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69600000010

第10章 西园寺公望

(西園寺公望SaionjiKinmochi1849.12.7-1940.11.24)出任两届内阁首相:

第12届(1906.1.7-1908.7.14)

第14届(1911.8.30-1912.12.21)

西园寺公望(1849-1940)一生横跨日本孝明、明治、大正、昭和四朝,是日本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如果说桂太郎是山县有朋的掌门弟子,则西园寺便是伊藤博文的嫡系门生。历史曾把他们安排成绝妙的一对,在20世纪初期的日本政治舞台上轮番登场,演出统治阶级上层争权夺势、变换统治手法的剧幕。

西园寺号陶庵,生于大贵族德大寺家,后过继给大贵族西园寺师季,幼年时成为西园寺家族主。由于出身望族,他4岁被敕任为孝明天皇“侍从”,8岁被封为右近卫少将,13岁时升为右近卫中将。到1867年明治天皇登基时,18岁的西园寺已经是朝廷的“老臣”。

青年时代的西园寺,不满于幕府的腐败统治,深为开国后日本民族的前途担忧。1867年底,他作为天皇的近臣,参加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小御所会议”,和倒幕派领袖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一起,制订了“王政复古”方针,拥举天皇亲理国政。明治政府宣布成立后,他担任政府“参与”要职。

在幕府以“清君侧”之名兵临城下、新政府岌岌可危的紧急关头,西园寺坚决反对朝廷中的妥协论,提出与萨、长藩“尊王”力量团结一致,共当大敌。西园寺的这番高论,令朝廷重臣大为吃惊,岩仓具视脱口赞叹说:“这孩子大有见识。”

在与幕府决战及平定幕府残余势力的战斗中,年仅19岁的西园寺历任山阴道镇抚总督、东山道第二军总督、北陆道镇抚使等重职,率军参加过鸟羽、伏见决战等无数次战斗。后历任越后府、新泻府知事,为建立和巩固地方政权立下功勋。

明治政权基本稳定后,西园寺本可居功为官,享受荣华富贵,但他从建设近代国家的长远目标考虑,毅然“解甲辞官”,到法国留学深造。

1871年,西园寺来到法国,适逢德法战争。他目睹了巴黎公社起义的悲壮情景,对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法国期间,他着重考察研究了法国政治制度、风土人情,结识了包括克利孟梭在内的许多著名自由主义者和宪法学者,并与正在法国留学、享有“东洋卢梭”雅称的进步思想家中江兆民结为好友。留法十年,西园寺接受了自由民主思想,完成了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转变,这对他后来所走的道路及其政治主张具有决定性影响。

1880年,正当日本国内掀起自由民权运动高潮时,西园寺从法国归来。他立即被卷入这场运动的激流,担任进步刊物《东洋自由新闻》社社长兼主笔,并在发刊词中宣传“人的自由”和“政治自由”思想。西园寺的“离经叛道”不能不引起朝廷的注意和恐惧,他的胞兄天皇侍从长德大寺实则和右大臣岩仓具视先后找他,规劝他脱离新闻职业,但被他一一拒绝。最后天皇亲自发出“敕命”,迫使他离开新闻社重返仕途。

1882年,西园寺随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宪法,回国后协助伊藤从事立宪准备。宪法颁布后,他被派往德国、奥地利担任公使。回国后多次入阁担任文部相。由于政见相近,他与伊藤的关系日见密切,到伊藤建立政友会时,已成为伊藤最为得力的助手,并经伊藤推荐担任枢密院议长。1903年,伊藤干脆把他的政友会总裁职务让给与自己“异体同心”的西园寺,从而把西园寺推到政治斗争的第一线。

日俄战争结束后,根据桂太郎与政友会在战争开始时订下的“君子协定”,西园寺接替桂担任首相。

第一次西园寺内阁于1906年1月成立,西园寺上任后推行的一项重大国策,是实现铁路国有化。

铁路国有化问题在政府和民间早有争论。军部从战时需要出发,历来强调铁路国有。鉴于日俄战后私人铁路普遍经营不振,私人铁路经营者中也发出了铁路国有呼声。只有三菱财阀因收益尚好,反对国有政策。三菱的代表外务相加藤高明甚至以辞职相要挟,阻止政策实施。但是西园寺不为所动,断然推行了国有政策,以相当原投资两倍的优惠价格,收买了占私营铁路总长90%的17家私人铁路公司资产。铁路国有化维护了处于亏损状态的资本家利益,避免了公私营铁路间的竞争,消除了地方铁路割据状态,具有重大的经济、军事意义。

制订殖民地经营政策,是西园寺内阁又一施政重点。西园寺在任时,建立了韩国统监府和韩国拓殖会社,使之成为日本对朝鲜进行政治、经济统治的机构。他还说服军部强硬派,设立关东都督府和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用这种较为“体面”的方式,切实加强对“满洲”殖民地的政治经济统治。

对20世纪以来在日本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西园寺曾与山县有朋、桂太郎等军政官僚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认为,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不应简单地加以取缔,应以稳健的诱导,使其对国家发展有所贡献。因此他上任后,曾宣布“放宽对言论结社自由的限制”,并接受“以促进实现普选为目的”的日本平民党建党申请,允许该党公开活动。此后又承认堺利彦等人建立日本社会党。由于西园寺采取的上述“开明”政策,使日本早期社会主义运动得以迅速发展。但是,西园寺毕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忠实维护者,他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宽容,重在运动的形式而不是内容。当他看到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并因而受到资产阶级及山县等政府官僚的责难时,就急剧改变了立场,撕下“宽容”的面纱,先后镇压了东京电车工人罢工和足尾铜矿工人暴动。在他处理“赤旗事件”时,对社会主义者已经丝毫不讲“民主”了。

西园寺与山县、桂太郎等一派官僚间存在矛盾。他通过政友会出身的内务相原敬,对山县控制的警视厅进行人事大改组,安插了许多亲信,对地方官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这些行为直接触犯了山县派的利益,于是,山县和桂太郎等大肆攻击西园寺对社会主义运动态度软弱,密谋策划倒阁。第一次西园寺内阁终因困难重重,为山县等人“毒杀”,1908年7月垮台。

西园寺下台后,桂太郎再次上台,执政三年之久,后来因制造“大逆事件”被迫下台。1911年8月,西园寺再次组阁。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成立不久,中国发生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西园寺召开内阁会议,制订了“遇有良机则努力渐进扩大我国的利权”,“至于满洲问题的根本解决,须等待对我最有利时机的到来”的稳健政策。根据这一方针,政府通过驻华陆军、驻外机构、黑龙会等多条渠道,分别与清朝政府和革命军接触,同时给予双方以军火和财政援助,以便不管哪一方获胜,都能使日本扩大在华利权。当时山县控制的军部曾强烈主张派兵一举占领“满蒙”,因西园寺顾虑重重而被搁置。对此山县满腹牢骚,指责西园寺“采取坐视旁观政策,致使失掉千载难逢机会,实为国家不胜痛愤”。西园寺和山县虽然都希望扩大日本的在华权益,但在实施策略上却存在着严重分歧。

军部对西园寺的不满,不久便在军备问题上演成正面冲突。日俄战争后,军部根据山县的建议,制订了《帝国国防方针》及其用兵纲领,确定军备的规模要达到陆军50个师团,海军建立能与美国抗衡的“八八舰队”。当时陆军已由日俄战前的13个师团增至19个师团,而军部坚持要求政府再拨出1.75亿日元,新设两个师团。西园寺鉴于财政上困难重重,拒绝了军部要求。陆军相上原勇作立即提出辞职,而山县控制的陆军统帅部又拒绝推荐陆相继任人选。第二次西园寺内阁就这样因“扩军”问题和陆相难产,被军部使用“军部大臣武官制”的利器所扼杀。

西园寺辞掉首相后,又辞掉政友会总裁职务,此后长期隐居在京都郊外的“西风庄”,以元老身份在幕后操纵日本政治。

1919年,西园寺以日本政府首席全权代表身份,率团参加巴黎和会,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回国后加晋公爵。

1924年松方正义病逝后,西园寺成为政府中唯一的元老,此后直至他去世的1940年,历届内阁首相多经他个人推荐,或由他主持重臣会议议定。

西园寺厌恶军人专权,主张在日本实行天皇制下的议会制度。1924年至1931年的八年间,是日本史上的所谓“政党内阁”的“黄金时代”,其时协助天皇理政的头号重要人物便是西园寺,连续六届政党内阁的首相人选皆出自他的推荐或认可。在军部推翻最后一届政党内阁,推进法西斯专政时期,他曾挑选较为“温和”的军界元老执政,建立“中间内阁”,力图延缓日本法西斯化的进程。

尽管西园寺不希望日本出现法西斯专政,但他没有力量阻止法西斯运动的狂潮。军部法西斯和民间右翼势力沆瀣一气,与国际上的法西斯运动遥相呼应,从20世纪30年代起,急速地把日本推向法西斯道路。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军官发动政变,杀害了前首相高桥是清、斋藤实等政府重臣。西园寺本被列为首要杀害对象,只因执行任务的军官临阵产生恻隐之心,他才幸免于难。

1940年11月24日,西园寺无疾而终,结束了丰富多彩的一生,日本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同类推荐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像赫本一样优雅

    像赫本一样优雅

    上帝亲吻她的脸,赋予了她美丽与善良。她的优雅与端庄通过银幕,落入世人的眼,融化人们的心。她是奥黛丽?赫本。她用一生优雅的传奇,告诉世人,天使曾来过人间。她高贵典雅,清新脱俗,是淑女的典范。她以一部《罗马假日》将天使的魅力尽展。纵然生活、事业、爱情、亲情、友情里交织着诸多的幸运与苦难,她总是静默地咀嚼辛酸,珍惜幸福、绽放优雅。她总是带着亲切友善的语言,带着善于探寻别人优点的眼睛,带着一颗善良之心通往人们灵魂的窗口,播撒爱的甘泉。多年以后,天使终于回到了上帝身边。而银幕封印了她璀璨的年华,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经典。
  • 欧阳修(中国十大文豪)

    欧阳修(中国十大文豪)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以及文艺批评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而且具有形式新颖、语言酣畅、叙事委婉、绘景优美的特色,为我国历代人民所喜爱。
  • 卧底,在敌人心脏

    卧底,在敌人心脏

    在国民党的首脑机关或政要身旁,有一批我党的优秀儿女潜伏在那里,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他们用智慧、谋略、胆识获取了一份又一份绝密情报,这些情报为我党取得全国胜利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孙亦平编著的《卧底在敌人心脏》讲述的就是这样12位中共党员的生平事迹。
  • 我行我诉:德国足球明星埃芬博格自传

    我行我诉:德国足球明星埃芬博格自传

    在最近几年里,没有哪一位运动员像斯特凡·埃芬博格这样处于聚光灯下,成为舆论的中心人物。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比如荣获2001年欧洲冠军杯赛冠军,很富有传奇性,他在1994年世界杯赛时被赶出国家队,也同样是一段奇闻。关于他的失败的婚姻以及他的新女朋友克劳迪娅·施特伦茨的报道已经屡见媒体。现在斯特凡·埃芬博格第一次自己站出来发言了,他说自己是一个独特的、敏感的讲述者,他生活中的有些情节跃于纸上后听起来就像是由一位充满幻想的小说家写的。他充满感情地讲述了他的开端,他怎样从一块墓碑上摔下来压断了腿骨,以及他怎样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伟大梦想。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征战瓦罗兰

    英雄联盟之征战瓦罗兰

    一次平常的经历,使一个平凡少年穿越而去,一片神奇的大陆——瓦罗兰大陆,他的人生将会变得灿烂起来。符文大陆,势力群立。群雄争霸。他的到来将改变这一切,面对无数英雄,他以一颗坚定不移的心最终成为一代枭雄,称霸瓦罗兰大陆。
  • 风华绝代:废柴三小姐

    风华绝代:废柴三小姐

    她,a市乃至国际上著名的医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亦是令黑道闻风丧胆的王牌特工。属下背叛,穿越异世?!穿成万年难得一见的废柴?!呵……姐让你见识什么叫废柴,废你丹田,断你经脉。你是废柴,我是废柴?他,神秘的寒王,高冷的帝师…某女呵呵,神秘,高冷,她怎么觉得他除了腹黑就是无赖,跟俩词边都不沾。收拾包裹,准备出逃。“娘子,这么晚了,准备去哪啊?”“啊,月色朦胧,我去逛逛!”“逛逛啊,到我房里逛逛,如何?”
  • 剑极战神

    剑极战神

    一剑西来,天外飞仙万道寂灭,剑道长存君临六合八荒,傲视九天十地我有一剑,当为战神!
  • 复仇公主的邂逅

    复仇公主的邂逅

    她们---独孤寒泪上官雪恋皇甫冰蝶他们---轩辕枫独孤夜北辰羽会发生什么火花呢?
  • 王俊凯:那个她

    王俊凯:那个她

    身份特殊的林雪遇上国内当红偶像TFBOYS队长王俊凯,为了他违背自己必须完成的宿命,失去一切。亲情,友情,爱情全都都没有。
  • 陌上林下

    陌上林下

    很想很想你。3年的同桌,最好的青春给了彼此,却因为可笑的自尊心浪费了彼此7年。7年后的我们,还是彼此最好的他(她)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exo之星空若雨夏微凉

    exo之星空若雨夏微凉

    "即使我不是你的全世界,但是我的世界都是你!"--------朴沫雪"傻瓜,你就是我的全世界啊!"---------边伯贤
  • 华公子传

    华公子传

    时众仙陨落,末法来临。龙兴一子名华,其人闻道而有志于仙途,随后半年即成仙道,六年而入玄妙之境,几为仙界千年来最有望于得太上者。然天有不测风云,其人方入玄妙数月,便失其修为,一身玄法旦夕之间竟消弭无踪。但是,对于华公子而言修士什么的不过是职业中的一种而已,既然被炒了那就跳槽换个工作就完了。正好华公子发现最近魔法行业挺热门的,于是便转身投入了魔法师们的伟大行业中去了,于是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位天才修士,多了一位天才魔法师。貌似应该是这样的展开,不过华公子的仙途还并没有就此完结。
  • 罪恶末日

    罪恶末日

    女朋友‘重生’到了末日前几个小时……末日是否是一场众生的‘无量量劫’?!这是罪恶的末日,也是罪恶的末日。
  •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还是由自身生理需要决定?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是几千年来全世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谁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这个问题是无法从表面上把握的,它植根于人们对人内在动力的认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对事关人内在动力的研究必须着眼于人的自然。本书以此为原则,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自然界中的大量事实研究人内在的动力,从而最终揭示:人的机体上不仅存在着生理需要,而且存在着情感需要;人快乐痛苦的感觉是人的直接动力,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情感需要是人内在的两大动力之一;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根源于人的情感需要,人在本性上有利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