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06900000003

第3章 故乡的记忆

故乡如一条奔流不息的小溪,在我的血脉里流淌。多少次打湿了我的酣梦,我从窗外流泻的月光里,读到了童年的记忆。

青山如画屏般立在田畴尽处、村庄边缘。远远近近的山绵延起伏,青翠欲滴。春天,漫山遍野开满色彩绚丽的野花,淡淡的清香到处弥漫,嫩绿的颜色在山坡上、树丛间恣意蔓延,一种清新的气息胀满视线,塞满鼻息,沁入灵魂深处。远处的三台山,静静地兀立着,关于不竭泉和古寺的传说穿越时空隧道,倏然而至。秋天,一望无际的油茶林里,丰硕的果实挂满枝头,乡亲们一路飘洒着粗犷的歌声,把一担担果实挑下山坡。金黄的柑橘恰似乡亲们写满喜悦的脸,一阵阵欢笑声回荡在随处可见的橘园。

一望无垠的田垄,演绎着乡亲们祖祖辈辈辛勤劳作的故事。憨厚的耕牛踏着春光,犁开朴实的农民希望的土地。黄绿的秧苗戴着清晨的露珠,在晨曦里折射着乡亲们祈盼的光芒。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着乡亲们丰收的舞步。在滚烫的烈日下,飞舞的镰刀、汗湿的背脊、打谷机的轰鸣,全部变成晒谷场这个舞台上的经典节目,堆成小山的黄灿灿的稻谷刚拉上早稻丰收的幕布,晚稻插秧的紧张气氛又随即开演。我始终忘不了忠诚于土地、把希望和生命寄托于土地的父亲,他在村里第一个踏上农村改革的潮流,承包鱼塘、橘园,每天起早贪黑,精心管理,用几倍于人的辛勤和汗水,创造了当时薄土窄田上收入的神话,在啧啧称赞声中,全村第一栋红砖楼房,成为乡亲们经久不息的仰慕。

故乡的村庄古色古香。那是几十近百年的建筑群,青砖青瓦,气派庞大。偌大的一个村庄就是一座大院,屋屋相连,廊廊相通,沟沟相接。布局严谨的村庄里,有一条条像城市街巷的通道,四通八达,连接每家每户。院子里有公共堂屋,有采光用的天井,有大大小小的水沟。通道、台阶、天井、排水沟全部用青石条和青石板砌成,显得规整而庄严。一人合抱的圆木作廊柱,门、梁、柱上雕龙刻凤,嵌花镶草,古朴典雅。穿梭在走廊、过堂间,从村头到村尾,走遍每家每户,可以不晒半缕阳光,不沾一滴雨水。古老的祠堂更是建筑的经典之作,走在光溜溜的青石板上,抚摸着粗大的圆木柱,特别是站在高处,鸟瞰其全貌,造型各异的檐角如凤翅若麟角,房屋之间的青砖黑瓦防火墙高大气派。再踏上木板梯走上木楼,伏在木栏杆上,静静地看着雨水似丝如线落入天井。这时,你不能不佩服当时的设计者和建筑师的聪明才智。

湘江如一条碧绿的练,静静地绕村而过。在湘江的滋润下,故乡的土地旱涝保收,乡亲们无忧无虑。夏天的夜晚,乡亲们坐在河堤上,仰望着满天的星星,聆听着滚涌的涛声,在粼粼波光中闪烁着心中的幻想。碧波荡漾的水库,依着青山,纳着溪水,对着田畴,清澈的水随着小溪和水渠,浇灌着广袤的田土。村外的水塘,伴着依依杨柳,鸭戏鹅逐,浪起水溅。

小时候,我和伙伴们待秋收过后在油茶林里疯跑着,用空蕨管吸吮着茶花中的花蜜。用大头针弯成鱼钩,系上尼龙线,配上小竹竿,挖来蚯蚓作饵,从小溪、水库、湘江和水塘里钩上一条条小游鱼,欢笑着把一双小手拍得通红。在宽敞的、日不晒雨不淋的院子里踢毽子、捉迷藏、看连环画、跳绳、下棋。最幸福的是金秋季节,我们急不可耐地从树上摘下青中泛黄的橘子,大口大口地塞进嘴里,酸得直眯眼睛。早春时节,几个小伙伴提着竹篮去田野里扯猪草,却肆无忌惮地在绿绒绒的紫云英田里欢笑着打滚,直到天黑时分,才匆匆扯些猪草回家,少不了挨父母的骂。在上山砍柴时,从山下的地里挖几个红薯,用柴刀削掉皮,甜而脆的味道使我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挑着柴回家的步履显得那么轻松自如。

故乡今非昔比,而关于童年的幸福记忆却始终留在我的心里,让我不时咀嚼回味。

(原载2011年8月1日《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11月29日《株洲日报》)

同类推荐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雷达,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
  •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有思文丛:秘密呼喊自己的名字

    本书是小说家张楚的一本散文集,由“野草在唱歌”“窥书窥心”“风行水上”“人与事”4辑27篇文章组成。内容涉及对青年时代的回忆、对读书交友的回望、对创作历程的回顾;语言流畅平和,平和之中又饱含深情。
  • 船

    亲近泥土,站在高楼的阳台上,那种失去泥土的空虚常使我把目光向远处延伸。然而,远处仍然是干树桩般的水泥房子,如传奇杂志封面似的街道以及像眼睫毛一样的电视天线。城市文明如衔在口中的口香糖既清凉又甜润,但那却是一种加工后的甜润,它与我们在乡野随意摘下的草莓有着绝然不同的滋味。
  • 柳影随风

    柳影随风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也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散文作品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精品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四季音符、流光掠影、似水禅心、悠悠情韵、说三道四共。这些作品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是启迪思想、反映人生的好作品。
  • 杨万里集

    杨万里集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结构包括原文、译文及注释,注释详实,通俗易懂,让读者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代文学的渊源。《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是以《四部丛刊》影印宋钞本为底本,参校王琦珍整理的《杨万里文集》。除作参校《全宋诗》,择善而丛。作品大致按年代先后为序,限于《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体例篇幅等方面的要求,作者选注了杨万里有代表性的诗作百余篇,全部词作八篇、以及文十余篇,以馈读者
热门推荐
  • 垃圾财富帝国

    垃圾财富帝国

    大学生的创业梦想。民间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垃圾变为宝贵的资源之时,滚滚的财富将要随之而来。多年以后,他还会重新回到当年留下太多泪水的银杏林,似乎满目皆是生机勃勃,然而心中却荒芜如一片沙漠。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玄武拳经录

    玄武拳经录

    传说中的武林秘籍是没有的,但《东克西暝》却是存在的,一时间,武林中人在次暗流涌动。
  • 达尔文密码

    达尔文密码

    在本书中,作者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了财富和企业发展的规律。作者认为,企业处于竞争的环境中,它的生死存亡都是与周边的环境,各种各样的经济体相互联系、相互依籁、相互斗争的结果。人们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对自然的生存环境却相当缺乏思考。进化论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人们思考诸多问题的框架,进化论的成果有时又可以给人们直接的启发。
  • 命运之逆命之子

    命运之逆命之子

    无法改变的过去以及无法掌控的未来,这就是命运。然而世间事,并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自从大地有生命以后,就已经开始了对抗命运的旅途,无论结果是什么他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他们被称为逆命者,他们是被神灵放弃的人,他们的道路艰难,九死一生,但是他们从不后悔,因为他们要将自己的命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想跟我一起去改变命运吗?那你还在等什么!!!欢迎来到『命运之逆命之子』
  • 风水之王之金点秘术

    风水之王之金点秘术

    金点先生分文武,一分相卜,二分定穴,三分风水,四分异术!且看我这个初出茅庐的金点先生,如何以金点之术斗地师,定龙穴,战妖邪……
  • 豪门情缘:女王姗姗来迟

    豪门情缘:女王姗姗来迟

    她可爱、她妩媚、她知性、她高冷,变化多样的她是百变女郎。她为身边的人而变,她为喜欢她的人而变,她为命运而变。可无论怎么变,她都不忘初心,她还是那个心地善良的敢作敢当的美丽女子。她在成为大明星的路上饱受非议,也成为舆论的焦点。有多少人爱,就有多少人恨。她是国民女神,她是大众情人。粉丝们爱她爱得无可救药,土豪们把她捧上了天,最终她将神豪变为自己的男宠。她本是千金小姐,却沦为平民之女。她回归豪门不久,家族却遭遇大难。她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娱乐王朝。她就是王姗姗,华夏大地上新时代的女性代表,她只为自己代言,她只为华丽的人生而舞,她只为美好的生活而唱,她只为心中的梦想而演绎出最完美的自己
  • 素女怨:亡国公主复仇记

    素女怨:亡国公主复仇记

    国破家亡,她幸得重生。她暗自发誓,定要报了这血海深仇,要叫他粱国也尝一尝这亡国滋味,要他粱国,不得安宁。她改名换姓,改装易容,在将军府里,月下倾城一舞,舞得粱国那少年天子一见倾心,将她收在帐下。宫闱深深,步步惊心。一步一步,踏进了命运的陷阱……
  • 和美女老总隐秘情事

    和美女老总隐秘情事

    屌丝小职员酒醉,美女总裁送他回家,却被妻子意外的发现蛛丝马迹,婚姻危机由此爆发。在他人生陷入最低谷的时刻,美女总裁携手和他宦海浮沉,助他成功转型。他想和她永远在一起,无奈却被那道枷锁牢牢绑住……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