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72500000002

第2章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寝,当地人简称为“成陵”。与历代帝王的陵寝相比,它显得非常简单朴素。“一代天骄”的陵园坐落在鄂尔多斯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草原上。它由三座巨型蒙古包组成,主体建筑是仿元代城楼式的门庭和三个相互连通的蒙古包式的大殿。主体建筑内分正殿、东殿、西殿,东西走廊和后殿几个部分。正殿内安放着成吉思汗的塑像,背靠巨大的亚欧地图,地图上标示着当年蒙古辽阔的版图;东殿安放着成吉思汗第四子及其夫人的灵柩;西殿供奉着成吉思汗的战刀和马鞭以及象征成吉思汗九员大将的九支苏力德。苏力德是一种武器,俗称长矛。东西走廊的墙壁上是大型壁画,描绘了成吉思汗从降生到去世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后殿内供奉着成吉思汗银棺以及夫人的灵柩,整个陵园虽然简单朴素,但是,它矗立在广袤宁静的大草原上,使人望之肃然起敬。陵园之外,洁白的羊群在摇曳的牧草中时隐时现,五彩的野花绽放在碧绿的草地上,潺潺流淌的溪水声不时带来悠扬的马头琴声,美丽的草原景色衬映着肃穆的成吉思汗陵,显得非常庄严和谐。

成吉思汗陵寝,准确地说,是成吉思汗的遗物冢。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再次跨上战马,携夫人、率众将第六次出征西夏。眼见数次征战的结果将见分晓,西夏王朝即将崩溃,而成吉思汗却在这关键时刻倒在了病榻上。望着他那日见虚弱、皱纹如老渠纵横的灰脸,大汗夫人决定送他去甘肃榆中兴隆山休养,这是成吉思汗第三次去兴隆山。前两次,他在那里恢复了身心健康。然而,这一次奇迹没有出现,毕竟他已是66岁高龄,连年征战不停,早已耗尽他的心血。去年从马背上摔下后,伤病使他一蹶不振。这兴隆山的风水,再也无法使大汗回春,他的脸色一天灰过一天,常常处于昏迷之中。此时,服侍在病榻前的大汗夫人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要把大汗送到六盘山下的清水行宫,让大汗看一看军营中的旌旗,听一听沙场上战马的嘶鸣。大汗的身体能经得起崎岖山路的颠簸吗?众人不解。“如果经受不了,他就不是我们的大汗!”夫人坚定地说。入夜,大汗乘坐木车悄然离开兴隆山。此时,也许只有大汗理解和感谢夫人的苦心:大汗要死了,但是他要死在疆场上,死在他的军营之中。行至途中,昏迷中的大汗突然说话了:“天命难违,我要升天了。我死后,你们要秘不发丧。”停顿了一会,大汗的声音更加微弱了:“秘不发丧,你们懂吗……”夫人和众部属泪流满面,他们明白,秘不发丧是为了当前紧张的战事。大汗见部属明白,便点头并向前挥手,示意继续上路。六盘山巍峨的山峰看见了,军营中风展旌旗的声音听见了,清水行宫到了。大汗昂起头,将整个身子都探出了木车外,夫人用手将大汗托住,任凭他昂首远眺。渐渐的,冰冷透过大汗的战袍传到了夫人的手中。她知道,大汗的灵魂已升天,但是,大汗昂首远眺沙场的姿势始终保持未变。三天之后,西夏军队投降,征战23年之久的西夏王朝彻底灭亡。

成吉思汗生前对自己的安葬之地曾有交待。他病逝时,正值暑天,夫人和众将决定迅速地、秘密地将大汗遗体送出六盘山清水行宫,去漠北安葬。载着遗体的骆驼车日夜兼程行至鄂尔多斯伊克昭盟的布尔陶勒盖,突然遭遇狂风,飞沙走石,连天蔽日,车轮也深陷于泥淖之中不能前行。被迫停止行进的运灵车队,不禁忆起成吉思汗征讨西夏时曾经路过这里。当时,跃马挥鞭的大汗不知何故将马鞭从手中失落,当他下马寻找马鞭时,被眼前水盛草丰的秀丽景色所撼动。上马后,他降旨曰:“江山破败兮,此可以留守;国家兴盛时,此可以久处;金鹿来去兮,此可以羁留。”现在大汗灵车路过此处,天地玄黄之中,也许是大汗的神灵在提示什么。于是,众部将一改决定,在此建八白宫,即八座白色的毡帐,将大汗的部分遗物收藏其中,在这里祀奉。八白宫,也就是成吉思汗的遗物冢。建成后,顿时,风停沙息,深陷泥潭之中的灵车和护灵队伍又能继续北上了。后来蒙古人将八白宫所在布尔陶勒盖更名为“伊金霍洛”。蒙语意思是“圣主的陵寝”。成吉思汗的遗体运送到漠北后,按照蒙古贵族传统习俗,葬礼是秘密进行的。密葬后盖上原土,待到第二年,绿草丛生,墓葬痕迹完全消除。如此这般,700多年来,成吉思汗真正的陵寝就成了一个难解之迷。

在真正的成吉思汗墓地不为人所知的情况下,伊金霍洛就成了成吉思汗陵寝的所在地。由500户成吉思汗亲近军官后裔组成的“达尔扈特”常年看守。他们以守陵为业,父亡子继,世袭罔替。除了成吉思汗外,达尔扈特不给任何君王戴孝。当年顺治皇帝驾崩,达尔扈特安然若常,清廷查问,守陵人以忽必烈大帝的立法回答,清廷闻之,不仅没有查办,而且下诏予以保护。由此可见,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寝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700多年来,它是蒙古同胞心中的圣地和丰碑。每年,蒙古同胞都要在此举行大祭,无论历史的风云如何变幻,年年岁岁,护卫和祭奠长盛不衰。

在成吉思汗陵园内,有一组历史图片,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成陵西迁的部分历史场景。透过这组图片我们看到,成吉思汗不仅为蒙古人民所景仰,更是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敬重。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这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的核心内容,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武装侵略的基本思路。按照这一思想,早在抗战初期,日本人就已经一手策划成立了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这个伪蒙疆政权和东京的日本主子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欲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成吉思汗。他们商定,进军伊克昭盟,占领这个蒙古民族的心灵高地,俘虏成吉思汗灵榇,迁至日军控制之下,让蒙古人去朝拜,从而瓦解抗日志士的精神支柱。更有狂妄的日本人提出将灵榇送日本东京展览,以扬大和民族威风,泄百年历史仇恨,给中华民族以精神上沉重打击。

日伪联军向伊克昭盟进军,引燃起护卫成陵的熊熊战火。守陵的抗日将士举枪还击,伊克昭盟的百姓挥刀助战,草原上血流成河,大地在成吉思汗子孙的怒吼中颤动,进犯之敌死伤惨重,却只能望成陵兴叹。在这场护陵之战中,沙王即沙克都尔扎布郡王,也是日常祭祀成吉思汗的主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既为蒙古同胞保卫成陵的决心和勇气所感动,也看到了敌我力量之悬殊,为确保成陵于万全,最好的办法是将成陵暂时迁往内地。但是,成陵内迁谈何容易。也许是成吉思汗在天之灵给沙王以智慧和勇气,他决定去重庆,向当时最高的抗日统帅蒋委员长呈送他的万全之计。

此时,身在重庆的蒋委员长已经丢失了首都南京,战场上噩耗不断,使他焦头烂额。但是,他接到沙王呈送的报告后,还是在最快的时间内送交国防会议,以特别会议形式讨论。讨论中有人认为日伪军的进攻已被阻挡在伊金霍洛外围,成陵可确保安然无恙;有人认为,首都南京都可能丧失,何况一座陵寝。决议:暂不内迁。沙王闻之,悲愤、失望,他执着地求见蒋委员长。蒋介石当然了解成陵在蒙古同胞中的地位,同时,他也从抗战统帅的角度审势到成陵不仅仅是蒙古同胞情之所系,更是中华民族尊严的体现、精神的象征。丢失成陵远远比失陷几百座城池后果更严重。因此,当他在官邸听到沙王泪流满面的慷慨陈述后,立刻表态:同意沙王代表蒙民请求,迁移成陵到甘肃榆中兴隆山,兴隆山不仅地处边远,相对安全,还因为成吉思汗生前与它的那段不解之缘。

成陵内迁的方案在蒋介石的亲自过问下,确实做得非常详尽和周全:沿途由国民党第2、第8、第10战区司令长官亲自负责所辖区域的警备,确保灵榇绝对安全;移陵经费由国民政府据实核发;启灵、安灵时,均由国民党要员亲自主持隆重祭祀;沿途所经绥、陕、甘各省政府和县城都要举行隆重的迎送致礼仪式,以此激发广大民众的抗战斗志,继承发扬成吉思汗精神,万众一心,誓死打败日本侵略者;中统局的特务渗透到移陵行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监督执行,了解过程情况,随时报告最高统帅部。

我们在图片资料中看到了当年成陵迁移过程中那些感人的场面:伊金霍洛,启灵送别。密密麻麻的蒙古同胞跪伏在草地上,翘首瞻仰大汗的银棺。“成吉思汗的灵车是浮在鄂尔多斯牧民的泪海中前进的。”有记者这样报道。蒙古同胞在哭泣,他们为国家、为自己、为大汗放声痛哭,如果大汗在,谁敢欺负我们的国家?!如今,国破家亡,祖宗不宁,漫漫移灵路,大汗何日再归来,蒙古同胞能不伤心吗?

延安,宝塔山下,二万多人齐聚十里铺,公祭成吉思汗。灵堂上书写“世界伟人”。谢觉哉代表中共中央、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担任迎送大汗灵榇的主祭官,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敬献的花圈摆放在灵榇两侧。后来,延安成立了蒙古文化陈列馆和成吉思汗纪念堂,毛泽东亲笔题写了纪念堂名。

桥山,黄帝陵。森林古柏环抱的祭亭前安放着成吉思汗的银棺,随行护灵的达尔扈特匍匐在地,情态虔诚,他带领途经于此的移灵队伍中的蒙古同胞在祭拜:大汗是黄帝的传人,我们是你永远的子孙。移灵队伍离开黄陵前,达尔扈特还专门前往轩辕庙内种下一棵柏树,他们念诵道:“大汗,我们在轩辕庙内替你植树一棵,守卫在黄帝身边,表示我们永远是炎黄子孙,这一定是你的愿望。”

西安,中国13个王朝定都之地,导致抗战历史出现重大转折的“西安事变”发生地。国民政府在这里为成吉思汗举行国祭。成吉思汗的大幅像片遍及街头,灵车途径的十字路口都搭建彩坊,鸣放鞭炮。大汗的银棺被精心安放在西安市中心的钟楼处,十万人民群众在这里为大汗举行盛大的国祭。国民政府在西北的三位重臣:程潜、蒋鼎文,胡宗南,精心策划、分工负责。程潜的一席话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成吉思汗是蒙胞心中的钟,中华民族心中的大吕,要让大汗在这座钟楼前面响起来,他一响,是以震醒蒙绥!警醒全中国!”果然,国祭达到了预期效果。上香、献花、宣读祭文、发表演讲,最后通过告同胞书。十万人的怒吼声,十万人的欢呼声,震天动地,如雷霆万钧。入夜,依然万人空巷。人们在瞻仰大汗的灵榇。

甘肃榆中兴隆山,成灵暂时安放之地。榆中县长姓陈,一向精明干练,办事谨慎。他为成吉思汗灵榇安在自己职守的土地上而激动兴奋。整个奉安大典安排得格外谨慎、细致。可是,他还是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差错。这天上午,他仔细检查了数千人的迎灵群众队伍,感到很满意。他突然想起,他的上司甘肃省主席朱绍良将在移灵队伍之前两小时到达,何不将情绪高昂的迎祭成灵的群众队伍,先安排回来欢迎朱主席呢?他为自己这个既节约人力、财力,又能博得上司好感的灵感而得意。他刚刚将群众队伍带到朱主席进城的路口,一溜长长的车队到来了,陈县长带头,群众跟着欢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坐在车中的朱主席一行停下车来,摇下车窗玻璃,用热情洋溢的笑脸向欢迎的群众致意。陈县长快步走出队伍准备迎接朱主席,不料,朱主席拉长了脸、缩回了脑袋,汽车一加速,整个车队扬长而去。原来,朱主席突然发现群众挥舞的彩旗上写的是迎灵的标语,手中还提着各种各样的祭品。朱主席若下车来,岂不是被当作死人了吗?!这时刻,陈县长也醒悟过来,他暗暗叫苦,弄巧成拙,在劫难逃,吓得他魂飞魄散。好在后面的迎灵祭祀、奉安大典安排得井井有条,令中央特派护送专员、护灵的达尔扈特和担任主祭的朱绍良主席都非常满意,功过相抵,陈县长总算托大汗之灵逃过一劫。

至此,从1939年6月13日起灵,到7月1日奉安,经过千里艰难跋涉,沿途26场迎送祭典,成吉思汗终于又回到他熟悉的兴隆山中静息着。他在兴隆山养病时曾经说过“广士众民欲衔辱,必合众心为一。”如今,大汗灵榇虽历经危险终于安然无恙,印证了他的遗言。成陵千里西迁的过程是一种昭示,向世人的昭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牢不可破的团结精神;也是一种动员,动员全国人民超越党派理想、个人利益,传承成吉思汗的勇武气概,打败日本侵略者。

在简单朴素的成吉思汗陵寝中,最能引起人们遐想的是“一代天骄”的塑像和他身后那幅辽阔的蒙古版图。站在这版图前,我仿佛听到成吉思汗那威严的不可动摇的号令声:“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们的牧马之地。”伴着他的号令声,是弩炮的铮鸣、马背上的厮杀。我的眼前,仿佛浮现蒙古骑兵排山倒海、铺天盖地的行军阵势,他们像蝗虫遮天一样密麻,像狮子扑食一样勇猛。成吉思汗麾下骁勇的铁蹄,摧枯拉朽,横扫千军如卷席,他们以蒙古草原为中心,东进西出、南征北战。版图在一次次攻城掠地中拓展,最终形成了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高加索,南达印度洋的庞大帝国,这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丰功伟绩。

成吉思汗是一个伟大的征服者,他身前身后的那些世界著名的征服者,无论是亚历山大、恺撒、还是拿破仑,就个人经历和历史功绩而言,与成吉思汗相比,都只能望其项背而兴叹。他从儿时艰难度日,到28岁初次称汗,在蒙古草原上历经磨难,南征北战,最终统一了蒙古各部落。没有成吉思汗,就可能没有现在的蒙古民族。

统一的蒙古部落也不过100多万人,这100多万人能为成吉思汗提供多少兵力,从而实现他的征服雄心呢?这一点,成吉思汗非常清楚,为此,他制定了“联宋灭金、尔后再灭宋”的策略。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结束了辽、西夏、金、南宋政权并立的混战割剧时代,完成了宋太祖、金太祖、辽太祖等诸帝王未能完成的统一大漠南北的伟业,使分裂的中国重新走上统一,促进了多民族的中华民族发展。

成吉思汗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他扬长避短,战略上远交近攻。战术上远程奇袭,或集中兵力,分割包围,或佯退诱敌,远动中歼之。他的军事才干加上政治上的审时度势,终于在西征中打开了东西方的陆路交通线,为东西方的商旅往来、经济交流、文化交融和推进世界民族大融合,奏出了空前绝后的乐章。

蒙古,这个崇尚力量和勇气、这个骑在马背上的骁勇的民族,虽然在人类历史的那个特定时代,完成了自己的霸业,拥有广阔的土地、充裕的财富和最多的臣民,然而这一切,仅仅维持了一个世纪。从马背上下来的蒙古人,居住在被征服的地区,奇怪的是他们逐渐在这被征服的地方同化了,而他们自己也乐意、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更先进的文化融合。忽必烈迁都北京,在汉族人设计的宫殿中接受儒家思想洗礼,迅速地将自己融入中华文明之中。正因为如此,成吉思汗不仅为蒙古人所景仰,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尊重,被列入中华民族最有成就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诸帝王之列。同样,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蒙古统治者也被强大的阿拉伯文化、罗马文化、俄罗斯文化和伊斯兰教、东正教所同化。成吉思汗建立的王朝不是被武力征服,而是在文化同化过程中消亡的现象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文明的制高点上,必须创建自己先进的民族文化,武力可以得逞于一时,却不能维持于永远。这一点,成吉思汗自己可能没有想到,但却是他留给世界人民最宝贵的财富。

同类推荐
  • 红色哈密

    红色哈密

    哈密绿洲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宝地,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风力、光电资源,还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和光照千秋、光辉闪耀的革命红色资源。《红色哈密》一书就是收集、整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先后在哈密活动的事迹。
  •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人类的敦煌

    人类的敦煌

    本书为电视文学剧本,分为十二集,包括一个西方探险家的故事、乐僔的灵光、羽人与天人共舞、女性的菩萨、阳关大道、天国与人间、共同的理想国、无名的大师们、时光倒流一千年、海浪与流沙的对话、大漠的孤坟、永远的敦煌。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热门推荐
  • 星心彼岸

    星心彼岸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大玄域

    大玄域

    天意化道藏,玄域孕罗渊,问苍茫大地,谁可执掌乾坤?一位资深宅男因未知原因穿越到游戏的平行世界与本土居民应小七的灵魂融合,带着神秘的首测玩家大礼包,凭借天意系统和自己的游戏天赋,打败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就此踏遍玄域九境,战破诸天星河,成就万古霸业,玄仪帝身,铸造一段为人千万年后仍旧铭记的传说之旅。
  • 美人出逃:别惹弃妃

    美人出逃:别惹弃妃

    新婚之夜,纠缠半刻,新郎却兴趣全无的从她身上爬起来。搞什么?本姑娘倾国倾城,身段修长,该凸的凸,该凹的凹,到底哪一点不够诱人!次日早晨,妆点容颜,赔上笑容讨好,奉上香茶示好,却又被拒之千里。居然说要把她打入冷宫?本小姐放下身段,附上笑容,凭什么一再受屈!好啊!既然你自命不凡,自恃清高,自以为本姑娘配不上你,那好!本妃如你所愿,打包行礼,卷席出逃,调戏美男,挑逗美女,再来扶弱济贫,偶尔,搞搞暧昧,耍耍流氓。在想让本妃吃你这个回头草,哼哼,你有种抓到我在说!
  • 玄阵苍穹

    玄阵苍穹

    突然起来的灾难让白凌明白的强者为尊的事实。也让白凌懂得了一件事,‘我是无力的’。为了拯救挚爱,白凌疯狂的寻找力量。堕落还是救赎,而白凌的选择却是不顾一切。
  • 花开花落会有时

    花开花落会有时

    认真看、否则你会看不懂的、新手上架、多多包涵哦
  • 松雪之恋

    松雪之恋

    你曾经跟同桌有过一场“松雪之恋”吗?松为雪孤贞,雪为松圣洁!多少年后,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依然会缅怀曾经的青春。然而只有经得起岁月的沧桑,才能锻就不朽的文章,在文章的血泪中,埋葬的是青春的念想。让我们跟随着这部小说,一起去回味校园里的那段青葱岁月吧!
  • 三分之一的爱情

    三分之一的爱情

    原作者:雪篱笆改文哒哒哒意外和金明洙指腹为婚.郑秀晶:“我们解除婚约吧!”初三的仇辰带着几个手下在放学时将我堵在巷口霸道地宣示着他的喜欢三分之一的爱情谁才是我的真命天子_本命鹿晗_
  • 校园名侦探

    校园名侦探

    宋佳鑫侦探的故事从这里开始,让你看到完美的推理与作案手法。。。。
  • 梦回昔日古战场

    梦回昔日古战场

    主人公丁羽飞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不慎被飞溅起的石块击中头部昏迷。一觉醒来,自己连同送葬者雇佣军团正在执行任务的几人稀里糊涂的来到了1937年的中国战场。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丁羽飞和送葬者的队员们率领国民党剩余残部死守南京城!阻止了悲剧,改写了历史......
  • 上方大洞真元图书继说终篇

    上方大洞真元图书继说终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