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73100000007

第7章 师尊风范忆(6)

是“科学的春天”为恩师带来了第二次学术生命。“十年动乱”结束后,曾是恩师同学的两位美国教授来到中国,来看看当年的同学是否仍健在,他们终于找到了恩师,并邀请恩师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的有关海平面研究项目。当时已经古稀之年的恩师被国际地质对比委员会选为第61项计划海平面研究中国工作组组长,恩师带领着许多中国精英参与了历时12年的3个国际重大海平面研究项目(第四纪海平面变动、全新世海平面变化和未来海平面上升及影响预测),当时的恩师精神奕奕,忙忙碌碌,在科学的殿堂中往返穿梭。曾邀请著名的美国Bloom教授到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做有关海平面研究的学术报告,曾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召开国际海平面学术会议,曾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国地质学会60周年纪念会上被授予荣誉奖章,曾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曾赴日本东京参加学术会议而被国际地质对比委员会选为第200项计划国际8个顾问之一,曾荣获国际第四纪研究会世界10个终身荣誉会员之一。恩师先后被列入美国传记研究所、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所编辑的《世界名人录》,以及《中国当代名人录》、《福建当代名人录》,等等。

恩师对弟子们呵护备至,不但关心我们的学业进展,也关心我们的个人生活。恩师因为多年留学国外,掌握的英语更胜过中文,平时记事、讲义都用英语。恩师曾教导我们如何学习英语,如何制作学习卡片,如何进行严谨的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摘要,曾嘱咐我们要用“全球的眼光”进行科学研究,要我们“先成名后成家”。恩师弹得一手好钢琴,曾用钢琴伴奏教我们学唱英文歌,恩师经常于周末带我们到福州五四路澡堂泡温泉。恩师对我的勉励和鼓舞,更是点点滴滴在心头。

2003年3月20日,恩师在福州溘然长逝,享年98岁。当时身在德国的我,因未能送恩师最后一程而引为永久的痛。恩师的一生充满传奇,恩师的一生光明磊落,恩师热爱祖国,虽一生起伏跌宕而无怨无悔。恩师的逝世,使地学界永远痛失一位良师益友,恩师留给弟子的则是无限追忆。恩师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精神,永远激励着弟子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不断攀登。(杨建明地理科学学院1982级硕士研究生,旅游学院副研究员)怀念母校生物学系的两位院士主任——记郑作新、唐仲璋先生◎林宇光

我从1944~1969年,经历了协大和师院两个时期的生物系并在系里学习、工作20多年。这里有培养我的恩师,有我的同事,也有我教过的许多学生。总之,不论魁岐的协和大学,或是仓山的师范学院,我对生物系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回想起来都会令我心驰神往。据我个人记忆,协大和师范学院的生物系,在郑作新院士和唐仲璋院士前后两位系主任的主持下,继承并发扬协和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办成了当时国内一流的生物系。现在我着重介绍二位系主任的办学功绩及其学术贡献。

郑作新教授1926年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毕业,1927~193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30年学成返校任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兼教务长。他主持生物系(1930~1947)十多年,坚持教学、科研、行政一身挑。他成立协大生物学会,定期出版生物学报,刊登师生科研论文和学会的学术信息。老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全系师生在生物学会和老师的带领下,每学年至少一次上鼓山或到沿海川石岛等地开展野外实习,考察动植物生态环境,并采集各类动植物标本。每位学生都要学会动物剥制及植物腊叶标本制作等技术。提倡教师组织不同专业兴趣小组,各班同学可按各自兴趣自由参加,甚至可以自由参加跨院系的学术团体活动。当时协和大学有浓厚的学术气氛,而且专业小组十分活跃。我自1946~1947参加作新师的鸟类野外观察小组活动,每日晨起日出前集中,郑师亲自带领绕走校内外园林约一小时,边走边指导所见各种鸟类。他要求每位同学各自笔记所见的鸟类,包括学名和俗名,留鸟和候鸟,雌雄鸟的区别,各种鸟的鸣声以及它们活动场所等等。通过近一年的观察,我们基本认识了校园内外数十种常见的留鸟和候鸟,加强了我对自然界鸟类的热爱。作新师珍惜时光,分秒必争。他身兼数职,晨昏忙劳,废寝忘食,不计寒暑和假日。晨起观察校内鸟类,早餐后到教务处办理校系事务,午后往理学院研究室埋头研究,晚上阅读资料、撰写文稿,数十年如一日,为校系师生树立优良的治学榜样。他曾开设普通生物学、脊椎动物分类学和胚胎学等课程。记得我1944年入学到教务处注册时,首次见到恩师办公室的左边放有鸟类标本和资料,右边是他的办公桌。他见我来报到注册,停手放下鸟类标本,急忙审阅我的入学考试资料后,笑着说:你报考第一志愿是化学,第二志愿是生物,但是你的生物考试成绩是80多分,而化学的成绩只60多分,依我看你还是念生物专业较妥,而且尚可获得助学金的补助。我说报考时原无一定的主意,二者均可,教务长的建议好,我就改念生物专业。第一次注册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因为这是决定我终生献身生物科学专业的起点。开学后我第一次听老师讲授普通生物学的概论,虽然只有2小时的一节课,他走上大课堂的讲台,面带笑容,目光四射,炯炯有神。讲课内容已记不清,但他的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而有幽默感。特别介绍生物与人类关系时,他提高音调说道:地球就是有了生物,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可爱。生物保证人类有适宜的生活环境,有丰富多样的食物,有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有了生物,大地才有青山绿水,才有鸟语花香……我听后深感自己有幸选读生物,更加热爱生物学专业。老师讲授动物胚胎学,来到教室讲课之前,经常用5~10分钟提出前节课的某个问题,随意指名某位同学作答。若是答得不对或是不全,他又唤另位同学作答或作补充,直到他认为满意,才开始讲授新课内容。因此我们每次上胚胎学课,都会自觉的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应对老师的提问。每当半期考或期末考试时,我们复习胚胎学都不觉生疏。

1945年5月,协大师生大放鞭炮,列队热烈欢送郑作新教授赴美讲学,轰动邵武县城关。这是当时中美两国文化司商定互派几位教授作交流讲学。我国选派北平物理研究所所长严济慈、燕京大学校长梅贻琦、上海和西北大学各选一位教授,另给福建协和大学一位教授名额,由协和教授会投票推选郑作新教授,共5位知名学者教授代表我国赴美交流讲学。老师这次赴美主要在美国东部十多所大学做学术交流外,还到各地博物馆查阅被外国采集收藏的中国鸟类标本,特别是模式标本和有关的研究文献。他作为美国客座教授进行讲课和做学术报告,得到美国有关院校和团体的欢迎和重视。抗日战争胜利,老师接师母来信,告知协大已从邵武迁回福州魁岐,一家大小平安。他喜极急欲返国,婉辞母校和美方盛情聘请留美任职。当年协和大学被誉为我国南方一所研究型的一流大学,有秀丽的校园和先进的图书仪器设备,有知名的学者师资队伍,有高水平的丰硕科研成果,更已培养大批优秀的各类人才,诸如陈心陶、郑作新、唐仲璋、林孔湘、李来荣等著名专家学者。

老师一贯主张学术自由,鼓励百家争鸣。他是一位爱国的学者,支持爱国学生运动,反对镇压、迫害院校学生等血腥事件。1946~1947学年期间,正是国内院校学生反饥饿、反迫害、反贪污、反内战等民主爱国运动的高潮。当时协大学生是福州院校学生运动的主力军,特别是1947年5月31日晚上,协大学生响应全国学联号召,6月2日(“六二”)举行全国总罢课的学生运动,有11位同学被福州反动军警逮捕,其中就有生物系学生3位。因此当时教会和福州反动政府对恩师不满,他愤而离校,就职南京编译馆。新中国成立后,老师从南京调到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继续从事鸟类学的研究。如同协大时期一样,他早、中、晚三单元时间埋头在研究室工作,星期日亦不例外。恩师严谨治学,胸藏万卷经书,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他著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中国鸟类区系纲要》以及《中国动物志·鸟纲》(14卷)等均是世界水平的专著。他留下专著20多部,专业书30多册,科研论文140多篇,科普作品260多本,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中科院动物所期间,大力提倡爱鸟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而获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终身荣誉奖。1955年国家农业纲要提出消灭四害,全国掀起全民灭雀运动。老师认为麻雀益害问题不能片面看,秋收时期糟蹋粮食有害,但全年大部分季节,特别繁殖时期,麻雀则是捕食大量害虫,益大于害。我们只能防除雀害,不能消灭麻雀。为此,他和他的同事自1957~1958年,在河北昌黎果区和北京郊区进行一年的研究,剖检800多只麻雀,详细分析麻雀全年食物数据,证明麻雀是消灭农业害虫能手。他们用科学数据上陈中央领导,提出不能消灭麻雀的意见。结果毛主席收回灭麻雀令,以消灭臭虫取代麻雀。因此,人称老师为“麻雀平反”,是一位坚持真理的科学家。恩师1998年6月27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福州解放后,1950年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改名福州大学,校址从魁岐迁到福州长安山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陶淑女中的校园内。福州大学生物系单独设在仓山原福建省研究院的校园里,任命唐仲璋教授为生物系系主任。1953年福州大学改名福建师范学院。直到“十年动乱”后期的1970年,福建师院奉令解散。唐仲璋教授主持福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学院生物系近20年(1950~1970)。他进一步发扬前协和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充分发挥合并后强大师资优势,鼓励每位老师除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外,尚要积极开展各自专长的科研工作,并做出卓越的成果贡献。他尊重科学知识,爱惜专业人才。当年的生物系,除唐师创立的寄生动物研究室外,他大力支持丁汉波教授建立的实验动物研究室、周贞英教授领导的藻类植物研究室、王岳教授主持的微生物(抗菌素)研究室和陈德智教授创立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研究室。此外,他还支持林成耀教授创办以蔬菜为主的农园,以及系办的生物标本厂等等。当时一个不大的师院生物系,在唐师的带领下,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景象。他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求生物系每年都要上山或到海边进行野外实习,例如到平潭沿海,到福清灵石寺,或到闽侯白沙上街、雪峰等地采集动植物标本,考察各类生物的生态环境。恩师十分注重培养生物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科研工作能力,要求学生至少有一学期以上的时间,在导师领导下开展毕业论文的科研工作。写的毕业论文,可择优在学报上刊登。唐老大力支持办好学院的学报,自1954~1962年期间,生物系刊出两期《福建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两册《福建师范学院学报:生物学专号》和《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寄生虫学专号》,刊登生物系师生的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论文近百篇。最后一卷福建师院学报《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专号》原定1966年秋出版,恰遇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已印好的近20篇论文,来不及装订而不能出版。此外,唐老还鼓励师生开展文体活动,生物系教职工排球队在全院排球比赛中曾获亚军(仅次于体卫队)。生物系男女学生能歌善舞,20世纪50年代,每逢周日夜晚,各系爱跳国际舞的师生(包括院领导),多云集生物系礼堂大厅歌舞至午夜。据我所知,当时生物系的教授十分出色,培养学生出类拔萃,科研成果丰硕。丁汉波教授领导研究的杂交番鸭、王岳教授指导研究的抗菌素和唐老领导研究的人畜寄生虫学等等闻名国内。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党政领导组织的代表团曾于1955年来到我校生物系取经,和生物系领导及有关专家教授等座谈和相互交流办学经验。上述简介不过点滴记忆,实难概括当年生物系的全貌。

唐仲璋教授1905年12月10日出生于福州,祖籍福建闽侯。1932年经半工半读8年后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获得理学士。1936~1940年曾两次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虫学系研究员。1945年任福建省研究院研究员。1949年于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获硕士学位。1941~1970年间历任福建协和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学院教授、生物系系主任、副院长。1972~1993任厦门大学教授、副校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

同类推荐
  • 花编新闻

    花编新闻

    毫无疑问,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和完全不可预知的乐趣,而陌上正引导我们去寻找这样的乐趣——蓝色小药丸、将裸奔当成事业的男子、可以在水下使用的电话亭、泄露一切秘密的GPS,甚至向我们飞来的彗星……很多时候,换个角度,事情就可以变得有趣。陌上的文字,正具备这样独特的可爱角度——她太热爱生活,任何时候都急于要将新发现告诉所有的人,就算是一成不变的爱情,在她笔下也有新的细节:人为什么会变心?接吻与巧克力的不同之处,以及当男人遇到美女时会产生的化学反应……本书主要内容有当众不做爱、蓝色小药丸、裸奔者、杠上花开、完美组合、杭州路人甲等。
  •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代是中国诗坛上群星璀璨的年代。两千多位诗人写下五万多首诗歌,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把中国诗歌推向巅峰时代。这些诗文佳作流传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唐诗》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本套丛书是引导青少年走近国学,培养青少年朴素的道德观。本书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国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
  • 歌谣谜语

    歌谣谜语

    《歌谣谜语》所收歌谣谜语近千则,分物谜、事谜、人体部位谜和字谜四大类及喜庆用品、迎新花卉、时令果品、可口食品等23小类。《歌谣谜语》这些谜语,诙谐有趣,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合辙押韵,易记易用,扣合深浅适度,对少年儿童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和提高文化知识大有裨益。
  •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中华千年文萃:赋赏

    本书选取屈原、宋玉、贾谊、张衡、曹植、苏轼等人的作品,尽量采取古籍版本,古代人名、地名和专用词等仍使用原字,未改为简化字,并按作者简介、正文、注释、点评形式来编排,旨在引导读者自己去感受思索,从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获益。
  • 生命中的美丽

    生命中的美丽

    每一个困境都是祝福,每一个恶人都是天使。我们经验着我们的选择,我们经验着自己的心灵。人与人需要和谐,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动物需要和谐,整个社会需要和谐,而这一切和谐都离不开爱,离不开自我的和谐。爱可以让人充满智慧,自我和谐是一切和谐的基础。多年来,我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灵力量, 以微薄之力改善自我所处的环境,同时,从改善自我的精神处境出发,以图在任何困难、挫折、磨难、意外等情况面前变得通达、圆润和自在,并对他人构成影响。而这种改善需要一个人不断地去学习,去奋斗,去体验,去思索,去反省,去修炼,去与物对接,与人对流,与生活讨经,与书中探秘,历经千辛万苦,一点点地觉悟,一步步地力行。
热门推荐
  • 碰上腹黑大校草

    碰上腹黑大校草

    惨遭男友出轨的暮彤彤,一次机会进入了全国最有名的学校“谬斯学校”。不料还没进学就惹到了全亚洲首富的儿子~寒逸世。遇到他暮彤彤的生活注定不平凡,当最后暮彤彤的事情浮出水面,事情又将怎样。一场脸红心跳的生活即将开始.......敬请期待吧
  • 民国军事史(第3卷)

    民国军事史(第3卷)

    本书对民国时期历次重大战役发生的政治背景均有较为详尽的阐述,观点明确,将民国时期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对认识战争的性质及其影响有所裨益。《民国军事史(第3卷)》编著者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的档案文献,加以梳理,介绍了民国时期军事派系、编制、沿革及历次重要战役的过程,内容充实,文字通畅,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价值,可为一般读者阅读,又可供教学研究参考。
  • 坑货联盟的日常

    坑货联盟的日常

    一入联盟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逗逼作者的亲身历程,写出来博大家一笑。
  • 铁血修罗传

    铁血修罗传

    皇都巨变,莫皇暴毙,皇子莫道修为被废,一夜之间从高高在上变为阶下之囚,并被逼入绝地。机缘巧合之下,莫道得到修罗之体,从此化身修罗,逆天改命!我一念开,赐你成佛;我一念闭,判你为魔;神道的巅峰,究竟在哪里?
  • 青梅滚滚来

    青梅滚滚来

    我是一个胖妞。可谁说胖妞不能爱!羞涩与我无关!在我执着追求男神的路上,却没发现身边藏了一只大饿狼!
  • 苍天劫之天龙诀

    苍天劫之天龙诀

    搞笑,武侠,仙侠,黑道,玄幻,史无前历的联合。。苍天劫载编至远古部战及天地传说,苍天劫历史考古所叙段虽不清却有苍劲之功,天龙劫妖魔劫穿越劫,称神鬼魔史中鼎盛之作。妈的,草,会特异功能就了不起啊!”奶奶的,难道我真穿越了,不要。我不要留在这生不名死无全尸的时代,上天啊你太狠了把我扔进三国我也不愿留在这啊!”因为演苍天劫深懂这段无字历史的杨康深知不论干多大的事,也不会被后人知道,又因为武技强悍一死就是碎骨。那女子抖了抖了眨着被雨水打湿的眼睛依然喊叫的血流在地上被雨水冲刷着。当年我还是只小乌龟,突然来了几个老不死的说给我一场造化,给我喂了很多东西将我封印。
  • 无名茅棚释圆承传

    无名茅棚释圆承传

    简介:纪实无限人生小说。小沙弥释圆承自传。平凡的人。颠仆劳碌欢喜自在解脱的人生。作品永无收尾。直至此生尽头。有缘者请关注。茫茫网海。感恩有同修网友们伴我同行。莫随我悲哀。盼随我觉悟。随我欢喜。随我解脱。无限人生小说初衷如此。宗旨如是。祈十方仁者善愿关注。期盼同登觉道。享极乐人生。圆承感恩和南。
  • 一学就会做煮菜

    一学就会做煮菜

    《一学就会做炒菜》精选了近百种炒菜的炒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各种炒菜的美昧。既有大众熟悉的传统品种,也有名厨发明的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
  • 花妖传说:傲娇夫君冰山妻

    花妖传说:傲娇夫君冰山妻

    特殊原因,已断更。诶!什么鬼!一朝穿越竟然被正太强吻!她是从容淡定的花阁护法,诡异的力量,未知的身份,好吧,穿个越!一朝醒来却被狠狠地强吻了一吧,啊嘞?还是个委屈撒娇无比臭屁的正太?他苦寻千年,终于见她,止不住的思念他只想把她揉入骨中。没想到她一睁眼说的却是:小娃娃,不是谁都能吻的哦!诶?差点忘记他现在是个小屁孩状态了?变狐狸变妖孽,变腹黑变蠢萌。南宫追妻有云,不追到手不罢休!前世与今生,卖萌与冷血。一情一相思,一世一相见。看他如何一步步把她吃掉。非女强。
  • 豪门时代之囚鸟

    豪门时代之囚鸟

    这个传奇来源于女人,如果你去过江南,你一定听说过江南白家的三个女人,她们的母亲是江南的一个神话,她们的故事街知巷闻,她们含金而生,却不是公主,曾有人在她们的自传里找出了这样的痕迹:最让人心疼的笑。白慕枫笑得动人,她问:“离婚协议书和我的尸体,你更想要哪一样呢?”最无奈的倔强。白慕枫告诉白静岚,“只要你答应我不准再喜欢女生,我就救你。”她擦了擦嘴角的血渍,倔强的说:“那你让他们打死我好了。”最心酸的不甘。白小幺说:“我横冲直撞的长大,在遇见一个无法自拔的人时泥足深陷,没有退路,我走不出也到达不了他的归处,可我知道他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牵着他的爱人,看着我翻越无数险阻,毫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