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2700000407

第407章 播下种子

“西北那里是个变数啊。”谢慕华笼着双手,深深的叹息一声。坐在他对面的寇准和王旦面面相觑,都知道他在想什么,事情过了这么久了。石保庆那边已经接到了新皇登基的诏书。身为边境领军大将,石保庆不用回到开封府来面圣。但是石保庆的态度很奇怪,到了现在还没有回书,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来说,绝对是不正常的。

寇准想了想,揣摩着谢慕华的心思,谨慎的说道:“石保庆将军未必就有什么别的想法。我看相公也是多虑了。西北那里被相公平乱之后,局势只能说是表面上稳定了下来,其实内里暗潮涌动。要是石保庆想要西北做什么文章的话,失去了中原的支持,他的下场比李继迁可要惨多了。”

谢慕华微微笑着摇了摇头,他担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石保庆这个人暧昧的态度,会不会对宋军沿桑干河北上构成巨大的影响。辽国人不傻,知道这一条绝户计的厉害。现在休哥面对西北宋军,休哥怎么可能让宋军安然无恙的沿桑干河北上呢?

定了定心神,谢慕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对寇准说道:“如今,你进了中书,这不是我的本意。平仲,我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想交给你去做。”

更重要的事情?寇准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中书掌握大宋权柄,可以说是文官梦寐以求的机构。可是谢慕华居然说要自己还有更大的用处。这个,就实在难倒寇准了。怎么想,他也不觉得自己离开中书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看着寇准疑惑的眼神,谢慕华笑道:“你也不用多想,这事儿,得你和张咏一起办了才好。我问你,你觉得大理寺,御史台,怎么样?”

晕,寇准顿时愣住了,现在自己已经进了中书,要是把自己放到御史台,放到大理寺,那八成还得给自己降职啊。虽然说寇准明白谢慕华并没有恶意,但是无论是任何人都很难接受被降职的可能****?在这个封建年代,怎么可能有那种“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么高的思想觉悟?

王旦嬉笑道:“平仲,这下你要小心啦。”

谢慕华解释道:“平仲,我一说你便明白了。御史台监察百官,本意是好的。但是御史台的官员品级低,而且御史台的官员将来都是想要跳出御史台,到文官系统里做事的。你见过什么人会一辈子死守在御史台的?这也不可能。既然早晚要来到文官系统。就不得不和文官系统的人打成一片。已经打成一片了。还怎么可能保持对百官的监察独立性?所以,我想把御史台给砍了。这个机构,以后再也不要了。”

不是吧?寇准和王旦这次都真的吓了一跳。砍掉御史台,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那御史台里的御史们还不得马上出来跟谢慕华拼命?就算不拼命,他们私地下也要诅咒,扎谢慕华的草人,翻他的祖宗十八代。

王旦若有所思,仔细的想了想,这才说道:“其实谢相公说得很对。御史台,自古以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发挥出他应该具有的作用。归根到底,就是大家一样属于文官系统,一样是要早晚混在一起的人物。虽然朝廷有规定,御史必须要如何如何,可是规定只不过是规定而已。真正能做到的又能有几个人?”

寇准忽然眼前一亮,脱口而出:“相公的意思并非是要把御史台完全砍掉。而是要成立一个全新的,独立的,有自己特点的全新机构?”

谢慕华赞许的看了看寇准,现在跟他们说什么三权分立,还有些太早,况且,寇准他们也未必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只能说一点点将自己的萌芽播种下去。于是,谢慕华说道:“你们都应该知道本朝太祖皇帝,在开创大宋之后,独创的官制吧?”

寇准和王旦两人一起点头。他们都知道,谢慕华说的就是赵匡胤推行官、职、差遣制度,将“他官判铨司”成为一种制度。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赵匡胤继“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创立了官、职、差遣制度。

赵匡胤知道兵权的重要,更清楚用人权的举足轻重。为了大宋江山,不但要掌握兵权,还要掌握用人权。他要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任何官员只有经过他的授权才能行使权力,没有他的授权,都只是虚位一个。这样,任何人都无法滥用职权,任何人都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皇权构成威胁。

在这种制度下,不但吏部由他官权判,其他机构也由他官权判。“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实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在这种体制下,吏部尚书只是一个名义,并没有任何权力,吏部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官、职、差遣制度将吏部和其他官员都变成了闲官。

居其官不谋其政,这种官员在宋代以前就已存在。在这种体制下,官职只是表明一个人的身分,是官而不是老百姓,官职的大小与权力的大小已没有任何的关系。官大并不说明权就大,大官小官都是无权的官,只是领取的俸禄不同而已。

由于官只是一种身分,用来领取俸禄,又没有定员限制,所以,任用起来也就比较随便,多一个少一个似乎都是无所谓的事。这样,便造成了庸官泛滥。为官者不谋其政,吏部无权管官,这成为宋朝吏治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宋代的法制本来是十分健全的,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健全的封建法制社会。但是因为法律执行的不到位。导致了,有法跟无法差不多。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无所谓了。

谢慕华看着寇准和王旦,笑道:“咱们中原的历史过于悠久,历代兴亡的往事也积累得过多。一方面是每代开国,总是企求长治久安,致力于堵塞各种招致败亡的漏洞,另一方面又是从来无不亡之国,无不败之朝。尽管每朝每代的覆灭,总是各有许多具体的条件和情况,而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因素还是“腐败”两字。腐败的根源,是等级授职制。千年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等级授职制必然成为贪官污吏的温床;贪腐现象滋生不息的怪圈,必然出现官官相护的情况,而编织成庞大的贪腐保护网。”

寇准和王旦两人听的心惊胆战,几乎说不出话来,谢慕华这些话,可以说句句都是诛心而论。什么叫专制?专制就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难道谢慕华准备把皇帝都给架空了不成?哪怕谢慕华自己要篡位,就不要专权了?

谢慕华转过目光,看着寇准说道:“平仲,你说说,要对付贪官污吏,有什么好办法?”

寇准仔细想了想,朗声答道:“对付有两个要件:一是监督必须有力,其二是官员的俸禄应该合理。”

谢慕华赞道:“平仲,你果然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去了。咱们宋朝,对于官员的俸禄是一点儿也不吝啬的。每一级的官员都可以领到丰厚的俸禄。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可以去买一只名贵的猎鹰。要知道猎鹰比房子还贵,比土地还贵。你说的第二点,自然是迎刃而解了。那么就剩下第一点,如何才能让监督得力呢?”

不等两人答话,谢慕华接着说道:“要想监督得力,就要把监察官员从文官系统之中彻底独立出来。以后,但凡进入监察系统的,就在监察系统升官任职。在文官系统的,就只能在文官系统里升官任职。监察系统的官员,和文官系统平起平坐。监察系统,只需要对皇帝负责。但是,监察系统不得伸手干涉任何朝政的事务。整个系统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监督百官。同样,文官系统也绝对不允许插手监察系统的任何事务。”

寇准失声道:“大人,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庞大的,任何人都无法遏制的强大机构出来,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谢慕华笑了笑:“这是必须要做的。我很明白,这样的一个监察系统,一旦权力膨胀起来,就是个怪物。”谢慕华说着,心中想起了后来的锦衣卫,东厂西厂这样的变态机构。不过,谢慕华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如果要想千秋万代,指望皇帝的基因一直遗传下去,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把权力合理的分配。当然了,自己这一代人,未必能够做到。把种子播下去就行了。再说了,完善的工作,为什么要让自己来做呢?放着寇准,王旦这样的好脑子,不用的话,岂不是对不起人?

“所以,平仲,你和子明两人,要会同张咏、苏易简这些家伙,大家一起想想,多废废脑子。给我拿出一个办法出来。”谢慕华微笑道,自己先过过独裁的瘾,再给大家一个三权分立的机会吧。

“等我安定了河北,希望能听到你们的好消息。”谢慕华这句话一出口。寇准和王旦就变了脸色。

河北,李继隆?看来,谢慕华是要亲自去和这位大将,谈谈人生,聊聊将来了。

同类推荐
  • 武帝寄奴

    武帝寄奴

    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写宋武帝刘裕的传奇生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乳名寄奴。一个靠编草鞋糊口的平民,凭个人的努力成为了帝王。他是被辛弃疾等人歌颂景仰过的英雄人物,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少有人企及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人类有史至今,能用少数步兵(2千)击败十倍以上骑兵精锐(3万)的,唯有刘裕和他发明的却月阵。《三十六计》是在知名度仅次于《孙子》的兵书,目前已确认其作者是刘裕手下的将领檀道济。檀道济的军事实践即来自与主公刘裕的并肩战斗。欢迎批评指正!
  • 闲话北京往事

    闲话北京往事

    本书的作者马天骥先生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片片的民房拆迁了,一些胡同和名人故居消失了,老北京的历史痕迹与胡同里生活的民风民情渐渐地淡化了。本书作者以亲切朴素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童年时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还讲述了一些胡同名称的由来与历史故事,展示了大杂院的民风民情,描述了走街串巷的艺人与儿时的玩具,回忆了难得再见到的北京特色小吃……文章写得真实具体,再现了五六十年前北京胡同里、街面上的景象与风情。
  • 鲜血与风流

    鲜血与风流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穿越之唐书

    穿越之唐书

    穿越到乱世的隋末唐初,郑器不能改变历史的车轮,否则将是恐怖的“蝴蝶效应”!当回去已成妄想,生存、保护姐姐才是第一目标。于是各路英豪成好友。李建成,李世民,窦建德,哥舒季通,李靖,李密,单雄信……红粉知己最痴情。观音婢,白舞娘,子殇,公孙清雪,哥舒月……一切都是历史的进程!这一年,“车轮”滚到了武德九年……本文为历史流,有戏说,有加工,也有部分评书演义的题材介入,只是没有穿越后的万能术。新人写作,诚求收藏!诚求推荐票!
  • 另眼看水浒

    另眼看水浒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是中国文学艺术宝库里的一枝奇葩,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数百年来,读者何止于千万之众,研究者何止万人。始终是一片叫好之声,对其人物之评价也都是高大上的。本书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视野,对《水浒传》里的故事、对人物重新审视,给予更人性、更贴近生活的解读,是为《另眼看水浒》。该书有许多颠覆性认识,打破了正面人物高大上的桎梧,从普通人的角度去认识他们,如《李逵是个二百五》、《武松是个自大狂》、《半仙半魔吴加亮》、《最冤不过卢俊义》、《功高位低数时迁》、《地煞中的天罡黄信》等,都是很另类的认知,不随大流,另成一家之言。
热门推荐
  • 毛豆豆的可乐

    毛豆豆的可乐

    我所之爱,心必所良,闭上眼就能触碰到的你
  • 重生花期已至

    重生花期已至

    冯止妤短暂的一生可以用三部曲来阐释:前八年是幸福交响曲,中间八年是叛逆交响曲,后五年是自作自受交响曲。重活一世,她不求富贵不求真爱,只求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 念卿归

    念卿归

    从何时开始,她不在开口唤他哥哥。从何时开始,她看他的眼神开始不在清明…第一次见面她被师傅抱回了山里,一副营养不良的身体穿着一套洗的发白的衣服,他捉住她的手,扬起好看的剑眉对她说“放心吧,你以后就是我的师妹了,哥罩你。”因为这句话从此她对他的爱便开始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深刻。最后一次见面她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一身被风吹乱的红衣,对他含泪的点了点头“师哥,这次换我来罩你…”如若可以我愿用生命终结,来换你一生平安。
  • 诸神天争

    诸神天争

    你是神嘛,因为你高贵的血统?你是神嘛,因为你可以所以左右人的生死?你是神嘛,因为你比我强?所以,你可以创造我,将我置身于这残忍的命运中,给我希望,又将我重重的扔进地狱?所以,我痛恨你。所以,我会杀掉你,将你给我的痛苦一点一点的还给你!所以,当最后的结局到来时。我将会笑着看你离去。自此以后,天地间只有唯一的我。唯一的神。
  •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邓小平的发展研究“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 一部青春一杯伤

    一部青春一杯伤

    今天看到的蝴蝶一定不是昨天那只了今天看到的太阳也和昨天看到的太阳有所不同那今天回到家的我呢?还是昨天的我吗?
  • 精灵法则

    精灵法则

    前世的半神为何选择转世?而今世的他又为何投胎玛法里奥?且看大德鲁伊如何拳打基尔加丹脚踩阿克蒙德---------------------------------------------精灵法则群:147275545(新建)验证,精灵法则。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 戏未央

    戏未央

    ”我去,顾莫时,你啃我!“”你可是第一个被我又亲又啃的人“”那你的意思说,我被你又亲又啃该感到荣幸咯?“”正是此......“
  • 中国养生学(上、下卷)

    中国养生学(上、下卷)

    本书收录了西安植物园内100种较常见的植物,全面介绍了相关植物科普知识,内容包括草本佳丽、木本花卉、绿林漫游、水中芳菲等。
  • 回到海贼成路飞

    回到海贼成路飞

    这里是群雄逐鹿的大海贼世界,这里是三分天下的时代!世界政府,海贼,革命军,他们之中谁能称霸这片海域,统一世界?且看新生路飞闯出一番天地,拳镇山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