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49800000008

第8章 赤帝下凡(7)

刘良也同意请樊宏。于是刘縯先派人好生招待刘德安,不让他起疑。亲自乘快马夤夜奔湖阳请舅父樊宏。

湖阳距春陵不过一百多里地,第二天中午刘縯便同樊宏一道返回。四十多岁的樊宏风尘仆仆,见了姐姐和刘良,施礼已毕,便道:

“縯儿起事万万不可。安众侯此举乃为一己之私,非为天下人也。刘崇编造谣言,说王莽鸠杀平帝,更不可信。王莽并非鲁莽之辈,精于算计权术,鸠杀皇帝,岂不是引火烧身。他既然可把持朝政,怎么会在乎一个有名无实的小皇帝的存在呢!”

刘縯忍耐不住。他一到湘阳就把事情的原原本本告诉了舅父,急切想听听舅父的看法,可是樊宏只是笑而不答。这时候却说出一番他最不爱听的话,如何不急?便气恼地说道:

“舅父说话,全是凭空猜测,有什么根据?”

“根据自然会有。”樊宏温和地一笑道,“南阳李守如今在长安为王莽宗卿师,朝廷上的事,不会不知道。李守回乡省亲,与愚舅私下说,皇帝有肝厥之疾,无医可治,遇冬季寒冷愈加严重。皇帝正是死于肝厥之疾。”

肝厥之疾就是现在所说的“羊羔风”,即癫痫。当时称为“妖病。”事关皇室脸面,当然不能把皇帝得这种病的消息公布于天下。

樊娴都眉头不展,自语道:

“李守,这人名字好耳熟?”

“姐姐真是健忘。李守就是当年来找縯儿寻仇的李通、李轶之父。此人精于谶讳之学,因而被举为安汉公宗卿师。”

刘縯一听,面露义愤之色道:

“李守甘心做王莽走狗,必不是什么好东西。”

樊宏面露不悦之色道:

“你们是刘汉宗室,我说句你们不爱听的话。你们总以为这江山社稷非你们刘姓莫属,岂知天下并不如你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穷苦百姓更不会这样想。只要能让他们种田吃饭,他们就会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如果衣食无着,生存无路,不管这天下姓刘还是姓王,他们都会起而造反。”

刘良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虽说他们在皇族中是最卑微的一支,但虚荣心作祟,总觉得还高人一等。樊宏这话他当然不爱听,于是不亢不卑地反问道:

“依您之意。天下再没有道义可言。”

“道义自然会有的。”樊宏异常肯定地说,“如果王莽篡汉,老百姓自然也会谴责,但仅此而已。除非王莽施暴政,苛酷天下,老百姓没有了活路,才会造反。如果王莽略施仁政,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谁还会拎着脑袋去反莽扶汉,匡复道义呢?”

樊宏的一番话,朴实入理,句句掷地有声。刘良、刘縯叔侄也觉得有道理,但作为刘汉后人,心里实在难以接受。樊娴都觉得弟弟的话颇有见地,于是鼓励道:

“兄弟,说下去。也让他们听听百家之言。”

樊宏得到姐姐的首肯,再无顾忌,他接过绮儿献上的香茶,呷了一口,润润嗓子,继续说道:

“王氏显贵,始于成帝,王莽姑母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王太后假成帝之名,一日之内敕封王氏五人为侯,世称王侯。可是这帮王氏子弟广搜珍宝,遍置姬妾、玩乐新奇,互相媲美。受到朝野臣民的猛烈抨击。王莽在王氏家族中因出身卑微,并不显贵,可是他攻于心计长于智谋。当王氏子弟一个个争相奢靡,食鲜美,坐香车,策肥马之时,独王莽反其道而行之。他穿着布衣,如同贫寒的士子一样,求学受经好问不倦,俨然一个仁义礼智信的贤良才子,以此博取朝野赞言。伯父王凤为大司马,病危之时,他衣不解带,发不梳理,日夜侍候在床前。王凤弥留之际,向太后力荐王莽可堪大用。被廷臣、士子的抨击搞得焦头烂额的王太后正巴不得有一个贤良之才的王氏子弟来堵塞朝野非议。王莽从此显贵。”

“也许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王莽封侯之后,依旧夹着尾巴做人。他越发谦谨折节下交,所得俸禄,尽数分给幕僚宾客,府无余财,名声鹤起。王太后愈加倚重于他,先封他为大司马、领尚书事,次封安汉公。及至平帝病逝,孺子刘婴立为太子。竞准其堂而皇之穿衮衣,戴冕旒,南面居摄,称摄皇帝。”

樊娴都、刘良、刘縯一个个听得目瞪口呆。三人平日虽然关心时事,但都是道听途说的居多。王莽如何发迹,更是知之不详。刘縯愤然道:

“王莽老贼以外戚辅政,竟敢穿衮衣,戴冕旒,乱纲常大义,神人共愤,天下共诛之。”

樊宏看着外甥一腔义愤,只是摇头轻笑,道:

“王莽饱读诗书,熟知纲常伦理,岂肯轻易被人扣上悖乱纲常之罪名。古有周公辅政幼少成王之佳话。王莽以周公自居,辅佐幼主,则名正而言顺。况且,王莽执政以来,被外戚、官宦搅得一团糟的朝廷,为之焕然一新,他因此赢得一片喝采声。朝野内外拥戴者甚众。既便是刘氏宗族,因王莽为他们复侯爵、重封地、增奉禄,拥戴者也不少。刘崇为一己之私举旗反莽。必不能得到宗族的响应,败势已定。”

刘縯年少气盛,还是不服气,反问道:

“这么说,王莽篡汉,无人能推倒他了?”

“如果王莽继续施善政,顺人心,恐怕很难推倒他。可是,俗话说月盈则亏。王莽步步成功,易生骄横之心。如今他仿效周公辅政竞以摄皇帝自居,已有悖乱纲常之举。如果继续做真皇帝的美梦,一旦失政,必遭天下人唾骂。甥儿到那时若起兵反莽,必然应者如云,大业可成。”

樊宏不是刘汉皇族,看问题不偏不倚,分析得颇为精辟。樊娴都非常赞同。刘縯也感到自己太主观了,反莽决不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事。刘良听了半天,终于明白樊宏之意道:

“樊兄之意是说,绩儿现在起事反莽,时机尚未成熟。还需耐心等待,相机而动。”

樊宏点点头。笑道:

“我不是王莽说客,说了大半天,就是这个意思。绩儿,你看呢?”

刘縯此时对舅父佩服得五体投地,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态度,惭愧地道:

“听舅父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甥儿太无知。”

樊宏哈哈一笑道: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甥儿,武艺再高也只是一介武夫。要成大器,必得文韬武略兼备。如今,你武功已致化境。依舅父之见,春陵小河浅水,容不下你这条蛟龙。不如去京都游学,长长学识,历练世事。对以后成就大事必有大用。”

樊娴都、刘良一听,都很赞同。刘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当然也愿意。可是却犹豫着道:

“母亲身体欠佳,弟弟妹妹年少不懂事,我若离家,家中怎么办?”

樊娴都脸上含笑,嗔怪道:

“好儿子,你在家又怎样,天天只知道练武,想你的大事业,何曾过问家庭产业经营如何?”

刘良也劝道:

“大行不拘细节。缜儿,你就放心去吧。家里还有叔父在呢。”

刘縯终于点头同意,却说道:

“眼下如何打发安众侯使者?”

“这还不容易,”刘良轻松地一笑道:“你就推辞说母亲不允,族人不应。保证不向朝廷告密,安众侯尽可自己起事。”

刘縯依计而行,当即命人备办酒宴,樊娴都、樊宏、刘良、刘縯四人作陪,盛情款待安众侯使者。席间,由樊夫人亲口说出无心参与反莽之意,但保证不会向朝廷告密。刘德安想不到一夜之间,自己的努力变成一场空,心里很是恼怒。但见刘家众口一辞,无有转变的余地。再多说也无用,只得丢下手中酒杯,悻悻而去。

打发走安众侯使者,刘缤便准备去长安游学,消息传出,刘嘉、刘仲也要一同去。樊夫人一寻思,都去也好,在外面兄弟间也有个照应。派谁伺候他们三个呢?樊夫人犯难了。最佳人选当然是刘宽,可是,府中上下,全靠刘宽支应着。刘家离不开他。

正在这时,听到消息的刘谡直奔樊夫人房中,毛遂自荐道:

“伯母,就让侄儿一路伺候三位哥哥吧!”

樊娴都一阵心酸,她明白这个可怜的孤儿是想借这个机会去京都游学。她一把拉起刘谡满口应承道:

“谡儿,伯母答应你,你就跟着三位哥哥一道去长安求学,所花费用都由我家承担。愿你以后能有出息,为祖上争光。”

刘谡感动得热泪盈眶,连着给伯母磕了三个响头。脆生生地答道:

“请伯母放心,侄儿一定不负厚望,学着真本领回来见您。”

计议已定,刘縯、刘嘉、刘仲、刘谡弟兄四人打点行装,多带金银。樊宏这几天也在府中,千叮咛,万嘱咐,遇事要三思,不可莽撞。樊夫人、刘良更是语重心长,嘱咐了一遍又一遍。刘縯四人谨记在心。

眼见就到动身的这一天,刘縯突然发现少了三弟刘秀的身影。这几天,府中上下为他们团团转,宾客亲友也是你来我往前来饯行。刘縯自己也忙得脚不着地,哪里顾及三弟刘秀,但毕竟刘秀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人,临到动身这一天,还是要见见他。

“三弟!你们谁看见三弟没有?”刘縯有些焦急,左顾右盼地问道。

“大哥,我……我知道三弟在哪儿。”大小姐刘黄一脸慌张,急忙答道。

刘縯一看大妹的惊慌之色,一下子明白刘秀干什么去了。顿时,心生怒火。但今天是为他们四人送行的日子,千万不能发火。否则,心疼三弟的母亲、叔父、大妹都会不高兴的。

刘黄一见大哥面露怒容,低头不语,急忙讨好地说:

“大哥,你别急。小妹去把三弟叫来。”

不料刘縯脸上怒容顿失,只是平静地说道:

“你就说大哥临行前想见他一面。”

“哎,”

刘黄答应着,转身出去,直奔白水河边,过了木桥,就见刘秀正在田里除草。刘黄二话没说,拉起小弟就走,一口气把刘秀拉到刘縯面前。

此时,刘府上下及宾客亲友为刘縯送行都来了。樊娴都知道大儿子又要因小儿子近稼穑而发火,想要上前规劝,却被弟弟樊宏劝阻住。刘秀木然站在大哥面前,搓着沾满泥土的双手,他知道,大哥又要因自己近稼穑大光其火。若在平日,凭自己的伶牙俐齿肯定不会轻易服他。但今天不行,这么多人来为他送行,总得给大哥留点面子。因此,他把眼皮一耷拉专等刘縯训话。

不料,刘縯却异常温和地说道:

“三弟,大哥今天要出外求学去了。大哥要学真本领,光会武艺不行。成大事者,文韬武略兼备。说到文韬,大哥自愧不如你,所以才要外出求学。”

刘秀很少听到他说话这么温和,一时激动不已,抓住刘縯的手道:

“大哥,我跟你们一道去,行吗?”

刘縯总算听到一句他最高兴盼活,脸上有了笑容,道:

“三弟,你愿意上进,大哥很高兴。可是你还小,等大哥游学回来,你再去,行吗?”

“行!大哥。”

刘秀爽快地答应道。大哥今天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今天这顿训斥肯定逃掉了。正当他暗自得意的时候,忽听刘縯叫道:

“三弟,把你用的农具全拿过来。”

刘秀愣住了,大哥要农具做什么?难道他也要干农活。

“快呀!全给我拿过来。”刘縯再一次催促道。

刘秀望着他阴沉的脸,不敢怠慢,慌忙跑到府里拐角处,把那些耒耜等工具全抱了出来,放在大哥面前。刘縯看着地上的农具,眉角跳动了一下,伏身拿起一把耒,手上稍一用力,那把末“啪”地一声,拦腰被折断。然后,如法炮制,将那堆农具当着刘秀的面一件件地毁掉。

刘秀亲眼看见这些心爱的工具被一件一件地毁掉,他难过极了,委屈地掉下了眼泪。他喜欢种田,喜欢春种秋收,如同他喜爱读书一样。

刘縯看着他,也有些不忍,但还是用温和的口气说道:

“三弟,你就要长大了,大哥不可能天天叮嘱你。可是,不管什么时候你切记住,要成大事,有出息,切不可近稼穑。”

也许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真该给大哥一个面子。这一次,刘秀什么也没说,郑重地点点头。

交待完毕,刘縯四人与送别的亲人一一道别,然后,洒泪而别。儿子第一次离开自己身边,樊娴都顿觉心里空荡荡的。

刘縯弟兄四人走后没几天,安众侯刘崇起兵反莽,进攻宛城。可是正如樊宏所料,响应者廖廖。刘崇的远房叔伯刘竦还跑到长安,向朝廷自首。结果,刘崇没攻进宛城就失败了。王莽得意忘形,感到那尊贵的天子宝座离自己更近了。

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田间地头早已飘荡着醉人的谷香。但是,今年的天气不作美,临谷子收割时,遇上了连阴雨。白水河两岸的庄稼地里,不是稻谷零落,就是杂草丛生,一派荒芜的景象。当然也不尽然,刘秀的那块田就是例外。谷穗饱满,金浪翻滚,似乎故意向路人炫耀主人的耕作本领。

田野里大小姐刘黄亲自挥耒收割成熟的稻谷。她已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但却没有半点富家小姐的娇柔之美,浑身上下洋溢着庄户姑娘特有的健美之气。随着她手中镰刀的挥动,成片的金浪被割倒,整齐地摆放在田埂上,在她身旁,挥镰刀收割的还有刘秀和刘宽。十六岁的刘秀已长成翩翩少年。他收割的速度没有大姐快,但分外谨慎,生怕撒落一粒谷子。是啊,这些成熟的谷子是他亲手耕种出来的,粒粒皆辛苦,他怎么舍得浪费一粒呢。

刘黄望着穗穗饱满的稻谷,不由自主地赞叹道:

“三弟,方园百里,只有你方称得上种田能手。”

“那是自然,”刘秀毫无谦虚之意,边干活边得意地说,“姐,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皇天怎么会忍心辜负我呢!”

刘黄笑了,用镰刀一指两边的田地,道:

“庄户人家,哪个不是辛勤耕种?为什么别家的稻谷收成不好?”

刘秀没有答话,不知是一心收割,还是在想别的事情,半天才开口道:

“姐,今年收成不好。谷子一定很贵。咱们把谷子打下来,拉到新野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刘秀旁边的刘宽也赞同道:

“三公子说得对。反正府里谷子够吃两年的。不如卖掉新谷子,也好补贴用度。”

刘縯弟兄四人外出游学,家中刘黄代替母亲掌管家事。她略一思忖,便答应道:

“三弟,姐就依你。打下谷子,由你去卖。”

同类推荐
  •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沃尔顿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沃尔顿白手起家,从岳父家借贷2万,专攻农村市场,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迅速占领了美国的乡镇。沃尔玛终于成为世界连锁超市第一帝国。沃尔顿有过人的智慧和良好的习惯,从一路的成长中,我们可以见证沃尔顿的过人之处。他给后人留下的经营哲学是很多商家的宝典。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沃尔顿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流年碎影

    流年碎影

    中国百年沧桑变迁的冷峻思考,国学大师坎坷人生的心路坦言。自然,人有大小,事有大小,我的人和事,都小而不大,但是江河不择细流,为史部的库藏设想,作为史料,多一些总比少一些好吧!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如果你出身贫寒,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 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 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 柳宗元(中国十大文豪)

    柳宗元(中国十大文豪)

    柳宗元,字子厚。其祖先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又曾官贬柳州刺史,亦被称为“柳柳州”。其父柳镇(739-793),唐肃宗时入仕。不媚权贵,号称刚直,德宗时官终侍御史。宗元生于代宗大历八年(773),自幼聪颖过人。四岁时,其母卢氏即教以古赋十四篇;十三岁时已以能文名世。德宗贞元九年(793)第进士,十四年(798)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后调蓝田尉。十九年(803),回朝任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
热门推荐
  • 必须改变的207个小毛病

    必须改变的207个小毛病

    绝大多数人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无不努力的追求成功与幸福,但是人总有一些坏毛病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对于追求成功与幸福的人而言,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坏毛病,自身的努力显得尤为重要!
  • 皇者真龙

    皇者真龙

    原本因为发动终极十阳白焰威力而导致整个世界都毁灭的东方真龙,却是意外重生成另一个时空的他,在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之中他又开始新的征程,他并非招蜂引蝶却永远有无数美女在他身边围绕。这一世的东方真龙是否能够再次荣登最强成为一代皇者?
  •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攻略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攻略

    蒙台梭利是幼儿教育史上一个影响很大的教育家,她在“儿童之家”的实践基础上创立了她的教育法。史称“蒙台梭利教育法”。包括肌肉训练、感官训练、实际生活练习、初步知识教育在内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世界幼儿教育界被认为是一种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反映了新的儿童发展观和儿童教育观。
  • 大小姐的神级高手

    大小姐的神级高手

    鼎沣国际指定接班人萧玫,这个外人眼中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千金大小姐,实则女汉子一枚,在一次不文明的行为后捡到一枚神秘的戒子,而戒指里突然跑出来一个土得掉渣却自认为很帅的男子楚云飞,说要做她的贴身护卫。
  • 男子高校法则

    男子高校法则

    有人说,如果身边有一个弟弟,那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或许在你做功课时他会扯你的头发,或许在你刚买了新衣服的时候他会剪碎它,或许在你带朋友回家的时候他会吵闹不休,但你一定是幸福的,因为拥有一个弟弟,就代表在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与你血脉相连的人。然而,苏央然却不这么认为。她甚至很怀疑,这个弟弟到底是否是他们家的孩子。一家四口人里面,父亲和母亲的身体一向是要多棒就有多棒,一般到底四十岁,总得有些高血压高血脂什么的,但是他们却没有。苏央然也一样,从小体力好,身体棒,不生病不感冒,一次盐水都没挂过。而她的弟弟苏彦却已经进了几百次的医院了!小时候咳嗽感冒贫血不断,到了初中更是惨不忍睹,原本她比苏彦大一年段,马上就可以升高中了,结果却因为父母要求照顾他而被迫停留一级!升高中的时候,弟弟为了不让她烦恼选择了一所非常有名的男子高校。然而让人愤怒的是,她的父母因为太担心苏彦,竟然也强行让她前往男子高校上学!喂喂,你们到底有没有搞错!她是女生,她是女生啊!!!!!!!!!!!吐血纠结蛋疼无语的女扮男装校园生活就这样展开了……
  • 晨雨笙笙:笑倾城

    晨雨笙笙:笑倾城

    那年冬至我遇见了你,笑颜如若冬日暖阳,照进我心。跳动的心脏告诉我,我喜欢你。。。。
  • 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箓

    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阳光下的豆丁

    阳光下的豆丁

    某女年芳二十有五,貌美如……豆芽【萌萌哒】,被逼相亲N次,看遍人生百态!一日遇某男,曰:“请问你是高富帅吗?”答:“抱歉了,我可能不符合你的要求,没有高血脂高血糖或者高血压。”婚后又某日:“你个混蛋,结婚前说什么时候都听我的,昨晚我说停你停了吗。”某男桃花眼一挑:“我是说什么时候都听你的,没说什么地方都听你的,还是说,你觉得床上这地方不好?今晚客厅试试?”“滚!!!”
  • 缥邈仙踪

    缥邈仙踪

    你能为了自己妻子放弃亿万身家吗?你能为了爱情去踏上那缥缈的修真之路吗?这里没有过多飘邈的精彩旅程,却有着他不同的亲情描述,这里没有太多的仇杀片段,有的只是能在为妻子再次据守,而拼搏修真的故事!
  • 命定

    命定

    《命定》描写的是藏族军人参加远征军,与汉族人民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在充满浓郁的康巴风情和藏传佛教习俗的背景之下,两个康巴汉子在命运的驱使下一步步走向了抗战前线。这两个令人赞叹的康巴汉子,用自己朴实平凡的行为,告知了世人关于信仰、生命、爱情、友情、亲情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