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1200000003

第3章 工作要懂心理学(3)

而“放任病症”技术则要求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忧虑和恐惧。比如,郭香女士索性这样想:“我就数错一次钱、犯一次错,自己还真能疯掉?”而文先生不妨这样大喊:“我爱心脏病,随着心脏病死去是我的理想,我才不愿长期受折磨,就让我去死吧!”通过一次彻底的宣泄,会发现,其实结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糟糕,人反而会渐渐平静下来。国外也有一种类似的疗法叫“冲击疗法”,原理是大致相同的。

七、 警察也是心理弱势群体

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警方共有476名民警牺牲,6076名民警负伤,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民警达212人!

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警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乎社会治安和民众利益。如果警察的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势必影响工作并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威胁。所以,加强对警察心理素质如抗压能力、自控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援体系,为民警提供心理健康援助和心理教育,迫在眉睫!

1994年,一向清贫的陕西某派出所的一位教导员被确诊患了乙肝,欠下几万元的债务。第二年,他多病的妻子又下了岗,加上老父病重,他甚至连儿子上幼儿园的50元学费都交不起。2001年5月15日,他在仅10平方米的出租屋后院饮弹自尽,年仅34岁。他在遗书中写道:“玩命工作,无愧于心。留给妻儿之少,来生再报。”

从2000年开始,一线民警的心理问题成为全国公安部门关注的焦点。2006年,河南省公安厅针对该省千余名民警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52.74%的基层民警有心理问题;陕西省公安厅对976名民警进行心理健康调研,结果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高达66.5%……

华夏心理网和全民健心组委会所做的《压力现状与心理支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结果如下:

10%~20%的干警表示最近两周心情不是很好;91%的干警在工作、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压力,其中85%是工作压力,48%是生活压力;71%的干警表示急需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指导。在工作压力源中,表示工作量大、起居无规律的占81.5%;因工作要求高、任务难度大而存在压力的占66%。而生活压力源中,与家人生活步调不协调和经常工作在外是前两位,因此而感到对家人有愧疚感的占50%以上。在人际交往方面,差不多71.6%的人存在孤独感;有61%的人存在职业角色压力;近50%的人长期被不良情绪缠绕。在身体健康方面,疲劳和睡眠质量不高是最常出现的问题。遇到烦恼需要调节时,61%的人靠自己排解不良情绪,超过20%的人郁积在心里。50%以上的人认为目前的生活中,身心都需要调整,心理调整紧随身体调整之后,其间只差3个百分点。

心理专家警告说:“警察已成为国家机器上磨损最快的部件。由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警察,特别是基层警察已经成为最易引发‘过劳死’的职业群体!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面临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

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警察部门都非常重视警察的心理问题。

美国是最早关注警察心理健康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80年代的招警考试中,就涉及心理健康内容。每个警局都配置一两名心理医生,对警察进行心理调试、辅导和保健。香港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心理服务组,心理专家通过咨询和电话热线等方式,专门为警察及其家人排解心理障碍。香港《警察通例》还明确规定:凡是警员在执法公务中受到刺激或受到压力的冲击,如开枪击伤、击毙人犯,身处险境而未受伤害等,都必须在事后咨询心理医生,以确认是否心理正常,并运用科学方法排解心中的焦虑和障碍。

心理专家认为,警察在心理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由于职业角色决定了他们是强者和保护者,另一方面又被其他社会群体敬而远之,自身往往有孤独感。

同时,在执法中看到许多阴暗面,接触的多是负性情绪环境,但职业要求又使他们压抑并且缺乏真正的倾吐。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警察是最需要被社会关注的心理弱势群体。

警察压力的主要特点是压力来自于随时可能发生而不是随时在发生的事件,真正由于亲历血腥场面或突发事件而感受到压力的仅占5%。同时,警察除了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在生活中同样要面对其他常人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会影响生活,生活的压力又影响工作。根据警察的压力特点和强度、频次超常的职业特点,大部分警察最需要的是减压“快餐”。

温馨提示

当警察确知自己出现问题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真正有勇气。在日常警务工作中遭遇突发事件时,以及个人自愿申请都可以接受心理咨询专业服务。

心理贴士

1.生活节奏减压法

工作越是紧张,越要保持生活的节奏性。同样的工作强度,良好的生活节奏会使压力减轻。把饮食、睡眠、适当的运动和娱乐合理穿插在工作中,不仅会缓解压力,而且能提高效率和情趣。新当选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把工作节奏作为运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2.简易身心放松操

第一节,闭目反复默念“我的全身要放松……我的全身要放松……”反复十几次,直至身心的紧张与疲惫明显释放。第二节,缓缓地深吸一口气,呼气时默念“把周身的力量都去掉……”反复十几次,直至身心完全放松。

3.认知行为调节法

警察的压力的确与紧张的工作任务密切相关,但对任务的消极认知则会把压力感不断聚焦并放大。假如天天盼着没任务、没案件、没指标、没检查,那就等于把好日子的标准放到不可能的事情上,工作的体验就是疲惫、紧张和痛苦。如果把好日子的标准放到一个“新”字上,每个新任务、新案件、新指标甚至身份证的新面孔,都会产生愉悦体验。

八、 成功企业家多数活得累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年仅38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让人感叹之余,也不由得为之惋惜。一个曾给许多事业成功的企业家做过心理咨询的心理专家,在接受企业家心理咨询时,发现他们确实活得很累。他们的成功都得益于他们严格的自律、高标准的追求和超常的努力与付出。但许多时候他们的精神压力也正由此而来,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来自外界和市场竞争。

有人说:成功是一种习惯。这话不错。但你知道这种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吗?在它形成的过程中,是否也隐藏了一个潜在的、极大的祸患,让这些追求成功的人到了某一时刻就会遇到难以跨过的坎儿?

这还得从绝大多数孩子的成长历程说起。小时候,父母常常说,长大了要有出息,给父母争光。于是,小孩子就会奋勇地向着父母所描绘的蓝图前进。父母说,你看谁谁家的某某总是考100分,你为什么总是粗心地考99分呢?于是,小孩子就会积极从身边寻找对手——那将成为他超越的目标。在这种不断超越的过程中,父母们却忽视了另一个现实,那就是小孩子的承受能力。纵观各个领域,几乎每一个强者成长经历中,都存在着这种无限超越的思维逻辑。

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压力来源,就是超我力量过于强大。着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我”分成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欲望的我,超我是道德和成就的我,自我在二者之间做调和。当本我占上风打压超我的时候,人就会变得比较原始甚至颓废,他只会聆听内心欲望的呼唤,而不顾自尊的需要与社会的规范。

当超我占上风打压本我的时候呢,人就会过于关注外在价值和外界的看法,而忽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被戒律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去偷情的神父、不能承受名誉之重而选择自杀的影星、心目中只有工作而被妻子骂做“家中过客”的丈夫,还有疾病在身却依然不管不顾的创业者、对渴望关爱的孩子视而不见的父母,等等。

心理专家认为,超我力量过于强大的人,要多审视自己的内在需求,多聆听来自于苦难内心的悲哀呐喊。为了生命的长久,为了和谐的生活,请多关爱自己的健康吧。

温馨提示

快乐在于自己的内心,与外界没有必然的关系,而外界只是反照内心的一面镜子。地位、财富与名誉都是为生命服务的,人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能让生命为他们服务。只有和谐与平衡,生命才能在欢快中前行。

心理贴士

1.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不管是有器官性的疾病,还是心理有点儿障碍,都把它放进自己的检查范围里面。然后该吃药吃药,该休假休假。

2.定期约家庭医生或者按摩师,给自己做检查、按摩、刮痧、拔罐等。

3.每周至少要有2~3次的锻炼。工作多静少动的人可以选择激烈一点儿的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等。工作多动少静的人可以选择瑜伽、静坐、气功等。

4.如果有家庭问题,可以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被堵塞的地方一旦疏通,生命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

5.每年至少安排两次度假。完全放下工作,体验纯粹的休闲和娱乐。

九、 国家公务员的心理障碍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多方关注。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们针对公务员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该群体健康状况调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究、不健康心理分析及公务员队伍中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研究。

某媒体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广东省50.3%的青年公务员经常感到压力,有31.2%感觉太累,1.6%甚至有时想到自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11月发布的“中国企业员工敬业指数2005年调查报告”显示,从事不同职业的员工敬业度差别较大,其中金融业员工敬业度最高,而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敬业度最低,有30%的人心理表现为敌对情绪,对环境不认可,经常牢骚满腹,此外,抑郁和焦虑程度也都不低于30%。

那么,公务员应该如何应对心理问题呢?心理专家认为,面对心理压力,公务员一定要学会自我减压,要学会求助。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某市卫生局对一机关的28名公务员进行了心理测评,发现32.1%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呈亚健康状态。另外,该测试显示,有强迫症状的有7人,占25%;人际关系敏感的有6人,占21.4%;有其他问题,如睡眠、饮食等的有6人,占21.4%;有焦虑症状的5人,占17.9%;有抑郁症状的4人,占14.3%;有偏执症状的4人,占14.3%;有敌对症状的3人,占10.7%;有躯体化症状的2人,占7.1%;有恐怖症状的1人,占3.6%。

专家分析,这些症状如头痛、咳嗽,偶尔发生并无大碍,但如果程度十分严重,影响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话,那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心理障碍了。

另外,调查发现,很多公务员私下里常有诸如“清贫”,“有想法实现不了”,“没劲”,“想应酬,又烦应酬”等抱怨。这与民间普遍认为“政府公务员待遇优厚、地位稳定、工作机会诱人”的看法形成鲜明对比。

调查显示公务员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心理压力大。

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系统需要高度的服从性,一些个性突出、思想活跃的个体常会感到压抑;人格冲突,循规蹈矩的工作程序使少数公务员气馁,从而阻碍了创新能力发挥。

二、人际关系紧张。

一些公务员用来维持上下级关系和“私人小团体”关系的精力支出大,认为这比做实际工作更重要。

三、公权意识淡薄,损公肥私。

少数公务员乐于结交“大款”,相互利用;贪污腐化的风险代价低,一些人的行为处于“灰色地带”,是非观念薄弱。

四、职业荣誉感欠缺。

不过,调查也发现,公务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心理专家认为这是因为他们能从公共权力带来的回报中找到平衡。同时,公务员也通过交流、旅游等方式来排解心理压力。

心理专家分析认为,上述问题可能造成公务员的行为偏离政府行政初衷,引起公众和政府关系紧张;污染社会价值观念;形成惰性,阻碍创新进步等后果。所以必须引起广大公务员队伍,特别是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温馨提示

虽然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公务员有心理压力,而且这些公务员也意识到了自己有心理压力以及心理压力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但是,仍有较多的公务员害怕去看心理医生,怕被人知道而影响自己的升职,这种讳疾忌医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心理贴士

1.倾诉

找人倾诉自己心中的不愉快,使不良情绪得到发泄。

2.行动

即面对压力,不逃避,要积极地正视它、接受它,从而改变它。

3.宽容

不要苛求别人,与人为善,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经常赞美别人,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更加轻松快乐。

4.求助

人要学会向别人求助,要善于求助。

5.等待

有时候,时间可以帮助你抚平创伤,时间也可以让你看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

6.妥协

在现代生活中,妥协已成为人们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妥协并不是放弃原则,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为了达到主要的目的,可以在次要的目的上做适当的让步。

7.放弃

人之一生,需要放弃的东西很多,只有学会了放弃,才能拥有一份安然祥和的心态。

8.闲情

工作重要,休闲必要。要学会在工作之余放松自己,去郊外的山野漫步,去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打打球、听听音乐,享受那份悠然和宁静。

同类推荐
  • 解梦金手册:破解梦的玄机

    解梦金手册:破解梦的玄机

    一册在手,解疑释惑,恍然醒悟......梦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它反映了梦者的健康、情绪与对现实的追求,是梦者下意识的心理和精神的象征!本书《解梦金手册》,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与《精神分析引论》的荟萃,并附上东西方相关梦的论述及其揭示。
  • 72招让你教出最懂事的孩子

    72招让你教出最懂事的孩子

    内容提要 本书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教会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让孩子快乐起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等五个方面入手,讲解了孩子不懂事的原因,就怎样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提出了有效的方法。
  • 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尽可能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
  •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学的影子,心理学正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心理学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和摄入的能量一样,是一种深深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同时又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事物。本书作者用精彩的文字、真实的故事和专业的观点来讲述心理学,让读者朋友通过他人的经历来梳理自己的人生。此外,“拓展苑”栏目主要介绍心理学史上一些经典的实验研究,如“个体受暗示性研究”等。“另眼看电影”栏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从人格分裂、梦境、孤独症、偷窥等各个方面重新解读电影,让读者朋友感受电影和心理学的双重魅力。
  • 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当前,心理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热门推荐
  • 翼羽之国

    翼羽之国

    落魄的公主被神所利用,绝世的爱恋终究会化为一摊灰烬,为情所伤,无从下手,只剩下滔天的恨意。你死了,我却还活着......
  •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

    大家还是对国情缺乏了解。在天朝,人均月收入2000的家庭就比70%的人富了,如果有5000就跑赢九成的家庭。但他们往往还觉得收入太低,希望政府帮他们从富人那里分一杯羹。事实上,统计清晰的显示:他们自己就是富人。换句更简单的说法,能上围脖的很多收入已经是top10%,但其中绝大部分顶多觉得自己勉强中产。回应一下质疑:如果国人人均月收入真有5000,那么一年6万,中国13.5亿人口,总数已经有81万亿人民币,超过美国GDP8成水平。再加上同比例政府收入和资本利得,全国GDP将会超过150万亿。是目前水平的三倍,也超过美国50%。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梓夜未寒

    梓夜未寒

    前世被亲人所弃而死,今生这颗凉薄的心会为谁而热前世因病从未得到的亲情,爱情,友情,今生是否会在这异世获得既然苍天给了自己再一次的生命,她将会用尽全力活着,获得发光发热,获得多姿多彩,谁都没法阻止她前进的步伐
  • 网配之但为君故

    网配之但为君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网配圈,网住的不止是粉儿,还有自己的配偶。林灼华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爱上叶澜的,也许是那声轻柔的浅笑,也许是曾经数个安静的下午里伊人的倩影,他只知道等他想起来要追溯原因的时候,他早已一头撞进叶澜不经意间织就的那张名为“情”的网,不愿挣扎,束手就缚。
  • 青龙太子

    青龙太子

    天下苍生,面临一统,各地诸候,谁主沉浮,道德英雄,厚德天下。秦始皇统一中国用的是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这说的是如何破他的战略,以退为进,步步逼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审时度势,全面反击。书中以中国战国时代为背景,以释儒道诸子百家教义教化天下,以道德经为核心,讲述一个少年如何费尽千辛万苦,收复国土,一统天下的故事。并穿插了几段爱恨情仇。书中肯定了道德经在世界的地位,他不愧为世界的万经之王,包罗万象,天下苍生,尽在其中。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古老的神盘古以他博大的胸怀怀柔整个九宙。
  • 腹黑师傅请站住

    腹黑师傅请站住

    “师尊,山下东月皇上说以江山当聘礼求取小师叔祖为后。”某人脸色一沉,紧接着“师尊,凤凰族少主以九转流月丹和流光彩凤为聘礼求取小师叔祖…”某神尊脸色差到极点,对正想偷跑的墨水溪咬牙启齿到“看来为师最近没有满足墨儿啦”……墨水溪可怜惜惜“师傅求放过………”看无良徒弟如何和腹黑师傅斗智斗勇…
  • 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奕内景玉书

    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奕内景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嚣张毒后

    嚣张毒后

    繁花似锦的后宫,暗流诡异,尔虞我诈,阴谋诡计,处处杀机。她是暗中操纵无边杀戮的狠辣恶魔。她是呲牙必报的女人,她说得罪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妄想伤害她的人下场绝对不会好。当我坐上尊贵的皇后宝座俯视整个后宫的女子,我的心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我突然想起了那个无私为我牺牲的女子,因为有了她的帮助于退让,我平步青云,冲冠后宫。我感激于她,愧疚于她,但是我却不后悔,也容不得我后悔,这是我选择的路,哪怕跪着我也要把它走完。
  • 圆融

    圆融

    星云大师说,清净无碍读书人,妙有圆融看世界。这是一本给你清净之心,教你妙看世界的人生哲理书,涉及处世、幸福、智慧、情感等人生重要话题。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出星云大师返璞归真的大智慧;以幽默含蓄的小故事,描摹世间百态;以博大精深的佛法,为读者点亮一盏心灵的指路明灯。当下人们普遍处在浮躁烦嚣的生活状态中,容易内心空虚、迷失自我,就让我们放慢脚步,聆听大师的教诲,让眼界豁然开朗,从大师毕生的修行心得中,体悟幸福与快乐的真谛,发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