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64300000004

第4章 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3)

事实三:许多职业演说者都曾郑重地告诉我,他们从来就没有完全消除掉登台时的恐惧感。在他们开讲之前,几乎总会感到害怕。这种害怕心理在说出开头的几句话时仍会延续,但经过一会儿的心理调整后,就可以进入正常的状态了。宁愿做赛马,也不做驮马,这正是这些演说家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事实四:你害怕当众说话的主要原因,只是你不习惯于当众说话。“恐惧大都因为一种无知与不确定感而产生。”罗宾逊教授在《思想的酝酿》一书中这样说道。对大多数人而言,当众说话是一个未知数,其结果不免令人满心焦虑和恐惧。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那更是一连串复杂而陌生的情境,它要比学打网球或驾驶汽车更为繁杂。要使这种可怕的情境变得较单纯而轻松,只有全靠练习、练习、再练习了。你会发现,像很多人一样,在你积累了成功的演说经验之后,当众说话就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快乐了!

在读过杰出的演说家和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德华·威格恩克服恐惧的故事之后,我一直把它当成是对我的一种鼓励。他说,他自己读中学时,一想到要起立做五分钟的讲演,就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惧。他写道:

随着讲演日子的临近,我会真的生起病来。只要一想到要做那件可怕的事情,血就直往脑门上冲,两颊烧得难受。我不得不到学校后边去,将脸颊贴在冰凉的砖墙上,以设法减少汹涌而来的潮红。读大学时也是这样。

有一次,我刚刚小心地背下一篇演讲词的开头:“亚当斯与杰弗逊已经过世,”但当我面对听众时,我的脑袋里突然一阵轰轰然地,几乎不知置身何处。我还是勉强挤出了开场白,但是除了蹦出“亚当斯与杰弗逊已经过世,”以外,我也再说不出任何别的词句了,只好向人鞠躬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我只好十分凝重地走回座位。至此,校长只好站起来打圆场:“唔,爱德华,我们听到这则悲伤的消息真是十分震惊,不过事已至此,我们会尽量地节哀的。”接下来便是一片哗然的笑声。面对此情此景,我真想以死来解脱。在那场讲演之后,我病了数日。

有了那次经历之后,活在这个世上,我最不敢期待的,便是成为一名大众演说家了。

他离开大学一年后,住在了丹佛。1896年的政治运动在激烈地争执有关“自由银币铸造”的问题。一天,当他读到一本小册子中阐述的“自由银币人士”的建议时,他十分愤怒,认为他们承诺空洞,于是便当了手表作为旅费,回到家乡印第安纳州。到了那儿以后,他便自告奋勇地就健全的币制问题发表演说,听众席上有不少人就是他往日的同学。他在书中写道:

开始时,在大学里演讲亚当斯和杰佛逊的那一幕又掠过我的脑海。我开始感到窒息,说话结巴,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不过,正如戴普常说的那样,在听众的勉励与期待下,我勉强撑过了绪论部分,这一小小的成功使我勇气倍增,继续往下说了下去。我自以为大约说了15分钟的时间,但使我惊奇的是,我竟然已说了一个半钟头。

在以后的数年里,我真成了全世界最令人吃惊的人,竟然把当众演说当成了自己吃饭的本行。

我对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成功的习惯是最有感触的了。

是的,阿尔伯特·爱德华·威格恩终于学会了如何克服当众说话时的恐惧感,他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先取得成功的经验,然后以此作为后援。当你取得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之后,隐藏在你内心的恐惧就会慢慢消除,于是你在处理类似场合时就会游刃有余了。

你应该预料得到,由于你要面对很多人说话,因此,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惧是很自然的。但是,你应学会将自己的恐惧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之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然后尽力征服它。

即使你登台后的恐惧一发而不可收拾,造成了你心灵滞塞、言辞不畅、肌肉过度痉挛而无法控制,从而严重影响了你说话的效果,你也毋须绝望。这种症状对于初学者并非少见。只要你多下工夫,就会发现这种上台后的恐惧感,只要你善加控制,其程度很快便会降低到某一限度,过了这一段,你会发现它就是一种助力,而不是一种阻力了。

第二,按照恰当的方式准备

数年前,在纽约扶轮社举办过一个午餐会,会上的主讲人是一位声名显赫的政府官员。大家都拭目以待,期望听他叙说一下部里的工作情形。

当他一站到讲台上,我们立刻就发现,他事前并未作准备。起先,他本想随意作一番即兴演讲的,结果不成。于是他又匆匆忙忙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笔记来。但是这些东西显得如此杂乱无章,就像一辆货车所载的碎铁片。他手忙脚乱地在这些东西中乱翻了一阵,说起话来越发显得尴尬而笨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也变得越发无助,越发糊涂。到了这种地步他却继续挣扎着,还一边说些道歉的话。他寄希望于将笔记理出一点头绪来,同时用颤抖的手举起一杯水,凑到焦干的唇边。真是惨不忍睹!他已完全被恐惧所击倒,就因为他对此一演讲几乎没有准备。最后他只好无可奈何地坐了下来。可以说,这是我所见到的最丢脸的演说家之一了。他发表演说的方式正像卢梭所说的:他始于不知所云,止于不知所云。

1912年以来,由于职业上的需要,我每年都要评鉴5000次以上的演说。这些演讲者经验也给我大大上了一课:只有那些有备而来的演说者才能获得自信。试想想,当一个人上战场时,如果他携着带有故障的武器,身无半点弹药,还奢谈什么向敌方发起猛攻·林肯说:“我相信,我要是无话可说时,就是经验再丰富,年龄再老到,也无法免于难为情的境地。”

如果你想培养一种自信,何不在你演说之前就好好作些准备,以增强自己的安全感呢·丹尼尔·韦伯斯特曾说,未经准备就出现在听众的面前时,就像他未穿衣服就跑在大街上一样。

不要逐字地记忆演说内容

“充分的准备”难道就是要记诵演讲词吗?对于这个观点,我要大声说:“不。”为了保护自我,以免在面对听众时脑中顿时一片空白,许多演说者便一头栽进了记诵内容的陷阱里。一旦你染上了这种心理麻醉之瘾,你就会无可救药地从事一些浪费时间的准备方式,这样会毁掉你的演说效果。

美国资深新闻评论家H·V·卡腾伯恩,当他还是一名哈佛大学的学生时,就参加过一次讲演竞赛。当时他选了一则短篇故事,题为“先生们,国王”。为了取得讲演成功,他把它逐字记诵,还预讲了数百次。比赛现场,当他在说出题目“先生们,国王”之后,脑子里就立刻空白一片。岂止是一片空白,里面压根儿就成了漆黑的一片。他顿时吓得不知所措。绝望之下,还是开始用自己的话来说故事。他感到十分恐惧!当评委把一等奖颁给他的时候,他真是吃惊极了。从那天至今,卡腾伯恩便不再读过或背过一篇讲稿。在总结他从事新闻事业取得成功的秘诀时,他说他只是做些笔记,然后自然地对听众说话,绝不用讲稿。

写出讲稿并加以记诵,这不但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容易招致失败。我们平常说话都是出于自然的,绝不会去挖空心思细想每个词、每句话该怎么说。我们随时都在思考着,等到思想清晰明澈时,便会像呼吸空气一样,不知不觉地自然涌出。

温斯顿·丘吉尔也学到了这一课,尽管他也曾为此付出了辛劳。年轻时,丘吉尔也是写讲稿、记讲稿。后来有一天,当他在英国国会大背讲辞时,思路突告中断,脑海里一片空白。他尴尬极了,也感到羞辱极了。他把上一句重背一遍,可是脑子依旧空白,他的脸色大变,难堪极了,他只好颓然坐下。从那以后,丘吉尔再也不背讲稿了。

我们尽管可以逐字背诵讲辞,但是一旦你面对听众时,很可能会将之遗忘。即使没忘掉,将它们从口中吐出恐怕也十分机械,因为它不是发自我们的内心,只是出于记忆而已。当我们私下与人交谈时,总是一心想着要说的事,然后就直接将之说出来了,我们也并不会去特别留心每一个词句。既然我们平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现在又为什么要改变呢?如果我们非要写讲稿、记讲辞,就很有可能重蹈范斯·布斯勒的覆辙。

范斯曾是巴黎波欧艺术学校的一名毕业生,以后成了世界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的副总裁。多年前,他曾在弗吉尼亚州对来自全美各地的2000多名人寿保险业务员发表演说。到那时,他从事人寿保险行业其实才两年,尽管时间不长,却相当成功,所以主持人安排他做一个20分钟的讲演。

得知这一安排,范斯欢喜异常,他觉得这是一次提高自己身价的难得机会。为了赢得这一机会,他可没少花工夫,他把讲辞写下来,然后拼命去背,还在镜子面前演练了40个回合。在上台之前,他连每个细节都准备得非常细致:每句台词、每个手势、每个面部表情都恰到好处。他认为自己真是准备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瑕了。

可是,当他站起身要讲演之时,忽然临阵害怕起来。他只说了一句:“我在本计划里的职能是”脑中便一片空茫。慌乱之下,他后退了两步,想要重新开始。可是他的脑子里仍然白茫茫的一片,于是再退后两步,想重新再来。

这番表演,他共重复了三次。讲台高有四英尺,后边没有栏杆,讲台和墙之间隔有五英尺宽。所以,当他第四度朝后退时,便仰后摔下了讲台,消失到隔缝里去了。听众轰然大笑,有个人甚至笑得前仰后合,跌出椅子,滚到走道上。一家保险公司的头头闹出这等滑稽表演,可谓空前绝后。更使人拍案称绝的是,到此为止,观众还真以为这只是一段为了助兴的有意安排。

可是演说者本人——范斯·布斯勒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呢?他亲口对我说,那是他一生当中最有损颜面的一次。他觉得羞辱难当,因此还写了辞呈。

好在范斯的上司说服了他,把辞呈给撕掉了,他们帮他重建了自信。范斯在有过这次经历以后,竟神奇般地成了公司里数一数二的说话高手。不过,他再也不背讲稿了。就让我们以他的经验作为借鉴吧。

我听过数不清的年轻男女讲过他们为准备讲演背诵讲稿的故事,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不是在把讲稿扔进字纸篓去之后,说得更生动、更见效果、更具个性化的。这样做也许会使你遗忘了某些要点,讲演时显得有些散漫,但这样起码显得更有人情味。

林肯曾说过:“我不喜欢听刀削式的、枯燥无味的讲演。

当我听人布道时,我喜欢看他表现得像是在跟蜜蜂搏斗似的。”林肯说,他喜欢听一个演说者在演讲时自在、随意,而且激昂起伏。但是,如果你是在讲台上背诵、记忆字句时,是绝不会表现得像和蜜蜂搏斗似的。

预先将自己的意念汇集整理

准备讲演有没有一个恰当的方法呢?有的,而且并不复杂深奥。你只需在你的生活背景中,搜寻那些有意义、曾经教导你有关人生内涵的经验,然后汇集由这些经验提炼出来的思想、概念、彻悟等等。你要做的真正准备就是要对你的题目加以深思。正如若干年前查尔斯·雷诺·布朗博士在耶鲁大学所做的一系列令人回味无穷的演讲中所说的:

深思你的题目,至其成熟,况味横溢再把所有这些思想写下,寥寥数语足够表达概念即可把它们写在纸片上——像这样把资料整理就绪时,这些松散的片断便易于安排和组织了。

听起来并不难吧?当然不难。你只需付出一点专注和思考便能达到目的。

在朋友面前预讲

当讲演准备得有点眉目后,是否该演习一下呢?是的。这里有个万无一失、简易而又有效的方法。把你选来做讲演的主题用来和朋友及同事进行日常谈话。你不必搬出全套内容,只需在午餐桌前倾过身去,说些类似这样的话:“乔,你知不知道,有一天我遭遇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告诉你吧!”乔可能很愿意听听你的故事。仔细观察他的反应,听他的回响,他说不定会有什么有趣的主意,而那恰恰是颇有价值的。他不会知道你是在预演,待你“预演”完毕之后,他或许会说,谈得真痛快。

杰出的历史学家艾兰·尼文斯也对作家做过类似的忠告:

找一个对你的题材有兴趣的朋友,详尽地将你的心得倾诉给他听。这种方式,可以帮你发现你可能遗漏的见解、事先无法预料的争论,并能从中找到最适合讲述这个故事的形式。

第三,下定必会成功的决心

你该记得,在第一章里,我们曾提到,你在当众说话时,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这条法则对于这里要阐述的另一项特殊工作——尽量利用机会说出一项成功的经验——依然适用。有三种方法可以奏效:

将自己融入到题材中

题材选好后,应按照计划进行整理,并在朋友面前“说出来”进行演习。这样的准备还不算完备。你还得让自己相信你的题材深具价值,你还必须具备些曾在历史上激励过人们的态度,那就是——笃信自己的信念。如何使讲演的内容煽起令人信服之火呢?没有其他办法,除了详细探究题材,抓住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并自问,你的演说将会怎样帮助听众,使他们听过之后深受其益。

避免去想那些令你不安的负面刺激

举例来说,设想自己会犯文法错误,或讲至中途某处会突然停顿,这就是一种负面的假想,它很可能在你开始之前便会抹杀掉你的信心。开始讲演之前,尤其重要的是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集中精神听听别的讲演者说些什么,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这样你登台时就不会造成过度的恐惧了。

同类推荐
  •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历史故事,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们为人处世的精华,读者这一幕幕历史话剧,听着他们一席席精彩台词,我们逐渐学会更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更轻松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更勇敢地选择拿起和放下,更豁达地看待得到和失去。本书通过通俗简短的历史故事,生动真实的历史人物,深刻明了的感悟,以及相关的名言俗语,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启示。让人们在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使人生更加精彩纷呈。
  • 换个方法做人:成大事的九个做人细节

    换个方法做人:成大事的九个做人细节

    本书从心气儿、面孔、态度、关系、环境、手段、策略、心态、思路9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入手,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力求全面地给那些为人处世感到吃力费劲的人以正确、巧妙的点拨。
  • 谋人谋职谋事业

    谋人谋职谋事业

    一个有着敏锐眼光的人,一个凡事善于琢磨的人,一个行动果断的人,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定能从平庸中脱颖而出,成大事、创大业。《谋人谋职谋事业》从识人、用人、管人、谋人、谋职五个不同角度告诉读者如何从一个普通平凡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悉心呵护心灵健康(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悉心呵护心灵健康(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美丽人生。在日常生活里,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呵护心理健康。殊不知,心理健康也是需要悉心护理的。《悉心呵护心灵健康》为您解答一些心理上常见的问题,教你如何投资和呵护心理健康,让朋友们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心理。
  • 把困难留给谁

    把困难留给谁

    美国著名将军乔治.巴顿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逃避困难的人,永远是弱者;用微笑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人,将永远是强者。回顾新中国的建立,其实就是一部与困难抗争的历史,红军及其后继者一次次穿过重重困难的荆棘才摘取了胜利的果实。在敌人无情屠杀镇压的生死存亡的关头下,敢打敢拼的人民军队毅然决然地举起起义的大旗,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从而缔造了伟大的红军;在面对百万敌军四面“围剿”的万分危急中……
热门推荐
  • 焚神纪

    焚神纪

    那些年,我们失去了笑,忘记了哭。。。。。。。——致终将逝去的青春
  • 耀夜王座

    耀夜王座

    风不断,雪不休,形只影单唱晚舟。人影断,心难留,碧波千里人事旧。爱不绝,恨不眠,枯树孤鸦立天涯。道未灭,义盘旋,四海孤岛同为陆。少年事,老年休,远行人儿送孤舟。同相怜,同相爱,玄剑难挡意难忘。
  • 游仙纪

    游仙纪

    这是我心目中的仙侠,鬼怪横生,魑魅魍魉,不拘泥于世俗红尘,脱离于仙门宗法,只快意于芸芸青山,霜霜梧桐,踏云挥剑,好不快哉!我曾一怒冲冠为红颜,杀上仙山不惧天我也曾壮言豪酒诗百篇,抛了大道断了仙人生在世,活就活个痛快,活就活个潇洒。
  • 大宋白马战神

    大宋白马战神

    【严格来讲,这是一本历史类奇幻故事,以北宋真宗、仁宗年间历史为主线,但叙述视野不只局限于大宋。有着一些奇奇怪怪、神神秘秘的东西,阅读方式请参考《加勒比海盗》、《印第安纳琼斯》等。白马等级:舢板;小艇(下潜);小舟;船(最大郑和级,5000料,约2500吨);舰(5000吨级)、母舰:飞翔的白马号(终极形态,一根根滚烫乌兹钢枪管戳出船舷,伸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一杯茶,一颗安静的心,以及水平线以上的智商。故事这就开始。】
  • 茗倾天下

    茗倾天下

    她,叶家大小姐叶茗儿。天生七窍玲珑心,智计百出。二九年华独挑摇摇欲坠的家业族业。打丫鬟,灭渣男,贪心婶婶黑心叔伯……统统来过招,招招不落空。宅斗商战,手到擒来,鬼魅魍魉尽逃不出她纤纤掌心。谁说心机宅斗不上台面,只能是茶杯里的风暴?什么皇族皇子、天下第一才子、南疆赫赫毒司……各种美男为我折腰。巧手煮一杯清茶倾天下英豪,看我江山为杯,权谋为茶,绕指缠绵为水,泡出堂堂盛世天下。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天凉如水

    天凉如水

    一段无厘头的学生生活也许每个人都有过有过已弱小的力量去抗争的无畏
  • 秋暮八月十五夜与王

    秋暮八月十五夜与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皮影也疯狂

    皮影也疯狂

    我这是走了什么霉运?去博物馆看个皮影展品,竟然让西游里的唐僧师徒复活了。不过还好,它们成了我的小弟,就是太不让人省心...孙悟空喜欢深更半夜出去做‘神偷’猪八戒成天钻研色情书刊,研究泡妞技巧。沙和尚总认为自己最帅的。至于唐僧嘛,他清清嗓子:“昂理由...”注:萝莉俺给各位看官说明一下。本书是东方玄幻热血打斗升级类的,并非纯搞笑,甚至还有一些落俗套的情节,不喜者误入呀。您别光顾着看,赏一个收藏吧。
  • 终极任务

    终极任务

    横空出世便成为神级玩家,炼神丹;杀天狼;收叛族成就巅峰武者。一世神尊称雄仙凡魔三界,更有绝色美姬来放电,任他一世枭雄,遇见他,不想死就躲远点……看一个没用的废材小子如何在网游世界里闯出一片霸天,造出亿万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