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83200000007

第7章 明朝前期(7)

七月初六,徐达遵照朱元璋的指令,回师救援南昌。朱元璋在龙江(今江苏南京兴中门外)誓师,亲率大军二十万进击陈友谅。陈友谅听说朱元璋亲率大军到来,遂解南昌之围,东出鄱阳湖返战。这是一场关系到双方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史称“鄱阳湖之战”。徐达作为主攻部队,率军先行,首先与陈友谅相遇于康郎山(今江西南昌康山),两军依湖对阵。陈友谅军人多势众,舰船高大,气势汹汹。徐达毫无惧色,身先诸将冒死闯阵,其部下将士大受鼓舞,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冲杀。徐达部一举击败陈友谅前锋,斩杀一千五百余人,缴获巨舰一艘,初战告捷。接着俞通海等乘风发射火炮,焚毁敌船二十余艘,烧死、溺死很多敌军。徐达在敌阵中奋力拼杀,连续酣战。大火从敌船上烧到徐达的战船上,他一面指挥士兵扑火,一面继续与陈军格斗,越战越勇,并指挥战船在敌阵中节节推进。双方在康郎山鏖战整整一天,湖水被血染成了红色,天空也被炮火硝烟遮蔽得暗淡昏黑。朱军在徐达等勇将的率领下,殊死搏战,击退陈友谅的进攻。此战,徐达首挫敌锋,壮大全军声威,为朱元璋取得决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当天晚上,朱元璋为防止东线张士诚利用鄱阳湖大战之机乘机入寇,命令徐达撤出战斗,回守应天。徐达走后,朱元璋指挥将帅士卒继续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上血战,终于击毙陈友谅,全歼陈军主力,取得鄱阳湖大战的胜利。

卓越的指挥才能

徐达回到应天后,严格训练部队,加强东线守备力量。缉查奸细,修缮城池,张士诚无缝可钻,未敢贸然进犯。后来朱元璋称赞徐达说:“我让徐达回守应天最为放心,无论遇有什么问题,他都能妥善处理。”可见朱元璋对徐达多么信任。

鄱阳湖大战后,朱元璋还师应天,徐达等率军攻克庐州。不久,奉命再返湖广前线。徐达先后率兵相继攻取江陵、夷陵(今湖北宜昌)、湘潭州(今湖南湘潭)、辰州(今湖南沅陵)、衡州(今湖南衡阳)、宝庆(今湖南邵阳)、靖州(今湖南靖县)等地,彻底肃清陈友谅残余势力,占领湖湘地区。徐达在消灭陈友谅割据集团的战役中,身经数十战,建立了赫赫战功,为表彰徐达的功绩,朱元璋在至正二十四年正月称吴王后,任命徐达为左相国,地位在众将之上。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徐达等奉命率马步舟师水陆并进,攻取淮东、泰州等地。大军渡过长江,一举攻克泰州海安坝(今江苏海安),进围泰州。经月余血战,终于攻克泰州,擒守将严再兴五千余人。之后,徐达又攻下通州、兴化、濠州等地。徐达在这些战斗中,师出迅捷,变化无穷,表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

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十二日,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万讨伐张士诚。徐达用反间计制胜,使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完全陷入孤立。次年,徐达亲率将士攻破葑门,大军一拥而上,进入平江城内。张士诚兀自率兵巷战,但其手下将士已无斗志,纷纷投降。张士诚见大势已去,纵火焚死其妻儿,闭门上吊自杀,被其部将解救,徐达将其押送应天。破城之日,徐达严格约束部下,立下军令:“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率军入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很受百姓的欢迎。徐达论功封信国公,是此次封赏的最高爵位。

吴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二十五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十二月攻克济南,收俘元军三千八百五十五人,马四百二十九匹。在北伐军的节节胜利声中,朱元璋于翌年正月在应天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徐达被封为中书右丞相、兼太子少傅。

元顺帝逃至上都,仍然保持着一套政府机构,军事上仍然具有一定实力。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徐达统帅大军攻取山西、秦陇。徐达在扫平山右、出师秦陇的整个作战过程中,抓住扩廓帖木儿北出雁门关,进攻北平之机,乘虚直捣太原,倾覆扩廓的巢穴,使其进退失据,一举平定山西。抓住陕西元军李思齐、张思道遥巡观望,不敢主动出击的时机,直入奉元,进逼临洮,围困庆阳,似摧枯拉朽,风卷残荷,降李思齐,斩张思道,威震关陇。徐达用兵出奇无穷,料敌制胜,表现出过人的胆略和指挥才能。

徐达出师秦陇,平定关陇后,明朝北方版图已达今河南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一线。但扩廓帖木儿仍驻扎在沈儿峪(今甘肃定西西北),火儿忽答驻扎云州(今河北赤城北云州镇),纳哈出驻屯金山,失喇罕驻军西凉州(今甘肃武威)。扩廓帖木儿在西北活动猖獗,趁徐达平定关陇之师凯旋京师,大举围攻兰州。洪武三年(1370年)春,徐达征尘未洗,又受命为征虏大将军,率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等分兵两路,扫荡侵扰北方的元朝残余力量。徐达从潼关向西进军,出西路捣定西,进攻扩廓。徐达此次率军北征,取得较大胜利,逼使元朝残余势力向应昌、定西一线北撤。从此,明朝北边的防御趋于稳定。

同年十一月,徐达等班师回朝,朱元璋亲自到龙江迎接北伐将士。随后,大封功臣,徐达因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子孙世袭。为了进一步打击残余元军,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徐达再次以征虏大将军的身份率军北征。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分兵三路,“肃清沙漠”(指对蒙古用兵)。徐达从雁门关出塞,直趋和林,作为中路军。三月,徐达师抵山西边境,派蓝玉为先锋,出雁门关向北挺进。蓝玉在野马川击败扩廓部流动部队,徐达率军至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土拉河),再败扩廓军。扩廓败逃后,与贺宗哲合为一军,在岭北布下阵势阻击徐达部队。扩廓、贺联军拼死进攻,明军受挫,死伤数万人。徐达处变不惊,收缩战线,坚守营垒,才免遭大败。然后,徐达整军而还,敛兵守塞。扩廓军队见此未敢贸然追击。由于蒙古军事力量一时难以消灭,明朝对北方的战略从以攻为主转为以防御为主。从此,徐达长期在北平、山西一带练兵备边,镇守北平十余年。

徐达在镇守北平期间,先后三次迁徙山西农民到北平屯田种地,以加强北平的防御力量。徐达将他们分散到长城沿线各卫所,按其户籍服役课税。属籍军户的,发给衣服、食粮,使应军差;属籍民户的,分给田地、牛、种子,使纳租税。前后移民三万五千多户,十九万余人,建立屯田点二百五十余个,垦田一千三百多顷。徐达的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北方军队的粮饷供应问题,使明朝北部边疆日趋稳定。同时,徐达严格训练士卒,缮治城池,加强守备,谨严烽燧,时时防备蒙古军队的侵扰。徐达被视为塞上长城。明朝建国后,随着文臣地位的提高,过去立下汗马功劳的武臣逐渐受冷遇,但是徐达始终受到朱元璋的重用,捍御着明朝北方的安全。

长期的戎马生涯,奔波劳累,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支撑不住,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洪武十七年(1384年)闰十月,徐达在北平病重,朱元璋遣使召还应天。翌年二月二十日病逝于应天府邸,时年54岁。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配享太庙,名列功臣第一。

墓碑介绍

关于徐达的死因,有些史书记载:“(徐)达病疽,甫痊,赐蒸鹅,流涕食之而卒。”这些材料虽不完全可靠,但也不是望风捕影,随意捏造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为了确保朱明皇朝“万世一系”,便想方设法加强皇权,凡是他认为有碍于独裁统治的人,不管是勋臣宿将,一律翦除。胡、蓝党狱,把功臣旧将几乎一网打尽。前一年又将南征北战、立下大功的义子亲甥李文忠暗中毒死。徐达虽为开国功臣第一,立下盖世大功,而且一直忠贞不二,但想到他的震主之威,朱元璋“赐蒸鹅”一事也就可能并非子虚乌有了。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最怕别人威胁到他的统治,便毫不留情地开始屠杀功臣,有传说朱元璋炮轰功臣楼的故事,只有这位老兄悄悄的跟着朱元璋上厕所才幸免遇难,算是聪明。可是再小心翼翼也难逃一劫,后来徐达得了背疽症,最吃不得鹅,朱元璋却故意派人送来了烧鹅给徐达吃。徐达感慨无奈吃了烧鹅,几天后发病而死。

徐达墓在今太平门外板仓村,面对钟出,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徐达墓神道石刻保存较好,神道长约300米,有牌坊(复建)、神道碑各一,拉马侍、石羊、石虎、文臣、武士各二。徐达墓神道碑十分高大(通高8.95米),甚至高过明孝陵“四方城”中的神功圣德碑(通高8.84米),乃是南京最大的古代石碑。碑头、龟趺雕刻极其精美,其碑头雕刻的云龙纹样特别气派。徐达墓神道碑是功臣墓中的首巨,显示了徐达身前乃是功臣之首。碑文乃是朱元璋亲自撰写,大学士宋濂(太子朱标的老师)所书,记录了徐达一生的活动及功绩。奇怪的是,碑文中竟刻有句逗,也就是当时的标点符号。这是古代碑刻中非常罕见的。很可能是当时的碑文是由臣下代笔,怕朱元璋文学浅薄,故加了句逗,使朱元璋容易读懂。后来将手稿交给工匠雕刻时,工匠不知,将句逗一并刻上了石碑。听上去有些可笑,可在封建社会里,这样重大的任务如果稍有差错,工匠们很可能要被治罪的。

再往后走,便是拉马侍、石羊、石虎、文臣、武士几对石刻。一对拉马侍没有常遇春墓的一对拉马侍那么大,也不像其雕刻的那么硬朗。这一对拉马侍雕刻的线条流畅、柔和,但马身显得稍长。拉马侍的人头早已被砍掉,其马鞍的纹样也看不太出来了。文臣、武士面部五官雕刻的比较明显,鼻梁高高的,也不像其它功臣墓石刻的人物五官突起的样子。

徐达墓目前暂未开放,大门紧锁,由外地人把门,南京市民不许进入,只能从铁栅栏外观看这些石刻。

李善长

李善长(1314~1390年),明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字百室。元末投朱元璋于滁阳,掌书记。力主取金陵,图帝业。历官参谋、元帅府都事、江南行中书省参议、参知政事。军政要务,其参与议决十之八九。元璋征战于外,命留守应天,转调兵饷无乏,将吏贴服,居民安业。元璋称吴王,擢右相国,立盐、茶、铁诸法,多革除积弊。吴元年(1367年)封宣国公。改左相国,受命与刘基裁定律令,颁《大明律》。元璋称帝,与诸儒臣制定礼制、官制,监修国史。洪武三年(1370年)封韩国公,居六公之首。五年,督建临濠宫殿,经理徙民屯田。他贵极而骄,二十三年以与胡惟庸通谋罪赐死,并其家族诛之。太祖亲列其罪状,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全国。

反元起事

关于李善长的家世和青少年时的情况,史书几乎没有记载,只知他年少时读过一些书,能粗通文墨,喜好法家理论。自小有大志,也有心计,在乡里比较受人尊敬,曾被推为祭酒(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人)。他虽没有得过功名,但知书识礼,是地方上颇有名气的人。从他自小受过一定教育,也不用为生活操心奔波等经历来看,可以推断他出身于一个中下等李善长入朱元璋军就作了幕府的掌书记,即幕僚长。之后,他兢兢业业,悉心辅佐,很快就成了朱元璋的得力臂膀。朱元璋也不断委以重任,把他当作最信任的心腹。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兀璋取下太平府(今安徽当除县),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为大元帅,任李善长为帅府都事。镇江下,朱元璋作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李善长又进为参知平章。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以李善长为右相国(时袭元制,尚右)。李善长受封后不久即病。

洪武四年(1371年),李善长以疾去仕。太祖额外赏赐给他家乡附近的土地若干顷,置守冢户百五十,又给佃户千五百家,仪仗士二十家,作为退位的补偿。洪武五年(1372年),太祖准备在濠州设立中都,又命李善长督建临濠宫殿,复徙江南富民十四万人到濠州落户,也归李善长管理。洪武七年(1374年)升李善长弟李存义为太仆寺丞,侄李伸、李佑都为官。洪武九年(1376年)太祖长女临安公主下嫁李善长次子李祺。以后善长仍常受诏进宫,还理过御史台事,与太祖、群臣同议军国大事,也有所建白,但在政治上他再没有新的起色和建树了。

李善长在明代开国立业中功不可灭,但他身上有不少劣点。《明史·李善长传》说他外表宽仁温和,内心狭窄。其他史书也认为他刚愎执拗、气量狭小,好忌恨人等。这些恐怕都不是诬陷之辞。参议李饮冰、杨希圣(杨宪胞弟)曾因稍稍侵犯了李善长的权力,就被李善长告作弄权不法,遭到灭顶之灾,李饮冰被割乳当场身亡,杨希圣遭劓鼻也成残疾。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视察汴梁,留李善长与刘基居守南京。李善长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犯贪纵罪,御史中丞刘基依法判斩,李善长却一再为之求情,要求宽容不究。刘基不听,请示皇帝准许后,坚决将李彬杀了,李善长以为这是刘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故意难堪他,愤激至极,待太祖一回南京立即上奏诬告刘基侵职擅权,还窜掇淮西派及对刘基不满者奏告刘基。刘基自知不是对手,当年请假回家,次年干脆告老回乡了。可见李善长的权势逼人。

同类推荐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本文旨在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做出全面的解读。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化影响可谓至深至远。本论文在对爱默生的两个核心观念——超灵和自立进行详细解读后,还尝试从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爱默生的超验主义。
  • 绘画天才:毕加索

    绘画天才:毕加索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安珂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安珂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热门推荐
  • 废材逆袭惊艳六小姐

    废材逆袭惊艳六小姐

    她,是人中之凤。从21世纪穿越到玄武大陆,然后又意外穿越到苍月大陆的轩辕国他们敢说她是〝废材〞拜托人家很天才的好嘛﹋敢惊你们貌似很厉害,可是,比得过人家么???丹药一抓一大把,用丹药砸人……有个药神师傅,人家跪求她当徒弟...他们都是人中之龙……
  • 狂气的言灵师

    狂气的言灵师

    叶宽是一个资深的中二病患者,如果不是他分得清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差距,精神病院就是他的归宿也说不定。但也许是神的馈赠,又或者是魔的诱惑,一个神奇的言灵系统来到了他的身边。借助着这个系统,叶宽在无尽幻想的世界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PS:主角是反派,利益至上,玩乐最高!
  • 大秦帝国我好怕怕哦

    大秦帝国我好怕怕哦

    一觉醒来的我,就是来改变历史的,也是必须要干一件大事。有了平行世界的理论,我还怕大秦帝国的势力扩张到世界各地后,历史的史书中没有我的名字吗???!!!哈哈,大秦帝国别怕怕,我来也。。。。。。
  • 权野天下之摄政王爷惹不起

    权野天下之摄政王爷惹不起

    一朝公主,因恶毒皇后陷害不成而暗杀,却不料想七年后,化身摄政王而归。“我凤九夜以已亡九公主的身份发誓,定让仇人血债血偿!”看九公主如何逆转乾坤。
  • 斗笠破天

    斗笠破天

    一位少年因时空黑洞,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为寻找同伴的一路征途。一路结兄弟,一路遇红颜,一路扬正义,一路破万险。最终,寻找的同伴,却与他背道而驰,他选择了正义,与之对抗。他是否能战到最后,守护正义?
  • 乌龙召唤:冷情妈咪

    乌龙召唤:冷情妈咪

    新文正式发布《限时抢婚:晚安我的好好先生》她是世家暗中培养的希望,一旨圣婚,却被诊出身孕,灵力尽失,被人暗下毒盅,万里追杀,名声尽毁,世家不容,无力自保,险先丧命!“今日欺我者,待到他日,我必百倍千倍万倍还之!”灰飞烟灭前,她狰狞至极以命契誓!血红满天!他本是上古遗留的神祗,龙族歼灭,他带着精心护养的龙筋来到凡间,借由禁术将它孕养到了她的腹中……本该毫无牵连,龙子竟让两个冷情淡薄的人相依相伴……
  • 你一直温暖相伴

    你一直温暖相伴

    爱情几经跌宕,最后归宿在何方?一个爱她的,一个她爱的,何去何从?
  • 诛神创界

    诛神创界

    一个拥有特殊能力的民族,其能力令神人都为之妒忌,至使遭受神人灭族,只有极少数族人逃离了灾难,而该族后裔风羽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从此踏上走向颠峰的道路,而陪伴他的却只有铁血和柔情。
  • 纤纤君子

    纤纤君子

    小说当中蕴含现实,小说也可以反映现实,从小说中蕴含的意义,可以让人在现实当中进行反思。
  • 非诗辨妄

    非诗辨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