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84300000002

第2章 现代军事高科技悬案破译(2)

基本原理如下:射击指挥仪系统中有一个水平仪,它主要由两对电动高速转子组成。一对转子的转轴与舰艉线平行;另一对转轴指向舰艇正横(与舰艄娓线垂直)的方向,呈水平状。当转子高速旋转时,水平仪的底座虽然跟随舰艇摇摆,但转轴依然保持原来的水平指向不动摇。它可以随时测出舰艇横摇和纵摇的大小。经过电信号的传送,控制“稳定瞄准部位”保持水平稳定,一旦雷达发现目标,不受风浪的影响,都能紧随目标,并自动跟踪瞄准。再通过传动系统,不断地将测得的目标坐标送到射击指挥仪的计算机上,计算机可以依据各种仪器传来的敌舰舰向、航速和水平仪送来的摇摆角,进行摇摆修正,计算出射击要素,并将这些要素送到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将电信号变成机械转动,带动火炮旋和俯仰,使火炮时刻准确地跟踪准目标。舰炮上还有自动运弹、装填、退壳等机械,利用这些自动化设备,从发现目标到进行反击,前后不到半分种。这就大大地缩短了武器的准备时间,便于对付敌人现代快速的袭击兵力的兵器。

在航空母舰上起飞降落飞机之谜

一艘航空母舰一般情况下载有几十架乃至上百架飞机,这些飞机(通称舰载机)随时可以在航空母舰上起飞降落,执行战斗任务。

人们不禁会纳闷:一般飞机起飞和降落要有长达千米以上的飞行跑道,为什么在长度不及300米的航空母舰上,飞机也能安然起飞、降落呢?

原来在航空母舰上,装置有一种专门用来帮助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设备。这就是飞机能在航空母舰上起飞和降落的秘诀所在。

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很短。现代喷气机的起飞速度一般要求达到350千米/小时左右,舰载机在飞机甲板上依靠自己滑行不能加速到这一起飞速度,因此必须有一种专门的辅助动力设备,给舰载机提供达到起飞速度的动能,并使滑行距离限制在数十米以内。这种设备,称之为“弹射器”,它能使舰载机在几十米距离内,在最短的时间内弹射起飞。

弹射器,一般有液压弹射器、蒸汽弹射器和内燃弹射器三种类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空母舰上使用的弹射器,最初是采用液压的。这种弹射器虽然操作方便,但弹射能量有限,如弹射重11吨的舰载机,其初速度只能达到160千米/小时左右。这种弹射器不可能弹射现代的重型、高速舰载机。

现代的航空母舰,采用新式的蒸汽弹射器,这种弹射器使用的是航空母舰锅炉的蒸汽,它的弹射能量大,架速性能好,即使重型的喷气舰载机要弹射起飞,也不在话下。

由于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出现,内燃弹射器在眨眼功夫,即可将舰载机从静止状态弹射起飞。

舰载机在起飞之前,首先将飞机放在弹射器上,飞机发动后,在弹射器的强力助推下,再加上80千米/小时以上逆风航行的舰速和风速,飞机即能够以飞快的速度腾空而起。

刚才介绍了舰载机顺利起飞的原因,接下来谈谈它又是如何顺利降落的。

为了使高速舰载机安全降落,需要具备迅速减速的装置。阻拦装置就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减速设备。

阻拦装置,可分为阻拦索和拦机网两种。阻拦索是在正常情况下使舰载机缩短至沿跑距离的装置。拦机网则是舰载机处于特殊的情况下,降落时使用的应急装置。

阻拦索,是一种风质绳索,两端通过滑轮与固定在跑道两侧甲板上的缓冲器相连,并布置数根。

舰载机降落时,首先放下尾钩,当尾钩挂住阻拦索后,立即减速,滑行短短十余米,即可稳定地停住。

当舰载机因故障而尾钩放不下,或尾钩损坏等紧急状态时,必须临时架设拦机网。拦机网是用纵横交织的尼龙带组成,它的阻拦力大大超过阻拦索。因此迫降的飞机着舰后,由于受拦机网的作用可迅速停住。

舰空母舰上有了弹射器和阻拦装置等专门设备,飞机自然就能做到顺利起飞和降落了。

飞行员在空战中如何瞄准射击

步兵用步枪射击固定目标,枪上的准星、标尺、缺口和目标必须在同一水平上,才可能击中目标。对速度不快的飞行目标,瞄准往往是依靠经验,适当提前一段距离,这种瞄准射击,即使目标状态不同,但是瞄准时视线和枪的指向是相同的。

但是,空中射击的情况要比地面复杂得多,不仅目标在高速运动,而且射手本身也在以很快的速度运动,如果采用和地面相同的方法进行空中瞄准射击,命中率是很低的。

那么,空战时飞行员是怎样瞄准射击的呢?

大多数战斗机,如歼击机、强击机、截击机等,是利用映在飞行员座舱前面反光玻璃上的一个光环来瞄准敌机的。光环,事实上就是一个带有中心光点的光圈。这个光圈大小可以变化,环心和光圈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光环瞄准敌机,就是利用光环能够套住敌机投影的反光玻璃上的影像这个原理。当光环刚好包住敌机影像时,就算瞄准了,只要在火炮有效射程内,按下射击电钮,炮弹准能向敌机要害部位直射过去。

这个小小的光环,为何如此神通广大?

别看这光环小,它却反映了空中射击时的规律:空中射击,如果直接对着敌机开炮,炮弹准要发生偏差,不可能打中敌机。空中射击时,必须有个提前量,同时还要考虑到炮弹在空中飞行时受地球引力等因素的影响,才能提高命中率。这些需要修正的量,可以用一个适应的角度(这个角度称为“综合修正角”)来表示,这个角度的大小,随着敌机的大小、速度、距离、高度和我机使用的武器种类的变化而变化着,这是由瞄准控制系统(有的称“火力控制系统”)自动构成的。这个角度自动构成后,通过专门的光学系统变成一个光环,显示在飞行员座舱前面的反光玻璃上。光环直径的大小,取决于敌机两翼尖之间的长度和敌我两机的距离(又叫“射击距离”)这两个量。在确定了敌机的两翼尖的长度后,光环的大小与射击距离的远近成正比。空战时,光环处在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动的状态下。飞机作直线飞行,光环处在反光玻璃的正中间;飞机转弯的一霎那,光环具有稳定不变的“特征”随着飞机一起运动。当发现敌机后,飞行员就根据光环和敌机的反光玻璃上影像的位置关系,控制飞机,改变飞行状态,使光环渐逼敌机影像,直至将它完全套住。这时光环通常不在反光玻璃中央,而是有稍微的偏离;这就是说光环环心线(即飞行员眼睛和环心的连线)已偏离炮管轴线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就是适合当时射击条件的综合修正角。因此在火炮有效射程内,飞行员看到光环紧紧套上敌机时,随即按下开炮电钮,炮弹就会向敌机射去,打得敌机空中开花,死无葬身之地。

反弹道导弹为何能摧毁洲际导弹

“有矛就有盾”,“矛”和“盾”是在相互促进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古代人使用大刀、长矛、弓箭等武器作战,就有“盾”、“盔甲”之类的东西来防护。现代的武器,机关枪、远程射炮、轰炸机、毒气等,都是矛的延续;钢盔、水泥工事、防空掩蔽部、防毒面具,则是盾的延续。20世纪50年代时便出现了洲际导弹,接着人们研究了对付它的办法,反弹道导弹就是用来摧毁洲际导弹的。

反弹道导弹是如何摧毁洲际导弹的呢?

具体说来,它具备了两个条件:一个反弹道导弹自身载有战斗部(通常为核弹头),只要能把它送到离洲际导弹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即反弹道导弹弹头的有效杀伤半径内爆炸),就可以摧毁洲际导弹;二是反弹道导弹也必须有弹载控制装置和地面雷达引导,才能使它沿着准确无误的弹道飞向洲际导弹。

反弹道导弹摧毁洲际导弹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的简单作战程序是:当敌方发射洲际导弹后,首先由预警系统及早发现和捕获它,并迅速把目标信息传递到国家防御指挥中心,电子计算机随即算出洲际导弹的弹道和弹着点,此时,反导弹系统中的目标跟踪雷达就开始作用,不断地密切跟踪并准确无误地识别真假目标,计算机把来自雷达的信息进行运算,估算反弹道导弹的截击点位置,在进行火力分配后由指挥中心下达指令,发射反弹道导弹,再由制导雷达跟踪反弹导弹,确保它沿规定的弹道飞向目标,如发生偏差,就由地面发出指令,给予修正。当反弹道导弹达到预定的截击点时,制导雷达就马上发出引爆指令,使弹头爆炸而摧毁来袭的洲际导弹。由于单个反弹道导弹的命中率不是很高,为了提高催毁效率,一般需用2~3枚反弹道导弹同时实施截击。

然而,用反弹道导弹摧毁洲际导弹,还不是十分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现在洲际导弹,都装有各种能够突破或躲避对方防御和拦截的装置。为此,人们正在探索更高水平的反洲际导弹的方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激光反导弹(又称光炮)等。

“爱国者”拦截“飞毛腿”之谜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发射“飞毛腿”导弹袭击沙特阿拉伯对,处于待发状态的美军“爱国者”导弹就立即起飞,以不亚于5倍音速的速度迎将上去,进行拦截,使“飞毛腿”导弹的弹头在空中爆炸。接下来的战斗中,类似的事件屡次发生,使“飞毛腿”导弹失去威望,而“爱国者”导弹则因此名声大振,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

“爱国者”导弹是美国陆军研制的第三代全天候、全空域地对空导弹。1972年开始工程研制,1973年发射试验成功,1982年批量生产,1985年装备部队。该导弹在严重电子干扰环境中,能同时对付多个目标,威力无边。为什么“爱国者”导弹具有如此的特殊性能和设备呢?

(1)“爱国者”导弹装备了多功能相互控阵雷达,能同时担负搜索、识别、跟踪、照摄目标、制导导弹和电子对抗等坚巨的任务,能对比较大的空域里的100个目标进行搜索、监视、可同时跟踪8个目标,并向5枚导弹发送指令,制导3枚导弹,拦截3个目标。它捕捉目标的过程之短,准确之高,而且作用距离之远,超乎人们想象。一般空中的目标很难从它的眼皮底下溜走。所以发射“飞毛腿”导弹也难逃此劫。此外,还有太空的侦察卫星和空中的预警机传送情报,都能迅速地捕捉目标,进行拦截。

(2)“爱国者”导弹采用高能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快,而且武器设备先进,攻击范围广泛,作战能力异常强大。它最大飞行速度高达5~6倍音速,除前苏联“苏姆10”导弹和“萨姆12”能与它相提并论外,地空导弹都无法与它比拟。最大作战半径80~100千米,最小3千米;作战高度最高达2.4万米,最低300米;武器系统装有烈性炸药或核炸药,杀伤半径20米,具有高空、中空、低空和远程、中程、近程的攻击能力。因此,“飞毛腿”导弹一旦被发现,就逃不出“爱国者”导弹的追击。

(3)是“爱国者”导弹发射装置由柴油发电机、发射架电子装置和发射筒组成,发射架可装4枚箱式待发导弹,发射架的方位可转180度(±90度),作战时升高38度。发射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反应敏锐。作战时,它的每台发射车都可以由指挥车通过无线电遥控发射,捕捉到目标后,导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发射出去,直奔目标,发挥其拦截作用。

(4)“爱国者”导弹采用复合制导的方式,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导弹发射后,初段按预编程度飞行,中段按雷达的指令进行,最后会根据目标反射的雷达波自动搜索目标,并能准确无误地测量导弹与目标间的相对角偏差,传递给地面雷达,经过处理后,形成控制指令,传送给导弹,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因此遇到干扰也不会防碍它的命中工作。

从海湾战争后的情况看,“爱国者”导弹有可能成为西方世界标准的中、远程对空导弹系统。金无足赤,这种导弹也有它致命的弱点,指挥站一旦发生异常,整个系统就会完全崩溃,一陷于瘫痪。

激光能够击毁目标之谜

激光技术进入军事领域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一军用技术的应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用激光直接摧毁目标,如激光武器;第二类是用激光提高现代武器威力,创新军事装备,如激光测距、激光制导、激光雷达、激光通信等。激光作为军事武器,有很多其它普通武器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它可以用光速传播,每秒30千米。任何武器都达不到这样高的速度。它一旦瞄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击中目标,用不着考虑提前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极小的面积上、在很短的时间里集中超过核武器100万倍的能量,还能很灵活地改变方向,不会形成任何放射性污染。

激光武器分为三类:(1)致盲型。如机载致盲武器,就属于这一类。(2)近距离战术型,主要用途是击落导弹和飞机。1978年美国进行的用激光打陶式反坦克导弹的试验,利用的就是这类武器。(3)远距离战略型。这一类的研制十分复杂,但一旦成功,使用价值也很巨大,它可以反卫星、反洲际弹道导弹,成为最高水平的防御武器。

激光是如何击毁目标的呢?科学家们推测有两个方面:一是穿孔,即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使靶材表面迅速熔化,进而汽化蒸发。汽化物质向外喷射,反冲力形成冲击波,在靶材上穿一个孔。所谓层裂,即靶材表面吸收激光能量后,原子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云”,“云”向外膨胀喷射形成应力波向深处扩散。应力波的反射使靶材被拉断,形成“层裂”破坏。另外,等离子体“云”还能辐射红外线、X光。破坏目标结构和电子元件。

激光武器作用的面积不大,但直击要害可造成目标的毁灭性破坏。这和势不可挡的核武器相比,完全是两种风格。

1975年,前苏联军队用陆基激光武器试验“反卫星”,眨眼之间使两颗美国飞抵西伯利亚上空监视苏联导弹发射井的侦察卫星失去了方向。这是有记载的首次试用成功的典范。

1976年,美军使用LTVP一7型坦克左激光炮防空,数秒之内即击毁两架有翼靶机和直升机靶机。

1977年夏,官方声称,美国一个高能激光器首次摧毁一个飞行中的导弹目标。

1982年秋,美国使用强激光成功地摧毁了“陶式”地对地中程导弹。

1985年8月6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在成功完成了大气上层边缘带电气体试验以及从高空对地面发射电子束试验后,结束了前后不到9天的太空飞行,返回地面。6月24日,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结束为期7天的第五次太空飞行。飞行过程中,完成了激光反射试验第三项坚巨的任务。

1989年2月23日,美海军在新墨西哥州怀特桑兹导弹靶场,有代号叫“米拉克尔”的中红外高能化学激光器,首次成功地拦截和击毁一枚快速低飞的巡航导弹。当该弹飞过这个靶场上空时,在其头锥处猝发了一瞬窄光,导弹随即失控而坠毁。这表明将来的军舰上也可装备这种防御武器系统。

同类推荐
  • 飞向蓝天的历程(趣味科学馆丛书)

    飞向蓝天的历程(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飞向蓝天的历程》为丛书之一。《飞向蓝天的历程》内容涉及飞机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培养发明与创造的能力(走进科学丛书)

    培养发明与创造的能力(走进科学丛书)

    人类进入19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影艺术的成长奠定下坚实的基础。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1839年摄影技术的产生和它的广泛应用。它构成了电影拍摄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来有点可笑,电影摄影机的发明,竟是由于一次打赌的意外收获。1872年,一位美国富翁和朋友打赌。他说,马在奔跑时,在跃起的瞬间是四蹄离开地面的。
  • 动植物百科

    动植物百科

    从地球诞生到6亿年前,这段时间在地球历史上被称为隐生宙,虽然延续的时间约有40亿年,但由于材料不足,未能划分出详细的历史发展阶段,一般只再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而它们之间还无确定的界限,因此常统称为前古生代。
  • 神秘湖海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神秘湖海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求知探索系列丛书:神秘湖海之谜总集》分为“五”湖“四”海、形形色色的岛与泉、令人匪常所思的鱼等。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0个自然科学常识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0个自然科学常识

    本书内容涵盖了地理、生物、动物、名胜、天文、医学、数学、物理、化学、军事、教育等方方面面,是一本知识储备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我们就这样错过

    我们就这样错过

    他没想到,八年后的相遇,她竟然已经成了自己亲哥哥的未婚妻,还已经有了六岁的儿子!她没想到,只是因为一纸协议,却招来这个莫名其妙的男人!她越想躲,他越不想放手,我的心在你那里,怎么能让你逃掉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妃嫁到

    狂妃嫁到

    现代顶级国际女特工苏夜白,因被黑白无常勾错魂,阴差阳错地穿越成金洪大陆锦月国丞相家的草包六小姐。废材,丑女,受尽欺辱,咱家小白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收录过这些词。麻麻从小就教育我们,绝对不可以欺负别人。但小白可不是心慈手软的人,要是有人欺负到头上来,下场只有四个字:生不如死。就让我们把镜头一起跟随着咱家小白的身影,且看她如何在异世大展拳脚,一展风华吧
  • 帝都风月

    帝都风月

    本文架空,是一个女权稍微冒头的年代。文案:女主身怀秘术,以所有气运为赌注交换她未来一年之内逢赌必赢。因为她要寻找当年的真相。曾目睹当年事件的沐王爷究玉:看似病弱的神秘小郎君左长乐:真相需要权谋来交换,一人之力怎能敌得过倾国。她的结局是喜是悲,能否最终做自己的主人。清幽小院,谁推开此门。
  • 穿越女的攻心计

    穿越女的攻心计

    搞不明白她穿越为何一不是皇家公主,二不是宰相千金,三不是富家小姐,四不是小家碧玉,五不是青楼名妓…啧啧,居然变成了别人嘴里的杀人魔王,遭到无数美男追杀。富家少爷,说他爱慕何家大小姐良久,虽然无缘娶她,但是她死了,他一定会倾尽一切为她报仇;皇家王子,说他是何大小姐的未婚夫,她在新婚前晚被凶杀,他决不能让她死的不明不白,所以他一定要抓到那个杀她的人;何家公子,说他奉了老爹之命前来缉拿她,送官府为他姐姐讨个公道…面对他们的信誓旦旦,她已经说过无数遍,何家大小姐不是她杀的,为什么就是没人相信,真是没天理啊。好,你们要追杀是不,我逃还不行嘛,我发誓,谁要是先追到我我就嫁给谁,来个以德报怨…(呵呵,谁愿意要啊~~~总归一句全是穿越惹的祸!)
  • 鬼事十篇

    鬼事十篇

    慢慢的有些深度了,第四个故事...影爱...开始
  • 冷魅王妃九鸣天下废物九小姐

    冷魅王妃九鸣天下废物九小姐

    她杀伐果断,心狠手辣,岂料一朝穿越到一个小废材身上,生母不明,备受府内欺凌,废材么,她偏不信,但是这个冷不丁就爱来找她麻烦的男人是谁。“王妃,是在说本王么?”某男在她耳后低喃。在这个玄幻大陆上,她随身空间,魔宠,灵兽,有一大堆,什么?炼药师最缺?炼器师如翎毛凤角?抱歉,她炼药炼器拿手而来,且看她如何九鸣天下
  • 张颔传

    张颔传

    张颔先生是我省考古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考古事业上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性成果为《侯马盟书》,即对1965年在侯马新田发现的春秋末期晋国赵、韩、魏诸国结盟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张颔先生在史学界、考古界、天文学界、书法界的多方面才华,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张颔传》由我省著名作家韩石山根据张颔先生的经历,采用采访体的形式撰写而成,是韩石山继《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力作。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剑弑仙穹

    剑弑仙穹

    一个孤儿凭着自己的毅力,征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但是却被心爱之人陷害……
  • 正道鬼修

    正道鬼修

    为了宗门,陈渐离要被无情牺牲,得知真相后,他是甘愿献身,还是奋起反抗?他会找到怎样的出路?又会有怎样的奇遇?且看一个道门弟子走上鬼修之路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