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56200000001

第1章

“母亲”一词太沉重

◆文/罗曦

妈妈,这个称呼太沉重。

1986年,冬天。

妇产医院的所有医生都在用一种惊愕的目光注视着母亲:没有一个人见到过母亲这样的孕妇——水肿,本不丰满的母亲像只玻璃熊一样坐在病房里,脆弱得如同一只只需轻轻一捅就会炸掉的气球。而她肚子里的那个我也已经九个月大,随时有做凶手的危险。

母亲也是一位医生,不用别人多说,她对于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

医生们仅仅是要求母亲住院观察,但在第二天早上,意外还是发生了:

我没有动静了。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也许意味着母亲九个月的辛苦将会功亏一箦。

所有人都慌了。

当手术的所有准备都已做好,只等待家属签字的时候,才发现更慌的事情还在后面。

搞工程的父亲出了现场,根本联系不到人。

这时候的母亲向医生提出了一个近乎荒谬的请求,她指着家属签字的一栏要求自己签名,并且写下了一张愿意承担任何后果的保证书。

医生本不情愿,而我的生命迹象却在一点一点地消失。

母亲就是这样被百般无奈的医生推进了手术室,然而高潮还在继续。

母亲不能使用麻药,那个东西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无异于一瓶乐果。

母亲异常清醒地被医生剖腹,然后从里面拎出那个安静得有些不像话的我。

母亲曾经无数次地想象那个只属于她的粉嘟嘟的胖宝贝,但是摆在她面前的只是一个紫黑色的不会哭的高危婴儿。

直到多年后,我在虹影的大作《孔雀的叫喊》中读到她对于小说中那个母亲身上剖腹产疤痕的描写时,才真正感受到了母亲肚子上那条同样的疤痕的意义。

宫内窒息。

多么简单的四个字!但它险些要了我和母亲的生命!即使我们都顽强地活了下来,母亲一生的美丽也便从此断送。

我突然觉得我的出生就像一部戏剧,情节跌宕得有些不近现实。但这却仅仅是一个生命,不,是两个生命共同生命的序幕。

塞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情愿的人,被命运拖着走。他忽略了第三种情况:和命运结伴而行。

母亲父亲带着逃离暖箱和氧气重见天日的我以及一包与我等大的药回了家,刚刚拐进胡同,母亲就将药包扔掉了。

她坚信,她养得好我。

首先,我没有大哭过一场。

母亲从不让我哭,只要我有一点点不满的情绪,我的任何无理要求就会被无条件地满足。

所有人都说这是一场溺爱,而母亲依然我行我素。

出生一个月后,我突然由紫黑色的小病猫脱胎换骨为一个粉嫩莹润的大宝贝,还有一双令母亲相当满意的长着三层眼皮的大眼睛,胎毛浓密而干净、高鼻梁、长手指……一切的一切都符合母亲心目中那个漂亮掌中珠的标准。

母亲的期望随着我的成长而渐渐升值。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人们,工资水平都在七八十元。我至今不知道母亲是如何从这几十元中省出一架钢琴的。

我是全院第一个拥有变形金刚和遥控汽车的孩子;是第一个用自己家的录像机看《猫和老鼠》的孩子;是第一个知道前门那家肯德基味道的孩子;是第一个将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当做小说看的孩子;是第一个在长城上撒欢的孩子;是第一个熟悉“北京人艺”的孩子……那是1989年的夏天,我三岁半。

长大后,曾经有人奇怪,为什么九岁的我读《红楼梦》没有被父母责骂。

我只想说,我的睡前故事是《悲惨世界》,是《基督山伯爵》,是《欧也妮·葛朗台》。

母亲的嗜书让我的童年充满了墨香。

那日与母亲玩笑,母亲说应该早一天把我嫁出去,好让我把书都带走,节省出的空间就可以放我满天飞的毛绒玩具。

我说,那还不都是你买的。

母亲说,我倒是不想买,可你那小狗脸耷拉得那么老长,我可惹不起。

我知道,母亲并非惹不起”,她只是习惯于将我满足,只有那样,她才会满足。

出生的历险也许注定我的一生将不会太平。

两岁半,被雪糕棍戳塌了鼻梁,险些失去左眼。

四岁,从幼儿园的床上掉下来,剐豁了上嘴唇,直至今天经常被别人误认为先天兔唇。

五岁,慢性胃炎上身。

六岁,家族遗传的高度近视将我俘获。

七岁,检查出心脏间歇,从此与游乐场绝缘。

八岁,苍耳切除手术。在此之前,这个东西每月都会发炎,让我高烧不退。

——还好母亲是一个医生。

小时候曾经不理解,为什么母亲要求父亲每天一定要接送我上下学,甚至到高三毕业;为什么每逢春游秋游这些大型集体活动母亲都会忧心忡忡,甚至将我禁足。

母亲是如此娇贵地把我捧在掌心,她牢记着剖腹产手术那天主刀医生对她说的话:

“即使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你的一生也不会再有第二个孩子。你一定是个善良的人,否则老天爷连这个孩子也不会给你。”

母亲子宫严重畸形,能有我已经是个奇迹。

我优秀地从幼儿园走到初中,那时的母亲最喜欢开家长会,因为她总是被别人的家长所羡慕,羡慕她那个出色而孤傲的女儿。

中考,成为了我的一笔债。

发挥失常,出乎意料地发挥失常,平时成绩完全可以轻松进入北京四中的我,此时只能勉强上一所三流中学。

母亲很镇定,她的朋友帮助我用了三万元被一所区级重点所录取。她以为她的女儿会像从前一样出色而孤傲地走下去,然而她错了。

我不知不觉中黯淡得如夜幕中的灯影:有光,但没有打在我的身上。

第一次月考,全年级198人,我排名倒数第三。

母亲哭了。

不是因为这糟糕得足以让人怀疑拿错卷子的成绩,是因为她精灵一般的女儿再没有一丝笑容。

她从来没有见过我这个样子,包括她在巴基斯坦工作的那几年。

那时的她也会哭,只不过是看着父亲给她寄去的生活录像中那个举着钢琴六级证书对她臭显“这个证我有你没有,嘿嘿嘿,嘿嘿嘿……”的我时欣慰的泪;还有在百鸟园中被鸵鸟追,差点掉进河时担忧以及责怪父亲的泪。

我知道,此时的她,泪中一定有绝望。

我没有从此便“发愤努力,光宗耀祖”,那是小说的情节。

那时的我,认为世界根本不属于我,但我仍然在堕落中缓慢上升。

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母亲,为了那片永远化不开的愁云惨雾。

我告诉自己,我的生命是母亲用自己生命所做的一场赌注。然后,死神输了。

母亲衰老的速度似乎慢于我的成长速度,她总是说,她以为自己还很年轻,不相信自己有一个20岁的女儿。

母亲还是把我当成那个不穿裙子不出门、不给雪糕不吃饭的宠坏了的小丫:

给我买的梳子,是HelloKitty的;眼镜盒,是Snoopy的;手机坠,是TeddyBear的;外衣,是Mickey的。

她用这些卡通来彰显着她的童心,她希望我的心灵永远是干净的,没有任何世俗的污染。尽管在我的早教中,她给我讲了太多有关人性的故事,但是她永远认为,文学与精神是可以分开来接受的。

她眼中的女儿应该是高傲的。她努力地将我培养成为一个才女,从钢琴到刺绣,从工笔到素描,从法语到诗词……在她的想象中,我应该有如JaneEyre一般的独立;有如ElizabethBenett一般的聪慧,还有如March家四姐妹结合体一般的温柔甜美而又坚韧刚强。她要把她想得到而未曾得到的东西统统赋予在我的生命中,虽然专横而件件温情。

她眼中的女儿应该是高傲而谦和的,有着同阳光一样温暖的人生;她心中的女儿应该是高贵而朴实的,有着和月光一般清雅的灵气;她梦中的女儿应该是高尚而恬然的,有着与星光一同闪烁的笑容。

只有这样,才是她的女儿,她命中的宝贝。

——母亲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女人;一个流淌着山西武、阎两大组血脉的强势女人,她的女儿,理应是位公主。

一年前读了几篇有关母亲的文章:

《疯娘》:

《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

《读懂十四年的爱,在戛然而止时》。

我哭了。

而今天,我又哭了。

我不是公主,不是才女,不是。

我只是一个女儿,一个像十几年前一样跟在母亲后面一步不落地踩她鞋后跟的赖叽叽的女儿;一个看《小龙人》看得嚎啕大哭的女儿;一个对着录音机一字一顿地背“草木知春不久归”的女儿;一个永远把“我看看”念成“我探探”的女儿;一个至今把“妈妈”读作“哞哞”的女儿。

妈妈,这个称呼太沉重。

母爱,生生世世的情

◆文/周芳芳

如果,如果真的会有生生世世,我还会不会是你的女儿。

“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恋无言的送赠”,妈,当我在远方哼唱这首歌的时候,你是不是清早起,夜晚归忙着播种下一年的收获了啊?是不是还会无言地劳作在层层黑土之上,挥洒一个农妇的豪情啊?是不是还会絮絮叨叨地为我们操心,一天又一天。

如果真的有生生世世的轮回,我愿意为你舍弃几世的超生;如果真的有生生世世的轮回,我愿意因你半辈的辛劳乞求你永世的安宁;如果,如果真的会有生生世世,我还会不会是你的女儿,心安理得地享受你已经给我和即将给我的一切,包括生命。

母爱,应该是什么时候开始给予的呢?十月怀胎,遗憾的是我竟然都没有记忆。多年之后,我才知道曾经属于她的那个八个孩子的家庭,曾经有过的不得已的退学和一生对于知识的敬畏,曾经和父亲的让人不解的结合。她生下了我,也许就注定了这一辈子的给予。常常会想母亲给我的爱是什么样子的,时间匆匆地过去了,经年之间,我一直不懂的东西原来都如水滴入泉,情意无形,却可以长长久久。

六岁的我该上小学了,那是由妈妈做的花书包牵扯出的一段记忆,还记得那些翠绿的小花,那青铜的拉锁,还有小小的口袋,当时的我是多么的欢欣啊,一针一线,母亲把她对我最大的寄托和浓浓的爱都缝合进了那一个普普通通的书包。也是在那段清寒的日子里,妈妈告诉我家里很穷,在还不知道穷的概念的时候,我就一点一点地承受着它带给我的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可因为有妈妈的坚强支撑,我的童年安静而充实。当我走完了六年的小学,知道了是母亲刚强的隐忍淹没了生活的不如意,是她用一个女人的魄力挡住了多少风霜剑雨而又千方百计地维护着我老实的父亲。慢慢地长大,我有了别人眼中的成熟,却早已不记得母亲年轻时的容颜,只能从一张一张黑白照片上寻觅她叫做青春的东西;早已不记得妈妈多少次为家里同外人争辩,努力维护那个风雨飘摇的窝;早已不记得她是怎样地将自己生命的根髓点滴传袭给我而后影响我以后十来年的人生。

初中和高中的日子是一个孩子最叛逆的年岁吧,那时的妈妈,会经常地唠叨个没完没了,会苦口婆心地和我说一些当时还不太明白的道理,也会默默地叫我好好学习而没有什么别的要求。现在学会了反思,才知道没有妈妈的那些唠叨,就不会有我今天的独立自主,对世事坦然和在偌大的城市中的永不认输。17岁的时候,我第一次给母亲洗脚,双手触碰到她那满是皱纹、有了裂痕的肌体的一部分,我吃惊地问:“妈,你的脚怎么这样啊?”

“哦,没啥,干活的人不都是这样的嘛。”

那时,我心里流出的只给她一个人的泪至今都存在。硬硬的皮,凉凉的水,热热的是我的眼泪,那里融化了多年操劳后一个女人纯洁而任劳任怨的母爱。可恨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却没能再给妈妈洗一次脚,现在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更苍老,更让人心碎吧。

也是在那段我形成人生观的日子,母亲不止一次地和我说着要好好地给父亲应有的全部尊重,说没有父亲在田地里日复日年复年地劳作,就不会有我们的一切。她也说无论以后有什么样的生活,都不能忘了我那些今天已经苍老了的父老乡亲,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也不会顺利走完自己的学业。来北京之前的那个夜晚,不仅是这一辈子我的凄凉,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那些没有文化的人们用最朴实的眼光给了我出来闯的力量。渐渐地懂得母亲把自己的母爱无限地扩大了,让我始终背负着对那些帮过我们的人的感恩矢志不渝。亲情,乡情,融合在一起,让我甘之如饴地品味并注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还债。

慢慢卸下了沉重的书包,我独自一人坐上了从长春开往北京的火车。临别的时候,妈妈还是穿着那件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的灰色衣服,在车窗外面久久地张望,濛濛的细雨淋湿的应该是母亲多年来对我深深的眷恋。如今,那个被她呵护惯了的女儿要到遥远的地方找自己的梦想了。我的心里本应该是离别的难过,可是我却没有哭。离开家后的一个月里,我被新奇的大干世界吸引着,尽情享受着多年未有的自由,想家的念头甚至从来没有过。甚至,我傻傻地以为和父母之间纠缠的情愫已随大学生活的开始告一段落。但是,这一次我又错了。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所谓追求自由的离开给母亲的生活造成了多么大的打击。家里的姐姐告诉我,我走后的半个多月里,妈妈什么也吃不下,有的时候别人一提起我她就会默默地流泪。多少次,她曾寂然地站在那个贫瘠的村口,遥遥望着不知道的方向,担忧、挂念,每一个长途电话承载的都是妈妈厚重的关爱和惦念。当我把那些”该买什么就买什么,别心疼钱,好好地对待自己,吃点好的”的话熟记于心而不再有感觉了的时候,才知道了只会说这样的话的母亲心里是多么的焦急、牵挂。也许从这一年起,我便不再是她手里的宝贝,身后却是她永远牵挂的线;从这一年开始,我便不会在母亲的呵护下顺利地走,却一直带着她平凡、隽永的母爱。

同类推荐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是一本文学评论写作的入门教材,全书分理论篇、实践篇、欣赏篇三部分。理论篇介绍了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理论;实践篇精选了全国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评论写作部分的试题材料六篇进行解析,配以范文和学生的优秀考场文章;欣赏篇精选了111篇中外文学评论名篇,并配以导读。通过《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的学习,学生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方法,开阔学术眼界,提升文学素养,并通过具体的实践练习提高文学评论写作能力。
  • 世界百部文学名著速读:马可·波罗游记

    世界百部文学名著速读: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1254—1324年)出生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家庭经商。17岁时,年轻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可罗·马可和叔父马飞阿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们穿越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全境,横跨中亚的沙漠地带,翻过帕米尔高原,经过喀什、于田、罗布泊、玉门。历时三年半,不畏艰辛,终于来到他们梦想中神秘的东方古国。
  •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许多人不想重现汶川大地震的灾情,是因为人的生命在那一刻变得极端的脆弱与痛苦、无助与悲恸。但这是历史,这是客观。不记述这生命之苦,就不知道人类从动物世界走向衣冠楚楚、讲吃讲穿的文明历程的每一步痛苦与辉煌,这对人类更好地走向未来也是无益和有害的。
热门推荐
  • 转世天狐

    转世天狐

    小天本是一名普通职工可是却因一场车祸转世到了异世成了一只“妖狐”这究竟是天运使然?还是有人暗做手脚?千年前,“正义”与“邪恶“的对决,究竟谁对谁错?战争又因谁而起?鸿钧的女儿也会看上自己?身处异世为何能在无意中得到产自地球上的七星宝剑?是真实还是迷失?为何总是感觉有人在误导欺骗着自己?且看小天如何一步步弑神屠魔!揭开一个个早已尘封不为人知的真相!
  • 俊男风云榜:枭女教师

    俊男风云榜:枭女教师

    她,是冷情枭女、首席总裁。时而冷血无情、时而狂妄自大,时而装的温柔如水。因一时善心大发,摇身一变,变成一个书香世家的大小姐还是已婚妇女,而她的职业是老师。当热血学生遇到麻辣鲜师,这学院还能否平静?
  • 命运

    命运

    展示的是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时间跨度较大,跨越了从20世纪3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时间长河,这中间有很多大的历史背景,如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遭受的外敌侵扰,鸦片流毒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伤害与冲击,还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在不断地奋斗和探索中,中国终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裕之路。主人公曾源是一个出生于旧社会贫穷人家的苦孩子,但他积极上进,从军大半生,有着丰富的经历与体验,其人生在社会大背景下,跌宕起伏,激烈,深邃。
  • 逆女成凰,倾世大小姐

    逆女成凰,倾世大小姐

    红袖添香首发作品,未经本人允许,不得转载!【草包?废材?弃妃?——no!】她陆狂颜来自21世纪,是现代顶级医师,怎么能和这几个词扯上关系?大型网游《天下》新服公测,她一举夺魁,游戏通关,然而设定的神秘礼物却是一场穿越之旅。异世大陆,剑气为尊,她是朱雀国陆奇宣女将军唯一的女儿,纯正的嫡系血脉,堂堂正正的将军府大小姐。可是......什么?她天生懦弱?她天生废材?她天生丑陋?靠之,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强者为尊,直教人欲弑天灭地,搅乱风云。阴谋者?杀!害我亲人者?杀!她陆狂颜,便注定当这胜者,盛世风华,睥睨天下。
  • 泽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艾泽金钗之年,路遇异界之人,受尽人间苦楚、知晓世态炎凉的她,自己该如何在这个犹如大泽般的世界里安然存活呢?于是她本着所谓的“星空感想”,踏上征程。
  • 破明

    破明

    一个混混,转世到天启八年,他该如何做?他能否在这里站稳脚跟?迷乱的大明,还有多少未解之谜?破明,破开大明灭亡的死局,破明,破开大明末期一段段未解谜题......
  • 笑傲异世:暖王殿下废柴妃

    笑傲异世:暖王殿下废柴妃

    “叶子叶子别乱跑!”“叶子叶子,快随本王回府!”“叶子叶子……”夜叶无奈一笑,她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好夫君?二十一世纪的普通大学生夜叶,因为一次意外狗血的穿越了,狗血穿越的她发现她跟那些穿越女主一样,不!能!修!炼!可是,玩心大的她怎么又能容忍这一事实,待她玩转整个大陆吧!只是……夜叶哭笑不得,为什么她身后总是跟着他啊!
  • 九零后爸妈

    九零后爸妈

    90后育儿笔记。“每一个孩子都是“外星人”,他们对我们所处的世界陌生、恐惧、好奇,而我们该怎样做好他的“导游”呢?”
  • 逆袭大作战:娘子太猖狂

    逆袭大作战:娘子太猖狂

    斐千千,21世纪的神偷,一朝穿越,她成了斐家又丑又傻的弱智小姐。清冷的眼眸再次睁开,她再也不是昔日懦弱被人殴打还会傻笑的她,当痴傻丑女变成美女天才。她光芒万丈时,打的她昔日未婚夫哭着跪地求饶。“本姑娘还没活够呢!你们有本事就过来试试!”成群美男相伴,宝物护体,打小三、揍渣男、修炼神功,逍遥戏人间。
  • 伤寒百证歌

    伤寒百证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