轰然倒塌?这所有所有的疑问,“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将用他特有的麻辣、幽默、深刻,向你道来。
  • 大唐编年史

    大唐编年史

    残酷的命运成就了一个人的传奇一生。更幽默的描写了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少年,因误入时空生活距今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开元年间。并与一只叫至尊宝的神猴笑闹江湖的玄幻故事。
  • 崛起美洲1620

    崛起美洲1620

    十三香掠夺土鳖‘白皮’经济!渔船+发动机可以掌控加勒比海航道!‘洗衣粉油条’风靡贵族圈,‘黑心棉’倾销欧陆!‘保护伞’公司成立,什么狗屁的东西印度公司全都歇菜!让山寨产品,在1620年焕发光彩,见证一个帝国的崛起吧!扣扣群:65364139一起来愉快的玩耍吧!
热门推荐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魔魅

    魔魅

    管你王子公爵,遇到我水若夕全给我滚开,否则有你们好受的,龙子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龙子墨:你这个魔女,真不知道上天眼睛怎么长的,居然这么宠你。)(水若夕{奸笑}:龙子墨,这是因为上天要派我来惩罚你呀,呵呵)
  • 转身才落泪

    转身才落泪

    曼珠沙华,开在黄泉的彼岸花,昭示着痛苦与死亡。存在,本就是一个错误。她,一生为爱所缠,为恨所缠;他,为爱,放弃爱;他为恨,放弃爱;她,为爱,背叛朋友,用尽心机;她,用尽力气,维护爱情,得到的却只是客气与距离。等到转身时,才发现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而自己却已错过太多,太多。
  • 云卷残血

    云卷残血

    梁灵帝征荣三十一年,昔日宁静孤僻的云梦大地在经过十七年的云梦战争后慢慢地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那些肥沃的土地如今成为一片焦土,战场上无名的尸体遍布云梦大地,梁帝国对于云梦的入侵使这块昔日的战神之土满目疮痍,云梦部落这次的自卫反击战虽消耗了好战的梁帝国数十万的兵力,耗空了帝国国库,但云梦各部也因此失去了近一半的人口,特别是男丁,更为重要的是自由与独立……云梦人从此将被冠于梁朝之民……当梁朝朝野上下在庆祝征服云梦的辉煌胜利时,失去父兄丈夫的老梁朝人以及云梦人已经将仇恨埋在心里,终有一天穷兵黩武的梁帝将受到惩罚,因为可笑的他竟为了证明战圣强于战神这个荒谬的想法而贸然发动了这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 无双造化

    无双造化

    天空湛蓝,洁白的云朵漂浮移动。风羽盘坐在高高的山崖上,看着柔和的阳光洒在金色的向阳花之上,清风扶起阵阵金色波浪;幽深的山谷云雾缭绕,偶尔有两道光束照射进去,神秘异常;偶有仙禽异兽鸣啸,震荡山谷。万物都有枯荣,生生不息,枯木逢春,逆境中亦有生机,凤凰浴火重生,再起一世辉煌。风羽略有明悟,心怀愈发宽广,华夏的武学讲究向自然学习,大自然孕育大智慧。站起身子,缓步走下山峰,风吹发散,歌声飘渺,阳光就在头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道有三千,我只走一条。
  • 世界之巅(兽王系列)

    世界之巅(兽王系列)

    兰虎带着小铁回到地球,却发现风柔被抓走,根据蛛丝马迹,兰虎来到了浮龙岛。戒备森严、人工养育了大量毒物的浮龙岛上,兰虎见到了曾经的熟人杜木干。现在他已经是浮龙岛的主人,并且与新联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杜木干用毒物来修炼毒功,兰虎若想救出风柔,与杜木干之间必有一场恶战……独孤奇不加遏制地吸取力量。使得火鸦获得了机会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独孤奇的身体。火鸦的力量日渐强大,为了再次封印它,获得贪狼神兽指点的兰虎等人开始齐聚风、霜、水、火、土五大神剑来克制火鸦,一场关系地球安危的大战即将在世界之巅拉开序幕……
  • 大爱晚成之冷情狂妃

    大爱晚成之冷情狂妃

    片段一:“啪”重重的一巴掌打在染小墨脸上,男子脸色愈黑,压抑着怒火而沙哑的声音传来:“染小墨!要是我的鱼儿有什么三长两短,朕一定不会放过你。”男子因怒火双目通红,染小墨心凉了一半,瞬间感到寒冷无比,原本想要解释的话也始终没有说出口。片段二:芙蓉帐里,男人压着女人,女人奋力反抗:“染小墨,别拿你这恶心的脸和狐魅伎俩勾.引别人,即使朕厌恶了你,可是,你记住了,生,你是朕的人,死你是朕的鬼。”赤怒的声音刺破染小墨的耳膜。男人尽情的折磨着女人。
  • 医妃商倾天下

    医妃商倾天下

    月千梦,她是21世纪商场的领军人物,她也是知名的外科大夫。一朝穿越,她竟然成了沐天王朝一位刚出生的公主,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死不瞑目!由于她情急之下口吐言语,被皇帝抓了个正着,皇帝怒急之下将她送往宗庙,并扬言“没有朕的旨意,公主终身不得入京!”14年后,当她再次被召入京,只为替皇帝最爱的公主和亲。“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月千梦的生存法则,所以她为了自己的命运,为了报仇,为了自己的爱情,在后宫中斗智斗勇,在商场上努力拼搏。最终,与相爱之人并肩奋战,一统沐天大陆!
  • 读与行的风景

    读与行的风景

    本书是著名作家贾宏图的散文随笔集。书中包括《背影如山》《将军泪》《爱情是跨越苦难的桥梁》等篇目。每篇文章均是作者读书、写作、与文友的交往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真情、真感,意境深远,是一部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
  •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谜离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谜离

    初次相见,韩亦辰恋上沫熙的倔强,他贪玩,恋上戏弄沫熙,直到有一天,一个多年前被沫熙救下百里千川出现,韩亦辰终于明白,他喜欢上了玄宫沫熙,开始了追爱的旅程,本以为祥和的日子会长久,不到魔族的出现毁了一切,沫熙在最后的一刻,舍命护下了韩亦辰,韩亦辰疼心不已,用他的三生烟火换下沫熙的一世迷离,这一切,又能否感动主神?让他们永世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