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900000041

第41章 一场悲剧 (1)

“阴历腊月十四 星期一 阴

昨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在梦中,我被一阵喧闹的锣鼓唢呐声吵醒了。我心里有些奇怪,深更半夜的,什么事会搞出如此的阵仗。我披上衣服,起床走到门外查看。

声音是隔壁石凤儿家传出来的,我好奇地走到她家门口。她家院子里竟然堆满了人,院子中间停着一顶轿子,轿子前面站着一个鼓手、一个号手、一个唢呐手正在卖力地吹奏。

我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从场面上看来象是在娶亲办喜事,不过再是喜事,大半夜的闹着也总让人觉得心里发不舒服。

这时候,我看见石凤儿被人从屋里掺了出来,她颤颤微微地走进那顶轿子里。

起轿了,几个大汉,抬起了轿子。只听一声吆喝,鼓手、号手、唢呐手吹奏得更加卖力了,在单调的乐曲中,轿子被抬了出来。

轿子很快就抬过了我的身旁,我木木地站在路边,全身冰凉,心里发毛。就在刚才轿子经过我身旁的时候,我发现那顶喜气洋洋的大花轿居然是用纸糊的。

他们要用这顶纸轿把石凤儿抬到什么地方去?

我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花轿越走越远。就在这时,轿子的小窗被掀开了,石凤儿从窗里露出一个脑袋,对着我说了一句什么。

喧闹的锣鼓唢呐声掩盖了石凤儿的话声,我根本听不到她在说什么。突然之间,我仿佛着了魔一般追了上去。我奋力拉住轿子,不让它继续前进,抬轿子的大汉仿佛无视我的存在,依旧我行我素地向前走着。

“哗——”纸糊的轿子终于被撕碎了,我冲到轿子前面,想要把石凤儿拉出来。当我伸手掀开轿帘的时候,我呆住了。

轿子里,根本没有石凤儿的人影。在那本该坐着人的轿椅上,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张石凤儿的照片。

照片里的石凤儿,凤冠霞披,俨然一幅新娘的打扮。可在照片的周围,却镶着一圈黑色的边框,这是一幅遗照!

我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浑身都被冷汗打湿了,梦中的场景历历在目,让我心有余悸。我刚才梦到了什么?

我梦到了一场阴婚,而这场阴婚的新娘竟然是今天就要出嫁的石凤儿。

做了那场梦之后,我再也无法入睡了。天蒙蒙亮的时候,我又听到一阵锣鼓唢呐声。

那些喧闹的声音那么真切地在耳边想起,这一次不再是梦了,石凤儿出嫁了。

我披上衣服,站到窗口旁,这里刚好可以看到街上。我一眼就认出了被簇拥着人群中间的石凤儿,她穿了一身鲜红的嫁衣,一张脸用粉扑得雪白,当她路过我的窗前上,抬头望了我一眼,我看见她的双眼里满是绝望,毫无生气。

在石凤儿就要走出街口的时候,她突然不走了。她转回身子,久久地望着自己长大的小镇,眼眶里竟然慢慢地涌出两行泪水,那泪水滑过她扑满粉底的脸,留下两路丑陋的痕迹,象两条蜿蜒的蚯蚓。

最后,石凤儿的眼光落到了我的身上。她就那么看着我,那一瞬间的情形,至今仍然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之中,也许这个傻傻的女子对某些事情比我们的感觉更为敏锐吧。”

于凡读完了第五篇日记,这篇日记同样讲的是那个名叫石凤儿的女子以及她出嫁的情况。不过于凡注意到了日记里的一个细节,赵德恩的前面四篇日记开头记录日期都是使用的公历,偏偏在第五篇里使用了阴历,这其中有什么奥妙?难道只是受了当地风俗的影响吗?

“阴历腊月十四 星期一 阴

当我在捕捉瞬间的美丽并使之定格时,我万万没有想到,那诱人的美丽中竟隐藏了无数让人恐惧的邪恶……”

赵德恩的第六篇日记记录的时间依旧是阴历腊月十四,更奇怪的是,日记只有上面那短短的一句话。

阴历腊月十四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于凡的心里已经被好奇涨满了,他捧着手里的日记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想要继续看下去的欲望。既然是走一程看一篇,那现在自己已经到了云台镇,后面的日记完全可以一口气读完,这样也好知道自己在云台镇上到底该干些什么。

当于凡充满虔诚地翻开日记的下一页时,猛地呆住了,上面竟然是一片空白。他又翻开了一页,依旧是空白,他继续一页页地往后翻着,但直到他一口气翻完整本日记,也没有再看见一个字,后面的每一页都是空白的。

于凡沮丧地把日记本扔到床上,这么厚的一本日记,居然只有短短的六篇,更要命的是,这六篇日记里藏了太多未知的谜团。于凡相信,任何一个人看完这六篇日记,都会渴望着想要解开这些谜团。

于凡想了半天,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自己要是一直坐在这里冥想的话,将永远也无法解开这些谜团。问题是他暂时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于是他决定采取最直截了当的办法,打电话给赵德恩,从他嘴里问个子丑寅卯。

“对不起,你所拨打的用户已停机。”电话里一个机械的女声打碎了于凡的如意算盘。看来想要知道答案,只得自己去寻找了。

于凡打开摄影包,把那本黑色的日记本放了进去。与此同时,他看见自己的相机安静地躺在摄影包里,猛然想起了一件事。

自己原本是准备来拍片子的,可以自从打开了赵德恩的日记本后,就完全被日记里记载的事所吸引,一路上都被赵德恩那家伙牵着鼻子走,完全忘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于凡拿出包里的相机,轻轻吹了吹上面的灰尘,露出了一个苦笑。现在他已经是欲罢不能,如果解不开日记里隐藏的秘密的话,他完全提不起拍片子的兴趣。

于凡靠在床上,又在脑子里把六篇日记的内容过了一遍。第一篇是赵德恩到达海溪镇的当晚写的,里面好象没记录什么奇怪的事。从第二篇日记开始,怪事发生了,先是在海溪镇的“小旅社”的玻璃窗户反光里看见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人的影象,赵德恩拍了下来准备冲洗出来,但他却没有记录冲洗出来后的结果。第三篇里的怪事发生在从海溪镇到云台的山路上,这篇里面记录的事简直匪夷所思,根本就像是一个瞎编的恐怖故事。

而接下来的两篇,都和一个叫石凤儿的女子有关,第四篇详细记录的石凤儿的生平和姻缘;第五篇记录了石凤儿的两场婚礼,一场梦中的阴婚和一场现实中的婚礼。

最后一句篇里,则只有一句话,那句话里提到的诱人的美丽和令人恐惧的邪恶又指的是什么呢?

于凡感觉那个石凤儿应该就是云台镇上的人,镇上认识她的人一定不会少。他决定从石凤儿身上查起,找出日记里隐藏的秘密。

虽然于凡有了调查方向,却又感到无从下手,总不成到街上随便拉住一个人就问人家认不认识石凤儿吧,那样非得让人当成神经病。既然这样,还不如顺其自然,先到在镇上拍些片子。

他背上相机步出了旅社,漫无目的地溜达在云台镇上,直到这时,他才第一次仔细游览这个古朴的小镇。小镇上的建筑有些古旧,镇上的居民怡然自得地从容生活着,于凡置身其中,很快就被那种与世隔绝的淡定悠然所感染。

为了弥补前几天的损失,于凡举着相机一阵猛拍,恨不得把整个小镇上的风土人情都装进相机里。可是,尽管他从街头一直拍到了街尾,总感觉少了什么东西没有拍到,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中午时分,于凡走进了街边的一家小饭馆。他随便点了两样菜就把菜单还给了店里的伙计,那伙计接过菜单后,问道:“你不来点酒吗?是山那边海溪镇的佳酿。”

听伙计这样一说,于凡自然而然地又想起了赵德恩的日记,日记里特别提到了海溪镇的酒和满街的酒香。看来海溪镇的酒并非浪得虚名,就连在隔着一座大山的云台镇上也赫赫有名。自己不太爱喝酒,在海溪镇住下的时候竟然没有品尝,现在伙计既然提起了,就要了点酒。

于凡抿了一口盛在土碗里的酒,皱了皱眉头,酒里有股子淡淡的药味儿。站在一旁的伙计看见他的表情,笑了笑,说道:“海溪佳酿和别的酒不一样,别的酒要小口小口地品,海溪酒却要大口喝才尝得出其中的妙处。”

于凡楞了楞,问道:“那酒量差的人大口大口喝也行?”

伙计说:“海溪酒很柔和,平常不会喝酒的人也能喝上三、五两。”

于凡端起酒碗,依照伙计教的办法,大大了喝了一口酒。顿时,满口异香充溢在齿颊之间,让人不忍下咽,片刻后,他“咕”的一声把酒吞进肚里,一团温暖柔和的液体顺着喉咙一直流进肚里,再从肚里发散至每一个毛孔,仿佛全身都舒坦了。

“好酒!”于凡忍不住赞了一声。这时,站在柜台前的一个客人回头望了于凡一眼,这一眼恰好和于凡对上。那个人十分扎眼,于凡看到他的的时候,感觉心里“咯噔”一下,似乎记起了什么重要的事,但刚才那口酒产生的震撼和眩晕让他的反应慢了半拍,待他醒过神来,柜台前已经空无一人。

于凡继续埋头吃喝,不过这时的酒菜已经没有刚才那么好的滋味了,吃着吃着,他的筷子突然停在了半空中,脑子里猛然想起了什么。

他明白了刚才那人为什么会让自己觉得扎眼,那是因为他穿戴的服饰。

赵德恩曾经提到过,云台镇上有一群人,他们仿佛与现代文明绝缘,穿戴着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古老服饰,保留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风俗。而自己在云台镇上却始终没有见到过这群人,这也是为什么自己拍遍了整个镇子依旧感觉到少了点什么的原因。

而刚才柜台前那个人,他所穿戴的服饰明显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于凡虽然记不住细节,但那人的与众不同留给他的感觉却异常深刻,那种感觉只能用粗糙古朴四个字来表达。他一定就是那群与现代文明绝缘的人群中的一员。

同类推荐
  • 侦探戴格昆

    侦探戴格昆

    一次次的拨开谜团,抽丝剥茧真相终于显现,本书为一本纯正推理小说,由很多独立章节构成一章一起案件,每章分上下。主要讲述了和警局合作的名侦探戴格昆以及他的警察朋友海束、高远、唐警监等人的破案经历和方法。主线由各个单独的案件构成,每件案件都疑点重重需要戴格昆用自己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对微小事物的观察来抽丝剥茧用合理科学的推理方法找出真相,在一些案件中会出现与其隐藏着的宿敌有关的类容,渐渐的其宿敌会浮出水面,最后与其决斗。里面还包括了一些个人对当今社会的浅见,以及世人之间的人情冷乱。相信大家看了之后就会了解里面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变化。话不多说大家看了就知道谢谢大家!
  • 无限诡区

    无限诡区

    这是自己熟悉的世界吗?为什么充满了雾气?魅枂若是没错自己应该在家里虚度人生。雾气中的吼叫,腥红色的天空和周围一道道隐隐约约的影子……怪物?鬼怪?还是诡异的鬼打墙?身上绑定了一个任务通讯器?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则是……欢迎来到诡区,我尊贵的客人,您将开始您的炼狱之道……
  • 追凶人

    追凶人

    一个大闹派出所的疯子,一只快递箱里的耳朵,引出了一张深埋在地下的黑色交易网。刑警大队长临危受命,无心之下竟是将本市的心理医生卷入了其中。火葬场里的哭声,借尸还魂的死人,神秘消失的场长,自焚的黑衣杀手,化尸池里的老教授……等等一系列诡异而惊悚的事件,带你体验迷雾中的悬疑,感受心灵上的恐惧,欲知这一切背后的真相,敬请观看《追凶人》第一季,《血雾迷局》!
  • 遇鬼之无忧村

    遇鬼之无忧村

    一个警察无意间的灵异一生!是夜,激烈的喘息声,他疯狂的跑着,身后被无穷的黑夜吞噬,啊。。。一个斜坡让他滑了下去。不知过了多久,他醒了。远处传来了歌声:无忧无忧奈何忧愁......声音由远极近古老而沧桑一个白衣女子走了过来空洞的双眼干枯的皮肤腐烂的臭味证明她已经不是人了。女子对他说:公子,要进村么........................
  • 阴阳先生事迹

    阴阳先生事迹

    生来带有一双特殊的眼睛,可以让我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旅游时,一次意外的遭遇。改变了我一生的道路,恶鬼,僵尸,危机四伏的墓穴,让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喜剧,惊悚。阴阳先生事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是药神

    重生之我是药神

    神秘的系统······“炼药师很有钱么?”这事主角在知道系统之后的第一句话,“炼药师可以踩人么?”这事主角说的第二句话,“当然,因为人家是万能的”这事系统说的·········
  • 梦魇军团

    梦魇军团

    睡觉,除了做梦,还能做什么?当李念拥有可以穿梭别人梦境的能力时,一个个新奇的世界在他眼前展开。隐私?秘密?都在李念眼中一览无余。利用穿梭梦境的能力,李念悄然的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等等,为什么这个梦境里有少女在洗澡?我真的不是故意闯进来的啊!哎哟!别打脸!群号:242936899。
  •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书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 穿越之全球大演武

    穿越之全球大演武

    吴亮,一个孤儿在人生最落魄的时候,因一场交通事故穿越到15年后的大演武时代。此时寰宇公司推出的一款名叫全球演武的全息模拟虚拟游戏应运而生。在种种际遇下,看主人公是如何习得神功,傲视群雄。如何玩转游戏,称霸全网。如何快意恩仇,笑傲江湖....
  • 头号甜心:完美告白

    头号甜心:完美告白

    她没有别的女孩那么有勇气对他说一句,我喜欢你。就这样从小开始就把这莫名的情愫种在心里。他觉得,她明明知道,从以前到现在能一直在他身边的女孩只有她。为什么还是不肯往前一步呢。
  • 女人乐活半边天

    女人乐活半边天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包括:生活乐活,玫瑰从来不慌张;爱情乐活,幸福就是有人让你烦;亲情乐活,母亲总是在晴天来;人情乐活,我是你的陌生人。
  • 做事要会算计

    做事要会算计

    做事要会算计,不是让你在做事过程中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不是让你为了摘取成功桂冠而暗中“放箭”;更不是让你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惜货地里使“阴招”。所谓算计,是做事先下手为强的胆略;是行动前深谋远虑的眼光;是让“人情”更具杀伤力的手段;是借机会之力成就辉煌的气魄;是你走向成功的巧言妙语。《做事要会算计》一书,以改变做事莽撞、毛躁、缺新少变、思维僵硬这些普遍存在的做事方式为出发点,并紧密结合当今社会的现实,谈做事的技巧和道理,语言风趣幽默、浅显易懂;知识面广而可读性强,观念新颖而人情人理。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成功者,不管是领导者还是普通职员,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 绝色王爷神医妃

    绝色王爷神医妃

    代号巫妖的她是个生化人,注定是个没有自由的生化武器,可是她却能有死亡的机会穿越到了云藤大陆。月梧嫣,一个生来就烧坏脑子的痴傻女人,一次陷害落水魂归地府,身体却被住着来自不同世界的灵魂。他是深幽城的最尊贵的王爷,可是传言他双腿残废、脾气古怪。但实力却深不可测,人前无情但内心却是迫不得已一纸赐婚她嫁给了他,夫君双腿残废她就好心替他医治咯,可是为嘛不是脾气古怪而是喜欢抓弄自己的腹黑男?
  • 十年追忆:爱你不悔

    十年追忆:爱你不悔

    “潇潇,我要走了,等十年以后我一定会找你的”洛潇潇惊愕地看着男生“你要走了,那潇潇怎么找你”男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粉色项链给了洛潇潇“潇潇,若是有缘,我们还会相见”说完,男生上车走了。十年后,他们还会不会记得小时候的十年之约,找到彼此呢?
  • 宝藏论

    宝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