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7700000006

第6章 智慧与愚蠢(2)

庄子的话是对老子思想的解释和发挥,与老子的精辟论述可以互相印证。老子揭示了天下由治到乱的原因和过程:“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失去了大道,才需要仁义来规范社会秩序,仁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以后的礼,则就更流落于表面形式了,它导致了虚伪——内心里并不尊敬,但表面上却彬彬有礼;同时也成为束缚人的枷锁,束缚了人的天性,使人不能率性而为。智慧是导致虚伪的根本原因,智慧越发达,巧诈就越花样繁多。没有智慧,也就无所谓真假,也就没有了伪诈。

因此老子和庄子主张用抛弃智慧的方法来消除“大伪”。“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老子也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十九章)这种方法应该说是最根本的方法,因为智慧是一切罪恶的总根源,若是消除了这个总根源,由它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也就随之销声匿迹了。

为什么说智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呢?这在只看到了智慧的好处的今人眼中,可能是难于理解的。那么就让我们听听老庄是怎么说的,看看其中的道理何在。

首先,智慧使人们相互倾轧,你争我斗,从而失去了人的淳朴天性。“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道德因人们争夺名声而丧失,人们为了相互争斗就加倍地动心思。因此,“名”使人们相互争斗,智慧则成为争斗的工具。这两者都是“凶器”,是不应该推行于天下的。

其次,智慧煽动起了人的欲望,而欲望使人不知足,不知足反过来更加深了人们之间的争斗。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人要是不知足,就永远有欲求,心灵就不可能安宁,人们之间的相互倾轧也就不可能终结。所以说,知足才是最大的满足。

因此老庄主张,不仅要消除智慧,使人回归无知状态,而且要消除使人产生欲望和争斗的各种社会条件:“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则无不治。”(《老子》三章)“夫惟不争,故无尤。”人们没有争夺的欲望,就不会产生怨恨,没有怨恨,天下就太平。

智慧使人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夺,智慧使人尔虞我诈,智慧使人失去了精神上的青春,变得老于世故……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智慧使人愚蠢!

在我们这个时代,智慧使人愚蠢似乎还有着特别的含义,这就是智慧对人性的伤害。人们越来越重视智慧,把智慧看做是一种投资,即一种经济行为。为了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益,于是就从娃娃抓起。智慧从娃娃抓起,实质上就是从娃娃开始就伤害人的天性,儿童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成了学习的机器,满脑子都是练习题。儿童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成为实现成人愿望的工具。对儿童的这种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

人的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过度的学习反而会伤害大脑。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甚至是恒定的,并不是开发就能够增加的。这就如同土地一样,土地的能力是有限的,过度的开发会使土地的生产能力减少,至少会丧失其持续性。历史上的许多例子表明,神童多数在成年以后没有创造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已经被开发过,使用过了。已经被开采过的矿藏,就不再具有开采的价值。

这种过度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寿命,神童多有短寿者。况且,人的智力并不是由于知识的多少决定的,并不是知识越多就越聪明,过多的知识反而会使人愚蠢。大脑的能力都用到记忆知识上去了,对知识的使用能力就会降低。而且我们对神童的教育常常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大脑的发育有一个过程,在儿童阶段主要适合于接受形象知识,而不适合于抽象知识。而神童教育却违反了这一规律,逼迫着儿童接受抽象的知识。有什么必要让儿童在幼儿园就学习奥林匹克竞赛数学?有什么必要让他们在一年级就识五千字?他们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有人忽发奇想,孩子生下来以后,就让家里人分别同他讲汉语、英语和日语,结果却出人意料,孩子到了三岁时得了失语症,不会说话了。

有位教师用特殊的方法教育孩子,从孩子很小时就进行强化式教育,天天让他做习题,结果在十四岁时就考上了名牌大学,一时很轰动。但当记者采访这位小大学生,问他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时,他的回答令人吃惊:“杀了我爸爸!”这就是神童教育的结果!还有的孩子因为管教过严而丧命,有的家长因为育材心切而行为过激,反被孩子杀死!这就是过度教育的后果!过度的教育期望,不仅伤害了孩子,也使家长的心态扭曲了。

过度的智慧就意味着不智慧,对于儿童的教育不可急功近利。在这里重温老庄的无为思想,或许更有教益,让儿童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成长,他才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和富有人性的人,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

一头猪拥有了智慧将会怎样

【原文】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胠箧》 又见《老子》八十章)

【译文】

以其食为甘,以其服为美,以其俗为乐,安于其生活,相邻的国家可以看得见,能够听得到邻国鸡狗的叫声,但老百姓之间到死也没有来往。如果是达到了这种状态,那么,也就达到了至治。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常被人们所误解,以为没有道理。实际上,正是由于其道理之深,才难于被人们理解。庄子说上面的这些话有特殊的角度,他并不是不知道智慧对于日常生活的作用,但问题在于,作为一个人应该意识到智慧的根本意义,即其终极的意义。离开了终极这个角度,就无法理解“无知”这一思想的含义和价值。下面的假设有助于说明这一问题。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头猪拥有了智慧,发生了觉醒,将会怎样呢?那无疑将是一件十分悲惨的事情。它将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这一辈子,天天被养在这个小小的猪圈里,这不是监狱又是什么呢?我每天吃喝,就是为了最后被人宰一刀,我这样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猪只有两条出路,或者继续待在它的监狱里,但因痛苦而日渐消瘦,最终忧郁而死;或者逃出猪圈,寻求更好的生活。但不管怎样,猪的生活将不再平静。可见,猪之所以能够心安理得地满足于它现在的生活,完全是由于它没有智慧,否则它绝对不可能这样无忧无虑地活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和庄子主张绝圣弃智,用愚民措施来治理天下。老子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六十五章)同时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孔子也有类似的主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对于老子、庄子、孔子和孟子的这些思想,人们常常指责为“愚民政策”,说“知足”是消极,“小国寡民”是原始的幻想。

其实,人们没有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其道理在于:

第一,“知”会使人们变得聪明起来,这种聪明会使人失去质朴的本性,变得狡诈、诡计多端,于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就没有了,剩下的只有相互猜疑和敌视,天下也就不可能太平。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在我国西部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村民。在这里还没有被开发的时候,他们天性质朴,没有任何经济观念,远道来游客无不受到热情而无偿的接待。他们特别好客,却从不向游客要钱。他们的观念是:这是从远方来的朋友,怎么能够要钱呢?但当这个地方被开发出来以后,他们也变得日益聪明起来,不仅有了经济头脑,而且还学会了骗人!这就是“知”的作用。

第二,“知”会使百姓失去心中的安宁,产生不满。当人们没有“知”的时候,心灵是自满自足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更优越的状况存在。反之,当他们的知识增多,当他们知道天下还有那么多比他们富有的人,还有比他们更优越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他们如何能够平静?不平静的心灵是十分可怕的。许多生活在乡村的人,原本生活在安逸的心境之中,但他们到了城市以后,知道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一种更优越的生活,他们的心情就不平静了。有的人在这巨大的反差面前难以自制,以致走向犯罪。即使那些老老实实的人,再回到乡村的时候,也不再习惯那种生活了。

第三,“撄人心”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所以人心是不应该随意扰动的,这种扰动一旦激发出了人们心中的巨大欲望,就难以控制,产生可怕的后果。在欧洲中世纪,教皇曾经号召人们反对女巫,于是人们就发现自己身边到处是女巫,最后形成了一个延续几百年的运动,几十万人死于这场虚幻的运动。因此,庄子一再强调:“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人心不愿意居于下位,总是向上爬,为了地位的高低而费尽心机,故而难以控制,所以不要去扰动人心。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老子所说的道理:“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仅是国之福,而且也是人民之福。

为什么“祸莫大于不知足”?人的不知足会产生无穷的欲望,有了欲望就要去争,争就需要动心思,动心思就会产生诡计,有了诡计人心就不纯,心不纯就会产生不义。人类的种种灾难,许多的犯罪行为都产生于不知足,这种不知足不仅给他人造成了悲剧,也给自己造成了悲剧。

这几年抓出来的贪官污吏,生活与一般百姓相比已经有天壤之别,可是他们却还要贪,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足。有的贪官已经贪污了几百万、几千万,还不知足,一直贪到被枪毙,但这时无论如何知足已经无可挽回了。如果他们早一点知足,怎么会有这种可悲的下场呢?

前几年北京有一伙歹徒抢劫银行,第一次得手成功,警察没有能够破案。于是又有了第二次,警察还是没有抓到。这时他们已经抢劫了上百万了,但仍没有罢手的意思,一直到第三次作案时被警察抓住才停止。这就是贪婪的本性使然。所以老子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知足的人不会受到侮辱和惩罚,知道限制自己的欲望就不会有危险,从而可以保持长久。

再者,人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外在条件,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遍的条件,只要人们满足了就可以产生幸福感。是否幸福、是否满足,取决于欲望的大小,决定于知足的程度如何。如果不知足,欲望没有限度,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满足,也就不可能有幸福感。所以是否知足是人是否幸福的最根本的条件。如果不知足,即使家有万贯,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仍然会感到痛苦,因为与他的欲望相比,现实的生活就几乎总是一个悲剧。

“知足者,富也。”(《老子》三十三章)一颗知足的心灵是最富有的。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如果不知足,就永远感到贫穷。上边所说的贪官就是这样。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征婚时列出了种种理想的条件,似乎只要有了这些条件就可以产生爱情、可以幸福。但实际情况却不然,即使条件无可挑剔,爱情和幸福也不一定就能够产生。由此可知,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知足的程度与幸福的程度成正比。若是不知足,则祸患无穷。而要想使人们知足,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人们无知并寡欲。这就是“小国寡民”理想所要解决的问题。

“小国寡民”的道理何在?老庄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是“小国寡民”的国家,人们通常批评这种观点是幻想或复古,很少有人明白其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庄子引用老子的话说:“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矣。”(《胠箧》)《老子》八十章中,在所引的这段话之前说,小国寡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视死亡而不愿意迁徙到远方。虽然有车船,但没有乘坐的必要;虽然有武器,却没有展示的机会。“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人们常以嘲笑的口吻来谈论老庄的这一理想,其实该嘲笑的恰是这些嘲笑者。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 饮酒与行令

    饮酒与行令

    中国人喜饮酒,有事没事喝两盅,家里来了客,有朋自远方来,都不免要备上一壶好酒,推杯换盏一番,似乎不喝酒就不算吃饭,不喝酒就不能尽地主之谊,不喝酒就不能尽兴。于是,酒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酒行令好处多,可以调节气氛、增进交流,雕俗共赏、老少皆宜,陶冶性情、激发才智。从诗到小说,酒令无处不在,为文学色彩拓宽了体裁,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朱领略酒令文化的魅力。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将一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2000多个常识编辑成册,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让你轻松闻阅古今中外万事万物,开拓视野。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本书将展示给您历史中的种种玄机:关于攀升的学问,关于明哲保身的计策,关于统驭天下的智谋,关于处世的哲学,关于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争斗……带给您的必是耳目一新的感受!当您掩卷而思时,您会发现这是历史、文化与智慧最完美的融合体!
  • 秘境追踪

    秘境追踪

    本书内容包括:历代帝王之谜;影响后世的历史谜团;生命之谜;人类生命之谜;地球之谜;历史悬案;历史文化之谜等。
热门推荐
  • 死亡镇魂曲

    死亡镇魂曲

    湛蓝的天空宛如一块碧蓝的水晶,和煦的阳光在那里闪烁着耀眼的光,些许云朵悠然漂浮地在天空中,使太阳的脸孔若隐若现,小鸟翱翔在蓝天,为天空画出一条完美的弧线。我悠闲地在草地上享受着这片天空,带着花香的空气充斥了我的鼻腔,心境平如明镜,没有一丝波澜和起伏。这仙境一般的世界究竟是真实还是........突然睁开眼,这样的天空不复存在,就因为“它们”变为了死一样的灰色.我咬紧牙关,将满载愤怒的拳头砸在枯草丛生的地面,看着袅无人烟的城市、浑浊肮脏的湖泊、死气沉沉的天空和衣衫褴褛的自己。心中不断呐喊呐喊这样的世界!一定要由我亲手改变!
  • 锦绣仙路

    锦绣仙路

    九重天第一美人,盗定海珠,失烟火伞。你不是那朱雀,却是她遗留的一方锦帕。忍辱偷生?卧薪尝胆?你是浩淼天界处处不容的小妖。渡尘缘,求仙道。仙界美男,人间君王。都是我的。看我道行浅浅小妖精,玩转三界大乾坤。欢迎小仙女们加群33630072一起愉快玩耍哟~
  • The Flying U's Last Stand

    The Flying U's Last St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能量不守恒公式

    能量不守恒公式

    2100年,一个新的纪元,无意间的能量不守恒公式被发现,世界科技迅速发展,这会是怎么样呢?…………
  • TFBOYS之请爱我一次

    TFBOYS之请爱我一次

    她爱他,但是因为她曾被抛弃过,她害怕,她不敢。她怕再一次的受到伤害。面对他的爱,她该如何选择?是退缩?还是勇敢接受这份爱?我们无法替她决定,只有她自己才可以选择。
  • 重生之相濡以沫

    重生之相濡以沫

    一朝重生,却成五岁女娃。天赐父母疼宠,便誓言不求轰轰烈烈只求与父母平淡幸福过完这一世。“没有无双美貌,没有至高智慧,不能运筹帷幄帮你扫平坎坷助你扬名百世,但是我会守在你身边,陪你一同被辱,被捧,被伤,被赏。这样平凡的我,你可要?”“要!”我自会运筹帷幄,自会策鞭马上,自会扫平一切。只是,丫头,我不为扬名,只为你。为你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真心。只为你,为你打下一世安稳。
  • 咱们去捉鬼

    咱们去捉鬼

    一个能令精神病臣服的男人,一个刚刚道术小成却对社会什么都不懂的弟弟,一个看了一本心理书就要嚷嚷着开心理诊所的大哥,以及一个钻进钱眼里的师傅。小说内容爆笑恶搞,猥琐傻缺,如对您造成心理阴影,请帮忙算下面积。
  • 东方伊纯的世界

    东方伊纯的世界

    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可不只有动物植物和魔法少女哦!妖魔鬼怪也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哦!什么?你没见过?同位面异时空听过么!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 剑凌九天

    剑凌九天

    林毅因离奇之事偶然复活,修炼九玄天功,实力飞升之间却也面临着艰难,在那么多大能面前,他应当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