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0800000005

第5章 美丽乡愁(3)

前一天刚下过大雨,青石板铺成的天井出水口可能堵塞了,天井坑里还装着很多雨水,住在同一栋房子里的邻居准备下地干活,丢了两把板锄在天井沟里浸水,浸过水的锄头整地时就不容易脱落。这样我们又发明了一个新游戏:用板锄推水围着天井转圈圈。这个游戏让我们玩得太高兴了,正所谓乐极生悲,一不小心,我满口袋的纸团全掉进了水里。等到我俩用锄头把它们一个个捞上来时,纸团里外全湿透了。太阳正斜斜地照着厢房的板壁,我和小姨把纸团一个个拆开,再一张张贴在板壁上。看它一下子也干不了,小姨又带我到竹林里去玩。黄昏时分才想起晒着的纸,回来一看,一张也没有。问大人,说没看见,可能晒干后掉下来,别的小孩捡去玩了。

日已黄昏,吸引我留下来的纸团又丢了,我心里空空的,忽然非常非常想家,小姨跟我说话我也不搭理,一个人坐在大门的石门槛上发呆。小姨进房间去,我则一个人来到毛竹林。对面山脚下的房子就是我的村庄,我记得回家的路,此时此刻我是多么的想念爸爸妈妈,恨不得一路狂奔赶快回家。可我知道前面就是木头桥,那是我无论如何也超越不了的障碍。那一刻,我是多么的悲哀和无助,于是我双手抱着竹子,伤心地哭了。

哭泣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舅公不断地安慰我,又把我从姨的床上抱到他和舅婆的床上哄着,最后被我哭烦了,一再保证天一亮就送我回家。第二天吃过早饭,舅公领着我来到木头桥前,准备背我过桥回家。每次过桥,我都很害怕,甚至不肯趴上舅公的背。舅公总是一边在桥上走一边安慰趴在他背上的我:“你可以看远方的山,也可以看对岸的树,但不要看桥,更不要看桥下的水。万一还会害怕,那就闭上眼睛。”

去舅公家是怎么过桥的,我没有太多记忆,大概都是坐在爸爸的箩筐里,看不见桥和水,就不会害怕;或者也是爸爸背过去的,因为对爸爸的亲近和信赖,那种绝对的安全感让我忘记了害怕。现在能记得的都是舅公带我回家时的情景。有一次冬天下雪后,桥上的雪结成了坚硬的冰,人们在桥面铺上稻草,防止打滑,也是舅公背我过桥,我吓得趴在他背上,紧紧地闭着眼睛。又有一次,正在涨水,桥被冲毁,舅公带着我弯了五六里路从上游一座水泥桥上通过。那是我记忆中最轻松愉悦的一次旅程,在心里,我甚至期盼那座木头桥永远不要再搭起来,这样我每次都可以走水泥桥。几年后,在离木头桥不远的河岸上,真的建起了一座钢筋水泥大桥,我心中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还是在八九岁,正月拜年时,我跟着枫林村舅舅家的水仙、双仙等表姐,到对面洲村看戏。吃过中饭出发,到洲村村前才发现要过一座很长很长的木头桥。表姐们都上了桥,我一个人站在桥头不敢前进,回去也怕,走下游的水泥桥要弯五六里,我找不到路,最关键的是再也跟不上伙伴。我还在迟疑,表姐们急着要去看戏,丢下我不管,一个个稳稳当当地在桥上走。

我一边哭,一边挪上木头桥,战战兢兢地横着走。桥板是用圆木简易拼成的,表面稍稍削平,但桥面有很多凹槽,桥板中间露出很大的缝隙,可以看见桥下清澈流动的河水。我眼盯桥板,脚步横摆,侧着弯着僵着身子,慢慢地往前挪。一看见桥缝下的流水,我就发晕,再也挪不动步子,只好一边哭一边蹲下来紧紧抱住桥板。看见对面过来一个人,我更是慌得不知所措。来人看我害怕,就主动站到木桥墩边长出来的木横板上,把桥面让给我。有人要赶路,看我太慢耽误时间,就叫我蹲着别动,然后扶着我的肩膀从我身上跨越而过。我就这样边哭边挪、边挪边蹲,终于走到桥头,心中牢记这座桥共有二十三块桥板,按一块桥板三米算,河面大约七八十米宽。

洲村是一个有五千多人口的大村,正月里演戏是一件很热闹的大喜事。村人邀来七里八乡的亲朋好友,好吃好喝地招待着,留在家里住几天,看戏聊天欢聚。年轻人则借这个机会,留心寻访意中人。所以村部门前大大的晒谷场上,人头涌动,热闹非凡。台上才子佳人眉来眼去,台下青年男女私订终身,隔天就托媒人上姑娘家提亲。我跟在一群表姐后面,站在戏台前,对看戏、买零食、和熟人打闹这些事一概没兴趣,只担心回去时怎么过桥。

戏终于散场,我们又来到了木头桥前。先让大人过桥,再等表姐们都上了桥,我才一个人提心吊胆、磨磨蹭蹭地移步上桥。走到三分之一处,桥那边过来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不仅不给我让路,还站在桥板中间,伸出一双小手拦在我面前,口里喊着:“不让你过去!”吓得我魂飞魄散,蹲下身子抱住桥板放声大哭起来,仿佛要把这一天的惊恐和委屈全都哭掉。

身后传来责骂小孩的声音,一个大人——应该是小孩的妈妈,从我身上越过,抱起小男孩,又越过我回到她住在桥头的家。我擦一把眼泪鼻涕,站起来继续往前挪,终于走完二十三块桥板。站在桥头,我恨恨地回首,看着这座长长的木头桥,以一种与它永远作别的姿势。

木头桥,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道永远抹不去的伤口。

浮桥

每年夏天紧张的农忙“双抢”过后,暑假剩下的日子,就变得单调而又漫长。

有一年暑期,我一个人在家里待得烦闷,从姜村坐车到上饶市,又换车加走路,到枫岭头乡一个女同学凤的家里玩。下午,我们两个人躺在床上闲聊,她从发生在枫岭头火车站的趣事开始,讲到步行走火车路的体会,又讲到坐火车去上饶市的感受。枫岭头有一个小小的火车站,每天有几辆慢车经过,沿途的小火车站都会停靠,比汽车方便,票价却便宜很多。当时我还没坐过火车,很想有机会体验一下,便提议由她带我,从枫岭头往上饶市坐一回火车。她说枫岭头到上饶市才十几里,人没坐稳就要下车了,没意思,要坐就干脆跑得远点。可是去哪里呢?我们同时想到住在沙溪镇的女同学韵。枫岭头到沙溪有四五十里,足够我们体验坐火车的滋味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步行七八里路,赶到枫岭头火车站。枫岭头火车站真的很小,一栋平顶房里包括了买票、候车、进站的所有程序,单独坐落在远离村庄的一片高地上,站里面有几条弯来斜去交叉连接的轨道,有不多的旅客和我们一起候车。

绿皮火车终于来了。登上几级踏板,来到车厢里,发现旅客不多,位置很空。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我们快乐地说笑,观察着车厢里的旅客,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时间过得太快,还没坐过瘾,沙溪站就到了。跟着人流出站,我们先往街上走。到了沙溪街,拿出写有地址的纸条一路问去。一个年轻妇女看过我们的纸条后,直接就朝屋里喊着韵的名字。韵跑出来,看见我们,惊喜地赶紧拉了我俩进屋。已经过了午餐时间,韵的妈妈特意烧几个好菜招待我俩,韵则陪在我们身边说话。吃过午饭,韵一定要带我俩去女同学华和萍的家里玩,她俩住在相邻的秦峰乡的同一个村子里。

穿过沙溪古镇热闹的街道和集市,我们来到了一条大河边。这是一条很宽阔的河,在上饶的地图上它叫饶北河,充沛的河水在信江书院附近和丰溪河汇合后,成为信江,浩荡西去,汇入鄱阳湖。

河面很宽,河水很急,我们面前有一条用连接着的小船搭起来的浮桥。韵说下游有一座正在建设还没完工的水泥大桥,但路太远,还是过浮桥方便。

一想到要从这样简陋动荡的浮桥上走过,我就已经从心里开始害怕。但我不想让她们为难,只好牵着凤的手,咬咬牙踏上摇摇晃晃的小船。走过四五条船后,前面出现大约两条船位置的空缺,据说那两条船在涨水时没拴牢被洪水冲走,暂时找不到别的船顶替,所以就临时找几根毛竹横着绑上几块木板,搭在前后的两条船上,权当桥板通行。桥面一米多,宽度是足够的,但船是浮动的,搭在船上的桥更是摇摇摆摆,有几块木板早已松脱,随着过往人群和船只的摇摆左右滑动,不过木板下都钉了横档,所以桥板只能在毛竹架内滑行,只要不踏到毛竹架外踩翻桥板,木板是不会掉下河的。可是,这样的桥,我哪里敢走啊?我不会游泳,而桥下不到两尺,就是饶北河又深又急的浑黄的水。

站在浮桥前,我真是痛苦啊!为什么我总是会面对这样的抉择?我说不去,就扫了大家的兴,而且我心里是很想去的。可去,我又怎么过这桥呢?桥上来往的行人很多,我们站在桥的两头被人挤过来撞过去,挡住了别人的通道。韵和凤在那边船上给我鼓劲,凤也是害怕的,但她到底还是勇敢地过去了。韵跑过来,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一再保证决不会让我掉下河去,才把抖抖索索的我牵上了桥。我先提起一只脚,轻轻踩在前面一块木板上,等确认已经踩实,没打滑,才敢把重心移过去,再提起另一只脚。同时,双手紧紧地握住韵的手,仿佛她的手就是我救命的稻草,安全的保障,以至于过桥后韵直喊手痛,原来她的手已经被我握得通红。

终于过完浮桥,我们一边轻松赶路一边谈论着这座桥。韵说,你们别小看这浮桥,虽然不太好走,但作用很大,没有它真的很不方便。每年上半年河里涨大水,浮桥都会被冲毁,一直要等到水退了,再重新搭过才能来往通行。没搭好之前两边的人就无法通行来往,所谓“隔河千里”,就是指这样的一种情形。

韵给我们讲起一个跟浮桥有关的真实故事:沙溪一户人家,有一个嫁到秦峰乡的女儿。有一年又逢涨大水的季节,暴雨连连,浮桥早已经被冲毁。偏偏这时娘家的老父亲过世,怎么办呢?没办法。派个嗓门大、中气足的人,站到沙溪这边的河岸上喊话,请河对岸的人家传信把他家女儿叫到河边,向她报丧。女儿哭得很伤心,可她过不来。女儿每天都到河岸对着沙溪方向哭几场。到老父亲出殡的日子,雨还在下,洪水还没退,浮桥还不能搭建起来,于是女儿在岸边苦苦哀求,要老父亲的棺木从河对岸经过,让她看一眼,哭一场,送一回。娘家人满足了她的愿望,在雨中特意往河边绕了一圈。女儿早早地在河岸边点香烧纸,远远望着老父亲的棺木哭得死去活来,恨不得扑进滔滔的洪水里。

故事讲完,我们都沉默了好久。“幸好,水泥大桥就要建成了!这样的悲剧以后再也不会重演了!”我长长地叹一口气,同时为沙溪秦峰之间就要有一座不怕洪水的钢筋水泥大桥而倍感欣慰。

终于见到了华,我们又一起在萍的家里住,五个女同学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聊得特别开心。碰巧第二天就是农历七月半,是农村的一个重要节日,萍的家里按照当地的风俗,包了很多糯米粽,装在瓦瓮里,正煨在烧红了的秕谷堆上。所以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吃到了特别香甜的粽子。

回沙溪的时候,大家关照我,带我绕了很远的路,走那座还没完工的水泥大桥。大桥很高很宽很雄伟,但当时只完成了桥拱的浇筑,用石头水泥砌了一部分桥身。我们攀登而上,又互相帮助着攀缘而下。

饶北河上那座让我害怕的浮桥,终于被我们,也终将被历史,抛在身后。

2011年4月15日

我那三分花生地

第一次走进江西鹰潭农校,感觉学校像一个矗立在黄色平原中的绿色孤岛。

黄土地是这个广阔平原的底色,上面零零星星地簇拥着一片片竹林、松林,或其他的混合树林,浙赣铁路像一条绿色的飘带,绕到学校门口后又蜿蜒而去。有三座水库,幽深的库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清凉的蓝色的光芒。周边静静的,好像都没有人烟,只有我们学校,绿树掩映,楼房围墙,特别是那个高高的自来水塔,格外显眼。火车经过时,轰隆轰隆,轰隆轰隆,窗户上的玻璃,就咔嚓咔嚓地一边震动,一边发出兴奋的回响。

一个月之后,对学校周边的情况基本上心中有数了:站在教学大楼楼顶,我们目力所及的这一大片黄土平原,大约一两千亩,都是我们学校的土地;学校设有农场,有固定的农场工人,实行机械化耕作。远处那些簇拥着的竹林或其他的杂树林里,往往就安顿着一个村庄,茂密的枝叶为他们遮蔽了平原中狂暴的风雨和过长的日晒。而松林所在,一般都是荒坡坟地。学校到最近的乡镇所在地——洪湖乡政府大约五六里路,那里设有浙赣铁路的刘家站。到鹰潭市区四十多里,每天有校车往返。

当我们从最初的兴奋、失落,到平静地在空旷的黄土地上散步的时候,我们已经接受了到十几米深的水井里提水,到围墙边的池塘里洗衣,到不远的五湖水库游泳,在羽毛球和排球场上跳跃。西边的地平线上,早已没有了温度和亮度,只是像个红气球一样飘着的,总也落不下去的太阳,陪伴着我们下晚自习,然后在火车和窗户玻璃的和谐共振中安享睡眠。

变化从第二年的春天开始。

班主任李建敏老师宣布星期五下午劳动。每个人领到一把锄头,来到围墙外的黄土地上。

从学校的第一道大门到真正校区的大门之间,有一条大约500米长的绿色通道。通道的左边是一个果园和一个足球场,男生们下雨天晴都在那上面滚得满身泥水。右边是一片比较平坦的斜坡,坡的上方是一个茶园,坡底连接着一座水库,夹在中间的地带就是我们班的花生地。

按照学号顺序排列,每人三分地。地块已被拖拉机犁过,我们需要做的是:先把大大的土块敲碎,再整成长长的三畦,中间留两条通道方便进出。

大家兴致勃勃地开始劳动。几锄头下去就知道了难点所在:这些沉寂了一秋一冬,终于被拖拉机翻起的黄土块,又大又硬,敲碎它们可得花些力气。

当男同学陆续完成了任务时,我们六个女同学才刚刚任务过半。男同学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小组为单位过来帮忙,我们的整地任务也很快就圆满完成。

过了几天,班主任又组织了一次劳动,每个人在自己的地里播下花生种子,再施下种肥,用土盖好。播种工作告一段落。

可是我们的生活却因此发生了很大改变。以前,饭后的闲暇时光,我们或看书,或下棋,或散步,或打球。我们班的女子羽毛球和女子排球所向披靡,任本班的男同学怎么组队,都被我们女生队打得落花流水,最后男同学全跑到足球场上踢足球去了,丢下我们女生队呆呆地抱着球,找不到对手。现在我们班里六个女生,每天相约,一起到花生地里看花生。花生出芽了,长叶了,分枝了,开花了,下针了,花生的整个生长过程被我们一一记取,也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哪天没赶上同伴,还要一个人特意去观察一回。

同类推荐
  • 掌声总在成功后

    掌声总在成功后

    本文题材宽泛,大到国计民生,小到市井百态,从IP精英到美国总统,跨度虽大,但都津津有味,入情入理,毫无生涩牵强之感。书中有励志的“鸡汤”,抒情的美文,诙谐的戏说,构思精妙,富于哲理,尖锐而不偏激。无论从容不迫的名言警句,信手拈来的中外典故,还是发人深思的金石之论,匪夷所思的突发奇想,都闪耀着哲理的光芒,以真知灼见使人“脑洞大开”。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白天不懂夜的黑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白天不懂夜的黑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地心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一部描写冒险的书,它出自“科幻小说之父”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之手。描写地非常精彩,全书讲述里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现前人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洛克教授决心也做同样的旅行。他和侄子从汉堡出发,到冰岛请一位向导,他们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艰险和种种奇观,最后回到了地面。书中的汉斯,阿克塞尔,里登布洛克教授在地心环游了地球一周,好几次险些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热门推荐
  • 你知道我的心

    你知道我的心

    煽情,狗血,海誓山盟,生离死别,我们只是在安安静静过生活罢了!
  • 娱乐圈:男神是个深井冰

    娱乐圈:男神是个深井冰

    娱乐圈小虾米阴差阳错成为大明星的助理,本来无限崇拜的男神,却在她面前一点点暴露自己的所有缺点,光环尽失。只是苦逼小助理却因为跟大老板签了死约,只能待在他身边苦苦忍耐。
  • 无限之道武

    无限之道武

    一个本不绝望的人,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主神空间。在这里,他眼界大开,纵观万物奥妙。在这里,他生存艰难,步履难行。他不羡慕神,也不期望魔,他只是作为人来追求进步,直到他发现了主神空间的终结奥秘……本书年代是第一轮回时期,也就是无限恐怖,但不是中洲队,而是北冰洲队。
  • 雄霸神域

    雄霸神域

    世道之坎坷,命运之悲沧。为唤醒真正的自我,他逆天修神,踏尸行道。为求存一线生机,他苟活于万恶炼狱之渊,行走在冰冷黑暗之颠,与恶魔共进晚餐。为守护心中的至爱,他愿卑躬屈膝,受世人之嘲笑,也可挥剑斩日,直破苍穹。逆境中重生,乱世中崛起。他因一句“无名”而一生为名“吴明”。刀光剑影中演不尽的侠骨柔情,血雨腥风中抹不去的恩怨情仇。
  • 七缪

    七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小白的联盟

    英雄小白的联盟

    三年前,由5名高中生组成的ToM战队夺得D联赛线上业余组的冠军。正当他们在上海备战D联赛线下总决赛之际,却遭到了来自竞争对手的举报,无奈退赛。敌人的诽谤,社会的舆论,学校的压力,父母的不支持……ToM的队员们不仅失去了应得的荣耀,更收到了D部落开出的禁赛三年的罚单。“今天,我要夺回我曾失去的一切!”白晓辉来到网吧准备重返职业开始复仇,却发现原来那个熟悉的快捷方式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字母L形状的图标。
  • 情困当年

    情困当年

    一个自恃有些才气与聪明的屌丝,本有着漂亮且对自己一心一意的女友,却不懂珍惜,还兀自喜欢到处沾花惹草,等到女友终于忍无可忍,离他远赴海外而去,这才发现已后悔莫及。。。主人公虽阅尽人间美色,艳福非浅,风月无边,本质却是至情至性,实乃性情中人,这本书既是他的心路历程,又是对自我的救赎。。。可怜的人儿,总是要历尽世事沧桑,看透人间百态才知何去何从,殊不知,早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却不知,他还有没有这个机会能够重拾旧爱,破镜重圆。。。
  • 斌雅禅师语录

    斌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好,陌生人

    你好,陌生人

    本书将简洁明了的语言与生动有趣的事例相结合,在清晰阐释心理情绪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用性与指导性兼具的沟通技巧,帮助你在短时间内打破社交恐惧和抵触情绪,快速发觉与陌生人的交流通道,提升社交能力,轻松驾驭与陌生人的谈话。
  • 恶魔校草别说爱我

    恶魔校草别说爱我

    她,是一个豪门千金,长相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头脑一流。但是自己的父亲却为自己家事业把女儿“卖给”了南宫家。南宫少爷和何氏少爷!自己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