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08500000012

第12章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①(1)

——记胡也频

记得是一九二七年的冬天那时我们住在北京的汉花园,一所与北大红楼隔河、并排、极不相称的小楼上。我们坐在火炉旁,偶然谈起他的童年生活来了。从这时起我才知道他的出身。这以前,也曾知道一点,却实在少,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奇怪,不知为什么他很少同我谈,也不知为什么,我简直没有问过他。但从这次谈话以后,我是比较多了解他一些,也更尊敬他一些,或者更恰当地说,我更同情他了。

他祖父是做什么的,到现在我还不清楚,总之,不是做官,不是种地,也不是经商,收入却还不错。也频幼小时,因为身体不好,曾经长年吃

过白木耳之类的补品,并且还附读在别人的私塾里,可见那时生活还不差。祖父死了后,家里过得不宽裕,他父亲曾经以包戏为生。也频说:“我一直到现在都还要特别关心到下雨。”他描写给我听,说一家人都最怕下雨,一早醒来,赶忙去看天,如果天晴,一家大小都笑了;如果下雨,或阴天,就都发愁起来了。因为下雨就不会有很多人去看戏,他们就要赔钱了。他父亲为什么不做别的事,要去做这一行,我猜想也许同他的祖父有关系,但这猜想是靠不住的。也频一讲到这里,他就更告诉我他有一个时期,每天晚上都要去看戏。我还笑着说他:“怪不得你对于旧小说那样熟悉。”

稍微大了一点后,他不能在私塾附读了,就在一个金银首饰——————

① 本文为《胡也频选集,(开明书店一九五一年第一版)的序言。铺当学徒。他弟弟也同时在另一家金铺当学徒。铺子里学徒很多,大部分都在作坊里。老板看见他比较秀气和伶俐,叫在柜台上做事,收拾打扫铺面,替掌柜、先生们打水、铺床、倒夜壶,来客了装烟倒茶,实际就是奴仆。晚上临时搭几个凳子在柜台里睡觉。冬夜很冷,常常通宵睡不着。当他睡不着的时候,他就去想,在脑子里装满了疑问。他常常做着梦,梦想能够到另一个社会里去,到那些拿白纸旗、游街、宣传救国的青年学生们的世界里去。他厌弃学打算盘,学看真假洋钱,看金子成色,尤其是讨厌听掌柜的、先生们向顾主们说各式各样的谎话。但他不特不能离开,而且侮辱更多地压了下来。夜晚当他睡熟了后,大的学徒跑来企图侮辱他,他抗拒,又不敢叫唤,怕惊醒了先生们,只能死命地去抵抗,他的手流血了,头碰到柜台上,大学徒看见不成功,就恨恨地尿了他一脸的尿。他爬起去洗脸、尿、血、眼泪一齐揩在手巾上。他不能说什么,无处诉苦,也不愿告诉父母,只能隐忍着,把恨埋藏在心里。他想,总有一天要报仇的。

有一天,铺子里失落了一对金戒指,这把整个铺子都闹翻了,最有嫌疑的是也频,因为戒指是放在玻璃盒子内,也频每早每晚要把盒子拿出来摆设,和搬回柜子里,他又很少离开-柜台。开始他们暗示他,要他拿出来,用各种好话来骗他,后来就威胁他,说要送到局子里去,他们骂他、羞辱他、推他、敲他,并且把他捆了。他辩白,他哭,他求他们,一切都没有用;后来他不说了,也不哭了,任凭别人摆布。他心里后悔没有偷他们的金戒指,他恨恨地望着那些首饰,心里想:“总有一天要偷掉你们的东西!”

戒指找出来了,是掌柜的拿到后边太太那里去看,忘了拿回来。他们放了他,没有向他道歉。但是谁也没有知道在这小孩子的心里种下了一个欲望,一个报复的欲念。在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这个金铺子的学徒失踪了,同时也失踪了一副很重的大金钏。金铺子问他的父母要金钏,他父母问金铺子要人。大家打官司、告状,事情一直没有结果。另一家金铺把他弟弟也辞退了。家里找不着他,发急,母亲日夜流泪,但这学徒却不再出现在福州城里。

也频怀着一颗愉快的、颤栗的心,也怀着那副沉重的金钏,皇皇然搭了去上海的海船。他睡在舱面上,望着无边翻滚的海浪,他不知应该怎么样。他曾想回去,把金钏还了别人,但他想起了他们对他的种种态度。可是他往哪里去呢?他要去做什么呢?他就这样离开了父母和兄弟们吗?海什么都不能告诉他,白云把他引得更远。他不能哭泣,他这时大约才十四五岁。船上没有一个他认识的人。他得想法活下去。他随船到了上海。随着船上的同乡住到一个福州人开的小旅馆。谁也相信他是来找他舅舅的。很多从旧戏上得到的一些社会知识,他都应用上了。他住在旅馆里好些天了,把平素积攒下来的几个钱用光了,把在出走前问他母亲要的几块钱也用光了,“舅舅”也没找着。他想去找事做,或者还当学徒,他一直也没有敢去兑换金钏,他总觉得这不是他自己的东西,他决不定究竟该不该用它。他做了一件英勇的事情,却又对这事情的本身有怀疑。

在小栈房的来客中,他遇到一个比他大不了一两岁的男孩子,他问明白了他是小有天酒馆的少东家,在浦东中学上学。他们做了朋友,他劝他到浦东中学去。他想起了他在家里所看见的那群拿白纸旗的学生来。他们懂得那样多,他们曾经在他们铺子外讲演,他们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条约“二十一条”,他们是和金铺子里的掌柜、先生、顾主完全不同的人,也同他的父母是不同的人,虽然他们年纪小,个子不高,可是他们使他感觉是比较高大的人,是英雄的人物。他曾经很向往他们,现在他可以进学堂了,他向着他们的道路走去,向一个有学问、为国家、为社会的人物的道路走去。他是多么地兴奋,甚至不敢有太多的幻想啊!于是他兑换了金钏,把大部分钱存在银行,小部分交了学费,交了膳费,还了旅馆的债。他脱离了学徒生活,他曾经整整三年在那个金铺中。他脱离了一个流浪的乞儿生活,他成了一个学生了。他替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胡崇轩。这大约是一九二O年春天的事。

他在这里读书有一年多的样子,他的行踪终究被他父亲知道了。父亲从家乡赶到上海来看他,他不能责备他,也不能要他回去。也频如果回去了,首先得归还金钏,这数目他父亲是无法归还的。他只得留在这里读书。父亲为他想了一个办法,托同乡关系把也频送到大沽口的海军学校,那里是免费的,这样他不特可以不愁学膳费,还可以找到一条出路。这样也频很快就变成一个海军学生了。他在这里学的是机器制造。他一点也没有想到他会与文学发生关系,他只想成为一个专门技术人材;同时也不会想到他与工人阶级革命有什么关系,他那时似乎很安心于他的学习。

他的钱快用完时,他的学习就停止了,海军学校停办。他到了北京。他希望能投考一个官费的大学,没有成功。他不能回家,又找不到事做,就流落在一些小公寓里。有的公寓老板简直无法把他赶出门,他常常帮助他们记账、算账、买点东西,晚上就替老板的儿子补习功课。他有一个同学是交通大学的学生,这人是一个地主的儿子,他很会用地主剥削农民的方.法和也频交朋友。他因为不愿翻字典查生字,就叫也频替他查,预备功课,也频就常常每天替他查二三百生字,从东城到西城来。他有时留也频吃顿饭,还不断地把自己的破袜子旧鞋子给也频。也频就把他当着唯一可亲的人来往着。尤其是在冬天,他的屋子里是暖和的,也频每天冒着寒风跑来后,总可以在这暖和屋子呆几个钟头,虽然当晚上回去时街道上是奇冷。

除了这个地主儿子的朋友以外,他还有一个官僚儿子的朋友也救济过他。这个朋友,是同乡,也是同学;海军学校停办后,因为肺病,没有继续上学,住在北京家里休养。父亲是海军部的官僚。这个在休养中的年轻人常常感到生活的寂寞,需要有人陪他玩,他常常打电话来找也频,也频就陪他去什刹海,坐在芦席棚里,泡一壶茶。他喜欢旧诗,也做几句似通非通的《咏莲花》、《春夜有感》的七绝和五言律诗,他要也频和他。也频无法也就只得胡诌。有时两人在那里联句。鬼混一天之后,他可以给也频一元钱的车钱。也频却走回去,这块钱就拿来解决很多问题。一直到也频把他介绍给我听的时候,还觉得他是一个很慷慨的朋友,甚至常常感激他。因为后来也频有一次被公寓老板逼着要账,也频又害了很重的痢疾,去求他的时候,他曾用五十元大洋救了也频。可惜我一直没有见过,那原因还是因为我听了这些故事之后,曾把他这些患难时的恩人骂过,很不愿意也频再和他们来往;实际也有些过激的看法,由于生活的窄狭,眼界的窄狭,就有了那么窄狭的情感了。

穷惯了的人,对于贫穷也就没有什么恐慌。也频到了完全无法应付日子的时候,那两个朋友一些小小施予只能打发几顿饭、打发一点剃头、一点鞋袜而不能应付公寓的时候,他就把一件旧夹袍、两条单裤往当铺里一塞,换上一元多钱搭四等车、四等舱跑到烟台去了。烟台有一个他同学的哥哥在那里做官。他去做一种极不受欢迎的客人。他有时陪主人夫妇吃饭。主人要是有另外的客人,他就到厨房去和当差们一道吃饭。主人看见是兄弟的朋友,不便马上赶他走,他自己也没有什么不安,他还不能懂得许多世故,以为朋友曾经这样约过他的,他就不管。时间很长,他一个人拿几本从北京动身时借的小说到海边上去读。

蔚蓝的海水是那样地平稳,那样地深厚,广阔无边,海水洗去了他在北京时那种嗷嗷待哺、亟亟奔走的愁苦,海水给了他另一种雄伟的胸怀。他静静地躺在大天地中,听柔风与海浪低唱,领会自然。他更任思绪纵横,把他短短十几年的颠簸生活,慢慢在这里消化,把他仅有的一点知识在这里凝聚。他感到了所谓人生。他蒙胧地有了些觉醒,他对生活有了些意图了。他觉得人不只是求生存的动物,人不应受造物的捉弄,人应该创造,创造生命,创造世界。在他的身上,有了新的东西的萌芽。他不是一个学徒的思想,也不是一个海军学生的思想,他只觉得他要起来,与白云一同变幻飞跃,与海水一道奔腾。于是他敞衣,跣足,遨游于烟台的海边沙滩上。

但这样的生活是不会长久下去的。主人不得不打发他走了。主人送他二三十元的路费,又给了他一些庸俗的箴言,好象是鼓励他,实际是希望他不要再来了。他拿了这些钱,笑了一笑,又坐上了四等舱。这一点点钱又可以使公寓老板把他留在北京几个月。他非常喜欢这些老板,觉得他们都是如何宽厚的人啊!

北京这个古都是一个学习的城,文化的城。那时北京有《晨报》副刊,后来又有《京报》副刊,常常登载着一些名人的文章。公寓里住的大学生们,都是一些歌德的崇拜者,海涅、拜伦、济慈的崇拜者,鲁迅的崇拜者,这里常常谈起莫泊桑、契诃夫、易卜生、莎士比亚、高尔基、托尔斯泰……而这些大学生们似乎对学校的功课并不十分注意,他们爱上旧书摊,上小酒馆,游览名胜,爱互相过从,寻找朋友,谈论天下古今,尤其爱提笔写诗,写文,四处投稿。也频在北京住着,既然太闲,于是也跑旧书摊(他无钱买书,就站在那里把书看个大半),也读起外国作品来了;在房子里还把《小说月报》上一些套色画片剪下来,贴在墙上。还有准备做诗人的一些青年人,也稍稍给他一些眼光,和几句应酬话。要做技术专家的梦,已经完全破灭,在每天都可能饿肚子的情况下,一些新的世界,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生活情调与艺术气质,一天一天侵蚀着这个孤单的流浪青年,把他极简单的脑子引向美丽的、英雄的、神奇的幻想,而与他的现实生活并不相称。

一九二四年,他与另外两位熟人在《京报》编辑了一个一星期一张的附刊,名为《民众文艺周刊》。他在这上边用胡祟轩的名字发表过一两篇短篇小说和短文。他那时是倾向于《京报》副刊。鲁迅先生的,但他却因为稿件的关系,一下就和休芸芸(沈从文)成了文章的知己。我们也是在这年夏天认识的。 由于我的出身、教育、生活经历,看得出我们的思想、性格、感情都不一样,但他的勇猛、热烈、执拗、乐观和穷困都惊异了我,虽说我还觉得他有些简单,有些蒙昧,有些稚嫩,但却是少有的“人”,有着最完美的品质的人。他还是一块毫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比起那些光滑的烧料玻璃珠子,不知高到什么地方去了。因此我们一下就有了很深的友谊。

我那时候的思想正是非常混乱的时候,有着极端的反叛情绪,盲目地倾向于社会革命,但因为小资产阶级的幻想,又疏远了革命的队伍,走入孤独的愤懑、挣扎和痛苦。所以我的狂狷和孤傲,给也频的影响是不好的。他沾染上了伤感与虚无。那一个时期他的诗,的确充满了这种可悲的感情。我们曾经很孤独地生活了一个时期。在这一个时期中,中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在南方如火如荼,而我们却蛰居北京,无所事事。也频日夜钻进了他的诗,我呢,只拿烦闷打发每一个日子。现在想来,该是多么可惋惜的啊!这一时期如果应该受到责备的话,那是应该由我来负责的。因为当我们认识的时候,我已经老早就进过共产党办的由陈独秀、李达领导的平民女子学校,和后来的上海大学。在革命的队伍中是有着我的老师、同学和挚友。我那时也曾经想南下过,却因循下去了。一直没有什么行动。

直到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四一二”、“马日事变”等等才打醒了我。我每天听到一些革命的消息,听到一些熟人的消息,许多我敬重的人牺牲了,也有朋友正在艰苦中坚持,也有朋友动摇了,我这时极想到南方去,可是迟了,我找不到什么人了。不容易找人了。我恨北京!我恨死了北京!我恨北京的文人、诗人!形式上我很平安,不大讲话,或者只象一个热情诗人的爱人或妻子,但我精神上苦痛极了。除了小说,我找不到一个朋友。于是我写小说了,我的小说就不得不充满了对社会的鄙视和个人孤独的灵魂的倔强挣扎。我的苦痛,和非常想冲破旧的狭小圈子的心情,也影响了也频。

一九二八年春天,我们都带着一种蒙胧的希望到上海去了。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只能个人摸索着前进,还不得不把许多希望放在文章上。我们两人加上沈从文,就从事于杂志编辑和出版工作。把杂志和出版处都定名为“红黑”,就是带着横竖也要搞下去,怎么样也要搞下去的意思。后来还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坚持下去。但到上海后,我们的生活前途和写作前途都慢慢走上了一个新的方向。

同类推荐
  •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收编的34个故事中,有的是在当地曾经发生过的一段真实历史,而绝大部分是在史志记载之外,长期散落在民间的口头传说。采取正史、野史、奇闻、逸事结合,汇集而成的情节有趣、内容新颖。其中,有的故事虽然发生近代,但它在当时却是关系到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危的特大历史事件。有过亲身经历的当地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现代人,对于这一段历史,都很陌生,只是偶尔在闲谈中,像听故事一样,听人传说,印象淡薄,相距遥远,今天已融入到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岁月如流,我们每个人都已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遭际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的故事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追求的泪水以及选择的苦痛、生命的挣扎。正因为如此,生命的色彩才缤纷,内容才丰富。即使是落叶的季节,也不会感觉到孤独,因为你丰盈的生命足以抚慰你的心灵。
  •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本书以范畴讨论为主,首先通过对宋前中和观念的清理,以及对中和、中庸和一系列兼容相类范畴的考察,找到宋代中和观念的源头与支流,并对宋代中和观念兴盛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进行探讨,发现宋代中和观念与前代的中和观念最为根本的区别即在于“未发之中”与“已发之中”的不同。
  • 夏丏尊精品选

    夏丏尊精品选

    夏丐尊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他的每一篇作品在词章上都干净、利落,极少疵累之病和雕琢之痕。他的说理散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记叙散文描写生动、表情准确,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诗意浓郁,具有典范意义。《夏丐尊精品选》精选中国实力作家夏丐尊的作品,倾情打造最权威的美文选辑。所收录的名作或缅怀青春,追忆逝水年华;或立意深远,展示哲思妙悟;或思亲怀友,抒发深沉情感;或探寻美景,欣赏自然风情。让读者充分领略佳作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
  • 有事生非

    有事生非

    本书收录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先生近年对学者汪晖、刘禾、蔡翔等人的学术批评,这些评论与探讨虽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时的争议,但毫无疑问,讨论这类问题对于纯洁中国学风有好处与必要性。
热门推荐
  • 剑凌六界

    剑凌六界

    天道混乱,各种法则颠覆都说乱世出英雄,且看林衍如何剑凌六界!傲视苍穹!“规则是由强者来制定的,而弱者,则只能选择顺从。”------林衍语录……已有两百万字完本的老书,人品有保证,各位请放心收藏。求推荐,求收藏…求包养,新书急需支持!
  • 只剩鸦声话如故

    只剩鸦声话如故

    啊?cosplay?喜欢二次元的叶晓夜对突然腾空冒出的穿着奇装异服的少年表示他是coser,然而coser摇身一变大美男!花妖、悬案、契约……你的每一世,都要由我来守护――曼珠沙华
  • 凰战九天

    凰战九天

    谁说女子不如儿郎?且看我一杆金枪战沙场!谁说女子只能手持女红?且看我一手执掌定乾坤!这是一场血与火的较量,这是一场命运的角逐;年少戏言,注定凤舞九天!神话的传说,沙场的豪迈,且看凰战九天为你展现不一样的故事!
  • 夏雪秋殇

    夏雪秋殇

    不在其境,不解其苦。天道轮回,谅我不易。世风纷扰,谁人与共?
  • TFBOYS不变的爱恋

    TFBOYS不变的爱恋

    三个普通女孩,三个明星男孩,命运把她们引到了一起,又戏虐般的将他们分开。如今,女孩们长大了,失去了对别人的信任,失去了纯真,但唯一不变的,只有那对男孩心底的爱恋……本书为两人共写的书,喜欢的可以加我们共同的qq:2811641150希望大家喜欢哦*^_^*~
  • 横行西游之科技狂人

    横行西游之科技狂人

    原本的西游取经路是一场取经屠妖的西行路途,但由于常飒的介入,西游改为屠神之战,西游之路八十一难,每一难破一路神。常飒后人携更先进的科技重新回到西游世界,不一样的西游,更强的科技,注定要掀起不一样的风云,而他的目的想复仇,想弥补常飒先祖的遗憾。
  • 书筏

    书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家有萌宠,花心老公来碗里

    家有萌宠,花心老公来碗里

    “喂喂喂,看谁呢!说的就是你!前面那位穿着白上衣黑长裤的小胖子姑娘!”顾封搂着一个胸大貌美屁股翘的美铝,笑得没心没肝的,就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在食堂大声嚷嚷着。众人默契的将目光投到了排在了老前面的某位有点小胖,白上衣黑裤子的妹纸身上。莫小二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自己那个冤家邻居又找上门来了,干脆不理他默默地排着队。顾封看着莫小二居然完全不理会自己,一想到自己在她眼中还不如食堂里的一条红烧鱼,气就不打一处来,干脆丢下身边的大美女,气冲冲走到前面从队伍里一把拉出莫小二。
  • 烈日焚天

    烈日焚天

    杀伐天下的一代明君,风度翩翩的绝命剑客,阴冷绝傲的北国之王,神秘莫测的东方之城。看孤苦少年如何历经磨砺一步步走上万世之巅!金戈铁马,恩怨情仇,阴谋诡计,剑荡九州!
  • 关门放老公

    关门放老公

    ‘老公,来,亲亲!’某女说。/某男屁颠屁颠地跑过去。‘老婆,来,亲亲!’某男说。/某女‘啪’一巴掌上去了。某男表示很受伤。某女生气了,某男会十分自觉的抱着专属搓衣板来请罪。/某男生气了,某女发嗲撒娇装‘老公,人家错了嘛!再原谅人家一次嘛!’注意,一定要答应原谅,否则。。。‘哼!'的一声后,会出现上一内容。/老婆大人时而萌时而猛,老公我啊唯有宠啊还是宠。某女:自从有了老公,我连狗都不养了。关门!放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