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66000000003

第3章 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3)

硫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能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对心脏、肺有病的老年人危害最大。

氮氧化物:主要是氧化亚氮和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腐蚀性和生理刺激作用,易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

碳氢化合物:城市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一系列二次污染物,主要是臭氧。刺激眼睛,引起头痛、咳嗽、哮喘、胸部窒闷等症状。

排放废气的烟囱

微粒:直径约0.0002微米(等于10-6米)~500微米,包括气溶胶、烟、尘、雾、炭烟等,可严重危害呼吸系统。

其他重要的污染物有:氟及氟化物、多环芳烃化合物、氯及氯化氢、铅及其化合物、石棉、汞等。

此外,还有进入大气的农药,核试验和核事故的放射性物质以及包括病菌、病毒在内的微生物,都可在特定的情况下造成较严重的大气污染。

对人体的危害

大气污染的慢性危害,主要是长期刺激人体的呼吸道,致使慢性鼻炎、咽炎等上呼吸道炎症的发病率显著提高。重污染区的发病率高于轻污染区,又明显地高于基本上无污染的对照区。

另外,由于呼吸道和肺部持续不断地受到SO2、NO2飘尘等的刺激和腐蚀,它们的抗御功能遭到损坏,抵抗力下降,对病毒、病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强。当危害进一步向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发展时,就会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还可能续发感染症,严重者将导致肺心病。

臭氧空洞

臭氧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氧的同位素。在大气层中臭氧的含量是非常少的,它们分布在由地面直到60千米高的大气层中,而且90%是在平流层中。臭氧在平流层中也不是均匀分布的,在距地面20千米~25千米高处比较集中,形成一个臭氧层。

在对流层中,臭氧属于温室气体。它吸收地表辐射的红外波,使气温升高。并且臭氧对人体、对地球上的生物、对某些有机材料都是有害的。但在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却被称为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它吸收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对人类和动植物有害的紫外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观察到了平流层中的臭氧在减少的现象。1984年和1985年,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分别发现了南极上空出现了有欧洲面积那么大的“臭氧空洞”。臭氧空洞的实际意思是臭氧浓度锐减,大约只剩下不足正常情况下的40%了。观察还发现,每年9~11月份,也就是南极的春天,臭氧空洞出现,然后逐渐恢复。1987年开始,科学家们在北极上空也发现了“臭氧空洞”,面积大约相当于南极臭氧空洞的1/5。经过几年连续的观测,科学家们指出,平流层中臭氧减少的趋势在发展。不仅在极地上空,臭氧的减少在某些中高纬度地区上空也发现了。1991~1992年冬天,德国上空的臭氧减少了10%,比利时减少了18%,我国上空臭氧减少了18%。

为什么臭氧层浓度在不断减少呢?经研究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类的活动。在高空飞行的喷气式飞机排出的氮氧化物,在太阳辐射光的作用下产生氧化亚氮。氧化亚氮能够像催化剂一样促使臭氧分子转变为普通氧分子。另一种对臭氧层破坏更为严重的物质是氯氟烃。氯氟烃是人造化学物质,主要用于致冷和作为溶剂。这种气体性质非常稳定,能长时间存在于对流层中,并到达平流层。平流层中的氯氟烃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放出氯原子,并形成氯分子。在冬季时,气温达-80℃,氯原子很容易从稳定的分子结构中游离出来成为活性氯原子。等到春天阳光开始照射时,在光辐射的诱发下,氯原子对臭氧分子发生催化作用,使它们分解并变为普通氧分子。氯原子对臭氧的破坏能力很强,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多达10万个臭氧分子。用在灭火器中的人造物质“哈龙”,其中含有元素溴。溴和氯一样对臭氧有破坏作用,其破坏能力甚至比氯还强。

平流层臭氧减少带给地球的最大危害是紫外线辐射量增加。紫外线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加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的可能性,引发红斑狼疮、天疮疹等恶性疾病。紫外线的增强能引起皮肤和眼睛的病变。皮肤疾病有50%以上与阳光照射有关,特别是浅肤色的人种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发生灼伤、皮肤变化以至皮癌。1991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时,南美智利发现许多羊暂时失明。紫外线的增强使白内障的发病率增加了。有研究指出,臭氧总量减少1%,基础细胞癌变率可能增加4%,扁平细胞癌变率可能增加6%,恶性黑瘤发病率会提高2%,白内障将增加0.2%~0.6%。有些植物对紫外线十分敏感,如大豆、棉花等,过量的紫外线会使得它们的叶片受损、产量降低。紫外线可以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而浮游生物正是水生生物链最底层,底层的破坏危及上层生物的生存,因而降低了水体的生产力。

臭氧层的损耗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1985年20个国家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通过了《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198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大会,并通过了《蒙特利尔保护臭氧层议定书》。议定书规定自1989年开始逐步冻结、减少氯氟烃和哈龙的生产及消耗。以后又几次召开缔约国会议,规定了发达国家要在2000年1月1日前完全停止生产和使用这些危害臭氧层的物质;发展中国家可以把限制日期推迟到2010年。现在各工业国都在研制不含氟、氯、溴的制冷、灭火剂代用品。

酸雨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直接结果。工业燃烧把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排入大气,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富集,在水凝结过程中溶解于水中形成亚硫酸,然后经过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生成硫酸,随雨水降落下来,形成酸雨。酸雨中除硫酸外,还有由NOX(主要是NO、NO2)形成的硝酸以及盐酸、碳酸等等。

酸雨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含酸的空气,使呼吸道疾病增加。1975年梅雨季节,日本关东一带下的酸雨,虽然是细雨霏霏,却使数万人眼痛难忍。酸雨使湖泊、河川及地表水酸化,严重地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存。瑞典全国9万多个湖泊中,有2万多个受到酸雨的危害,4000个湖泊因水质酸化,鱼类绝迹。加拿大约有6万个湖泊,正面临着变成水的“荒漠”的危险。

被酸雨腐蚀的石雕同时,酸雨还破坏森林和植被,破坏土壤的肥力。一方面酸雨使土壤中的钙、镁、钾等养分离子淋溶,导致土壤酸化,贫瘠化,影响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多数土壤微生物,尤其是固氮菌等,生长在碱性、中性和微酸性的土壤中,酸雨的加入,造成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混乱,并影响营养元素的循环和供应,严重危害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的生长。1981年美国参议院有人作证,酸雨使农作物损失10亿美元,林业损失17.5亿美元。1984年3月8日,设在华盛顿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因酸雨引起的世界范围的森林毁坏,就木材损失估算,价值有几十亿美元。在我国,有关酸雨的报道也屡见报端。1982年6月中旬,苏州市降了一场酸雨,使得郊区栽种的西瓜秧全部烂死。

此外,酸雨还危害城市的建筑物,危害机器、桥梁、名胜古迹和艺术品。希腊雅典的古神庙、德国鲁尔区的石雕都被酸雨腐蚀得面目全非。北京故宫里的汉白玉石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从1925年拍摄的照片来看,浮雕的花纹还十分清晰,但到今天,它已被含酸的空气和雨水腐蚀的模糊不清了。

温室效应

在大工业发展初期,有人曾把高耸的烟囱称颂为刺破青天的“画笔”,而把滚滚的浓烟当做“牡丹”来欣赏,有多少人为现代文明取得的成就所陶醉。但是,当毒雾笼罩大地,酸雨从天而降时,人们才逐步清醒过来。然而不幸的是,多余的物质还在不断地排向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在不断提高。

北极熊无奈地望着消失的冰面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于植物体内。动物摄取植物体后碳便转移到动物体内。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体内的有机碳,产生二氧化碳归还于大气,同时,动植物残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这样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致保持一个稳定的常量。但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全球森林的消失,这个平衡被打破了。

越来越多的煤和石油被人们从地下开采出来,它们在燃烧时放出光和热,同时把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去。人们毁林开荒,大片的森林消失了,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固定。而粗耕细作又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向大气中提供了更多的二氧化碳。186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283ppm(百万分率或百万分之几),到20世纪60年代已增至320ppm,到20世纪末,已经进一步上升到375~400ppm。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将会改变地球上的热平衡,产生“温室效应”。因为二氧化碳大量存在于大气的时候,从太阳发射来的较短的辐射波,能够透过二氧化碳层到达地球表面。而地球产生的长波热辐射值不容易穿过,被反射回地表,使地表温度升高。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计算。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5℃~8℃,高纬度地区增加4℃~10℃,这样地球两极的冰层以及其他地区的冰川将会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升高几十米,许多沿海城市,甚至欧洲的大部分都要被淹没。此外,许多专家认为,温室效应还可能引起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反常,使一些地区旱情加剧、沙漠扩大,而另一些地区则倾盆大雨、洪水泛滥。这并非是耸人听闻的假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气候异常,非洲大陆连年大旱,饥民遍野,而孟加拉等国以及我国南方则常常大雨连绵,洪水淹没大片的农田和房屋。许多国家冬季不冷,瘟疫流行;夏季酷暑,热浪灼人。美国一些地区已多年出现“大热浪”的持续高温,中暑死亡者屡有报道。

可怕的“杀人雾”事件

1948年10月,美国匹兹堡南部多诺拉镇忽然起了大雾,在山谷里连续聚集了4天4夜。在这种毒雾里呼吸的居民中,有5000多人不停地咳嗽、喉痛、胸闷。就连医生也咳个不停,面对魔雾束手无策。17个体弱的居民相继死亡,造成震惊全美的“杀人雾”事件。

浓雾笼罩的城市其实,类似的事件早已发生过。英国伦敦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发生了3次毒雾事件,共死亡1800人。1905年格拉斯哥发生的毒雾事件中又有1063人死亡。

多诺拉“杀人雾”事件发生后仅4年,更大的悲剧震惊了世界。又是在英国伦敦,历史的日期指在1952年12月5日,昏暗的天空没有一丝儿风,但见烟尘满天弥漫,持续了4~5天,数万市民感到胸口窒闷,又咳又吐,几天内竟有4000余人死亡,8000多人随后相继病死。人们纷纷诅咒这种凶恶的“杀人雾”。

日本四日市的哮喘事件

日本四日市是以石油化工、冶炼为主的工业城市。1955年以来,全市排放的废气越来越多,仅SO2和粉尘的年排放量就达13万吨,SO2的浓度超出标准5~6倍。粉尘以煤尘为主,还含有大量的钴、锰、钛等有毒重金属粉尘。严重的污染导致市民中患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1964年达到最严重的程度,一连3天污染烟雾聚集不散,有的患者死亡。到1972年全市的患者达到800多人,有36人死亡。不仅四日市,连周围的几十个城镇也受到污染的影响。

四日市的哮喘事件属于20世纪70年代前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其特点是污染物长期超标;除了常见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煤尘外,还有大量的有毒重金属粉尘,共同形成了厚达500米的经常存在的硫酸烟雾,长期毒害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以至越来越多的人哮喘不止。

会杀人的汽车尾气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曾经多次发生这样的事,一个人站在公路旁,川流不息的汽车在他身边启动、停止、行驶。突然,他昏倒了,送医院抢救,不幸再也醒不过来。原来他在短时间内吸进大量的汽车废气,汽车废气成了隐形“杀手”。

汽车尾气其实真正置人于死地的是废气中的CO。当吸入浓度约为0.5%的CO时,人体易急性中毒。此时进入体内的CO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了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达70%左右,中毒者会出现脉搏微弱,呼吸缓慢,心脏衰竭而死。

据统计,1968~1975年,美国共有8764人死于CO中毒,其中5782人由汽车排出的废气所致;1095人由家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排放的CO所致;1889人是在鼓风机前职业性接触CO所致。

今日汽车排放的CO浓度已大为降低。但较长期的吸入,也易慢性中毒,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引起头痛、头晕、视野缩小、听力丧失、记忆力减退,还可能加重动脉硬化症。人们仍然需要警惕这个“杀手”的危害。

同类推荐
  •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各单本按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进行有逻辑的组合排列。文字浅显、活泼、生动。
  • 青少年科技常识必读

    青少年科技常识必读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海洋变迁:趣话海洋知识

    海洋变迁:趣话海洋知识

    本书用生动流畅的语言,丰富精美的插图,并配以准确、科学的图解文字,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知识世界中神秘、有趣、耐人寻味的各种现象,让学生们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中,轻松愉快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本书力求做到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身。
  • 历代科技(上)

    历代科技(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动物在隐瞒我们

    动物在隐瞒我们

    《动物在隐瞒我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动物世界的谜团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读者在领略世界谜团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青少年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让他们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从而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热门推荐
  • The Scarecrow of Oz

    The Scarecrow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顺势而为:跟庄其实很简单

    顺势而为:跟庄其实很简单

    本书从内容上可分为5部分。第1和2章介绍了认识庄家和庄家操盘过程的内容。第3~5章介绍了看盘基础、K线分析技巧、均线分析技巧等内容。第6~16章介绍了寻找庄股、庄家建仓、常用建仓手法、建仓完成、庄家试盘、庄家洗盘的特征、常用洗盘手法、拉升股价、常见拉升方式、出货的特征、常见出货手法等内容。第17~20章介绍了成交量骗术、庄家的骗线、庄家消息骗术、多头空头陷阱等内容。第21~24章介绍了买入时机、卖出时机、追击涨停板、捕捉黑马股等内容。
  • 我的契约俏老婆

    我的契约俏老婆

    别人做保镖不是保护大小姐就是美女总裁,而吴峥却要保护老婆大人。可恶的是,老婆大人竟然把他当佣人使唤,不听命令就让跪键盘。忍,我忍!吴峥发誓,总有一天让老婆大人变成他的女佣,想干嘛就干嘛,不听话就实施吴峥式邪恶惩罚。
  • 最美的时光遇见你

    最美的时光遇见你

    萧雨晨在青春的年纪里遇见凌初扬,从一开始的拒绝爱情拒绝暧昧,到后来的一步步深陷专情不能自拔。凌初扬喜欢就是喜欢上了,不管萧雨晨如何躲避,都不愿意放弃,直到头发花白。“你就这么不待见我?”“不是不待见,是不敢待见!”到底是他太深情,还是她太无情?且看学长如何收获学妹芳心!
  • 异界禁忌传说

    异界禁忌传说

    他是禁忌的存在....任何传唱的人,杀无赦....那满腔热血少年,如何剑荡异界河山,千年寂寥守候,换来的不过一场落寞,他能冲破世间的枷锁冲出天地么?且看此书为各位带来一个全新的异界之行。
  •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生活中,人总是盲目地羡慕他人已有的或过于期望自己没能得到的,而不去珍惜现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结果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又在怨天尤人。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在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幸福的存在;只有当幸福离我们远去时,我们才知道它是多么的珍贵!”工作也是如此。无论你现在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或是一份不令人满意的工作,你都要懂得珍惜,否则,当有一天你失去了它时,就会追悔莫及。
  • 金刚菩提

    金刚菩提

    金刚者,金中最坚硬,坚固也。菩提者,觉悟,智慧也,人顿然开悟,彻悟途径,达超凡之境界也。在佛果未开的异世,他以坚毅的态度,高绝的智慧为佛宗在异世开拓出了一片净土。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佛修在异世开创佛宗,进而修成正果的故事······
  • 血魔神之神战

    血魔神之神战

    穿越后南风云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也是一段惊险刺激的旅程!同时也是游戏中的独行侠!
  • 梓心悦冉

    梓心悦冉

    “韩梓伦,她把你放在心中一共八年,前三年视你为珍宝,后五年你以为伤痛,她是这样待你,就算是石头心,也该为之打开了吧。”爱上一个遥不可及的人,如果是你,会怎样选择?是奋不顾身的追求,还是默默无言?看腹黑女神安冉如何逆袭成为当红明星一生挚爱。
  • 领导别让不会讲话害了你

    领导别让不会讲话害了你

    领导讲话贯穿于领导的工作和生活中。领导讲话水平是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不管是哪一个行业或哪一个层级的领导,都是一个群体或团体行动的筹划者、指挥者、领路人和代言人。他们不论是下决策、做指示、安排工作、部署任务,还是发动群众、教育群众,都需要通过讲话来完成。换句话说,要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必须具备较高的讲话水平。领导立权立威的过程其实也是立言立行的过程。讲话作为领导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可以说是考验领导综合素质的一面镜子,也是评价领导能力的一把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