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8100000002

第2章 逐鹿:唐朝开国的历史博弈(1)

历史对局的博弈中,进退是谋略,攻守是战局。场场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在历史的博弈与纷争夺斗的角逐中,李渊成为了最后的赢家。而由此兴建的唐朝则发展成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隋唐的名分资源之争

如果人们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处于不对等的地位,那么对这种信息资源的占有便不同,从而形成一种地位的区别。反过来,如果人们处于不同的地位,那么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和控制的程度。然而当对信息的掌握已经能够达到垄断的状态时,就会出现对信息的解释权的争夺。

谣言孕育的土壤

什么样的时代最容易产生谣言和政治预言?黑暗的时代。那么,为什么黑暗的时代最容易孕育出谣言和政治预言?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各种政治预测,或者是一种模糊的想法,或者是明确的意向,这种政治预言,往往十分具有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现状不满,想要摆脱黑暗统治下的悲惨生活,因而有时会通过口耳相传,把一些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传”成了谣言。

谣言往往诞生在黑暗时代,诞生在人民急于把谣言和口号变为现实的年代。就在号称“三十余年,风行万里”的隋朝,那位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在位时期,产生了很多的谣言与政治预言,这一切,都是隋炀帝的政治措施带来的。

隋炀帝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浩大工程,让百姓不堪重负,百姓们因为服徭役,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耕种自家的田地。因为工期紧张,劳动繁重,很多民夫都死在施工之中,隋朝大地一时出现了无数的孤儿寡妇。

杨广认为西京长安有些旧了,住起来不够气派,于是派尚书左仆射、杨素、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数百万人参加劳役。又征集大江以南、五岭以北奇材异石、花草禽兽,充实御苑。此时隋朝经文帝统治二十多年,国家富庶,有此经济基础,杨广决心要将东京的宫室苑囿,修建得比长安更富丽壮观。不出三月,一座新兴城市、繁华帝都在洛水之滨拔地而起。杨广强行命令迁徙洛州及周围诸州商贾居民数万户充实东都,自己则带领萧后与众嫔妃,迁居显仁宫。

早在营建东都的同时,杨广就决定,要修一条沟通南北的水路,可以由水路从东都直达扬州江都。于是,杨广命尚书右丞皇甫仪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夫,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又征发淮南民工十多万,疏浚、改造在春秋年间吴王夫差时所沟通江淮的邗沟。这样,一条连接东都和江都,贯通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河流的通济渠修成了。加上文帝时代即已修成的沟通东西两京、连接渭水和黄河的永通渠,从西京长安至扬州江都的水路俱已沟通。大业四年(608年),杨广又征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人,开凿永济渠,全长两千余里,沟通黄河以北诸水系,向北直达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610年),杨广又命人开凿江南河,北起京口(今江苏镇江),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利用六朝以来开凿的旧运渠,加以疏导拓宽,沟通长江与钱塘江。

大业三年(607年),杨广征发黄河以北十余郡民工开太行山路,修通洛阳直达太原郡晋阳城的驰道,又修筑一条自陕西榆林到蓟州(今北京附近)的御道,长四千里,宽一百步。又征发男丁上百万修长城,西起榆林,东至紫河(今内蒙古境内),要求二十天完工。

在这样的情况下,隋炀帝依然不知道体恤民情,反而到处游历,显示自己作为皇帝的排场和权威。他还四处炫耀武力,让边疆各族向自己臣服。但是,在攻打高丽的时候,由于军事计划受挫,隋炀帝一再加码,把隋王朝推到了悬崖边上。

隋文帝建国之时,曾经封高丽王为辽东公,高丽国王上表谢恩,并恳请封自己为王。隋文帝就册封他为王。高丽王在封王的第二年就率兵侵扰辽西,隋文帝大怒之下派兵攻打高丽,大军打到辽河沿线,高丽国王觉得自己不是隋朝的对手,马上派使者前去谢罪,还自称“辽东粪土臣元”(高丽王名元)。因为有过隋文帝时期的胜利,所以隋炀帝觉得他即位之后,高丽自然也应该服服帖帖。于是,他派使者要求高丽国王到隋朝都城觐见。高丽国王十分恐惧,不知道这位新皇帝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便没有前来,让隋炀帝十分恼怒。

这个时候,隋炀帝身边的大臣裴矩发表意见,说高丽在商朝的时候就是中国领土,现在居然不臣服,这种情况是不能容忍的。隋炀帝对裴矩的话十分赞同,于是下诏书要征讨高丽,命令民夫在东莱海边造船,民夫们日夜在水中造船,腰部以下都生满了蛆虫,死掉了三分之一。同时,隋炀帝还征发壮年男子入伍,并且要求各地供应军粮、铠甲、兵器,百姓难以承担这种苛政,人们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这种情况下,人民盼望着隋炀帝的昏暗统治早日结束,再回到以前那种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之中。于是,政治预言出现了,人们对隋朝灭亡的猜测也出现了,人心惶惶,纷纷说着这件事情。

在攻打高丽的战争还没开始的时候,因为劳动力不够,无法保证耕种,同时再加上官府的威逼,人民的生活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于是,第一批揭竿而起的人开始打出明确的政治口号,邹平人王薄、清河人窦建德等发动了起义,从此以后,一时间起义在各地爆发,无法胜数。

王薄还写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作为一个政治歌谣,来号召百姓起义。这首歌十分直白,全是民间俚语,十分具有鼓动性:

“长白山前知事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白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这首歌一问世,马上受到那些不愿意接受征召的百姓的拥护,他们纷纷加入起义军队,并且制造出更多的政治歌谣、谣言和预言,来打击隋朝的统治,讲出自己的政治愿望和要求。

舆论增值

从历史上来看,即便是再玄妙、再离奇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十分简单而且十分容易理解的动因。同样,即便是再巧妙、再古怪的政治预言,背后都有一个十分简单的目的。

那些有利于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舆论,都是被制造出来的,比如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装狐狸叫声,王莽伪造天命之类的东西。但是,有些信息则是民间产生的,当时只是民众们一种模模糊糊的想法。可是,只要有人对这种信息进行整理和“有意”的解读,那么这些原来处于中性的信息,就会变为有利于某一方的舆论。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舆论的增值,就是从原本不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中生发出具有政治作用的内容。

隋朝末年,“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谶语广为流传,而当时十分有势力的李密、李渊、李轨等人都先后用这个谶语来号召民众追随自己。到底这条谶语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为什么“李氏”在人们心中可以作为取代杨氏的人物?其合理的根据何在?

这条政治预言的出现,据说是和隋炀帝所做的一个梦有关。隋炀帝杨广营建几大工程之后,志得意满,正一心醉享太平。忽然,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怪梦,梦见洪水滔天,淹没都城长安,冲毁殿宇屋舍,只有城头的三棵李树傲然挺立,安然无恙,而且这三棵李树还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杨广一下子就从梦中惊醒,出了一身冷汗。第二天,他急召术士解梦。一个叫做安伽陀的术士听他把梦中情景讲述之后,先求杨广恕罪,然后才神秘兮兮地说:“洪水淹没京师,是不吉之象,预兆皇室即将有难。城头三棵李树硕果累累,挺立不倒,预示将有李姓之人取代杨氏而占据天下。陛下是否听说过,最近市井流传着歌谣,‘杨花飞尽李花飞’,又有一首童谣说,‘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这都是李氏将兴的谶语,不可不防。”

这个梦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其实,隋炀帝做梦的事情,很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这个故事里面最关键的人物,就是术士安伽陀。他引用了两首当时的政治预言歌谣,并且认为这就是李氏将要取代杨氏的象征。而“杨花飞尽李花飞”,本身既可以当做是景色的描写,又可以当做是对掌权者的预言。所谓“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则是比较明确的政治预言,但有趣的是,在当时广为流传的政治预言中,并没有“李子结实并天下”这一首。

那么,安伽陀的这番分析,又是有什么目的呢?

安伽陀在讲述了李氏对隋朝的潜在威胁之后,又建议隋炀帝杀掉所有姓李的人。但是隋炀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隋炀帝虽然任意妄为,但是他也知道李氏是全国的大姓,根本杀不过来,而且李氏家族人才辈出,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如果要铲除他们,他们必将奋起抗争。

安伽陀的真实目的,在大臣宇文述向隋炀帝的建议出台之后,变得十分明显。宇文述说:“安伽陀所说的话确实是有根据的。为臣和李浑是夙亲,知道他这个人情趣和普通人大为不同,经常整天和李敏、善衡等人在密室中商量事情,甚至彻夜不眠。李浑是国家的重臣,地位显赫,家世兴旺,而且他手中还控制着禁军。一旦他有了二心,很可能发动政变推翻您的统治,我觉得安伽陀所说的歌谣里面提到的李氏,就是李浑。他为什么要深夜和别人在家中密谋呢?这是不正常的,希望陛下明察。”

正所谓“图穷匕首见”,任何以神秘形式为依托的政治活动,最后的目的都是十分直接的。原来,安伽陀不过是和宇文述合演了一出双簧,先是安伽陀危言耸听,然后是宇文述出面把这个李氏的身份点破,接着就建议隋炀帝除掉李浑。

李浑是李氏家族最为著名的大臣李穆的第十个儿子,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而且还被提升为右骁卫大将军,地位确实很高。宇文述十分忌妒他,就借助术士安伽陀的“预言”,将李浑置于死地。更为有趣的是,自东晋以来,就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谶语:“木子弓口,王治天下,天下大乐。”

“木子弓口”暗含“李弘”二字,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强烈的号召力,自东晋以来,假托李弘名义的起事连绵不绝。这本来是民间宗教的一种传言,但是隋炀帝听了安伽陀和宇文述的话,越发疑心,就联想到,李浑有一侄儿李敏,小名“洪儿”。“洪”字与“弘”同音,隋炀帝就隐约觉得,可能李浑的侄子李敏,就是那个能够成为宗教预言里面所说的“李弘”的天子。于是,隋炀帝动了杀机,将李浑、李敏及其亲族三十二人全部杀害。

无论是隋炀帝,还是宇文述,都没有想到,隋炀帝对民间传言的恐惧和打击,令“李氏将有天下”这个传言有点走向“真实”的味道了。

因为有隋炀帝的杀人行为推波助澜,加上隋炀帝的暴虐统治,人们从模糊的希望宗教人物“李弘”转世来拯救自己,转而相信真的有一个姓李的人能够成为消灭暴君的英雄了。

李密、李渊、李轨就成为因此而受益的人。

李密虽然也是李氏子弟,但是他家族人丁稀少,虽然他也曾做过隋朝官员,但是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后来,因为隋炀帝变本加厉地猜疑姓李的人,所以李密就外出逃亡,说服那些起义者和地方豪强听从自己的计策,推翻隋炀帝。一开始,那些人都不把李密的话放在心上,后来,他们渐渐觉得李密就是那个谶语里面所说的将要实现“杨氏将灭,李氏将兴”预言的人。于是,李密的地位渐渐重要起来。

有一个叫李玄英的人趁机锦上添花,说他听过一首歌谣,内容是:“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他还解释说,“桃李子”实说逃亡的李氏之子;“皇”与“后”就是指君主;“宛转花园里”是说隋炀帝将在扬州回不了京城;“莫浪语,谁道许”就是秘而不宣,那就是指李密。

李玄英这番话,把李密推上了神秘的顶峰,让人们觉得李密就是隋朝的克星。李玄英的表现,就像隋炀帝面前的术士安伽陀一样,是一个靠对玄怪预言进行解释而带有强烈针对性的人。李密后来成为瓦岗军的领袖,不能说不与此谶语大有干系。不过当时不但李密一个人想独占这条信息,李渊也是十分急于对信息进行解释的。

李渊经常私下和人说,自己的姓名出现在图谶上,说明自己将要取代隋朝。当时他的长子李建成在河东,身边只有次子李世民。李渊对李世民说:“隋朝气数已尽,我李家就是顺应天意将要称帝的人。我们一定要有所准备。”当时李渊也听过一首——也许是李渊授意手下传播的——《桃李子歌》里面说:“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这里面,“李”就是李渊的姓氏,“桃”当做陶,是“陶唐”的意思,那是上古的帝王,恰恰李渊在隋朝被封为“唐公”。当时,山西一带的人民都在唱这首歌,李渊十分满意,经常对李世民说,我们要一举成功,来应验谶语。从此以后,李渊开始招兵买马,准备起事。

如果说,李渊和李密是前两个利用谶语来抬高自己,而且还做得比较巧妙的人,那么李轨借图谶突出自己,就是东施效颦了。

李轨在隋末时候担任武威鹰扬府司马,这是一个地方上的军事官员。李轨家境殷实,喜欢武学,经常结交一些江湖朋友。在隋炀帝统治最脆弱的时候,西部的薛举在金城起兵,李轨和同乡曹珍、关谨、梁硕、李贝斌、安修仁等商议说:“现在我们不如齐心协力去抗击薛举,保有河西之地,静观时局变化。”然而,在他们推举一名领导者的时候,大家都互相谦让,最后还是曹珍提议,说图谶上有“李氏当王”的预言,现在我们这群人里面有李轨,这就是天命,说明李轨注定要做我们的领导者。于是,李轨爽快地接受了推举,成了一支叛乱队伍的领袖。如果说李密和李渊确实是在让自己成为合乎谶语上预言的人物,那么李轨则是仓促上马,他只是提到自己的姓氏,而没有把自己的名字符合图谶这一重要问题解释清楚,显得站不住脚。

到了李渊借助道教的图谶来宣扬自己的合法性地位时,对传说和谶语资源的争夺才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道教在初创时期,充分吸取和运用了东汉的谶纬神学,将其演化为道教图谶,其功能之一就是作宗教式的政治预言,预告王朝更替、人物兴衰和符命所在。六朝政权更迭频率高、政治动荡加剧,更使道教符谶成为政治舞台上的活跃角色。

在中古历史舞台上演出的诸多道教图谶中有一个最能引起观众注目的,即东晋以来流传于世的“老君当治,李弘应出”。李弘是道教中的人物,据说是太上老君转世治理天下时的化名。从322年到416年,前后不到百年,东起山东,西至四川、陕西,南到安徽等地,均有人以李弘名义领导农民起义。这条道教图谶的地域之广泛性、时间之持久性都非其他图谶可比。

隋文帝建国之后,对图谶严加禁止。但图谶并不是统治者想要禁止就能灭绝的,它有其产生的土壤,那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黑暗统治。隋炀帝时期,社会上的造谶者仍然不断。到隋末,各种符谶蜂起,而有关李弘的谶语仍颇有市场。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年)二月,扶风人唐弼举兵造反,聚集了十万人马,号称李弘为天子,唐弼自己则称唐王。

同类推荐
  • 抗战侦察兵

    抗战侦察兵

    一个现代侦察兵回到抗战时期,投入那热血激情的抗日战争中,一次次残酷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从士兵到将军,为民族,即使双手沾满血色,也要多砍几个小鬼子!
  • 三国之蹩脚医生

    三国之蹩脚医生

    我真的只想好好的活下去而已,为什么你们不相信我。=============那边那个正在逃跑的曹操,听说你脑中风为什么不听医生的诊断,过来,让洒家给你开瓢。一个拿着菜刀的青年这么说着
  • 武夷却月传

    武夷却月传

    孙怡德,和千千万万的普通高中学生一样“十年磨一剑”,默默无闻的寒窗苦读却因为“科举助怡,速去武夷。仁义秀聚,越转东楚。征战廿年,幕统河山。天下一家,治臻大化”的谶语应验,带着祖传金丝血珀穿越东楚得武夷山冲佑观张天师所授,习得“武夷却月阵”熟练切换现代与穿越的大脑模式,在到烽火狼烟的战国开始自己的逆袭!
  •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本书分十一章,包括立储之争、萧蔷之争、父子悲剧、晁错削藩、后宫之怨、汉宫悲秋、霍光辅政等内容。
  • 西凉铁骑

    西凉铁骑

    在英雄如林、谋士如雨的三国,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现代人,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一方军阀;而后扫平诸雄、荡清宇内,成就不朽帝业!铁骑过处,四方臣服;荡平诸雄,一统江山!
热门推荐
  • 太玄九龙诀

    太玄九龙诀

    天赋异禀的少年,玄力被废,无奈之下踏入天玄大陆,偶遇重伤的花笑天,被传于太玄九龙诀,玄力尽失的少年开始一步步走向强者之路,迈入巅峰,笑傲天玄...
  • 黑帮酷少对黑帮拽女友

    黑帮酷少对黑帮拽女友

    “你谁啊”夏梓沫跳上了天窗上,奇怪的看着眼前抱着小狗的男人,一件白色的丅衫,金色的头发,和高高的鼻梁,男人慢慢的看向夏梓沫,明亮的眼睛似乎有了光芒。“我是谁,你不知道么”北夜宸紧紧盯着夏梓沫,这孩子一定又是学校的,找我居然找到家里来了。“说,你是谁,否则别怪我别客气”夏梓沫差点被他迷住了,啊~~夏梓沫,你怎么回事,帅哥又不是没见过,清醒啊~~~~~~~“你到这来装什么啊,喜欢我就直说,不用做戏吧”北夜宸很看不得这种人,虽说自己是帅,可是有必要到我家里来吧
  • 我把诺奖颁给你(上)

    我把诺奖颁给你(上)

    《我把诺奖颁给你(上)》是由第一届“黑马星期六上海文学新秀选拔赛”参赛作品汇编而成。该比赛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云文学网联手萌芽杂志社、文学百校行、新读写杂志、零杂志主办,来自上海40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200多名高中生齐聚一堂,以文会友。
  • 欲念难安

    欲念难安

    这真不是剧透。1.看着见面每一天就将自己的初吻夺走的男人他彻底愣住了,然后一把推开,开始擦嘴唇。他才不是同性恋!2.看着眼前这个笑得不坏好意男人,他不由的感觉后*一凉。谁来救救他,他不想再被摧残了。这是一篇先校园后都市的文。外表呆萌实则腹黑透顶的妖孽攻x外表温雅俊逸实则爱炸毛的清水受。大宠小虐欢迎跳坑。眨眼/我保证绝对不是BE也绝对不会弃文。
  • 秦仙

    秦仙

    仙分两种:一曰隐仙,乃是栖居于仙山云海,吸天地日月之精华以求飞升得道者。二曰人仙,乃纵横于天地之间,视天下万物如盘中之棋,料敌先机于万里之外。隐仙反手落雨,挥手换晴,而人仙起子可将天下打乱,落子可判一国兴衰。为求自保的燕国后裔姬武,冥冥中踏上了一条人仙之路。游离于诸子百家之中,穿梭于秦末、楚汉之间,冒天下之无人敢为,行世间诡兵之道,且看他如何只手覆灭大秦,将楚汉胜败握于掌中,踏上人仙之道。《秦仙》已经签约质量保证必不太监或烂尾请放心支持谢谢(PS:有效期15年)
  • 星途之大世界

    星途之大世界

    资源枯竭,能源紧缺,当这些严重的危机困扰着世界的发展时,人类高歌一气,组建了庞大的地球联盟,为了寻找新能源,人类迈向太空,开发宇宙,却不成想因为竞争而改变了世界的平衡。一场意外,造就了联盟的对立,当世界寻求着如何找到出路的时候,一个默迹少年背负着替父报仇的信念闯进了世界的命盘里,谁知道,他就是那把能够开启世界未来方向的“钥匙”。
  • 金人铭

    金人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代枭雄

    医代枭雄

    肖雄,以医入道,在千年前以‘仙医枭雄’的名头闻名于世,横扫整个修道界。却因拒诊恶毒权贵被围攻致死。没想到却重生在了都市同名的纨绔大少身上。一场离奇车祸,险些让“他”丧命,家族抛弃、女人背叛,重生之医仙会如何重夺辉煌?
  • 客房管理

    客房管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客房产品的概念、种类及设计,客房部的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管理,客房价格决策和经营效益分析,客房预订与销售管理,客房对客服务与客服清洁保养及管理等。
  • 独宠琴枭

    独宠琴枭

    她是琴王府最卑微的废材,人人可欺,他却是天朝尊贵的摄政王,万众拥戴,权倾天下!天才琴女一朝穿越,往日里呆傻的自闭儿,忽变聪慧无双,腹黑一笑,将挑衅的人统统踩在脚下!一朝重生,破茧化蝶,惹来天下美男追逐。他无奈,只好一朵朵的掐掉她的桃花!琴筱皱眉:“我跟你好像不太熟?”答曰:“我跟你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