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68500000003

第3章 少年事(1)

成长的事情(13章)

1.幼年的弹弓

快中午了,梧桐树叶子上挂满了新鲜的蛋黄色,它粗大的树干被我多次用小刀或者铁钉划过,年长日久,留下很深的疤痕。母亲做饭,从房子侧面的柴火堆里抱来一掐子干枯的杨树和核桃树枝,噗地一声扔在灶火边,再蹲下来,两手抓了一根枯枝的两头,搁在膝盖上面,两只手一用劲儿,枯枝发出很脆的响声,断裂开来。

母亲又在地上抓摸了一把茅草,用火柴点着,放在黑乎乎的灶膛里,又折了一些细碎的枯枝,放在慢慢扩大的火苗上面。不一会儿,灶膛里传来我熟悉的噼啪声,灶膛背后的风一吹,火焰忽地一声喷出来,有好几次,燎了母亲额前的头发。

我一个人在院子里玩儿。院子不大,靠着另一家楼后墙的地方长着梧桐树,好像很多年了,庞大的树冠比二层石头楼房还高。春天时候,长出阔大的叶子,在微风中忽闪,把越来越热烈的阳光切割成一块块的光斑,在院子里荡漾。

院子下面是路,路左右和下面是田地。那时候,麦子已经很高了,抽穗了,父亲时常走到自家的麦地里边,掐着麦穗看一阵儿,说,快熟了,再过三五天就能割了。

我百无聊赖,一会儿看蚂蚁搬家,一会儿被突然从墙洞里窜出来的老鼠惊吓,还有不常见的蛇,在石头的台阶上扭着身子狂跑,再眨眼,就钻到了某个石洞里。

火点着了,清水在铁锅里发出咝咝的响声。母亲把大点的枯枝搉开,放了好几根,就去屋里和面去了。

我玩得累了,坐在石头墩上看了一会儿天。夏天的天真蓝,像我在梦中看到的大海和它的大水。不断有狗叫从村子的其他地方传来,间或还有孩子的哭声。

正要起身的时候,我看见一只小麻雀,从房顶飞下来,在院子里有土的地方快速啄食。我赶紧坐稳,盯着它看。小麻雀也很警惕,低头猛啄一会儿,赶紧抬起头来,四处看看,然后再低头啄食。

母亲不知为什么从屋里出来了,脚还没落地,那只小麻雀就惊了一下,扑打着翅膀飞起来,落在邻居的屋檐下,回过头来看。我说:娘,你把小麻雀吓跑了!娘又往灶膛里填了几根枯枝,站起来,看着我说:吓走个麻雀有啥唻?话音没落,就又回屋了。

我站在院子边儿,忽然发现,下面的麦地里也有很多麻雀,一只只地飞起来,在马上就要成熟的麦穗上飞快地啄一口,又落在麦地里。再下面的河沟里,对面的林子里,还有很多鸟儿,呱呱叫着飞,或者几只十几只聚集在某棵柿子树上,你一声我一声地叫。那情景,让我想起大队开会,那些人坐在桌子上,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话,甚至吵架。

正看着,忽然看到一片类似叶子的东西,从高处摇摇晃晃地下落。好久之后,落在院子下面的小路边。我一步一步地走下台阶,到路边找到那个东西,却是毛茸茸的,我知道那是鸟儿的羽毛。抬起头来,果不其然,有一些黑白相间的鸟儿不断从头顶飞,叫着叫着就到了对面的山岭后面。

关于这些鸟儿,母亲和父亲分别说了好多名字:“弹弓”、“喜鹊”、“布谷”“黑老鸹儿”、“麻雀”等。这些鸟儿,几乎每天都在我的头顶飞,在村庄四周的田里,还有附近的山坡上,落下来吃东西。慢慢地,我能简单地分辨一些,叫出它们的名字(长大后,查字典也不知道方言叫做“弹弓”的鸟是哪一种)。

母亲再次出来的时候,我说:娘,那麦地里有麻雀!娘站在我面前,探着身子向麦地里看了一眼,说,那是麻雀,在吃麦子呢!我说,它们为什么吃麦子?娘说:麻雀就是糟蹋庄稼的!

听了母亲的话,我迟疑了一下,颠颠地跑回家。屋里很黑,和外面截然两个世界。我冲着正墙看。那上面,被父亲挂满了成串的黄玉米,说是留种子明年种了打粮食。我眼睛搜寻了半天,才看到挂在玉米种子之间的弹弓,——是父亲给我做的,用一截粗铁丝,一片破了的架子车内胎,给我玩儿。

当然,最重要是防身,还有报复那些欺负我的孩子们。我没有拥有弹弓时候,那些坏小子们就用他们父亲做的弹弓欺负我,在弹性极好的架子车内胎里包了石头或土块,用一只眼睛向我瞄准,距离远了,射不中我,近了,一射一个准儿,通常,我还有防备,头就疼了一下,像手榴弹爆炸一样,连疼都没赶上,血就流出来了。

到麦地边儿,我也捡了一些小石子,放在衣兜里,拿出一块,夹在长条形的自行车内胎上,像个偷袭的战士一样,爬到麦地一侧的地沿上。探头向下一看,那些麻雀还在争抢着啄食麦穗。我悄悄拿着弹弓,瞄准,朝着至少有二三十只麻雀发动攻击。石子射出之后,那群麻雀轰地一声飞走了,掠过麦地,在空中一纵一纵地消失在另一片麦地。

我想它们还会飞来,就趴着等,直到母亲大声喊我吃饭,我也没应声。还在聚精会神的时候,后面传来母亲的声音。娘说:傻孩子,你在这儿趴着干啥?我沮丧了一下,看着母亲说,娘,俺打麻雀!母亲笑笑,说,你能打中麻雀?赶紧回家吃饭!话没说完,就就伸手拉了我的胳膊。

2.春姑姑,小拨浪鼓

春姑姑,豆芽芽,说着说着,春天就来了。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我这首歌谣,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身边有小孩或是大人说起,我就会想起自己的姑姑,还有椿树上挂着的一串串形似长豆角的椿莲子。

南太行的春天最先从地面发生的,穿棉鞋的脚不自主地发热,穿上单布鞋,也不再觉得冷了。抬眼一看,近处的山坡上就有了一层薄薄的绿意,风吹在脸上,也有了一种温水洗漱的感觉。长得最快是向阳墙根的野草和甜甜菜,人还不注意,它们就蹿起来老高,甜甜菜可以摘下来炒菜吃了。

夜里还稍微冷些,东风还使劲在树梢、房顶和远山近岭上扎猛子,人要出门,还是要穿厚衣服,缩着脖颈。二月下旬某一天,我跟着父亲去山后拾柴,一上到岭顶,眼睛就被不知何时盛开的杏花抓住了,我大喊一声,说,爹,杏花开了!爹看看,说,这时候就是杏花开的季节。我说;我想吃杏子!爹说,杏子还早着呢,再等个把月才能吃。

杏花像水粉,一树一树地,挂在起伏不平的山地里,而其他的植被,还沉浸在冬天的噩梦中。父亲拾柴,我跑到杏树下面,仰着脖子看花。我其实不是在乎花朵,而是想看看花朵后面有没有杏子。

父亲看到了,大声对我说:有蜂,小心被蛰了!这时候,我才发现,杏花上下翻飞的都是蜂,有人养的蜜蜂,还有山里的大黄蜂、小黄蜂、黑蜂,甚至刚刚重生的苍蝇。它们在杏花里面争先恐后,嗡嗡乱叫,忙得像疯了一样。我退后几步,无意中,看到地面上蜷缩着很多蜂的尸体。

我问爹说:这蜂咋死了?爹说,冻死了,要不就是被其他蜂咬死的。蜂们也打架,一种和另外一种水火不容,见了就相互咬,拿针蛰。就跟有仇的人一样,非要把对方弄伤弄死才罢!

听了这些话,我懵懂,觉得可怕。爹又说:这些蜂——尽管是同类,它们也相互打架和伤害,跟村里的人一样,因为一点小利益,连亲情都不顾,吵闹、打架,甚至背后下刀子。

我觉得可怕,远远地离开杏花,到父亲跟前看着父亲拿斧头砍柴,或者帮他把枯枝拢在一起。

没过几天,我们家院子下面的梨树也开花了。娘说,二月初二早上,所有的梨树枝条都没有了尖儿。我说那是为啥,娘说,被神仙才采走了,用梨树枝尖儿做衣裳,或者在蟠桃园里嫁接成梨树。

到了傍晚,无论天再黑,远远就能看到盛开的梨花,像是一团巨大的雪球,在空旷野地里,照亮一方天地。

三月上旬,桃花开后,整个村庄就是一片芳香了,蜂们照样追香而来,嗡嗡的声音使得树枝发颤。这时候,椿树枝上也冒出了嫩芽,紧接着,突出一串一串的椿莲子,像洋槐树上的长豆荚一样,泛着绿茵茵的颜色,赤条条地挂在高高的椿树上,风一吹,响起嗦嗦拉拉的碰撞声。

再几天后,椿莲子就全身发黄,然后变红,再持续变黑。红的时候,就像是写给春天的条幅,每个上面都凹凸着一些字儿。而黑的时候,就预示着它们的使命已经结束,或者生命走到了终点,有些会落下,摔在地面上,里面成熟的籽粒被太阳暴晒,炸开来,蹦的哪里都是。有些还会勉强挂在枝上,慢慢地,籽粒落下,只剩下干瘪的身体。

紧接着是清明节,娘带我去舅舅家。似乎从一开始,我就没有见过姥姥姥爷。娘去舅舅家,就是给姥姥姥爷上坟。还有大姨妈和小姨妈。姊妹三个,带着自己的孩子,先去舅舅村后的坟地,在长着几棵柏树的坟地里,对着石头做的坟墓跪下来,点燃黄纸,还有一些冥币,然后放声哭,叫爹娘,说爹啊娘啊俺想恁都(你们)!哭得眼泪鼻涕一大堆,我还懵懂着,就在旁边的草地上玩。

到舅舅家,通常会留下来吃午饭。小姨妈到大舅家吃,大姨妈和娘在二舅家。

两个舅舅家挂在一面山坡上,院子下面是石头砌的墙壁,墙壁下面长着很多椿树,再向下是小马路,马路外面是石头水泥大坝,宽宽的河道里都是大小不一的卵石,只有到雨季,来自上游的水会把卵石一股脑盖住,且不断向前推动,把新的带来。

每年这时候,舅舅家院子下面的椿树也正挂着数不清的椿莲子,我和大我几岁的表姐表哥一起,站在石墙上面,大声说:“春姑姑,豆芽芽,说着说着,春天就来了!”表哥人大力气大,总是会拿了带钩的长杆子,伸到某一棵椿树上,将其中一根树枝折断。我们几个一起,把上面的椿莲子捋个精光,拿手里,一边说“春姑姑,豆芽芽,说着说着,春天就来了”,跑到大人面前耍。

娘说,这样会损坏椿树,你们这群孩子啊,咋不知道爱惜椿树呢?舅舅和妗子看着我们笑笑,说,孩子,就是贪玩的,没事儿。

下午跟着母亲回到自己家,我还拿着几串椿莲子。

我六岁那年春天,嫁到邻村的姑姑忽然回来了,从我们家一侧的巷道里,拿着一只小拨浪鼓,走到我面前,说,平儿,姑姑给你买的!我接住,使劲摇起来,咚咚的鼓声在春天的院落里格外清脆。娘看到了姑姑,热切地说,你姑姑来了,献平,快叫姑姑。我叫了姑姑。

小小的拨浪鼓,两面打磨得白而光滑,绷得很紧的牛皮,上面带着一个用红绳儿栓了的小鼓锤,还带着一绺儿红缨儿。我欢喜得不得了,连饭都没有兴趣吃了,一个劲儿地摇着,在院子里跑着。

姑姑没有在我们家吃饭,母亲端起面条给姑姑,姑姑好像说吃过了。在门墩上坐了一会儿,起身要走。母亲喊我说,姑姑要走了。我收住脚步,姑姑摸摸我的头说,姑姑送你的拨浪鼓好玩不好玩?姑姑好不好?我说好玩好玩,姑姑很好很好。

姑姑的小拨浪鼓让我的童年时光幸福了好多天,甚至睡觉的时候,还把它紧紧抱在怀里。后来,母亲和姑姑吵架了,吵的很凶,回到家里,母亲把小拨浪鼓硬从我手中夺了过去,朝着姑姑家的方向,快步走去。从那儿之后,我就不见了小拨浪鼓。我哭着向母亲要了好几次,母亲总答应给我买,可买着买着,我就长大了。

3.摘榆钱儿

村庄周边有很的榆树,一棵棵,一丛丛,在春天,闪耀着绿。相对于杏花、梨花和桃花,甚至山坡上的黄芩花,榆树很寂寞,除了偶尔的鸟儿会光临它们,其他一些漂亮的飞禽一次都不去榆树上歇一会儿脚。直到榆树叶子长大了,每颗叶子都像是铜钱的摸样,嫩嫩的,在阳光下闪着光的时候,村人忽然把眼睛对准了它们。

那时候,刚刚包产到户不久,冬天刚刚过去,家家户户的存粮就不多了。有特别困难的,早就吃干了缸底,找人借着吃了,等秋天粮食下来,再还上。

因此,春天成了人们的野菜盛宴。先是挖着吃苗苗草和甜甜菜,等榆钱儿长大,就拿着镰刀和长杆,向着榆树进发。娘说,榆树上最好吃的是叶子,就是榆钱儿,再就是榆树皮,剥下来,晾干,放在碾子上碾成面粉,掺在玉米面或荞麦面里,吃起来很光滑。

有一天,天就要黑了,母亲领着我,挎着篮子、拎着长杆,悄悄地向白天观察好的榆树走去。山坡很陡,她在前面探着身子向上爬,我在后面四肢着地地爬。娘俩呼呼地喘着粗气,到白天观察好的一颗大榆树下面,趁着星光,娘抬头向上看看,说,幸好还没有人摘过,榆钱儿很多。

母亲叮嘱我就在树下,哪儿也不要去。为了制止我乱跑,说,山里有狼,娘最喜欢吃小孩子!我吓得就要哭了。娘说:狼也怕大人,只要你不乱跑就没事儿。我赶紧点头。娘还说,娘在树上摘榆钱儿的时候,会砍下树枝,你也要看着,不能让树枝砸到你!我也嗯嗯着答应。

娘脱了布鞋,像猴子一样沿着粗大的树干向上爬。我至今记得,母亲爬树的姿势不好看,甚至还有些丑陋。两条腿弯着,两只手使劲儿抓着树干,屁股突出,很不雅观。而在当时,母亲根本不会想到这些,她的目标就是榆钱儿,能采更多更好的榆钱儿,够一家人吃几天,比什么都强。

榆树高高大大,在母亲的攀爬中轻轻摇晃。爬到榆树分叉儿的地方,母亲坐稳,从后腰取下镰刀,开始砍榆树枝,哐哐的响声在渐次加深的夜晚显得格外空旷。大约一个小时后,地面上就落了好多榆树树枝。母亲在树上站起来,四处看看,实在没了可以够得着的树枝,就找一个空地,把镰刀扔下来,然后顺着树干爬下来。

同类推荐
  •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是陈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主要作品结集。身为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他的这些随笔本来确为"闲话",但他忍不住要对时事发表议论的作法,使这些文章成为与大是大非相关的论题,绝非一个"闲"字可以了得。文集中的部分篇什确为无关"大局"的"闲话"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中东铁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还是一条革命志士前往苏俄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当年沿中东铁路往来于中国内地——莫斯科的中共早期领袖、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为题材创作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罗章龙、邓颖超等往来中东铁路时遇到的危险与艰辛,并由众多红色后代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
  • 向秀丽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向秀丽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本书介绍了贫苦家庭出身的向秀丽,为了抢救国家财产,保护人民生命安全,舍己为公的英雄事迹。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热门推荐
  • 浅夏我就在你身后

    浅夏我就在你身后

    浅夏,回头啊!回头?那人就在你身后,回头啊!可我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要重来,我还会选择这样做,只因为,我爱的是你,不是他不是吗!最后一秒钟,仅仅一秒钟,我就深陷不已,无法回头……无论是夭漓还是及傲骨你还是你,夭漓,天涯海角,我夭浅夏跟定你了,无论你逃到那里,只要在我夭浅夏手里,这辈子,你,注定是我的……你若要谁死,我夭漓定要他活不过午时,你若被谁伤一毫,我夭漓定要那人五马分尸……你若能再找到我,我便敢于这天地为敌,哪怕尸骨无存,魂飞魄散……
  • 武侠入侵

    武侠入侵

    我们总会不经意间发现,有些人并非看到的那样平凡!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看似平凡的大都市,却隐藏各式各样,身怀绝技的高手!他们有可能是你的朋友,也有可能是一名名声在外的富豪!这个都市,曾经有过一个名叫江湖的地方!
  • 偷龙转凤:碧落烟华

    偷龙转凤:碧落烟华

    一次救人得到的金针,一次交易遭遇的杀手,一次无意的相识引发的杀身之祸,一切皆因金针背后的组织。到底他们想要做什么?为何几个毫无关联的人被人刺杀,都与他们有关。到底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共同点。一个只想好好挣钱,有点贪财的小女妖,却总是遇上莫名其妙的人,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刻意的安排。而那些与她邂逅的人中,会不会有人成为她的真命天子?欲知详情,请看《偷龙转凤结奇缘:碧落烟华》
  • 天境语录

    天境语录

    论封印结界之术,他的父亲是当世第一人。他天赋异禀,也许有一天,他会继承他父亲的位置。可是,因为一个古封印的书卷,他成了孤儿。他拒绝了那个跟他青梅竹马的女孩,他选择离开,女孩选择嫁给他人。他要复仇,可是他却只有一个无法解开封印的书卷,名为天境。他做梦都想看清那张青铜面具下的脸,他,不知道仇人的模样。他怨恨这个世界,他不相信任何人。他,不是主角。
  • 二十八药叉大将名号

    二十八药叉大将名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唤魔入圣

    唤魔入圣

    魔说:“我超脱凡尘,不入轮回,不为伪善仙神,一切皆由心定。率性而为,不受束缚,不铐枷锁。人若欺我,我剑指苍生,神若欺我,我屠尽神魔。普天之下,唯我超脱,而你,凡人,蝼蚁无异,生而何为?”叶子珏淡然一笑:“我会唤魔?”魔道:“你当为魔仆。”叶子珏负手而立,眸映苍天:“我当为魔主!”且看叶子珏如何以没落唤魔师的身份,携无尽魔物,在苍穹之下崛起。这是一个凡人的抗争,更是一个男人的宿命!权势滔天?富可敌国?软玉温香?霸绝天下?不不不,远远不够!我要的是主宰我的一切,无上!叶子珏如是说。
  • 重生之主持人

    重生之主持人

    那一年,何老师还没有主持快乐大本营,汪老师还籍籍无名,蚂蚱还在苦海中沉沦。而苏立就重生到了这个年代!
  • 医妃彪悍:残王架不住

    医妃彪悍:残王架不住

    她是21世纪金牌特工医生,外科界的一个传奇,一朝穿越,却穿到世家废材嫡女身上,成婚前夕被浸猪笼、未婚夫一纸休书恩断义绝,家族抛弃、世人唾弃;姨娘庶妹更是用尽心机致她于死地!他是最不受宠的皇子,双腿残疾不受人待见,却不知他暗下到底有多大势力,废材嫡女配上残废王爷,且看他们如何将这天下颠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泪的死亡协奏曲

    泪的死亡协奏曲

    这篇是小小的黑化文哦,希望各位大神能够指点指点,谢谢。
  • 大明为道

    大明为道

    测人凶吉,择阴阳宅,天眼可见摸骨算命,姻缘财富,掐指算得一把铜钱剑,一把桃木杖,一张招牌写了四个字:天机神算魑魅魍魉,妖魔鬼怪,怎就这么多,还是进了贫道这葫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